一、秦皇岛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湘龙[1](2020)在《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文体设施是群众进行文体活动的重要阵地,是为满足群众文体需求而修建的各类公共场所或者设施器材的总称,它是公共文化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文化与体育的结合,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群众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变成了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注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文体活动的意识日渐凸显,公共文体设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我国也逐步加大了对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并针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进行了科学地研究与探索。因此,如何在科学规划,合理建好的同时,高效管理好公共文体设施,是新形势下我国文体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摸清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的历史背景,总结概括其发展的规律,理清公共文体设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入探讨湘乡市文体设施的管理模式;利用调查法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走访湘乡市各公共文体设施场所、政府相关单位负责人、主要领导、社会组织及部分群众,获取和掌握真实全面的调查数据;运用案例分析法将国内外公共文体设施成功管理运行模式作为突破口,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公共文体设施管理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常规统计与分析,再对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初步掌握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数量、布局、资金及管理等情况。通过对湘乡市22个乡镇、街道办的主要公共文体设施场馆和部分体育场地走访与调查发现: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长期闲置、公共文体经费保障不足、公共文体设施布局不合理、公共文体活动氛围不浓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湘乡市公共文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问题,本文将着重将对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全面了解掌握问题存在的根源。并试图借鉴政府主导型模式、合作经营型模式、委托管理型模式的优点,探讨摸索出符合湘乡市公共文体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着重以公共文体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国内外公共文体设施管理成功经验、公共文体设施的科学合理布局、专业型公共文体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为突破口,逐步改进和完善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从而使湘乡市能够进一步科学管理好公共文体设施,最大程度提高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效率,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确保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更殷实,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
王晓川[2](2018)在《秦皇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上志愿者队伍建设是海上搜救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海上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完善海上搜救应急体系,实现“专群结合,军地结合”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维护海上安全形势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总结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海上搜救志愿服务现状及研究的分析,对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现状进行了解,对面临的困境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论文重点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对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工作的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介绍一些相关概念,整理了论文写作需要的基础理论。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现有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从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注册标准、安全管理、激励补偿等等好的措施和做法,但同时也存在志愿者定位、安全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发展培训平台等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分析。总结分析国内外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对河北省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许晶晶[3](2016)在《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秦皇岛市正式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活跃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中出现,给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市场对于资金以及资源的需求逐渐变大,也给我国的小额贷款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放款速度快、时间短、利率定价灵活的经营机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因为其具有能够很好的满足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这一特点,逐渐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支持。由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以及发展方向来看,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我市政府还处于实践研究探索阶段,部分县区的小额贷款业务还处于混乱状态,极易出现经营风险。面对我市提出的“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铸市”发展战略,为推进金融创新和对外开放,增强金融支持和服务主体经济的作用,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政府监管工作,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目的是达到一方面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保障我市金融市场安全的要求。同时,为把我市打造成河北北部重要的区域性金融重镇,为秦皇岛市建设“一都三区一名片”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和保障。本文通过文献查询法,比较分析法及系统分析法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以及政府部门目前的监管模式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和在网络搜索的方式搜集到了许多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运行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目前的监管方式展开深入研究;再次,本文根据当前我国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所制定的新政策,并结合秦皇岛市政府监管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改进秦皇岛市当地小额贷款公司的政府监控效果的方法和措施,以求帮助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得以顺利发展,最终达到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顺利发展,活跃市场经济的作用。
赵秀玲[4](2015)在《浅析造林绿化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该文通过分析造林绿化机制,针对其存在的规划不合理、政策宣传不到位、资金困难等问题,从制度改革、政策扶持、法制保障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为非公有制造林的发展提供依据。
张楠[5](2013)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北戴河新区渤海林场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生态环保是政府在新公共管理中最敏感、最被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号称“地球之肺”的森林资源地位举足轻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的供给职能,对生态、经济、社会功能产生巨大影响作用。为此,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科研的主要研究对象。北戴河新区渤海林场原为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的国有林场,为配合北戴河新区发展规划将其升级为市级直属国有林场。渤海林场是以生态公益林为主,属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林场发展受阻受政府宏观政策的限制和林产品市场结构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调研本文主要研究了渤海林场的发展困境,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政府、林业部门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林场发展利益诉求及意见表达,以主要利益相关者为视角为林场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发展模式并提出发展对策,同时也为政府新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能满足目标要求的政策备选方案。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旅游项目开发等研究领域的不断成熟与可观的应用前景预示着利益相关者参与国有林场研究也必将是林业发展的新路径,为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林场的利益相关者为视角,通过主要利益相关者诉求提出林场发展对策,为林场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改革发展研究,同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本文基于国有林场在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目标,维护林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政府新公共管理政策制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刘红[6](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王昌海[7](2011)在《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些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追求片面、短期的经济效益,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锐减或者丧失,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实践,人们认识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然而,建立自然保护区仅仅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管理好保护区,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我国政府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过程中,并没有直接重视综合的产出问题,这期间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政策调整和创新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最迫切任务,而保护政策的调整要有依据,最基本的就是投入产出问题,即:成本效益问题。因此,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计量以及评价自然保护区发展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并为在立法和现行法律修改方面做着积极准备。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加以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为研究区域,并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分析为全新视角,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概述,针对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定性总结,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及效益定量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以及二手统计资料进行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计量及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本效益的预测分析,最后对秦岭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进行了优化分析。回顾这一研究过程,本论文基本上回答了开篇绪论里提出的4个问题:①本研究完整的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的概念,诠释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的内涵特征;②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筛选了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保护成本的计量指标,同时系统性的建立了成本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数据进行了计量;③对计量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计量结果的货币值大小和成本效益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对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计量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得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目前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④为了更好的分析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本研究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进行了曲线预测分析,并得到了拟合优度最优的曲线方程,为保护区保护政策的优化作了理论支撑。论文最后,基于保护区成本效益分析及评价对自然保护区政策作了优化,具体给出了政策优化的方面及针对性建议。
艾新军[8](2011)在《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9—1961年的大灾荒,历年来被史学工作者及一部分经济学、社会学工作者所广泛关注。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灾荒的严重程度及造成灾荒的原因两个方面,对于灾荒的救助则鲜有人研究。本文借助历史学、社会保障学、社会救助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理论,对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的救灾渡荒问题进行全面探究。本文从灾情的历史回放、成因分析、应对举措、成绩与不足、经验教训等几个方面全面考察了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的救灾渡荒工作,勾勒出了唐山地区灾荒的全貌,指出此次灾荒是在自然灾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对城镇和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考察,认为此次救灾虽然省级政府反应有些迟缓,但由于唐山地区各级政府的积极领导与高度重视,加之前期的各类防灾措施的有效落实,使得救灾渡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大规模社会动乱的发生,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到1961年底,唐山地区灾荒得到基本遏制。唐山地区在救灾渡荒工作中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赵海民[9](2008)在《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企业,而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最主要的经营主体,因此,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所在。近年来,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障碍。论文前三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相关理论及其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等内容。论文第四章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企业的现状以及河北省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大部分农业企业都存在规模障碍、技术障碍、创新人才障碍、资金障碍、管理障碍、技术创新意识障碍。此外,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农业企业与工商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了农业企业自身特有的三个影响因素,并且与工商企业相比,农业企业在资金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方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差异,这两方面的对比分析也是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的第五章选取了“绿岭技术创新模式”作为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了个案分析。文章最后通过对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SWOT分析,提出了适合河北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同时为了保障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顺利实现,文章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之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投入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名企名牌;实施“绿色”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王心同[10](2008)在《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效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森林资源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成为21世纪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为加快林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其中充分肯定了林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由于林业既可以是一种天然资源,也可以进行人工培育,既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也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所以,林业资源的培育,既不可能仅仅靠市场来完成,也不必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但在林业经济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林业进行支持和调控。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学基本理论、政策学、林业系统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借鉴,同时借鉴森林经营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林业经济政策展开研究。本研究基于林业发展,从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实施上述林业经济政策的具体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于我国林业发展状况,对林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林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对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等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这些政策在林业发展中所发挥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是设计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系统梳理了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并对这些林业经济政策在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评价;(2)设计了包括林业产业政策、林业财政政策、林业税费扶持政策、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林业贸易政策和林业国际化政策等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3)提出了在现阶段具有现实操作性、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林业财政投入、产权改革、国际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等具体政策措施。
二、秦皇岛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皇岛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阐释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阐释 |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2 公共产品理论 |
2.1.3 公共治理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公共文化 |
2.2.2 公共文体设施 |
2.2.3 公共文体设施管理 |
第3章 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模式分析 |
3.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3.2 合作经营型模式 |
3.3 委托管理型模式 |
3.4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管理模式 |
第4章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情况调查 |
4.1 选取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4.2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
4.2.1 市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情况 |
4.2.2 乡镇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情况 |
4.3 湘乡市公共文体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
4.4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情况调查及分析 |
4.4.1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管理情况 |
4.5 调查结果讨论 |
第5章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1 管理滞后,公共文体设施长期闲置 |
5.1.2 资金紧缺,公共文体设施经费保障不足 |
5.1.3 管理缺位,公共文体设施布局不合理 |
5.1.4 形式单一,公共文体活动氛围不浓 |
5.2 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政府专业的文体队伍不足,文体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
5.2.2 政府管理模式老旧,资金供输渠道单一 |
5.2.3 政府在组织文体活动中缺乏充分的民意调查 |
5.2.4 政府创新意识不强,文体活动缺乏特色 |
第6章 提升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公共文体活动的管理与指导,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
6.2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优化政府管理服务能力 |
6.3 充分听取民众意愿,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文体设施 |
6.4 注重人才培养,创新文体活动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2)秦皇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上搜救 |
2.1.2 海上搜救志愿者 |
2.1.3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第3章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3.1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基本情况 |
3.1.1 秦皇岛市海上险情概况 |
3.1.2 秦皇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概况 |
3.2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措施与成效 |
3.2.1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措施 |
3.2.2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成效 |
3.3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
3.3.1 政府对志愿者的定位不明确 |
3.3.2 志愿者人身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 |
3.3.3 志愿者日常管理职能不健全 |
3.3.4 志愿者发展培训平台不完善 |
3.4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缺乏专门的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机构 |
3.4.2 缺乏海上志愿者队伍发展的条件支撑 |
3.4.3 缺少搜救志愿者专项社会保险和医疗政策保障 |
3.4.4 缺乏统一的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管理标准 |
第4章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 |
4.1.1 英国理事会管理模式 |
4.1.2 日本公益社团管理模式 |
4.1.3 德国独立化管理模式 |
4.2 国内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 |
4.2.1 台州温岭社会力量自发模式 |
4.2.2 镇江市政府引导模式 |
4.3 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 |
4.3.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4.3.2 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
4.3.3 形成坚实的条件支撑 |
4.3.4 实施合理的激励政策 |
第5章 秦皇岛市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加大秦皇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 |
5.1.1 明确定位搜救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形式 |
5.1.2 长期规划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 |
5.2 加大对秦皇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 |
5.2.1 丰富宣传内容 |
5.2.2 多样化宣传形式 |
5.3 提高秦皇岛海上搜救志愿者专业能力水平 |
5.3.1 积极推进搜救志愿者队伍的科技化建设 |
5.3.2 系统开展搜救志愿者培训 |
5.4 强化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 |
5.4.1 继续推行搜救志愿者的分化管理 |
5.4.2 完善奖惩制度 |
5.5 加大资金支持 |
5.5.1 多渠道争取志愿者队伍建设资金 |
5.5.2 畅通并透明资金筹措和管理渠道 |
5.6 完善搜救志愿者救助保障和补偿措施 |
5.6.1 发挥政府部门的保障作用 |
5.6.2 发挥社会保险的补偿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第2章 小额贷款公司及政府监管概述 |
2.1 小额贷款公司 |
2.1.1 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义 |
2.1.2 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 |
2.1.3 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 |
2.2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 |
2.2.1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定义 |
2.2.2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基本原则 |
2.2.3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基本特征 |
2.2.4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基本作用 |
2.2.5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方式 |
2.3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2.4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基本情况 |
2.4.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历史沿革 |
2.4.2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
2.5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情况 |
2.5.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法律依据 |
2.5.2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机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及政府监管现状 |
3.1 秦皇岛市金融业发展概况 |
3.2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
3.3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现状 |
3.3.1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制度依据 |
3.3.2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机构 |
3.3.3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内容 |
3.3.4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创新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
4.1.2 经营覆盖面较小,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
4.1.3 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
4.1.4 经营存在困难较多 |
4.1.5 政府标准化监管存在问题 |
4.1.6 高管人员、注册地址等信息变更未履行规定程序 |
4.1.7 小额贷款公司运营监管系统不完善 |
4.2 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政府监管方式简单 |
4.2.2 小额贷款公司开办经营限制颇多 |
4.2.3 单一资金来源导致风险 |
4.2.4 小额贷款公司与其他“理财公司”混淆 |
4.2.5 小额贷款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
4.2.6 监管预警机制收效甚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强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的对策 |
5.1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
5.1.1 确保足够监管力量 |
5.1.2 创新监管内容 |
5.1.3 创新合作方式 |
5.2 建立科学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
5.2.1 制定融资扶持政策 |
5.2.2 采用市场化利率 |
5.2.3 扩大营业范围 |
5.3 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
5.3.1 合理优化股东结构 |
5.3.2 调整公司治理架构 |
5.3.3 改善考核激励机制 |
5.3.4 打造高素质团队 |
5.4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制度 |
5.4.1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岗位设置 |
5.4.2 健全贷款管理制度 |
5.4.3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
5.4.4 调查摸底常态化 |
5.4.5 建立风险预防长效机制 |
5.4.6 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 |
5.4.7 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小额贷款公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5.5 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形象建设和宣传 |
5.5.1 提升小额贷款公司的品牌形象 |
5.5.2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企务公开建设 |
5.5.3 加强经营服务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 |
5.5.4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对外宣传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浅析造林绿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非公有制造林的基本经营管理模式 |
1.1 利益补偿 |
1.2 拍卖经营 |
1.3 承包、租赁 |
1.4 股份合作 |
1.5 村投户管 |
1.6 造林收购,也为造林买断 |
2 非公有制林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2.1 非公有制林业存在的问题 |
2.2 改善非公有制林业现状的几种方法 |
2.2.1 进一步深化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搞好林地确权发证工作 |
2.2.2 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
2.2.3 依法治林,巩固林业建设成果 |
2.2.4 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
2.2.5 积极扶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民营林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
2.2.6 广泛宣传《决定》精神,营造全社会办林业的氛围 |
2.2.7 林业部门加大技术服务力度,为民营林发展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 |
(5)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北戴河新区渤海林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新公共管理及分类经营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利益相关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
2.1.2 新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2.2.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2.2.4 利益相关者在本文中的应用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
2.3.2 林业可持续发展 |
2.3.3 可持续发展在本文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戴河新区渤海林场现状分析 |
3.1 渤海林场概况 |
3.1.1 地域位置 |
3.1.2 周边社区生活概况 |
3.2 渤海林场基本现状 |
3.2.1 渤海林场森林资源情况 |
3.2.2 渤海林场管理体制 |
3.2.3 渤海林场经营状况及问题分析 |
3.2.4 渤海林场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
3.3 渤海林场基础设施情况及问题分析 |
3.3.1 公共设施项目 |
3.3.2 生活服务设施 |
3.3.3 生产设施 |
3.4 渤海林场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渤海林场主要利益相关者确定及利益诉求研究 |
4.1 渤海林场利益相关者参与调查情况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方法和技术路线 |
4.1.3 调查范围及调查对象 |
4.2 渤海林场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 |
4.3 调查过程及结果 |
4.4 渤海林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4.4.1 构建利益相关者 AHP 层次模型 |
4.4.2 建立判断矩阵 |
4.4.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5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意见表达测量 |
4.5.1 政府 |
4.5.2 林场自身 |
4.5.3 投资商 |
4.5.4 林农 |
4.5.5 社区居民 |
4.5.6 游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渤海林场发展模式的构建及对策 |
5.1 渤海林场发展模式构建 |
5.1.1 林场发展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
5.1.2 渤海林场运营管理框架 |
5.2 渤海林场的发展运行保障机制 |
5.2.1 宏观指导机制 |
5.2.2 微观指导机制 |
5.2.3 配套服务机制 |
5.3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对策 |
5.3.1 政府 |
5.3.2 林场自身 |
5.3.3 投资商 |
5.3.4 林农 |
5.3.5 社区居民 |
5.3.6 游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7)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自然保护总效益评价计量体系研究进展 |
1.3.4 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计量方法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论文内容的构成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数据来源和研究区域 |
1.6.1 数据来源 |
1.6.2 研究区域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计量的主要理论基础 |
2.1.1 价值理论 |
2.1.2 外部性理论 |
2.1.3 消费者剩余理论 |
2.2 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优化的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5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
3.1 秦岭的范围 |
3.2 秦岭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 |
3.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概念及概述 |
3.3.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特点 |
3.3.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
3.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4.1 引言 |
3.4.2 研究方法及区域 |
3.4.3 调研数据统计及描述性分析 |
3.4.4 目前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5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效益计量 |
4.1 引言 |
4.2 本章相关概念及经济效益内涵分析 |
4.2.1 经济价值 |
4.2.2 经济效益 |
4.2.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概念界定 |
4.2.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内涵分析 |
4.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方法 |
4.3.1 市场价值法 |
4.3.2 专家咨询法(模拟市场法) |
4.3.3 条件价值法 |
4.3.4 旅行费用法 |
4.4 构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
4.4.1 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4.2 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4.4.3 相关指标的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4.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 |
4.5.1 林木保护价值(A_(111))计量 |
4.5.2 珍稀物种保护价值(A_(112))计量 |
4.5.3 保护区群非实物价值(A_(12))计量 |
4.5.4 非木质林产品产出收益(A_(211))计量 |
4.5.5 木材产出收益(A_(212))计量 |
4.5.6 旅游收益(A_(213))计量 |
4.5.7 农林牧渔业等产出收益(A_(214))计量 |
4.5.8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收益(A_(221))计量 |
4.6 计量结果分析 |
4.6.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结果 |
4.6.2 经济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效益计量 |
5.1 引言 |
5.2 生态效益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
5.2.1 生态价值 |
5.2.2 生态功能 |
5.2.3 生态效益 |
5.2.4 生态价值、生态功能、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
5.2.5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界定 |
5.2.6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特征(内涵)分析 |
5.3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特点 |
5.4 生态效益计量的方法 |
5.5 构建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
5.5.1 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建立 |
5.5.2 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5.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 |
5.6.1 涵养水源效益(B_1)计量 |
5.6.2 保育土壤效益(B_2)计量 |
5.6.3 固碳制氧效益(B_3)计量 |
5.6.4 净化环境质量效益(B_4)计量 |
5.6.5 调节区域气候效益(B_5)计量 |
5.6.6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B_6) |
5.7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7.1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 |
5.7.2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效益计量 |
6.1 引言 |
6.2 社会效益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
6.2.1 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概念界定 |
6.2.2 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特征分析 |
6.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
6.3.1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3.2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6.3.3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6.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 |
6.4.1 科研、教育效益(C_(11))计量 |
6.4.2 人口素养效益(C_(12))计量 |
6.4.3 人口文化脱贫效益(C_(13))计量 |
6.4.4 社会安定效益(C_(14))计量 |
6.4.5 人口寿命延长效益(C_(21))计量 |
6.4.6 疗养防病效益(C_(22))计量 |
6.4.7 居民陶冶情操效益(C_(23))计量 |
6.4.8 劳动力就业效益(C_(31))计量 |
6.4.9 劳动生产率效益(C_(32))计量 |
6.4.10 生活质量提高效益(C_(33)) |
6.4.11 科技推广效益(C_(34))计量 |
6.5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5.1 计量结果 |
6.5.2 计量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计量 |
7.1 引言 |
7.2 成本相关概念及内涵分析 |
7.2.1 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概念界定 |
7.2.2 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
7.2.3 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内涵分析 |
7.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方法 |
7.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7.4.1 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4.2 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7.4.3 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7.4.4 小结 |
7.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 |
7.5.1 就地保护成本(D_(11))计量 |
7.5.2 资源持续利用成本(D_(12))计量 |
7.5.3 保护机构运行成本(D_(13))计量 |
7.5.4 野生动物救治饲养成本(D_(14))计量 |
7.5.5 损害补偿成本(D_(21))计量 |
7.5.6 宣传教育成本(D_(22))计量 |
7.5.7 科学研究成本(D_(23))计量 |
7.5.8 其他间接成本(D_(24))计量 |
7.5.9 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D_(31))计量 |
7.6 计量结果与分析 |
7.6.1 计量结果 |
7.6.2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分析 |
8.1 引言 |
8.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计量结果的一般分析 |
8.2.1 计量结果分析 |
8.2.2 计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
8.2.3 综合效益货币值的调整 |
8.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的承担-享受者分析 |
8.3.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
8.3.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利益相关者分析 |
8.3.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的承担者分析 |
8.3.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的享受者分析 |
8.3.5 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8.3.6 小结 |
8.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发展趋势分析 |
8.4.1 关于保护成本投入趋势 |
8.4.2 关于综合效益发展趋势 |
8.4.3 小结 |
8.5 秦岭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
8.5.1 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
8.5.2 综合效益-直接成本预测分析 |
8.5.3 综合效益-间接成本预测分析 |
8.5.4 综合效益-机会成本预测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9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9.1 引言 |
9.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选择 |
9.2.1 各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9.2.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
9.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9.3.1 评价指标层及评价指标确定 |
9.3.2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
9.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 |
9.4.1 各层次指标权重计算 |
9.4.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归一化) |
9.4.3 评价指标隶属关系函数确定及模糊评价 |
9.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各保护区模糊评价横向对比分析 |
9.5.1 各保护区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
9.6 本章小结 |
10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政策优化 |
10.1引言 |
10.2 保护政策优化的意义 |
10.2.1 适应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10.2.2 保护政策优化是由新时期区域主要矛盾状态决定的 |
10.3 现行保护政策概述 |
10.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政策优化 |
10.4.1 针对成本效益计量结果的政策优化 |
10.4.2 针对成本效益分析及综合效益的评价的政策优化 |
10.5 本章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全文结论 |
11.2 全文展望 |
11.2.1 研究的创新点 |
11.2.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获得成果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8)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文所考察的唐山地区的地域范围 |
三、相关资料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唐山地区灾情的历史回放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灾情的历史回放及影响 |
一、灾情回放 |
二、灾情所带来的影响 |
第二节 灾荒成因分析 |
一、自然原因 |
二、人为原因 |
第二章 唐山地区应对灾荒的举措 |
第一节 城镇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
一、整顿市镇粮食供应和开展节约粮食运动 |
二、大量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 |
三、生产自救,大搞“瓜菜豆代” |
四、开展防病、灭病工作 |
第二节 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
一、政府救援 |
二、灾民自救 |
第三章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评价 |
第一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成绩与不足 |
一、救灾渡荒的成绩 |
二、救灾渡荒的不足 |
第二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经验教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一:1949—1962 年唐山市总人口 |
附录二:1949—1962 年唐山市死亡人口 |
后记 |
(9)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相关理论介绍 |
2.1 农业企业的基本理论 |
2.1.1 农业企业的界定 |
2.1.2 农业企业的类型 |
2.1.3 农业企业的特征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的含义 |
2.2.2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2.3 技术创新的过程 |
2.3 技术创新模式 |
2.3.1 技术创新模式的含义 |
2.3.2 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 |
3 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实践 |
3.1 国外主要技术创新模式实践 |
3.1.1 美国技术创新模式 |
3.1.2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 |
3.1.3 美日技术创新模式借鉴 |
3.2 国内技术创新模式介绍 |
3.2.1 渐进性技术创新模式—“引进—吸收—创新” |
3.2.2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 |
3.2.3 创新孵化器模式 |
3.2.4 自主创新模式 |
4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析 |
4.1 河北省农业企业现状 |
4.2 影响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
4.2.1 农业企业规模障碍 |
4.2.2 农业企业技术障碍 |
4.2.3 农业企业创新人才障碍 |
4.2.4 农业企业资金障碍 |
4.2.5 农业企业管理障碍 |
4.2.6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识障碍 |
4.3 农业企业与工商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
4.3.1 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2 相同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差异分析 |
5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5.1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概况 |
5.2 绿岭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
5.2.1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 |
5.2.2 以商业资本为主的融资创新 |
5.2.3 经营管理创新 |
5.2.4 立体生态型农业发展 |
5.2.5 营销模式创新 |
5.3 绿岭技术创新模式总结 |
6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发展策略 |
6.1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SWOT分析 |
6.1.1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内部环境分析 |
6.1.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分析 |
6.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6.2.1 三种技术创新模式所需基本条件 |
6.2.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依据 |
6.2.3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6.2.4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策略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发表论文 |
(10)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林业理论的发展 |
2.1.2 经济政策理论 |
2.2 林业经济政策的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林业经济政策现状 |
2.2.2 我国学者对于林业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 |
3 中国林业发展概况 |
3.1 中国林业发展的自然基础 |
3.1.1 气候 |
3.1.2 地貌 |
3.1.3 土壤 |
3.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
3.2.1 基本情况 |
3.2.2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
3.3 中国林业的开发与利用 |
3.3.1 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
3.3.2 我国林业发展的成就 |
3.3.3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4 我国林业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4 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4.1 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4.1.1 对林业发展的依赖 |
4.1.2 对林业发展的促进 |
4.1.3 对林业发展的负面作用 |
4.1.4 对林业发展的新要求 |
4.2 林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4.2.1 林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2.2 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 |
4.2.3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森林生产的外部性) |
4.2.4 林业发展与贫困问题 |
4.3 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发展的互动发展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5.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5.1.1 林业产权的演变 |
5.1.2 森林资源产权 |
5.2 森林资源限额采伐政策 |
5.3 林业税费政策 |
5.3.1 林业税费改革历程 |
5.3.2 农林特产税 |
5.3.3 所得税 |
5.3.4 增值税 |
5.3.5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
5.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政策 |
5.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
5.6 林产品贸易政策 |
5.7 封山育林政策 |
5.8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6 中国林业经济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 天然林保护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1 生态方面的影响 |
6.1.2 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 |
6.1.3 天然林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6.2 退耕还林政策对林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
6.2.1 退耕还林政策在生态方面的影响 |
6.2.2 退耕还林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6.2.3 退耕还林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6.3 封山育林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3.1 有利于顶极群落或稳定性较强的混交次生林的形成 |
6.3.2 森林结构优化 |
6.3.3 增加了天然生幼树,植被类型增多 |
6.3.4 林木生长量增加 |
6.3.5 林地植被的盖度增加 |
6.3.6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 |
6.3.7 封山育林投资效率高 |
6.3.8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
6.3.9 增加收入 |
6.3.10 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
6.4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
6.4.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成为必然选择 |
6.4.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6.4.3 非公有制林业面临的问题 |
6.5 林业产权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5.1 当前林业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
6.5.2 林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
6.6 林业流通和市场政策的影响分析 |
6.6.1 当前林业市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推进林业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对策 |
6.7 林业税费政策的影响分析 |
6.7.1 当前林业税费政策的弊端 |
6.7.2 林业税费改革的建议 |
7 当前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分析评价 |
7.1 林业产权改革的分析评价 |
7.2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分析评价 |
7.3 林业税费政策分析评价 |
7.4 林业市场改革的分析评价 |
7.5 林业重点工程政策的分析评价 |
8 促进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 |
8.1 林业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分析 |
8.2 中国林业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目标 |
8.3 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
8.4 林业产业政策 |
8.4.1 林业产业政策的目标 |
8.4.2 林业产业结构政策 |
8.4.3 林业产业组织政策 |
8.4.4 林业产业布局政策 |
8.4.5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8.5 林业财政政策 |
8.5.1 林业财政政策的构成 |
8.5.2 建立促进林业投资的政策框架 |
8.5.3 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 |
8.6 林业税费扶持政策 |
8.7 林业贸易政策 |
8.8 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8.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8.8.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9 林业国际化政策 |
8.9.1 林业国际化政策构成 |
8.9.2 利用林业国际化规则完善林业发展 |
9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秦皇岛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湘乡市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湘龙. 湘潭大学, 2020(02)
- [2]秦皇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D]. 王晓川.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1)
- [3]秦皇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许晶晶. 燕山大学, 2016(03)
- [4]浅析造林绿化机制[J]. 赵秀玲. 河北林业科技, 2015(06)
- [5]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北戴河新区渤海林场发展研究[D]. 张楠. 燕山大学, 2013(02)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D]. 王昌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1)
- [8]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D]. 艾新军. 苏州大学, 2011(06)
- [9]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赵海民.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10]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 王心同.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