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纽约

三个纽约

一、The Three New Yorks(论文文献综述)

黎淑翎[1](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徐娜[2](2020)在《美日TOD模式下的土地利用及空间形态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快速城市化引起的城市困境越来越突出,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等多维复合往往让城市问题更为复杂。我国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TOD)。我国从20世纪末引入TOD策略,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学者们就一直在尝试各种不同的维度对TOD理论及实践进行剖析与探索。但是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关于TOD模式的研究了缺少了城市、片区和街区三个递进的空间层次上的系统考虑,使得目前国内对TOD模式的研究缺少了系统性与针对性。本文通过对美日TOD模式城市层级、片区层级、街区层级三个递进的空间层次上的系统对比研究,探索美日TOD模式在各个不同层级下的空间形态、土地利用的特征,探索TOD模式的量化研究方法,以期为国内系统的研究TOD模式提供重要参考。在此背景下,文章的第二章梳理了TOD模式的兴起背景、基本概况,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TOD模式的内涵进行解读,为后期美日两国TOD模式的对比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聚焦城市层面的TOD模式研究。根据城市总人口数量,将美日共十个城市分为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三大类。重点对比两国三类城市在TOD模式发展中的政策及实施工具、主要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形态、土地利用四个层面的特征,总结归纳美日两国城市TOD模式的特征及异同之处。第四章聚焦片区层面的TOD模式对比研究,根据片区在城市中区位的不同,将美日共四个城市分为城市中心TOD片区、郊区中心TOD片区两大类。重点对比两国两类TOD片区在TOD模式发展中交通体系(主要指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土地利用特征、空间形态三个层面的特征,总结归纳美日两国片区TOD模式的特征及异同之处。第五章聚焦街区层级的TOD模式研究,根据街区在城市中区位的不同,将美日共二十个城市分为区域中心型、城市中心型、郊区中心型、城市邻里型和郊区邻里型五大类。重点对比两国五类TOD街区在TOD模式发展中交通体系(主要指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土地利用特征、空间形态三个层面的特征,总结归纳美日两国TOD街区模式的特征及异同之处。第六章节总结本研究成果、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与研究的展望。

沈清基[3](2019)在《城市生态-文明化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议题》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对生态化、文明化的诠释,提出了"生态-文明化"的概念界定及特性认知,对纽约(包括高线公园)的生态-文明化转型的若干动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案例,从空间环境氛围营造、政策制度设计、人力资本素质提升三个方面讨论了城市生态-文明化转型的相关重要议题。

许培婷[4](2019)在《美国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法是调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本文以纽约州图书馆法为个案进行研究,旨在认识、了解纽约州图书馆事业概况,探讨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研究目前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以期为我国完善图书馆法律制度提供参考。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主要由与图书馆相关的州宪法、州制定法、州行政规章、地方宪章、地方行政规章、图书馆特别法组成,可分为州级和州级以下地方两个层级的图书馆法律制度。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分布于多部法律之中,基本法是《教育法·图书馆》。纽约州图书馆规章补充、细化了《教育法·图书馆》的内容。纽约州地方各县、市图书馆法律法律和规章分散在地方宪章、行政法典规章等法律文件当中。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州立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的基本管理制度、图书馆系统制度、理事制度、经费支持制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图书馆标准制度等。纽约州级图书馆法律制度具有重视规范图书馆法律概念、规范对象涵盖多种类型图书馆、重视图书馆合作理念、完善的理事制度、多样化的经费支持制度、材料认证式的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等特点。纽约州县图书馆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各县图书馆立法差异较大,图书馆法相关内容较少。

周杰[5](2019)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探究极少主义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一方面在对收集到的美国东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针对以往的极少主义艺术研究中审美体验的缺失,从材料的表现性入手,分析材料对于时代知觉特征的反映;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对作品社会文化部分的忽视,从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组织秩序所呈现出社会组织特征出发,分析研究两者所象征的工业时代社会和文化特征。首先论文在论述了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文化背景、艺术环境、学术脉络和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摒弃了以往沿着形式主义的道路,以迈克·弗雷德的剧场理论和罗莎琳·克劳斯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确定了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形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作品中的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点明了对以往研究的质疑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对极少主义起源的追溯,探讨了极少主义对于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包豪斯、达达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与反思。并以围绕极少主义的相关争论作为线索,论述了极少主义与仪式在其场所、各部分组成结构、重复、象征意义、内部矛盾与参与性等方面的共同点,极少主义作品虽然不再以仪式为基础,但它具有仪式特征。同时,从观众的角度进行考量,极少主义作品也并非只具有表演的特征。接下来,第二章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美学特征的差异出发,引发对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分析,明晰了东海岸作品主要以现成的工业、建筑材料和工业产品为材料,它们象征着基本的建筑构件,也概括了基本的对建筑的知觉经验;西海岸作品则采用了新兴的有机材料和加工技术来制作作品的基底和进行着色,以此不断唤起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轻工业制品、汽车、城市灯光等的回忆。第三章对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组织的秩序进行探究,提出作品中多个形状之间的组织关系主要呈现为:数列性秩序、系列性秩序和构建性秩序。两种组织秩序是对社会生产和建筑构建秩序的象征,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只是在部分作品中,某一类秩序发挥着主宰性的作用。第四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极少主义作品中观众的参与方式的分析,明晰了极少主义作品从有序地进行空间组织到逐步消解了视角和空间结构,将参与者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使作品与参与者之间在身体和感知上紧密联系起来。第五章对于作品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进行总体性地讨论。极少主义作品的象征指涉不仅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还从艺术家的主观性和人与物的交融角度将对社会生产的模拟上升到社会组织层面。同时通过观众的参与,作品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合法性的模型。极少主义作品抽象的形式就通过其仪式性的象征和参与性,与人、经验、秩序和历史结合了起来,具有了社会性与文化性。总的来看,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形式的极少带来的是外沿的极大拓展,极少主义就是一个集工业生产秩序、构建、互动、直观知觉经验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万花筒。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对“极少”的追求,带来了作品外延意义上的极大丰富。

马嵘[6](2019)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在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一股“全球模式”。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锋力量,是提升美国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实现途径,也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治理的双重视角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刻掌握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机制。全面国际化发展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提供了有力组织策略依据。美国研究型大学从全校的层面系统地思考国际化发展,体现出了系统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有序地、明确地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特征。从国际事务治理机构的层面来说,建立了校级层面的“国际化建议委员会”,以及“事务型”、“学术型”、“服务型”和“综合型”四种类型的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协同实施并促进学校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国际事务分权共治与集权统一之间的协调。美国教育委员会(ACE)提出的“CIGE全面国际化模式”重点关注国际化战略、课程、教师、学生、研究合作和伙伴关系,这是美国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要素与主要内容。本研究中国际事务治理内容主要围绕高校的学术发展展开,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三个特点:全球学术体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大学服务的国际化;多部门协同完成学校国际化事务。为实现并保障全面国际化发展,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一套稳定的、行之有效并且与学校发展相契合的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国际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完善国际事务领导机制,为国际事务治理提供稳定的组织保障;形成强有力的国际事务动力机制、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和有效的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国际化的实施都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作用。本研究对美国12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内容与基本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剖析了杜克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和治理内容。研究发现,两所研究型大学在全面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国际事务治理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两所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机构都随着学校国际化发展不断变革,在学校内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治理的良好模式。在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上都十分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跨学科科学研究和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但是两所学校的国际事务治理结构各具特点与优势,并且形成了十分契合各自学校治理模式和国际化发展的治理体系。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呈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领导力、教师参与、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全面国际化的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基本上形成了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有效地保证了高校全面国际化各项举措的开展与落实。在全面国际化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一方面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实现国际化的精细化管理和全面化管理。结合美国高校的实践经验,为实现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契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坚持“服务为本”,构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路新江[7](2018)在《基于移动感知数据的城市兴趣点生命周期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和人机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量用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方式,从不同视角亲历和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点滴细节。另一方面,各种基于位置的服务(如百度地图、Google地图)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如导航、定位和推荐等多种便利功能,并在不知不觉中记录了城市微观层面的发展变迁。这些记录城市演化过程的移动感知数据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兴趣点(简称为POI)会经历新增、稳定发展到最终衰亡的动态演化过程。换言之,POI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兴衰演变的过程,正是城市发展的微观缩影。本文开展了针对POI演化预测方法的一系列探索性研究。通过结合来自地理信息系统的POI演化数据和来自城市环境的多源异构移动感知数据,从演化建模、生命周期预测和演化趋势预测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针对城市中的POI演化这一客观存在现象,研究了POI生命周期建模方法,进而从POI生命周期以及POI演化趋势等形式化手段作为切入点,对城市POI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POI快照数据的碎片化和分布不均问题,通过应用时序分析方法,有效地表征了POI生命周期。并根据地图数据的时间依赖性,对POI生命周期状态进行了形式化定义。与此同时,利用测度理论,提出了POI流行度联合分布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POI演化趋势实现了形式化建模。最后,基于现实世界的大规模POI演化数据,对特定城市的POI演化模式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第二,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情境信息融合的POI生命周期检测方法。具体而言,首先将POI生命周期检测问题形式化为两阶段预测问题:通过对不同时间片中的POI生命状态进行多分类预测,进而,利用生命周期估计算法,实现对未知POI的生命周期检测。其次,利用城市地理依赖关系以及多粒度用户移动行为模式,对多源异构情境信息进行有效融合。特别地,针对用户移动行为的多尺度周期性,分别从点域、网格域和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城市划分三个角度,对用户移动行为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在特定城市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从特征提取以及POI生命周期状态分类等方面,验证了POI生命周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第三,通过对多类别支持向量机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POI生命周期状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有效利用与城市演化相关的多维度领域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多任务学习方法和稀有类别分类方法,解决POI生命周期状态样本的不平衡性难题,从而实现POI生命周期状态的有效识别。接着,通过利用不同类别之间的关联,以及综合考虑不同时间片之间的依赖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任务多类别分类模型(MMKVM)。特别地,针对MMKVM模型的优化,通过结合拉普拉斯正则化、优化问题的对偶形以及优化问题的子空间分解,实现了一种高效参数学习算法。最后,在特定城市的真实POI演化数据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POI生命周期状态识别方法相较于主流(多类别)分类算法,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第四,针对易失性POI(简称为vPOI)的演化趋势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简称CRF)理论的vPOI演化趋势预测方法,从而实现了POI演化趋势的动态预测。首先,将vPOI演化趋势预测问题形式化为多元回归问题。其次,考虑到模型的可控性以及城市环境中移动感知数据的丰富性,提出了一种动态-连续CRF模型(DC-CRF)。并通过考虑输入与输出变量的关联关系以及输出变量之间的多维度交互关系,设计了多样化的二次特征函数族。进而,通过将原问题的条件概率分布转化为多元高斯形式,并结合最大似然估计,实现了DC-CRF模型的参数估计算法。最后,利用采集自Google地图的POI演化数据以及城市信息系统中所产生的丰富领域知识,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vPOI演化趋势预测方法,在多种预测评价标准中均优于主流回归方法。综上所述,本文面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兴趣点的兴衰变迁,针对城市兴趣点的生命周期预测问题,提出了POI生命周期建模、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POI生命周期检测方法、基于多任务学习的POI生命周期状态识别方法以及基于条件随机场理论的易失性POI演化趋势动态预测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及大规模实验验证了它们的有效性,为研究现代城市的演化发展理论和智慧城市新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刘辰[8](2018)在《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文中指出近三十年来,在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启发下,语篇体裁研究领域得以扩展,学者们开始关注体裁背后的修辞和语用功能的研究。体裁互文性(genericintertextuality)日渐成为体裁研究和互文性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为我们观察体裁变化、探究体裁的社会性、揭示体裁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视角。近十几年来,体裁互文性引起了文学体裁分析领域和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关注,但是以往研究多驻足于对体裁互文性现象的界定和描述,尚未获得系统的理论层面的理解和阐释,围绕语篇作者运用体裁互文性的动因以及体裁互文性的生成机制的讨论也不多见。体裁互文性并非简单的体裁现象,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对新体裁的产生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体裁互文性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符号互动系统,表现为语篇中各种类型的体裁、风格和话语在不同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互文生成过程。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vanDijk的认知语境理论与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多领域、多视角融合的体裁互文性批评分析框架,既包括静态的体裁互文体系(systemof generic intertextuality),也包括体裁互文性的动态生成过程(process of generic intertextuality)。本研究旨在对体裁互文性进行系统的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之上,挖掘体裁互文现象的意义、价值及其与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中美危机话语的典型话题—中国南海岛礁主权争议,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中收集了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新闻语篇。阅读筛选之后,本研究获得有效汉语新闻报道157篇,总字数为258455字,每篇平均字数为1646。《纽约时报》共计150篇,英语总字数为237047字,每篇平均字数是1580,差异不足以产生由于词数和长度上的差距而引起的误差。本研究从体裁互文性体系与体裁互文性的运行过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力求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性的结构和类型表现出何种异同?2.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性体现的身份关系呈现出何种异同?3.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过程的表现和效果又有何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本研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使用Phython jieba对中文语料进行分词处理,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0以及显着性检测工具Log-likelyhood对中美主流媒体新闻话语中体裁、话语和风格混和交融的现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探讨体裁互文性在这两份报纸中的使用异同及其原因,我们获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发现,具体如下:(1)通过分析体裁互文性的表现和分布,我们发现《人民日报》试图通过辩论性和叙述性体裁树立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言辞犀利,表明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记者倾向于使用辩论性体裁和叙述性体裁、辩论性体裁和描述性体裁、辩论性体裁和指示性体裁互文的方式,有效传达中国对南海问题上一贯的态度和立场。《纽约时报》记者倾向于运用解释性、叙述性和描述性的体裁形式对南海主权争端背后隐藏的利益与权力因素进行深刻地探讨,《纽约时报》中多次出现了解释性体裁和叙述性体裁、解释性体裁和描述性体裁、解释性体裁和辩论性体裁的杂合手段,体裁互文性的形式和表现呈现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象,这与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和新闻传播的方式有很大的关联。(2)对体裁互文过程中隐蔽的身份信息的讨论主要从人际意义和主体位置两方面展开,人际意义由评价理论提供解释,对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的阐释则从新闻体裁结构和语式两方面展开。通过对新闻态度资源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中美新闻报道均未大量出现情感资源,鉴赏资源出现频率较高。《人民日报》记者倾向表达支持、信任的人际意义;《纽约时报》记者倾向表达怀疑、否定的人际意义,意图夸大中菲、中美之间的矛盾。另一面,文本中人际化的异质性使作者的权威身份发生不断的变化,成为接近读者、与读者平等的非权力者。经研究发现,《纽约时报》中话语身份较《人民日报》而言更为复杂、多变,出现了新闻叙述者身份、事件参与者身份、权威性评价者身份、与听众展开会话的对话者以及南海生态维护者等。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转变的过程体现了描述、叙述、解释、辩论和指示性体裁之间不同程度的杂合。(3)对体裁互文过程的分析需要考察新闻语篇交往过程中体裁互文意义的转换特征与转换效果。研究发现,《人民日报》记者为了突显其观点的合理性,新闻引导意图比较明显,跨主题、跨领域的互文占比较少,更多的是与自身当下、过去的事实横纵勾连。《人民日报》记者偏向于使用政治和历史主题互文的方式介绍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现状。《纽约时报》报刊在版面编排上体现多层面的互文性,偏向于使用政治、生态、文化、外交等主题互文的手段分析和阐释南海问题,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多与《人民日报》中的主题形成互文,试图造成针锋相对的传播效果。从社会—认知角度分析体裁互文性,目的在于对体裁间的互动和博弈作出解释,可以揭示中国媒体如何选取体裁谋划语篇从而建构中国主权问题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能够洞察美国媒体为了支配和控制新闻受众的认知,如何解构中国媒体建构的核心概念,并对其进行重构的过程。本研究对围绕南海争议主题的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体裁互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建立体裁互文性批评分析模型,借以完善体裁互文性的理论研究体系,充实体裁互文性的实践研究。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得到一定的启示:首先,本研究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传播学理论与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应用于汉英报纸新闻中体裁互文性的比较分析,对体裁互文性的动态运行机制和语用效果展开探究,既揭示了媒介话语传播过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又体现了语言学与其他人文学科间的融合趋势。其次,本研究选取了真实的新闻语料,研究者将语料库技术、汉语分词技术和显着性统计的检测软件运用到汉英报纸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比较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批评语言学和语料库技术结合的研究领域。最后,本研究可以为普通读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理解汉英报纸新闻话语的体裁结构及话语策略的多维视角,对于加强我国对外传播话语策略及其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郦妍[9](2017)在《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全球性大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大学的教师流动、学生流动、课程、学术项目交流等蓬勃发展。大学在全球建设多个跨国校区,其办学目的和行动彰显全球性,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形式,全球性大学正在悄然形成。全球性大学开设全球性课程,鼓励全球问题研究,促进师生全球流动,倡导全球学术交流和合作,将国际和多元文化体验与视角全方位地融合入教学、科研和服务之中。与此同时,我国大学在建设"双一流"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寻求发展之路,一些大学开始境外办学的尝试,期望在全球化环境中赢得发展,发展为全球性大学。然而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相关研究却很有限,对于全球性大学的内涵特色、管理策略、问题挑战等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都较为缺乏,这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基本动力。本文以全球性大学为研究对象,拟展现和分析全球性大学的基本特征、发展特色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我国大学境外办学的发展和创建全球性大学提供建议。全球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大学的特色之处,也面临着诸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及挑战。本研究基于全球性大学是全球公共商品,以及整体协同发展的一个有机系统的认识,借鉴全球一体化和本地反应理论作为观察线索,就全球性大学的学术和行政管理的特点、全球性大学发展特色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梳理。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一些全球性大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以访谈获得的一手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与补充。从大学这一中观层面展开,主要从学生发展、师资开发、课程设置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探讨全球性大学的学术发展特色;并重点从校长的领导力、组织架构、资产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探讨全球性大学的行政管理创新。最后,通过提炼全球性大学发展特色与挑战,以全球性大学的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建议,尤其是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以及创建中国特色的全球性大学的发展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得出,全球性大学的特征是办学目的和行动的全球性。全球性大学目前的发展在全球一体和本地化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与结合。我国大学在境外办学时,需要考虑全球一体化与本地反应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大学各校区间的协同发展。大学的战略制定要符合和服务于国家战略,依托国家和地方支持,吸引全球资源,提升大学质量,创建中国特色的全球性大学。全球性大学是新生事物,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尚不足以显现其全部特征要素,对于全球性大学的研究,需要持续观察。本篇论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融入观察者的观点和个人的判断。从而期望大家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全球性大学这一新生事物,并鼓励更多的人持续关注,参与对全球性大学的研究。

朱友强[10](2017)在《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策略研究 ——以纽约滨水空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通常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中与水关系最为紧密的场所,担负着展示城市形象、营造游憩场所、承载城市文脉、调节城市微气候等多重作用。论文以期通过对纽约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的研究,探寻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策略,从而为我国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开发建设和建成项目的改造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在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特征和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研究的基础上,以纽约滨水空间为例,通过分析纽约滨水空间整体规划的内容及空间类型,剖析纽约滨水开放空间的典型设计实例,得出纽约滨水开放空间建设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塑造城市地域特征、激发公共空间活力、构建城市休闲体系、增加水岸弹性四个方面。更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目标及原则,其构建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亲水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延续性原则。最后,笔者提出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策略,策略为增强连接性、突出水之特色、激发滨水活力、完善设施储备、保证空间质量、传承地域文脉、塑造可持续性及保证公众参与和管理八个方面。

二、The Three New York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Three New Yorks(论文提纲范文)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1.5.2 比较研究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3.1 立法目的
        2.3.2 管控范畴
        2.3.3 规制尺度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2.5.1 文本结构
        2.5.2 索引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用途管制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3.6.1 辅助用途
        3.6.2 释放标准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位规则
    4.1 关键指标释义
        4.1.1 体位
        4.1.2 楼板面积
        4.1.3 容积率
        4.1.4 密度规则
        4.1.5 院规则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4.2.1 总体目标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4.4.2 奖励区划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牌管控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5.2.1 “标牌”的定义
        5.2.2 标牌的分类
        5.2.3 标牌与分区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停车管理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6.2.5 片区停车共享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7.1.4 违法与处罚
        7.1.5 法律语言
        7.1.6 区划的适应性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7.2.1 特别规定
        7.2.2 修订或修改
        7.2.3 免除
        7.2.4 例外
        7.2.5 必要性与问题
    7.3 裁量机制
        7.3.1 施行机构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7.3.4 变通
        7.3.5 特别许可
        7.3.6 区划修正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比较借鉴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8.3 创新与特色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2)美日TOD模式下的土地利用及空间形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出行依赖小汽车的弊端逐渐显现
        1.1.2 我国对公共交通的日渐重视
        1.1.3 TOD模式在国内的兴起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5.1 对TOD理论的深度解读
        1.5.2 城市层级美日TOD模式的特征对比及总结
        1.5.3 片区层级美日TOD模式的特征对比及总结
        1.5.4 街区层级美日TOD模式的特征对比及总结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TOD模式内涵解读
    2.1 TOD模式兴起的背景
        2.1.1 社会背景
        2.1.2 理论背景
    2.2 TOD模式的基本概况
        2.2.1 TOD模式的定义
        2.2.2 TOD模式的核心理念
        2.2.3 TOD模式的功能构成
        2.2.4 TOD模式的选址类型
        2.2.5 TOD模式的层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层级美日典型城市TOD模式对比研究
    3.1 美日典型TOD城市基本概况及分类
        3.1.1 美国城市的概况
        3.1.2 日本城市的概况
        3.1.3 美日典型城市的分类
    3.2 美日特大型城市TOD模式的特征对比研究
        3.2.1 TOD模式发展中相关政策的特征对比
        3.2.2 主要公共交通体系的特征对比
        3.2.3 空间形态现状的特征对比
        3.2.4 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对比
        3.2.5 特大型城市TOD模式的特征对比总结
    3.3 美日大型城市TOD模式的特征对比研究
        3.3.1 TOD模式发展中相关政策的特征对比
        3.3.2 主要公共交通体系的特征对比
        3.3.3 空间形态现状的特征对比
        3.3.4 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对比
        3.3.5 大型城市TOD模式的特征对比总结
    3.4 美日中型城市TOD模式的特征对比研究
        3.4.1 TOD模式发展中相关政策的特征对比
        3.4.2 主要公共交通体系的特征对比
        3.4.3 空间形态现状的特征对比
        3.4.4 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对比
        3.4.5 中型城市TOD模式的特征对比总结
    3.5 美日典型城市TOD模式的对比研究结论
        3.5.1 美日特大型城市TOD模式的异同及成因
        3.5.2 美日大型城市TOD模式的异同及成因
        3.5.3 美日中型城市TOD模式的异同及成因
第四章 片区层级美日典型片区TOD模式对比研究
    4.1 美日典型TOD片区基本概况及分类研究
        4.1.1 美国典型TOD片区基本概况
        4.1.2 日本典型TOD片区基本概况
        4.1.3 美日典型片区的分类研究
    4.2 美日城市中心TOD片区对比研究
        4.2.1 美日城市中心TOD片区交通特征对比研究
        4.2.2 美日城市中心TOD片区土地利用特征对比研究
        4.2.3 美日城市中心TOD片区空间形态特征对比研究
    4.3 美日郊区TOD片区对比研究
        4.3.1 美日郊区TOD片区交通特征对比研究
        4.3.2 美日郊区TOD片区土地利用特征对比研究
        4.3.3 美日郊区TOD片区空间形态特征对比研究
    4.4 美日典型片区TOD模式的对比研究结论
        4.4.1 美日城市中心TOD片区的异同及成因
        4.4.2 美日郊区TOD片区的异同及成因
第五章 街区层级美日典型街区TOD模式对比研究
    5.1 美日典型TOD街区的基本概况及分类研究
        5.1.1 美日典型TOD街区的基本概况
        5.1.2 美日典型TOD街区的分类
    5.2 美日区域中心型TOD街区对比研究
        5.2.1 区域中心型TOD街区的交通特征对比
        5.2.2 区域中心型TOD街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对比
        5.2.3 区域中心型TOD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比
    5.3 美日城市中心型TOD街区对比研究
        5.3.1 城市中心型TOD街区交通特征对比
        5.3.2 城市中心型TOD街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对比
        5.3.3 城市中心型TOD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比
    5.4 美日郊区中心型TOD街区对比研究
        5.4.1 郊区中心型TOD街区的交通特征对比
        5.4.2 郊区中心型TOD街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对比
        5.4.3 郊区中心型TOD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比
    5.5 美日城市邻里型TOD街区对比研究
        5.5.1 城市邻里型TOD街区的交通特征对比
        5.5.2 城市邻里型TOD街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对比
        5.5.3 城市邻里型TOD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比
    5.6 美日郊区邻里型TOD街区对比研究
        5.6.1 郊区邻里型TOD街区的交通特征对比
        5.6.2 郊区邻里型TOD街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对比
        5.6.3 郊区邻里型TOD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比
    5.7 美日典型街区TOD模式的对比研究结论
        5.7.1 美日区域中心型TOD街区的异同及成因
        5.7.2 美日城市中心型TOD街区的异同及成因
        5.7.3 美日郊区中心型TOD街区的异同及成因
        5.7.4 美日城市邻里型TOD街区的异同及成因
        5.7.5 美日郊区邻里型TOD街区的异同及成因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成果
    6.2 研究创新
    6.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3)城市生态-文明化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关键概念界定与特性认知
    1.1“生态化”界定及特性
        (1)“生态化”界定
        (2)“生态化”特性
    1.2“文明化”界定及特性
        (1)“文明化”界定
        (2)“文明化”特性
    1.3“生态-文明化”界定及特性
        (1)“生态-文明化”界定
        (2)“生态-文明化”特性
2 国外城市“生态-文明化”转型简析:以纽约为例
    2.1 纽约生态化转型若干信息
    2.2 纽约文明化转型若干信息
    2.3 纽约高线公园“生态-文明化”转型简析
3 城市“生态-文明化”转型若干重要议题
    3.1 空间环境氛围的“生态-文明化”
    3.2 政策制度的“生态-文明化”
    3.3 人力资本“生态-文明化”
4 结语

(4)美国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纽约州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法律制度概况
    第一节 纽约州图书馆事业概况
        一、纽约州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二、纽约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一、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现状
第二章 《教育法·图书馆》主要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教育法·图书馆》主要内容
        一、纽约州立图书馆
        二、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转让和废止
        三、图书馆服务
        四、理事制度
        五、图书馆系统
        六、图书馆经费
        七、学校图书馆
    第二节 《教育法·图书馆》特点
        一、广泛、多样的规范对象
        二、协作性的图书馆发展理念
        三、完善的理事制度
        四、多样化的经费支持制度
第三章 《纽约州法典、规则和规章》图书馆条款主要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纽约州法典、规则和规章》图书馆条款主要内容
        一、图书馆注册标准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求
        三、纽约州立图书馆的利用
        四、学校图书馆规章要求
        五、图书馆系统规章要求
    第二节 《纽约州法典、规则和规章》图书馆条款特点
        一、补充、细化图书馆法律的内容
        二、重视规范图书馆法律具体概念
        三、材料认证式的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
        四、注重制定图书馆注册标准
        五、规范州援助要求
第四章 纽约州县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纽约州县图书馆相关法律主要内容
        一、纽约市
        二、伊利县
        三、门罗县
        四、汤普金斯县
        五、布鲁姆县
        六、苏福克县
        七、肖托夸县
        八、罗克兰县
        九、蒙哥马利县
    第二节 纽约州县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特点
        一、各县图书馆立法差异较大
        二、要求设立专门图书馆
        三、继续完善理事制度
第五章 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逐步建立、完善各类型图书馆的法律规章制度
    二、通过立法加大经费支持图书馆协调合作
    三、严格规定图书馆服务项目经费定向流通
    四、建立完善的理事制度
    五、建立完善的违规惩罚制度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三)极少主义艺术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
    二、前期相关研究
        (一)极少主义艺术历史研究成果
        (二)美国西海岸的极少主义历史研究成果
        (三)极少主义艺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四)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和结构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使用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内容及范围的界定
    四、问题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点
        (二)论文创新点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回顾与聚焦——极少主义的历史
    1.1 起源——极少主义艺术诞生之前
        1.1.1 简化与构成——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对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2 工艺与社会——包豪斯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3 反惯例与现成品——达达主义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4 表现与行动——抽象表现主义对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影响
    1.2 继承与重构——极少主义艺术的出现
        1.2.1 直接的形状——东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2.2 纯粹的感知——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3 差异与质疑——围绕极少主义的争论
        1.3.1 美学争论——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命名与合法性
        1.3.2 走向实体——绘画还是雕塑
        1.3.3 各抒己见——对“极少”的不同理解
    1.4 象征与参与——聚焦极少主义作品的仪式特征
        1.4.1 社会性的追问——仪式概念的引用
        1.4.2 从象征到仪式——使用仪式相关理论研究极少主义艺术的可行性
        1.4.3 从观看到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众参与
第二章 工业镜像与时代图景——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与加工技术的时代象征
    2.1 束之高阁的材料——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与技术
        2.1.1 直观的差异——东西海岸的不同美学特征
        2.1.2 重拾的关注——从实在的形状到材料与技术
    2.2 平淡无奇的形状——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的应用
        2.2.1 材料与现成品——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和产品的直接应用
        2.2.2 高分子与透明介质——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基底
        2.2.3 有机与化合——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涂料
    2.3 近乎完美的表面——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技术的使用
        2.3.1 机械与真空——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基底制作技术
        2.3.2 喷涂与电镀——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表面处理技术
    2.4 超越实在的时代象征——材料、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2.4.1 建筑的象征——材料的直接应用
        2.4.2 消失的手工性——新技术的去手工化
        2.4.3 时代的烙印——极少主义艺术的材料和技术的时代性
第三章 有序组织与建筑构建——极少主义作品结构的社会秩序象征
    3.1 整体与部分——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的秩序
1'>3.1.1 有序的多个形状——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数量N>1
        3.1.2 数学性的排列——极少主义作品数列性组织秩序
        3.1.3 构建性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空间排列
    3.2 排列与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数列性与系列性的秩序
        3.2.1 完全的重复——极少主义作品中简单的数列秩序
        3.2.2 有序的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复杂的数列秩序
        3.2.3 多元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中多种数列秩序并存
        3.2.4 差异的复制——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系列性
    3.3 形状与位置——极少主义作品中构建性的秩序
        3.3.1 铺砌与构建——建筑的构建方式
        3.3.2 形态与组合——形状对建筑构件的模拟
        3.3.3 框架与模块——空间上的自由重复
    3.4 组织秩序与构建方式——极少主义作品结构所象征的社会秩序
        3.4.1 无处不在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对社会生产的模拟
        3.4.2 垂直与水平的构建——极少主义作品所象征的建筑构建方式
第四章 互动参与与仪式体验——观众对极少主义作品的参与和体验
    4.1 内与外的浸润——极少主义作品内部空间的诱惑
        4.1.1 模糊边界——内外空间之辩
        4.1.2 步入作品——极少主义艺术家的预谋
    4.2 身体与空间的对抗——极少主义作品与参与者身体的互动
        4.2.1 限定与自由——“无序”的参与空间
        4.2.2 循环与反省——有序的行动文化象征
    4.3 身体与空间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看与互动
        4.3.1 镜像与幻觉——参与者和反光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3.2 空间与感知——参与者和光与透明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4 游移的身体——参与性对于身体与形状关系的重构
        4.4.1 从观看到体验——参与性对体验模式的重塑
        4.4.2 从实在到知觉——反射、透明材质作品带来的体验范式的转变
        4.4.3 从感知到对抗、交融——参与者身体与形状之间关系的重构
第五章 仪式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的形式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5.1 物的礼赞——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象征意义
        5.1.1 日常品与城市的经验——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2 工业与建筑的印象——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3 物品与构建——生产与建筑的秩序象征
    5.2 人与物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人与形状的平等与统一
        5.2.1 拟人与“表演”——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拟人化
        5.2.2 物化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中身体与物体的统一
        5.2.3 平等与转化——人与物的统一
    5.3 物与人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象征社会组织秩序
        5.3.1 物与人的沉默——极少主义作品和社会劳动的匿名性
        5.3.2 “睹物思人”——极少主义作品象征人的组织秩序
    5.4 形与思的统一——极少主义作品实现的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5.4.1 人之所造与人之所思——潜藏于物品和艺术接受者的社会性、文化性
        5.4.2 客观抑制与主观回归——艺术家创作过程与作品命名的主观性
        5.4.3 仪式象征与观众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重要极少主义艺术家简介
    附录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极少主义艺术家
    附录三 :中英文人名对照
    附录四 :约翰·麦克拉肯的作品检测和材料鉴定
    附录五 :西海岸极少主义采用的有机材料简介
    附录六 :极少主义大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6)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述评
    三、主要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面国际化
        (三) 国际事务与高校国际事务
        (四) 治理与治理结构
    四、研究方案
        (一) 研究范畴的限定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与国际事务治理的背景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转向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全面国际化发展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的组织策略与管理
        三、全面国际化发展激发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变革
    第二节 国际事务治理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担负美国研究型大学走向“全球化大学”的新使命
        二、发挥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机构的服务职能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
        一、大学战略规划为建立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基础
        二、高层次的国际化委员会引领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
        三、大学建立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组织保障机构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运行
        一、强有力的国际化领导统筹管理学校国际事务
        二、设立专门化的国际化管理机构保障国际化战略实施
        三、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
        一、国际化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体现共同治理的理念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与教学事务
        一、学生的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根本动因
        二、开拓全球教育项目,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三、全面贯彻以“服务为本”的国际化治理理念
        四、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声誉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学术发展与研究事务
        一、全面开展教师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的国际化发展
        二、设立全球或区域研究中心,促进国际化学术研究参与
        三、制定国际化学术发展政策,提供国际化项目资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亭务治理的基本机制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动力机制
        一、全面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国际事务治理的根本动力
        二、全面国际化发展制度激励是国际事务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共同治理机制
        一、国际化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二、国际化实践实施过程中多元共治的互动机制
        三、大学国际事务治理决策机制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
        一、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资源保障机制
        二、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第一节 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一、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现状
        二、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三、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
        四、杜克大学“二维三级二元”共同治理结构
        五、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第二节 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一、密西根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
        二、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三、密西根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共同治理的内容
        四、密西根大学国际中心的国际事务共同治理结构
        五、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征与经验
        一、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主体实现全面国际化发展的多元共治
        二、全面国际化影响因素良性互动促成高校主动推进国际化发展
        三、以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保障国际事务治理的有效性
        四、“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贯穿研究型大学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
    第二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构建国际事务治理组织结构,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内涵发展
        二、创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三、坚持“服务为本”,建立高校国际事务治理多元协调互动机制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设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全面国际化获奖院校名单(2003-2018年)
附录2: 2018年U.S. News全美排名前100位大学
附录3: 卡内基分类Ⅰ类博士/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4: 12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移动感知数据的城市兴趣点生命周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兴趣点
        1.1.2 城市兴趣点演化
        1.1.3 移动感知数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POI相关研究工作
        1.3.2 城市发展过程建模相关工作
        1.3.3 企业生存预测相关研究
    1.4 主要研究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城市兴趣点生命周期建模与分析
    2.1 引言
    2.2 POI演化数据采集
        2.2.1 OpenStreetMap POI演化数据采集
        2.2.2 基于Google地图的POI演化数据采集
    2.3 POI生命周期建模
        2.3.1 POI生命周期形式化
        2.3.2 POI演化趋势定义
    2.4 个体POI演化分析
    2.5 POI演化趋势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兴趣点生命周期检测
    3.1 引言
    3.2 POI生命周期检测问题定义
    3.3 POI生命周期检测方法概览
    3.4 影响POI演化的特征分析
        3.4.1 城市地理信息的时空关联特征
        3.4.2 群体用户的移动行为特征
    3.5 POI生命周期估计算法
    3.6 POLID方法有效性评价
        3.6.1 实验数据
        3.6.2 分类性能评价指标
        3.6.3 特征有效性
        3.6.4 针对生命周期状态分类的算法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城市兴趣点生命周期状态识别
    4.1 引言
    4.2 POI生命周期状态识别问题定义
    4.3 POI生命周期状态识别方法概览
        4.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2 特征工程
        4.3.3 生命周期状态预测方法建模
    4.4 影响POI演化的情境特征
        4.4.1 地区活跃度
        4.4.2 地区需求力
        4.4.3 行业竞争性
    4.5 POI生命周期状态识别方法
        4.5.1 多类别分类器
        4.5.2 任务的时间依赖关系刻画
        4.5.3 多任务多类别分类问题目标函数
        4.5.4 最优化求解
    4.6 实验结果分析
        4.6.1 实验数据介绍
        4.6.2 实验设置
        4.6.3 实验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易失性城市兴趣点演化趋势预测
    5.1 引言
        5.1.1 易失性POI
        5.1.2 易失性POI演化趋势预测的研究挑战
    5.2 易失性POI演化趋势预测问题定义
    5.3 易失性POI演化趋势预测方法概览
    5.4 易失性POI演化趋势预测方法
        5.4.1 CRF模型介绍
        5.4.2 动态连续条件随机场模型
        5.4.3 特征函数
        5.4.4 参数估计
        5.4.5 易失性POI演化趋势估计
    5.5 实验结果
        5.5.1 数据介绍
        5.5.2 实验设置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拉格朗日函数L关于参数W_(υ,r)的偏导
    附录 B 优化问题(4-7)的对偶形式推导
    附录 C 多元高斯函数等价性证明
    附录 D 对数似然函数关于参数θ的求导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体裁研究
    2.1.1 体裁概念的界定
    2.1.2 关于体裁的分类
    2.1.3 体裁研究的流派及其主要方法
2.2 互文性研究
    2.2.1 互文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2.2.2 互文性的相关分类标准
2.3 体裁互文性研究
    2.3.1 体裁互文性概念的界定
    2.3.2 体裁互文性的相关应用研究
    2.3.3 体裁互文性研究方法综述
2.4 汉英新闻报纸对比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批评话语分析
    3.1.1 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
    3.1.2 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论
    3.1.3 重新语境化和改适转换理论
3.2 巴赫金的社会杂语理论
    3.2.1 巴赫金的话语观
    3.2.2 社会杂语和言语体裁理论
3.3 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3.3.1 议程设置理论
    3.3.2 理论的适用性
3.4 体裁互文性分析框架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工具
    4.3.1 分词软件
    4.3.2 检索软件
    4.3.3 显着性检测工具
4.4 语料库的创建
    4.4.1 语料的收集
    4.4.2 语料识别和标注
4.5 小结 第五章 体裁互文性的结构和类型的对比分析
5.1 体裁结构潜势分析
    5.1.1 语步特征和分布
    5.1.2 体裁结构潜势
    5.1.3 体裁结构互文
5.2 按类型分析新闻报纸中体裁互文性
    5.2.1 新闻体裁的分类标准
    5.2.2 《人民日报》新闻中的体裁互文性
    5.2.3 《纽约时报》新闻中的体裁互文性
5.3 结果和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体裁互文性体现的身份关系的对比分析
6.1 人际风格和社会身份
    6.1.1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
    6.1.2 统计结果与讨论
    6.1.3 分析结论
6.2 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6.2.1 主体和阅读位置的表现形式
    6.2.2 《人民日报》中的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6.2.3 《纽约时报》中的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6.2.4 产生差异的原因
6.3 小结 第七章 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
7.1 主题对比分析
    7.1.1 两份报纸中南海争端报道的频率与分布对比
    7.1.2 两份报纸中主题倾向的对比分析
    7.1.3 主题互文性的表现形式
    7.1.4 主题互文性在不同体裁中的表现形式
7.2 两份报纸中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
    7.2.1 认知语境模型的内涵和作用
    7.2.2 两份报纸中认知语境模型的对比分析
    7.2.3 重新语境化的过程分析
7.3 体裁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
    7.3.1 传递意识形态
    7.3.2 话语霸权和话语殖民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结论
    8.1.1 体裁互文体系的对比分析结果
    8.1.2 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结果
8.2 本研究启示
    8.2.1 理论启示
    8.2.2 方法论启示
    8.2.3 实践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民日报》语料分词流程
附录2: 《人民日报》新闻语料
附录3: 《纽约时报》新闻语料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9)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全球性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全球性大学
        二、海外分校与门户校园
        三、全球本地性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全球性大学的研究
        二、关于海外分校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
        一、论文的框架结构
        二、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球性大学的形成与内涵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形成的背景
        一、全球化背景下大学面临的双重压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三、从多元巨型大学到全球性大学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形成的契机
        一、天时:国家教育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诉求
        二、地利:本地城市的全球化建设目标
        三、人和:大学校长的全球化战略视野
    第三节 全球性大学形成的阶段
        一、全球性大学的萌芽阶段
        二、全球性大学的培育阶段
        三、全球性大学的成形阶段
    第四节 全球性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全球性大学的概念内涵
        二、全球性大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全球性大学研究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全球公共物品理论视角
        一、公共物品与全球公共物品理论
        二、高等教育是全球公共物品
        三、全球性大学的定位
    第二节 系统论视角
        一、全球性大学系统的要素
        二、全球性大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全球性大学系统的特色
    第三节 全球本地化理论视角
        一、全球性大学的全球维度表征
        二、全球性大学的国家维度特征
        三、全球性大学的地方维度特色
第四章 全球性大学的学术发展特色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的学生发展
        一、培养全球公民
        二、构建身份认同
        三、促进跨文化学习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的师资开发
        一、以课程为纽带的教学型教师
        二、以学术为纽带的科研型教师
        三、以服务为纽带的管理型教师
    第三节 全球性大学的学术管理
        一、全球性大学的课程资源
        二、全球性大学的学术研究
        三、全球性大学的学术质量
第五章 全球性大学的行政管理创新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的组织管理
        一、全球性大学的校长领导力
        二、全球性大学的组织架构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的资产管理
        一、全球性大学的资产权属
        二、全球性大学的品牌管理
    第三节 全球性大学的风险管控
        一、全球性大学的内部风险管理
        二、全球性大学的外部风险控制
第六章 全球性大学发展的特色与挑战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的发展特色
        一、全球-国家-地方协同发展
        二、整合多校区联动发展
        三、一座跨文化的桥梁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的问题与挑战
        一、需要取得本地制度合法性地位
        二、需要破除既有的认知观念障碍
        三、需要促进多方位的跨文化融合
        四、需要构建明晰的法人治理地位
第七章 全球性大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现状
        一、中外合作大学的启示
        二、中外合作大学的走向
    第二节 构建中国高校主导的全球性大学
        一、中国大学境外办学的现实性分析
        二、中国特色全球性大学的可行性探讨
        三、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未来发展的思考
结语:创建中国特色的全球性大学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策略研究 ——以纽约滨水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研究
        1.4.2.2 案例分析
        1.4.2.3 实地调研
        1.4.2.4 归纳分析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概念阐释及支撑理论
    2.1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
        2.1.1 滨水区、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解析
        2.1.1.1 滨水区
        2.1.1.2 城市开放空间
        2.1.1.3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
        2.1.2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类型
        2.1.2.1 地域特征角度
        2.1.2.2 用地性质角度
        2.1.2.3 功能特性角度
        2.1.2.4 平面形态角度
        2.1.2.5 开放空间类型角度
        2.1.3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功能
        2.1.3.1 生态功能
        2.1.3.2 休憩功能
        2.1.3.3 娱乐功能
        2.1.3.4 社交功能
        2.1.3.5 景观功能
        2.1.4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特点
        2.1.4.1 线性开放
        2.1.4.2 空间多元化
        2.1.4.3 空间系统性
        2.1.4.4 活动多样性
    2.2 人性场所
        2.2.1 场所、场所精神与人性场所解析
        2.2.1.1 场所
        2.2.1.2 场所精神
        2.2.1.3 人性场所
        2.2.2 人性场所理论引的意义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研究
    3.1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内容
        3.1.1 环境与行为心理
        3.1.1.1 感知特性
        3.1.1.2 视觉复杂性
        3.1.1.3 心理特性
        3.1.1.4 活动类型
        3.1.2 设计要素
        3.1.2.1 休息设施
        3.1.2.2 服务设施
        3.1.2.3 微气候
        3.1.2.4 植物造景
        3.1.2.5 地形塑造
        3.1.2.6 空间类型
        3.1.2.7 雕塑小品
        3.1.3 公众参与
    3.2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特征
        3.2.1 人在场所中的需求
        3.2.2 特定氛围的场所
        3.2.3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中的人性场所
    3.3 本章小结
4 纽约滨水开放空间案例分析
    4.1 区域概况
        4.1.1 整体概况
        4.1.2 纽约滨水空间的发展
    4.2 纽约滨水空间总体规划
        4.2.1 纽约滨水空间规划相关法案
        4.2.2 纽约滨水空间的功能类型
        4.2.2.1 公共滨水空间
        4.2.2.1 自然滨水空间
        4.2.2.3 工业滨水空间
        4.2.2.4 再开发滨水空间
        4.2.3 纽约滨水开放空间的建设内容
        4.2.3.1 滨水公园
        4.2.3.2 绿道
        4.2.3.3 私人滨水区的公众访问
        4.2.3.4 蓝色网络
    4.3 纽约滨水开放空间研究地段的选择
    4.4 连绵的绿带——哈德逊河公园(Hudson River Park)
        4.4.1 总体概况
        4.4.2 哈德逊河公园人性场所的构建
        4.4.2.1 活动类型
        4.4.2.2 构建要素
        4.4.2.3 公众参与
    4.5 活力的水滨——东河滨水广场(East River Waterfront Esplanade)
        4.5.1 总体概况
        4.5.2 东河滨水广场人性场所的构建
        4.5.2.1 活动类型
        4.5.2.2 构建要素
        4.5.2.3 公众参与
    4.6 记忆的花园——炮台公园(Battery Park)
        4.6.1 总体概况
        4.6.2 炮台公园人性场所的构建
        4.6.2.1 活动类型
        4.6.2.2 构建要素
        4.6.2.3 公众参与
    4.7 弹性的水岸——布鲁克林大桥公园(Brooklyn Bridge Park)
        4.7.1 总体概况
        4.7.2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人性场所的构建
        4.7.2.1 活动类型
        4.7.2.2 构建要素
        4.7.2.3 公众参与
    4.8 纽约滨水开放空间的特点
        4.8.1 塑造城市地域特征——城市公共生活的前院
        4.8.2 构建城市休闲体系——主客共享的城市舞台
        4.8.3 激发滨水空间活力——瞬时性与季节性活动
        4.8.4 增加城市水岸弹性——可持续性景观的典范
    4.9 本章小结
5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目标及原则
    5.1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目标
    5.2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原则
        5.2.1 空间一体——整体性原则
        5.2.2 水之特色——亲水性原则
        5.2.3 持久活力——多样性原则
        5.2.4 返璞归真——自然性原则
        5.2.5 景观宜人——审美性原则
        5.2.6 文脉传承——延续性原则
    5.3 本章小结
6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策略
    6.1 增强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连接性
        6.1.1 加强滨水开放空间与城市的联系
        6.1.2 建立城市与滨水开放空间的视觉廊道
        6.1.3 优化滨水开放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连接
        6.1.4 完善内部交通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6.2 突出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水之特色
    6.3 激发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活力
        6.3.1 支持场地多种用途
        6.3.2 提升传统活动项目
        6.3.3 引导非传统活动项目
    6.4 完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设施储备
        6.4.1 设置人性化的服务配套设施
        6.4.2 创造多样性的休闲娱乐设施
    6.5 保证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高质量
        6.5.1 确保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安全性
        6.5.2 提升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舒适度
        6.5.3 创造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景观性
        6.5.4 营造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艺术氛围
    6.6 传承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文脉
        6.6.1 保护性更新现有历史遗迹
        6.6.2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6.7 塑造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可持续性
    6.8 运用高效的建设及运营模式
        6.8.1 制定公众参与机制
        6.8.2 保证持续的管理
        6.8.3 创造资金运转自循环
    6.9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The Three New Yorks(论文参考文献)

  •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美日TOD模式下的土地利用及空间形态对比研究[D]. 徐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城市生态-文明化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议题[J]. 沈清基. 城乡规划, 2019(04)
  • [4]美国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D]. 许培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D]. 周杰. 上海大学, 2019(02)
  • [6]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D]. 马嵘.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基于移动感知数据的城市兴趣点生命周期预测研究[D]. 路新江.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8]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D]. 刘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9]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全球性大学研究[D]. 郦妍.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性场所构建策略研究 ——以纽约滨水空间为例[D]. 朱友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三个纽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