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方法上留下创新的痕迹

在审计方法上留下创新的痕迹

一、留下审计方式创新的足迹(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赵永霞,刘凯琳,张娜,马磊,刘正,王佳月,韩俊霞[1](2022)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纺织产业科技创新(一):供应链碳减排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碳达峰、碳中和"已逐渐成为全球议题。"双碳"目标的实践和实现,归根结底是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高效推行碳中和需要"三管齐下":一是利用合理科学的碳价调节机制;二是加快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生态创新;三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培育公民的环保意识。其中,创新是关键,供给侧是核心抓手。聚焦到行业,要求我们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持续稳步提高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的当下,对于应对碳中和这样一个超时空问题,需要具有国际视角和格局,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丁辉[2](2021)在《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已经成为我国“十四五”发展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实现“双碳”目标,要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为坚实导向,以系统化的政策标准、政策体系为支撑,创新模式、勇敢实践,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发展,引导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有序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拓新市场、设计新机制、完善标准,逐步建立起以能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源、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本文从针对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研究出发,采用因果推断和问卷调研的方法对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市场主体参与气候投融资的动因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一手的调研资料总结了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政策需求框架,总结了金融机构在政策层面所需求的准入机制、信息机制、绩效机制、激励机制等多种要素机制。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气候投融资发展演进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评估发现尽管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处于早期阶段,但相关政策举措已经在试点范围内对碳减排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针对政策发展,由于我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尚在建设中,相关研究还没有形成成熟、一致、系统的结论,对于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构建的讨论尚不充分。本文进而梳理和总结大量国内外气候投融资政策研究和政策体系建设经验,结合调研结果,本文对系统化研究政策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归纳,明确了分析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在总结和提炼有关政策体系要素分解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归纳了对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进行建构的六个要素机制并详细阐述了政策体系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最后,本文借鉴已有的政策体系结构化评价的理论方法,从六项要素出发设计了针对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进行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并具体讨论了其适用的范围和场景,以实现对我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构建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总体评价。通过上述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气候投融资政策经验和思考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我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内涵,为发展我国气候投融资工作、形成气候投融资长效政策保障机制提供科学建议。

李俊霖[3](2021)在《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研究(1946-1995)》文中认为以《1946年国会重组法》的制定和颁布为标志,美国国会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立法机制改革历程,其目的是通过提升国会的立法效率和监督能力,最终达到扞卫分权制衡原则为核心的宪法体制的效果。整个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历程可分为“委员会政府”时代(1947—1964)、“民主化改革”时代(1965—1980)和“后改革”时代(1981—1995)三个阶段,每个时代的阶段性目标、改革策略和方法均各有侧重。在“委员会政府”时代,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关键词是“效率”,即建立权力集中、分工明确的常设委员会体系,并辅之以更完善的国会助理和立法服务机构体系;到了“民主化改革”时代,打破委员会体系内部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实现立法话语权分配民主化,成为了这一时期议员们的普遍共识;及至“后改革”时代,国会已不再寻求制定和推进全面、系统的立法机制改革计划,而是尝试从控制预算、削减赤字这样的具体政策领域入手,对联邦行政权扩张加以限制,以实现权力制衡的目的。到20世纪末,美国社会政治极化趋势不断加剧以及党团对国会立法事务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使得依靠跨党派共识来发起和推动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模式变得难以为继,其具体表现为,《国会重组法》被议院多数党所主导的规章和机构调整所取代。上述立法机制改革重心转变是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与改革实效间互动的产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改革者们意识到,仅靠改革国会立法机制是不足以重建宪法所规定的联邦权力制衡机制的,与其在这一问题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去解决诸如预算超支、赤字飞涨之类的现实问题。换言之,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维护以分权制衡原则为核心的宪法体制这一最终目标,已不再是改革者们规划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策略和路径的唯一依据。相应的,回应社会治理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现实需求,逐渐成为各项改革举措的首要出发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包括改革过程复杂、改革参与者的能力及其对待改革的态度各异,也有《联邦宪法》中某些内容的时代局限对改革施加的束缚。总之,改革的最终目标与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需求之间缺乏及时、高效的互动,是改革实际收益始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症结所在。因而,想要破解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则必须在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需求以及恰当的改革路径之间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渠道。透过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联邦宪法》对于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意义重大。《联邦宪法》不仅直接决定了改革的最终目标,而且其参与塑造的法制传统和政治文化,还以左右国会议员及美国公众对待具体改革措施的态度的方式,影响着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实际成效。例如,《联邦宪法》中的消极自由权利观、多数原则、地域代表制等核心宪法规范和原则,均与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最终陷入停滞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由此可见,想要完成一次成功或者说“完美”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离不开宪法层面的理论与制度调整。然而,宪法作为成文法和一国根本大法的身份又决定了其必须具备稳定性、确定性的特质。这也是进入20世中叶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治理需求,美国的政治家和公众更乐于以演绎性解释而非直接更改的方式维护《联邦宪法》时效性的主要原因。因此,虽然对于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而言,宪法层面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仅为了实现一次“完美”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尚不足以构成修正宪法的充要条件。诚然,宪法不易更改,为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制造了障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立法机制改革舍此就别无他途。早在“民主化改革”时代,美国国会就曾尝试借助信息化办公技术和工具提升自身立法效能,并以此巩固和增强其在联邦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可当时的信息化办公技术囿于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限制,只能充当人类议员和国会助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而无法给国会立法机制带来实质性改变,所以未对改革走向产生较大影响。然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用化领域取得的突破,为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开辟新的路径提供了可能,即无人化立法技术。所谓无人化立法技术,是指依托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具备自主完成立法辅助工作甚至立法决策能力的无人化办公程序。相比于已有的改革路径,无人化立法技术不仅有望显着提高美国国会立法工作的效率,而且其自主工作能力衍生出的技术中立特质可以显着降低人为因素对国会立法机制及其改革的影响,这对于提升美国国会立法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学位论文由六章和一个结语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负责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学术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之处、逻辑结构等内容;第二章是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概念及背景的阐释,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溯源性梳理以及对改革背景和依据的介绍;第三至五章分别从改革方案的形成、针对立法制度的改革、针对立法行为的改革和对改革的阶段性评价等角度,对三个阶段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进行了论述;第六章是对改革的反思,其内容涵盖改革的经验、教训、影响与改革反映出的规律。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笔者认为,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确实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其中既有宪法体制的理论与制度极限,也有现有改革路径的结构性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彻底陷入死局。如果能将人工智能为代表无人化立法技术纳入立法机制改革的构想和计划内,或可为推进美国国会立法、监督、制衡能力全面提升找到新的突破口。

鲜青宏[4](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可持续旅游会议英汉同传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可持续旅行和旅游已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可持续旅游理事会致力于促进全球可持续旅游发展。本报告选取2019年全球可持续旅游理事会全球大会中两场分享可持续采购和目的地应对气候变化经验的专家座谈进行英汉同声传译。英汉两种语言有明显差异,因而翻译转换在口译过程中十分必要。翻译转换理论突破了翻译中形式对应的局限,并为实现文本等值提出了系统的翻译转换方法。该理论主要用于分析译文和指导笔译实践,较少应用于口译。本报告初次使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可持续旅游会议同传实践,先探索翻译转换理论对英汉同传的适用性,再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英汉同传中行之有效的翻译转换方法。实践证明,结构转换,词性转换和单位转换这三类范畴转换有助于促进英汉同传中语言的转换和译语质量的提高。

原国慧[5](2020)在《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变暖及各种极端气候出现,气候变化治理变成当前国际社会发展进程中广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国际航空部门未被纳入气候治理中考量,后经关于《巴黎协定》的会议讨论,授权国际民航组织管辖国际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历经十多年研究,于2016年第39届全体成员国大会第3项决议(后被2019年A40-19决议代替)中批准通过一项市场导向性措施,即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CORSIA),以减缓国际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环境影响。国际民航组织已出台了关于标准与建议措施、合格排放单位等文件,对机制实施进行规范,以助各成员国进行国内转化,继而完成国际航空碳减排的基础制度建设。但由于目前仍处于基准与筹备行动期,文件并未结合具体实践进行详细规定,仅就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制定程序。同时,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不应被动摇和削弱,实施过程中亦不应背离无歧视原则。故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实现公平承担减排责任、并达到预期目标仍相去甚远。为积极承担我国国际责任、体现大国担当,切实履行我国作出的国家自主承诺义务,实现碳中和目标与可持续发展,利用实证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从气候变化政策的目标、航空生物燃料制备政策的核心、航空业发展趋势以及宏观环境政策的预期变化等方面,对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的环境政策影响进行研究。为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出建议,以制度与法律的双重约束力、公平的责任分配、透明的磋商机制应当成为机制运行的助推器。同时,从我国国内角度客观分析并制定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实施后的应对策略,吸收借鉴国际碳市场链接先进经验,对已统一的国内碳市场进一步优化,建立动态减排体系,并坚持国际合作,创新绿色发展方式,最终进行我国国际航空有效减排与经济平稳发展的最优选择。

陈思[6](2020)在《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家具产业仍属于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家具行业对于人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比重,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做好家具供应链的低碳减排至关重要,同时我国家具行业面临着很大的环境威胁,2019年在深圳家具行业查出的不符合标准的或是污染程度较大的不在少数,并且目前关于家具行业的相关研究很少,故对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和控制策略等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家具供应链碳排放的研究成果;接着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法对家具供应链碳排放范围进行界定,分析了家具供应链各个子系统以及碳排放产生的节点,并构建了家具供应链碳排放各子环节系统;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家具供应链的碳排放进行研究,从采购、生产、包装、运输、仓储产生的碳排放方面建立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模型,其中采购和销售环节纳入运输环节进行测算,从一开始木材采购到最后的送至消费者手中,对整个供应链整个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研究;并根据系统动力学,建立家具供应链各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流程图分析家具供应链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并且进行影响要素的变动分析;最后以深圳某知名家具有限公司C公司为背景进行案例研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检验前文中构建测算模型是否可行,找出所求案例中碳排放较大的环节,并根据实际来提出相关控制策略和建议;对家具行业进行碳排放测算和控制策略研究,望能为国内外关于家具行业所缺少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促进家具供应链整个链条上的企业绿色发展,帮助节能减排,更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希望对其他行业碳排放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褚英敏[7](2020)在《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旅游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分注重景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许多湿地景区遭到了严重干扰与破坏,湿地旅游发展前景堪忧。湿地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平衡湿地景区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创收的关系?景区旅游接待规模是否合理?值得深入研究。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白洋淀景区旅游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加上水源不足,水位不稳、干淀现象频繁、水体污染严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正在衰退。目前,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为白洋淀景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水足迹、碳足迹等模型与方法,分析了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碳足迹和旅游水足迹,综合评价了景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白洋淀湿地景区旅游合理接待量,为制定合理的景区旅游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它湿地景区的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问卷与实地调查资料与白洋淀旅游统计数据,估算了白洋淀景区旅游各环节的旅游碳足迹、旅游水足迹与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白洋淀景区2016年旅游碳足迹总量约为1.73×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碳足迹和旅游住宿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游客人均碳足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白洋淀景区2016年的旅游水足迹总量达0.40×104 hm2,其中旅游餐饮水足迹所占旅游水足迹总量比重最大,旅游水足迹强度低于河北省水足迹强度。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达4.76×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旅游淡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所占总旅游生态足迹比重较大。(2)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超过了其旅游生态承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但景区的碳承载力大于旅游碳足迹,景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也略大于旅游水足迹,因此,旅游生态足迹是制约白洋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Dematel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游客人数、景区宾馆规模、游客逗留时间以及游客出行方式。由此开展情景分析发现,当游客人数约减少15%时,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承载力持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白洋淀景区宾馆规模缩小10%,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约减少2.5%,旅游碳足迹约减少3.6%,旅游水足迹约减少0.9%;当游客在白洋淀景区逗留时间减少1/3时,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15%、旅游碳足迹将减少约21%、旅游水足迹将减少约32%;如90%的游客乘坐大巴车前往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25%,总旅游碳足迹减少约27%;如90%的游客乘坐私家车出行,则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增加约24%,旅游碳足迹增加约27%。(3)探讨了白洋淀景区旅游适宜接待规模,找到了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量阈值,即旅游全年接待人数约200~210万,平均逗留时间在36小时以内,45%~60%的游客大巴出行,这种情况下,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持平,从而保障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最后提出促进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1)加强景区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2)低碳出行,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3)节约用水,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4)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5)通过一系列修复保护工作,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6)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郝喜[8](2020)在《算法监控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提出随着算法在工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日益凸显,算法时代已悄然来临。在算法语境中所探讨的监控,其作为一个学术专有词,对象是“人”而非“物”,即对“人”的观察、跟踪或检查。随着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其监控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分析势必会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在对人类监控历史爬梳的基础上,对算法监控这一新的监控方式的出现、本质与特点进行论析,指出算法监控的出现是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体现,算法监控的本质是“座架”,也是“巨机器”,具有隐喻性与塑造性的特点。第二部分(第三章):从人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算法监控中的伦理问题。首先以技术实践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一维度论证了算法是具有价值负载的。然后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指出算法监控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人的机器化与自主性的削弱、隐私的泄露与算法歧视、茧房效应与社会的断裂。第三部分(第四章):通过对算法监控伦理问题的分析,强调我们应该采取相对应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确保该技术成为“大规模为人类造福的工具”而不是“大规模数学杀伤性武器”。从三个层面给出应对策略:在人类自身层面,个体要警惕“暴露——监视”的危险、明确算法设计者的责任与加强不同领域专家的协商交流。在技术研发与应用层面,算法研发中要遵循“人道化”这一基本原则,但我们不能仅仅把这个原则作为口号提出,更重要的是要在具体的技术实践过程中贯彻以及实现这一原则与增加算法技术的透明性。在制度规范层面,制定算法审查与监管制度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算法技术发展。总之,随着算法技术日新月异,其监控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会危害社会发展,但我们也没有必要惶恐不安,我们要在承认其拥有巨大破坏力的同时,设法驾驭它,制定各种相应的策略来利用算法监控为社会谋福利。

陈斐蕤[9](2020)在《利用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提高行政监督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行政监督是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其公民,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公务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观察、检查、评价、督促及纠正的活动。有效的行政监督需要遵循强制性、全覆盖、生疏化原理,行政监督的高效建立在及时、全面、有力和公正的基础上。行政监督效能是监督活动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行政监督技术是影响行政监督效能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技术条件下,行政监督面临着人力不足、收集信息的手段有限、运用数据的方式有限等情况,在实现监督全覆盖、监督及时、违纪违法必究、公正客观等方面存在困难,在技术条件上达不到强制性、全覆盖、生疏化的要求,从行政监督成本、发现问题线索的效率、数据利用效率、对监督权进行“再监督”以及政务公开等方面影响行政监督效能。近年来,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及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监察委员会的成立,行政监督职能得以整合,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整合行政监督力量、共享行政监督数据提供了技术条件。在上述基础上,可以在监察委员会的主导下建设行政监督大数据系统或相应平台,全面的录入、收集行政权力运行及公职人员相关信息,对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及公职人员廉政情况进行监督和约束,在全覆盖方面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减少行政监督的盲区;在强制性方面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用刚性的违纪违法预警处置程序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发挥出行政监督的震慑效果;在生疏化方面可以通过匿名评价、分级推送等方式避免“人情案”等因素干扰,并且整合各地区、各部门专业人才力量。通过利用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改善和提高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缩短监督时间和监督距离,提高发现问题线索以及案件调查处置的效率及查办案件的精准度,减少行政监督运行成本及管理成本,进而提高行政监督效能。本文通过对行政监督及大数据理论方面文献的研究,比较传统监督手段与建设大数据行政监督系统之间的利弊,结合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分析影响行政监督效能的原因,提出在行政监督工作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改善发现问题线索的方式和“抓早抓小”的途径,并就如何建设和利用大数据监督系统提出对策建议。

李鸿儒[10](2019)在《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用研究 ——以A企业为例》文中认为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更是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自从英国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以来,各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为了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相关学者提出了“低碳审计”概念,不仅顺应清洁能源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人类的生存需求。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对碳足迹跟踪,让企业了解碳排放信息,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2018年12月2日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各国政府争取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就意味着企业应抓住转向“绿色经济”的机遇,而不是固守煤炭等化石燃料,争取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能源企业应抓住机遇并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积极采取碳减排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由于能源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因此,对能源企业进行低碳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低碳审计结果更具有精确性与指导性,对能源企业构建低碳审计指标体系就成为低碳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了解低碳审计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企业环境价值链分析构建出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A能源企业作为案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从实务角度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最后将所得出结果与评价等级表进行比较得出A企业低碳审计评价等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针对A企业的低碳审计得分,从低碳审计程序、低碳审计人才队伍以及低碳审计技术三方面对能源企业提出关于碳减排措施,为能源企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务层面的支持。通过对A企业的案例研究,将低碳审计指标体系运用到能源企业,并为其在实务中的运用展示了一定的可能性。在论文的结论及未来展望部分中,低碳审计能够对日后低碳审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得低碳审计指标体系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行业中去。通过建立低碳审计指标体系能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促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以后低碳审计准则的颁布、不同行业低碳审计指标体系标准的建立以及相关细分行业碳排放监督体系管理细则的建立提供可能。

二、留下审计方式创新的足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下审计方式创新的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纺织产业科技创新(一):供应链碳减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全球主要经济体碳排放现状及其减碳策略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碳排放现状
    二、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规划
        1.中国
        2.其他主要经济体
国内外碳排放管理评价体系建设现状
    一、碳管理体系要求
    二、碳管理评价体系与核算方法
三、碳管理的认证机构及平台
    1. 国外认证机构及平台
        (1)SGS
        (2)德国莱茵TüV
        (3)Bureau Veritas
        (4)3Keel
    2.国内认证机构及平台
        (1)CCSC
        (2)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组
国际品牌的供应链碳减排实践
    一、产业链上游的主动策略
    二、品牌端的绿色供应链构建
结语

(2)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研究方法
        1.3.2 定量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4.1 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与政策绩效
        1.4.2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发展与演进
        1.4.3 气候投融资政策需求与设计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气候投融资
        2.1.2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
        2.1.3 面向低碳转型的气候投融资政策
    2.2 气候投融资的内涵、测度和影响
        2.2.1 气候投融资的内涵与概念演进
        2.2.2 气候投融资的理论基础
        2.2.3 气候投融资的管理
        2.2.4 气候投融资的影响
    2.3 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
        2.3.1 气候投融资“自上而下”发展模式
        2.3.2 气候投融资“自下而上”发展模式
    2.4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候投融资发展与评价研究
    3.1 理论基础
        3.1.1 气候投融资发展动因
        3.1.2 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
    3.2 研究方法
        3.2.1 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
        3.2.2 气候投融资活动问卷调研
    3.3 气候投融资发展动因分析
        3.3.1 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现状
        3.3.2 金融机构绿色(气候)金融产品和服务现状调研
        3.3.3 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管理
        3.3.4 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
        3.3.5 研究结论
    3.4 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分析
        3.4.1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3.4.2 计量模型和估计
        3.4.3 假设检验
        3.4.4 模型结果分析
        3.4.5 稳健性检验
        3.4.6 实证结论
第4章 气候投融资政策发展与演进
    4.1 气候投融资政策的演进和研究现状
        4.1.1 国外气候投融资政策的研究现状
        4.1.2 国内气候投融资政策的研究现状
    4.2 国际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发展现状
        4.2.1 气候谈判下的资金机制
        4.2.2 国际气候投融资体系现状
        4.2.3 国际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制度
    4.3 国内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现状概述
        4.3.1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发展现状
        4.3.2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发展现状
        4.3.3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的管理体制
    4.4 国内外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经验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碳背景下气候投融资政策需求与设计
    5.1 总体政策需求
        5.1.1 气候投融资政策需求量化分析
        5.1.2 规范气候投融资准入的政策需求
        5.1.3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政策需求
        5.1.4 气候投融资市场发展的政策需求
        5.1.5 完善气候信息的政策需求
        5.1.6 强化协同机制的政策需求
    5.2 政策体系建设路径
        5.2.1 基于准入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2 基于绩效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3 基于激励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4 基于市场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5 基于信息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6 基于协同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路径优化
    5.3 监督评价体系
        5.3.1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评价思路
        5.3.2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评价的方法
        5.3.3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评价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加强气候投融资准入机制政策保障
        6.2.2 强化气候投融资政策绩效和激励机制管理
        6.2.3 优化气候投融资政策市场机制建设
        6.2.4 完善气候投融资政策信息机制设计
        6.2.5 打造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协同效应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气候投融资金融机构与能源企业领导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附录二: 调研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3)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综合性研究
        1.2.2 关于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美国国会预算编订机制改革的研究
        1.2.4 关于国会助理制度和信息化办公技术在美国国会中应用情况的研究
        1.2.5 关于代议制和政党政治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不足之处
    1.6 逻辑结构
第2章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2.1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释义
    2.2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溯源
        2.2.1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理论渊源
        2.2.2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宪法依据
        2.2.3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实践溯源
    2.3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背景
        2.3.1 总统权力扩张导致宪法体制失衡
        2.3.2 国会立法工作量增加与工作难度提升
        2.3.3 政党博弈阻碍了国会立法能力的提升
    2.4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依据
        2.4.1 改革的理论依据
        2.4.2 改革的现实依据
    小结
第3章 “委员会政府”时代的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1947-1964)
    3.1 改革方案的形成
        3.1.1 改革阶段目标的确立
        3.1.2 改革法案的制定过程
    3.2 针对国会立法制度的改革
        3.2.1 精简常设委员会体系与规范委员会工作流程
        3.2.2 增加国会助理的数量与完善国会立法服务体系建设
        3.2.3 建立国会与联邦行政机构间的预算协商机制
        3.2.4 规范利益集团对国会立法的影响——以游说为例
    3.3 针对国会立法行为的改革
        3.3.1 国会党团成为“行政化”的委员会体系的辅助和补充
        3.3.2 国会以预算政策为切入点尝试制衡总统权力的扩张
    3.4 改革的阶段性评价
        3.4.1 改革前后国会立法制度的比较
        3.4.2 改革对提升国会立法效率的实际作用
        3.4.3 改革对维护美国宪法体制的实际作用
        3.4.4 改革对规范利益集团游说行为的实际作用
        3.4.5 改革引发的宪法诉讼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小结
第4章 “民主化改革”时代的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1965-1980)
    4.1 改革方案的形成
        4.1.1 改革阶段目标的确立
        4.1.2 改革法案的制定过程
    4.2 针对国会立法制度的改革
        4.2.1 立法技术的更新与国会立法机制的民主化改革
        4.2.2 国会助理制度和国会立法服务机构的革故与立新
        4.2.3 国会预算编定机制的调整与预算监督意识的增强
        4.2.4 联邦选举制度改革与限制总统战争权的行使
    4.3 针对国会立法行为的改革
    4.4 改革的阶段性评价
        4.4.1 改革前后国会立法制度的比较
        4.4.2 改革对提升国会立法效率的实际作用
        4.4.3 改革对实现国会内权力分配民主化的实际作用
        4.4.4 改革对维护美国宪法体制稳定的实际作用
        4.4.5 改革引发的宪法诉讼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小结
第5章 “后改革”时代的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1981-1995)
    5.1 改革方案的形成
        5.1.1 改革阶段目标的确立
        5.1.2 改革法案的制定过程
    5.2 针对国会立法制度的改革
        5.2.1 《1994年国会重组法》草案的内容及立法过程
        5.2.2 平衡预算与赤字削减法案的演进历程
    5.3 针对国会立法行为的改革
    5.4 改革的阶段性评价
        5.4.1 改革前后国会立法制度的比较
        5.4.2 党团领导的参众两院改革与府会博弈之下的赤字削减法案
        5.4.3 改革引发的宪法诉讼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小结
第6章 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反思
    6.1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经验
        6.1.1 立法程序“行政化”有助于提高立法效率
        6.1.2 立法技术革新为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新的路径
        6.1.3 坚持民主立法是改革实效正常发挥的前提
    6.2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教训
        6.2.1 宪法权利观的滞后使改革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
        6.2.2 宪法稳定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消解改革实效
        6.2.3 政党政治为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平添了不确定性
    6.3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影响
        6.3.1 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对各州议会立法机制的影响
        6.3.2 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对他国立法机构的借鉴意义
    6.4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所反映出的规律
        6.4.1 改革目标的设定要兼顾宪法原则与实际立法需求
        6.4.2 选择改革路径时要积极尝试和妥善运用新的技术
        6.4.3 立法机制改革不能脱离对宪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小结
结语: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瓶颈与突破可能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遭遇的瓶颈
    无人化立法技术——突破改革瓶颈的新可能
    无人化立法技术的应用可能遭遇的质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可持续旅游会议英汉同传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heoretical Framework
    1.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1.1.1 Content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1.1.2 Discussion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1.2 Applicability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to E-C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1.2.1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nd Strategy of Syntactic Linearity
        1.2.2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1.2.3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nd Objective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hapter 2 Task Description
    2.1 Introduction to the Selected Panel Discussions
    2.2 Interpreting Process
        2.2.1 Preparations before Interpreting
        2.2.2 Challenges during Interpreting
        2.2.3 Evaluations after Interpreting
Chapter 3 Category Shifts Applied in the Interpreting
    3.1 Structure Shifts
        3.1.1 From Passive Voices to Active Voices
        3.1.2 From Affirmative Expressions to Negative Expressions
        3.1.3 From Inanimate Subjects to Animate Subjects
        3.1.4 From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to Prepositive Attributives
    3.2 Class Shifts
        3.2.1 From Nouns to Verbs
        3.2.2 From Adjectives to Verbs
        3.2.3 From Prepositions to Verbs
    3.3 Unit Shifts
        3.3.1 From Words to Phrases/Sentences
        3.3.2 From Phrases to Sentences
        3.3.3 From Clauses to Sentences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Pre-interpreting Vocabulary Lists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Appendix Ⅲ Target Text

(5)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CORSIA)概述
    2.1 CORSIA 机制简述
        2.1.1 碳抵消与碳减排内涵
        2.1.2 机制溯源
    2.2 CORSIA机制特征
        2.2.1 适用范围明确
        2.2.2 责任分配清晰
        2.2.3 减排标准单一
        2.2.4 配额分配不公平
    2.3 CORSIA运行程序
第三章 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评价
    3.1 CORSIA机制双重性分析
    3.2 碳泄漏机制规定片面
        3.2.1 产品隐含碳排放转移失衡
        3.2.2 实际碳泄漏规定缺失
    3.3 碳排放分配机制不公平
        3.3.1 增加发展中国家航空成本
        3.3.2 减排责任分配不公平
    3.4 认证核查机制原则性强
        3.4.1 国家级认证机构监督制度模糊
        3.4.2 界定国际航班标准不一
        3.4.3 关于CORSIA的其它争论
第四章 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的环境政策影响
    4.1 修正国际气候变化治理政策的目标方向
    4.2 影响航空生物燃料制备政策的核心战略
    4.3 丰富国际航空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具体内涵
    4.4 左右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预期走向
    4.5 优化我国碳市场交易机制
第五章 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完善及法律应对
    5.1 提高CORSIA机制“硬法”约束力
    5.2 重构减排责任双轨制度
    5.3 构建“绿屋会议”规则体系
    5.4 建立气候变化退出机制惩罚条款
    5.5 我国应对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法律策略
        5.5.1 完善我国航空燃料产业动态减排体系
        5.5.2 发展中国特色的航空碳排放核证体系
        5.5.3 优化绿色保险碳抵消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6)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应链碳排放现状研究
        1.2.2 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1.2.3 碳排放控制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1.1 供应链管理
        2.1.2 供应链主要特征
    2.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2.2.1 绿色经济理论
        2.2.2 绿色供应链理论
    2.3 碳排放相关理论
        2.3.1 全生命周期法
        2.3.2 IPCC法
        2.3.3 系统动力学理论
3 家具供应链碳排放系统分析
    3.1 家具供应链碳排放范围界定
        3.1.1 家具供应链碳排放产生环节
        3.1.2 碳排放体系各个子系统结构分析
    3.2 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模型构建
        3.2.1 生产流程分析及碳排放测算模型
        3.2.2 包装环节分析及碳排放测算模型
        3.2.3 运输环节分析及碳排放测算模型
        3.2.4 仓储环节分析及碳排放测算模型
    3.3 家具供应链测算模型公式汇总
        3.3.1 模型参数设定
        3.3.2 模型变量表达式
4 家具供应链碳排放SD模型分析
    4.1 家具供应链因果关系分析
        4.1.1 生产子系统因果关系
        4.1.2 运输子系统因果关系
        4.1.3 仓储包装子系统因果关系
        4.1.4 家具供应链全过程因果关系
    4.2 碳排放影响要素变动分析
        4.2.1 生产环节能源变动分析
        4.2.2 转变运输结构变动分析
        4.2.3 增加生态补偿投资变动分析
        4.2.4 综合变动分析
5 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与控制
    5.1 案例介绍
        5.1.1 C家具公司简介
        5.1.2 C公司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
    5.2 碳排放控制策略与建议
        5.2.1 碳排放低碳策略
        5.2.2 碳排放控制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3 文献综述
    2.4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2 白洋淀旅游资源环境情况
    3.3 白洋淀旅游开发状况
    3.4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4.1 旅游足迹计算方法介绍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3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白洋淀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5.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5.2 白洋淀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
    5.3 白洋淀旅游足迹赤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6.1 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2 白洋淀旅游开发情景分析
    6.3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7.1 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7.2 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
    7.3 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
    7.4 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
    7.5 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
    7.6 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算法监控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算法监控的本质与特点
    2.1 人类监控的历史
    2.2 算法监控的出现
    2.3 算法监控的本质
    2.4 算法监控的特点
第三章 算法监控中的伦理问题
    3.1 人的机器化与自主性的削弱
    3.2 隐私的泄露与算法歧视
    3.3 茧房效应与社会的断裂
第四章 算法监控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4.1 人类自身层面
    4.2 技术研发与应用层面
    4.3 制度规范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9)利用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提高行政监督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主题
        1.3.1 研究内容与主题
        1.3.2 需要说明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行政监督
        2.1.1 行政监督的概念及内涵
        2.1.2 行政监督技术
        2.1.3 行政监督效能
        2.1.4 行政监督技术与行政监督效能的关系
        2.1.5 提高行政监督效能的意义
    2.2 大数据
        2.2.1 大数据的概念
        2.2.2 大数据的应用
        2.2.3 大数据行政监督
第三章 大数据行政监督与传统行政监督的效能比较研究
    3.1 传统行政监督效能现状及问题
        3.1.1 实现“零距离”等监督目标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
        3.1.2 信息不对称制约行政监督效率
        3.1.3 人工收集分析数据的方式推高行政监督成本
        3.1.4 数据整合利用不充分制约行政监督综合效益
        3.1.5 行政监督权的使用难以杜绝人为因素
    3.2 大数据在提高行政监督效能方面的优势
        3.2.1 突破客观条件限制及信息壁垒实时收集分析数据
        3.2.2 减少行政监督成本
        3.2.3 提高数据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3.2.4 保持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和客观性
    3.3 大数据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
        3.3.1 借鉴大数据相关理论革新行政监督思路
        3.3.2 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行政监督技术
        3.3.3 及时全面的发现问题线索
        3.3.4 形成电子证据
        3.3.5 建立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档案
        3.3.6 促进信息共享、公开
        3.3.7 风险防范及趋势预测
        3.3.8 对监督权进行的再监督提供技术保障
    3.4 小结
        3.4.1 革新行政监督技术以提高行政监督效能具有必要性
        3.4.2 大数据具有提高行政监督效能的作用
        3.4.3 在行政监督中运用大数据具有必要性
第四章 大数据在行政监督中的运用
    4.1 大数据在行政监督中的运用现状
        4.1.1 主要方式
        4.1.2 数据来源
        4.1.3 数据种类
        4.1.4 功能定位
    4.2 大数据行政监督的运用效果
        4.2.1 利用大数据查办案件
        4.2.2 利用大数据开展常态监督
    4.3 大数据在行政监督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4.3.1 利用不充分
        4.3.2 设计不合理
        4.3.3 功能不优化
        4.3.4 分散建设
    4.4 大数据行政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4.4.1 标准不一
        4.4.2 法律障碍
        4.4.3 技术障碍
        4.4.4 成本限制
        4.4.5 重视不够
        4.4.6 大数据自身的局限性
    4.5 小结
        4.5.1 大数据对于提高行政监督效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5.2 大数据行政监督还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必要性
第五章 利用大数据提高行政监督效能的对策建议
    5.1 建设集中统一的大数据行政监督系统
        5.1.1 基本思路
        5.1.2 建设主体
        5.1.3 法治原则
    5.2 具体措施
        5.2.1 数据收集与数据库建设
        5.2.2 数据分析与证据模型
        5.2.3 预警
        5.2.4 分级推送预警信息
        5.2.5 匿名专家评价
        5.2.6 数据安全及隐私权保护
    5.3 小结
        5.3.1 大数据行政监督系统应坚持法治原则
        5.3.2 大数据行政监督系统应以数据为主导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的提高行政监督效能
        6.1.2 可以在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导下建设大数据行政监督系统
    6.2 展望
        6.2.1 “大数据+行政监督”的机遇期
        6.2.2 大数据的运用将使行政监督发生较大变化
致谢
参考文献

(10)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用研究 ——以A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文献
        2.1.2 国内研究文献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2.2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的基础理论
        2.2.1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涵义
        2.2.2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特征
        2.2.3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程序
    2.3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理论基础
        2.3.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3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3.1.1 完善低碳审计监督机制
        3.1.2 促进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
    3.2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1 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3.2.2 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原则
        3.2.3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
        3.2.4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
    3.3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专家打分法
    3.4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的具体评价指标
        3.4.1 环境因素指标
        3.4.2 经济因素指标
        3.4.3 技术因素指标
        3.4.4 人员因素指标
    3.5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方法
        3.5.1 确定评分模型
        3.5.2 确定评分依据
        3.5.3 设立评分标准
4 A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4.1 A企业背景介绍
    4.2 A企业的环境价值链分析
        4.2.1 内部环境价值链的总体分析
        4.2.2 环境因素分析
        4.2.3 经济因素分析
        4.2.4 技术因素分析
        4.2.5 人员因素分析
    4.3 A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4.3.1 目标层次
        4.3.2 准则层次
        4.3.3 指标层次
    4.4 A企业数据搜集与分析整理
        4.4.1 环境因素指标得分情况
        4.4.2 经济因素指标得分情况
        4.4.3 技术因素指标得分情况
        4.4.4 人员因素指标得分情况
    4.5 A企业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5.1 确定准则层次指标权重
        4.5.2 确定指标层次指标权重
    4.6 A企业评价结果分析
    4.7 案例启示
5 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保障措施
    5.1 低碳审计程序的保障措施
        5.1.1 低碳审计准备阶段
        5.1.2 低碳审计实施阶段
        5.1.3 低碳审计终结阶段
    5.2 低碳审计人才队伍保障措施
        5.2.1 提高低碳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5.2.2 建立低碳审计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5.3 低碳审计技术保障措施
        5.3.1 利用先进审计技术建立低碳审计评价指标库
        5.3.2 积极探索低碳联网审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留下审计方式创新的足迹(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纺织产业科技创新(一):供应链碳减排实践[J]. 本刊编辑部,赵永霞,刘凯琳,张娜,马磊,刘正,王佳月,韩俊霞. 纺织导报, 2022
  • [2]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与发展研究[D]. 丁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
  • [3]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研究(1946-1995)[D]. 李俊霖. 辽宁大学, 2021(02)
  • [4]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可持续旅游会议英汉同传实践报告[D]. 鲜青宏. 兰州大学, 2021(02)
  • [5]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研究[D]. 原国慧.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6]家具供应链碳排放测算与控制研究[D]. 陈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 褚英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算法监控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D]. 郝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利用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提高行政监督效能研究[D]. 陈斐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能源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用研究 ——以A企业为例[D]. 李鸿儒.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在审计方法上留下创新的痕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