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服饰风俗与审美(论文文献综述)
耿若冰[1](2021)在《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内蒙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研究“那达慕”,对于深层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都有重要的意义。冬季“那达慕”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创新,也是传统“那达慕”文化内涵的一种现代发展。笔者通过比较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异同,不仅有利于理解“那达慕”文化及其精髓,也为人们了解当代传统文化的变迁、保护、传承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冬季“那达慕”和夏季“那达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夏季“那达慕”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奖金设置较多,志愿者服务较为完善,网络媒体直播内容更全面;开幕式中采用祭祀苏力德的仪式;“男儿三艺”传统“那达慕”赛事的赛程及种类较多,参赛人群覆盖面广;文化展示项目及文化交流的途径丰富多样;有效带动各周边行业的发展,但有为旅游和商业服务的趋势;通过缩减祭祀环节及增加现代文化展演性元素,削弱文化障碍,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冬季“那达慕”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奖金设置较少,志愿者服务不够完善,网络媒体直播内容仅限于开幕式;开幕式中采用圣火点燃的仪式;“男儿三艺”传统“那达慕”赛事的赛程及种类不够丰富,参赛人群覆盖面小;文化展示项目仅设有蒙古族冬季服饰比赛,文化展示和交流的途径比较有限。关于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特色及差异。夏季“那达慕”的经济效益比冬季“那达慕”高,加速了“那达慕”文化的传播,加快了“那达慕”的商业化进程,提高了内蒙古的整体经济水平;冬季“那达慕”为“那达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那达慕”的个性与特色;冬季“那达慕”的游客数量相较于夏季少很多,开幕式中的圣火点燃仪式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心灵上的愉快和精神上的满足。冬季“那达慕”更多地培养与展示了参赛者、参与者、游客的意志品质和蒙古马精神。笔者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对冬季“那达慕”的宣传力度;重视对“那达慕”文化内涵的传承传播;突破文化界限,提高游客参与感;加大对“那达慕”赛事的奖金拨款;保护好“那达慕”文化的发展空间;提高“那达慕”的公平性和开放性。
卢雯[2](2020)在《民俗学视域中的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研究》文中指出电视纪录片自产生起就因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长久的留存方法和贴近式的观察等特点,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影像纪录既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又满足了人们探究他者文化和洞察社会百态的好奇心,从民俗文化研究角度而言它则具有影像民俗志的意义。选择内蒙古草原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二,其一是内蒙古草原面积广阔,居住民族众多,各民族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风俗的差异都是纪录片素材的宝库;其次,内蒙古对于纪录片的拍摄起步早,编导自发性拍摄群体广,数量丰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材料支持。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归纳作品中的民俗事项,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纪录片进行解读,诠释纪录片中的民俗色彩,宗教信仰、音乐服饰,能够见微知着,深层次的解读草原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格、民俗意象和区域形象。本文的主要结构是:第一部分通过时间梳理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和成就,重新界定含义,按照民俗特点进行分类和总结特征;第二部分是选取分类后的代表性民俗事项进行文化解构,展现草原文化形态;第三部分通过比较视野,将内蒙古自治区空间划分的蒙东、蒙中和蒙西纪录片拍摄焦点做对比,选取地域代表性文化符号,总结编导所拍摄的纪录片视角和个体风格差异;最后通过民俗学专业知识对纪录片选材和拍摄角度给予个人意见,总结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意义。
薛倩文[3](2020)在《基于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的冰雪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座城市的文化是推动城市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其世代绵延流淌的血脉。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物质供应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更需满足。各个城市的传统文化融入发展的历史,社会的变迁,生活的方式,是各个城市推介自己的独特名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族文化是城市不可缺少的精神链接,使得现代社会生活与历史、未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可以更好地推动城市的进化,是每个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吉林省在我国东北三省中居于地理中心位置。吉林省有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将独特的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与冰雪文化相结合,对于大力开发吉林省冰雪文化资源,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弘扬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同时对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梳理。本文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及冰雪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实施路径的研究与描述,明确将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与冰雪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冰雪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与内容对比分析,明确当前对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吉林省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民族文化,即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为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素材。从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这三个地域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民族文化内容等入手,对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的传统图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地域民族文化设计元素、发展环境以及经济资源,反应吉林省当前冰雪文创产品发展中所面临的众多现实问题,结合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发展所处的环境,探究其制约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发展的原因。第三部分,通过对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反映出当前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即在资源、环境、人才、品牌效应等方面存在不足。第四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吉林省当前冰雪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创新发展具有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冰雪文创产品,总结冰雪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发展策略。最后一部分是将理论研究应用于设计实践当中,对其中一种冰雪文创产品做出具体设计。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弘扬和传承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吉林省地域民族传统图案蕴含着吉林省的民族性格与独特审美;三、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冰雪文创产品的研发对于吉林省的经济振兴,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四、针对吉林省地域民族传统图案的审美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探索,有望为现代城市建设和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提供有一定价值的理论依据。
李楠[4](2020)在《辽金元少数民族耳饰艺术与宋代耳饰艺术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的每个民族都有发展和壮大自身文化艺术的需求,在原固有的民族文化的背景基础之上,使用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先进的文化艺术等。辽宋金元耳饰艺术的特征之间具体对比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深度分析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和汉族耳饰在纹样、款式、工艺和形成的艺术风格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对比。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社会背景和文化习俗等的不同,各个民族耳饰艺术的发展风格也会有所不同,最后形成的各民族耳饰艺术特征是非常鲜明的。本论文将详细分析辽宋金元时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耳饰艺术风格的具体表现。
王雪[5](2020)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姻不仅是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婚姻变迁的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古里乡猎民村的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变迁等相关理论,探讨该民族的婚姻是如何在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发生变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族的婚姻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通婚圈。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和下山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通婚圈的扩大,表现为族际通婚增加和通婚对象的民族群体增多。二是婚姻缔结过程。下山定居后,鄂伦春族婚姻缔结仍然包括说亲、订婚、彩礼和婚礼四个环节,但在形式、内容或功能方面与传统缔结过程已有所区别。三是离婚与再婚。过去受到诸多限制的离婚与再婚,在当代鄂伦春族社会已成为常见之事,人们对此种行为持宽容态度,当事人在离婚与再婚过程中也拥有更多主动权。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看到该民族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做出的积极调适和选择,另一方面能够看到外部环境变化对该民族婚姻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鄂伦春族婚姻涉及到的制度文化、经济利益、观念转变等诸多内容,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王海霞[6](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呼斯乐[7](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认为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郭潇[8](2019)在《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装饰意象作为贯穿建筑装饰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整体建筑的影响以及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同时也是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的重要特质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建筑装饰的研究多集中在装饰实体方面,对于装饰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缺少,特别是东北地区因所属地域特殊性导致相关建筑装饰研究匮乏,建筑实物遗存因自然条件变迁亟待保护。在此背景下,课题以“建筑装饰意象”为研究内容,主要探讨在东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装饰呈现出怎样的丰富形态,有多少受到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影响,又有多少对中原建筑产生着某种影响与渗透。并且,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审美的社会性、物质性,主观知觉性与客观功利性所形成的互相依赖形成的美感,对不同社会阶段建筑装饰的表现方式、目的和意义的影响及表现特征又有哪些不同。论文的第一与第二部分作为全篇的立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在对基本概念予以阐释的基础上,完成了研究理论的框架构建,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第三至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文结合艺术学规律分析与建筑学微观建筑形态阐释,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历史演进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手段,以图式解析与文字论述相结合,对隋唐羁縻府州时期、辽金北方王朝时期、元明清中央王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进行分析。隋唐羁縻府州时期东北地区崛起了“海东盛国”——渤海国。装饰图案题材基本取材于唐、高句丽,并受所处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渤海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建筑形式不统一,致使渤海国没有原生的建筑装饰形式,只能吸取借鉴优秀的其他文化,是为接受性装饰意象;辽金北方王朝时期是北方民族、北方文化成型与产生话语权的时期,也是各个民族融合交流的全盛时期。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在地性生活的特点。由于辽金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政治等因素,并最终经文化的涵化整合,体现了建筑装饰意象依赖性的特点;元、明、清三朝完成了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建立,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约束力加强。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平行移动,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基本表现出与中原建筑协同的特点,原则性、指导性建筑做法成熟,形成了接受性装饰意象类型。东北人民对外部文化的接收和吸纳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和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急剧性、主动性、模仿性的特点,装饰意象也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孙作东[9](2018)在《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满族民歌发展的历史性回顾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结合已有的相关音乐文献资料,对满族民歌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和演唱研究。进而,对当代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应对之策。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满族民歌的产生、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以及当代遗存与满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民俗、语言等密切相关。清代是我国民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题材等方面都远超前代。在清代民歌获得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满族民歌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然而,也正是在清代,满语濒临消亡,满族民歌也呈现出与满族人口数量不相称的发展态势。第二章呈现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调查成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民歌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首要的是要对满族民歌的生存现状有一个全方位的观察和了解。在这一部分中,笔者详细记录了田野调查的过程,采访地域遍布东北地区,采访对象不仅有民歌传承人,还包括相关的文化工作者、音乐教师的调查采访。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采访,为考察东北满族民歌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第三章深入剖析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本章重点探讨满族民歌的题材和音乐形态。萨满神歌深刻影响了满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章还着力考察了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通过分析和研究,满族民歌具有主题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化,调式的丰富性,旋律的优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满族民歌具有独特的价值。第四章分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本章考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不同方式下、各种展演场景中的满族民歌演唱。为深刻理解满族民歌的传统风格、发展特点和衍变趋势,本章还对比分析了满语民歌和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从两个同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族群的具体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和逻辑来开展研究,进而找到满族与鄂温克民歌在音乐形态方面的异同和文化渊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展现了满族文化古老、通俗、兼容、独创的深邃内涵。第五章针对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提出理论思考和具体策略。满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民间化的自然传承、展演中的传承和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生态变化、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以及文化趋同化等挑战。对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既要有理论上的进一步创新和指导,也要在实践中切实把传承人权益的维护、保护机制的完善、“非遗”保护意识的建构落到实处。
戴丽娟[10](2018)在《清代火镰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后随时光的流逝,取火的方法不断更新,有力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取火经历了火镰打火、火镜照火、火柴划火、打火机打火、燃具打火等几个不同时期。火镰,是我国古代一种取火工具,起源甚早,并流行于全国各地。火镰打火指的是用铁片撞击火石,发出火星,引燃火绒取火。随着铁器的发明,取火的方式又前进了一步,这说明中国的摩擦取火的历史至少已经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实火镰的出现,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而在这段时期内,火镰是普遍流行的取火工具。火镰的发展,跟游牧、渔猎民族的生活习尚息息相关。在火镰的发展过程中,其造型、工艺不断发生改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整理的科学手段,结合实地观察、调查、比较和整体研究的方式·;利用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清代火镰时期的火镰产品和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的收集、归纳与总结。再次基础上展开相关内容的研究。本文结合清代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以火镰造型设计为核心,以设计的角度和观点对依据造型、功能、纹样特征及艺术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力求全面呈现清代火镰造型设计全貌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其与游牧民相关联之处的研究,并重点对清代火镰纹样内涵、社会功能以及文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炼、总结出其中所体现的造物观念和设计美感,通过对清代火镰的纵深挖掘,以期获得对当今设计艺术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二、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服饰风俗与审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服饰风俗与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文化 |
2.1.2 “那达慕”文化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考察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比较研究法 |
4 研究内容与分析 |
4.1 内蒙古夏季“那达慕” |
4.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夏季“那达慕”的发展历程 |
4.1.2 内蒙古2020·兴安盟夏季“那达慕” |
4.2 内蒙古冬季“那达慕” |
4.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冬季“那达慕”的发展历程 |
4.2.2 内蒙古2020·乌兰毛都草原冬季“那达慕” |
4.3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分析 |
4.3.1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 |
4.3.2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活动内容的对比分析 |
4.3.3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社会文化功能的对比分析 |
4.3.4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产业价值的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民俗学视域中的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主要创新 |
第1章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及民俗分类 |
1.1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含义界定 |
1.2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及成就 |
1.3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分类 |
1.4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主要特征 |
第2章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意象文化解构 |
2.1 祭祀符号与精神信仰 |
2.1.1 敖包祭 |
2.1.2 长生天崇拜 |
2.1.3 成吉思汗信仰 |
2.2 那达慕节日中的动物意象 |
2.2.1 马意象 |
2.2.2 骆驼民俗 |
2.3 草原纪录片中音乐意象的建构 |
2.3.1 歌词的文学色彩与民族要素 |
2.3.2 长调与呼麦 |
2.3.3 马头琴的悠扬与苍凉 |
2.4 草原服饰的经典元素 |
2.4.1 蒙古女性古俗与冠饰 |
2.4.2 新娘头饰的蒙镶技艺 |
2.4.3 草原服饰的装饰性 |
第3章 比较视域中的纪录片地域差异与个体风格 |
3.1 生态文化之于纪录片的区域特点 |
3.1.1 内蒙古东部文化形态与纪录片焦点 |
3.1.2 内蒙古中部文化形态与纪录片焦点 |
3.1.3 内蒙古西部文化形态与纪录片焦点 |
3.2 视角差异与创作者的个体风格 |
3.2.1 自我阐释与文化自觉 |
3.2.2 他者视角与风格 |
第4章 内蒙古草原纪录片的民俗学意义 |
4.1 对草原民俗本身的意义 |
4.1.1 记录当下 |
4.1.2 民俗的“媒介化”生存 |
4.1.3 规范传承与传播 |
4.2 对草原民俗研究的意义 |
4.2.1 民俗主体与他者视角的互鉴 |
4.2.2 引导草原纪录片前景 |
结论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参考文献 |
(3)基于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的冰雪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2.1 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
1.2.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对比分析法 |
1.4.4 逻辑分析法 |
1.4.5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 |
第2章 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概况分析 |
2.1 吉林省满族文化概况与分析 |
2.1.1 吉林省满族地理分布 |
2.1.2 吉林省满族文化 |
2.1.3 吉林省满族图案分析 |
2.1.4 吉林省满族文化现状分析 |
2.2 吉林省朝鲜族文化概况分析 |
2.2.1 吉林省朝鲜族地理分布 |
2.2.2 吉林省朝鲜族文化 |
2.2.3 吉林省朝鲜族图案分析 |
2.2.4 吉林省朝鲜族文化现状分析 |
2.3 吉林省蒙古族文化概况分析 |
2.3.1 吉林省蒙古族地理分布 |
2.3.2 吉林省蒙古族文化 |
2.3.3 吉林省蒙古族图案分析 |
2.3.4 吉林省蒙古族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概况 |
3.1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
3.1.1 吉林省冰雪文化资源分析 |
3.1.2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
3.1.3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地域开发条件 |
3.1.4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
3.2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发展优势 |
3.2.1 地理位置优势 |
3.2.2 旅游资源优势 |
3.2.3 地域民族文化优势 |
3.2.4 国家政策优势 |
3.3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发展的劣势 |
3.3.2 地域文化角度 |
3.3.3 产品质量角度 |
3.4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发展意义及价值分析 |
3.4.1 文化传承角度 |
3.4.2 旅游产业角度 |
3.4.3 经济发展角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
4.1 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 |
4.1.1 创新性设计原则 |
4.1.2 功能性设计原则 |
4.1.3 体验性设计原则 |
4.2 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冰雪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 |
4.2.1 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组件专业设计团队 |
4.2.2 打造品牌效应,提升影响力 |
4.2.3 设计本土化,简练化 |
4.3 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冰雪文创产品的发展策略 |
4.3.1 加强政府管理和政策支持 |
4.3.2 在保护中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 |
4.3.3 创新宣传和推广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冰雪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
5.1 品牌定位分析 |
5.2 品牌标志设计 |
5.3 文创产品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辽金元少数民族耳饰艺术与宋代耳饰艺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措施 |
(一) 比较研究法 |
(二) 田野调查法 |
(三) 文献法 |
第一章 辽宋金元耳饰的溯源 |
第一节 辽宋金元耳饰综述 |
第二节 辽宋金元耳饰的分布情况 |
一、中原汉族 |
二、北方少数民族 |
第三节 辽宋金元耳饰的主要组成材质 |
一、金银制品 |
二、玉石 |
三、珍珠 |
第四节 辽宋金元耳饰的基本类别 |
一、耳环 |
二、耳坠 |
第二章 契丹、女真、蒙古耳饰艺术的造型特征 |
第一节 辽代耳饰 |
一、契丹耳饰的发展 |
二、摩羯纹耳饰的形象 |
三、“U”型耳饰的形象 |
四、图腾文化艺术影响下的辽代耳饰 |
五、小结 |
第二节 金代耳饰 |
一、女真耳饰的发展 |
二、“C”型耳饰的形象 |
三、玉鸟纹耳饰的形象 |
四、汉纹样文化艺术影响下的金代耳饰 |
五、小结 |
第三节 元代耳饰 |
一、蒙古耳饰的发展 |
二、金银丝编织耳饰的形象 |
三、葫芦形耳饰的形象 |
四、汉纹样艺术影响下的元代耳饰 |
五、小结 |
第三章 汉族耳饰艺术的造型特征 |
第一节 宋代耳饰 |
一、汉族耳饰的发展 |
二、金叶片形耳饰的形象 |
三、钉头耳饰 |
第二节 文人意趣影响下的高雅装饰纹样耳饰 |
一、梅花形耳饰的形象 |
二、竹子形耳饰的形象 |
三、瓜果形耳饰的形象 |
四、茄子形耳饰的形象 |
五、方胜纹耳饰的形象 |
六、小结 |
第四章 辽宋金元耳饰艺术之间的互通性及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案例剖析辽宋金元耳饰造型艺术的相通性 |
一、宋代耳饰艺术和辽、金代耳饰艺术的相通性分析 |
二、元代耳饰艺术和金代耳饰艺术的相通性分析 |
三、辽宋耳饰艺术的外形相通性分析 |
第二节 案例剖析辽宋金元耳饰造型艺术的差异性 |
一、金代耳饰艺术和辽、宋耳饰艺术的差异性分析 |
二、元代耳饰艺术和宋代耳饰艺术的差异性分析 |
三、辽宋金元耳饰艺术的外形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辽宋金元耳饰艺术的总体审美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辽代典型耳饰及特点一览图 |
附录二 宋代典型耳饰及特点一览图 |
附录三 金代典型耳饰及特点一览图 |
附录四 元代典型耳饰及特点一览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及其他科研成果 |
(5)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 |
一、国内对鄂伦春族的研究 |
二、人类学关于婚姻的研究 |
三、文化变迁理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古里乡猎民村概况 |
第二章 通婚圈 |
第一节 婚姻溯源 |
一、鄂伦春族族源神话 |
二、族源传说中的婚姻形态 |
第二节 定居前的婚姻状况 |
一、氏族外婚 |
二、族际通婚 |
第三节 古里乡猎民村的婚姻现状 |
一、民族内婚 |
二、族际通婚 |
第四节 通婚圈的范围变化 |
一、族际通婚增加 |
二、民族群体增多 |
小结 |
第三章 婚姻缔结过程 |
第一节 定居前的婚姻缔结 |
一、媒人说亲 |
二、认亲 |
三、过彩礼 |
四、婚礼仪式 |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婚姻缔结—以MYQ家族为例 |
一、1958—1978年的父辈婚姻 |
二、1979—1999年的己辈婚姻 |
三、2000—2019年的子辈婚姻 |
第三节 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 |
一、从包办婚姻到自主选择 |
二、简化的订婚仪式 |
三、彩礼与嫁妆 |
四、婚礼形式与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离婚与再婚 |
第一节 定居前的离婚与再婚 |
一、离婚 |
二、再婚 |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离婚与再婚——以MDL为例 |
一、离婚后再婚 |
二、丧偶后再婚 |
第三节 离婚与再婚的观念转变 |
一、从严格到宽松 |
二、从被动到主动 |
小结 |
第五章 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外部环境变化 |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
二、自然环境的改变 |
第二节 民族的内部调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译)着 |
(一) 史料文献 |
(二) 国内专着 |
(三) 译着 |
学术期刊 |
学位论文 |
其他参考资料 |
附录 |
一、其他照片 |
二、其他个案 |
(一) 族际通婚 |
(二) 离婚与再婚 |
致谢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7)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对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意象理论的研究 |
1.2.2 建筑装饰理论的研究 |
1.2.3 建筑意象理论研究 |
1.2.4 东北地区古建筑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研究方法框架建构 |
2.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历史流变 |
2.1.1 地域装饰形成的环境文化根基 |
2.1.2 东北地区地域建筑发展脉络 |
2.1.3 东北地区的族群民族特质 |
2.2 古建筑装饰意象的概念解析 |
2.2.1 装饰的概念辨析 |
2.2.2 意象的本体范畴 |
2.2.3 装饰与意象关系辨析 |
2.3 意象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
2.3.1 建筑观念形成装饰意象背景 |
2.3.2 建筑装饰实物成为意象载体 |
2.3.3 人对建筑装饰的感受形成装饰意象 |
2.3.4 强质意象与弱质意象 |
2.4 实践美学指导下的建筑装饰意象表征 |
2.4.1 实践美学反映论下建筑装饰物理属性 |
2.4.2 人的感觉感知塑造建筑装饰意象 |
2.4.3 建筑建造活动积淀于建筑装饰意象 |
2.5 本章小结 |
3 羁縻府州时期的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
3.1 隋唐大扩张时期的发展背景 |
3.1.1 唐代社会情况 |
3.1.2 地方政权渤海国 |
3.1.3 东北疆域概况 |
3.1.4 渤海国五京迁徙带来建筑建造活动的传播 |
3.2 板瓦 |
3.2.1 表现性主题: 意匠文字 |
3.2.2 特征功能: 生产责任制 |
3.2.3 主题特征与汉化功能的相似性 |
3.2.4 装饰特异性表征 |
3.3 筒瓦 |
3.3.1 事实性主题: 植物纹样 |
3.3.2 形式变种: 生活数理 |
3.3.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
3.3.4 构图形式与等级重心 |
3.3.5 主题特征与佛教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
3.4 墓葬壁画 |
3.4.1 事实性主题: 人物 |
3.4.2 特征功能:描绘现实生活 |
3.4.3 构图形式与文化立场 |
3.4.4 主题特征与儒学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
3.5 石灯幢 |
3.5.1 石灯幢的艺术特色 |
3.5.2 石灯幢的建筑特色 |
3.5.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
3.5.4 艺术形式与宗教立场 |
3.6 砖瓦构件 |
3.6.1 事实性主题:动植物纹样 |
3.6.2 功能特征:结构改良 |
3.6.3 艺术形式与外交文化立场 |
3.6.4 等级重点 |
3.7 本章小结 |
4 北方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依赖性意象 |
4.1 辽金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发展背景 |
4.1.1 辽代社会概况 |
4.1.2 金代社会基本情况 |
4.2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的多样性 |
4.2.1 图案题材丰富 |
4.2.2 壁画、绘画技艺 |
4.2.3 瓦当纹样特色 |
4.2.4 雕刻技术表征 |
4.3 装饰回应环境 |
4.3.1 本地民族化的装饰 |
4.3.2 民族自强精神的影响 |
4.3.3 宗教信仰的作用 |
4.4 建筑装饰的融合与承袭 |
4.4.1 茶的连接 |
4.4.2 杂居的生活状态 |
4.4.3 与宋的承袭 |
4.4.4 浪漫主义思想 |
4.5 建筑活动再生 |
4.5.1 都城文化 |
4.5.2 佛塔类型建筑 |
4.5.3 建筑装饰技术进步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央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
5.1 元、明、清大一统时代的发展背景 |
5.1.1 元代社会基本背景 |
5.1.2 明代社会概况 |
5.1.3 清代社会基本情况 |
5.2 视觉冲击力形式的单一与清晰 |
5.2.1 色彩体系特征 |
5.2.2 细部的图形特征 |
5.2.3 建筑彩画的特殊性 |
5.2.4 建筑装饰图案分析 |
5.3 印象深刻形式感 |
5.3.1 建筑装饰材料更新 |
5.3.2 建筑形式限定 |
5.3.3 工具理性的体现 |
5.3.4 追且追求个性 |
5.4 理想化的建筑追求 |
5.4.1 吸附聚合 |
5.4.2 伦理理性要求 |
5.4.3 喇嘛教的影响 |
5.4.4 龙纹的成型 |
5.5 建筑活动 |
5.5.1 盛京城的建造 |
5.5.2 交流活动影响 |
5.5.3 明代造城运动 |
5.6 本章小结 |
6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演化特征及其规律 |
6.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演化特征 |
6.1.1 急剧性 |
6.1.2 主动性 |
6.1.3 模仿性 |
6.2 装饰意象演化规律 |
6.2.1 由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
6.2.2 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 |
6.3 创新点 |
6.3.1 创新点一 |
6.3.2 创新点二 |
6.3.3 创新点三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内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满族史略 |
一、族源及分布 |
二、人口、语言文字 |
三、民俗、宗教信仰 |
第二节 满族民歌 |
一、满族民歌的产生 |
二、满族民歌的当代遗存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寻踪 |
第一节 辽宁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新宾县 |
二、岫岩县 |
第二节 吉林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吉林市 |
二、九台市 |
第三节 黑龙江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 |
二、孙吴县四季屯 |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民歌田野调查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过程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题材 |
一、劳作歌 |
二、时政歌 |
三、仪礼歌 |
四、生活歌 |
五、情歌 |
六、童趣歌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音乐组织形式 |
一、旋律 |
二、节奏、节拍 |
三、曲式 |
四、歌词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分析 |
第一节 语言环境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满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二、汉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三、满汉语交融演唱的满族民歌 |
第二节 多元形态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一声众和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半吟半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三、哼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三节 展演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民俗信仰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媒体推崇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四节 鄂温克民歌及其与满族民歌的比较 |
一、鄂温克民歌的演唱 |
二、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 |
三、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演唱比较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
一、民间化的自然传承 |
二、展演中的传承 |
三、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变化 |
二、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 |
三、文化趋同化中的民族认同 |
第三节 对满族民歌传承的对策 |
一、维护文化持有人的基本权益 |
二、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 |
三、呼唤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10)清代火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0.2.1 国内学者 |
0.2.2 国外学者 |
0.3 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0.3.1 研究的视角 |
0.3.2 研究方法 |
0.3.2.1 实证的方法 |
0.3.2.2 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
0.4 课题研究范围、思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4.1 研究范围 |
0.4.2 研究思路 |
0.4.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4.3.1 “铁片(块)”、“圆形袋囊”、“铁火镰”与“清代火镰” |
0.4.3.2 “清代”的时间界定 |
0.5 新的认识与不足之处 |
0.5.1 新的认识 |
0.5.2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火镰的溯源 |
1.1 人类用火的历史 |
1.1.1 “火”的功能概述 |
1.2 早期取火工具 |
1.2.1 钻燧取火 |
1.2.1.1 木燧 |
1.2.2 聚光发热 |
1.2.2.1 阳燧 |
1.2.3 硫磺生火 |
1.2.3.1 火寸、发烛 |
1.2.4 敲石取火 |
1.2.4.1 火燧(火镰) |
1.3 清代火镰的起源 |
1.3.1 清朝历史概述 |
1.3.2 女真与通古斯人的关系 |
1.3.3 女真在历史朝代中的发展 |
1.3.4 女真与草原游牧族的联系 |
1.3.4.1 西伯利亚与中原地区的关联 |
1.3.4.2 中国对西伯利亚统治历史 |
1.3.5 游牧族的取火工具 |
1.3.6 火镰在历史各个朝代中的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火镰的概述 |
1.1 清代火镰的特征与分布 |
1.1.1 铁的属性及其特征 |
1.1.2 铁矿的分布及发展 |
1.1.3 火石的属性、分布及其特征 |
1.1.4 火绒的属性、分布及其特征 |
1.2 清代火镰的造型及其发展 |
1.2.1 清代火镰的造型 |
1.2.2 清代火镰的造型演变 |
1.2.2.1 明末清初——铁火镰 |
1.2.2.2 清中晚至民国时期——火镰(火镰包) |
1.2.3 清代火镰的社会地位 |
1.2.3.1 从贸易往来上看 |
1.2.3.2 从出土文物看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火镰的艺术特色与应用 |
1.1 清代火镰的基本类型 |
1.1.1 按用途分类 |
1.1.2 按风格分类 |
1.1.3 按材质分类 |
1.1.4 按锋刃形态分类 |
1.1.5 按挂环样式分类 |
1.1.6 按火镰衍生产品的种类 |
1.1.7 按火镰的开合分类 |
2.1 清代火镰产品的纹饰与意涵 |
2.1.1 清代火镰的主要纹饰 |
2.1.2 清代火镰纹饰的意涵 |
2.1.2.1 传统清代火镰中吉祥纹样寓意的表达 |
3.1 清代火镰在游牧、渔猎(少数)民族中的应用 |
3.1.1 蒙古草原及华北地区——以蒙古族为例 |
3.1.1.1 地理位置 |
3.1.1.2 与清朝关系 |
3.1.1.3 蒙古与汉商贸易往来 |
3.1.1.4 蒙古与火镰 |
3.1.2 东北地区——以满族为例 |
3.1.2.1 地理位置 |
3.1.2.2 与清朝关系 |
3.1.2.3 东北与汉商贸易往来 |
3.1.2.4 东北与火镰 |
3.1.3 新疆、西藏等地区——以藏族为例 |
3.1.3.1 地理位置 |
3.1.3.2 与清朝关系 |
3.1.3.3 新疆、西藏等地区与汉商贸易往来 |
3.1.3.4 新疆、西藏等地区与火镰 |
3.1.4 清代火镰的共性与个性 |
总结 |
第四章 清代火镰的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 |
1.1 清代火镰在日常民俗文化中的运用 |
1.1.1 日常文化中的运用 |
1.1.1.1 清代日常炊煮取火的器具 |
1.1.1.2 清代日常男子抽烟打火必备 |
1.1.2 婚俗文化中的运用 |
1.1.3 军事文化中的运用 |
1.2 清代火镰文化内涵 |
1.2.1 火镰文化功能的演变 |
1.2.1.1 从火镰的造型设计来看 |
1.2.1.2 从服饰的佩饰文化来看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火镰的传承及当代创新 |
1.1 清代火镰的传承现状概述 |
1.1.1 当代火镰的现状 |
1.1.1.1 现今还有使用火镰的地区 |
1.1.1.2 火镰收藏 |
1.1.2 火镰现有的打火功能的传承 |
1.1.2.1 现代户外取火产品的发展创新 |
1.1.2.2 现代火镰各类打火石产品功能特征比较 |
1.2 清代火镰的实践创新 |
1.2.1 从文创产品设计方面入手 |
1.2.1.1 根据火镰造型特点入手 |
1.2.1.2 根据火镰功能特点入手 |
1.2.1.3 根据火镰纹样特点入手 |
1.2.2 对从事工艺美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 |
1.2.2.1 火镰纹与服装设计相结合 |
1.2.2.2 火镰形与箱包设计相结合 |
1.2.2.3 火镰功能与产品设计相结合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各类取火工具图录 |
附录二: 相关博物馆中陈列火镰的种类 |
附录三: 相关博物馆中陈列之火镰图录 |
附录四: 火镰图录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活动 |
四、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服饰风俗与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研究[D]. 耿若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民俗学视域中的内蒙古草原电视纪录片研究[D]. 卢雯.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3]基于吉林省地域民族文化的冰雪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薛倩文.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5)
- [4]辽金元少数民族耳饰艺术与宋代耳饰艺术比较研究[D]. 李楠. 江苏大学, 2020(05)
- [5]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D]. 王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 [8]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D]. 郭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D]. 孙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 [10]清代火镰艺术研究[D]. 戴丽娟. 福州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