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隐神经交腿桥式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附5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徐永清[1](2020)在《小腿穿支皮瓣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小腿穿支皮瓣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及其进展,就小腿穿支血管的数量、分布特点、如何定位穿支及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小腿穿支皮瓣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以腓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肠内侧动脉、腓肠外侧动脉、腓肠外侧浅动脉、腓浅动脉、隐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及腓肠肌内、外侧头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跟腱复合缺损的改进,并就有代表性的手术和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李成虎[2](2020)在《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目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的方法很多,其中选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为佳,因其组织坚韧,耐磨耐压,受区感觉佳,且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术后足部扒滑能力明显减弱,雨雪天尤盛,这是由于大踇指感觉功能减退导致的。针对此类状况,笔者设计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以期探讨患者足部扒滑能力减弱及大踇指感觉欠佳的原因,并力求弥补传统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的缺点。方法 笔者先用四只足标本做相关解剖研究,以探查足底内侧神经血管的走向与分布,尤其神经的分支及其规律,为设计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做好相关解剖准备。传统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需要切断第1足趾足底的内外侧固有神经以便获取足够长的蒂部,才能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笔者设计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即保留第1趾足底内侧固有神经的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再从2017年9月-2019年8月足跟部缺损的患者中选取12例进行研究术后第一踇指感觉恢复情况。患侧踇指感觉为实验组;健侧踇指感觉为对照组。术后感觉功能恢复,选用两点辨别觉及音叉震动觉来评价,术后随访6-12个月,取术后第2、4、6个月的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例病例均采用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及供区皮片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未影响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经两点辨别觉、“Y”形的钢质音叉测试后,收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术后2月、术后4月、术后6月的`X±S值分别是10.99±1.17、10.36±1.17、9.44±1.15;对照组术后2月、术后4月、术后6月`X±S值分别是10.10±0.88、10.49±1.27、9.90±1.33。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2月、术后4月、术后6月进行配对对比,P值分别是P<0.05、P>0.05、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2月有统计学差异,术后4月与术后6月无统计学差异。音叉震动觉均相同或相似。结论 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即保留第一趾足底内侧固有神经的足底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具有明显优势,覆盖修复创面并保留患者患足踇趾感觉、运动功能,术后供区第一趾感觉恢复良好,扒滑能力无明显影响;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倪国骅[3](2016)在《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文中指出肢体因创伤、感染、血管疾患、医源性因素如皮瓣切取术后等原因均可造成皮肤缺损,有的出现骨及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外露。轻者影响肢体功能,创面经久不愈,长期换药或住院,无法参加工作,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出现外露骨组织坏死,骨感染,血管栓塞,神经、肌腱坏死,有时不得不截除肢体。为了能治愈皮肤缺损创面,现临床常用外用中药、皮肤移植植皮、皮瓣转移或移植、皮下埋置扩张器、皮肤牵拉等多种治疗皮肤缺损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美地修复皮肤缺损,每一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中药治疗只能解决较小的皮肤缺损,较大创面和骨外露创面难以用此法治愈,植皮手术对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创面效果良好,但骨外露及肌腱等重要组织外露的创面、关节部位均不适合,皮瓣移植或转移虽能解决骨外露等难题,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皮内埋置扩张器皮肤扩张不适宜新鲜创面的皮肤缺损,皮肤牵张术(皮外扩张法)需有一定的器械,并且易发生疼痛、皮缘坏死、牵张器脱落等并发症,影响其在临床应用。因应用皮肤牵张术扩张的皮肤外观、质地、毛发生长、感觉等与正常皮肤完全相似,因此,探索新的皮肤牵张手术方式成为临床的需要。第一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医用硅胶管与骨圆针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6只白色家猪为动物实验模型,将每只猪的两侧背部分别制成一处皮肤缺损(每只猪的皮肤缺损位于相同部位,两边对称),创面大小定为12cm×8cm,6只猪共12个创面,其中实验组8个创面(编号1-8),对照组4个创面(编号9-12),实验组创面用自行设计的皮肤弹性牵张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创面仅覆盖碘伏纱布,无菌敷料包扎。术后实验组置于能限制猪活动的特制猪笼,使实验猪的四肢活动受限,每天换药,观察皮缘及受牵张皮肤色泽、毛细血管反应,创面缩小情况及乳胶管的张力,根据以上情况重新调整乳胶管的拉力,对照组术后每天常规换药。结果:实验组创面每日缩小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尤以前3天最为突出,第6天创面即可对合。对照组创面每日缩小面积较小,经统计学处理与实验组创面每日缩小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以医用硅胶管与骨圆针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能够促进皮肤扩张,快速闭合创面。第二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利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可行性,介绍其手术方法,分析其手术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本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2月,采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70例四肢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1656岁,平均35岁。皮肤缺损位于足踝部12例,小腿38例,大腿8例,手部8例,肩部4例;创伤后肢体皮肤坏死致皮肤缺损28例,肢体筋膜室高压切开后所致皮肤缺损面积16例,皮瓣远端坏死后所致皮肤缺损8例,皮瓣切取术后供区皮肤缺损10例,糖尿病足皮肤缺损8例;伴有骨折27例,神经及血管损伤15例;感染创面18例;皮肤缺损面积10cm×16cm2cm×3cm。将皮肤缺损的创面清创,然后以两枚骨圆针从分别从切口两侧缘的一端穿入,自另一端穿出,若创缘皮肤不规整将骨圆针截短以多根短骨圆针固定,以无菌乳胶管横向联结相对的两枚骨圆针,收紧乳胶管,使皮肤受到一定的张应力,骨圆针牵拉皮缘相互靠近,观察皮缘毛细血管反应,判断皮缘供血情况,确定皮缘成活不受影响后维持乳胶管张力,打结,无菌敷料覆盖创面,术后应用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根据创面大小及有无感染确定是否应用抗菌素,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使用何种抗菌素,观察皮缘血供情况及乳胶管的张力,及时调整乳胶管的松紧度,敷料有渗透时及时更换敷料。皮缘对合后行皮肤间断缝合术,若创面不能完全消失,创面缩小后可行植皮术。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经持续皮肤弹性牵张不需植皮及其它手术处置,最终创面完全闭合;好转:经持续皮肤弹性牵张创面缩小,勿需行皮瓣修复,但仍需行植皮手术;无效:经皮肤弹性牵张一周创面无缩小,仍需行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结果:完全治愈61例,患者经皮肤牵张后,创面消失,其中36例一次牵张成功,皮缘对合后直接行间断缝合术,10例因创面大、牵张时间长或因感染出现骨圆针从皮缘处切穿皮肤脱落,再次给予穿针继续牵张,最终创面消失,行皮肤间断缝合或皮缘换药愈合。好转7例,使本需行皮瓣手术方能治愈的创面经皮肤弹性牵张后创面缩小,采用植皮手术治愈。无效2例,创面无明显缩小,仍需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有效率达97.1%,随访614月,创面无复发,无渗出,扩张后的皮肤无臃肿,毛发生长正常,触痛觉正常,外伤所致的皮肤缺损扩张的皮肤色泽同正常皮肤,弹性良好,因血管病变等原因所致的皮肤缺损扩张的皮肤在早期色泽较深,经3个月至半年不等的时间皮肤颜色逐渐同周围皮肤色泽,弹性稍差。结论:利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可使皮肤得到扩张,能达到消除创面或使创面面积减小的目的,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有效手术方法,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术后的观察与处理同样需重视,采用此手术方法,可使具备手术适应证的骨外露创面避免采用皮瓣移植这一复杂手术,使创面面积减小或完全闭合,避免植皮手术或减少取皮的面积,避免患者其它部位的损伤或本已受伤较重的肢体因需皮瓣移植手术进一步损伤。第三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力学研究目的:研究皮肤弹性牵张法牵张皮肤时作用于每单位长度皮肤上力的大小及每条硅胶管上力大小,为皮肤弹性牵张法确定安全牵拉力的参考值。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应用皮肤弹性牵张法的患者中选取10位患者,按接受手术顺序依次排序(1,2,3……10),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34岁。皮肤缺损均位于小腿,缺损面积3cm×2cm12cm×8cm,伴胫腓骨骨折7例,5例行外固定架固定,2例行钢板内固定,均不伴下肢主要血管损伤。于受伤后当天至一周内开始行皮肤弹性牵张术。在平行于患者皮肤缺损区域纵轴的长边,距离皮缘1.5cm处,自一端至另一端穿入1枚骨圆针,骨圆针位于靠近皮下组织的真皮层内,于相对侧置入另一枚骨圆针,然后以医用乳胶管分别穿过两枚骨圆针。长边皮缘长度3cm6cm时于长边皮缘中点穿过一条乳胶管,皮缘长度6cm9cm时平均穿过两条乳胶管,皮缘长度9cm12cm时平均穿过三条乳胶管,分别拉紧乳胶管,拉紧前在皮缘中点距离皮肤边缘2cm处标记皮肤测温点,以电子皮温计(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测量牵拉前皮肤温度。先给予较大拉力,观察靠近骨圆针处皮肤毛细血管反应时间较周边皮肤明显延长或毛细血管无充盈时给予临时打结,然后逐一减小乳胶管牵拉力,观察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并测定皮肤温度。将已消毒的拉力仪挂钩钩于一侧骨圆针中点,固定对侧骨圆针,拉力仪牵拉骨圆针至乳胶管完全松弛时读取测量值即为皮肤所受到乳胶管的牵拉力。牵拉力除以乳胶管的条数即为每条乳胶管的拉力,牵拉力除以皮缘长度(cm)即为每单位长度皮肤上所受到的牵拉力。结果:10例患者平均每单位长度(cm)皮肤所受的牵拉力为1.11±0.22Kg,平均每个乳胶管所受牵拉力为4.18±0.38Kg。结论:应用皮肤弹性牵张法牵拉皮肤时每单位长度皮缘上所承受拉力的适宜数值为1.11±0.22Kg/cm,平均每个乳胶管所受牵拉力为4.18±0.38Kg。
周洪杰,隋海明,杜全红,史永安,迟涛胜,丛海波[4](2015)在《吻合隐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胫前中上段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胫前中上段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吻合受区隐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4月,收治伴有胫前中上段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4 ~ 56岁,平均34.5岁,经全身支持治疗并多次清创结合VSD治疗后行创面修复手术,术前均设计采用吻合隐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14例按术前设计进行,2例改用吻合健侧胫后血管的交腿皮瓣修复(1例隐动脉管径过细,1例隐动脉长段损伤变性栓塞,均不适合行血管吻合),14例吻合隐血管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2例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尖部部分坏死,经换药后逐渐愈合。13例经过6个月~2年随访,皮瓣外观无臃肿、质地优良,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满意。结论胫前中上段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可选择吻合受区隐血管。
谢志平,郑和平[5](2014)在《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进展》文中提出因创伤、感染、慢性溃疡等因素造成前足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外科难题,前足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肌肉及骨骼的外露,及时对软组织缺损修复和重建才能保障足部的负重、行走、跳跃等生理功能。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各种方法、特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泽龙,黄宾,刘喜彬,陈庆洲,蔡习炜,郑永佳[6](2014)在《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联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联合健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桥式移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小腿及足踝部创面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165岁,平均37.6岁。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为1436 d,平均22.3 d。创面部位:足底及足跟部5例,足背部2例,踝部4例,小腿中下段14例,小腿上段4例。创面范围为5 cm×3 cm19 cm×9 cm。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带蒂逆行或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桥式移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6 cm×4 cm22 cm×1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34周行皮瓣断蒂术并拆除并腿固定。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足底感觉恢复良好,行走后无破溃。结论与交腿固定相比,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方法简便,固定牢靠,患者体位舒适,可允许关节活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不牺牲小腿主干血管,能重建感觉,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有效方法之一。
吴昊[7](2014)在《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解剖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我们在对膝降动脉的解剖学基础上对其逆行供血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定、分析;并将逆行膝降动脉作为供血血管携带游离组织皮瓣,修复下肢重度创伤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通过观察术后皮瓣愈合情况,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1基础解剖:通过解剖8例16侧(男5例,10侧;女3例,6侧)福尔马林浸泡的新鲜成人下肢尸体标本,分别经股动脉加压灌注红色乳胶液观察以下指标:(1)膝降动脉的起始处血管外径及其分支走形情况;(2)膝降动脉与膝周动脉网的吻合情况;(3)膝降动脉与膝周动脉网吻合之前的血管长度。通过临床手术操作中测量18例18侧患者,膝降动脉逆行供血转位前的动脉血压测量值和转位后的动脉血压测量值。所有测量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临床应用:自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我们应用逆行膝降动脉为受区血管蒂,携带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膝降动脉逆行供血携带股前外侧皮瓣8例,膝降动脉逆行供血携带游离背阔肌皮瓣4例。以患肢膝降动脉的远端为蒂,逆行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皮瓣的动脉吻接,受区大隐静脉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皮瓣的动脉伴行静脉相吻合。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皮瓣中所携带的股前外侧皮神经或胸背神经与受区表浅皮神经相吻合,重建皮瓣保护性感觉功能。通过术后6个月~2年随访,观察患者皮瓣的成活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皮瓣外观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基础解剖:膝降动脉起始于股动脉者占93.7%,起始于腘动脉者占6.3%。有2支伴行静脉,外径相近或略粗于动脉。多数即发出股内侧肌支,然后再分出关节支、隐支两终支。(1)股内侧肌支:75%发自膝降动脉,25%发自关节支,起始外径(1.4±0.5)mm,干短,发出后即入肌内。(2)关节支:主干发出部位距收肌结节(7.2±0.6)cm,起始外径(1.5±0.6)mm。主干长约(6.5±1.4)cm,沿大收肌腱向下行走,在内收肌结节上方分出4支较恒定的终支,沿途分布在收肌结节和股骨内侧髁,移行为髌下支,分别与膝上、下内侧动脉及隐支的分支吻合加入膝关节动脉网。(3)隐支:隐支与关节支共干起始于膝降动脉占95%,直接起始于股动脉占3.5%,起始于腘动脉2.5%。起始外径(1.3±0.5)mm,主干于股骨内上髁下方(3.6±1.2)cm处,经缝匠肌内后缘浅出,与隐神经及大隐静脉等下行,沿途发出缝匠肌支、皮支及骨膜支,终末支在皮下鹅足区表面附近与胫后动脉内侧皮支及膝下内动脉发出的皮支相吻合,共同形成膝关节动脉网,并营养膝内侧及小腿中上段内侧的皮肤。膝降动脉与膝周动脉网相吻合的距离位于股骨内上髁最高点近侧(4.6±1.5)cm。吻合处膝降动脉的血管外径为(1.2±0.4)mm。膝降动脉起始处至其远端与膝周动脉网吻合点的距离(6.23±2.30)cm。通过对本组例侧活人标本的精确测量,血管转位前的近端顺行动脉血压值为(82.5±16.2)mmHg,血管转位后的近端逆行动脉血压值为(52.3±12.3)mmHg。血管转位后的动脉中心血压值较转位前动脉血压值下降约25.3%。手术操作过程中,结扎膝降动脉股内侧肌支逆行转位后,均看到血管近端呈现喷射状射血。2临床治疗: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皮瓣及供区植皮完全成活。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41.67%;皮瓣保护性感觉恢复率为91.67%;皮瓣外观优良率为75%;皮瓣供区外观优良率为83.33%。结论1膝降动脉远端与膝上外侧动脉、腘动脉等膝关节动脉网有恒定的、广泛的吻合支。2膝降动脉逆行转位后的动脉血压压力下降约25.3%,能够供养组织瓣。3采用膝降动脉逆行供血携带游离皮瓣可以作为治疗小腿严重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临床方法。
张全荣,芮永军,施海峰,薛明宇,张志海,钱俊,孙振中,杨凯[8](2013)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神经蒂皮瓣在足及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报道胫后动脉穿支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在小腿内侧设计以胫后动脉穿支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皮瓣面积26 cm×9 cm4.5 cm×5cm。其中同侧胫后动脉穿支血管岛状皮瓣13例,健侧交腿桥式胫后动脉穿支血管岛状皮瓣4例。[结果]17例皮瓣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皮瓣质地好,外形美观,患肢功能恢复满意,足部无畏寒表现。[结论]应用同侧或健侧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设计灵活,血运可靠,切取方便,不损伤胫后动脉,是修复足及小腿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郑磊[9](2013)在《以主干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兔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以主干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皮肤筋膜蒂对皮瓣成活影响及其在皮瓣静脉回流中作用;总结以骨间背侧血管和筋膜皮肤为蒂及以胫后血管和筋膜皮肤为蒂的的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经验。方法:预实验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动物解剖、亚甲蓝灌注、乳胶硫酸钡溶灌注标本及解剖观察的基础上,设计并切取不同大小及不同蒂部处理方式的隐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观察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正式实验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5只,以蒂部情况不同分为4组:A组皮瓣皮肤筋膜蒂宽设计为0cm,B组皮瓣皮肤筋膜蒂宽设计为0.5cm,C组皮瓣皮肤筋膜蒂宽设计为1.5cm,D组皮瓣皮肤筋膜蒂宽设计为1.5cm(蒂部仅含隐动脉,于旋转点处结扎伴行的隐静脉);蒂长均为3.Ocm,以踝关节上2.0cm为旋转点,皮瓣大小均设计为7.0cm×3.0cm。另行E组为原位皮瓣完全游离后回植组。切取皮瓣,观察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行亚甲蓝灌注、乳胶硫酸钡灌注标本X线摄片及显微解剖、泛影葡胺造影研究不同蒂部处理方式的皮瓣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所行的以骨间背侧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57例,以胫后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40例临床资料,并总结临床经验。结果:兔隐动脉类似于人体胫后动脉,于兔后肢设计的逆行隐血管岛状皮瓣符合经典带主干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定义。预实验中以皮肤筋膜蒂宽1.5cm,设计的皮瓣均完全成活。蒂部不同处理方式的兔隐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共30例(每组6例)。A组:3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近端发生部分坏死,平均成活面积比率为85.6%;B组:4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近端发生部分坏死,平均成活面积比率为88.1%;C组:6例皮瓣均完全成活;D组: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发生部分坏死,1例皮瓣全部坏死,平均成活面积比率为73.83%;E组6例皮瓣均发生完全坏死。在A,B,C三组,随着蒂部筋膜皮肤组织宽度增加,皮瓣坏死例数逐渐减少,皮瓣成活面积比率递增。A,B,C,D四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甲蓝灌注、乳胶硫酸钡灌注标本X线摄片及显微解剖可见筋膜皮肤蒂部存在较多的“迷宫式’’静脉吻合及静脉穿支间吻合。泛影葡胺灌注造影结果显示皮瓣的静脉回流从静脉主干回流,筋膜皮肤蒂部未见明显静脉回流。以骨间背侧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57例,52例皮瓣完全成活,5例部分坏死,皮瓣的完全成活率为91.2%(52/57)。以胫后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40例,38例完全成活,2例部分坏死,皮瓣的完部分坏死率为5.0%(2/40),6例皮瓣上界达到胭窝横纹的皮瓣均获完全成活。结论:1.以兔隐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模型是较好模拟临床以主干血管及皮肤筋膜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动物模型。2.以兔隐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静脉回流主要通过主干静脉的逆静脉瓣回流,筋膜皮肤蒂对皮瓣的静脉回流起部分作用,其机制是通过皮肤筋膜蒂部的穿支与皮瓣内穿支静脉间吻合实现。3.隐血管蒂周围带一定宽度筋膜皮肤蒂对兔隐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成活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血管蒂周围带筋膜皮肤组织有利于逆行骨间背侧血管岛状皮瓣的成活及皮瓣的切取。5.以胫后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成活可靠。
李彦飞[10](2012)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同侧及对侧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造成小腿中远段创伤越来越多。这些高能量的创伤不仅导致骨折,而且经常造成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缺损。需要手术予以重建。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传统上使用胫后动脉逆行皮瓣、胫后动脉游离皮瓣、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的发现、分型使得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成为可能,小腿胫后动脉穿支发出规律及小腿内侧营养血管链的研究更是极大的扩展了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桥式交叉修复对侧小腿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02-2012.02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并获得随访的病人共29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16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桥式交叉修复对侧小腿皮肤缺损13例。小腿远端损伤18例,小腿中段损伤11例;男25例,女4例。受伤原因中车祸伤17例,砸伤3例,溃疡4例,坠落伤2例,绞伤3例;病人中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37岁;受伤至皮瓣修复时间最短3天,最长2年,平均46天;皮肤缺损伴发骨折24例,创面内固定外露8例,骨外露13例,合并骨髓炎4例;创面最小4cm×6cm,最大22cm×11cm;择期Ⅰ期进行皮瓣修复14例,创面早期进行清创处理,待创面清洁后,再行皮瓣修复的有15例;其中清创手术后,使用VSD清洁创面的有7例,3例病人经两次清创术后,再行皮瓣修复术。将小腿等分为近、中、远三段,胫后动脉穿支的发出位置一般集中在小腿近1/3的远端及中远1/3的交界处;按穿支皮瓣蒂部所在的小腿相应位置,分为近、中、远段蒂皮瓣;设计远段蒂皮瓣或中段蒂皮瓣修复小腿远端皮肤缺损,中段蒂皮瓣或近段蒂皮瓣修复小腿中段皮肤缺损。当修复对侧小腿创面时,双侧下肢使用外固定架固定:修复小腿远端前外侧创面,则将双下肢交叉,健侧小腿在上,患侧小腿在下;修复小腿内侧皮肤缺损时,双下肢交叉固定,患肢上下均可。皮瓣转移后,供区创面采用中厚皮片覆盖创面。术后随访2-24个月,从术后早期皮瓣出现的并发症、创面的愈合及远期皮瓣的质地、色泽、并发症的愈合情况等来评价穿支皮瓣的疗效。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切取的皮瓣最大面积为24cm×12cm,最小面积为7cm×5cm;手术时间最短1.0小时,最长3.0小时,平均1.9小时。远段蒂皮瓣应用17例,皮瓣旋转点距内踝尖距离最小4cm,最大11cm,平均8cm;中段蒂皮瓣10例,距内踝尖最近距离为14cm,最远为18cm,平均为16.1cm;近段蒂皮瓣2例,最近的为22cm,最远的为25cm,平均为23.5cm。术后皮瓣Ⅰ期愈合的有27例。占所有皮瓣的93%;2例病人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Ⅱ期游离植皮后愈合。术后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2-24个月,平均9个月,合并骨折的病人中除3例外,余均已愈合;合并骨髓炎的4例病人中,1例近期随访时,皮瓣边缘有渗出,余均愈合。所形成的皮瓣较薄、无臃肿现象,质地柔软、美观。远期随访,皮瓣无色素沉着,无挛缩;随访病人对皮瓣效果均感满意。结论:1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效果确切;利用小腿内侧营养血管链单个穿支即可修复较大面积皮肤缺损,扩大了皮瓣的适用范围。2胫后动脉穿支发出的部位比较恒定,依据其穿支发出部位形成的皮瓣安全、可靠。3该术式不牺牲患者小腿的胫后动脉主干,适合患有周围血管病的病人。4桥式交叉皮瓣适用于创伤中损伤了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等小腿主干动脉,且不能使用患侧相关皮瓣进行修复的病人。5手术不需要吻合血管,不需要暴露、游离胫后动脉主干、不需要切取肌肉,降低了手术难度,操作相对简单,所形成的皮瓣较薄,一般不需二期手术修薄,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二、带隐神经交腿桥式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附5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隐神经交腿桥式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附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仪器与设备 |
2 纳入标准 |
3 一般资料 |
4 手术方法 |
5 数据分析 |
6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足底内侧皮瓣的历史来源 |
2 足部相关解剖 |
3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形成的原因 |
4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 |
5 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 |
6 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价值 |
7 保留第一趾足底固有神经的重要性 |
8 供瓣区的处理及预后 |
9 注意事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意义及现状 |
四肢皮肤缺损的原因 |
四肢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 |
皮肤牵张术的研究及应用 |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
研究贡献与创新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可行性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材料 |
1.2.2 动物选择及分组 |
1.2.3 皮肤缺损模型制作 |
1.2.4 治疗方法 |
1.2.5 观察测量及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创面闭合情况 |
1.3.2 创面减小情况对比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
2.1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四肢创伤性皮肤缺损 |
2.1.1 引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2.1 一般资料 |
2.1.2.2 手术方法 |
2.1.2.3 术后处理 |
2.1.3 结果 |
2.1.4 典型病例 |
2.1.5 讨论 |
2.1.6 结论 |
2.2 皮肤弹性牵张法闭合小腿骨筋膜室高压减张切口 |
2.2.1 引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2.1 一般资料 |
2.2.2.2 手术方法 |
2.2.2.3 术后处理 |
2.2.3 结果 |
2.2.4 典型病例 |
2.2.5 讨论 |
2.2.6 结论 |
2.3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四肢皮瓣供区创面 |
2.3.1 引言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2.1 一般资料 |
2.3.2.2 手术方法 |
2.3.2.3 术后处理 |
2.3.3 结果 |
2.3.4 典型病例 |
2.3.5 讨论 |
2.3.6 结论 |
2.4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皮瓣远端坏死 |
2.4.1 引言 |
2.4.2 材料与方法 |
2.4.2.1 一般资料 |
2.4.2.2 手术方法 |
2.4.2.3 术后处理 |
2.4.3 结果 |
2.4.4 典型病例 |
2.4.5 讨论 |
2.4.6 结论 |
2.5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糖尿病足皮肤缺损 |
2.5.1 引言 |
2.5.2 材料与方法 |
2.5.2.1 一般资料 |
2.5.2.2 手术方法 |
2.5.2.3 术后处理 |
2.5.3 结果 |
2.5.4 典型病例 |
2.5.5 讨论 |
2.5.6 结论 |
第三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一般资料 |
3.2.2 手术方法 |
3.2.3 测量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部分 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4.1 工作总结 |
4.1.1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机理 |
4.1.2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优点 |
4.1.3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适应证 |
4.1.4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注意事项 |
4.1.5 将单位长度皮缘受到的牵张力给予量化 |
4.1.6 结论 |
4.2 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足软组织修复的原则 |
2 前足软组织修复的方式 |
2.1 局部皮瓣 |
2.1.1 血管蒂皮瓣 |
2.1.2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2.1.3 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2.2 远位皮瓣 |
2.3 交腿皮瓣 |
3 总结与展望 |
(6)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联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皮瓣设计及切取 |
1.2.2 并腿固定 |
1.2.3 皮瓣断蒂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并腿皮瓣的选择及适应证 |
3.2 并腿固定优势 |
3.3 注意事项 |
(7)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解剖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动力解剖学基础 |
1.1.1 材料与方法 |
1.1.2 结果 |
1.1.3 讨论 |
1.2 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临床应用 |
1.2.1 一般资料 |
1.2.2 手术方法 |
1.2.3 术后处理 |
1.2.4 皮瓣术后随访内容 |
1.2.5 统计学处理 |
1.2.6 结果 |
1.2.7 典型病例 |
1.2.8 讨论 |
1.2.9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进展 |
2.1 肌瓣与肌皮瓣 |
2.1.1 腓肠肌肌皮瓣 |
2.1.2 比目鱼肌瓣 |
2.2 带血管蒂皮瓣转位 |
2.2.1 小腿内侧皮瓣 |
2.2.2 小腿前部皮瓣 |
2.2.3 外踝上皮瓣 |
2.2.4 小腿外侧皮瓣 |
2.2.5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
2.2.6 交腿皮瓣 |
2.3 筋膜皮瓣 |
2.4 游离皮瓣 |
2.4.1 股前外侧皮瓣 |
2.4.2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 |
2.5 组织工程 |
2.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神经蒂皮瓣在足及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手术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的解剖学依据 |
3.2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意义 |
3.3注意事项 |
(9)以主干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兔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部分 以兔隐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以兔隐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模型建立 |
前言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筋膜皮肤蒂在以兔隐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中的作用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二部分 以主干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第一章 以骨间背侧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前言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以胫后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前言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同侧及对侧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腿内侧皮瓣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带隐神经交腿桥式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附5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腿穿支皮瓣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 徐永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0(06)
- [2]改良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D]. 李成虎.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3]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D]. 倪国骅. 郑州大学, 2016(03)
- [4]吻合隐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胫前中上段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J]. 周洪杰,隋海明,杜全红,史永安,迟涛胜,丛海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02)
- [5]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进展[J]. 谢志平,郑和平. 解剖学研究, 2014(04)
- [6]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联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J]. 李泽龙,黄宾,刘喜彬,陈庆洲,蔡习炜,郑永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10)
- [7]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解剖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吴昊.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8]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神经蒂皮瓣在足及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J]. 张全荣,芮永军,施海峰,薛明宇,张志海,钱俊,孙振中,杨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18)
- [9]以主干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兔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D]. 郑磊. 中南大学, 2013(02)
- [10]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同侧及对侧小腿中远段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D]. 李彦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