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照片的学生信息翻页浏览网页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婷[1](2020)在《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信息化的教改背景下,物理学科乘科学技术之东风,从各方面不断落实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之间深度融合,其中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助力物理实验教学成为热点研究的一个领域,在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利用手机等工具便捷地解决一些物理学习问题。本研究以智能手机这一普及率极高、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工具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为专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意义。研究过程中,首先笔者对研究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学科背景、实践背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之后,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等对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调查;并基于上述依据,分析和论证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接下来,针对收集和开发的智能手机辅助高中物理实验素材,按照智能手机助力物理实验现象有效观察、助力物理实验数据便捷测量、助力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即时演示三个方向,以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了分类综述和探讨。最后运用准实验研究法展开实践环节的研究,实践之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教研活动等形式对实验对象和环境进行前期调研,调研内容有高一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物理学习方面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教师对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专题的建议和看法。根据调研结果,修改实验方案内容,进一步挖掘智能手机的实验功能,突破传统演示实验的难点问题,进一步保障实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最后选定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三个实验:牛顿管演示实验、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研究超重、失重演示实验,实验组实施手机实验,控制组实施传统实验;之后,运用预先设计并选定的效果检测项目工具,对学生实验前后的物理成绩、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效果。最终,专题研究结论显示: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中使用智能手机辅助教学的资源颇多,且实验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手机实验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其一,有助于观察实验现象,如慢动作拍摄放慢实验过程,随时定格画面即可观察到瞬时发生的实验现象;其二,手机内置传感器可准确、便捷地测量实验数据,学生通过分析所显示的实验图像,得出实验结论,可锻炼学生的图像处理、分析能力。其三,众多手机APP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为师生的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其四,经过实践结果显示,实施手机辅助的物理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总之,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该专题研究,有助于突破物理演示实验的难点问题,改进和优化实验方案,强化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
赵瑞军[2](2019)在《校园场所感及其技术促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空间转向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富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空间重构开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伴随着智慧校园建设和学习空间重构的实践需求,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新型学习空间的探索,学习空间如何变革,空间环境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如何促进校园空间的学习投入,这些问题对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智慧校园建设和空间重构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过度、互动不足、千校一面、文脉断裂等现象,由此造成了学生校园场所感不强,学习投入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以校园场所感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场所感理论、教育领域中的场所感研究、校园空间重构、富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投入度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构建了促进学习投入度的场所感模型,分析了场所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学生校园场所感的技术促进策略,设计开发了促进场所感的支持工具,并对工具的应用进行了评价。论文通过模型构建和验证、技术促进策略的设计、系统设计与开发、案例实施等环节,对富技术环境下的校园场所感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了促进学习投入度的场所感模型。通过分析场所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度的核心要素及相关模型,初步构建促进学习投入度的场所感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数据进行模型的数据拟合,根据相关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对模型进行了路径分析,进一步剖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与解释。研究表明,场所感不仅对学习投入度有直接影响,而且也通过学习动机对其产生间接影响。(2)构建了校园场所感的技术促进策略。基于学生校园场所感的影响因素和生成过程,提出了校园场所感的技术促进策略,主要包括视觉补充、场所感知与定位、体验增强、网络空间营造等促进校园场所感的技术路径,以及文脉传承、融合本土文化、人性化尺度和场所互动等技术促进维度,并且从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角度对相应的策略进行了应用设计。(3)探讨了场所感促进工具的功能和结构。基于场所感技术促进策略,对校园场所感的促进工具进行了需求分析与设计。采用案例研究,根据案例学校的校园和学生特点,开发了一款场所感促进工具——《徜徉校园》,设计了相应的学生互动活动。初步应用表明,该工具能够增加学生与校园相关场所的互动,强化了对场所的体验,促进学生参与基于场所的活动,强化了学生的场所感。本研究将场所感引入富技术环境下的校园学习空间的探索,为学习空间重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论文构建的场所感模型揭示了校园场所感和学习投入度之间的关系,从实证角度拓展了场所感理论。相应的校园场所感技术促进策略,有助于实践者厘清学习空间的物理、技术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关系,可以为校园空间设计、应用和评价提供实践指导。
朱红丽[3](2018)在《基于谷歌地球的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案例开发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高中地理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地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相结合,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Google Earth作为新兴的地理信息软件,将卫星图像、航拍照片和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在一起,并以3D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加直观的显示地理表象。同时结合其他的一些功能,可以突破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与地球仪、行星地球等内容。为此,本文在分析众多学者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软件的功能、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基于Google Earth的高中地理必修1的教学案例设计,旨在充分发挥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本文通过文献法阅读了相关论文,了解了关于Google Earth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并通过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12节课堂录像与教学设计、12篇期刊论文为研究资料,总结了Google Earth辅助地理教学的常用的内容,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以及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开发了基于Google Earth的高中地理必修1的5个教学案例。基于以上的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一)教师用Google Earth辅助地理教学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开发设计相关案例:选择教学内容,背景分析,收集相关材料,创建地理数据库,之后根据自行需要进行调试与修改。(二)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教师层面来说,在课下备课时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在课上,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多样,创新地理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中的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从学生层面来说,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同时帮助学生促进空间思维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三)Google Earth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式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1.教学模式以讲授——演示模式为主。2.软件的使用以显示功能为主。3.在实际的教学中常与其他教学媒体相结合使用。(四)论文的创新点:1.笔者依据课例分析、高中教材、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以及结合Google Earth的功能和特点,将高中地理必修1有效应用Google Earth的内容进行归纳,涉及高中地理必修1的地图与地球仪、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几大模块。2.笔者通过对学者的研究进行概括以及对于谷歌地球的学习,将谷歌地球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功能分为三大类:查询与定位、显示与浏览、计算与编辑。3.在充分挖掘Google Earth的基础上,结合课标、教材、学情,设计了五个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内容的教学案例。
冯永华[4](2018)在《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慕课在建设与应用共享中发展迅速,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慕课开发作为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焦点问题,亟需系统、深入地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然而,慕课开发实践先行,缺乏理论澄清与理性推动;而且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独特性,难以嵌套现成的理论框架;在慕课开发实践中也存在过度沿承现代课程开发模式而缺失对主体、情境及意义观照的问题,出现慕课开发与多元学习诉求、学习体验相冲突的困境与矛盾。因此,慕课开发研究既要指向本体意义的理论问题研究,又要指向实践问题研究,以解决慕课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慕课开发属于课程开发范畴。泰勒原理为慕课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撑。但是,解决慕课开发理论与实践困境同时需要宏大叙事研究与体现开放性、差异性、多元性的微型叙事研究。我们需要超越一元视域而转变为融合泰勒原理在内的多元视域。课程理解鼓励个体对课程的本源性意义重建与自传式的多元理解,它为慕课开发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指导。因此,本研究以泰勒原理所体现的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为理论基础,基于慕课开发问题,对慕课开发进行改造、完善,实现新形式的慕课开发,促进在慕课开发实践中探讨关系、过程、意义与多样性的建构,在多元化理解中反思慕课开发。慕课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本研究从课程形态变迁的内在逻辑澄清慕课、慕课开发的“为人”属性;同时澄清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慕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需要在开发中重视建构的知识观、学习者主体观、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以及生成的过程观,澄清历史图景以观照慕课开发现实。全面审视慕课开发实践、探寻关键症结是澄清慕课开发问题的关键。本研究调研发现当前慕课开发存在如下问题: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慕课设计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且评价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慕课开发主体失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是问题背后的原因。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为慕课开发理论分析提供指导。基于视域融合,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是基于关联的隐喻,其价值取向是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的慕课开发环境、凸显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动态生成的课程文本、非线性连通的运行过程,以及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是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的样态。基于当前慕课开发基本程序的分析、问题诉求以及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建构了“FLTC”慕课开发模式,“FLTC”分别代表了教师(Facilitator)、学习者(Learner)、文本(Text)、情境(Context)。“FLTC”慕课开发模式是对慕课开发的核心旨向、要素、活动及其关系的规定,它基于慕课平台、社会性软件等信息技术环境,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以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为关键要素,以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在线教学活动、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为主要课程开发活动。其中,教师是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与学习者共同构成了慕课开发主体,学习者的主体性渗透于要素、活动、关系、意义的相互关联中,在主动参与中实现个性化的“转变”。实现“FLTC”的慕课开发需要一项新的操作程序。需要组建教师团队—发布课程公告—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组织在线教学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但是,慕课开发并非是线性流程,而是慕课开发要素与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不断迭代、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慕课开发中,还需要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重视学习交互中的网络连通,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在人的主体性发挥中,实现慕课开发在实践基础上的建构、在开发过程中的理解,促进实践与理性的和谐统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从一种理论模式到实践落实,还需要教育框架与技术框架共同提供支持保障。慕课开发教师应具备慕课开发素养,真正成为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学习者应具备慕课学习素养,真正成为自治的学习主体;技术应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课程的专业性定制提供支持;同时在开发过程应处理好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以及预设与创生的关系。最后,本研究选取典型慕课案例,在视域融合的指导下,分析该慕课开发的优势、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促进慕课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沟通。
董倩[5](2018)在《苏州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按照“互联网+出入境服务”的工作思路,苏州公安出入境工作在电子证照办理环节运用智能化电子政务手段,提升了工作效能,通过案例研究与深度访谈发现,公安电子出入境也存在网上证照办理不便利、办证系统流程繁琐、政务网站设计不合理、群众对证照服务工作满意度低、证照电子档案系统不健全以及办证系统安全系数低等问题。管理、执法与服务关系未理顺、工作创新动能受限、信息安全意识欠缺、规范流程不配套、系统设备和技术投入供给不够、警队的人才储备不充足等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本文从“以人为本”出发提出树立电子出入境管理的“服务”、“系统”、“效能”科学发展理念,通过平衡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储备技术人才,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助设备,运用科技手段在保障信息安全,创新电子证照管理的便民服务手段以及不断延伸便民服务的“网络窗口”等措施,实现执法与服务融合、信息高度聚合,进一步有效提高工作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郑雯[6](2016)在《不同级别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龄前幼儿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幼儿后继发展和全民族未来的持续发展。而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以及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载体,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整体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幼儿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父母开始了漫漫“择园路”。已有的材料显示,现在家长的择园方向明确,目标就是具有良好社会声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的“优秀幼儿园”,所以择园热主要是家长们热衷于选择“示范园”和“一级园”。故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法等方法研究不同级别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及效果的差异,根据研究结果让家长判断择园到底值不值得。本研究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整理;第二章节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在园幼儿家长、小学一年级家长和小学一年级教师的调查结果中得出师资力量、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办园特色、拓展活动、幼小衔接课程和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章节通过对三所不同级别幼儿园进行以上五部分内容的对比观察,发现:在师资力量方面示范幼儿园较一级、二级园拥有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室内外环境方面,三所不同级别幼儿园并无明显差异;在办园特色方面,三所不同级别幼儿园各有其特色;在拓展活动方面,示范园和一级园有较为丰富的拓展活动,而二级园无拓展活动;在幼小衔接课程方面,三所不同级别幼儿园各有各的关注点;在师幼互动方面,示范园和二级园较一级园更为积极;第四章节是研究结论和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案例幼儿园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示范幼儿园相比一级、二级幼儿园只是多了几项拓展活动,拥有更好的教师资源而已,其他方面并无特别突出的优势。而这些拓展活动家长可自行为幼儿在课外报名参加,教师资源也可通过政府、幼儿园机构的培训与教师的继续深造加以实现,所以说现如今家长的择园是没有很大必要的。
余孟杰[7](2016)在《网络微表情符号的主体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化娱乐消费环境中,无论是可供消费的商品还是消费行为都越来越具有可视性,动态延展的电子视窗也让受众的思维进入到非线性的跳跃状态,互联网的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完全成为了符号化的表达。微表情符号作为网络文化对现实的虚拟仿像,它构成了一种有着重要意义的“聊以生存”的方式,使得“身体在场”的这种面对面交流模式得到了延伸,并且使“虚拟世界”的符号所指不再局限于传播者传达的意义感念,而是清楚地指向所表达的现实形态的多样化。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曾经在1958年提出了“传递者——信息——接受者”的语言学与诗学的形式化模型。从话语层面上来看,后现代审美文化研究在表述上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主体化转向,即阐述“主体”的个性化出场,“主体”即被引入文中。“主体”成为一种非常突出的表述角色,“主体”的在场为阐述的可信性寻找到一种存在的合理背景,成为维系理论完整性和合理性的一种必要介质。基于此,本文把微表情符号放在后现代“传播——反馈”的整个信息循环过程中来考量其创作、传播、接受三个方面的背景语境、特征以及动机,从多向角度分析其主体性,而这也将成为我们理解微表情符号互动传播的滥觞。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坚持逻辑与归纳、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原则,通过无结构访谈和问卷形式深入调查了大量人群传播微表情符号的动机以及接受后的情感反应,进行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同时,笔者希望能够透过这篇论文的视角,深入探讨微表情符号的影响力,所带来的传播价值以及人们对它的审美认可度,以期推动视觉符号的进一步研究与拓展并完善相关学科理论建设。此外,通过深入挖掘、探究微表情符号产品开发运作的成功案例、分析微表情符号“使用与满足”关系的行为模式,期望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经验研究的依据。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以符号学、传播学、语言学、美学为理论切入点,将后现代哲学、交互设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纳入到微表情符号的主体性研究框架中,并进行以下具体工作:1、根据美国学者布赖特(Richard Bright)的“语言和社会共变理论”,从后现代的视角出发,将源于网络语言的微表情符号创作、传播、接受现象纳入后现代的语境之下,为研究微表情符号的主体性创作、传播、接受语境与特征等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基础。2、借用后现代思潮理论家利奥塔德(Jean Francois Lyotard)对后现代精神的解释,即“无中心化”、“延异化”、“狂欢化”的思想,对微表情符号创作主体的后现代特征进行解读。3、用默顿(R.K.Robert King Merton)的“越轨”理论剖析微表情符号创作主体的游戏精神,从社会结构这一深层次来挖掘其创作动机。4、运用社会模仿理论和发端于进化论的“强势模因”发展原理,分析微表情符号传播中编码与解码的基本规律与途径及其“媒介化”传播趋势。5、依据“社交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以及“影响力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观点,从“亲社会动机”、“权力动机”和“印象管理动机”三个方面分析微表情符号传播主体(个体)的传播动机。6、从商业性与游戏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微表情符号传播媒体的后现代特征。7、依据“他律性欲望主义”的相关理论观点,对微表情符号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影响进行理性化反思。并从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交往行为学”等理论观点出发,对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三者的主体间关系加以解读,并构建合理化行为模式。8、从设计学和传播学(“使用与满足”)角度对微表情符号传播与接受主体展开实证调研分析,为微表情符号的创作提供理论和定量研究的支持,并协助使用者实现更高程度的满足感。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1)从设计学角度构建了微表情符号在IM(即时通讯)传播中“使用与满足”的关系模式,这对于未来的UI设计及移动终端的表情包设计有着重要作用。(2)从传播学和心理学角度加深对人际传播动机的心理机制研究。(3)从哲学角度构建了网络时代人与符号互动的“合理化”行为模式。即:建立审美理解的相似性与共鸣性、生活世界——感性符号与理性设计的契合、创新的思维价值——注意力经济生态链、提倡“交往理性”、设计的文化整合作用以及注意群体文化心理差异性等诸多方面。
史恭龙[8](2015)在《校园招聘广告的眼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的许多心理活动状况,科学证明研究眼动的规律性可以揭示人认知加工外界信息的心理机制。随着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眼动及其生理意义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眼动的各种模式与人的心理变化密切关联。眼动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心理学研究、人机交互、产品外观设计、广告效果测试和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育界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很多,但是利用眼动实验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诉求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尝试通过眼动仪采用实验的手段,并结合传统的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大学毕业生阅读校园招聘广告的眼动进行初步的探索。通过察看大学毕业生浏览招聘广告的眼动轨迹和热点区域,统计被试关注就业信息的侧重点和关键词汇,总结他们的视线浏览规律,分析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潜在心理诉求,推测其就业倾向,旨在归纳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广告因素。实验设计中30名被试按照既定的要求完成了特定的任务,眼动仪自动记录下了他们的眼动数据。利用眼动分析软件我们把校园招聘广告中的“职位”、“薪资”、“公司性质”、“工作地点”、“职位描述”等主要广告信息点划为兴趣区,通过对被试注视轨迹图、热点图等眼动数据的叠加对比分析我们发现:(1)被试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关注度较高,对民营企业关注度相对略低;(2)被试对薪资、福利的关注度较为稳定;(3)被试对大城市就业并无过度热情,对选择中小城市就业明显上升;(4)被试对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兴趣增大;(5)被试对岗位类型有一定的挑剔。利用实验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企业校园招聘广告设计以及校园招聘活动提出科学性建议,帮助企业HR高效招聘,同时,也为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课程设计参考。
刘萃[9](2015)在《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运用移动学习的优势辅助大学生的学习是目前信息化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然而适合大学课程使用的移动学习类软件非常少,在设计上基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没有发挥智能手机交互性、移动性的特点应用效果不尽人意。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的概念、特征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交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第二以《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对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交互方式进行了系统设计开发。第三开展了行动研究。主要剖析了《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内容和关键知识点,归纳出其中适合借助智能手机学习的部分知识章节,设计开发出基于智能手机的学习应用软件,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研究方案,结合具体课程开发出了学习软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认为: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具有学习工具移动化、学习方式交互化、呈现条件自由化、学习内容碎片化、资源呈现图片化和信息推送实时化的特点。将教师、学生、学习资源与交互工具相整合,以移动学习和理解性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本研究强调了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生与资源的交互,通过学习者课下对智能手机学习软件的自主使用以及课上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深度理解和掌握。研究表明: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学生学习兴趣越高,理解程度越深;学习方法越多元,越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交互程度越强,理解层级越高。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宋文[10](2015)在《MOOC在我国高校本土化建设初探》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MOOC首先在美国掀起一股浪潮,继而惊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界。这一年被誉为‘’MOOC元年”,MOOC“三驾马车”相继诞生。MOOC被认为会引发一场革命,从而变革高等教育体系,将成为解决高等教育领域问题的“灵丹妙药”。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2013年就被称为“反慕课之年”。MOOC遭遇了种种质疑:MOOC模式其实还是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方法,提供者的目的是赚取利润,MOOC是众多名校盲目的选择,MOOC会“转瞬即逝”,MOOC是新的文化殖民的方式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界,媒体和企业都更加理性地看待MOOC:它不会取代实体大学,但有很大的潜力;如果以恰当的方式融入实体课堂,它会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尽管如此,西方发达国家依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MOOC平台,而且坚持了全球化路线,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中国作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局势。本研究以文献法探究了MOOC的诞生及其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主要是美德英法国家。同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MOOC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问卷在五个城市的九所不同类型高校发放,并使用SPSS20处理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有政、校、企三类主体建设的MOOC平台,三类主体呈现合作的趋势。高校MOOC课程质量、数量相对较高,门类也相对齐全,也有部分课程可以兑换学分。但是与国外MOOC课程相比,我国高校的MOOC建设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资金四个方面。2013年,MOOC才来到中国,仅仅2年,我国高校已经出现分层、互不合作的现象,部分平台仅限于合作院校的学生使用,这多少有些违背MOOC的本质,同时也导致了平台的低利用率。平台低利用率也有学习者数量不足及参与度低的原因。课程建设方面,时间开放度不足,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无规范的审核机制,课程资源不够丰富。教学管理方面,基本还是传统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没有建立或者落实与MOOC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资金关系到MOOC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MOOC平台在这方面没有保障,主要因为我国高校一向依赖政府拨款,市场化意识和能力均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中国高校之间要加强合作,避免分层,可由政府建设少数高质量的平台,同时最大程度的开放平台和课程,吸引更多的MOOC学习者;高校应引入SPOC模式,做到与校内教学的融合以提高MOOC的完成率。高校既要引进也要建设课程,鼓励教师开设MOOC课程,建设特色课程,建设适合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课程;还要做好课程质量审核、监控与评价。高校要加强MOOC课程的教学管理,建立虚拟学习社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社交媒体工具,组织线下见面会等,提高MOOC课程教学效果;高校要严格考核MOOC学习结果,为学分认证等做准备;高校要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增强市场化意识和能力,为MOOC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总之,我国高校的MOOC本土化建设一定要探索出中国化的模式。
二、带照片的学生信息翻页浏览网页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照片的学生信息翻页浏览网页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文献综述的启示和展望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2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实验专题研究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主义理论 |
2.1.2 视听教育理论 |
2.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
2.2 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 |
2.2.1 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2.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2.3 组织环境可行性分析 |
2.2.4 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
3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素材的开发和利用 |
3.1 智能手机助力物理实验现象有效观察 |
3.1.1 专题一:借助手机摄像头的慢动作功能将瞬时现象放慢演示 |
3.1.2 专题二:借助手机的高清拍照和投屏功能提高测量数据和现象的可视性 |
3.1.3 专题三:借助手机相机拍照功能简化频闪照片的制作 |
3.2 智能手机助力物理实验数据便捷测量 |
3.2.1专题四:加速度传感器助力力学演示实验 |
3.2.2专题五:角速度传感器助力力学演示实验 |
3.2.3专题六:磁传感器助力磁学演示实验 |
3.2.4专题七:声传感器助力声学演示实验 |
3.3 智能手机助力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即时演示 |
3.3.1 专题八:科普APP营造科学、丰富的物理图景 |
3.3.2 专题九:虚拟仿真实验APP助力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 |
4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实践方案前期调研 |
4.1 前期调研 |
4.1.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4.1.2 问卷编制与修订 |
4.1.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1.4 问卷的发放 |
4.1.5 教研活动与单独访谈 |
4.2 前期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1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4.2.2 单独访谈和教研活动结果分析 |
5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方案实施 |
5.1 研究方案实施对象 |
5.1.1 实验对象情况介绍 |
5.2 实验内容选定与实施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实施进度和流程安排 |
6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方案实施效果检测工具的开发和施测 |
6.1 效果项目检测概述 |
6.2 检测工具的设计 |
6.2.1 量表设计 |
6.2.2 量表信效度分析 |
6.2.3 实验专题测试设计 |
7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方案实施效果检测结果分析 |
7.1 成绩测试结果分析 |
7.1.1 第一阶段测试成绩分析 |
7.1.2 第二阶段测试成绩分析 |
7.2 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
7.2.1 选项赋值 |
7.2.2 前测结果分析 |
7.2.3 实验组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
7.2.4 控制组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
7.2.5 后测结果分析 |
7.3 个别案例分析 |
7.3.1 个案材料收集 |
7.3.2 个案分析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1.1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结论 |
8.1.2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方案实践结果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校园场所感及其技术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富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空间重构 |
1.1.2 学习投入度日益受到重视 |
1.1.3 场所感引入教育领域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场所感基本理论 |
2.1.1 场所与场所感 |
2.1.2 场所感结构 |
2.1.3 场所感的测量 |
2.2 教育领域中的场所感研究 |
2.2.1 文献图谱分析 |
2.2.2 校园场所感 |
2.2.3 富技术环境下的校园场所感 |
2.3 校园学习空间重构 |
2.3.1 场所精神的关注 |
2.3.2 场所营造途径 |
2.3.3 多重空间并存 |
2.4 富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投入度 |
2.4.1 基于技术的学习投入度 |
2.4.2 学习投入度模型 |
2.4.3 学习投入度的测量 |
2.4.4 场所感对学习投入度的影响 |
3 促进学习投入度的场所感模型 |
3.1 模型构建 |
3.1.1 场所感与学习投入度 |
3.1.2 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度 |
3.1.3 场所感与学习动机 |
3.1.4 初始模型构建 |
3.2 模型验证 |
3.2.1 研究准备 |
3.2.2 信效度分析 |
3.2.3 模型拟合与修正 |
3.2.4 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 |
3.2.5 模型的多群组分析 |
3.3 模型解释 |
3.3.1 模型的路径分析 |
3.3.2 场所感与学习动机相关模型 |
3.3.3 研究假设检验 |
4 富技术环境下校园场所感的技术促进策略 |
4.1 校园场所感影响因素及生成过程 |
4.1.1 校园场所感影响因素 |
4.1.2 校园场所感生成过程 |
4.2 校园场所感技术促进策略 |
4.2.1 校园场所感技术促进路径 |
4.2.2 校园场所感促进维度 |
4.2.3 策略应用 |
4.3 校园场所感技术促进工具 |
4.3.1 需求分析 |
4.3.2 技术策略实现 |
4.3.3 功能设计 |
4.3.4 系统开发 |
5 案例实践 |
5.1 案例简介 |
5.2 案例设计 |
5.2.1 研究过程设计 |
5.2.2 评价设计 |
5.3 系统设计与开发 |
5.3.1 需求分析 |
5.3.2 策略设计与功能实现 |
5.3.3 系统开发 |
5.4 案例应用 |
5.4.1 应用过程 |
5.4.2 学习投入度 |
5.5 评价与讨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论文的贡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1 :校园环境和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缺失值置换表 |
附录3 :标准化回归系数 |
附录4 :促进学习投入度的场所感模型方差情况 |
附录5 :变量偏度、峰度及描述统计量 |
附录6 :正态性评估 |
附录7 :远离中心性 |
附录8 :异常值删除过程及CMIN(卡方值)、P值变化情况 |
附录9 :促进学习投入度的场所感模型修正建议 |
附录10 :修正后标准化回归系数 |
附录11 :标准化总效应双尾检验 |
附录12 :标准化直接效应双尾检验 |
附录13 :标准化间接效应双尾检验 |
附录14 :标准化回归负荷 |
附录15 :标准化总效应 |
附录16 :场所感与学习动机相关模型方差 |
附录17 :场所感与学习动机相关模型标准化系数 |
附录18 :场所感与学习动机相关模型正态性检验 |
附录19 :场所感与学习动机相关模型修正建议 |
附录20 :回归系数 |
附录21 :《徜徉校园》使用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22 :《徜徉校园》使用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23 :《徜徉校园》使用说明及任务 |
后记 |
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谷歌地球的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案例开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理论基础 |
1.情境认知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认知学习理论 |
一、Google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一)GoogleEarth简介 |
(二)GoogleEarth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独特优势 |
1.直观性 |
2.交互性 |
3.共享性 |
(三)GoogleEarth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1.GoogleEarth软件特点 |
2.中学的硬件设施逐渐完善 |
二、GoogleEarth应用于地理教学的课例分析 |
(一)GoogleEarth辅助地理教学的内容 |
(二)Google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
1.以讲授—演示模式为主 |
2.常用功能以显示功能为主 |
3.与其他教学媒体结合使用 |
(三)GoogleEarth在地理教学应用中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
1.Google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
2.GoogleEarth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三、基于GoogleEarth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
(一)设计依据 |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2.高中地理教材 |
3.学生的学习情况 |
4.GoogleEarth的功能 |
(二)设计步骤 |
1.选择教学内容 |
2.背景分析 |
3.收集数据 |
4.创建地理数据库 |
5.调试与修改 |
(三)GoogleEarth应用于高中地理必修1的教学案例 |
1.昼夜交替与时差 |
2.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3.等高线与地形 |
4.“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
6.案例评析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谷歌地球应用于地理教学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录像分析 |
附录2:谷歌地球应用于地理教学的期刊论文分析 |
(4)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深入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现实需求 |
(二)澄清慕课开发理论困惑的需要 |
(三)破解慕课开发实践中困境与矛盾的必然诉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分析 |
四、概念界定 |
(一)视域融合 |
(二)课程 |
(三)慕课 |
(四)课程开发与慕课开发 |
五、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图景:课程形态变迁与慕课开发诉求 |
一、课程形态变迁与内在逻辑 |
(一)课程形态变迁 |
(二)内在逻辑:满足人的学习需求 |
二、慕课: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
(一)两种慕课形态 |
(二)慕课基本特性:大规模、开放、在线 |
(三)慕课提供完整的课程体验 |
(四)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分析 |
三、慕课开发诉求 |
(一)重视建构的知识观 |
(二)重视学习者主体观 |
(三)重视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 |
(四)重视生成的过程观 |
第二章 实践审视:慕课开发现状、问题与归因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测试 |
(一)调查问卷编制的前期咨询 |
(二)调查问卷基本结构的确定 |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
(四)调查对象情况说明 |
(五)慕课开发量表的预测试与正式测试说明 |
二、慕课开发现状分析 |
(一)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导向 |
(二)学习者期待教师了解学习需求 |
(三)多数教师能切分知识点 |
(四)课程教学活动以线上为主 |
(五)在线论坛、QQ群是核心交互工具 |
(六)学习进度记录工具是常见的学习支持工具 |
(七)测验与作业兼有客观题与主观题,自动反馈较多 |
三、慕课开发问题分析 |
(一)慕课开发观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 |
(二)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 |
(三)慕课设计的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 |
(四)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 |
(五)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 |
(六)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 |
四、慕课开发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慕课开发主体失衡 |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
(三)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 |
(四)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 |
第三章 理论寻径: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 |
一、泰勒原理与课程理解: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与方法论依据 |
(一)泰勒原理: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 |
(二)课程理解:重构慕课开发的方法论依据 |
二、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促进“理解”的慕课开发 |
(一)视域融合是慕课开发的根本需要 |
(二)视域融合指导慕课开发 |
三、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理论分析 |
(一)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基于关联的隐喻 |
(二)慕课开发的价值取向: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慕课开发样态的探寻 |
第四章 模式建构:视域融合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 |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与内容 |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 |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内容 |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核心与构成 |
(一)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 |
(二)慕课开发主体与要素 |
(三)慕课开发的主要活动 |
三、“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操作程序分析 |
(一)组建教师团队 |
(二)发布课程公告 |
(三)课程设计与迭代 |
(四)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 |
(五)组织在线教学活动 |
(六)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
(七)学习分析与评价 |
四、“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侧重点 |
(一)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 |
(二)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 |
(三)重视慕课开发的学习网络连通 |
(四)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 |
第五章 支持诉求:“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条件保障 |
一、教师:以慕课开发素养成为促进者 |
(一)教师应具有教育立场 |
(二)教师应树立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慕课开发观 |
(三)教师应具有慕课创生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
(四)教师应具有反思实践能力 |
(五)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
二、学习者:以慕课学习素养成为自治主体 |
(一)学习者应具有主动性与自制力 |
(二)学习者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
(三)学习者应具有反思能力 |
三、技术支持: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一)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
(二)为课程提供专业性的定制支持 |
(三)慕课平台应提供诚信识别支持 |
四、“FLTC”慕课开发需要处理的关系 |
(一)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在互动中协商与转化 |
(二)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我─你”交往中的融合 |
(三)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连续、互动的有机整体 |
(四)预设与创生的关系:连续中的辩证统一 |
第六章 案例分析:对慕课《模型思维》开发的分析 |
一、《模型思维》基本信息 |
(一)学习者对《模型思维》的评价 |
(二)《模型思维》主要模块 |
二、《模型思维》开发的思路 |
三、《模型思维》开发的优势 |
(一)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构成开发要素 |
(二)注重分析学习者起点与了解学习者需求 |
(三)以慕课开发活动推动《模型思维》开发 |
(四)基于生活化的情境促进文本理解 |
四、《模型思维》开发的问题 |
(一)过度注重课程设计的预设性,缺失学习者主体性与迭代 |
(二)缺乏在线教与学活动的触发事件,影响课程生成 |
(三)社区交互缺乏知识网络的连通机制,教师引导不足 |
(四)课程团队的学习支持不足,缺乏“学伴”引导 |
(五)目标导向与学习评价单一,缺乏主体参与及个性化反馈 |
(六)课程活动与要素之间缺乏互动,过程性与生成性不足 |
五、《模型思维》开发的改进策略 |
(一)建构学习者模型,促进个性化学习 |
(二)发挥学习者主体性与教师的“促进者”,促进生成与连通 |
(三)重视慕课在线教学活动,凸显实施过程 |
(四)重视学习评价个性化,促进人文关怀 |
(五)构筑关系网络,促进对话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三、慕课开发未来展望:增强学习支持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 D: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苏州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基本概念 |
1、公安出入境管理 |
2、电子政务 |
3、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 |
(四)基础理论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六)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发展历程及成效 |
(一)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历程 |
(二)苏州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取得成效 |
1、普及计算机技术操作 |
2、搭建出入境信息平台 |
3、落实电子出入境政策 |
4、改善出入境窗口建设 |
二、苏州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的主要问题 |
(一)网上办事平台有待改善 |
1、指引页面不清晰 |
2、权威性资讯不全面 |
3、注册认证流程复杂 |
(二)证照系统业务流程繁琐 |
1、电子信息采集程序复杂 |
2、办证流程设计不科学 |
3、系统操作不具有可逆性 |
(三)管理工作提速增效乏力 |
1、工作量逐年递增,排队等候时间长 |
2、管理方式落后,网上服务效能受限 |
(四)群众需求得不到重视 |
1、群众的便利性需求未被充分满足 |
2、群众发起的咨询投诉得不到有效解决 |
(五)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困难 |
1、信息壁垒增加了核实证明材料真伪性的难度 |
2、警务数据库间交互性差导致信息重复采集和反复调取 |
3、数据访问权限集中造成业务查询受限于时间地点影响 |
4、纸质校验材料不利于电子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增值 |
(六)公安网络存在安全隐患 |
三、苏州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工作理念未能同步 |
(二)管理方式缺少创新 |
(三)供给与需求不平衡 |
1、投入警力不足,对群众需求的回应力度弱 |
2、投入资金技术不足,办证效能提升受限 |
(四)信息机制尚未健全 |
1、权威信息的发布更新机制未形成 |
2、部门间信息的共享机制未形成 |
(五)人才储备不够充足 |
1、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足 |
2、外语专业民警力量薄弱 |
(六)安全防范有待巩固 |
四、优化苏州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的对策研究 |
(一)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系统、效能的理念 |
1、强化服务意识,重视提升群众满意度指标 |
2、打造智能系统,简化证照业务办理流程 |
3、追求行政效能,以需求为导向配置警力 |
(二)创新管理,优化网上办事服务功能 |
1、搭建网上服务窗口 |
2、拓展网上服务空间 |
3、升级网上便民通道 |
(三)保障供给,强化数据共享和应用的云平台建设 |
1、加速推进出入境云平台建设 |
2、实现出入境云平台与警务大脑的数据共享 |
3、提升出入境云平台的应用效能 |
4、加强与企业的智能云平台协作 |
(四)完善机制,为规范信息管理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
1、拓展信息共享机制 |
2、固化信息更新和发布机制 |
3、加强数据挖掘和管理机制 |
(五)人才强警,着力引进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
1、引进专业人才,提升队伍素质 |
2、创新科技应用,培养技术骨干 |
(六)安全管理,加快保密技术防范系统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不同级别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托幼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择园热”的出现 |
(二)阐述不同级别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与效果,有助于家长理智择园 |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不同级别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的研究 |
(二) 关于不同级别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差异研究 |
(三) 关于不同级别幼儿园教育实践效果的研究 |
(四) 关于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评价指标的研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幼儿园的级别及评定标准 |
(二)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 |
四、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教师、家长眼中至关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要素:基于调查的研究 |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1.所选择的幼儿园 |
2.所选择的教师和家长 |
(三)研究方法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眼中至关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要素 |
(二)幼儿园家长眼中至关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要素 |
(三)小学一年级家长眼中至关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要素 |
(四)小学一年级教师眼中至关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要素 |
第三章 案例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分析:基于观察的研究 |
一、案例幼儿园师资状况的比较分析 |
(一)案例幼儿园师资状况 |
1.示范P幼儿园: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
2.一级Q幼儿园: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主,呈梯队的教师队伍 |
3.二级S幼儿园:教师结构偏向外地生源 |
(二)案例幼儿园师资状况比较分析:示范园有更为优秀的教师团队 |
二、案例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状况的比较分析 |
(一)案例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创设的特征 |
1.案例幼儿园教室空间都规划有序 |
2.案例幼儿园基本设备都较为齐全 |
3.案例幼儿园墙面创设都能体现幼儿的发展水平 |
4.案例幼儿园公共环境都围绕幼儿生活经验及教育活动主题 |
(二)案例幼儿园室外环境的创设的特征 |
1.案例幼儿园户外运动场地都十分宽阔 |
2.案例幼儿园都有为幼儿提供探索的种植场地 |
(三)案例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情况的比较分析:并无本质区别 |
三、案例幼儿园办园特色情况的比较分析 |
(一)案例幼儿园各自的办园特色 |
1.示范P幼儿园的特色:早期阅读 |
2.一级Q幼儿园的特色:鼓乐 |
3.二级S幼儿园的特色:运动 |
(二)案例幼儿园办园特色情况比较分析:均各有特色,不分伯仲 |
四、案例幼儿园拓展活动开展情况的比较分析 |
(一)案例幼儿园开设的拓展活动情况 |
1.示范P幼儿园的拓展活动:游泳,旱冰,杰立卡脑力开发课程 |
2.一级 Q 幼儿园的拓展活动:水墨画 |
3.二级S幼儿园的拓展活动:无其他拓展活动 |
(二)案例幼儿园开设的拓展活动情况的比较分析:相对于二级园,示范园、一级园有更为丰富的拓展活动 |
五、案例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开设情况的比较分析 |
(一)案例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情况 |
1.示范P幼儿园的幼小衔接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岗位意识 |
2.一级Q幼儿园的幼小衔接重点在于熟悉小学的作息时间 |
3.二级S幼儿园的幼小衔接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
(二)案例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情况的比较分析 |
六、案例幼儿园师幼互动过程与特征的比较分析 |
(一)案例幼儿园师幼互动过程与特征情况 |
1.示范P幼儿园:重视教师与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
2.一级Q幼儿园:注重与幼儿的沟通,有区别地对待幼儿 |
3.二级S幼儿园:尊重理解幼儿,寻找沟通点,把握兴趣点 |
(二) 案例幼儿园师幼互动过程与特征情况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相关问题的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就师资力量而言:示范园拥有更为精湛的教师队伍 |
(二)就幼儿园物质环境而言:案例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无明显差异 |
(三)就办园特色而言:案例幼儿园均有各自的办园特色 |
(四)就拓展活动而言:示范、一级园活动丰富,二级园无拓展活动 |
(五)就幼小衔接课程而言:案例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各有关注点 |
(六)就师幼互动而言:示范、二级园师幼互动比一级园更为积极 |
二、建议 |
(一)家长层面:认清自身实际情况理智择园 |
(二)幼儿园层面:加强师资培训 |
(三)政府层面:加大对一、二级园的投入支持 |
三、相关问题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网络微表情符号的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创新点 |
1.2.1 依据“传播——反馈”模式阐释微表情符号的互动过程 |
1.2.2 从后现代视阈角度对微表情符号进行多维度的审视 |
1.2.3 从使用与满足角度对微表情符号传播与接受主体展开实证分析 |
1.2.4 从社交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角度分析其社会功能和情感作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微表情符号的本体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表情 |
2.1.2 微表情符号 |
2.1.3 主体性 |
2.2 属性界定 |
2.2.1“镜像语言”说 |
2.2.2“流行文化”说 |
2.2.3“视觉文化”说 |
2.3 演变及发展历程 |
2.3.1 历史溯源——语符变异 |
2.3.2 革新阶段——图像表情 |
2.3.3 现状评析——体态语言 |
2.3.4 未来发展——互动艺术 |
2.4 特征解读 |
2.4.1 微表情符号的符形编码 |
2.4.2 微表情符号的语义表达 |
2.4.3 微表情符号的隐喻魅力 |
2.5 小结 |
第三章 微表情符号的创作主体分析 |
3.1 后现代“审美消费”的符号译码解读 |
3.1.1 从“素食主义”到“速食主义”:“符号景观”的精神体验 |
3.1.2 符号化“微审美”趋势的孕生 |
3.1.3 受众的“震惊”与审美现代性体验 |
3.2 微表情符号创作主体的后现代特征 |
3.2.1 无中心化的异质性 |
3.2.2 延异化的幽默思维 |
3.2.3 平面性的简化思维 |
3.2.4 追求差异的创新性 |
3.2.5 狂欢化的本真精神 |
3.3 微表情符号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 |
3.3.1 游戏精神:“越轨”行径宣泄心理压力 |
3.3.2 曲径通幽:社会公众性话语的另类传达 |
3.3.3 网络影像:“DIY”创作满足视觉欲望 |
3.3.4 表情社交:受众个性化符号消费的满足 |
3.3.5 设计延伸:符号与商业文化的跨界渗透 |
3.3.6 情感寄予:设计师生活化的审美性创造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微表情符号的传播主体分析 |
4.1 后现代“媒介化”的传播趋势 |
4.1.1 强势“模因”的传播原理 |
4.1.2“泛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
4.1.3“重新部落化”的传播平台 |
4.2 微表情符号传播个体使用与满足的实证研究 |
4.2.1 使用与满足模式的建构 |
4.2.2 微表情符号传播个体的使用与满足 |
4.2.3 微表情符号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3 微表情符号传播个体的传播动机 |
4.3.1 亲社会动机 |
4.3.2 权利动机 |
4.3.3 印象管理动机 |
4.4 微表情符号传播媒体的后现代特征 |
4.4.1 商业性 |
4.4.2 游戏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微表情符号的接受主体分析 |
5.1 后现代“接受审美”的感知愉悦体验 |
5.1.1“感性”对“理性”的突围:“身体本位化”的审美愉悦 |
5.1.2“移情性”联想所引发的审美愉悦 |
5.1.3“完好”趋向的身体意象召唤审美愉悦 |
5.1.4“审丑”的悲剧性升华——“痛感”的审美愉悦 |
5.2 微表情符号接受主体的后现代审美心理特征 |
5.2.1 求新的视像快感——“临场感”的期待 |
5.2.2 求异的情致感受——“非理性”的消费 |
5.2.3 求简的快餐需求——“浅阅读”的流行 |
5.3 微表情符号接受主体使用与满足的实证研究 |
5.3.1 研究的方法以及构想思路 |
5.3.2 接受主体的社交满意度分析 |
5.4 微表情符号接受主体审美心理影响的理性化反思 |
5.4.1“他律性欲望主义”对人的深度异化 |
5.4.2 文化轮廓——群体极化中自我区隔的隐忧 |
5.4.3“即时体验”审美:虚拟世界的讽刺喜剧与文化膨胀 |
5.4.4 言语“即时博弈”损害交往空间 |
5.4.5 电子化友谊:对两性沟通情势的改变 |
5.4.6 削弱规范语言系统的固有表达秩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对微表情符号创作、传播、接受主体间性行为的思考 |
6.1 哈贝马斯对于“主体间性”观点的阐释 |
6.2 微表情符号创作、传播、接受的主体间性关系 |
6.2.1 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
6.2.2 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
6.2.3 接受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限制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校园招聘广告的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本研究的出发点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招聘管理 |
2.1.2 广告学与广告心理学 |
2.1.3 认知心理学与视觉认知心理学 |
2.1.4 实验心理学 |
2.2 眼动追踪技术 |
2.2.1 眼动追踪技术 |
2.2.2 眼动统计指标 |
2.2.3 眼动追踪数据的分析 |
2.2.4 Tobii眼动追踪系统系列产品 |
3 网页招聘广告的眼动实验设计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对象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3.2.2 实验眼动指标的选择 |
3.2.3 实验设计 |
3.2.4 实验整体 |
3.3 实验流程 |
3.3.1 准备阶段 |
3.3.2 说明阶段 |
3.3.3 测试阶段 |
3.3.4 数据采集 |
4 眼动实验数据分析 |
4.1 构建场景 |
4.1.1 场景的概念与作用 |
4.1.2 场景的创建 |
4.2 创建兴趣区 |
4.3 可视化分析 |
4.3.1 注视轨迹图与热点图分析 |
4.3.2 兴趣区(AOI)分析 |
4.4 实验结果讨论 |
4.4.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
4.4.2 相关建议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9)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校园呼唤移动学习 |
1.1.2 大学移动学习亟需与课堂教学相整合 |
1.2 研究综述 |
1.2.1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
1.2.2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工具 |
1.4.3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移动学习内涵 |
2.1.1 移动学习的概念界定 |
2.1.2 移动学习的基础理论 |
2.2 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概念 |
2.2.1 学习环境的内涵 |
2.2.2 交互式学习环境 |
2.2.3 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
第三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 |
3.1 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依据 |
3.1.1 学习环境构建要素 |
3.1.2 交互式学习设计依据 |
3.2 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模型 |
3.2.1 交互式学习环境的资源设计 |
3.2.2 交互式学习环境的交互方式设计 |
3.2.3 交互式学习环境的交互功能设计 |
第四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实现 |
4.1 交互式学习软件界面实现 |
4.2 开发软件框架 |
4.2.1 选择应用类型 |
4.2.2 确定导航风格 |
4.2.3 上传图标及加载页面 |
4.2.4 生成移动应用App框架 |
4.3 开发软件功能模块 |
4.3.1 微课版块 |
4.3.2 电子书版块 |
4.3.3 你拍我拍版块 |
4.3.4 BBS版块 |
4.3.5 私信版块 |
第五章 行动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5.1 行动研究设计 |
5.2 三轮行动研究 |
5.2.1 确定课程目标,提供学习支架 |
5.2.2 发现学生问题,设计学习活动 |
5.2.3 增加交互维度,提升理解层级 |
5.3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3.1 行动研究数据分析 |
5.3.2 行动研究结论 |
5.3.3 学生访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思考与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江南大学《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移动学习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内容 |
(10)MOOC在我国高校本土化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MOOC研究现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MOOC的诞生与演变 |
第一节 MOOC的诞生与演变 |
一、MOOC的诞生 |
二、不同形式的MOOC |
三、MOOC的演变 |
第二节 MOOC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
一、MOOC学习流程 |
二、MOOC的本质 |
(一) MOOC不是远程教育 |
(二) MOOC不是网络公开课 |
(三) MOOC以“学”为中心 |
三、MOOC的基本特征 |
四、MOOC的不足 |
第二章 国外MOOC的运行 |
第一节 平台建设及开放程度 |
一、平台建设主体及资金来源 |
二、平台开放对象 |
第二节 课程建设 |
一、课程来源及质量监控 |
二、课程类别 |
三、课程开放时间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
一、日趋完善的教学管理 |
二、身份验证 |
三、学习结果认定 |
第四节 盈利模式 |
一、企业培训 |
二、学分认证 |
三、签名认证证书 |
四、系列课程证书 |
五、在线学位 |
六、增值服务 |
七、平台租借费用 |
第五节 对国外MOOC运行模式的评述 |
一、政府、高校及企业积极推进MOOC发展 |
二、制定完善的服务条款 |
三、重视社交互动 |
四、学习数据收集 |
五、全球化战略 |
六、精英化合作路线 |
第三章 中国MOOC运行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平台建设及开放程度 |
一、平台建设主体 |
二、平台开放对象 |
第二节 课程建设 |
一、课程来源及质量保障 |
二、课程类别 |
三、课程开放时间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
一、日常教学管理 |
二、考核及学习结果认定 |
第四节 盈利模式 |
一、学分互认 |
二、签名认证证书 |
三、在线学位 |
四、SPOC |
五、企业MOOC平台收费课程 |
六、职业证书 |
第四章 对我国MOOC运行模式的评析 |
第一节 平台建设 |
一、平台重复建设 |
二、政府反应滞后 |
三、平台开放度不够 |
四、平台利用度不高 |
第二节 课程建设 |
一、课程制作限于名校 |
二、课程开放时间 |
三、课程质量缺乏有效监控 |
四、现有MOOC资源不丰富 |
五、课程开发难度大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
一、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 |
二、评价、考核方式不健全 |
第四节 经费来源 |
一、经费投入较大 |
二、盈利模式不清晰 |
第五章 优化我国MOOC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平台建设 |
一、高校间加强合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
二、政府主导 |
三、保持MOOC的开放免费 |
四、加大MOOC的宣传 |
五、高校引入MOOC |
六、多方合作 |
第二节 课程建设 |
一、课程制作 |
二、增加课程开放度 |
三、加强课程质量监控 |
四、丰富MOOC课程资源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
一、加强虚拟学习社区的反馈作用 |
二、组织线下见面会 |
三、开通微信公众号 |
四、利用学习分析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改革 |
五、完善学分认证考核方式 |
第四节 经费保障 |
一、增加资金渠道 |
二、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带照片的学生信息翻页浏览网页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专题研究[D]. 张雅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校园场所感及其技术促进策略研究[D]. 赵瑞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3]基于谷歌地球的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案例开发设计[D]. 朱红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 [4]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D]. 冯永华. 河南大学, 2018(12)
- [5]苏州公安电子出入境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董倩. 苏州大学, 2018(01)
- [6]不同级别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D]. 郑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网络微表情符号的主体性研究[D]. 余孟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8]校园招聘广告的眼动研究[D]. 史恭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3)
- [9]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 刘萃. 江南大学, 2015(12)
- [10]MOOC在我国高校本土化建设初探[D]. 宋文.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