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林家文[1](2021)在《基于伏邪理论探讨UA、LDL-C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基于伏邪理论,分析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与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探讨伏邪理论致病的特点及其临床实际意义,为冠心病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科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1]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43例,收集其一般资料、UA、LDL-C数值、冠脉造影结果及四诊信息,根据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积分,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UA、LDL-C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的UA水平在年龄分组、体重指数分组、冠脉狭窄程度分组内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LDL水平在性别分组、年龄分组、体重指数分组、吸烟情况分组内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男性患者UA水平高于女性,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吸烟组患者UA水平高于未吸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证型中,痰浊内阻证患者UA水平最高,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心气虚弱证、痰浊内阻证、心血瘀阻证患者LDL-C水平位列前三,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心血瘀阻证患者Gensini积分最高,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UA升高组患者Gensini积分高于UA未升高组,两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按Gensini积分划分的重度狭窄组患者LDL-C水平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升高组患者Gensini积分高于LDL-C未升高组,两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6、经相关性分析,UA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185,P=0.027<0.05),但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LDL-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75,P=0.001<0.01),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04,P=0.015<0.05)。结论:1、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属于伏邪范畴,伏于体内。从二者水平来看,男性高于女性,青年患者较老年患者严重,吸烟可加重,BMI越高越严重,但可随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变化产生变化。2、冠心病痰浊内阻证、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二者水平升高最明显,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可见二者与冠心病痰浊内阻证、心血瘀阻证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性,符合“伏邪致病”的病因病机。
蔡庆雪[2](2021)在《载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冠心病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约占20%-30%。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当两种疾病相互作用时,血脂代谢紊乱更加严重。大量研究证实,LDL-C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H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保护性成分。ApoA是HDL颗粒的重要组成成分,ApoB主要存在于LDL颗粒中。已有多项研究证明ApoA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但对冠心病的分类及合并症未作分别展示。本研究通过对ACS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深度研究ApoA与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ApoA与该类患者经PCI治疗术后发生MACE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收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连续性ACS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检测患者空腹血糖以及各血脂指标(TG、TC、HDL-C、LDL-C、ApoA、ApoB、Lpa),并计算血脂比值(HDL-C/TC、LDL-C/TC、ApoB/ApoA);行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行CAG,依据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电话回访ACS合并2型糖尿病经PCI治疗术后1年的预后情况。①合并T2DM的患者(T2DM组)301例,非糖尿病的患者(NDM组)576例,对T2DM组与ND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患者血脂的差异。②针对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3组:低积分组(≤30分)、中积分组(30.5-90分)、高积分组(>90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各血清指标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资料及上述有意义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③针对经过PCI治疗的ACS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电话随访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其中55例发生MACE(MACE组),196例未发生MACE(非MACE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识别影响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1年发生MACE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①T2DM组与NDM组血脂代谢不同,T2DM组患者ApoB、LDL-C/TC、ApoB/ApoA 高于 NDM 组患者,而 HDL-C、ApoA、HDL-C/TC 低于 NDM 组患者(P均<0.05),TG、TC、LDL-C、Lpa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Gensini低、中、高积分组LVEF、ApoA在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LVEF、ApoA 在低积分组最高[(60.43±1.79)%、(1.10±0.16)g/L],其次是中积分组[(57.84±5.87)%、(1.04±0.14)g/L],最后是高积分组[(54.74±9.24)%、(0.94±0.16)g/L];各血清指标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poA 与 Gensini 积分呈负相关(r=-0.338,P<0.001),ApoB/ApoA 与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r=0.234,P<0.001),FBG、TG、TC、HDL-C、LDL-C、ApoB、LPa、HDL-C/TC、LDL-C/TC 与 Gensini 积分无显着相关性;Gensini 积分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ApoB/ApoA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LVEF、ApoA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其中LVEF(β=-0.238,P<0.001)相关性最大,其次是 ApoA(β=-0.181,P=0.005),然后是年龄(β=0.149,P=0.007),最后是 ApoB/ApoA(β=0.122,P=0.045)。③ACS合并2型糖尿病PCI治疗的患者,MACE组LVEF、HDL-C、ApoA低于非 MACE 组[(56.67±7.19)%vs(58.96±4.76)%、(1.03±0.26)mmol/L vs(1.12±0.25)mmol/L、(0.97±0.13)g/L vs(1.07±0.15)g/L],ApoB/ApoA、Gensini 积分高于非 MACE 组[(1.05±0.36)vs(0.91±0.30)、(84.64±23.94)vs(39.07±2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L-C、ApoB、LPa、HDL-C/TC、LDL-C/TC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poA、Gensini积分与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独立相关[OR=0.006,95%CI(0.000-0.163)、OR=1.083,95%CI(1.058-1.104)]。结论:①合并2型糖尿病ACS患者与非糖尿病的ACS患者血脂代谢不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ApoB、LDL-C/TC、ApoB/ApoA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HDL-C、ApoA、HDL-C/TC低于非糖尿病患者。②对于ACS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ApoA与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③ApoA与Gensini积分是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林浩[3](2020)在《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广西名中医卢健棋教授创立的通阳宣痹汤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旨在推广名中医的SAP诊治经验,并为今后进一步临床及基础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08例明确诊断为SAP(分级为“Ⅰ级”、“Ⅱ级”),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投骰子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阳宣痹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等血管内皮功能重要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绞痛总有效率、西雅图评分(SAQ)。应用SPSS 23.0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中,等级资料运用秩和检验,无序资料则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性检验后,组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分级、基础疾病、血管内皮功能重要指标(FMD、NO、ET-1)、中医证候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西雅图中五组内容的评分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心绞痛程度均有改善(P<0.05),但相比下,治疗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后FMD: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FMD水平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但治疗组的升高水平更为明显(P<0.05);4.治疗前后NO、ET-1水平: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的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1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5.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显着(P<0.05);6.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受试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均较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的6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SAQ各个小组评分: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SAQ内容中各个小组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西雅图内容除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0.05)外,其余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完成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105例受试者生命征平稳,两组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各项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阳宣痹汤可有效改善痰瘀互结型SAP患者的心绞痛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并显着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验证,值得临床推荐。2.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后发现,通过运用中医药干预血管内皮功能的方式治疗SAP一直是近30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所在,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中成药及治法中,多涉及芳香温通,益气活血类别的中药组分及相关治则,一定程度上验证此研究开展的科学性。3.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通阳宣痹汤治疗SAP的作用机理,预测出通阳宣痹汤中含有许多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确切改善作用有效化学成分,如豆甾醇、β-谷固醇、异鼠李素、卡维丁、8-异戊烯基山奈酚等,进一步通过拓扑分析发现通阳宣痹汤含有许多与SAP疾病紧密相关潜在核心靶点,如VEGFA、PPARG、CAT、TP53、SOD1等,为未来大中心、多样本的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黄也[4](2020)在《冠通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冠通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从而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方面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心内科住院部及门诊部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且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基础疗法,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服冠通方煎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心绞痛积分情况、心功能分级情况、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评分情况、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试验评分情况,以及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基础、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等指标,对比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治疗后的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0.60%,将两组治疗后的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症状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积分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治疗后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以及LDL-C水平进行比较,两组结果均为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将两组患者HDL-C上升水平比较,治疗组HDL-C上升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均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着下降,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P<0.05);将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患者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估积分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行运动耐量试验,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方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变长(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冠通方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2)两组均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发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3)两组均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疗效,使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估积分下降、六分钟步行距离变长,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得到提高,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两组均能改善血脂水平,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两组均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评分情况,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本联合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王雯灏[5](2020)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脂蛋白(a)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脂蛋白(a)、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检验数值、介入影像表现的联系,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提供一定思路。方法:选取于诊断为CHD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314例,收集其血浆脂蛋白(a)及冠脉造影结果,冠脉造影结果经计算后以Gensini评分表示,并给予患者中医辨证。运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二者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秩和检验Lp(a):H=171.983,P<0.001。Gensini评分:H=122.823,P<0.001。有显着差异。即各证型间患者Lp(a)浓度、Gensini评分差距很大。2.与心血瘀阻证相比,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Lp(a)浓度、Gensini评分均较低,其中气阴两虚证最低,分别为心血瘀阻证的0.224倍和0.028倍,Gensini评分P<0.05显着程度良好。气滞血瘀证的Lp(a)浓度高于气阴两虚证,是对照证型的0.39倍,但是P>0.05无显着意义。气虚血瘀证相对另两者Gensini评分稍高,为对照证型的0.419倍,P<0.05显着程度良好,Lp(a)浓度与心血瘀阻证的对比P>0.05不具有显着性;而痰阻心脉证的Lp(a)浓度明显比心血瘀阻证高P<0.05,为2.709倍,Gensini评分略高1.637倍但无显着差异P>0.05;心肾阴虚证的Gensini评分明显低于心血瘀阻证P<0.01,为心血瘀阻证的0.132倍,但Lp(a)浓度却较高1.829倍但无显着差异P>0.05;阳气虚衰证Lp(a)浓度、Gensini评分均为最高,Gensini评分显着P<0.01,而Lp(a)浓度差异不显着P>0.05,阳气虚衰证组患者样本量过少,不予讨论。3.实证-虚证、痰阻心脉证-非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非气阴两虚证的ROC曲线位置均优于参考线,其中实证-虚证Gensini评分概率曲线与联合概率曲线AUC基本相同,分别为0.821和0.820均>0.5,Lp(a)浓度概率曲线AUC为0.705>0.5。痰阻心脉证联合概率的AUC为0.844>Gensini评分概率0.835>Lp(a)浓度概率0.796>0.5。气阴两虚证联合概率的AUC为0.894>Gensini评分概率0.882>Lp(a)浓度概率0.765>0.5。综上,Lp(a)浓度、Gensini评分联合可用于辨证痰阻心脉证及气阴两虚证,联合评价优于单项评价。结论:1.Lp(a)浓度、Gensini评分联合对CHD辨证倾向性有区分价值。2.Lp(a)浓度、Gensini评分均低时CHD证型倾向为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Lp(a)浓度较高而Gensini评分不高时CHD证型倾向于心肾阴虚证;Lp(a)浓度、Gensini评分均较心血瘀阻证更高时CHD证型倾向于痰阻心脉证。3.Lp(a)浓度、Gensini评分可用于区分CHD实证和虚证、气阴两虚证-非气阴两虚证、痰阻心脉证-非痰阻心脉证,二者联合评价较单因素在区分气阴两虚证和痰阻心脉证有更好的意义。
周雪玲[6](2020)在《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心丸抗急性心肌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活心丸对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并且从AMI导致的心脏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病程中,探讨活心丸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脏炎症(Cardiac Inflammation)的影响及潜在机制。进一步阐明活心丸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脏损害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活心丸治疗急性心肌缺血,保护靶器官损害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1.体重(180±20)g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依照初始体重值随机分为正常组(Sham)、模型组(AMI)、活心丸低剂量组(HXP-L)、活心丸高剂量组(HXP-H),每组8只。按照临床给药量予以每日灌胃,Sham、AMI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天,活心丸低剂量组(HXP-L)每只3mg/kg/天,活心丸高剂量组(HXP-H)每只9mg/kg/天。持续灌胃10天,在第9天、第10天灌胃后,AMI组、HXP-L组、HXP-H组予皮下注射ISO(8mg/kg),Sham组大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两次注射时间间隔24小时,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2.造模后通过心电图检测ST段改变;3.采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的变化;4..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CTnT、CK-MB、MDA、SOD、IL-6、TNF-α的表达;5..大鼠心脏组织称重,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6.免疫组化检测心脏组织Mac2、IL-6、TNF-α及TLR4、p-NF-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1.心电图结果表明,与Sham组比较,AMI组大鼠ST段抬高>0.1mv,HXP给药组可显着降低ST段上抬幅度。2.小动物超声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MI组的舒张末期容积显着增大,HXP-H组能够显着改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变化;3.ELISA结果显示,与AMI组比较,HXP给药组能够降低血清中CTnT、CK-MB的水平;降低血清中MDA的水平,提高SOD活性;并且能够下调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4.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脏组织重量明显增大,HXP给药组能够减轻心脏重量;HE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AMI组比较,HXP给药组能够显着改善心肌组织损伤,减轻心肌纤维紊乱,减少炎症细胞浸润。5.IHC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脏中的Mac-2、IL-6、TNF-α、TLR4、p-NF-κB含量明显增多,在给予活心丸干预后,Mac-2、IL-6、TNF-α、TLR4、p-NF-κB的含量在心脏中显着减少。结论1.活心丸干预后,可降低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的抬高。2.活心丸干预后,可改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舒张末期容积的增大,减轻心脏功能紊乱。3.活心丸干预后,能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酶和氧化应激损伤;减轻心脏重量,改善心脏病理形态。4.活心丸干预后,可减少Mac-2、IL-6、TNF-α炎性因子的释放,对心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4.活心丸可通过调控TLR4/p-NF-κB信号通路中TLR4、p-NF-κB的表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炎症。
李双[7](2020)在《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风阻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风阻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O、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风阻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所有纳入病例均来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心一科住院病房收集所得,共93例,且符合纳入标准。根据临床患者合并症实际情况,遵循随机化及均衡性的原则,运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期间三组均需给与一般非药物治疗如:卧床休息(1-3天)、心电监护、指脉氧检测、氧气吸入、戒烟限酒;对照组给与西医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1西医基础用药的基础上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方,治疗组2在治疗组1的基础上外用穴位贴敷,选穴为内关(双)、膻中、心俞(双),共7贴,隔日一次,每次每穴一贴,时间持续6小时,治疗周期均为14天。通过SPSS22.0统计分析三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心绞痛发作积分(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从而判定三组疗效。结果经过14天治疗,有90例患者顺利完成实验,三组各有一例脱落,结果符合预期疗效判断:1.hs-CRP水平方面:三组患者经治疗后hs-CRP数值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两两对比,对照组与治疗1、2组分别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1、2组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2.NO水平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No数值均较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进行两两对比,对照组与其余两组分别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1、2组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3.心绞痛发作情况积分方面:三组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两两对比,对照组与其余2组分别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1、2组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4.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三组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后组间两两对比,对照组与其余2组分别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1、2组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5.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三组资料经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通过SNK-q两两对比,对照组与其余两组分别比较(P<0.05);两治疗组1、2比较(P<0.05),均具有可比性,且治疗组2改善心绞痛症状最优。6.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三组资料经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对比,对照组与其余两治疗组分别比较(P<0.05),治疗组1、2比较(P<0.05),均具有可比性,且治疗组2改善中医症状效果最优。7.心电图疗效方面,三组资料经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对比,对照组与其余两治疗组分别比较(P<0.05),治疗组1、2比较(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2心电图情况改善最显着。8.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方面,三组治疗后在PL、AS、AF、TS、DS这5个维度治疗效果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维度内组间两两对比,三组治疗后在PL、AS、AF、TS这四个维度进行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2效果最优;三组在DS维度内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结果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症状疗效、心绞痛疗效、NO水平;降低hs-CRP水平、改善心电图情况、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满意度,无肝肾功能损伤。其相关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冠脉痉挛、增加冠脉供血、延缓冠脉粥样硬化进程。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推广。图0幅;表15个;参107篇。
龙燕[8](2020)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估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血流变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变血黏度、低切变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心功能(NTpro-BNP、LVEF)、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血脂水平(TG、TC、LDL-C)、抗氧化指标(SOD)、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聚集率、TXB2、PAI-1)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之日起到2020年2月前发表的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RCT文献,检索数据库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医学、Sinomed、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文检索词包括:“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随机”;英文检索词包括:“Sofren injection”、“Dazhu Hongjingtian”、“Coronary artery disease”、“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Unstable angina”、“Chest pain syndrom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所有的数据分析均采用软件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算机初步检索到文献663篇,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51篇,共441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认为:观察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有利于改善心绞痛症状,临床心绞痛疗效的显效率(RR=1.43,95%CI:1.331.55,P<0.00001)及总有效率(RR=3.76,95%CI:3.064.62,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有利于改善心电图疗效,显效率(RR=1.51,95%CI:1.311.73,P<0.00001)和总有效率(RR=1.24,95%CI:1.121.38,P<0.0001)优于对照组;降低患者CK-MB水平(WMD=-5.61,95%CI:-9.14-2.08,P=0.002);降低患者NT-pro BNP水平(WMD=-539.22,95%CI:-730.00-348.44,P<0.00001);改善患者LVEF水平(WMD=7.18,95%CI:5.738.63,P<0.00001);降低患者IL-6(WMD=-16.59,95%CI:-19.94-13.25,P<0.00001)、hs-CRP(WMD=-5.16,95%CI:-6.21-4.12,P<0.00001)和TNF-a(WMD=-29.57,95%CI:-51.74-7.40,P=0.0009)水平;降低患者全血黏度(WMD=-1.10,95%CI:-1.41-0.80,P<0.00001)、纤维蛋白原(WMD=-0.62,95%CI:-0.75-0.49,P<0.00001)和血浆黏度(WMD=-0.25,95%CI:-0.33-0.17,P<0.00001);抑制血小板聚集(WMD=-5.98,95%CI:-6.46-5.50,P<0.00001);降低患者TXB2(WMD=-14.24,95%CI:-18.02-10.46,P<0.00001)和PAI-1(WMD=-14.76,95%CI:-27.55-1.97,P=0.02)水平;降低患者血中LDL-C(WMD=-0.41,95%CI:-0.55-0.26,P<0.00001)、TC(WMD=-0.60,95%CI:-0.78-0.42,P<0.00001)和TG(WMD=-0.18,95%CI:-0.24-0.13,P<0.00001)水平;提升患者血中SOD(WMD=9.31,95%CI:6.2412.38,P<0.00001)水平。有19篇文献提及了不良反应,7篇发生了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在两组中均有发生。结论:常规治疗加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改善ACS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提高患者LVEF,降低患者血清CK-MB、全血黏度(低切变血黏度、高切变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NT-pro BNP、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血脂水平(TG、TC、LDL-C)、SOD、TXB2、PAI-1水平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提高ACS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和临床治愈率,预防AC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根据现有的文献研究,认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ACS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然而,未来亦需要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RCT对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ACS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更加科学的验证。
徐诗梦[9](2020)在《医用红外热像仪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联合应用医用红外热像仪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胸部红外热图特点,研究胸部左右两侧温差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医用红外热像仪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疑似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人进行胸前区红外热像检查,保存红外热图,计算并记录左右双侧胸壁温度差[△T(℃)=左侧心前区平均温度-右侧对称部位平均温度],并于12小时内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并计算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比较两组红外热图特征,分析冠心病组中△T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入选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进入冠心病组64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红外热图前胸部双侧温度基本对称,或左侧稍高于右侧,△T(℃)=0.1560±0.24066;冠心病组前胸部两侧区域温度分布明显不对称,左侧心前区较右侧偏低,△T(℃)=-0.1631±0.33839,比较两组△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冠心病组中,△T与Gensini评分呈显着负相关(r=-0.601,P<0.001),即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左侧心前区温度较右侧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红外热图前胸部两侧区域温度分布明显不对称,左侧心前区较右侧低,具有特征性表现;冠脉病变程度越重,左侧心前区皮温较右侧降低越明显;医用红外热像仪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中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周银环[10](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关于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手段对唐蜀华教授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与挖掘,传承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探索其学术思想,归纳用药特点和规律,提炼出临证经验中隐藏的新理论、新方药,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的医案资料来自于江苏省中医院(2016.07.01-2019.12.31)唐蜀华教授诊治的门诊病例,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和经验。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74例患者的医案资料,得到药物药性以温性、寒性为主,占比例82.87%;五味主要是苦、甘、辛味,比例高达93.16%;归经主要为肝经1764次,肺经1407次,脾经1160次,胃经874次,肾经712次;得到药物频次在10次以上共50味,使用频次前10位依次为丹参、川芎、黄芪、赤芍、刺五加、红花、瓜萎、绞股蓝、桃仁、郁金。主要证候要素为气虚202次(73.7%)、血瘀207次(75.5%)。“组方规律”分析,取“支持个数”设置为150,“置信度”设置为0.95,得到核心药物7味。在“新方分析”模块,将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0组以及潜在新方10组。结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唐蜀华教授强调本虚以气虚为主,阴虚亦较为常见;标实以血瘀为主,兼加痰浊,郁久化热。治疗上重视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核心药物为黄芪-丹参-川芎-红花-赤芍-刺五加-瓜萎。
二、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伏邪理论探讨UA、LDL-C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收集一般资料 |
2.3 收集冠脉病变情况 |
2.4 收集四诊信息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结果 |
3.2 UA、LDL-C水平、冠脉病变情况与中医证型比较 |
3.3 UA、LDL-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 |
3.4 UA、LDL-C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
4 讨论与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UA、LDL-C水平与性别相关性 |
4.3 UA、LDL-C水平与年龄相关性 |
4.4 UA、LDL-C水平与BMI相关性 |
4.5 UA、LDL-C水平与吸烟相关性 |
4.6 UA、LDL-C水平、Gensini积分与中医证型 |
4.7 UA、LDL-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 |
5 局限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载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SAP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及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药干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SAP的现状研究 |
1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2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药干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SAP的现状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3 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讨论内容 |
文献研究二:《伤寒杂病论》对胸痹的认识与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通阳宣痹汤治疗SAP的分子机制分析 |
1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CHD的记载 |
2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CHD病因病机的阐释 |
3 治疗原则 |
3.1 治病求本 |
3.2 标本兼治 |
3.3 从肾论治 |
4.卢健棋教授通阳宣痹汤创方理念 |
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通阳宣痹汤治疗SAP的分子机制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的讨论内容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4 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评定指标 |
1.7 伦理学要求和知情同意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疗效分析 |
3 讨论 |
3.1 组方背景 |
3.2 组方分析 |
3.3 单味药物的药理学相关研究 |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
3.5 进一步扩充文献研究内容的缘由 |
3.6 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冠通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及现状 |
1 中医学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认识 |
1.1 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 |
1.2 中医学缺血性心肌病的病因病机 |
1.3 中医学缺血性心肌病的辨证分型 |
1.4 中医学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的认识 |
1.5 中医药对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研究近况 |
2 西医学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认识 |
2.1 缺血性心肌病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
2.2 缺血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 |
2.3 西医学对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及研究近况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样本量估算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终止试验标准 |
1.7 脱落病例标准 |
1.8 研究方法 |
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2.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2.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2.3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2.4 心功能疗效评定标准 |
2.5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4 观察结果 |
4.1 入选病例和完成情况 |
4.2 病例一般资料 |
4.3 疗效统计学分析 |
4.4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缺血性心肌病流行病学现状 |
2 冠通方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冠通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缺血性心肌病症状疗效比较分析 |
3.2 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分析 |
3.3 心功能疗效比较分析 |
3.4 血脂水平变化比较分析 |
3.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分析 |
3.6 生活质量评估比较分析 |
3.7 运动耐量试验比较分析 |
4 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脂蛋白(a)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CHD祖国医学认识 |
1.1 CHD与祖国医学病名的对应 |
1.2 CHD与中医病因病机 |
1.3 CHD相关因子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
2.CAG在诊断CHD中医证型的意义 |
3.LP(A)的相关研究综述 |
3.1 Lp(a)的组成、体内代谢过程、人群分布、生理病理作用、治疗药物等 |
3.2 Lp(a)与冠状动脉狭窄变化的病理机制 |
3.3 Lp(a)与CHD中医辨证的关系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剔除标准 |
1.2.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1.1 CHD证型分布、证型-年龄分布 |
1.2 CHD证型-性别分布 |
2 观察结果 |
2.1 中医证型的Lp(a)、Gensini评分情况 |
2.2 Lp(a)、Gensini评分与中医证型的logistic回归 |
2.3 运用ROC曲线讨论Lp(a)、Gensini评分对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效能 |
2.3.1 实证-虚证 |
2.3.2 单独证型的ROC曲线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结果分析 |
2.1 CHD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分析 |
2.2 CHD中医证型与Lp(a)和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2.3 Lp(a)浓度和Gensini评分对CHD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 |
3 本研究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 |
4.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心丸抗急性心肌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药物、试剂及仪器 |
2.1 药物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动物分组 |
3.2 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建立及给药方法 |
3.3 检测指标 |
3.4 心电图检测ST段的改变 |
3.5 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的方法 |
3.6 取材 |
3.7 ELISA 检测血清中 CK-MB、SOD、MDA 、IL-6、TNF-α的表达 |
3.8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1 活心丸对心电图ST段的影响 |
2 活心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
3 活心丸对大鼠血清中心肌酶(cTnT,CK-MB)的影响 |
4 活心丸对血清中MDA、SOD的影响 |
5 活心丸对血清中IL-6、TNF-α的影响 |
6 活心丸对心脏重量的影响 |
7 活心丸对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8 活心丸和大鼠心脏炎性细胞浸润的联系 |
9 活心丸对大鼠心脏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影响 |
10 活心丸对大鼠心脏中 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风阻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病例剔除、脱落和中断标准 |
1.2.5 治疗方案 |
1.2.6 观察指标与方法 |
1.2.7 统计学处理 |
1.3 研究结果 |
1.3.1 完成情况 |
1.3.2 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的比较 |
1.3.3 疗效性指标分析 |
1.3.4 安全指标 |
1.4 讨论 |
1.4.1 于慧卿教授治疗胸痹的认识 |
1.4.2 于慧卿教授对于风药治疗胸痹的认识 |
1.4.3 组方分析 |
1.4.4 现代药理研究 |
1.4.5 穴位贴敷原理及选穴依据 |
1.4.6 穴位贴敷药物组成及组方原则 |
1.4.7 临床疗效分析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
2.1 中医学对于胸痹的认识 |
2.1.1 病名及概念 |
2.1.2 病因病机 |
2.1.3 中医医家对胸痹病辨证论治认识 |
2.1.4 现代中医对胸痹病的治疗研究 |
2.1.5 “风邪”与UA相关性的认识 |
2.2 西医学对于UA研究进展 |
2.2.1 不稳定心绞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2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病例基本信息调查表 |
附表B 心绞痛西雅图评分表 |
附表C 中医症状积分、分级表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资料 |
2.2 结果分析 |
2.2.1 心绞痛疗效 |
2.2.2 心电图疗效 |
2.2.3 CK-MB |
2.2.4 NT-pro BNP |
2.2.5 LVEF |
2.2.6 IL-6 |
2.2.7 hs-CRP |
2.2.8 TNF-a |
2.2.9 血流变 |
2.2.10 血小板功能 |
2.2.11 血脂 |
2.2.12 SOD |
2.3 不良反应 |
讨论 |
3.1 传统医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2 心绞痛疗效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3 心电图疗效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4 CK-M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5 NT-pro 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6 IL-6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7 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8 TNF-α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9 血流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10 血小板功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11 血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12 SOD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13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3.14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医用红外热像仪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2.4 方案流程图 |
3 结果 |
3.1 分组情况与两组基线比较 |
3.2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前胸部红外热图特征 |
3.3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前胸部左右侧温差比较 |
3.4 冠心病组左右胸壁温差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关于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认识 |
1.2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 |
1.3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1.4 冠心病的治疗 |
2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中医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
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处理 |
2.2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药物的归经 |
3.2 药物的四气 |
3.3 药物的五味 |
3.4 证型 |
3.5 四诊信息统计 |
3.6 药物频次统计 |
3.7 药物组合分析 |
3.8 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
3.9 新方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情况讨论 |
2 药物归经讨论 |
3 药物四气分析 |
4 药物五味的讨论 |
5 证型讨论 |
6 药物频次讨论 |
7 组方规律讨论 |
8 新方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伏邪理论探讨UA、LDL-C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D]. 林家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载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蔡庆雪. 山东大学, 2021(09)
- [3]通阳宣痹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林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冠通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脂蛋白(a)的相关性分析[D]. 王雯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心丸抗急性心肌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D]. 周雪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风阻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 李双.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D]. 龙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医用红外热像仪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D]. 徐诗梦.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关于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经验研究[D]. 周银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