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图作文应考策略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彬[1](2021)在《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HSK五级考试由听力部分、阅读部分和书写部分构成,其成绩是外国留学生申请奖学金、来华学习和跨国企业招聘员工的重要依据。书写部分是新HSK五级测试中要求运用汉语逻辑思维表达、准确掌握语法知识的一个测试部分,它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目前,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中,大部分师、生深感书写部分难以复习,欠缺教学技巧与辅导策略。因此,对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的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以中高级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10套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及30篇HSK五级写作作业为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首先,阐明了研究意义及方法,并评述了新HSK五级研究现状。在“完成句子”真题中分析出28类语法考点,“词语写作”与“看图写作”真题中统计出5项“话题考点和3类场景类型。其次,分析模拟测试及写作作业,将两种语料中的写作偏误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模拟测试与访谈,从母语与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及学习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的偏误原因。又结合留学生写作偏误缘由,在词句训练、语法偏误库、话题和网络教学等方面,给汉语综合课与写作课提出教学建议,并有针对性地对完成句子、词语写作和看图写作三种题型提出教学建议。最后,希望本研究对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教学有所帮助,为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也提供一定参考。
王美莲[2](2019)在《准格尔旗第二中学日常作文评价标准探研》文中认为作文评价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对学生作文各种因素和现象所作的评析活动和价值判断。作文评价标准是衡量这种价值判断的准则。作文评价是一个直接指向并调控作文教学发展趋势、进程的过程,是主、客观行为的统一,其核心问题是评价标准问题。因此,确立高效、易操作的作文评价标准十分重要。当前日常作文教学中大多采用综合评价和分项评价两种作文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的优点是效率较高,在日常作文评价中运用较多,缺点是分数解释性和教学针对性差。分项评价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考察评估学生语言能力更全面、结果更稳定,缺点是评阅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两种作文评价方法各有优缺。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第二中学七、八年级日常作文教学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与学科教师交流、教学研究小组讨论、日常作文训练课等方式,研究了初中作文评价标准的实施情况,指出了准格尔旗第二中学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对作文评价的关注度较低,教师批改作文的数量偏多,作文评价标准统一性不够,作文评价标准与日常作文教学的匹配性和适应性不足,作文教学总体效能较低。笔者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应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纲,结合教学目标和各课时具体写作要求将其细化,适时调整作文评价标准的教学观点,探研性地提出了适合准格尔旗第二中学学情的作文评价标准,以期该校语文教师进一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水平、关注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变化,使作文评价朝着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每课的写作训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的是记叙文训练,有的是议论文训练,有的是写景训练,有的是记事训练。统编教材单元写作训练就是这样安排的,各个教学单元的具体评价标准和侧重点都有各自的不同。应该看到,即使是同一评价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随着对训练目标解读的深入,结合每一次教学训练目标的差异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更易符合文体特征、更易达成训练目标。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并引领示范评价和修改。笔者针对2016版统编语文教材七、八年级上册每单元的写作训练,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情况,制定了较有针对性的日常作文评价标准,并抽取了作文水平高、中、低各不相同的三位八年级学生的作文原文,提供了三位学生运用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并修改的范例,经过分析总结,指出了作文评价标准的局限,提出了作文评价的应用策略。
张玲[3](2019)在《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文中提出写作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文水平是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难操控的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许多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也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定位和思考,并纷纷为之寻找对策。然而,目前高中作文教学还普遍处于没有规则和条理可循的状态,耗时长、效率低的现象非常突出,甚至一些老师还没有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尚未对作文训练进行体系化的安排,许多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各行其道,教学缺乏计划,随意性较大;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对作文题材的选择与处理、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都不熟练,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不良影响,在此情形下,对高中作文教学进行序列化研究的意义无可比拟。本文以作文教学序列化为研究视角,主要研究2008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全文有五个章节,每章的内容如下:第一个模块,阐述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的主要内涵。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引出作文,作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序列化的具体含义,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主要浅析作文序列化研究对高中作文教学的意义。第二个模块,主要讨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内容。第一节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梳理,主要包含:“阅读鉴赏”中的作文素材;“表达交流”中的作文专题;“梳理探究”中的作文练习;“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训练;以及“名着导读”部分的思考与探究。第二节重点是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特点,即关注写作过程,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同时兼顾文体和作文训练思维。第三节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教学案例的形式来了解当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使用状况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针对不同主体进行调查,并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绘制成图表,两者相结合进行概括分析,目的是找出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个模块,注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资源的系统开发与利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写作专题、课本范文、名着推荐与阅读、写作练习、思考探究练习几个方面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第二部分阐述写作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则,即:文体、环节、技巧三者整合;以文体为主线,三者相互补充;师本、生本有机统一。以教材为源头,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坚持读写结合、积累与训练相统一的原则,让语文教材成为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纽带。第四个模块,基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构建序列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第一节是序列化的作文教学目标,包含总体目标、学段目标、教学重点。第二部分从作文教学内容的角度,通过仿写课本范文,积累作文素材,辅导学生的作文练习,传授学生写作方法。第三部分设计序列化的作文练习,遵循作业设计标准,将作文训练目标与写作专题的主题融合在一起,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多样、形式不一。第四部分在结合语文课程知识和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关注教学实际,提出作文教学序列化设想,详细列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值得借鉴的的课本范文和作文练习。第五个模块,以作文教学序列化为指导思想,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第一根据立足于教材的阅读和写作系统,重视写作基础知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综合训练为主,分项训练为辅助的原则按照学段划分,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第二阐述具体的教学设计范例,如以“善待生命,学习论证”写作专题和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与开发。
邱华[4](2019)在《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可见,习作教学在学生学习写作、培养写作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习作教学缺失;二是虽有习作教学,但几乎缺乏有效指导。究其缘由主要归因于教师缺乏习作教学实施指导能力;教师习作理念落后,不研读教材,盲目使用教材;教师缺乏写作教学知识,缺乏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精准知识的能力。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基于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问题进行研究,诊断习作教学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立足教学实践探索解决策略。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论证:第一章立足课堂,对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课例进行案例研究,将发现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主要存在习作教学目标确定盲目、教学内容选择随意、过分关注体式为了教而教、例文引路缺乏清晰指向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探究原因。第二章针对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微型化写作理论为依据,探寻问题解决的策略。构建了确定微型化习作教学目标、选择微型化习作教学内容、搭建微型化习作学习支架三位一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系,为进一步有效选择策略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基于案例研究从微型化习作教学目标、选择微型化习作教学内容、搭建微型化习作学习支架三个维度,结合具体的课例实践,探索出紧扣课标细化教学目标、依据学情确定目标;依据目标选择内容、立足学情选择内容、利用已有资源遴选内容;激活生活积累素材搭建问题支架、创设交际语境搭建活动支架、巧用例文搭建知识支架、以评促改搭建能力支架的策略。本研究从案例研究的视角梳理出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具体问题,聚焦问题的解决,探寻出三位一体的习作教学策略具有可操作性。但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理论与实践的验证。
李娟[5](2019)在《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策略试探》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本文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就如何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粗浅的探索。
鲍晗[6](2018)在《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对培养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陈望道先生是着名的学者、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倡导语文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语文现代化都做出了贡献,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在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陈望道的作文思想重点关注文章体制,不但揭示了文体分类与作文训练的相契性,而且还着重强调了作文训练与能力素养的循序渐进性。这对于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活动来说,既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又有着极强的理论指导性。本文希求通过分析总结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为解决当下高中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文体意识培养的问题提供借鉴。首先通过查找参考文献等途径,对陈望道的文章体制思想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陈望道的文章体制思想具有精粹性、透彻性、科学性的特点,学习并运用陈望道的文章体制思想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明晰文体概念,建立知识体系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淡化文体”的含义,从而使得作文走向真表现、走近读者。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当前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存在零碎化、浅显化、混乱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本文提出了三种解决策略,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系统化解决策略;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拓展化解决策略;循序渐进的有序化策略。
吴琴[7](2018)在《五十五年语文高考作文研究》文中指出高考作为一种公平的选拔机制,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人才的重任,是链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语文学科作为高考的主干科目,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语文高考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个内容,高考作文作为语文高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主要阵地”,是高考语文中的“半壁江山”,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语文高考作文是高考试题中单题分值最高的题目,作为攸关前途命运的高考中的焦点内容,高考作文总能反映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思想,因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基于历史考察的角度,从1952年以来统一高考的语文高考作文入手,结合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两个方面,运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1952年-2017年共五十五年的语文高考作文,目的是为了整体地了解高考作文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清楚地认识高考作文内容的变化、作文形式的更新以及作文评价标准的发展,以期为语文高考作文提供多角度的研究视角。在绪论中,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研究的创新点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研究的正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语文高考作文的历史进行分期。根据社会背景与文化的变迁以及语文高考制度的发展,结合高考作文的命题与评价,将1952年-2017年语文高考作文的发展历史划分为1952年-1979年、1980年-1998年、1999年-2017年三个阶段,并概述各个阶段高考作文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是对高考作文的命题与评价进行分析。结合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以1952年-2017年语文高考作文的试题和评分标准为材料,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对高考作文进行剖析。其中,考试内容从命题内容和作文主题进行了概括,考试形式主要从四大命题形式和三大文体形式进行了梳理,而评价标准主要从评阅方式和评分标准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探析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的趋势。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变革,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也在不断发展,这一部分主要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梳理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经过五十五年的发展,高考作文考试内容的关注点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作文命题的形式在不断创新,作文评价标准也日趋科学。第四部分是探究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高考作为重要的选拔和评价方式,自始至终都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考作文具有综合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但其在命题研究视角、学生写作视角、教师教学视角、作文评阅视角等方面皆存在问题。第五部分是对高考作文的思考。分别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以期对现在及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体系研究有所启发。
孙世梅[8](2018)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文中提出教学价值取向即教学的本位价值,是教学活动中最为核心的价值,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基于教学价值观念在教学中处理各种教学事务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倾向。本研究以F小学的四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所秉持的教学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取向、个案研究策略,通过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搜集田野研究数据,描述并分析四位特级教师的教学事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论文、报告讲座等。研究呈现了他们的教学实践样态,运用丰富的数据凝练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并对教学价值取向生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阐释。四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样态主要表现为对识字教学的探索、对阅读教学的变革和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坚持“人”的立场;秉持“双基”为基;注重培养思维品质;立足学科的系统性;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时代的引领、学校环境的塑造和个人素养的完形等,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一旦形成,也会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一,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四,对小学语文教师情境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梳理了F小学四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典范例,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探究。期待能够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助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也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抢救性”研究,能在一定意义上完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样貌。
周妙妙[9](2018)在《中国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在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师生上课的必要资源。教材编辑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师生教学的效果。写作教材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主要来源。教材在不断的修订与完善,写作教材也在朝着更符合学生心理和逻辑的方向发展。中国台湾与大陆语文教育存在着诸多共性,两岸的写作要求也存在着相似性,因此两岸教材可以相互借鉴。本论文以台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现行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国语》课本中“统整活动”里与写作有关的栏目以及与课本配套的《国语习作》中的“作文练习”,来探讨写作教材在内容、编排等方面的价值。本论文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献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等内容进行阐明。第二部分是对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目标的分析。中国台湾地区的课程目标与能力密切相关,是以能力为主轴与导向,从教材应贯彻的思想目标以及编写要点和写作能力指标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从《国语》的写作知识系统和《国小习作》的写作练习系统两个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对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编排的分析,主要包括整体编排方式和版面设计研究两个方面。第五部分在前面对写作教材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写作教材的特点,分别从写作知识的指导、写作练习的命题、写作内容的排列、版面设计四个维度展开。之后根据这四个维度对大陆地区写作教材提出启示。中国大陆应当在写作教材中丰富并严谨编排写作知识,指导应具有可操作性。在写作练习的命题上,大陆在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和命题主题的多元化上比中国台湾地区做得更好,但需增强写作内容的适应性和想象作文的练习,以及注重交流力。在写作内容排列上,目前大陆写作教材主要以“篇”训练写作,单次练习的文体知识呈现也较单一,还需增强渐进性和整合性。在写作教材版面设计上,大陆需加强颜色运用和丰富变化并协调版面元素,以及注重多类型插图的运用。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研究,挖掘台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康轩版写作教材的优点与不足,为中国大陆教材的编辑提供借鉴。
刘昕[10](2017)在《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高考作文在语文高考当中占有巨大的分值,对于高考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关注点之一。2003年实行新课标以来,高考作文命题更加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思想创新,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人文关怀,多元化趋势逐渐加强,写作的思辨性逐渐提升,人文性逐渐高涨。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新思维、新见解等特点。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不断变革的前提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在思想、观念、方法和内涵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然而,我们的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无法完全地适应新课改背景下高考作文教学观念的这种变化。在我们的一线教学实践当中,还存着一些不符合新时代教育思想,与高考语文作文观念不相符合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为了找出具体的问题所在,作者对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高一到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学生的作文写作普遍存在着审题不准确,所用材料不恰当、文字功底差、结构不严谨等问题;教师们也出现了诸如教学方式僵化、指导方式模式化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研究根据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应地提出解决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策略:教师应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作文素材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真实感,并从课本中找寻素材;教师应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重视作文教学训练的系统性和目的性,加强审题和文体的训练。同时教师要改善作文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等。本研究通过探究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规律性的联系,摸索出能够指导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期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看图作文应考策略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看图作文应考策略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新HSK测试研究 |
1.2.2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研究 |
1.2.3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教学策略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测试目标 |
2.1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题型考点 |
2.1.1 语法考点 |
2.1.2 话题考点 |
2.1.3 场景统计 |
2.2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题型特点 |
2.2.1 句子顺序的唯一性 |
2.2.2 语段表达的逻辑性 |
2.2.3 语篇表达的完整性 |
第3章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模拟测试及写作作业分析 |
3.1 模拟测试偏误分析 |
3.1.1 测试题目分析 |
3.1.2 句子成分颠倒 |
3.1.3 文章思路混乱 |
3.1.4 图片表达困难 |
3.2 写作作业偏误分析 |
3.2.1 写作作业分析 |
3.2.2 词语运用有误 |
3.2.3 单句结构不当 |
第4章 留学生模拟测试及写作作业偏误原因 |
4.1 母语与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4.1.1 母语依赖过多 |
4.1.2 目的语知识泛化 |
4.2 文化因素负迁移 |
4.3 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干扰 |
4.3.1 写作方式网络化 |
4.3.2 简化与回避写作 |
4.4 学习环境影响 |
第5章 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建议 |
5.1 汉语综合课与写作课的教学建议 |
5.1.1 注重由词到句的训练 |
5.1.2 建立学生语法偏误库 |
5.1.3 结合图片与阅读练写作 |
5.1.4 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教学 |
5.2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针对性教学建议 |
5.2.1 完成句子题型的教学建议 |
5.2.2 词语及看图写作题型的教学建议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准格尔旗第二中学日常作文评价标准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概况 |
2.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 |
一、准二中作文评价标准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初中记叙文、议论文教学目标 |
(二)作文评价标准问卷调查结果 |
(三)问卷调查、访谈结果分析 |
二、准二中作文评价标准体系的确立 |
(一)树立正确的作文评价观 |
(二)确立作文评价标准的依据 |
1.选择评价类型 |
2.分析作文评价要素 |
3.参考地区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
(三)七、八年级上册各单元写作训练评价标准探研 |
三、准二中作文评价标准的实施 |
(一)作文评价标准实施策略 |
1.教师角度 |
2.学生角度 |
(二)评价范例 |
(三)作文评价标准实施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一)从高中作文序列化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
(二)从开发语文教材写作资源的角度进行研究 |
(三)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写作体系 |
第一章 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的研究概述 |
第一节 作文教学序列化的概念界定 |
一、作文和作文教学 |
二、序列化和作文教学序列化 |
第二节 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
二、符合新课标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
三、切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
四、可以有效减轻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压力 |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研究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结构和内容 |
一、“阅读与鉴赏”中的作文素材 |
二、“表达交流”中的写作专题 |
三、“梳理探究”中的写作训练 |
四、“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练习 |
五、“名着导读”中的思考与探究 |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特点 |
一、注重写作过程、读写结合 |
二、同时兼顾作文文体和作文训练思维 |
第三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使用现状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使用状况的调查 |
二、高中作文专题“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写作资源的系统开发与利用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写作资源 |
一、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基本表达能力的写作资源 |
二、课本范文——弘扬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写作资源 |
三、名着导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写作资源 |
四、写作专题———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写作资源 |
五、探究练习———拓展话题和激发创造的写作资源 |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写作资源的开发原则 |
二、写作资源的开发途径 |
第四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教学序列化的设想 |
第一节 教学目标定位 |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
二、高中作文教学的序列化目标 |
第二节 作文教学内容定位 |
一、作文知识序列化 |
二、作文辅导序列化 |
第三节 作文练习序列化 |
第五章 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实践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
(二)以综合训练为主,分层训练为辅 |
(三)立足于教材的阅读和写作体系,夯实基础知识 |
(四)以综合训练为主,分层训练为辅 |
二、作文教学设计范例 |
(一)以“善待生命—学习论证”专题为例 |
(二)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开发作文素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内容整理 |
附录Ⅱ——问卷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五、研究的亮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的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的问题诊断 |
一、教学环节碎片化 |
二、教学目标确定盲目 |
三、教学内容选择随意 |
四、过分关注体式,为了教而教 |
五、例文引路缺乏清晰指向 |
六、移植课只见其影不见其形 |
七、作后讲评重讲轻评 |
八、习作训练无梯度 |
第二节 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习作教学理念落后 |
二、教师缺乏习作教学知识 |
三、教师习作教学实施能力有待提升 |
第二章 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问题解决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小学习作教学问题解决 |
一、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
二、习作教学目标和要求 |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理论与小学习作教学问题解决 |
一、微型化写作理论的基本理念 |
二、微型化写作理论的启示 |
第三节 基于问题解决的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操作框架 |
一、确定微型化习作教学目标 |
二、选择微型化习作教学内容 |
三、搭建微型化习作学习支架 |
第三章 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确定微型化习作教学目标 |
一、紧扣课标细化目标 |
二、依据学情确定目标 |
第二节 选择微型化习作教学内容 |
一、依据目标选择内容 |
二、立足学情选择内容 |
三、活用资源遴选内容 |
第三节 搭建微型化习作学习支架 |
一、激活生活素材,搭建问题支架 |
二、创设交际语境,搭建活动支架 |
三、巧用例文,搭建知识支架 |
四、以评促改,搭建能力支架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对培养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关于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的研究 |
2.关于作文文体意识概念的研究 |
3.关于培养作文文体意识的必要性的研究 |
4.关于培养作文文体意识策略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一、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
(一)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的特点 |
1.提纲挈领的精粹性 |
2.条分缕析的透彻性 |
3.平允公正的科学性 |
(二)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的意义 |
1.有助于明晰文体概念,建立知识体系 |
2.有助于正确理解“淡化文体”的含义 |
3.有助于作文走向真表现、走近读者 |
二、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一)问卷调查分析 |
1.关于调查问卷 |
2.数据统计及分析 |
(二)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存在的问题 |
1.作文文体意识零碎化 |
2.作文文体意识浅显化 |
3.作文文体意识混乱化 |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
1.高考“指挥棒”淡化文体 |
2.语文作文训练教材设计淡化文体 |
3.教师对“文体不限”的认识存在误解 |
三、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关照下培养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的策略 |
(一)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系统化策略 |
1.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基础的文体意识 |
2.通过文体沟通,培养灵活的文体意识 |
3.通过补白,培养多样化的文体意识 |
(二)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拓展化策略 |
1.文学类文本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
2.论述类文本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
3.实用类文本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
(三)循序渐进的有序化策略 |
1.作文教材有序化 |
2.作文教学计划有序化 |
3.作文评改有序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五十五年语文高考作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统计分析法 |
3.案例论证法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1.语文高考作文命题 |
2.语文高考作文评价 |
3.语文高考作文与作文教学 |
(五)研究创新 |
1.系统性 |
2.综合性 |
3.个性化 |
一、高考作文的历史分期 |
(一)第一阶段:1952年-1979年 |
(二)第二阶段:1980年-1998年 |
(三)第三阶段:1999年-2017年 |
二、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的分析 |
(一)考试内容 |
1.命题内容 |
2.作文主题 |
(二)考试形式 |
1.命题形式 |
2.文体形式 |
(三)评价标准 |
1.评阅方式 |
2.评分标准 |
三、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的趋势 |
(一)考试内容发生显着变化 |
1.从强调阶级性到彰显人文性、时代性 |
2.从为政治代言到为他人代言、自我宣言 |
3.关注政治到关注时事、关注生活 |
(二)考试形式不断创新 |
1.从命题式作文到命意式作文 |
2.由单一命题作文走向以供材料作文为主的命题样式 |
3.由单调的全面题的形式过渡到多元化命题的形式 |
(三)评价标准日趋科学 |
1.评阅方式的现代化 |
2.评价标准的等级化 |
3.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
四、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 |
(一)命题研究视角 |
1.命题内容尚存立意导向 |
2.文体形式稍显收放失度 |
(二)学生写作视角 |
1.学生文体意识模糊 |
2.作文文章结构僵化 |
3.语言表达空洞无物 |
(三)教师教学视角 |
1.教学观念存在陈旧化和模式化 |
2.教学过程具有盲目性和无序性 |
(四)作文评阅视角 |
1.作文评分误差难以消除 |
2.作文评分标准难以把握 |
五、高考作文的思考 |
(一)考试内容需日趋融入时代生活 |
(二)考试形式要更注重多元化 |
(三)作文的评判准则要打破“一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初心不忘——滚烫在胸的语文教育情怀 |
(二)把根留住——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传统 |
二、研究背景 |
(一)呼唤教育家型教师崛起的时代诉求 |
(二)传承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的现实需求 |
(三)语文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实践探求 |
(四)反思个人专业发展理路的内心寻求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育观研究 |
(三)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
(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一)相关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基本概况 |
(三)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探索 |
(四)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由来与发展 |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一)我国小学特级教师的研究现状 |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
(一)相关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研究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级教师 |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育价值 |
(四)教育价值取向 |
(五)教学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的规划 |
二、研究方法的选用 |
(一)秉持质性研究取向 |
(二)采用个案研究策略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一)数据的收集 |
(二)数据的整理 |
五、研究效度的提升 |
六、研究伦理的谨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从教环境和职业发展历程 |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所在的F小学历史回眸 |
(一)概述F小学的发展历史 |
(二)定格F小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职业发展历程轻描 |
(一)Y教师:业精于勤 |
(二)S教师:钻之弥坚 |
(三)X教师:独辟蹊径 |
(四)L教师:行稳致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样态 |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识字教学探索 |
(一)创设识字情境,注重方法指引 |
(二)突出识字重点,加强基础训练 |
(三)理解汉字意涵,体现构字规律 |
(四)融合观察体验,加强写字指导 |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阅读教学变革 |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与整合能力 |
(二)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
(三)注重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发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
(四)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
三、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教学尝试 |
(一)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
(二)写作方法的习得与运用 |
(三)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实践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要义 |
一、坚持“人”的立场 |
(一)切勿让“匠气”掩盖了“人气” |
(二)做片子、答卷子、压担子要不得 |
(三)不是从教材出发,而是从学生出发 |
(四)写字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 |
二、秉持“双基”为基 |
(一)扎扎实实练技能 |
(二)语文教学的“十字真经” |
(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四)教好“三个一”,语文教师则功德无量 |
三、注重培养思维品质 |
(一)写好字也要动脑筋 |
(二)“放电影” |
(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下工夫 |
(四)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场 |
四、立足学科的系统性 |
(一)不能“一条腿粗一条腿细” |
(二)不能忽视兴趣、方法、习惯的培养 |
(三)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件事 |
(四)不能教孩子“哑巴”语文 |
五、凸显语言文字运用 |
(一)孩儿们,操练起来 |
(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
(三)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
(四)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一、时代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引领 |
(一)时代的主流思想 |
(二)笃定的职业选择 |
(三)时代楷模的导航 |
二、学校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塑造 |
(一)学校是铺好“路”的地方 |
(二)学校是写满“爱”的地方 |
(三)学校是充盈“文化”的地方 |
三、教师个人素养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完形 |
(一)严谨的治学态度 |
(二)崇高的道德品质 |
(三)厚重的文化底蕴 |
(四)精深的备课功夫 |
(五)敏锐的科研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具有整合性 |
(二)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具有实践性 |
(三)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 |
(四)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性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二 研究资料(部分) |
附录三 资料图片(部分) |
后记 |
(9)中国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1.1.2 写作教材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地位 |
1.1.3 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的研究价值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国语教材 |
1.5.2 国语写作教材 |
2.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目标分析 |
2.1 思想目标及编写要点 |
2.1.1 思想目标 |
2.1.2 编写要点 |
2.2 写作能力指标分析 |
2.2.1 内容 |
2.2.2 特征 |
3.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内容分析 |
3.1 写作知识系统分析 |
3.1.1 写作知识构成要素 |
3.1.2 写作知识呈现方式 |
3.1.3 写作知识的练习巩固 |
3.2 写作练习系统分析 |
3.2.1 写作练习的命题形式 |
3.2.2 写作练习的描写对象 |
3.2.3 写作练习主题 |
4.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的编排分析 |
4.1 写作教材的编排方式分析 |
4.1.1 《国语》课本中写作教材的编排方式 |
4.1.2 《国语习作》中写作教材的编排方式 |
4.2 写作教材的版面设计分析 |
4.2.1 写作教材的版面构成元素 |
4.2.2 写作教材的插图分析 |
5.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特点分析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
5.1 台湾地区康轩版写作教材的特点分析 |
5.1.1 写作知识指导的特点 |
5.1.1.1 写作知识与技能要素的微化 |
5.1.1.2 一些写作知识与技能要素的编排不严谨 |
5.1.1.3 写作指导支架的固定化 |
5.1.2 写作练习的命题特点 |
5.1.2.1 命题形式偏向命题作文 |
5.1.2.2 写作内容具有适应性,以记实作文为主 |
5.1.2.3 命题主题涉及不广 |
5.1.2.4 命题在交流力方面做得不充分 |
5.1.3 写作内容排列特点 |
5.1.3.1“会观察”到“能观察”的转变 |
5.1.3.2 从“提供素材”到“自主找素材” |
5.1.3.3 从“字、词、句”到“段、篇”到“谋篇布局” |
5.1.3.4 从“普通文写作知识”到“普通文写作知识与文学写作知识” |
5.1.4 写作教材版面设计特点 |
5.1.4.1 注重颜色,呈现色彩美 |
5.1.4.2 注重多样,呈现变化美 |
5.1.4.3 注重排列,呈现整齐美 |
5.1.4.4 过多运用装饰性插图 |
5.2 对大陆的启示 |
5.2.1 对写作知识指导的启示 |
5.2.1.1 写作知识应丰富具体 |
5.2.1.2 写作知识编排要严谨 |
5.2.1.3 写作指导要具有可操作性 |
5.2.2 对写作练习命题的启示 |
5.2.2.1 命题形式可以多样化 |
5.2.2.2 写作内容增强适应性,增加想象作文练习 |
5.2.2.3 命题主题应该丰富多元 |
5.2.2.4 命题注重交流力 |
5.2.3 对写作内容排列的启示 |
5.2.3.1 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有序排列 |
5.2.3.2 文体知识从单一走向整合 |
5.2.4 对写作教材版面设计的启示 |
5.2.4.1 加强颜色的运用 |
5.2.4.2 丰富变化版面元素 |
5.2.4.3 协调多元素的布局 |
5.2.4.4 协调多类型的插图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一、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概述 |
(一)近十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概述 |
1.作文命题形式日趋多元化 |
2.作文主题思辨性不断加强 |
3.作文人文性不断提高 |
(二)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关系 |
(三)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影响 |
1.促进写作观念的改变 |
2.促进写作教学方法的完善 |
3.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
二、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
1.调查对象 |
2.调查结果 |
(二)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溯因 |
1.学生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溯因 |
2.教师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溯因 |
三、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
(一)提高学生积累意识,拓展积累途径 |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生活素材 |
2.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增强素材时代感 |
3.坚持作文积累“两相结合”,积累作文素材 |
(二)改善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强化作文训练 |
1.加强作文训练的系统性和目的性 |
2.重视审题训练的专项性与互动性 |
3.强化高考作文的文体意识 |
(三)切实开展有效的作文评价 |
1.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
2.作文评价应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
3.建立作文互动对话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作文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中教师作文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看图作文应考策略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李志彬.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2]准格尔旗第二中学日常作文评价标准探研[D]. 王美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3]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D]. 张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保山市隆阳区小学习作教学问题研究[D]. 邱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策略试探[A]. 李娟. 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6]陈望道文章体制思想对培养高中生作文文体意识的启示[D]. 鲍晗.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8(02)
- [7]五十五年语文高考作文研究[D]. 吴琴.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D]. 孙世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国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写作教材研究[D]. 周妙妙.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10]高考作文命题影响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刘昕. 渤海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