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局从七方面考核(论文文献综述)
罗继岩[1](2021)在《金代禁榷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金代的禁榷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金代的禁榷制度主要借鉴于唐、辽、宋三代,然而在真正的贯彻中又呈现出与历代不同的特点。在金以前的历代禁榷制度中多为盐铁并举,即盐、铁皆为禁榷商品中最重要的两部分,但是金代的禁榷制度中仅以榷盐为主,铁的禁榷仅存在于金初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在海陵确立禁榷制度后,铁的禁榷已经不复存在;唐宋时期盛行的榷茶制度在金代则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官商合营的榷盐与榷铜制度中,以政府定价来保证政府收益、限制物价和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属于其首创。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崛起之后积极汲取汉地的制度文化以之完善自己的统治,并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形成适应自己发展的制度,这是难能可贵的。本文第一章对学界关于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的管子“官山海”还是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考证,得出“官山海”在春秋时确实存在并得到贯彻的结论,由此确定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同时,对不同时期、不同政权禁榷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而梳理出金代以前禁榷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了不同时期诸政权采取禁榷制度的原因与目的。第二章在对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的论述中,指出在金初地方的经济体系中已经存在部分商品的政府专卖,但并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管理制度,金代作为国家层面的禁榷制度确立于海陵时期。本章还就世宗至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变革以及变革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金朝中后期社会的动荡、政府财政的窘迫是促使金朝变革禁榷制度的重要原因。第三章对金代的榷盐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在官商合营的禁榷制度中,由政府制定禁榷商品的价格是金代的首创;同时还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存在着民族歧视因素。第四章对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进行了论述,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铁的禁榷仅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形式存在于金初,在《金史》所载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盐的榷货十目之外,金、银、铜、碱亦在禁榷范围之内,并对金、银、铜、锡等矿产资源的分布进行了考证,同时分析了各类矿产资源禁榷的特点。第五章对金代关于生活物资类商品酒、茶、香、醋的禁榷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对酒、香的禁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章宗以后频繁调整禁榷制度是为了解决因动荡导致的国用不足问题。第六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把金代禁榷制度的基本特征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研究金代禁榷制度的史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作出简单的表述。
刘波[2](2021)在《明清藩封体制视角下的朝鲜王朝国家机构》文中研究表明百年来,中外学界对朝鲜国家机构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学界前贤考察议政府和备边司等机关的职能与沿革运作,又阐述朝鲜政治体制与中国典制之间存在关联,但并未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机构的组织方式和权力运行的基本特征,且选择的对象仅局限在各职事机关。此外,研究者往往将朝鲜国家机关的研究局限在政治制度史框架内,未曾放置于更宏大的明清时代中朝政治秩序结构内进行探讨。本文旨在梳理朝鲜政治组织架构和权力支配结构的总体面貌,并以“藩封体制”视角审视中朝政治秩序对朝鲜国家机构建置和权力运行产生的影响。学界通常以“华夷秩序”“朝贡关系”“朝贡体制”“朝贡贸易关系”或“朝贡贸易体制”等作为诠释明清时代对外交往性质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明清中国与朝鲜关系的不同侧面,固然有其学术价值,然惜在过分强调的是明清中朝关系框架下的行为活动,既未指明朝贡行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也未界定朝贡主体的范围界限,因而使用模糊的或统摄性的概念去考察中朝关系的基本属性时,反而会冲淡所得结论的严谨性,甚至会将明清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混为一谈。鉴于“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关系”等概念削弱了明清中国和朝鲜王朝关系性质的独特性,故本文提出和采用藩封体制概念。本文认为,明清中国与朝鲜通过政治和军事活动确立了君臣名分,二者共同构筑了较为稳定的带有权力秩序性质的藩封体制。在此种政治体制框架下,朝鲜遵循以明清中国为权威中心的政治秩序,有藩屏天子和事大中国之任,而明清中国视朝鲜为藩属国,积极履行“字小”和怀柔远人之责。本文运用藩封体制视角对朝鲜国家机构进行系统考察后,认为朝鲜不在明清中国管辖的行政范围内,可以“自为声教”,其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与运作却深受藩封体制下“上国”典制文化的影响,权力结构间也渗透着藩封体制的政治秩序。朝鲜国王的统治名义主要通过明清皇帝颁赐王爵、赐金印、赐舆服和赐谥号等途径获取,其又充分利用在藩封体制攫取的名分,以诸侯名义确立多项礼制法规,由此确立域内的统治合法性。王储权力与王权强弱紧密相关,国王通过请求明清皇帝册封王储爵位、自行制定和颁布王储的礼仪制度等方式,确立王储在藩封体制权力秩序中的礼制名分,以提高和强化王储在境内的权威。国王和王储以下的诸司百官并不受爵于明清皇帝,国家庶务和官员任免自理,这使得朝鲜政治制度建设和运作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但诸司百官的设置与权力运作保持本国“土俗”特征之余,作为国王的“陪臣”,也深受藩封体制的影响。朝鲜政务统领机关经历了都评议使司—议政府—备边司的转变。都评议使司被改置成议政府,是李芳远在藩封体制恢复后,为进一步伸张王权,仿照明朝废黜宰相之法对国政运营格局进行改制的结果。16世纪中叶,明朝和朝鲜同时陷入“南倭北虏”困境。在藩封体制边疆危机背景下,议政府署理和审议国政形同虚设,而备边司作为临时统筹边地军务的机关崛起,并最终在“壬辰倭乱”后确立统领国政之权。朝鲜中央政务执行机关围绕“六曹”展开,即“六曹”及分率的各属司具体执行庶务,承政院等阙内机关协助国王掌控和调整“六曹”施政,监察和谏诤机关纠察“六曹”政务过失,军政分离的军事机关独立于“六曹”之外,宗亲府等机关优礼宗亲勋贵,汉城府专管王京事务。“壬辰倭乱”后添设“六曹”行政体系之外收支“大同法”米谷的宣惠厅等机关,但目的是解决此前六曹分理政事时权力运行不畅和效率低下的困境。以上机关的总体布局,是太宗至成宗时期君主加强集权的产物,同时也是朝鲜认同和效仿明朝制度,进而改造国初承袭高丽旧制的结果。朱元璋赐朝鲜国号,郑道传等人把明朝与朝鲜比作成周与箕子,这造就了朝鲜君臣模仿周代六官和明代六部之制编纂国家政典,并按“六典”体例运营国政的政治思维。朝鲜地方政务分理机关分作行政和司法机关、军事机关和土官衙。它们的职能是为国王代行守土,在朝鲜制定的在藩封体制官爵序列中有其名分,但因处于外方而不直接参与事大活动,受藩封体制的直接影响要弱得多。朝鲜国家机构的体系布局固然与王权伸张或收缩、权力支配结构、政务运作方式等因素相关,但它亦受藩封体制的影响而进行调整,且权力支配结构间渗透着藩封体制的层级性政治秩序。明清中国并不直接干涉域外藩国政治体制的建设和运作,这使得朝鲜设计、组织和变革国家机构时具有较高的自主性。通过梳理,朝鲜国家机构的变革损益与周边局势的变动存在密切关联,权力结构总体呈现出完整的金字塔式特点,但其组织方式过于繁冗,政务运作不时出现“统而失序”,而且还存在两班职官阶层固化和“贵族政治”等基本特征。
张倩[3](2020)在《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90后公务员逐渐成为公务员队伍的中坚力量,作为下一代政府领导层的接班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未来政府管理和服务走向,这一群体的工作满意度对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效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庐江县90后公务员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及走访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笔者在庐江县的实地工作经历,对影响庐江县90后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因素,以便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管理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其提升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公务员队伍阶梯式健康发展,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与绩效水平。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等方法初步确定了研究思路,并设计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的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从而得出影响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经调查,本文得出影响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及其相互影响为:庐江县90后公务员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公务员整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大小的因素分别为:报酬>前景>关系>氛围>合适,性别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且主要体现在前景、报酬、氛围方面,而性别对关系和合适因素无显着影响。判断年龄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且主要体现在前景、报酬、关系、氛围方面,而年龄对合适因素无显着影响。婚姻状况对工作满意度无显着影响。最高学历对工作满意度有显着影响,且主要表现在对前景、关系、合适因素上。行政级别对前景、关系、合适和整体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家庭出身对整体和各维度满意度没有显着影响。其后,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及访谈结果,分析影响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原因因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提供依据。最后,笔者从工作特征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庐江县90后工作工作满意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各因素分别提出提升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宋燚锦[4](2020)在《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文中研究表明太行区的邮政工作是太行区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太行区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担负了支援战争、密切前后方联络、传递公文信件的任务,又在社会通信、宣传,群众动员、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太行区的邮政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太行区的邮政是如何从战时邮政逐步发展为人民邮政的,而且可为我们当今邮电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文章首先考察了太行区邮政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基础,简要叙述了太行区成立前党政军民通讯组织和中共宣传工作的建设情况,并对太行区邮政建设的必要性加以分析。第二章以邮政的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太行区邮政机构的变迁阶段和发展特点,通过不断健全邮政机构来为邮政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第三章梳理了太行区邮路和业务的建设情况。太行区内外四通八达的邮运网络、邮政业务和报纸发行业务在相应邮路制度和业务制度的规范下,相互配合完成战时通讯宣传工作,并逐步扩大以群众为主体的服务范围,向人民邮政的方向迈进。第四章从太行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邮政人员的待遇管理来探究太行区邮政队伍的建设,指出邮政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与保护。最后在前四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总结太行区邮政系统的特点和贡献。中共就是通过邮政组织在太行区形成了与农村、与群众互动交流的便利渠道,促进了太行区人民与中共之间的联系。在此部分,也揭示了太行区邮政的不足。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研究,论文试图将太行区邮政建设的真实历史进程完整的展现出来,并藉此阐释太行区邮政为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李超[5](2020)在《法律视域下的宋代医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宋朝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推动下,医药的法律与制度获得了全面发展。立法规制之下,形成了涵盖医者、医院与药品管理领域的完整制度。病者有其医,医者有其责,制药有其规。良性的医药秩序,是确保两宋时期三百余年间,医患关系总体平稳的重要原因。总体上讲,区别于以往以专题或个案的研究方法,全文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了宋代通过立法手段,全面架构起医药管理秩序。医者、病者、医院、药商、药局等这些主体在宋代医药法律体系中遵循着各自的规范,有序运行。文章改变以往单纯从社会史、医药史的路径去解读宋代医药问题的研究方法,而是另辟蹊径从法经济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宋代的医药法律体系的积极效益与有限性价值。宋代通过法律构建了官府医者自中央到地方的准入体系,设置了对官府医者的遴选、考核、职责等具体制度。对官府医者而言,宋政府体制内的法律管控是官府医者行医合法性的保障,同时也是对其身份、地位的确认。宋政府通过法律建立了对编外医者的管控,强调其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确立了宋代对执行公务职吏的“参公式”管理范式。宋政府通过法律设置了民间草泽医者、女性医者、僧道医者执医的合法性,并确认了国家对医术卓越者的赏识和任用,从而对民间向医风气的形成起到导向性的作用。法律管控下的宋代医者,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形成了宋代相对平稳的医疗秩序。在宋代法律的引导下,民间渐渐形成了民风向医的风气,民众逐渐形成了对医者的信赖,促进了宋代独特的医患关系的形成。但是,在这种法律体制管控之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官府医者的公益属性、市场属性被淡化,甚至抹杀;医而入仕的法律政策,的确起到了引导社会向医的主流风气,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些士人投机钻营的契机;法律政策的不稳定,不连贯性,导致巫医坑害民众性命、钱财的事例不可能穷尽。宋代设置了自上而下的医疗机构体系,既有医疗管理机构,又有医学教育机构;既有综合性医院,亦有专科性医院;既有宫廷医院,亦有普通平民医院;既有地方医院,亦有军队专科医院;此外,更是设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官办药局。在宋代医疗体系的建构中,体现出政府的官方主导格局。在国家“信用背书”的前提下,宋代的医疗体系初步具有了实现“效率医疗”的基础性条件。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宋代的医药机构在制度落实中,的确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因制度缺乏整体性、延续性的必要设计,影响了医药机构发展的规模性、整体性格局。宋代对药材市场进行管控,从对药材市场“准入”关口严格把关,进而对药材税收进行调控,干预药材的对外贸易,打击假伪药材的泛滥。在确立国家对药材市场的主导管理的同时,客观上的确对药品质量的整体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宋代药业法律制度在落实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以至于宋代药材走私现象、药材作伪现象并未禁绝。整体上看,在医药法律的调整下,宋代的医疗领域表现出崇尚医学、责任政府、社会福利以及政府理性等特点。宋代的医药在获得国家高度认可的同时,亦获得了医药法律的有利支撑,从而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格局。
柳丽娜[6](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黄娟[7](2020)在《清嘉庆朝学政研究》文中认为学政是清代钦定管理一省教育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推行教化、加强地方控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雍正朝起,学政被赋予密奏权,职权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可以直接上报地方吏治民情,甚至还能弹劾督抚,成为清廷制约督抚,加强地方统治的重要力量。嘉庆朝共有151位学政,在任期间大部分认真履行职责,重视教育,能灵活根据当地情形变化,不断调整与科考、文教相关的问题,如有的在解决嘉庆朝学额争端上扮演重要角色,有的注重防范科举考试中出现的弊端,有的着力约束生员、整饬士习。他们不仅重视教育,还十分关心时局政治。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嘉庆朝学政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一方面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地方上倡导经学救世,劝导士子学经;另一方面致力于实学研究,将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撰写了一批具有现实意义的实学着作。与此同时,他们也充分利用所拥有的密奏权,积极反映地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各个方面,例如嘉庆时期发生的白莲教起义和林清之变。嘉庆朝的许多学政后来都进入嘉庆、道光时期的权力中枢。但由于承平日久,纲纪废弛,政风疲敝,作为嘉道时期的主要决策者,他们基本也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免给嘉道政局带来负面效应。本文以嘉庆朝的学政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既研究学政群体概况,也研究学政与社会的互动及其影响,希望通过探讨嘉庆朝学政的群体表现和作为,一方面丰富清代学政以及学政制度的研究,另一方面推进对嘉道朝历史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
陶明炜[8](2019)在《目标管理法下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提出,国家税务总局对政府部门绩效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税收现代化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而推动税务系统全面落实绩效管理正是建设发展税收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在基层税务部门实施绩效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基层税务人员的税收执行能力和工作责任意识,重视日常工作的完成水平和质量,同时有效激发了税务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税务系统的整体行政效能。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征管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基层税务部门更要尽快优化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去适应机构重组、工作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建立起一套更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去支撑基层税务部门的长远发展。在我国对税务系统的绩效管理进行整体改革需求的基础上,本文选取D县基层税务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结合PDCA循环管理和激励理论等理论基础,通过对基层税务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访谈的方式得出我国目前在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总结归纳并具体分析,最后在现行的绩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之上提出优化的建议,也为其他各地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的日后完善提供了一些可取之处。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论述了我国税务部门绩效管理问题提出的背景及该问题的研究意义,并对政府相关部门绩效管理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其次,阐述了绩效、绩效管理以及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并且详细阐述了本文所运用的理论基础和实行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再次,介绍了本文的案例研究对象,包括对D县税务局基本概况、绩效管理发展历程以及绩效管理实行现状的详细说明,为后面绩效管理的优化提供依据;接着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调研访谈的方式,结合D县税务局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其目前所实行的绩效管理可能存在着对绩效管理的重视了解程度欠缺、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绩效管理中沟通反馈渠道缺失和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等问题;然后,以目标管理法为支撑针对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优化途径,包括结合实际情况设立科学的目标体系,优化绩效指标体系,增加重点工作指标,删减冗余指标,精简考核指标数量,针对岗位的不同设计个性化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加强绩效管理中的过程控制和结果运用,设立专职的绩效考核机构,定期开展绩效管理专题会议并组织测验,完善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改进现有激励约束机制,希望整体完善后税务部门的绩效管理可以发挥最大的积极效果;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高山[9](2020)在《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及实施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我国的税收事业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持续快速发展,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征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全面落实,税收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对税务干部的地位、职责、思想和观念等方面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支公正廉明、富有理想、朝气蓬勃、道德高尚、纪律严明、任劳任怨、业务熟练、执法文明的税务干部队伍,以担负起为国聚财、为民收税、调节经济结构的重任,强化我国的税收征管力量。如何通过开展高效的税务培训工作保收促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列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特色;第二部分介绍了Q局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Q局在组织机构、保障机制以及文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税务干部培训工作实效性差、课程更新不及时,影响了税务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征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税务干部培训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新要求。第三部分阐述了再培训的概念和特征,用三层次分析理论,从组织角度、任务角度以及人员角度对再培训方案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培训效果,探索建立符合实际、能具体应用的教育培训方案;第四部分基于Q局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分析的情况设计了Q局的干部再培训实施方案,建立“按能力分层、按岗位分类”分级分类税务干部再培训模式,重新设计并完善了培训内容,综合运用网络教学、以老带新、成立微行动学习小组等方法优化Q局的再培训方式,按照税务干部职务、岗位、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按照不同的培训方式安排培训的时长,通过优化师资队伍,构建符合Q局税务干部需求的师资队伍;第五部分从组织、任务和人员的层次完善税务干部再培训保障措施和评估体系;为了确保再培训方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了激励奖励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评估保障机制,为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完善Q局的税务干部再培训工作,提升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质效,达到再培训的战略目标,为税务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力量。
李争杰[10](2019)在《明代文官赏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文官赏赐的进行需要多个机构协同运作完成,吏部负责文官赏赐资格的认定,户部负责赏赐物资的供应,光禄寺和精膳清吏司负责备办各种类型的赐宴和赐食,礼部负责制定赏赐文官时的礼仪,鸿胪寺负责教导文官接受赏赐时的礼仪规范,行人司负责运送赏赐物质至文官手中。明代文官赏赐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恩惠类赏赐,主要是指皇帝在一些特定的时间、事件或者场合对官员进行的具有明显恩惠性质的赏赐。代表性的有庆典赏赐、节日赏赐、丧葬赏赐、考满赏赐、祭祀赏赐。二是事功赏赐,是指官员通过建功立业获得的赏赐。代表性的有军功赏赐、工程营建赏赐、编修书籍赏赐、经筵日讲赏赐。三是德行赏赐,是指官员因品行优良而获得的赏赐。代表性的是忠行之赏和孝行之赏。明代对文官的赏赐具有突出的特点。首先,明代文官赏赐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从赏赐内容上看有名誉赏赐和物质赏赐。名誉赏赐主要包括:赐爵、赐勋、赐加公孤、赐姓名、赐封号。物质赏赐主要包括:货币赏赐、食物赏赐、章服赏赐、宅田赏赐、奴婢赏赐。其次,明代文官赏赐具有明显的偏向性。明代官员赏赐时偏向于对京官的赏赐,轻视对地方官员的赏赐。而在京官中,对于三品以上两京官员及侍读人员,皇帝在赏赐时又会给与格外优待。第三,明代文官赏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从赏赐频率看,洪武至天顺93年间,年平均赏赐数为11次;成化至嘉靖102年间,年平均赏赐数为19次;隆庆至天启61年间,年平均赏赐数为33次。另外,在赏赐的主体和赏赐行为方面,明代文官赏赐也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明代文官赏赐具有双重作用。赏赐具有增强君臣感情,加强王朝凝聚力;树立道德楷模,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改善官员生活,促进国家廉政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加大财政压力,减弱激励效应;扰乱民众生活,加剧社会危机;败坏官场风气,加剧吏治腐败的消极作用。赏赐实际功能的发挥与政治格局变化、君主的个人选择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在不同时代赏赐发挥的具体效用也不同。
二、安徽局从七方面考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局从七方面考核(论文提纲范文)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春秋至隋朝时期的禁榷制度 |
一、禁榷制度的兴起——“官山海” |
二、汉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
三、三国至隋代的禁榷制度 |
第二节 唐代的禁榷制度 |
一、唐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
二、刘宴的盐法改革 |
三、唐代的榷酒制度 |
四、唐代榷茶制度的兴起 |
五、唐代对矿产的禁榷 |
第三节 辽、宋时期的禁榷制度 |
一、辽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
二、宋朝禁榷制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金初地方的商品专卖 |
一、金初商品专卖的出现及其原因 |
二、金初商品专卖的管理 |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
一、金代禁榷制度确立前的政治变革 |
二、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没落 |
一、金世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发展 |
二、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改革 |
三、金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没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代的榷盐制度 |
第一节 金代盐务机构与职官的设置 |
一、金代盐务机构的设置 |
二、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设置 |
三、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选任 |
第二节 金代榷盐制度下的盐业运营 |
一、金代食盐的运营模式 |
二、盐课的征收 |
第三节 金代对私盐的打击 |
一、私盐兴起的原因 |
二、政府对私盐的打击 |
三、打击私盐的机构 |
第四节 盐官的管理 |
一、对盐务机构职官执法的监管 |
二、金代盐官的考核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 |
第一节 金代的榷铁制度 |
一、金初对铁的禁榷 |
二、金熙宗以后对铁的禁榷 |
第二节 金、银、铜的禁榷 |
一、金代金、银产地的分布与禁榷 |
二、金代铜的禁榷 |
第三节 矾、锡、丹、碱的禁榷 |
一、金代矾、锡、丹的禁榷 |
二、金代碱的禁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代酒茶等生活物资的禁榷 |
第一节 金代酒、曲的禁榷制度 |
一、金初对酒的禁榷 |
二、金代榷酒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三、榷酒制度下的管理机构及职官 |
第二节 金代茶、醋、香的禁榷 |
一、金代茶叶的禁榷 |
二、醋与香的禁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 |
一、禁榷制度在政府的完全管控下运行 |
二、禁榷商品具有地域性和阶段性特点 |
三、禁榷商品表现为一家独大的局面 |
四、战争是促进金代禁榷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五、金代的禁榷制度呈现“歧视”与“体恤”的双重性 |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影响 |
一、金代禁榷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
二、金代禁榷制度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明清藩封体制视角下的朝鲜王朝国家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明清时代中朝“藩封体制”的权力构造与政治秩序 |
第一节 明清中朝关系属性研究的主要概念 |
第二节 明清中朝“藩封体制”的建立 |
(一)明初中朝藩封体制的建立 |
(二)清前期中朝藩封体制的重构与巩固 |
第三节 明清中朝藩封体制中的等级秩序与权力差异 |
小结 |
第二章 国王 |
第一节 国王的权力与地位 |
(一)国王的权力 |
(二)朝鲜国王在藩封体制中的角色与地位 |
第二节 王储的权力与地位 |
(一)王储的权力 |
(二)朝鲜王储在藩封体制中的名分和地位 |
小结 |
第三章 都评议使司、议政府与备边司 |
第一节 都评议使司 |
(一)都评议使司的创设与职能 |
(二)都评议使司的组织方式与权力运行 |
(三)都评议使司与国王的权力关系 |
第二节 议政府 |
(一)议政府的设立 |
(二)议政府权力收缩与“六曹”分理国政格局的确立 |
(三)议政府政务复核与审议权的更张 |
附:都统府 |
第三节 备边司 |
(一)备边司的建置 |
(二)备边司的职能与组织方式 |
小结 |
第四章 中央政务执行机关 |
第一节 协助国王处理政务的阙内机关 |
第二节 “六曹”及其分率的政务机关 |
(一)吏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
(二)户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
(三)礼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
(四)兵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
(五)刑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
(六)工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
第三节 “壬辰倭乱”后新置政务官厅 |
第四节 监察与谏诤机关 |
第五节 中央军事机关 |
第六节 汉城府与“京畿四府” |
第七节 宗亲勋贵之优礼机关 |
第八节 中央政务机关的设计布局与藩封体制的关联 |
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务分理机关 |
第一节 八道及诸府州郡县行政与司法机关 |
第二节 八道及诸府州郡县军事机关 |
第三节 土官 |
小结 |
结论:朝鲜王朝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 |
(一)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运行深受藩封体制的影响 |
(二)国家机构的调整变革与外部局势的变动密切关联 |
(三)金字塔式的权力支配结构 |
(四)国家机构组织过冗与权力运行中的“统而失序” |
(五)两班官僚阶层的固化与“贵族政治” |
附录 图表 |
附表 1:朝鲜文武两班散职资阶表 |
附表 2:高丽、朝鲜王朝与中国纪年对照简表 |
附图 1:世祖至中宗时期国家机构组织图 |
附图 2:宣祖至哲宗时期国家机构组织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90后公务员 |
2.1.2 工作满意度 |
2.1.3 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 |
2.2 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理论依据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期望理论 |
2.2.4 公平理论 |
2.2.5 强化理论 |
第三章 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 |
3.1 工作满意度的问卷测量方法 |
3.2 调查的组织实施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数据的收集 |
3.2.3 研究方法介绍 |
3.3 调查的主要结果 |
3.4 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
3.4.1 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
3.4.2 回收情况 |
3.4.3 个人属性基本情况 |
3.5 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效度分析 |
3.5.2 信度检验 |
3.6 工作特征因素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3.7 个人属性因素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3.7.1 性别 |
3.7.2 年龄 |
3.7.3 民族 |
3.7.4 婚姻状况 |
3.7.5 最高学历 |
3.7.6 行政级别 |
3.7.7 家庭出身 |
3.8 研究结论 |
3.8.1 整体满意度方面 |
3.8.2 工作特征因素方面 |
3.8.3 个人属性因素方面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4.1 庐江县90后公务员基本情况 |
4.2 庐江县90后公务员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报酬”因素的影响 |
4.2.2 “前景”因素的影响 |
4.2.3 “关系”因素的影响 |
4.2.4 “氛围”因素的影响 |
4.2.5 “合适”因素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 |
5.1 “报酬”因素存在的问题 |
5.2 “前景”因素存在的问题 |
5.3 “关系”因素存在的问题 |
5.4 “氛围”因素存在的问题 |
5.5 “合适”因素存在的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进一步提高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
6.1 进一步提升公务员对“报酬”因素的满意度 |
6.1.1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
6.1.2 建立更加公平的公务员报酬机制 |
6.1.3 完善加班值班补助相关制度 |
6.2 进一步提升公务员对“前景”因素的满意度 |
6.2.1 树立科学选人用人机制 |
6.2.2 完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 |
6.2.3 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 |
6.2.4 加强对年轻公务员的教育培训 |
6.3 进一步提升公务员对“关系”因素的满意度 |
6.3.1 进一步加强人事管理 |
6.3.2 厘清单位内部职责分工 |
6.3.3 完善单位内部组织管理文化 |
6.3.4 完善工作配合机制 |
6.4 进一步提升公务员对“氛围”因素的满意度 |
6.4.1 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学习机制 |
6.4.2 完善鼓励建言献策相关机制 |
6.4.3 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
6.5 进一步提升公务员对“合适”因素的满意度 |
6.5.1 对公务员量才使用 |
6.5.2 鼓励年轻公务员加强学习 |
6.5.3 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 |
6.5.4 加强心理健康疏导 |
6.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4)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邮政研究状况 |
(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的邮政研究状况 |
(三)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的邮政研究状况 |
三、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第一章 太行区邮政建立的背景 |
一、太行根据地的开辟 |
二、太行区邮政建立的必然性 |
(一)太行区通讯工作的需要 |
(二)太行区宣传工作的需要 |
三、太行根据地的邮政基础 |
第二章 太行区邮政机构建设 |
一、冀太联办交通总局管理时期(1940.9-1941.9) |
(一)初步建立时期 |
(二)初步调整时期 |
二、晋冀鲁豫边区交通总局管理时期(1941.9-1945.9) |
(一)太行区各交通分局 |
(二)太行区各交通分局督察处 |
三、太行区交通管理局和邮政局管理时期(1945.9-1949.9) |
(一)太行区交通管理局 |
(二)太行中华邮政管理局 |
(三)太行区邮政管理局 |
第三章 太行区邮路建设与业务建设 |
一、邮路建设 |
(一)区内交通干线 |
(二)区外的主干线建设 |
(三)邮路制度 |
二、业务建设 |
(一)邮发业务 |
(二)邮票 |
(三)业务管理制度 |
第四章 太行区邮政职工队伍建设 |
一、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
(一)干部在职教育 |
(二)干部脱产教育 |
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
(一)邮务员(交通员)在职教育 |
(二)邮政职工的自我教育 |
(三)交通员学校教育 |
三、人员待遇与人事管理 |
(一)邮政人员供给 |
(二)邮政人员待遇 |
(三)邮政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太行区邮政的特点和影响 |
一、太行区邮政的特点 |
(一)邮与政的结合,官邮与民邮的统一 |
(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 |
(三)邮发合一的特色邮政 |
二、太行区邮政的影响 |
(一)太行区邮政的作用 |
(二)太行区邮政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法律视域下的宋代医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
四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宋代的官府医者 |
第一节 翰林医官院医官 |
一、翰林医官院医官的遴选 |
二、翰林医官院医官的职责与考核 |
三、翰林医官院医官的编制与员额 |
四、翰林医官的迁转 |
第二节 宋代的太医局医官 |
一、太医局教师及医官的遴选 |
二、太医局医官的基本教学职责 |
第三节 宋代的尚药局医官 |
一、尚药局医官的遴选 |
二、尚药局医官的迁转 |
第四节 宋代的御药院医官 |
一、御药院医官的员额编制 |
二、御药院医官的医药职责与法律责任 |
三、御药院医官的迁转 |
第五节 宋代地方医官 |
一、宋代地方医官的员额设置与配套制度 |
二、宋代地方医官的遴选 |
三、宋代地方医官注重实效的考核 |
第六节 宋代的军医 |
一、宋代专职军医类型 |
二、宋代军队临时辅助医员的基本类型 |
三、小结 |
第七节 法经济学视野下宋代对医官管理的效益分析 |
一 从立法目的角度分析法律效益 |
二 从立法时机角度分析法律效益 |
三 从立法技术角度分析法律效益 |
结语 |
第二章 宋代处于特殊地位的医者 |
第一节 执行公职的编外医者 |
一、宋代法医 |
二、宋代为病囚治病的医人 |
第二节 宋代儒医 |
一、宋代儒医现象释源 |
二、宋代发展儒医的法理基础 |
三、宋代对儒医的选任 |
四、法律对宋代儒医的影响 |
第三章 宋代民间医者 |
第一节 宋代民间草泽医 |
一、宋代民间草泽医的出众医技 |
二、宋代对草泽医的擢拔 |
三、小结 |
第二节 宋代僧道医 |
一、宋代的僧医 |
二、宋代道医的治疗特色与医疗对象 |
三、宋政府对僧医、道医的擢拔与奖励 |
小结 |
第三节 宋代的女性医者 |
一、宋代女性医者的分流 |
二、宋代女性医者的价值在司法领域获得肯定 |
三、法律制度下宋代女性医者的生存空间 |
第四节 宋代的巫医 |
一、宋代巫医释源 |
二、宋代法律猛烈打击下的巫医 |
三、宋代法律夹缝中生存的巫医 |
四、宋代法律治理巫医的实际效果 |
第五节 宋代法律对民间医者管控效益的实现途径 |
一、强调法律的行为激励功能 |
二、汲取法律的动态效益 |
第四章 宋代医者被信仰现象与宋代医患关系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宋代医者“被信仰”现象研究 |
一、宋代医者形象“被信仰”现象概述 |
二、宋代法律促使医者“被信仰”合法化 |
三、宋代医者形象“被信仰”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宋代的医患关系问题研究 |
一、宋代医患关系的基本特点 |
二、宋代医者群体的特点 |
三、宋代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界定 |
四、法律调整下的宋代医患关系的现代价值 |
第五章 宋代医药机构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 |
一、礼部祠部司和太常寺医案的医疗行政管理职能 |
二、翰林医官院的医事管理职能 |
第二节 宋代的医药教学机构 |
一、太医署的设置及职能 |
二、太医局的沿革及基本格局 |
三、太医学的设置及基本制度模式 |
第三节 宋代的医院体系 |
一、综合性门诊医院的体系格局 |
二、宫廷医院的体系设置 |
三、贫民日常住院、养护机构的基本特色 |
四、地方性兽医专科医院的设立与发展 |
五、军队医院设立的基本格局情况概述 |
六、行业性医院——病囚院的基本制度分析 |
第四节 宋代医药机构体系的整体特点分析 |
一、宋代医院惠及整个社会,官方主导地位加强 |
二、宋代医院数量增多,出现了医院的职能区分且管理规范 |
三、宋代贫民医院兼具医疗与济贫的功能 |
四、宋代医学教育引导宋代社会的向医之风 |
五、宋代医院职能重叠 |
六、宋代医院建设缺乏延续性 |
七、宋代一些医院表现出强烈的非专业色彩 |
第五节 宋代官药局运转制度有限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宋代官药局的诞生背景 |
二、官药局的法律成本分析 |
第六章 宋代对药业的法律管控 |
第一节 宋代药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
一、宋代药业情况概述 |
二、宋代药材的供给来源 |
三、宋代药材的用途 |
第二节 宋代对药材市场的法律管控 |
一、宋代药材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二、宋代药材的税收法律制度 |
三、宋代药材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
四、宋代疫病时期对药材的法律管控 |
五、宋代国内药业的广告和商标制度 |
第三节 法经济学视野下宋代假药治理的法律效益分析 |
一、注重发挥药业法律的行为激励效益 |
二、注重利用法律对药材全流程监控,动态化监管 |
三、注重发挥药业法律的威慑功能 |
四、注重发挥药业法律的产权效益 |
五、注重对官办药局制度化监控 |
小结 |
结语 |
一、展现出国家的“尚医”特征 |
二、展现出国家的“责任”特征 |
三、展现出国家的“福利”特征 |
四、展现出国家的“理性”特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清嘉庆朝学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概况 |
三、研究框架、方法及主要史料 |
第一章 学政群像 |
第一节 学政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学政之年龄与职衔 |
第三节 学政的任期和离职 |
第四节 学政之升转黜陟 |
第二章 学政日常 |
第一节 主持考试 |
第二节 约束生员 |
第三节 巡视地方 |
第四节 政余生活 |
第三章 学政与地方文教 |
第一节 以经学救世 |
第二节 衡文校士 |
第三节 记录保存地方文化 |
第四章 学政与嘉道政局 |
第一节 末世衰相 |
第二节 时代与责任 |
第三节 难挽狂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嘉庆朝151位学政简表 |
附录二 嘉庆朝各省学政年表 |
附录三 嘉庆朝学政任嘉道时期军机大臣表 |
致谢 |
(8)目标管理法下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政府部门绩效管理 |
1.2.2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 |
1.2.3 目标管理理论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处 |
1.4.2 本文的不足处 |
2 绩效管理相关概念理论及主要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绩效 |
2.1.2 绩效管理 |
2.1.3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PDCA循环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权变理论 |
2.3 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 |
2.3.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3.2 平衡计分卡 |
2.3.3 目标管理法 |
3 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发展及其现状 |
3.1 D县税务局基本概况 |
3.1.1 机构设置 |
3.1.2 人力资源现状 |
3.2 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 |
3.2.2 发展阶段 |
3.2.3 成熟阶段 |
3.3 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 |
3.3.1 组织结构 |
3.3.2 绩效考核指标 |
3.3.3 考核程序 |
3.3.4 结果运用 |
4 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及问题分析 |
4.1 问卷调查设计 |
4.2 问卷调查回收 |
4.3 问卷调查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1 问卷信度检验 |
4.3.2 问卷效度检验 |
4.4 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
4.4.1 对绩效管理重视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
4.4.2 指标设置不够科学 |
4.4.3 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 |
4.4.4 结果运用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完善 |
5 目标管理法下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 |
5.1 目标体系的设立依据 |
5.1.1 目标体系设立的基本原则 |
5.1.2 D县税务局的战略总目标 |
5.1.3 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 |
5.2 优化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5.2.1 根据决策部署增加重点工作指标 |
5.2.2 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删减冗余指标 |
5.2.3 根据不同岗位设立个性化个人考核指标 |
5.3 优化目标管理的过程控制 |
5.3.1 设立专职考核机构 |
5.3.2 改进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方法 |
5.3.3 定期开展绩效管理专题会议 |
5.4 优化目标管理的结果运用 |
5.4.1 改革现有的工资薪金激励 |
5.4.2 增加职位提升激励 |
5.4.3 推行精神激励 |
5.4.4 增加惩戒措施 |
6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及实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 |
第2章 Q局税务干部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
2.1 Q局概况 |
2.1.1 Q局基本情况 |
2.1.2 Q局税务干部概况 |
2.2 Q局税务干部培训基本情况 |
2.2.1 培训的组织机构 |
2.2.2 培训的方式 |
2.2.3 培训的内容 |
2.2.4 培训的实践及成效 |
2.3 Q局税务干部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
2.3.1 税务干部培训组织机构方面问题 |
2.3.2 税务干部培训保障机制方面问题 |
2.3.3 税务系统组织文化建设方面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分析 |
3.1 再培训及再培训需求的理论基础 |
3.1.1 再培训的概念 |
3.1.2 再培训主要特征 |
3.1.3 再培训需求的理论框架 |
3.2 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的相关调查 |
3.2.1 再培训需求的调查方案 |
3.2.2 基于组织-任务-人员的再培训需求问卷设计 |
3.2.3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过程 |
3.3 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基于组织层面的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分析 |
3.3.2 基于任务层面的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分析 |
3.3.3 基于人员层面的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方案设计 |
4.1 税务干部再培训方案制定的目的 |
4.1.1 转变税务干部思想观念 |
4.1.2 强化培训组织机构 |
4.1.3 完善再培训保障机制 |
4.1.4 强化组织文化建设 |
4.2 税务干部再培训方案制定的原则 |
4.2.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4.2.2 开放性原则 |
4.2.3 按需施教原则 |
4.2.4 讲求实效原则 |
4.3 税务干部再培训方案的内容设计 |
4.3.1 基于组织层面的再培训内容设计 |
4.3.2 基于任务层面的再培训内容设计 |
4.3.3 基于人员层面的再培训内容设计 |
4.4 税务干部再培训方案的实施步骤 |
4.4.1 组织动员税务干部转变思想 |
4.4.2 按照方案准备税务干部再培训 |
4.4.3 税务干部再培训结果的反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方案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 基于组织层面的再培训保障措施 |
5.1.1 保证资金支持 |
5.1.2 搭建网络平台 |
5.1.3 保证人员管理培训工作 |
5.2 基于任务层面的再培训保障措施 |
5.2.1 培训开展有针对性 |
5.2.2 健全再培训评估体系 |
5.3 基于人员层面的再培训保障措施 |
5.3.1 充分运用再培训结果 |
5.3.2 充分开展文化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Q 局税务干部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
(10)明代文官赏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评述 |
三、思路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代文官赏赐的管理机构及其运作 |
一、赏赐资格的认定机构——吏部 |
二、赏赐物资的供应机构——户部 |
三、赐宴及赐食的备办机构——光禄寺、精膳清吏司 |
四、赏赐官员礼仪的制定机构——礼部 |
五、赏赐礼仪规范的执行机构——鸿胪寺 |
六、赏赐官员的执行机构——行人司 |
第二章 明代文官赏赐的类型 |
一、恩惠类赏赐 |
(一)庆典赏赐 |
(二)节日赏赐 |
(三)丧葬赏赐 |
(四)考满赏赐 |
(五)祭祀赏赐 |
二、事功赏赐 |
(一)军功赏赐 |
(二)工程营建赏赐 |
(三)编修书籍赏赐 |
(四)经筵日讲赏赐 |
三、德行赏赐 |
(一)忠行之赏 |
(二)孝行之赏 |
第三章 明代文官赏赐的特点 |
一、赏赐内容的多样性 |
二、赏赐的偏向性 |
三、赏赐的时代性 |
第四章 明代文官赏赐的作用 |
一、积极作用 |
(一)增强君臣感情,加强王朝凝聚力 |
(二)树立道德楷模,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
(三)改善官员生活,促进国家廉政建设 |
二、消极作用 |
(一)加大财政压力,减弱激励效应 |
(二)扰乱民众生活,加剧社会危机 |
(三)败坏官场风气,加剧吏治腐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安徽局从七方面考核(论文参考文献)
-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D]. 罗继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2]明清藩封体制视角下的朝鲜王朝国家机构[D]. 刘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庐江县90后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D]. 张倩. 安徽大学, 2020(03)
- [4]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D]. 宋燚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法律视域下的宋代医药问题研究[D]. 李超. 河北大学, 2020(03)
- [6]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7]清嘉庆朝学政研究[D]. 黄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8]目标管理法下D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陶明炜. 安徽财经大学, 2019(03)
- [9]Q局税务干部再培训需求及实施方案研究[D]. 高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明代文官赏赐研究[D]. 李争杰.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