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大型管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振华[1](202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国省道提质升级和瓶颈路段建设的要求,考虑节约经济投入、减小施工周期和提高公路交通量承载能力等客观要求,对已有公路进行改扩建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举措。根据高速公路以往的拓宽经验,对原有路基进行加宽,新填筑的路基将与老路基产生相互作用,在施工期与工后运营阶段产生差异沉降,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预测和处治方法的优化是高速公路拓宽问题的工程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对比当前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的沉降标准,提出本工程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基本控制标准,并以此为标准,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新老路基施工期和后期运营阶段的路基和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在施工阶段,随着填筑过程的进行,新路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旧路基侧面因受到新路基的荷载作用而向内侧产生位移,但工期沉降总体较小。在工后运营期,由于新老地基的固结度不同,老地基固结沉降小,新地基沉降大,新老路基产生一定的差异沉降,在工后运营15年后路基固结基本完成。(2)研究拓宽路基拼接带常用处治措施适应能力大小,对开挖台阶尺寸与暴露时间、加筋处治技术的筋材铺设层位、铺设层数进行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尺寸过小或过大都会使沉降变大,而暴露时间则会影响开挖台阶的回弹量,从而影响路基的最终沉降。单层加筋时路表或路基底部加筋的处治效果优于中部加筋,加筋的铺设层位越多,沉降量越小,但全层加筋比地表和路表上下两层加筋的处治效果并未提升太多。(3)研究不同软土条件下的公路拓宽工程变形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软弱土类型、软弱土层厚度、新旧路基土质差异等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影响变化。得到三种软弱土的固结速率由高到低为高液限土、软塑状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增加,地基的沉降均增大,对于厚度大于6m的深厚软基,单一的开挖台阶或路基加筋处治并不足以消除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到安全水平,还需进行复合地基处理研究。(4)研究复合地基的处治桩类型、桩体长度、桩间距等因素对拓宽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和水泥搅拌桩处治深度的差异,并基于两种桩在本工程中的最大软土处治厚度计算提出了复合地基桩长和桩间距优化设计参数。分析得出预应力管桩的处治深度高于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12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3m、桩长16m,水泥搅拌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9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2.5m、桩长21m,其它小于最大软土处治厚度的工况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对桩参数进行放宽。
祝灿光[2](2021)在《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荣乌高速新线将在河北省中部形成一条联系津冀的高速通道,也是雄安新区高速公路规划网中重要的一环。由于该高速公路需穿越软土地区,而高速公路对于沉降要求较高,所以需严格进行沉降控制。依托于荣乌高速新线ZT1标段,结合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等,以此研究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控制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阐释了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基本组成,深入分析了路堤填料的“土拱效应”、土工格栅的“张力膜效应”、褥垫层调整桩土应力比的作用、桩土加固区复合作用等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可为工程实际沉降控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在现场埋设传感器监测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地基沉降、土工格栅拉伸应变、桩土应力等数据,结合现场实际深入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a.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能够显着的降低地基沉降,其中降低桩间距能够使地基沉降得到有效地降低,在同一断面中越靠近路基中心的位置其地基沉降量越大。b.随着桩土差异沉降增大,“张力膜效应”作用增强,土工格栅拉伸应变增大。由于通过减小距路基中心的距离以及增加桩间距等两种方式均能使桩土差异沉降变大,故两种方式均使得土工格栅拉伸应变增大。c.预应力管桩的使用能提升地基承载能力,有效地降低地基沉降。减小桩间距能够提升桩土应力比,进一步加强桩体承载作用,使得地基沉降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在填土施工45 d左右时,形成完整土拱,“土拱效应”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的承载能力。(3)应用PLAXI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可知:a.在填筑完成时,经预应力管桩处理后的地基,其地基最大沉降量减少了50.43 mm,沉降量减少所占比值为40.08%;其地基最大隆起量减少了14.4 mm,最大隆起量减少所占比值为51.28%;其地基最大水平位移减少了44.91 mm,最大水平位移减少所占比值为63.17%。经预应力管桩处理后的地基能显着降低地基总沉降、有效减小地基隆起程度、极大地减小水平位移。b.随着桩长的增加,沉降却随之减小,两两相较,桩长每增长1.5 m时,沉降量平均降低11.58%;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沉降随之降低,两两相较,桩间距每减小0.5 m时沉降量平均降低11.88%;随着桩帽的设置,沉降随之减小,沉降量降低11.07%;随着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加,沉降却随之减小,两两相较,内摩擦角每增长10°时,沉降量平均降低5.21%;故随着桩长的增加、桩间距的减小、桩帽的设置,地基沉降能较为显着地降低,随着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加,地基沉降可较大地降低。c.增大桩体刚度、垫层弹性模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等均令沉降减小,沉降量平均仅降低1%左右,其降低程度很小,所以仅改变这些参数并不经济合理。(4)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控制,需综合考虑经济投资与施工难度等因素,可根据上述参数进行合理优化,以期既有效控制沉降又降低经济投资。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振辉[4](2020)在《以薄砂层为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是一种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通常采用水泥基胶结材料,有时由混凝土或混凝土等掺合料组成,桩身强度较高。为了保证桩土相互作用,通常在桩顶设置一定厚度的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比柔性桩复合地基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复合地基承载力也有较大的调整范围。某建设项目位于辽宁省,包含五栋24~31层的高层建筑及三栋11层的小高层建筑。经地质勘察显示本工程场地土大部分为黏性土,仅在20米见到粗砂(5)薄层和近50米才见到稳定中砂(7)层,但埋深20米的粗砂层,厚度较薄,且厚度变化较大,这样对高层建筑基础选型造成了很大困扰。经计算分析及工程造价对比,本工程选用以粗砂(5)薄层为桩端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方案。关于该薄砂层是否能作为桩端持力层,采用规范法估算和现场载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验证,试验桩所选场地部位的砂层厚度以及桩端下持力层厚度均较小,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满足桩端下持力层厚度1.0m的条件下,其承载力也满足设计要求。确定了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后,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其结果均满足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处理完成后,对其进行复合地基管桩静载试验,经静载试验验证,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及相应沉降变形均符合要求。低应变动力检测结果合格;根据五栋楼的沉降观测结果可知,工程竣工一年后,24层高楼的平均沉降量为27.2mm,31层高楼的平均沉降量为32.3mm,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说明粗砂(5)薄层为桩端持力层的PHC桩复合地基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根据该工程实例的相关数据,本文结合ABAQUS软件对薄砂层作为PHC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与工程实例吻合度较高。且当持力层(砂层)不同时,对应的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且改变砂层厚度对变形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砂层厚度的增大,地基最终沉降量减小。本文依托工程实际案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设计、桩基检测、沉降监测及数值模拟的全过程,对厚黏性土中的薄砂层(1.2~3.3m)作为高层建筑PHC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案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着,施工周期短,地基加固方法可靠,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詹桂超[5](2019)在《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改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道路行车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软土路基处理效果是影响行车舒适性关键的因素。目前道路建成后,多数软土路基依然出现较大的工后沉降,以及桥头路段和含结构物路段的“跳车”现象,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研究认为这与现行复合路基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有关,尤其是侧重承载能力检测,而忽视工后沉降检测等。本文首先利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桩土复合路基及垫层作用机理开展了研究,阐明引入新检测指标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并在改进的复合路基静载试验基础上,提出能反映工后沉降情况的衰减沉降率指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归纳广东省软土分布特点和工程特性,给出适合检测工作实施的桩土复合路基工程分类,并对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开展了的研究,提出存在合理桩间距和最佳垫层厚度概念等。(2)通过对垫层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了垫层摩擦角与厚度、桩间距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推演出了砂垫层和碎石垫层摩擦角的计算公式;推演出桩体刺入量的计算公式。(3)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手段,分析了土拱效应、垫层压缩性,以及垫层工程特性等对桩土复合路基沉降的影响;建立由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反算砂垫层相对密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弹性垫层模量和厚度的最优值,提出垫层厚度、模量和强度的最优值概念;并给出各主要因素对沉降的影响规律。(4)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垫层厚度、垫层模量对柔性桩和半刚性桩复合路基影响。(5)对复合路基静载试验进行了改进,建立沉降速率和工后沉降的关系式,提出能反应工后沉降的检测指标。本文基于佛山地区某公路工程,分别开展了半柔性桩和CFG桩的“弹性性垫层法”静载试验和“规范法”静载试验,进一步论证了改进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成果不仅能减小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软基施工质量,而且为复合路基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指导。
罗良繁[6](2019)在《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土地基强度低,其具有高压缩,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等不良性质,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量,对公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建设、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如何解决处理和改善软土地基,使地基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防止道路在修筑后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本文针对现有软土问题,对特殊路基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进行研究,以供软土特殊路基处治施工提供设计和处治指导。本文通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运营维护等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及参考文献及相关规范等,将软土路基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区地基填筑和处理的处治方案。针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对表层处理、强度检测、填筑施工以及路基填筑期间的稳定观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主要总结了反压护道、置换和深层处理三个方面的处理措施,并对沿河塘、桥头及过渡段等特殊部位的软土路基处理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处理研究;此外,软土路基的道路拼宽处理具有复杂性,主要面临差异沉降路表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文以软土路基处理研究作为铺垫,主要采取深层的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处理以及轻质填料填筑处理等措施进行软土路基的拼宽处置,并对路基拼宽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控制标准和指标。
孙长申[7](2019)在《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软土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由于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点,因而开展工程建设时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透水刚性桩集合了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法的优点,能够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减小挤土效应,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目前关于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来指导设计和现场施工。因此,有必要对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固结与承载特性开展研究。本文针对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与承载特性,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手段,研究荷载作用下透水刚性桩的固结机理、孔压消散规律、固结沉降的影响因素、桩土应力比和荷载分担比、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的发挥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制备了设计孔隙率为20%、25%、30%、35%的透水混凝土模型桩及试件,并对相关性能参数进行了测定,进行了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分级荷载作用下的固结模型试验,研究固结过程中加固与承载机理。(2)通过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分级荷载作用下的固结模型试验可以得出,相比不透水桩复合地基,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土体的固结速率,缩短固结时间,随着荷载的增加,加速固结的效果越突出。设计孔隙率为30%的透水刚性桩与不透水桩相比,固结时间可缩短30.3%左右。径向越靠近桩孔压消散越快,加速固结效果越好。在加载瞬间,透水桩复合地基超孔压的上升值要比不透水桩的小,水平方向越靠近桩差值越大,竖直方向越往下差值越小。(3)通过分析荷载作用下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和桩体荷载分担比、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桩周土体试验前后轻型动力触探击数等指标,可以得出随着荷载的增加和桩周土体的固结,透水刚性桩的桩土应力比和桩体荷载分担比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然后平缓的趋势。桩身轴力呈现上大下小的分布,桩体下部的轴力增加幅度变小,桩体上部出现负摩阻力,桩体下部侧摩阻力先发挥作用,上部后发挥作用等规律,表明透水刚性桩能够提高桩周土体强度和承载力,发挥桩周土体承担荷载的作用。与不透水桩相比,透水刚性桩能够提高侧摩阻力,平均增幅为11%左右。相比不透水桩和试验前,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轻型动力触探击数有了显着增加,平均值是试验前的4.8倍,是不透水桩的2.6倍。(4)通过淤堵试验可以得出,在设计孔隙率相同的条件下,砂土、粉土、粘土对透水混凝土的淤堵影响依次递增,同一种土作用下,随着孔隙率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淤堵减弱,透水混凝土渗透衰减率与孔隙堵塞率具有类似的规律。(5)通过建立轴对称模型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相一致。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得出,与天然地基和不透水桩复合地基相比,透水桩复合地基可以缩短17.9%、22.0%的固结时间。与天然地基相比,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固结完成的最终沉降减少了7.0%左右,与不透水桩复合地基相比,沉降基本相同。在加载瞬间,透水桩复合地基超孔压的上升值比不透水桩复合地基和天然地基的都要小。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侧摩阻力要比不透水桩的大一些,平均增幅为5.6%左右。
陈昱锦[8](2019)在《楔形管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对比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楔形桩优缺点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一种新型桩基础——楔形管桩。本文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楔形管桩的工作形状,主要研究工作有:(1)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得到等截面管桩、楔形管桩、楔形桩共计四根模型桩的荷载–沉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四根模型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得出桩基结构形式、楔角变化以及材料用量对荷载-沉降规律、极限承载力及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2)基于模型桩的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固结龄期、接触面的粗糙度、界面的法向应力对剪切强度的影响。基于对试验结果的总结分析,为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参照。(3)基于ADINA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桩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得到了楔形管桩对地基土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相同平均直径条件下,混凝土楔形管桩的土塞较等截面管桩在较早情况下达到土塞闭塞状态;相同楔角条件下,桩端直径越小的楔形管桩,其最终的土塞高度越小;相同桩端直径条件下,增大楔形管桩的楔角,其最终土塞高度有一定增大。2、结构形式的变化可显着改变荷载–沉降曲线的变化趋势,楔形管桩的极限承载力更大,增大楔角可显着提高承载力,增大材料用量并不能提高其极限承载力。3、在低法向应力的作用下,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对所接触的土体破坏更大,有显着的软化现象;当法向应力显着增加,法向应力对于剪切位移的影响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剪切位移曲线变化的影响。
曾昊[9](2019)在《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寻找适用于洞庭湖平原地区的软土地基处治方式,选用了南县至益阳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软基处理深度、施工的简易性和经济性。从排水固结法(塑料排水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等五种方案中,选取较为合适的水泥土搅拌桩和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作为该软土地基的处治方案。论述了南益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基处理和桩基选型的思路、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并对处治过后的地基分别进行钻芯试验和低应变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保证两种处治方式的成桩质量能够对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起到预期作用。最后对两种处治方式下的软土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在得出经过理论计算印证的试验结果后,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两种处治方式的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选出较为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软土地基的处治方式。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按照相关规范对依托工程的4170根水泥土搅拌桩和408根PHC预应力管庄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对两种方案的施工质量、施工工艺、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前者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后者加固效果更为显着,得出了应针对实际的地质情况,合理结合两种处治方式最为经济、科学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岩土层进行的原位试验与岩土试样的室内试验,得到了处理路段中分布较广的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2)据工程勘测地质报告与相关案例经验,对软基处治方案进行分析、必选,从五种处治方案中选择了技术相对成熟、经济成本较低的水泥土搅拌桩和工期较短、处治效果明显的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两种处治方式。(3)分析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所得数据,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与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并分别对他们的承载力与沉降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荷试验相印证用试验结果来证明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可用理论计算得出的相关结论来帮助完善现场试验。(4)根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等规范对47根水泥土搅拌及238根PHC预应力管桩进行钻芯试验与低应变试验,确保桩身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静载荷试验的准确性提供保证。(5)从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经济性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两种处治方式的特点与优势,得出了应当根据实地情况,科学的采用多种处治方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案为最佳软基处治方式的结论,为如何灵活、合理的使用软基处治方式处理软土地基提供了一些经验与案例。
魏明鹏[10](2019)在《皖北地区高速铁路PHC桩加固软弱土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飞跃式发展时期。高速铁路的建设不同于传统的铁路建设,对铁路的设计、施工和路基工后沉降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软弱土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由于软弱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必须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消除软弱土的不良特性才能满足高速铁路承载力及工后沉降要求。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是近代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预应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它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抗弯性能好、应用范围广、沉桩质量可靠等诸多优势,广泛运用于地基处理中。经过PHC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地基的沉降变形。虽然PHC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理论研究还是远远的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主要依托商合杭高铁芦庙车站地基处理工程,对PHC桩加固处理软弱土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在复合地基理论基础之上对PHC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特性进行探讨,并对PHC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概括总结。(2)对试验段地基土进行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得到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分析研究了试验段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各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了地基土的基本工程特性为工程的设计及相关数值计算提供依据。(3)以PHC桩现场试验为基础,通过静载试验得到单桩复合地基荷载沉降关系曲线,确定了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得到了地基土层的比贯入阻力及承载力特征值,估算了PHC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通过标贯试验得到桩间土、天然地基标准贯入锤击数,以相关经验公式为参考对PHC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估算。通过地基土加固试验得到了两桩间土挤密系数、干密度等指标以及地基加固处理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变化规律。(4)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建立PHC单桩和群桩复合地基模型,进行PHC桩加固处理软弱土地基数值分析。模拟竖向荷载作用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及荷载传递规律,得到桩体沉降变形规律以及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的分布,分析得到PHC桩沉降变形特性以及荷载传递机理。最后,采用单一变量法,考虑不同外加荷载、桩长、垫层厚度、垫层模量对PHC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及沉降特性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设计建议。
二、高速公路大型管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大型管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
1.2.2 道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道路拓宽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
1.2.4 道路工程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技术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2 有限元计算方法 |
2.2.1 岩土本构模型 |
2.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3 拓宽路基沉降特性分析 |
2.3.1 沉降变化特性 |
2.3.2 沉降曲线变化规律 |
2.4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沉降控制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新老路基拼接技术研究 |
3.1 路基台阶开挖技术研究 |
3.1.1 不同台阶尺寸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3.1.2 单次台阶开挖暴露时间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3.2 土工格栅加筋技术研究 |
3.2.1 土工格栅的分类 |
3.2.2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软土条件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影响研究 |
4.1 软土的特性 |
4.2 软土对拓宽路基的工程危害 |
4.3 软土条件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软基处理技术研究 |
5.1 复合地基处治技术应用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不同类型桩的处治效果与适用范围分析 |
5.2 复合地基处治效果影响因素 |
5.2.1 不同桩间距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5.2.2 不同桩长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
1.2.2 桩网复合地基的应用 |
1.2.3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各种效应研究现状 |
1.2.4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5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6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 |
2.1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基本组成 |
2.2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2.1 路堤填料的土拱作用 |
2.2.2 土工格栅的作用及加固机理 |
2.2.3 褥垫层的作用 |
2.2.4 桩土加固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现场施工试验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地理水文条件 |
3.1.3 工程地质条件 |
3.1.4 主要工程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
3.2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3.2.1 预应力管桩施工流程 |
3.2.2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 |
3.2.3 桩帽施工技术 |
3.2.4 褥垫层施工 |
3.3 现场试验设计 |
3.3.1 试验测试主要内容 |
3.3.2 传感器布设及监测方案 |
3.3.3 传感器安装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地基沉降 |
3.4.2 土工格栅拉伸应变 |
3.4.3 桩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模拟 |
4.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本构模型 |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基本假定 |
4.3.2 几何模型建立与参数确定 |
4.3.3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
4.4 路堤填土高度对沉降的影响 |
4.5 预应力管桩处理前后的位移对比分析 |
4.5.1 预应力管桩处理前后的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4.5.2 预应力管桩处理前后的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4.6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有限元模拟 |
4.6.1 桩长对沉降的影响 |
4.6.2 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
4.6.3 桩体刚度对沉降的影响 |
4.6.4 垫层弹性模量对沉降的影响 |
4.6.5 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对沉降的影响 |
4.6.6 填土内擦角对沉降的影响 |
4.6.7 桩帽的设置对沉降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4)以薄砂层为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刚性复合地基概述 |
1.2.1 刚性复合地基概念 |
1.2.2 刚性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 PHC管桩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设计概况 |
2.2 工程地质勘察 |
2.2.1 前言 |
2.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2.3 场地工程水文条件 |
2.2.4 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 |
2.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PHC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3.1 地基基础方案可行性分析 |
3.2 PHC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3.2.1 设计难点 |
3.2.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规范法估算 |
3.2.3 现场载荷试验 |
3.2.4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3.2.5 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
3.3 复合地基的设计 |
3.3.1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3.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3.3 褥垫层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PHC桩检测和沉降监测 |
4.1 静载试验 |
4.2 低应变检测 |
4.3 承载力验算 |
4.4 沉降监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法 |
5.1.1 有限元法简介 |
5.1.2 有限元计算步骤 |
5.1.3 有限元法在结构分析中的重要性 |
5.2 ABAQUS简介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数值模拟的基本假设 |
5.3.2 材料参数与本构关系选取 |
5.3.3 材料的本构模型 |
5.3.4 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路基的加固机理 |
1.2.2 检测方法与评价系统 |
1.2.3 试验手段和数值模拟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桩土复合路基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分析 |
2.1 广东省软土分布及特点 |
2.1.1 分布情况 |
2.1.2 软土工程特点 |
2.2 桩土复合路基中桩体的工程分类 |
2.2.1 桩体强度分类 |
2.2.2 桩土复合路基工程分类 |
2.3 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
2.3.1 桩间土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
2.3.2 桩体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
2.3.3 变形协调方程 |
2.3.4 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垫层作用机理与控制参数研究 |
3.1 垫层作用机理分析 |
3.1.1 垫层的受力机理 |
3.1.2 破坏面深度小于垫层厚度 |
3.1.3 破坏面深度大于垫层厚度 |
3.1.4 桩间距对垫层厚度影响 |
3.1.5 最佳垫层厚度、最优桩中心距分析 |
3.2 控制参数研究 |
3.2.1 垫层摩擦角 |
3.2.2 垫层刺入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桩土复合路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 |
4.1 土中拱效应对沉降的影响 |
4.1.1 复合路基土拱效应机理 |
4.1.2 垫层影响因素分析 |
4.1.3 桩体影响因素分析 |
4.2 垫层压缩性对沉降的影响 |
4.2.1 砂土压缩性的描述 |
4.2.2 考虑砂土压缩性的静力触探试验计算 |
4.2.3 相对密实度的室内试验 |
4.2.4 试验结果分析 |
4.3 垫层工程特性对沉降的影响 |
4.3.1 垫层厚度作用分析 |
4.3.2 垫层模量作用分析 |
4.3.3 垫层强度特性作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桩土复合路基的模型试验研究 |
5.1 试验装置 |
5.2 模型试验方案 |
5.3 柔性桩复合路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3.1 垫层厚度的影响 |
5.3.2 垫层模量的影响 |
5.4 半刚性桩复合路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4.1 垫层厚度的影响 |
5.4.2 垫层模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桩土复合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
6.1 弹性垫层法静载试验研究 |
6.1.1 半刚性桩静载试验研究 |
6.1.2 柔性桩静载试验研究 |
6.2 延时持载的现场试验 |
6.2.1 试验方案 |
6.2.2 现场试验 |
6.2.3 试验结果分析 |
6.2.4 工后沉降评价指标理论研究 |
6.3 复合路基静载试验 |
6.3.1 复合路基静载试验 |
6.3.2 复合路基静载延时试验 |
6.3.3 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1.3.2 软土路基地基处理设计 |
1.3.3 软土路基拓宽改建设计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工程特性 |
2.1 软土的定义 |
2.2 软土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3.1 路基设计原则 |
3.2 地基表面处理设计 |
3.2.1 清表 |
3.2.2 清表后地基表层临时排水措施 |
3.2.3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 |
3.2.4 表层碾压及压实度测试 |
3.3 路基填筑设计 |
3.3.1 路基填料控制 |
3.3.2 路基填筑厚度 |
3.3.3 路基边坡 |
3.3.4 路基填筑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 |
3.3.5 路基填筑观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1 软土路基处理概述 |
4.2 软土地基处理一般要求 |
4.2.1 适用范围 |
4.2.2 一般规定 |
4.2.3 软基处理的目的 |
4.3 软基处理的分类 |
4.3.1 反压护道 |
4.3.2 置换(地基浅层处理) |
4.3.3 深层软基处理 |
4.4 特殊部位处理设计 |
4.4.1 河塘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4.2 桥头及过渡段地基处理设计 |
4.4.3 桩承式路堤工程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路基拼宽设计 |
5.1 路基拼宽设计原则 |
5.1.1 公路加宽的必要性 |
5.1.2 软土路基扩宽处理面临问题 |
5.2 一般路基拼宽设计 |
5.2.1 新老路基结合方式 |
5.2.2 不同等级公路拓宽 |
5.3 拼宽路基浅层处理 |
5.3.1 轻质填料回填处理 |
5.3.2 铺设土工格室处理 |
5.4 拼宽路基深层处理 |
5.4.1 水泥搅拌桩处理 |
5.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 |
5.5 软土路堤拓宽处理适用性评价 |
5.6 路基拼宽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及标准研究 |
5.6.1 加宽工程差异沉降指标分析 |
5.6.2 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路面功能要求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透水刚性桩的类型 |
1.2.2 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4 透水刚性桩淤堵效应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模型桩制备 |
2.1 模型试验内容及思路 |
2.1.1 试验研究内容 |
2.1.2 试验思路 |
2.2 模型试验装置和试验材料 |
2.2.1 模型箱 |
2.2.2 载荷板和加载重物 |
2.2.3 试验监测系统 |
2.2.4 数据采集系统 |
2.2.5 轻型动力触探仪 |
2.2.6 透水系数测定试验装置 |
2.2.7 试验土体 |
2.3 模型桩的制备 |
2.3.1 原材料 |
2.3.2 配合比设计 |
2.3.3 制备与养护 |
2.4 透水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及结果分析 |
3.1 单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 |
3.1.1 模型试验参数 |
3.1.2 模型试验过程 |
3.2 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 |
3.2.1 沉降分析 |
3.2.2 固结度 |
3.2.3 孔压消散规律 |
3.3 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3.3.1 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 |
3.3.2 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 |
3.3.3 桩间土强度变化 |
3.4 透水刚性桩淤堵效应 |
3.4.1 透水混凝土强度、孔隙率与渗透性的关系 |
3.4.2 淤堵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4.1 ABAQUS软件简介 |
4.2 模型建立与求解 |
4.3 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 |
4.3.1 沉降分析 |
4.3.2 固结度 |
4.3.3 孔压消散规律 |
4.4 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4.4.1 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 |
4.4.2 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 |
4.5 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楔形管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桩研究现状 |
1.2.2 楔形桩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楔形管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目的 |
2.3 模型试验 |
2.3.1 试验概况 |
2.3.2 地基模型的制作流程 |
2.3.3 模型桩材质的选用与制作 |
2.3.4 加载装置 |
2.3.5 试验测量方案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静力压桩贯入阻力的变化规律 |
2.4.2 荷载–沉降分析 |
2.4.3 楔形管桩土塞效应分析 |
2.4.4 桩身轴力分布 |
2.4.5 桩侧摩阻力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楔形桩–土接触面工作性状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设备 |
3.2.2 法向应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3.2.3 固结龄期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3.2.4 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楔形管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ADINA简介 |
4.3 数值模拟的基本假定 |
4.4 模型桩体的建模过程 |
4.4.1 几何模型建立 |
4.4.2 边界条件的定义 |
4.4.3 选用材料本构模型 |
4.4.4 单元划分 |
4.4.5 施加荷载 |
4.4.6 定义接触条件 |
4.4.7 求解过程控制 |
4.4.8 模型可靠性验证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5.1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
4.5.2 地基土径向位移分析 |
4.5.3 各级荷载下土体径向位移分析 |
4.5.4 地基土竖向位移分析 |
4.5.5 各级荷载下土体竖向位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岩性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2.1.3 特殊性岩土的评价 |
2.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1 原位试验 |
2.2.2 室内试验 |
2.3 施工工艺对处治方案选择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3.1 处治基本原则 |
3.2 水泥土搅拌桩方案设计 |
3.2.1 路段概况 |
3.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 |
3.2.3 水泥搅拌桩施工桩位图 |
3.3 PHC预应力管桩方案设计 |
3.3.1 路段概况 |
3.3.2 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设计 |
3.3.3 PHC预应力管桩施工桩位图 |
3.4 软基处治方案施工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验检测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内容 |
4.2.1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
4.2.2 PHC预应力管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
4.2.3 静载试验质量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C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比对 |
5.1 施工工艺 |
5.2 施工质量 |
5.3 经济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文献引用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现场试验数据记录表 |
附录D 现场试验数据图 |
(10)皖北地区高速铁路PHC桩加固软弱土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速铁路软弱土地基处理目的及意义 |
1.2.1 软弱土地基的概念 |
1.2.2 软弱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
1.2.3 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分类 |
1.3 复合地基对土体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 |
1.4 PHC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PHC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理论依据 |
2.1 复合地基的概述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1.3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1.4 复合地基的破坏形式 |
2.2 PHC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及承载力计算方法 |
2.2.1 PHC管桩概述 |
2.2.2 PHC桩复合地基承载特点 |
2.2.3 PHC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 |
2.3 PHC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3.1 加固区的压缩变形S1计算方法 |
2.3.2 加固区下卧层的变形S2计算方法 |
2.4 PHC桩复合地基的重要力学参数 |
2.4.1 荷载分担比 |
2.4.2 桩土应力比 |
2.4.3 置换率 |
2.5 小结 |
3 试验段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分析 |
3.1 皖北地区土体分布概述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2.1 地层条件 |
3.2.2 水文地质 |
3.2.3 试验段土体类型 |
3.3 试验段土体的物理性质试验 |
3.3.1 密度试验 |
3.3.2 含水率试验 |
3.3.3 比重试验 |
3.3.4 界限含水率试验 |
3.4 试验段土体的力学性质试验 |
3.4.1 击实试验 |
3.4.2 固结试验 |
3.4.3 三轴试验 |
3.5 试验段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沿深度变化规律 |
3.5.1 物理性质指标沿深度变化规律 |
3.5.2 地基土固结变形指标沿深度变化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PHC桩现场试验研究 |
4.1 试验场地概括 |
4.2 PHC桩复合地基设计 |
4.2.1 PHC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确定 |
4.2.2 PHC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4.3 静载试验 |
4.3.1 天然地基平板载荷试验 |
4.3.2 PHC桩单桩载荷试验 |
4.3.3 PHC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4.4 静力触探试验 |
4.4.1 试验过程及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标贯试验 |
4.5.1 试验过程及方法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地基土加固效果试验 |
4.6.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4.6.2 桩间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PHC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分析基本理论 |
5.1.1 数值分析方法的概述 |
5.1.2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综述 |
5.2 本构模型 |
5.2.1 土的本构模型 |
5.2.2 桩、土接触面的处理 |
5.3 PHC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软弱地基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的基本假定及建立过程 |
5.3.2 模型的参数选取 |
5.3.3 模型边界条件及尺寸的确定 |
5.3.4 .数值模拟方案 |
5.4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5.5 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5.5.1 外加荷载对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5.5.2 桩体长度对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5.5.3 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5.5.4 垫层模量对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高速公路大型管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何振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研究[D]. 祝灿光.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4]以薄砂层为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与研究[D]. 刘振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桩土复合路基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改进研究[D]. 詹桂超.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6]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 罗良繁. 长安大学, 2019(07)
- [7]透水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D]. 孙长申. 东南大学, 2019(01)
- [8]楔形管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D]. 陈昱锦.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D]. 曾昊.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皖北地区高速铁路PHC桩加固软弱土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D]. 魏明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