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佳[1](2019)在《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向型农业是将优质的农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利用外资发展农业并参与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顺应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有利于国际农业竞争与合作,增强农业影响力。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践行者,也是实施农业“走出去”政策的参与者,选择外向型农业发展经济是必然的。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全面研究了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阻碍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问题,找到促进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通过对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分析发现存在:农产品出口规模大、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农业不断加强利用外资以及参与农业对外交流和合作的状况;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的优势分析得出: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具有区位、农业资源和农业科技的优势;劣势分析与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相结合,得出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产品出口结构及贸易方式单一、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及带动能力弱和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小的问题;借鉴国内新疆和山东省,国外美国和荷兰发展外向型农业先进的经验,提出了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与改善贸易方式、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府加强农业补贴力度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促进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措施;并总结出外向型农业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趋势,但现阶段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仍与沿海省份存在一定的差距的结论。通过本文研究有助于丰富河南省外向型农业研究资源,为河南省外向型农业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将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创新点是系统的对河南省外向型农业进行综合研究;基于调研得到的数据和SWOT分析法中的劣势分析,针对性地分析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范晴晴[2](2015)在《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外向型农业是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理念,并且这种理念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发展外向型农业不仅可以加快本区域内农业产品的国际贸易和交流,使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能够快速走入国际市场,拓展本国农业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可以更加合理地引进国外丰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适合本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和人才。山东半岛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推动外向型农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山东半岛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已经取得显着的成果和可供其他地区学习的良好经验。更进一步的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山东半岛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概述外向型农业理论基础、特点以及实践经验,为接下来的实证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从近几年山东半岛出口形势及发展趋势、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等几方面,概括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几个最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根据山东半岛地区各地市外向型农业目前发展的情况采用主成分—聚类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区域统筹分类和比较,并就最后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最后,根据山东半岛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存在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外资利用率低和各区域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茹合沙丽·阿布都热西提[3](2014)在《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目前,世界农业生产已进人全球性配置新阶段,发展农业不能光走传统发展道路,必须开拓与全球农业市场衔接、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与合作、实现内外农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外向型农业发展道路。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新路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成为党和国家以及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农业是新疆最具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新疆经济的增长势头迅猛,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新疆农产品具有相当可观的出口潜力,然而,新疆仍处于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创业阶段,新的挑战和发展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将新疆的农产品从产量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是目前我区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新疆外向型农业为研究对象,采取比较优势法、典型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基础理论——现状分析——对策提出”的研究思路,在对外向型农业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理论依据进行一般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实践,对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现有模式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探讨,通过SWOT分析,初步认识现阶段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比较优势和影响长期发展的瓶颈制约,从统筹和创新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及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提出实现新疆外向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相应对策建议。
李莹[4](2012)在《新疆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外向型农业是指一国或一地区面向国际市场,以本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和进行生产要素国际交换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借助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来实现本地区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疆“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以增加农牧业收入为核心,着力提升基地建设的质量效益,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家绿色有机农林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区,伊犁州直农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首先,国家从政策上助推伊犁州直的发展,出台实施了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其次,提高农业补贴,增加区域农牧民收入水平,成为其加快发展农业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脆弱是其加快发展农业的外在压力。如何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和中央推进新疆加快发展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其农业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对外向型农业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伊犁州直作为研究区域,从民族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该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条件、发展阶段,运用SWOT分析对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劣势及发展机遇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该区域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弱、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对其农产品出口种类、数量的分析,选取农产品出口的优势品种,规划出具有开发潜力、出口潜力、市场优势、突出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区域。据此,结合伊犁州直实际情况,从发展外向型农业入手,该区域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研究,并尝试为该区域农业外向化经营提出建设性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万丽娟,黄小梅[5](2012)在《浅议江西省发展外向型农业》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江西目前农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江西省发展外向型农业趋势必不可挡。江西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其发展外向型农业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江西省发展外向型农业,应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增强农业品牌意识,提高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加速成果转化,扩大国际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
张心宇[6](2010)在《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潍坊市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潍坊市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又是潍坊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潍坊市农业发展的自身实际情况,从已有的经验里面找不足、找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出路;对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困难障碍、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和论述。研究目的是对潍坊市外向型农业更好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本文使用调查统计分析地方法,在确定了论文研究主题、明确了论文写作思路的前提下,进行了论文前期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数据信息的整理整合。在对国内外外向型农业研究现状和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完成初步的调查研究后,又对论文的主体研究对象——潍坊市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第一是对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2000年到2009年潍坊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做了调查统计研究,其中特别对潍坊的两大出口产品禽肉和蔬菜的出口情况做了详实的调查研究、对潍坊的出口目的地国和潍坊市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了详实的调查研究。第二是对潍坊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基础——潍坊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做了归纳分析。首先潍坊市以建设三大基地为重点,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其次潍坊市以培育现代农业主体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再次潍坊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最后潍坊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第三是在对潍坊的助农政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潍坊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前景作预测。从总体上来看,潍坊市的外向型农业既面临着一些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潍坊市农业产品出口创汇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产业调整和转型也比较顺利,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潍坊地区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同时又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助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潍坊市外向型农业发展止处于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上,潍坊地区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机遇众多,只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发展潜力是很大的。结合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大力培植出口创汇龙头企业,扩在加工出口能力,把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出口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是大力培育拥有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营造信誉高质量好的优质品牌。四是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抢占农产品出口先机。五是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出口预警预报机制。六是着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七是重视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执行政策不能间断或打折扣。
侯靳怡,杜晓琳[7](2010)在《哈尔滨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文中提出哈尔滨市外向型农业存在利用外资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出口量较小,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外向度较低,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品牌意识不强,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整体水平,扩大出口规模,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更多名牌产品,改善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环境,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内在潜能,以促进哈尔滨市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王晓奇[8](2009)在《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运城市是山西省内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市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运城市拥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和基础,所以农业的发展状况对运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越来越专业化、市场化,各地的农业都向外向型农业方向发展,也只有外向型农业才能适应新时代的经济格局,而外向型农业也更能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发展外向型农业就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外向型农业发展这不仅对运城市有着直接指导意义,乃至对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示范意义。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仅仅不到十年时间,因此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有限,对于运城市来说,外向型农业发展还存在大量问题,不仅与国外有很大差距,相对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较为明显。本文首先对外向型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模式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概括,依据相关理论,针对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进行一定的分析,包括运城市农业整体发展情况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主要产品苹果及其相关产业还有芦笋产业作为典型产业进行介绍,并找出发展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即运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优势不显着,所以外向型农业的产业选择只能高度依赖自身的产业禀赋,又因为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欠缺,使得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高度依赖外省甚至外国的企业和资本,运城市本地的外向型农业发展能力不强,自身的资源优势没能完全转化为自身的经济效益。之后本文对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提出构想,确立外向型农业在运城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并对运城市传统农业与外向型农业的关系做出分析,过度单一发展外向型农业也许能得到较高的短期利益,但外向型农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长期利益无法保障的缺点,即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必须是在保证本地传统农业发展空间并确保粮食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可能会引起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对于运城市外向型农业以后的发展格局和方向,本文也进行了简单的规划,即确立苹果和芦笋对与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主导地位,谨慎选择开发新的外向型农业品种,多在发展地区、发展方法方面进行变化,着重提高加工和市场开发能力,这样才能增加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能力和多样性。最后,对2008世界金融危机对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不利影响进行浅显的探索,以及对运城市的危机应对提出建议。
孙加力[9](2009)在《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对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新疆是农业大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开辟农民增收新领域的需要,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不仅是新疆农业发展理论需要,也是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文件精神,指导当前工作实践需要。本研究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基础理论一现状分析一实证分析一对策研究”的思路,对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新疆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贸易的地位、农业利用外资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发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5年多时间,新疆农产品贸易发展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6年,贸易总额增长98%,年均递增14.58%;新疆进出口农产品结构、进出口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疆农产品贸易在本区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是上升的,但在贸易中的作用不断下降,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弱;新疆农业利用外资取得很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农业发展。通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得出:新疆农产品出口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长期来看,农产品出口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0.41个百分点;短期内,当农产品出口变化1%,当年的农民收入变化0.17%,且方向一致。因此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根据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产品出口每增长1%,将促进农业经济增长0.6%;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农产品出口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并不是农产品出口的原因,农产品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外经济政策决定的。SWOT分析表明,新疆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禀赋较好,人文独特,劳动力丰富价廉,农业科技水平领先周边国家,已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农产品和相对广阔稳定的国际市场等优势。同时也有政府对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对周边市场和政策缺乏充分掌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产品外贸体制不完善,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规模小,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及加工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等劣势。中国加入WTO,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南亚、东欧等是一个正在发育、潜力巨大的市场等为新疆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我国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有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新疆掌握熟练和运用WTO的人才非常缺乏,人们对食品的多样性、精美性、营养性等更加重视,通关环境差,国外技术贸易壁垒,自然灾害常发,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周边国家处于恐怖活动多发地区等构成了新疆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威胁。加快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步伐应采取如下重点措施:大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做大做强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产品出口经营主体;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提高农产品出口组织化程度;加强培训和信息服务,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创新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规划方案;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支持,解决相关问题。
姜丽[10](2008)在《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构建新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有科学的分析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正确指导和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特征、模式以及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和分析。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并参考以前的研究成果,探讨和构建了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条件、外向化、一体化、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效益化7个方面筛选了26个指标。在调查分析了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取分别以种植苹果为主的栖霞、蔬菜为主的寿光、茌梨为主的莱阳、大葱为主的章丘、大椒为主的胶州五个产业区进行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分析结果表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分,栖霞为0.55,寿光为0.57,莱阳为-0.77,章丘为-0.42,胶州为0.07。五个产区的得分以高低排序为:寿光>栖霞>胶州>章丘>莱阳;栖霞(苹果)、寿光(蔬菜)正处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莱阳(茌梨)、章丘(大葱)还处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起步阶段,胶州(大椒)处于产业化的形成阶段;综合分析全省实际情况,山东省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或形成阶段,一些地区还处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萌芽阶段。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促进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是:政府对其关注力度愈来愈大,在政策上大开绿灯;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开创了广泛的发展前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的连接;具有一定规模农业龙头企业逐渐增加;产业化载体发展步伐加快等。制约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民利益难得到有效保障;农业集约化化水平低;农业一体化水平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水平不能迅速提高;基地规模小,主导产业重点不突出;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基于以上的评价和分析,本研究认为促进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对策应该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提供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条件;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相关农产品的标准等。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新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二、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3.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1.研究的基本思路 |
2.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本文的创新点 |
二、外向型农业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外向型农业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1.外向型经济 |
2.外向型农业 |
3.外向型农业的特征 |
(二)外向型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
1.比较优势理论 |
2.开放型经济理论 |
3.竞争优势理论 |
三、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一)农产品出口规模及结构 |
1.农产品出口规模 |
2.农产品出口结构 |
(二)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 |
(三)农业利用外资 |
1.发展历史 |
2.农业利用外资规模 |
3.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 |
4.外资来源地 |
5.农业利用外资领域 |
(四)外向型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
四、河南省外向型农业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1.区位优势 |
2.农业资源优势 |
3.农业科技优势 |
(二)劣势分析 |
1.农产品出口结构及贸易方式单一 |
2.农产品自主品牌少 |
3.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及带动能力弱 |
5.农业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小 |
(三)机会分析 |
1.农产品出口市场前景好 |
2.相关政策支持 |
(四)威胁分析 |
1.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 |
2.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多样性 |
3.农村劳动力资源缺乏 |
五、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
(一)国内外向型农业经验与借鉴 |
1.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
2.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
(二)国外外向型农业经验与借鉴 |
1.美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
2.荷兰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
六、促进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措施 |
(一)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与贸易方式 |
(二)打造农产品知名自主品牌 |
(三)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 |
(四)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五)扩大外向型农业利用外资规模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的基本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2.1 外向型农业的有关概念 |
2.1.1 外向型农业的含义 |
2.1.2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
2.1.3 外向型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
2.1.4 外向型农业是农业国际化的表现 |
2.2 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
2.3 外向型农业的理论基础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要素禀赋理论 |
2.3.3 需求偏好相似论 |
2.3.4 规模经济理论 |
2.4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与途径 |
第三章 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3.1 山东半岛的概况 |
3.2 山东半岛农业发展现状 |
3.3 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3.3.1 山东半岛农产品国际贸易情况 |
3.3.2 山东半岛农产品出口市场情况 |
3.3.3 山东半岛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 |
3.3.4 山东半岛农业利用外资情况 |
3.3.5 农业对外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
第四章 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聚类分析的含义 |
4.2 模型的建立 |
4.3 指标的选择 |
4.4 区域聚类分析过程 |
4.5 聚类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1 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
5.1.2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5.1.3 外商投资利用率低和技术合作少 |
5.1.4 区域间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均衡 |
5.1.5 扶持政策不足与发展理念落后 |
5.2 促进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1 积极推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
5.2.2 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
5.2.3 拓宽对外合作领域与提高外资利用率 |
5.2.4 加大科技投入和发挥特色农业优势 |
5.2.5 更新农业发展理念并深化体制改革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有关新疆外向型农业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基本结构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外向型农业概述 |
2.1 外向型农业的含义 |
2.2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
2.3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理论基础 |
2.4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 |
3.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 |
3.1.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 |
3.1.1.1 农产品出口规模及结构 |
3.1.1.2 农业利用外资 |
3.1.1.3 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
3.1.2 兄弟省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经验 |
3.1.3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
3.1.3.1 有利条件 |
3.1.3.2 存在的问题 |
3.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 |
3.2.1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 |
3.2.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4章 新疆外向型农业变迁历程、发展条件和现状分析 |
4.1 新疆外向型农业变迁历程 |
4.2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条件 |
4.2.1 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显着 |
4.2.2 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特色农产品生产 |
4.2.3 人文基础良好,区域经济往来顺畅 |
4.2.4 口岸农产品出口便利化,上合组织有效推动出口 |
4.2.5 多层面政策扶持,有效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 |
4.2.6 农业科技投入水平逐步提高,科技兴农工作成效显着 |
4.2.7 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涌现 |
4.3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4.3.1 农产品出口规模及结构 |
4.3.2 农业利用外资 |
4.3.3 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5章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 SWOT 分析 |
5.1 SWOT 分析基本原理 |
5.2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 SWOT 分析 |
第6章 实现新疆外向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
6.1 大力培育特色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与绿色生产示范区 |
6.2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调整出口结构 |
6.3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
6.4 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出口农产品强势品牌 |
6.5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提高外向型农业组织化程度 |
6.6 完善外向型农业政策引导机制,加强农产品出口物流业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新疆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内容结构 |
1.2.3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2.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研究综述 |
2.1.1 西方学者关于外向型农业概念的研究 |
2.1.2 国内学者关于外向型农业的研究 |
2.1.3 新疆学者关于外向型农业的研究 |
2.2 相关概念和内涵 |
2.2.1 外向型农业概念 |
2.2.2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要素禀赋理论 |
2.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
2.3.4 竞争优势理论 |
3.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战略意义及必要性 |
3.1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战略意义 |
3.1.1 伊犁州直经济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3.1.2 农业是伊犁州直经济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3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对伊犁州直农业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
3.2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必要性 |
3.2.1 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 |
3.2.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生态选择 |
3.2.3 推动霍尔果斯口岸向区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发展的路径选择 |
3.2.4 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政策机遇期 |
4.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1 新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历程 |
4.1.1 外向型农业的起步阶段 |
4.1.2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阶段 |
4.2 新疆外向型农业的现状 |
4.2.1 出口农产品种类多样,地域分布广阔 |
4.2.2 新鲜果品、反季蔬菜及其制品占据主导地位 |
4.2.3 甜菜及其制品增减变动趋势较大 |
4.2.4 粮食、畜产品及其制品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
4.2.5 水果、蔬菜、畜产养殖及棉花出口潜力较大 |
4.3 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现状 |
4.3.1 种植业发展现状 |
4.3.2 畜牧业发展现状 |
4.3.3 林业及特色水果发展现状 |
4.3.4 渔业发展现状 |
4.3.5 伊犁州直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
5.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 SWOT 分析 |
5.1.1 SWOT 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2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 SWOT 分析 |
5.2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由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造成农业市场化建设不完善 |
5.2.2 生产要素缺乏合理配置,导致区域优势资源利用率不高 |
5.2.3 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短期难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
5.2.4 优势农产品缺乏区域统一规划,导致出口农产品规模经济不足 |
5.2.5 外向型龙头企业缺乏规模化经营,农民持续增收遭遇困境 |
6.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 |
6.1 优势农产品基地选择的原则 |
6.1.1 优势农产品的内涵 |
6.1.2 选取优势农产品的作用 |
6.1.3 优势农产品基地选取的原则 |
6.2 优势农产品的选择 |
6.2.1 依据资源禀赋 |
6.2.2 依据县域特征 |
6.2.3 依据现阶段主要农产品产量 |
6.3 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 |
6.3.1 果蔬基地 |
6.3.2 甜菜基地 |
6.3.3 畜牧产品基地 |
6.3.4 粮食生产基地 |
6.3.5 薰衣草特色香料生产基地 |
6.3.6 亚麻、红花生产基地 |
6.3.7 蜂产品生产基地 |
7.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7.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
7.1.1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
7.1.2 优化种植结构 |
7.1.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7.2 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提高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 |
7.2.1 培育优势农产品竞争品牌 |
7.2.2 有效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区域优势资源转换能力 |
7.2.3 积极培育市场体系 |
7.3 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
7.3.1 加强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 |
7.3.2 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建设 |
7.3.3 搭建农业信息平台 |
7.3.4 实施农民素质培训 |
7.4 优势农产品产区合理规划,推进区域农产品规模经济 |
7.4.1 培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
7.4.2 扶持壮大优势产区的市场经营主体 |
7.5 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7.5.1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
7.5.2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外向型农业的含义及特点 |
1.1.1 外向型农业的含义 |
1.1.2 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
1.2 研究外向型农业的目的 |
1.2.1 研究外向型农业的目的 |
1.2.2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作用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 |
2.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 |
2.1.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2.1.2 对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反思 |
2.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 |
2.2.1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2.2.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启示 |
第三章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成效及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分析 |
3.1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 潍坊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
3.2.1 潍坊市以建设三大基地为重点,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3.2.2 潍坊市以培育现代农业主体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
3.2.3 潍坊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 |
3.2.4 潍坊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 |
3.3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潜力及前景分析 |
3.3.1 潍坊的助农政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3.3.2 潍坊外向型农业发展前景的预测 |
第四章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
4.1 潍坊市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 潍坊市农业基础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 政府在外向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外向型农业的相关理论 |
2.1 外向型农业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
2.1.1 外向型农业概念 |
2.1.2 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
2.2 外向型农业的基础理论及应用 |
2.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
第三章 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条件及现状 |
3.1 运城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 |
3.2 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
3.2.1 运城市苹果产业的外向型发展模式 |
3.2.2 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种植格局趋于稳定 |
3.2.3 贮藏、加工与销售环节 |
3.3 运城芦笋行业发展情况 |
3.3.1 运城市种植芦笋较为突出的优越自然条件 |
3.3.2 当前芦笋产业的特点 |
3.3.3 运城市芦笋产业的发展途径 |
第四章 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
4.1 运城市自身存在许多发展对外向型农业的不利因素 |
4.1.1 交通和信息因素 |
4.1.2 区位因素 |
4.1.3 经济因素 |
4.2 世界贸易壁垒和国际风险 |
4.3 部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对运城传统农业的生产空间造成了挤占 |
4.4 加工能力问题 |
4.4.1 加工能力不足 |
4.4.2 加工产能过剩 |
4.4.3 运城市缺乏自主大型外向型农业加工企业 |
4.5 运城市主要外向型农产品苹果和芦笋的问题分析 |
4.5.1 运城市苹果产业的问题分析 |
4.5.2 运城市芦笋产业的问题分析 |
第五章 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 |
5.1 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5.1.1 坚定发展苹果和芦笋等优势产业在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主导地位 |
5.1.2 运城外向型农业未来转型的可能性 |
5.2 运城外向型农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 |
5.2.1 科技含量标准化 |
5.2.2 运城市外向型农业的营销销售 |
5.3 当地政府的投入以及在信息、培训、资金方面的支持 |
5.3.1 加大农业相关技术研发,并且研发与推广并重 |
5.3.2 建立运城市自己的外向型农业的市场指导体系 |
5.3.3 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
5.4 保证传统农业发展空间底限,确保粮食安全 |
5.4.1 运城市粮食种植面积大量减少 |
5.4.2 运城市粮食生产安全底限 |
5.5 2008美国金融危机与运城市外向型农业 |
5.5.1 境况 |
5.5.2 金融危机的应对 |
第六章 总结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 |
1.5 论文主要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外向型农业概述 |
2.1 外向型农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
2.2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意义 |
2.3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4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
第三章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状况 |
3.1 新疆农业发展概况 |
3.2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第四章 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实证分析 |
4.1 新疆农产品出口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协整分析 |
4.2 新疆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五章 新疆发展外向型农业 SWOT 分析 |
5.1 SWOT 分析释义 |
5.2 新疆发展外向型农业 SWOT 分析 |
第六章 推进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6.1 基本原则 |
6.2 发展战略 |
6.3 发展目标 |
6.4 政策措施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内容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1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1.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1.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2.2.1 农业产业化的一般特征 |
2.2.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2.3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 |
2.3.1 农业产业化的一般模式 |
2.3.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模式 |
2.4 外向型农业和产业化的关系 |
2.5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
2.5.1 要素禀赋理论 |
2.5.2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5.3 规模经济理论 |
2.5.4 波特的竞争优势贸易理论 |
2.5.5 交易费用理论 |
2.5.6 产业组织理论 |
2.5.7 产业关联理论 |
3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建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可比性原则 |
3.1.3 导向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1.5 系统性原则 |
3.1.6 综合性原则 |
3.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3.2.1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内涵 |
3.2.3 指标的计算方法 |
3.3 综合评价方法 |
3.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3.3.2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
4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4.1.1 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4.1.2 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外向化的发展 |
4.1.3 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规模化、一体化发展 |
4.1.4 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市场化发展 |
4.1.5 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约化的发展 |
4.1.6 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效益化的发展 |
4.1.7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
4.2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 |
4.2.1 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 |
4.2.2 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山东五市外向型农业产业化主成分分析结果讨论 |
5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5.1 促进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
5.1.1 政府对其关注力度愈来愈大,在政策上大开绿灯 |
5.1.2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开创了广泛的发展前景 |
5.1.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利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的连接 |
5.1.4 具有一定规模农业龙头企业逐渐增加 |
5.1.5 产业化载体发展步伐加快,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5.2 制约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
5.2.1 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民利益难得到有效保障 |
5.2.2 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
5.2.3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5.2.4 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
5.2.5 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水平不能迅速提高 |
5.2.6 基地规模小,主导产业重点不突出 |
5.2.7 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 |
6 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
6.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外向型农业产业化良好的发展环境 |
6.1.1 宏观规划,加快发展山东省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
6.1.2 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政策 |
6.1.3 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理顺各种关系 |
6.1.4 提供科技方面的支持,搭建信息平台 |
6.2 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
6.2.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
6.2.2 加强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措施 |
6.3 加大投、融资力度,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提供金融支持 |
6.3.1 加大资金支持的重要作用 |
6.3.2 加大资金支持的主要途径 |
6.4 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
6.4.1 品牌的内涵及品牌战略 |
6.4.2 实施品牌战略、保护和服务山东省自主品牌的具体办法 |
6.5 加快建立相关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
6.5.1 农产品质量标准的重要作用 |
6.5.2 与世界标准接轨,在山东实行国际农业标准化生产 |
6.6 创新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
6.6.1 建立新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
6.6.2 建立新形式的途径 |
6.6.2.1 坚持培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使企业的强势地位更强 |
6.6.2.2 提高利益连结机制,变松散联系为紧密合作 |
6.6.2.3 加大政府支持、金融资本支持和保险支持的力度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梦佳.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2]山东半岛外向型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范晴晴. 山东理工大学, 2015(01)
- [3]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茹合沙丽·阿布都热西提. 新疆大学, 2014(02)
- [4]新疆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李莹.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
- [5]浅议江西省发展外向型农业[J]. 万丽娟,黄小梅. 中国渔业经济, 2012(01)
- [6]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张心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7]哈尔滨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J]. 侯靳怡,杜晓琳.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06)
- [8]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王晓奇. 山西大学, 2009(S1)
- [9]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孙加力.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1)
- [10]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姜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标签:农业论文; 农产品论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