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遏制超载:怎样走出“禁而不止”的怪圈(论文文献综述)
钟林熙[1](2021)在《新闻报道的正能量传播失范研究》文中认为
刘宁[2](2020)在《互联网彩票发展的行政法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彩票发行是增加财政收入,专门专项用于社会保障及公益建设的三方合作行为。三方合作是指政府监管、民间运营及彩民参与;其中,彩民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第三方。既然是三方行为,政府就应当在行政法的原理和原则指导下发行彩票。具言之,彩票发行本质上是公益活动,政府除了要保证彩票销售者的营利性,更应注重维护彩票的公益属性。因此,不可避免地运用行政法原理和原则规范彩票运行。如彩票发行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行政许可后有赖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一系列行政行为。基于此,政府在三方合作过程中能否有效运用上述行政行为规范各种问题是影响彩票法治化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彩票是彩票运营的互联网化。自产生之初就在放开与禁止间徘徊反复。毋庸讳言,我国互联网彩票问题亟待治理,但“一刀切”式的禁令并非走出互联网彩票发展困境的理想路径。互联网彩票潜在的市场价值与现有的法律规制不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为消解发展过程所面临的合法性障碍,需要我们从行政法的角度出发,明晰互联网彩票的法律主体地位,并就互联网彩票的立法现状、监管困境、彩民权益保护等方面加以考量,进而从立法、实施、监管等角度构建互联网彩票政府规制的应然路径与策略。本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涉及的概念和基本理论。该部分首先阐释了彩票和互联网彩票的相关概念,并认为互联网彩票有着以下新的法律特征,分别是信息安全的突破性、代销性、不记名性和跨地域性。进而提出公平正义、增进公益和安全有序是互联网彩票发展应当坚持的三个价值取向。第二部分为互联网彩票的发展现状及法治困境。该部分先是对国内外互联网彩票发展现状进行审视。在总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彩票面临的法治困境作详尽的类型化分析,从而发现其在现实运行中的制度矛盾,以便为下文的互联网彩票行政法治理之道提供应对思路。第三部分是行政法规制:互联网彩票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该部分结合上文分析,认为行政法规制既是彩票运行稳定性的现实要求,也是虚拟空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然,还是平衡网彩市场公平与效率。因此,行政法规制有其必要性。此外,还需要从规制的对象、限度和方式出发确立互联网彩票行政法规制的具体思路。第四部分是互联网彩票行政法规制的对策与路径。第一,行政法规制应当坚持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第二,从软硬法角度健全互联网彩票的立法体系;第三,针对传统监管模式之不足,提出具体的监管框架设想。第四是以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应用创新监管方式,维护互联网彩票安全性。第五是健全制约监督和救济机制。通过上述五种方法维护互联网彩票的法治化。彩票与互联网的对接虽优势颇多,却因网络运营模式的复杂性,相较于普通彩票,面临着更多的负外部性争议和合法性挑战。若忽视这些逻辑困境将弱化彩票的国家属性和公益属性,造成互联网彩票一直在违法边缘的灰色领域发展。因此,有必要厘清互联网彩票的概念内涵,并类型化分析互联网彩票运行面临的法治困境,最终提出互联网彩票行政法规制的对策和建议。
刘维佳[3](2013)在《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畜牧业作为畜牧业的新型业态,国内、外均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路径。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历经12年,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可供借鉴的雁门关模式。本文以生态脆弱地区为研究背景,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为研究线索,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从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困局入手,对雁门关区域的生态条件及产业特征进行历史性剖析,梳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思路、扶持政策、科技支撑、工程布局、实施效果和成功经验。用样板评估的视角,概括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先草、再灌、后林生态恢复建设的规律。围绕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这个重点,提出畜禽种质资源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盘点了区内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及开发潜力。强调畜禽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的重要性,肯定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大范围推广的积极作用。主张通过务实改良和渐进变革,来推进草食畜乃至畜牧经济生产方式转变,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激进“革命”。把雁门关模式定位为生态恶化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生态畜牧业,并给出此模式的产业、政策、利益3大支撑点。研究认为,雁门关模式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治理的样板,黄土高原治理应当走雁门关之路,因为它能够给生态畜牧业拓展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全局意义。
卢艳丽[4](2012)在《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一味追求,使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面临着生态退化、环境恶化、区域差距扩大、公平与效率对抗等问题。问题症结在于资源的空间配置上,长期形成并仍在持续的行政区经济使得人口、经济活动并非以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为依据。而行政区边界与生态系统的边界大相径庭,行政区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使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严重割裂和破坏。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只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其他关联区域,是区域关系、区域外部性问题。区域外部性是区域间联系性的一个研究视角,也是地理学区域研究的重要方向。论文从生态脆弱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发展演化入手,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困境,在建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外部性的研究视角来剖析我国的生态脆弱地区,并从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深入剖析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问题,而后提出外部性内化机制及克服区域外部性的思路与政策。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从限制开发区的提出、产权区域制度、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复杂的区际关系矛盾交待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区域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之后,得出了论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界定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与类型,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方面阐述生态脆弱地区的一般社会经济特征,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问题从长期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开始重视和现在高度重视等阶段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困境。认为生态脆弱地区受到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未来发展状况将不容乐观,会严重阻碍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生态移民和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探讨生态脆弱地区由于发展权缺失而面临的发展困境;长期陷入了PPE怪圈的桎梏当中,生态贫困压力巨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人-地关系”中矛盾的一方面越来越发展。第四章对区域外部性的相关理论尤其是产权区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阐明生态脆弱地区的“产权区域”特征、产权区域的外部影响、产权区域外部影响的“外部性”特征以及生态脆弱地区面临的区域外部性问题,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五章从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探讨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问题,指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且通过地理媒介的运动,将某一经济区域的内在变化传导到区域外部,如若对其发展进行限制是对其参与市场竞争权利的“剥夺”;生态建设可以创造新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外部生态服务效益,但其成本和效益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没有很好的体现,造成区域之间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失衡,以及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成本分担上不易克服的冲突。第六章从前述的基础理论出发,根据外部性内化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克服区域外部性的思路与政策取向。
韦正富[5](2012)在《论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 ——基于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视域》文中认为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是指在国家宪法框架下,在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精神的基础上,民族地区民众对以民族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治理系统的支持与认同。这种支持与认同表现为一种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其它资本一样,具有再生产的功能,其增值过程表现为一种既有资本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就是通过公共治理活动的改善,促进民众对以民族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治理系统的信任与支持。这种信任与支持的实现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性,主要体现为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必须遵循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协商基础上确定的《宪法》文本以及现代民主国家治理所要求的平等、自由、民主等方面的公共行政精神;二是合族性,主要体现为民族地区民众作为具体的某个少数民族人,在文化方面的诉求,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方面的满足;三是绩效性,主要体现为民族地区民众作为理性人在经济层面对公共秩序与公共福利方面诉求的满足。合法性的再生产就是为促进这三个层面诉求相互协调及在此基础上满足而进行的公共治理创新活动。合法性作为一种资本具有支付和消耗的属性。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须注重合法性的"市场"规律,充分利用既有的合法性积累,通过治理创新,促进合法性的再生产。合法性再生产周期表现为:既有的合法性积累(W)——合法性投资、经营(公共治理创新)(G)——合法性产出(W’)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在主体结构上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民族地方政府、对口扶持单位、民族精英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平衡。根据合法性来源的差异,当前国内外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的方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法治为中心,通过民主监督、完善法制、反对腐败等途径获取合法性;第二类是以"稳定"与"发展"为旗帜,在确保秩序的基础上提高公共福利来获取合法性;第三类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建设或"造神"运动的形式获取所谓的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为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提供了公共性与合族性基础。此外,在单一制模式下,中央政府制定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对口帮扶政策,为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绩效性奠定了基础。但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传统的合法性存量递减,而新的法治系统合法性产出相对不足,使新生的民族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治理系统很难有效担负起公共治理的功能。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自由流动,使民族地区难以产出绩效性的环境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而且,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差异诱发了其"相对剥夺感",等等。这些问题诱发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消耗、贬值或递减的后果,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必须加大合法性再生产力度。秦朝以来,中国一直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隋唐以前的民族地区治理政策相对灵活。隋唐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在民族地区先后形成了土司制、改土归流制两种治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具有现代民主政治意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土司制下民族精英的官僚化异化了族性,也曲解了公共性。改土归流制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族性,公共性也难以落实,绩效性也难以产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种现代的民主治理体制,打破传统民族压迫的社会格局,建立了现代民主、法治的治理框架。但由于中国民族发展的不平衡与族性的多样性,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的产出仍存在诸多问题。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的基本方式就是以合法性增量为目标,根据"公共性——族性——绩效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特点,通过平衡各主体、价值、内容间的关系,打开民族社会系统,并通过民族地区民众的多元参与,促进"公共性——族性——绩效性"之间的协调产出;通过建构兼容传统族性与现代公共性的现代族性,促进"公共性——族性——绩效性"与合法性的有效衔接;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交往结构的变革,从而实现"族性——绩效性"向现代的"公共性——绩效性"转化。结合民族地区治理合法性再生产的问题及衔接模式,民族地区合法性再生产必须通过"共治、共享式"治理化解治理公共性困境;通过"合作"治理突破治理绩效性困境;通过"造血式"治理突破治理合族性困境;最后,通过"开放式"治理促进公共性、族性、绩效性之间的协调统一。
冉珑[6](2007)在《自然资源保护法与循环经济法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为出发点和依据,旨在研究自然资源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循环经济及相关法律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兼容性、兼容的程度,探讨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新思维、新扩展与新形式。研究以自然资源和环境概念的法律界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联系、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联系为切入点,归纳总结了我国和国际关于自然资源保护与立法的状况,指出为保护自然资源,国内外都为此致力于法律上的新突破、新扩展、新融合、新操作;致力于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不但在开发利用的生产过程中,而且在经济社会的运行中,竭力保护主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以支持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以及德国、日本和我国的相关立法都在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上有新的探索与新的成果。同时指出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立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认为,需要吸取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长处,包括高度关注地球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突出强调“为发展的资源保护和管理”;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努力维护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等优点。论文以大量篇幅列举了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指出自然资源的保护除面临着开发利用与保护本身突出的不协调外,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破坏,污染物排放量的剧增,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惊人的严重浪费等,使得自然资源保护处于一种合围的“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如何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核心的问题是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及时解决生态恶化和资源超常规利用两大难题,使我国的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自然资源保护与立法需要引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新思维、新思路,自然资源的保护及自然资源的保护法必须纳入新的经济运行系统或模式中。研究认为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应遵循十大原则。研究认为,生态工业设计,工业共生体,生态工业园是国外对工业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新形式、新创造。生态省建设是我国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新形式、新创造,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新形式、新创造,是在省域范围内,调整生产格局和政策格局,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效率,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一种综合决策和宏观调控。正因为这样,建设生态省的各级人大都以人大决议的方式通过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包括相应的法律与政策保障。这种新形式和新创造,得到法律意义上的肯定,也是在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和循环经济法,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法和循环经济法相结合的法律的一种新形式、新创造。研究认为,自然资源最有效的保护将依赖于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的理念、宗旨、规定需要在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应成为自然资源保护的“护法神”或最负责的“监护人”。对循环经济相关法律的完善、整合及其配套、论文估计了三种可能的法律动态。研究认为制定法律、完善法律、以及配套有关规定,都是立法本身的内容程序和步骤。在当前,在有的法律尚不完善,尚未出台配套规定的时候,要依据法律的宗旨、原则,结合实际,努力创造法律实施的条件,这在探索自然资源保护、促进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过程中,特别是有关地方政府和法律主管部门在法律之间的衔接上,空档处的衔接上,程序的贯通上,主动沟通上,尤其显得迫切和需要。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新形式——生态省,即是创造法律实施条件的典型案例,也是创造性立法保护自然资源的典型案例。上述研究结论与观点尚未见文献报道。
汪学君[7](2003)在《载货汽车实施计重收费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公路上行驶的大型车辆急剧增加,由于利益驱动,载货汽车的超限现象愈演愈烈,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超限运输使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给国家和交通部门都带来很大的损失。鉴于此,治理超限运输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运输过程进行经济机理分析,认为收费政策的不完善是公路超限运输愈演愈烈的根源。现行的公路通行费征收政策是按照车辆行驶证标定吨位收取的,不分空车和重车都是一个标准。这样的收费方式,在客观上造成了“超限等于减费,超限就是利润”的鼓励超限的实际效果。因此,不改革现行的收费方法,公路超限运输问题就难以根治。本文以江苏省治理超限运输的各项工作和措施为基础进行计重收费理论的研究,以在104国道和江阴大桥实地取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其找到治理超限运输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详细分析货车超限运输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危害后,针对超限问题提出计重收费的思路,并提出相关的理论模型和实施程序。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现行收费方式的调整和收费标准的制定,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达到遏止货车“大吨小标”、超载超限行为,保障公路安全、科学、合理的使用,提高公路通行效率和效益,达到调整运力结构、规范运输经营行为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同时,在收费公路理论方面和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形成具有一般性的结论。
肖永清[8](2003)在《物流运输谈超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物流车辆超载运输的现状、主要原因,阐述了超载运输的严重危害,从理论上探讨了车辆超载的严重隐患及从源头抓起的根治措施,并指出根治车辆超载刻不容缓。
瑞祥,开宏[9](2002)在《走出超载的怪圈》文中提出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路超载运输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造成公路路面极度破坏,路况在短期内急剧下降,直接影响行驶速度和安全,由此引发交管部门与货运车主之间的恶性循环——超载被罚,罚了再超。如何走出这个“禁而不止”的怪圈?不能不说是摆在交管部门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超载屡禁不止的原因 1.货运市场无序竞争。由于运力
郑文国[10](2002)在《读者来信》文中研究表明
二、遏制超载:怎样走出“禁而不止”的怪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遏制超载:怎样走出“禁而不止”的怪圈(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彩票发展的行政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特色及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问题涉及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彩票的定义 |
二、互联网彩票的定义 |
三、互联网彩票的法律特征 |
第二节 互联网彩票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互联网彩票发展与政府规制 |
二、互联网彩票发展的公益基础 |
三、互联网彩票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二章 互联网彩票的发展现状及法治困境 |
第一节 互联网彩票的现状审视 |
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彩票发展现状 |
二、国内互联网彩票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彩票的法治困境 |
一、互联网彩票的立法困境 |
二、互联网彩票的监管难题 |
三、互联网彩票公益金去向 |
四、互联网彩票安全性难题 |
五、彩民合法权益保护问题 |
第三章 行政法规制:互联网彩票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互联网彩票行政法规制的必要性 |
一、彩票运行稳定性的现实要求 |
二、虚拟空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然 |
三、平衡网彩市场公平与效率需要 |
第二节 互联网彩票行政法规制的基本思路 |
一、规制对象:厘清内在基本法律关系 |
二、规制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 |
三、规制创新:现代科技与法律相结合 |
第四章 互联网彩票行政法规制的对策与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彩票规制应遵循的行政法原则 |
一、合法性原则的展开 |
二、合理性原则的适用 |
第二节 健全互联网彩票的立法体系 |
一、适时出台《彩票法》以完善规制体系 |
二、探索互联网彩票软法治理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彩票政府监管的具体框架构想 |
一、明晰互联网彩票监管主体 |
二、完善互联网彩票行政许可制度 |
三、确立垄断型经营模式 |
四、探索互联网彩票合作监管模式 |
五、完善互联网彩票监管的程序规制 |
第四节 以科技行政法维护互联网彩票安全性 |
一、大数据转变监管范式 |
二、区块链变革监管模式 |
三、人工智能丰富监管方式 |
第五节 建立有效的制约监督与救济机制 |
一、健全信息公开与共享机制 |
二、发挥公众参与监督作用 |
三、完善相对人权利救济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产业发展理论与生态产业 |
1.2.2 国内外生态畜牧产业政策 |
1.2.3 由生态学派生和延伸的生态农业理论 |
1.2.4 生态畜牧业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脉络 |
1.5 本研究可能被视为创新的一些内容 |
1.5.1 提出了生态友好型畜牧业概念和农林草牧耦合理论 |
1.5.2 提炼了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雁门关模式 |
1.5.3 揭示了黄土高原治理的产业方向 |
1.5.4 盘清了雁门关区特有畜禽种质资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土高原的成因与现实困局 |
2.1 黄土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
2.1.1 关于黄土成因说 |
2.1.2 我国专家多旋回理论的突破 |
2.1.3 “新风成说”的贡献 |
2.2 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 |
2.2.1 黄土塬—面积较大的黄土台地 |
2.2.2 黄土墚—长条状延伸的墚状地形 |
2.2.3 黄土峁—顶部浑圆呈穹隆状 |
2.2.4 黄土沟谷和黄土潜蚀地貌 |
2.3 水土严重流失的高原 |
2.3.1 面积最大、堆积最深、流失最广 |
2.3.2 流失的是熟土,入河的是泥沙 |
2.3.3 切割高密度、强深度、危害大 |
2.4 黄土高原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
2.4.1 地理位置特殊植被破坏严重 |
2.4.2 生态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
2.4.3 治理成功的范例罕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上的雁门关区 |
3.1 雁门关区域及涵盖范围 |
3.1.1 地理位置和土地面积 |
3.1.2 涵盖的行政区域范围 |
3.1.3 “天下九关,雁门为首” |
3.1.4 文化地理和军事地理的标志物 |
3.1.5 生态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分界点 |
3.2 历史上3次大规模屯垦的重灾区 |
3.2.1 第一次滥伐滥垦发生在两汉时期 |
3.2.2 第二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明朝 |
3.2.3 第三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清代 |
3.3 我国中西部牧农交错区和过渡带 |
3.3.1 畜牧业与种植业交错发展地区 |
3.3.2 以牧为主到以耕为主的过渡 |
3.3.3 雁门关区以耕为主是历史性错误 |
3.3.4 生态变化规律决定产业发展规律 |
3.4 袭击京津风沙的通道与源头 |
3.4.1 来自西北部的风沙通道 |
3.4.2 居高临下的风沙源头 |
3.4.3 土地“三化”不断为风沙提供“弹药” |
3.4.4 区内各市县深受风沙之害 |
3.5 煤炭资源富集的重点开采基地 |
3.5.1 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 |
3.5.2 无限制的挖煤使生态雪上加霜 |
3.5.3 资源依赖演变成“资源诅咒” |
3.6 集中连片长期无法脱贫的贫困地区 |
3.6.1 黄土高原贫困带的重点区 |
3.6.2 “穷根”扎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上 |
3.6.3 多年的扶贫效果不理想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雁门关区建设构想和工程项目安排 |
4.1 大灾后的反思,贫困中的突围 |
4.1.1 生态环境阈值到了极限 |
4.1.2 晋西北连续3年大旱最终压倒了“骆驼” |
4.1.3 生态危机因“外部性”而爆发激化 |
4.2 抢抓机遇应运而生的生态畜牧经济区 |
4.2.1 中部地区的“典型西部” |
4.2.2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雁门关区的不二选择 |
4.2.3 政府主导,统筹布局,强势启动 |
4.3 三位一体的目标设计 |
4.3.1 设法恢复植被,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
4.3.2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草食畜 |
4.3.3 增加农民畜牧业收入,靠产业发展解决贫困问题 |
4.3.4 设计目标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4.4 把握关键,推进转变 |
4.4.1 准确把握生态和畜牧的融入点 |
4.4.2 夯实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
4.5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10年建设规划 |
4.5.1 紧锣密鼓节奏感很强的“3步棋” |
4.5.2 雁门关区10年规划的样板价值 |
4.5.3 规划理念和方向路径 |
4.5.4 规划执行到位 |
4.6 政府充分运用4大杠杆要素 |
4.6.1 第1杠杆——科技进步 |
4.6.2 第2杠杆—资源配置 |
4.6.3 第3杠杆——产业化经营 |
4.6.4 第4杠杆——市场导向 |
4.7 环环相扣功能互补的工程建设 |
4.7.1 国家生态建设工程 |
4.7.2 省级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
4.7.3 雁门关区专项工程 |
4.7.4 区内各市县的工程项目 |
4.8 “各炒各的菜,共做一桌席” |
4.8.1 项目打捆,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
4.8.2 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瑕不掩瑜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 |
5.1 我国草地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
5.1.1 草地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的特殊性 |
5.1.2 草地资源“家底”的统计背景及其复杂性 |
5.1.3 山西省及雁门关区草地资源的特点 |
5.2 大面积草地减少和退化严重 |
5.2.1 “大跃进”拿草地开刀 |
5.2.2 世纪之交北方草地面积锐减 |
5.2.3 草地资源迅速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
5.3 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
5.3.1 国内对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不够 |
5.3.2 牧草草种资源“出口转内销”问题突出 |
5.3.3 国内自主育成的草种数量很少 |
5.4 具有战略眼光的正确决策 |
5.4.1 生态修复治理优先为3大任务之首 |
5.4.2 草业发展先行的路径选择 |
5.4.3 种草植灌造林步步为营 |
5.5 先草、再灌、后林,恢复生态的科学依据 |
5.5.1 黄土高原亟需草灌植被 |
5.5.2 选择草灌是理性和明智的 |
5.5.3 草灌结合“1+6”种植法 |
5.6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 |
5.6.1 大规模、立体式、草灌林相结合的生态建设 |
5.6.2 大平台、多渠道、多元化的生态建设 |
5.6.3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 |
6.1 世界畜禽种质资源状况 |
6.1.1 畜禽种质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 |
6.1.2 全球畜禽种质资源濒临危机 |
6.1.3 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
6.2 雁门关区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 |
6.2.1 留存下来的“土种” |
6.2.2 经过改良的“良种” |
6.2.3 与引进品种杂交的“新种” |
6.3 雁门关区省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品种 |
6.3.1 马身猪 |
6.3.2 广灵驴 |
6.3.3 临县驴 |
6.3.4 广灵大尾羊 |
6.3.5 吕梁黑山羊 |
6.3.6 灵丘青背羊 |
6.3.7 右玉边鸡 |
6.3.8 晋岚绒山羊 |
6.4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
6.4.1 珍稀畜禽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
6.4.2 地方品种濒危或灭绝的原因及危害 |
6.4.3 杂交改良品种“喧宾夺主” |
6.4.4 引发种质资源问题的复杂背景 |
6.4.5 畜禽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 |
6.5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措施 |
6.5.1 畜禽种质资源调查 |
6.5.2 抢救性留种保种 |
6.5.3 处理对外引种与对内保种的关系 |
6.5.4 提纯复壮与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 |
7.1 网破线断人散的推广及防疫体系 |
7.1.1 走了一段不短的弯路 |
7.1.2 “三缺”问题非常突出 |
7.1.3 网络化重建势在必行 |
7.2 项目资金不多但用在了“刀刃”上 |
7.2.1 克服“撒胡椒面”的思维惯性 |
7.2.2 在良种推广和防疫手段的硬件上务实投入 |
7.2.3 好钢用到“刀刃”上,钱少投到关键处 |
7.3 重新布局150个畜牧兽医中心站 |
7.3.1 区域化、专业化布局 |
7.3.2 摆脱行政区划的限制 |
7.3.3 服务与防疫一体化 |
7.3.4 畜牧产业技术与防疫网络衔接配套 |
7.4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 |
7.4.1 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
7.4.2 大力推广胚胎移植技术 |
7.4.3 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和动力效应 |
7.5 市县乡村4级防疫网络全覆盖 |
7.5.1 构建体系健全统筹互动的防疫网络 |
7.5.2 加大投入抓好增量,盘活资源放开存量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草食畜生产方式的改良和渐进变革 |
8.1 突出的矛盾及其平衡点的选择 |
8.1.1 绕不过去的两大矛盾 |
8.1.2 寻找缓解突出矛盾的平衡点 |
8.2 从漫山遍野放养到舍饲半舍饲 |
8.2.1 原始落后的放养习惯 |
8.2.2 先易后难的路线图 |
8.2.3 建立利益吸引机制形成正确导向 |
8.3 从随意放牧到封山禁牧 |
8.3.1 牛羊无限制放养对生态造成破坏 |
8.3.2 封山禁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
8.3.3 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封山禁牧 |
8.4 从分户少量散养到规模集约养殖 |
8.4.1 养殖大户向专业合作方向发展 |
8.4.2 规模养殖场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
8.4.3 养殖小区建设向标准化规模化 |
8.5 养殖、加工、销售、品牌一体化推进 |
8.5.1 以养殖生产为基础夯实畜牧产业 |
8.5.2 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拉长产业链 |
8.5.3 畅通销售渠道,主打北京市场 |
8.5.4 “雁门关牌”畜禽产品渐成气候 |
8.6 借鉴国际经验引进先进技术 |
8.6.1 到澳大利亚进行业务培训 |
8.6.2 日本养殖技术合作项目取得成功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生态畜牧业比较分析与雁门关模式 |
9.1 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多样化 |
9.1.1 畜牧业发展模式要素构成 |
9.1.2 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
9.1.3 各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模式 |
9.2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类型 |
9.2.1 生态较好地区的“绿色生态畜产品开发型” |
9.2.2 农牧业主产区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整治跟进型” |
9.2.3 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型” |
9.3 “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模式 |
9.3.1 修复林草植被是战略突破口 |
9.3.2 治理水土流失贯穿全过程 |
9.3.3 种植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服务 |
9.3.4 宜草还草种草、宜灌种柠条沙棘、宜乔种适宜树种 |
9.3.5 突出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4大品种 |
9.4 雁门关模式的3大支撑点 |
9.4.1 产业支撑点——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畜牧业 |
9.4.2 政策支撑点——通过实施各种扶持政策推动建设 |
9.4.3 利益支撑点——确保生态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
9.5 雁门关模式的4项重大举措 |
9.5.1 生态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
9.5.2 移民并村、扶贫开发、产业集聚的相辅相成 |
9.5.3 从农耕胁迫畜牧到种植促进养殖 |
9.5.4 整合各方面资金和各层级项目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黄土高原治理应走雁门关之路 |
10.1 黄土高原治理的重大意义 |
10.1.1 黄土高原治理能够给生态畜牧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
10.1.2 黄土高原治理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 |
10.1.3 黄土高原治理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 |
10.1.4 雁门关是黄土高原的雁门关 |
10.2 确立科学务实统筹的治理目标 |
10.2.1 治理目标要形成体系 |
10.2.2 要以生态建设目标为首 |
10.2.3 要以产业发展目标为重 |
10.2.4 要以农民增收目标为落脚点 |
10.3 有效治理黄土高原的科学性和工程性措施 |
10.3.1 生态植被恢复工程 |
10.3.2 水土保持控制工程 |
10.3.3 农林草牧耦合工程 |
10.3.4 生态健康规模养殖工程 |
10.4 可以用于黄土高原的治理政策 |
10.4.1 重点突出的农林草牧补贴政策 |
10.4.2 整合项目资金的集中投入政策 |
10.4.3 扶持治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产业化政策 |
10.4.4 有区别并分步实施的封山禁牧政策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结束语 |
(4)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国家主体功能区提出了限制开发区的问题 |
二、 产权区域制度及其所形成的区域外部性问题 |
三、 生态脆弱地区面临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
四、 生态脆弱地区面临复杂的区际关系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总体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的生态脆弱地区的特征与发展演化 |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基本内涵 |
一、 生态脆弱地区相关概念界定 |
二、 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与类型 |
第二节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一般的社会经济特征 |
一、 作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
二、 作为农业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
三、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节 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的认识演化:从忽视到高度重视 |
一、 改革开放前的忽视(1949-1978 年) |
二、 改革开放后的初步认识(1978-1991 年) |
三、 可持续发展战略后的重视(1992-2004 年) |
四、 科学发展观实施后的高度重视(2005 年—至今) |
第三章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困境 |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承载力限制 |
一、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二、 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承载力限制 |
第二节 生态脆弱地区发展权的缺失 |
一、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诉求 |
二、 生态移民与发展权的缺失 |
三、 产业发展限制与发展权的缺失 |
第三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贫困压力 |
一、 我国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
二、 贫困与生态脆弱分布的地理耦合 |
第四节 生态系统退化中的“人-地”系统矛盾 |
一、 消极保守的生态系统 |
二、 不断进化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 |
三、 “人-地”系统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
第四章 区域外部性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地区 |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产权区域”特征 |
一、 产权的内涵 |
二、 产权区域的历史基础:我国的行政区域体系 |
三、 产权区域的制度基础:制度“科层”与权利分配 |
四、 产权区域的表现形式:“经济建设型政府”与“区域竞争” |
五、 生态脆弱地区的产权区域属性 |
第二节 产权区域的外部影响 |
一、 地表物质的地理运动 |
二、 产权区域分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三、 产权区域的经济开发活动引起自身环境生态的变化 |
四、 产权区域环境生态变化的外部影响 |
五、 产权区域间的发展关联 |
第三节 产权区域外部影响的“外部性”特征 |
一、 地理运动特征与区域外部性 |
二、 “公共物品”与区域外部性 |
三、 区域外部性的内涵 |
第四节 生态脆弱地区面临的区域外部性问题 |
一、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外部性问题 |
二、 生态建设中的区域外部性问题 |
第五章 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 |
第一节 自然资源开发所产生的区域负外部性 |
一、 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区域的贡献 |
二、 自然资源开发的区域负外部性 |
三、 生态脆弱地区往往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
四、 限制开发下权利与机会的损失 |
五、 区域决策: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两难” |
六、 案例:蒙东地区的“抉择” |
第二节 生态建设所产生的正外部性 |
一、 我国的生态建设工程 |
二、 生态建设工程的外部生态服务效益 |
三、 生态建设成本-收益的空间分配 |
四、 案例:三江源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外部性 |
第六章 区域外部性的调控机制及政策出路 |
第一节 外部性内化机制 |
一、 外部性内化途径 |
二、 负外部性的内化机制 |
三、 正外部性内化机制 |
第二节 区域外部性调控:难点与困境 |
一、 区域外部性评估的难度及条件 |
二、 法律不完善与制度缺失 |
第三节 区域外部性调控:思路与政策取向 |
一、 建立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 |
二、 鼓励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迁移 |
三、 强化对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开发的“限制” |
四、 加强中央政府投资在区域生态补偿中的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论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 ——基于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由来 |
三、研究意义 |
四、以西南民族地区作为研究视域的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族与民族地区 |
二、治理 |
三、合法性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分析框架 |
第一章 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内涵、属性及研究假设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及合法性的内涵 |
一、民族地区公共治理 |
二、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的内涵 |
三、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及合法性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的基本属性 |
一、公共性:"公民人"认同的基础 |
二、合族性:"民族人"认同的基础 |
三、绩效性:"理性人"认同的基础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之假设 |
一、合法性:一种社会资本 |
二、合法性增量及过程:一种再生产的活动 |
三、合法性再生产:公共性、合族性、绩效性的协调及产出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逻辑、主体及方式 |
第一节 再生产的基本逻辑 |
一、合法性的产出 |
二、合法性的维持与增长 |
三、合法性递减与危机 |
第二节 再生产的主体结构 |
一、合作与验收者:民族群众与民族精英 |
二、主导者与主力军:中央及民族地方政府 |
三、参与者:对口扶持单位与第三部门 |
第三节 再生产的行为方式 |
一、公共性再生产:以法治为治理导向 |
二、合族性再生产:以民族文化为公共治理的核心 |
三、绩效性再生产:以秩序与公共福利为公共治理核心 |
第三章 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基本模式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土司制"治理合法性考察 |
一、"土司制"的由来 |
二、"土司制"下治理权力的考察 |
三、"土司制"治理合法性比较:公共性、合族性与绩效性 |
第二节 "改土归流制"治理的合法性考察 |
一、"改土归流制"的由来 |
二、"改土归流制"下治理权力的考察 |
三、"改土归流制"治理合法性比较:公共性、合族性与绩效性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治理合法性考察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 |
二、"民族区域自治"下的治理权力考察 |
三、"民族区域自治"治理合法性比较:公共性、合族性与绩效性 |
第四节 经验与教训 |
一、合法性比较:土司制、改土归流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 |
二、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嬗变与反思——合法性再生产视角 |
三、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必要性、可行性及困境 |
第一节 再生产的必要性 |
一、公共性问题:民主、法治系统发展滞后 |
二、合族性问题:传统治理系统合法性贬值 |
三、绩效性问题:社会碎片化及"相对剥夺感" |
第二节 再生产的可行性 |
一、公共性积累:人民代表制与共产党组织在民族地区的建立 |
二、合族性积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
三、绩效性积累:民族优惠与帮扶政策的推行 |
第三节 再生产的行动困境 |
一、公共性困境:传统族性与现代法治的矛盾 |
二、合族性困境:族性的复杂性与治理工具选择的困难 |
三、绩效性困境:难以产出政绩的环境与"绩效瓶颈"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内在关系及衔接 |
第一节 排斥与吸纳: "公共性—族性—绩效性"的关系分析 |
一、"公共性—族性"之间的排斥与吸纳 |
二、"族性—绩效性"之间的排斥与吸纳 |
三、"绩效性—公共性"之间的排斥与吸纳关系 |
第二节 "公共性—族性—绩效性"与合法性的关系分析 |
一、"公共性—族性"与合法性 |
二、"族性—绩效性"与合法性 |
三、"绩效性—公共性"与合法性 |
第三节 公共性、族性、绩效性及合法性的衔接 |
一、"公共性—族性—绩效性"的协调:平衡、开放与参与 |
二、"公共性—族性—绩效性"与合法性的衔接:现代族性建构 |
三、"族性—绩效性"向"公共性—绩效性"转化:社会交往结构变革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突破"公共性困境":推进"共治、共享"式治理 |
一、基本理念:增进互信,强化共识 |
二、基本方略:促进民族的多方位参与 |
三、实践中的可能困境及突破 |
第二节 突破"族性困境":推进"造血"式治理 |
一、基本理念:自力更生,寄希望于少数民族本身 |
二、基本方略:民族精英在政治与技术层面的提升 |
三、实践中的可能困境及突破 |
第三节 突破"绩效性困境":推进"合作"治理 |
一、基本理念:扬长避短,促进优势互补 |
二、基本方略:"民族区域自治"基础上的"帮扶" |
三、实践中的可能困境及突破 |
第四节 合法性再生产的系统优化:推进"开放"式治理 |
一、基本理念:以开放促发展 |
二、基本方略:促进社会交往结构变革 |
三、实践中的可能困境及突破 |
第七章 结语及展望 |
一、研究的简要回顾 |
二、研究的可能创新及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三、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的未来形态:公共性与族性的融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自然资源保护法与循环经济法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自然资源与环境概念的法律界定 |
1.2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联系 |
1.3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状况 |
1.5.2 国外研究状况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自然资源立法概况 |
2.1 我国自然资源的立法概况、特点及其自然资源保护上法律的缺失分析 |
2.2 有关自然资源的国际法概况及其特点分析 |
第三章 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其面临的严峻问题 |
3.1 自然资源概况与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
3.1.1 土地资源人均拥有量极低,土地资源超载的局面难以缓解 |
3.1.2 可利用草地面积较大,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改善 |
3.1.3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森林生态功能仍然较弱,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
3.1.4 水资源人均量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将处于紧张状态 |
3.1.5 矿产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且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
3.1.6 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近海渔业资源衰退,近海污染严重 |
3.1.7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但濒危物种的生境逐渐缩小 |
3.2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燃煤形成的大气污染和流经城市附近河流的污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3.3 资源利用效率低,大大加重了资源保护的难度 |
3.4 浪费严重、浪费惊人,使资源保护雪上加霜 |
第四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新思维 |
4.1 “循环经济”概念的产生 |
4.2 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4.3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及原则 |
第五章 国内外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新扩展 |
5.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的签署与生效 |
5.1.1 温室气体效应和全球变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与危害 |
5.1.2 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
5.1.3 减排 CO2 等温室气体《京都议定书》的双重功能。 |
5.2 德国循环经济的立法 |
5.3 日本循环经济法律模式 |
5.4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 |
第六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新形式 |
6.1 生态省的涵义 |
6.2 我国生态省建设概况 |
6.3 生态省建设是我国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和循环经济法,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法和循环经济法相结合的法律的一种新形式、新创造 |
第七章 自然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整合与配套 |
7.1 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 |
7.2 三种法律动态 |
第八章 创造自然资源保护相关法律实施的条件 |
8.1 创造发展循环经济的分类构型模式 |
8.1.1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8.1.2 渭北果业和奶畜业基地“两环一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8.1.3 关中循环经济的多样化模式:“宝鸡创佳创模”、“西安四化”、“杨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 |
8.1.4 陕南循环经济的构型探索 |
8.2 用好用活现行有关经济政策,制定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新的经济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载货汽车实施计重收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原则、内容及创新点 |
2.1 研究遵循的原则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限运输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超限运输状况分析 |
1.1 超限运输总体状况 |
1.2 超限运输结构状况 |
第二节 超限运输的危害及引发费用分析 |
2.1 超限运输危害 |
2.2 超限运输引发费用分析 |
第三节 超限运输的经济分析 |
3.1 超限运输的基本特征 |
3.2 超限运输的成本分析 |
第三章 货车计重收费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计重收费的含义和类型 |
1.1 按车型收费的经济机理分析 |
1.2 计重收费的含义和类型 |
第二节 计重收费的定价理论模型 |
2.1 计重收费的一般定价原理 |
2.2 计重收费的具体定价模型 |
第四章 货车计重收费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试验路段的选取 |
1.1 试验路段的基本条件 |
1.2 大港收费站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试验数据分析 |
2.1 样本数据采集 |
2.2 超限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货车计重收费标准制定 |
3.1 计重区间的划分 |
3.2 计重收费方案设计 |
3.3 备选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
第四节 计重收费系统布置方案 |
4.1 动态称重系统简介 |
4.2 收费站操作流程 |
4.3 问题与建议 |
第五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第一节 经济效益评价 |
1.1 直接效益评价 |
1.2 间接效益评价 |
第二节 社会效益评价 |
第六章 计重收费在江苏省的推广 |
第一节 收费方案及进度安排 |
1.1 计重收费标准 |
1.2 计重收费实施时间、范围 |
第二节 推广计重收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本文研究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读者来信(论文提纲范文)
编后语 |
四、遏制超载:怎样走出“禁而不止”的怪圈(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报道的正能量传播失范研究[D]. 钟林熙.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互联网彩票发展的行政法规制研究[D]. 刘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D]. 刘维佳.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2)
- [4]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 卢艳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论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合法性再生产 ——基于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视域[D]. 韦正富. 南京大学, 2012(08)
- [6]自然资源保护法与循环经济法相关性的研究[D]. 冉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载货汽车实施计重收费研究[D]. 汪学君. 长安大学, 2003(01)
- [8]物流运输谈超载[J]. 肖永清. 北京汽车, 2003(01)
- [9]走出超载的怪圈[J]. 瑞祥,开宏. 交通与运输, 2002(04)
- [10]读者来信[J]. 郑文国. 商用汽车,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