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棉铃虫幼虫夜间活动规律决定喷药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强[1](2021)在《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已报道的研究认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属兼性滞育昆虫,在我国从北到南年发生1~7代。东北春玉米区玉米螟种群包括一化性和二化性种群,化性种群的划分基于诱导幼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有效越冬虫源基数(量)中一化性个体占优势(质)是东北春玉米区种群大暴发的潜力,适宜的5~8月份降雨是潜力表达的环境因素,温度对大发生影响不显着。然而,自然种群中每一代都有滞育发生;温度升高必然加快生长发育,生活史周期缩短,发生世代可能增加。依据秋季收获前百株虫量来衡量发生程度的方法是无法区分大暴发的虫源是来源于1代还是2代。本研究在分析总结已有研究报道的基础上,提出(1)亚洲玉米螟存在不同滞育类型的化性分化,即表现专性滞育习性(1化性,年仅发生1代)的1化型,表现兼性滞育习性(1化或多化性,年发生1代或多代)的多化型和不滞育型;(2)种群大暴发的潜力与多化型在种群的优势相关;(3)气候变暖是介导种群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明确这些问题,对解析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习性和化性分型,明确昆虫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预测种群动态,指导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模拟不同光、温条件下的轮回汰选、遗传杂交、田间开顶式气室和网室试验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即在长日照16 h和28℃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汰选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在短日照13 h和24℃条件下汰选无滞育种群。汰选获得的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进行杂交,研究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通过模拟大气CO2(a CO2 390μL/L和e CO2750μL/L)和温度升高(a T和e T=a T+2°C)来研究在气候变暖情况下两个自然种群(H和G)和一个实验室种群(Lm)的化型表现。重测序亚洲玉米螟基因组,对不同化型种群转录组进行比对并挑选可能与滞育相关的基因。取得以下结果:在26~28℃下,长日照16 h胁迫下从黑河种群(HH)汰选获得了1化型种群,1化型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长日照16 h和28℃下的滞育率80%左右;在28℃和长日照16 h下从哈尔滨种群(H)汰选对光周期敏感的多化型种群,多化型种群在长日照16 h下表现为发育,在短日照13 h下表现为滞育;短日照13 h胁迫下从多化型种群汰选无滞育型种群,无滞育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短日照条件下依然倾向于发育。利用1化型和多化型杂交F1代滞育率显着降低,且正反交没有显着差异,说明控制玉米螟不滞育属显性遗传性状,F2代未出现高滞育率家系,说明1化型(专性滞育)为隐性多基因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哈尔滨种群(H)是1化型和多化型生物型组成的混合种群,且以多化型生物型为主。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显着抑制短日照诱导种群内兼性类群进入滞育,提高种群的2化率,增加种群的繁殖率,从而加重种群发生程度(秋季收获时的总虫量)。气候变暖和纬度南移(北半球)及其互作将胁迫亚洲玉米螟向多化性演化。对亚洲玉米螟基因组进行重测序,测序深度超过150×,组装基因组大小是436.7 Mb,共528条scaffolds,单倍体基因组预测有16,699条基因,并有16,303条基因得到了注释。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发现了亚洲玉米螟存在3种化性类型分化,即1化性生物型(1化型),年发生1代,对长日照和高温反应不敏感,行专性滞育习性;多化性生物型(多化型),年发生1代或多代,对短日照和低温诱导滞育反应敏感,行兼性滞育习性;无滞育型,对短日照和低温反应不敏感,行持续发育习性。1化型的滞育习性(1化性,专性滞育)为多基因隐性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多化型的滞育习性(多化性,兼性滞育)为显性遗传。哈尔滨和公主岭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以多化型为主的3种生物型混生种群;影响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大发生的种群质量构成要素应是有效越冬基数和其中的多化性群体(内因),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是促使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外因)之一。
张玉静[2](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姜文凤[3](2021)在《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姜作为济南市莱芜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方式的改变,生姜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明确姜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制定简便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于2019年对莱芜区生姜主要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2019年调查结果在2020年开展生姜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如下: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调查发现害虫6目15科27种,主要为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其中生姜主要害虫多为鳞翅目害虫。按取食特性可分为,咀食叶类害虫4科10种,蛀食性害虫2科3种,刺吸式害虫3科3种,地下害虫6科11种。调查发现天敌3目4科5种。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2种生姜主要害虫玉米螟和甜菜夜蛾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生物农药平均防效(86.35%,药后14 d)>性诱剂防效(69.16%)>频振式杀虫灯防效(58.59%)>高位棚式遮阳网防治效果(56.06%)。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7.74%和62.5%。性诱剂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66%和75.76%,性诱剂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4种生物农药施药药后1 d,5%多杀霉素悬浮剂SC 20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EC1000倍液与0.5%苦参碱水剂AS 500倍液和Bt悬浮剂SC(8000 IU/μl)300倍液相比,药效快且防效高。药后7 d,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螟和甜菜夜蛾均有显着性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玉米螟、甜菜夜蛾防效均达74%以上,表明这4种生物制剂药效持久且对生姜安全。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3种绿色防控区,诱杀害虫数量与益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39.1、1:90.9和1:37。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绿色防控技术能够保护天敌,可以替代常规化学防治,在生姜生产过程中加以利用,提高生姜品质质量,促进提质增效。
刘丰黎[4](2021)在《烟草大田调控烟蚜茧蜂行为的信息素研究》文中认为人工释放天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烟草大田的蚜虫防控中。然而烟草害虫发生密度较低时,释放的天敌和自然天敌更倾向于在草丛及植物花朵附近自由飞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十分有限。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调控田间自然天敌的寄主搜索行为,吸引更多天敌昆虫主动搜寻害虫生境,从而有效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室内提取并初步鉴定害虫取食烟叶挥发物、生物测定对害虫天敌烟蚜茧蜂的引诱活性物质,探究影响天敌行为的信息化合物;开展田间试验,筛选对烟蚜茧蜂具有显着吸引作用的活性物质,后续优化配比、明确剂量、选择合适载体,配置出烟草大田烟蚜茧蜂引诱剂。本研究对天敌利用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提供了有意义的实践经验,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一、利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害虫取食烟叶挥发性气味,采用气质联用仪进行鉴定和标样核对。初步鉴定了一些健康烟草植株在受到蚜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害虫取食后的烟叶主要挥发性气味化合物。二、通过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试验,测定了烟蚜茧蜂对多种标准化合物的触角嗅觉反应和选择趋向性。在触角电位试验中,烟蚜茧蜂雌、雄蜂对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和辛醇的EAG反应最高。嗅觉行为测定中,辛醛和顺-9-十四碳烯酸酯(Z9-14:Ac)对烟蚜茧蜂雌蜂产生显着引诱作用,其中辛醛对烟蚜茧蜂雌蜂产生极显着引诱作用;壬醛、辛醛、顺-9-十四碳烯酸酯(Z9-14:Ac)对烟蚜茧蜂雄蜂产生显着引诱作用。三、田间试验苯乙醛、苯乙醇、β-香叶烯、β-蒎烯、水杨酸甲酯、2-甲基丁酸丁酯、芳樟醇、柠檬烯等不同混合物配置的诱芯,并筛选出对烟蚜茧蜂产生引诱效果的诱芯。同时,为发挥视觉在寄生蜂搜寻寄主过程中的作用,研制出效果更佳的黄色胶片型烟蚜茧蜂引诱剂。经过田间试验展示了天敌引诱剂对田间天敌的良好引诱效果,为烟草大田害虫生物防治积累了田间实际经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未来可能的技术。
史晓玲[5](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黄欣[6](2020)在《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蓝翅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 Pic.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上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影响油茶品质与产量。为进一步了解蓝翅天牛的生物学特性,探明蓝翅天牛在油茶林间的为害规律,明确蓝翅天牛的寄主选择机理,本论文筛选了蓝翅天牛雌雄鉴别的最佳方法,从蓝翅天牛行为节律、为害机理角度出发,重点调查了江西省永丰县蓝翅天牛林间为害情况和室内外活动规律,测定并分析了油茶幼龄健康枝条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与蓝翅天牛为害选择的相关性,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离鉴定其挥发物,并运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检测蓝翅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对不同状态幼龄枝挥发物的反应活性。研究结论以期为蓝翅天牛的生态防控和监测预警等方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蓝翅天牛雌雄成虫不同鉴别特征的筛选结果显示,蓝翅天牛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是否有一条纵线可作为简便、快捷判断雌雄的依据,即雌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有纵线,雄成虫无纵线。蓝翅天牛的林间为害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蓝翅天牛在幼龄林内偏好为害高度≦50cm和直径>1cm枝条,尤以直径1-2 cm枝条受害更重,在连续多雨季节则偏好为害高度﹥50 cm枝条;蓝翅天牛在壮龄林内偏好为害高度﹥50 cm和直径﹥1 cm,同样以直径1-2 cm枝条受害更重;蓝翅天牛对直径≦1 cm的各树龄枝条为害均显着最轻。蓝翅天牛的行为活动具有一定日节律。白天以移动、飞行和取食为主,夜间以静息为主;蓝翅天牛喜在20-30℃的中午至下午出孔活动,温度较低的早间活动力弱。喜为害向阳面油茶植株,多在植株上部、中部和树冠的叶背面静息、取食,主要取食叶背面叶柄周围的主脉;蓝翅天牛性成熟后多在植株上部或树冠的叶背面交配,交配完成后雌成虫会择优寻找直径>1cm的枝条产卵。蓝翅天牛为害与油茶枝条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幼林内,蓝翅天牛在选择为害直径≦1cm、直径1-2cm的枝条时,都和枝条内还原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之比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P=0.015)和-0.999(P=0.027);而选择为害直径≧2cm的枝条时,则与枝条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P=0.033)。在壮林内,蓝翅天牛在选择为害直径≦1cm枝条时,与枝条内的总酚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P=0.007);在选择为害直径1-2cm壮龄枝条时,与枝条内各物质的含量均无显着相关性;而在选择为害直径≧2cm枝条时,与枝条内的缩合单宁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P=0.043)。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蓝翅天牛寄主——油茶枝条挥发物,运用EAG测试蓝翅天牛对健康枝叶挥发物和受害枝叶挥发物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雌、雄成虫触角分别对健康、受害枝叶挥发物的反应活性与正己烷对照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运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幼龄油茶健康枝条挥发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化学组分共17种,包括3种萜烯类、4种烷烃类、4种酯类、3种醇类、2种酮类和1种酚类共六大类化合物,其中以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低。
宋筱倩[7](2020)在《促前胸腺肽PTTH在斜纹夜蛾雌性生殖行为调控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夜蛾科,因其寄主范围广、食量大、繁殖力强而极易爆发成灾,往往给农林业造成重大损失。昆虫激素控制着昆虫发育和繁殖的基本方面,研究昆虫激素既能了解生长发育及繁殖的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加我们对生命运行机制的了解,又能在此过程中筛选基因作为病虫害防治的备选。促胸腺激素(PTTH)是一种能够刺激家蚕幼虫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的脑神经肽,在多种昆虫中均有报道发现。本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数据表明,在交配前后,PTTH mRNA表达差异显着,且PTTH mRNA在鳞翅目成虫脑内存在高表达,说明了PTTH可能参与调控斜纹夜蛾的生殖行为,目前其在生殖上的功能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扩增了斜纹夜蛾PTTH mRNA,使用荧光定量方法分析PTTH在整个生命周期和成虫期的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用细菌介导的RNAi沉默PTTH基因,观察干扰后对成虫的召唤、求偶、交配及产卵行为的影响以研究PTTH在生殖过程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斜纹夜蛾PTTH mRNA编码227个氨基酸,其中前2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与同属灰翅夜蛾属的甜菜夜蛾的相似度为84.5%,与同属鳞翅目的家蚕的相似度为58.7%。用18个物种的PTTH m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传统分类学一致。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TTH在斜纹夜蛾整个生命周期均有表达,在卵期的表达量最高,四、五龄幼虫表达量较低,从末龄幼虫至蛹期的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过去的实验结果一致,说明PTTH与昆虫的蜕皮变态相关,但卵期与低龄幼虫的高表达应该使PTTH的功能进行重新评估。成虫头、卵巢、翅、足、肠、胸等组织均能检测到PTTH mRNA,头部和卵巢表达量最高,其余组织表达量较低,这也暗示了PTTH在成虫期参与或调控着昆虫的生殖行为。本研究构建了以PTTH为靶基因的细菌介导的RNAi体系。通过饲喂表达PTTH dsRNA的大肠杆菌显着干扰了PTTH基因的表达,干扰效率达到了75%。喂食后蛹期与成虫期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但化蛹与羽化时间提前。在所观察的四个人工夜间,PTTH基因被干扰后的斜纹夜蛾的交配率显着下降。且雌蛾PTTH基因被干扰后,与之配对的雄蛾的行为受到影响,发生求偶行为的雄蛾比例达到100%,且显着增加了第一个人工夜间的求偶次数,被干扰的雌蛾召唤率与召唤次数也有所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寿命均为7 d左右,干扰PTTH基因并没有影响斜纹夜蛾的寿命。同时经非参数检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每雌平均产卵数没有显着改变,所观察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代孵化率均为98%以上,说明PTTH基因并没有影响斜纹夜蛾的后代孵化率。本研究首次通过RNAi及行为观察发现PTTH在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加深了对该脑神经肽在功能多样性方面的认识,并为害虫防治新方法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分子靶标。
房爱省[8](2020)在《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生物学特性及主要能源物质的影响》文中提出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常与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一起发生,危害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危害玉米为主,两者为近缘种关系,两者的幼虫在形态特征、习性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防治好劳氏粘虫,减轻其危害,对我国的粮食产量与安全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生物学参数、主要能源物质及相关酶的影响,旨在从理论上揭示劳氏粘虫种群调节机制,为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置6个幼虫密度,分别为1、10、20、30、40、50头/盒,处理从刚孵化的1龄幼虫开始,观察记载不同密度下劳氏粘虫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取劳氏粘虫6龄幼虫、蛹、初羽化和1~7日龄成虫,测定其水分、糖原、海藻糖和脂肪的含量以及HOAD酶的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 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幼虫期和蛹期均呈现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在10头/盒时最短。蛹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10头/盒时最高,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蛹重下降。幼虫存活率随密度的增加先提高后下降,而蛹期存活率则持续下降。在中低密度条件下,劳氏粘虫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当密度过高时,二者均显着下降。2. 随着幼虫密度升高,雌虫产卵高峰日有提前的趋势,且峰值先上升后下降。20头/盒密度条件下,成虫的单雌产卵量最高,为395.93粒,显着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成虫产卵。3. 劳氏粘虫种群增长指数与幼虫密度之间呈抛物线趋势:y=-0.0672x2+2.1859x+174.416(R2=0.9405)。10头/盒条件下,劳氏粘虫存活率高,繁殖能力强,其种群增长指数最大,为97.63,种群密度促进种群增长,有利于种群繁衍。高密度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指数明显下降,50头/盒的种群增长指数最小,仅为21.71。4. 在50头/盒高密度条件下,劳氏粘虫各发育阶段含水量明显降低,显着低于单头和中低密度饲养条件下的含水量。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幼虫至初羽化成虫体内糖原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50头/盒密度条件下,显着低于其他密度处理。糖原和海藻糖含量均在蛹期最高。一定的幼虫密度(30头/盒)有利于脂肪含量的积累,但当密度过高时脂肪含量下降。5. HOAD酶活性在幼虫、蛹及成虫羽化初期较低,直到3日龄成虫其活性快速上升。不同密度条件下,1~7日龄成虫体内HOAD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上升趋势,中高密度条件下,HOAD酶活性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加强。30头/盒条件下劳氏粘虫迁飞的能源物质含量以及代谢酶活性最高,此密度条件下会诱导成虫迁飞,逃离拥挤环境,寻找新的适宜生存的生境。
王一[9](2020)在《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害虫化学防治弊端的不断显现,倡导对害虫绿色防控成为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方向。诱虫灯作为常用的昆虫预测预报和害虫物理防治工具,在农业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其具有防治害虫种类多、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但由于害虫与有益昆虫在趋光波段具有重叠部分,诱虫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提高诱虫灯预测预报准确性和全面性,改进诱虫灯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开展了马氏网与诱虫灯的系统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证明了马氏网和诱虫灯在有效运行时段和目标昆虫类别上具有互补性。扇吸式诱虫灯收集到的植食性害虫以鳞翅目和鞘翅目居多,收集到的天敌昆虫以脉翅目和鞘翅目为主,对日行性和无明显趋光性昆虫不具备监测作用;马氏网收集到的昆虫以天敌昆虫为主,多是寄主为鳞翅目害虫的膜翅目昆虫,能够对日行性昆虫起到监测作用。2.优化诱虫灯运行时段和各时期开灯频率。诱虫灯诱杀植食性害虫的同时造成有益昆虫死伤,一方面通过对不同昆虫功能团夜间活动规律的调查,划定最优运行时段,来调整每晚诱虫灯运行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昆虫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规律,来调整不同月份运行频率。将两方面结合形成一套完整实验方案,做到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有益昆虫杀伤,同时达到提高诱虫灯生态效益、降低运行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廖长琨[10](2019)在《桉树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主要食叶害虫生长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桉树作为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在广西、广东得到飞速发展。人们为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进行大面积的桉树种植,为我国南方地区森林结构以及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为了了解连片桉树林分和连片相邻乡土树种昆虫群落结构,对桉树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指数方面展开分析,并对主要桉食叶害虫桉小卷蛾、双线盗毒蛾、黛袋蛾进行生长习性研究,为桉树人工林虫害预防、治理提供理论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地桉树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大小为:桉树林内部大于杂木林交界处的桉树林大于道路交界处桉树林,桉树林内部的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交界处林地,而交界处林地昆虫均匀度显着低于桉树林内指数;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交界处的桉树人工林虫害调查得出:桉树纯林内部虫害类型较多,而其他地类型交界处虫害种类逐渐降低,说明了桉树人工林需要进行合理管护,减少大面积连片种植,可有效降低大面积虫害发生。(2)不同食叶害虫蛹羽化率大小为:桉小卷蛾大于双线盗毒蛾大于黛袋蛾;随着虫龄增长,从3龄开始,取食桉树叶片的黛袋蛾存活率比取食桉树的双线盗毒蛾、桉小卷蛾高;而双线盗毒蛾幼虫虫体生长幅度较大,故取食桉树叶片的双线盗毒蛾幼虫整个幼虫期取食桉树叶片面积较大;通过对三种食叶害虫的存活率、羽化率、产卵率、虫体生长速度、取食量的对比研究得出,桉小卷叶蛾、双线盗毒蛾对桉树的危害程度相当,但高于黛袋蛾。(3)桉小卷蛾在春、夏、秋三季取食的桉树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双线盗毒蛾、黛袋蛾取食的桉树叶片;桉小卷蛾、双线盗毒蛾、黛袋蛾取食的桉树叶片后植物单宁含量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变化趋势一致,但均为夏季最高,春秋两季较低;桉小卷蛾取食的桉树叶片后植物总酚含量极显着高于双线盗毒蛾、黛袋蛾。
二、根据棉铃虫幼虫夜间活动规律决定喷药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据棉铃虫幼虫夜间活动规律决定喷药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1)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昆虫滞育与化性的类型 |
1.1.1 昆虫滞育的类型 |
1.1.2 昆虫的化性类型 |
1.2 化性生物型 |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
1.3.1 环境因子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
1.3.2 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
1.3.3 昆虫滞育的内分泌调控 |
1.3.4 昆虫滞育的遗传 |
1.4 气候变暖对昆虫的影响 |
1.4.1 气候变暖对昆虫越冬存活的影响 |
1.4.2 气候变暖对昆虫化性的影响 |
1.4.3 气候变暖对昆虫迁移扩散的影响 |
1.4.4 气候变暖对昆虫地理分布的影响 |
1.4.5 气候变暖对昆虫发生物候的影响 |
1.5 亚洲玉米螟化性和滞育的研究进展 |
1.5.1 亚洲玉米螟的化性 |
1.5.2 亚洲玉米螟不同化性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
1.5.3 气候变化与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演化 |
1.5.4 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遗传学特征 |
1.6 立题依据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亚洲玉米螟种群化性分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亚洲玉米螟种群来源 |
2.1.2 幼虫滞育解除方法 |
2.1.3 1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
2.1.4 多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
2.1.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
2.1.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的滞育反应 |
2.1.7 无滞育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
2.1.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
2.1.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反应 |
2.1.10 有效积温计算 |
2.1.11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HH种群滞育后发育历期 |
2.2.2 HH种群的化型组成 |
2.2.3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1 化型(Lu)的演化规律 |
2.2.4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多化型(Lm)演化规律 |
2.2.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
2.2.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
2.2.7 短日照胁迫下种群无滞育型(Ln)演化规律 |
2.2.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
2.2.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学特征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1 化型和多化型遗传谱系建立 |
3.1.2 不同谱系的滞育率测定 |
3.1.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特征 |
3.3 讨论 |
第四章 气候变暖对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环境模拟 |
4.1.2 供试玉米 |
4.1.3 虫源 |
4.1.4 田间接虫 |
4.1.5 室内饲养 |
4.1.6 滞育率统计 |
4.1.7 有效积温计算 |
4.1.8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种群在室内饲养和田间网室的滞育率 |
4.2.2 田间不同地理种群间滞育发生动态 |
4.2.3 H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滞育率 |
4.3 讨论 |
第五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分子基础初探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DNA、RNA提取与测序 |
5.1.3 基因组大小及杂合度评估 |
5.1.4 基因组组装 |
5.1.5 基因预测与评估 |
5.1.6 基因功能注释 |
5.1.7 基因组重复序列预测 |
5.1.8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5.1.9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5.1.10 滞育相关基因的筛选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因组测序 |
5.2.2 基因组评估 |
5.2.3 基因组组装结果 |
5.2.4 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 |
5.2.5 组装基因组评估结果 |
5.2.6 基因预测结果 |
5.2.7 基因功能注释 |
5.2.8 重复序列预测结果 |
5.2.9 系统发育分析(进化树) |
5.2.10 转录组测序数据 |
5.2.11 差异基因 |
5.2.12 化性相关基因筛选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
1.1.1 羽化行为 |
1.1.2 求偶行为 |
1.1.3 交配行为 |
1.1.4 产卵行为 |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2.1.3 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3.1.3 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
4.1.3 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5.1.3 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
5.3 讨论和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6.1.3 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
6.3 讨论和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 |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7.1.3 方法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三.科研项目 |
四.学术活动 |
五.留学经历 |
(3)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姜生产概况 |
1.1.1 生姜概况 |
1.1.2 生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1.3 生姜的产业发展 |
1.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 |
1.2.1 生姜害虫发生概况 |
1.2.2 玉米螟 |
1.2.3 甜菜夜蛾 |
1.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3.1 利用天敌防治 |
1.3.3.2 性诱剂防治 |
1.3.3.3 生物制剂防治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主要害虫调查 |
2.3.1 地上害虫调查 |
2.3.2 地下害虫调查 |
2.3.3 天敌调查 |
2.4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4.2 试验设计 |
2.4.2.1 遮阳网调控技术 |
2.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试验 |
2.4.2.3 性诱剂防治试验 |
2.4.2.4 生物农药防治试验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5.1 调查项目与统计 |
2.5.2 防治效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姜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结果 |
3.1.1 生姜主要害虫种类 |
3.1.2 生姜主要天敌种类 |
3.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
3.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结果 |
3.3.1 遮阳网调控防治结果 |
3.3.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结果 |
3.3.2.1 诱捕成虫数量及益害比 |
3.3.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效果 |
3.3.3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结果 |
3.3.3.1 诱捕成虫数量 |
3.3.3.2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效果 |
3.3.4 生物农药防治结果 |
3.3.4.1 生物农药防治效果 |
3.3.4.1.1 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
3.3.4.1.2 生物农药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
3.3.5 4种绿色防控方法效果比较 |
3.3.5.1 防治效果比较 |
3.3.5.2 防治区内天敌数量变化 |
4 讨论 |
4.1 姜田害虫动态 |
4.2 绿色防控技术 |
4.2.1 高位遮阳网生态调控 |
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 |
4.2.3 性诱剂防治 |
4.2.4 生物农药防治 |
4.3 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姜田天敌的影响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烟草大田调控烟蚜茧蜂行为的信息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害虫防治概述 |
1.1.1 害虫防治发展趋势 |
1.1.2 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
1.1.3 天敌化学信息素的应用 |
1.2 “植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概述 |
1.2.1 植物挥发物的种类 |
1.2.2 虫害诱导挥发物的生态功能 |
1.2.3 植物花香气味对天敌的引诱作用 |
1.3 天敌对害虫的识别机制 |
1.3.1 天敌对害虫的嗅觉识别 |
1.3.2 天敌的视觉识别 |
1.3.3 天敌对害虫的其他识别机制 |
1.4 天敌行为及影响因子 |
1.4.1 天敌的营养摄取行为 |
1.4.2 天敌的寄生行为 |
1.4.3 影响天敌行为的生物因子 |
1.4.4 影响天敌行为的非生物因子 |
1.5 天敌引诱剂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1 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测试化合物 |
2.1.4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害虫取食烟叶挥发物的提取与鉴定 |
2.2.2 烟蚜茧蜂的触角电位反应 |
2.2.3 烟蚜茧蜂的嗅觉行为测定 |
2.2.4 烟蚜茧蜂引诱活性物质的筛选与优化 |
2.2.5 烟蚜茧蜂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
2.2.6 不同载体类型烟蚜茧蜂引诱剂效果比较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害虫取食烟叶挥发物提取与鉴定结果 |
3.2 烟蚜茧蜂的触角电位反应 |
3.2.1 烟蚜茧蜂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
3.2.2 烟蚜茧蜂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3.3 烟蚜茧蜂的嗅觉行为测定 |
3.3.1 烟蚜茧蜂雌性成虫对测试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3.3.2 烟蚜茧蜂雄性成虫对测试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3.4 烟草大田烟蚜茧蜂引诱剂诱芯筛选与优化 |
3.4.1 诱芯活性成分初次筛选结果 |
3.4.2 诱芯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筛选 |
3.4.3 诱芯活性成分剂量筛选 |
3.5 烟蚜茧蜂引诱剂大田引诱效果 |
3.6 不同载体类型引诱剂效果比较 |
4 讨论 |
4.1 害虫取食烟叶挥发物的提取鉴定分析 |
4.2 烟蚜茧蜂对性信息素与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分析 |
4.3 烟蚜茧蜂触角电位反应与行为学反应之间关系 |
4.4 烟蚜茧蜂引诱剂田间施用效果分析 |
5 全文总结 |
5.1 本文创新点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昆虫行为节律及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1.1 昆虫的行为节律 |
1.2 植物营养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1.3 植物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1.3.1 非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3.2 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4 蓝翅天牛对油茶的为害及其研究现状 |
1.4.1 蓝翅天牛的为害特性 |
1.4.2 蓝翅天牛对油茶产业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蓝翅天牛雌雄成虫鉴别方法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蓝翅天牛生殖器形态特征 |
2.2.2 蓝翅天牛外部形态特征 |
2.2.2.1 可测量鉴别特征 |
2.2.2.2 触角腹面和背面形态特征 |
2.2.2.3 腹部第5节形态特征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蓝翅天牛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为害规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虫源 |
3.1.2 林间危害情况调查 |
3.1.3 行为节律观察方法 |
3.1.3.1 林间日活动规律 |
3.1.3.2 室内日行为节律 |
3.1.4 行为判定标准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蓝翅天牛林间对不同高度和不同直径枝条的为害选择 |
3.2.2 蓝翅天牛成虫的林间日活动规律 |
3.2.3 蓝翅天牛成虫的室内日行为节律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蓝翅天牛为害与油茶枝条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相互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物质含量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蓝翅天牛在林间对不同高度和直径枝条的为害选择 |
4.2.2 油茶不同直径枝条的含水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
4.2.2.1 含水量 |
4.2.2.2 可溶性总糖 |
4.2.2.3 还原糖 |
4.2.2.4 还原糖与可溶性总糖之比 |
4.2.2.5 可溶性蛋白 |
4.2.3 油茶不同直径枝条的主要次生物质含量 |
4.2.3.1 总酚 |
4.2.3.2 缩合单宁 |
4.2.3.3 黄酮 |
4.2.4 油茶枝条主要营养及次生物质与蓝翅天牛为害的相关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蓝翅天牛对油茶枝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油茶枝叶挥发物的收集与提取 |
5.1.3 油茶枝叶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
5.1.4 蓝翅天牛的EAG反应测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幼龄油茶枝叶挥发物的化学组成 |
5.2.2 蓝翅天牛对幼龄油茶枝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
5.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促前胸腺肽PTTH在斜纹夜蛾雌性生殖行为调控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斜纹夜蛾简介 |
1.1.1 斜纹夜蛾形态学特征 |
1.1.2 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 |
1.1.3 斜纹夜蛾危害特征及控制 |
1.2 昆虫生殖行为介绍 |
1.2.1 昆虫的生殖行为 |
1.3 RNA干扰技术简介及在昆虫上的应用 |
1.3.1 RNA干扰技术简介 |
1.3.2 RNAi作用机制 |
1.3.3 RNAi技术的特点与方法 |
1.4 促前胸腺肽(PTTH)基因介绍 |
1.4.1 PTTH的来源与认识 |
1.4.2 PTTH的表达、合成、分泌与功能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器具与仪器设备 |
2.1.2 主要溶液配制 |
2.2 斜纹夜蛾的饲养与收集 |
2.2.1 卵的收集与幼虫的饲养 |
2.2.2 蛹的收集与成虫的饲养 |
2.3 PTTH基因的mRNA序列的获取与分析 |
2.3.1 RNA提取及c DNA的合成 |
2.3.2 PTTH基因的克隆 |
2.4 荧光定量检测PTTH基因在斜纹夜蛾中的表达 |
2.4.1 斜纹夜蛾样品收集 |
2.4.2 不同样品的RNA提取与c DNA制备 |
2.4.3 荧光定量检测表达情况 |
2.5 RNAi体系的构建和干扰 |
2.5.1 RNAi体系的构建 |
2.5.2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dsRNA |
2.5.3 喂食表达dsRNA的大肠杆菌 |
2.5.4 交配活动与生殖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促前胸腺肽基因的序列分析与蛋白预测 |
3.2 PTTH基因的时空表达 |
3.2.1 PTTH在斜纹夜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 |
3.2.2 PTTH在成虫不同组织间的表达 |
3.2.3 PTTH在未交配与交配雌蛾间的差异表达 |
3.3 PTTH基因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影响 |
3.3.1 RNAi体系的构建与干扰效率分析 |
3.3.2 PTTH基因对斜纹夜蛾体重、寿命的影响 |
3.3.3 PTTH基因对斜纹夜蛾化蛹、羽化时间的影响 |
3.3.4 PTTH基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PTTH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蛋白结构 |
4.2 PTTH基因的时空表达 |
4.3 PTTH基因的功能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生物学特性及主要能源物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劳氏粘虫研究概况 |
1.1.1 劳氏粘虫的形态特征 |
1.1.2 劳氏粘虫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
1.1.3 劳氏粘虫发生的影响因素 |
1.2 幼虫密度对昆虫形态特征的影响 |
1.2.1 幼虫密度对昆虫体色的影响 |
1.2.2 幼虫密度对昆虫翅型的影响 |
1.3 幼虫密度对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3.1 幼虫密度对昆虫生长发育历期的影响 |
1.3.2 幼虫密度对昆虫存活率的影响 |
1.3.3 幼虫密度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
1.4 幼虫密度对昆虫能源物质的影响 |
1.5 昆虫迁飞研究概况 |
1.5.1 昆虫迁飞的意义 |
1.5.2 昆虫迁飞的研究方法 |
1.5.3 昆虫迁飞的影响因素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生命表的组建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 |
2.2.2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存活率的影响 |
2.2.3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期的影响 |
2.2.4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 |
2.2.5 不同幼虫密度条件下劳氏粘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能源物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
3.1.2 密度设置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试剂 |
3.1.5 实验方法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含水量的影响 |
3.2.2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糖原含量的影响 |
3.2.3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脂肪含量的影响 |
3.2.4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
3.2.5 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活性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害虫综合治理 |
1.2 农业昆虫的预测预报 |
1.2.1 预测预报工具的发展 |
1.2.2 农业害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
1.2.3 农业害虫发生量的预测方法 |
1.3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化学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物理机械防治 |
1.4 昆虫种群动态 |
1.4.1 马氏网对昆虫种群动态的调查 |
1.4.2 利用灯诱法对昆虫夜间活动节律的调查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诱虫灯与马氏网的昆虫收集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装置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组成 |
2.2.2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功能团构成 |
2.2.3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结构 |
2.2.4 马氏网收集昆虫集群动态比较 |
2.2.5 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集群动态比较 |
2.2.6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比较 |
2.2.7 北南两区物种多样性稀疏曲线比较 |
2.2.8 同一区域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动态比较 |
2.2.9 鳞翅目害虫与膜翅目天敌集群动态对比 |
2.2.10 昆虫收集量与非生物因素间关系 |
2.3 讨论 |
第三章 诱虫灯诱集昆虫的年度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装置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诱集昆虫总量动态 |
3.2.2 植食性害虫数量动态 |
3.2.3 天敌昆虫数量动态 |
3.2.4 中性昆虫数量动态 |
3.2.5 两种主要植食性害虫种群动态 |
3.3 讨论 |
第四章 诱虫灯每日运行时段探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装置 |
4.1.3 调查方法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每时段扑灯昆虫总量变化 |
4.2.2 昆虫功能团占比变化 |
4.2.3 诱虫灯每日运行时段探究 |
4.2.4 相同时段马氏网与诱虫灯诱集效果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总讨论、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桉树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主要食叶害虫生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昆虫群落 |
1.2.1 群落生态学的概念 |
1.2.2 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1.3 植被和昆虫群落组成与结构 |
1.4 桉树害虫的研究现状 |
1.4.1 双线盗毒蛾的研究 |
1.4.2 黛袋蛾的研究 |
1.4.3 桉小卷蛾的研究 |
1.5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影响研究 |
1.6 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防治措施 |
1.6.1 农林措施 |
1.6.2 化学防治 |
1.6.3 生物防治 |
1.7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虫源与食料来源 |
2.1.2 工具、仪器与药品 |
2.2 试验方法 |
2.2.1 调查样地设置 |
2.2.2 调查时间与调查方法 |
2.2.3 标本制作与检索鉴定 |
2.2.4 桉树不同食叶害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桉树昆虫种类和发生情况 |
3.1.1 桉树昆虫群落组成 |
3.1.2 桉树昆虫群落构成 |
3.1.3 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
3.2 取食桉树叶片的食叶害虫生长特性研究 |
3.2.1 不同食叶害虫幼虫存活率研究 |
3.2.2 不同食叶害虫蛹羽化率研究 |
3.2.3 不同食叶害虫成虫产卵量研究 |
3.2.4 不同食叶害虫虫体生长研究 |
3.2.5 不同食叶害虫对桉树叶片取食量研究 |
3.3 不同食叶害虫对桉树叶片营养物质、次生物质的影响 |
3.3.1 不同食叶害虫对植物叶片内营养物质含量影响 |
3.3.2 不同食叶害虫对植物叶片内次生物质含量影响 |
3.4 小结 |
4 讨论 |
4.1 速生桉林相邻杂木林对昆虫种类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 不同桉树食叶害虫生长特性的差异 |
4.3 不同食叶害虫对桉树叶片营养物质、次生物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四、根据棉铃虫幼虫夜间活动规律决定喷药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 刘凯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3]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姜文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烟草大田调控烟蚜茧蜂行为的信息素研究[D]. 刘丰黎. 浙江大学, 2021(01)
-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6]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D]. 黄欣.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7]促前胸腺肽PTTH在斜纹夜蛾雌性生殖行为调控中的功能研究[D]. 宋筱倩. 云南大学, 2020(08)
- [8]幼虫密度对劳氏粘虫生物学特性及主要能源物质的影响[D]. 房爱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D]. 王一. 浙江大学, 2020(01)
- [10]桉树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主要食叶害虫生长特性研究[D]. 廖长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