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利润分配

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利润分配

一、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收益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吴争程[1](2020)在《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及其对供应链金融系统动态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向保理是支持企业延迟支付货款而不影响供应商现金流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观察到反向保理模式下核心企业要求供应商提供更长的信用期限。对此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基于核心企业为中小供应商提供的融资便利,支持核心企业延长信用期限;另一种观点认为延长信用期限破坏供应链金融价值,不支持核心企业延长信用期限。针对争议观点,本文以企业间商业信用活动为切入点,探索信用期限对供应链共创价值分配、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围绕核心问题,本文在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导下,从企业间商业信用动机与绩效入手,研究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活动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相互影响。本文阐释商业信用期限对链上企业资金共享效应及共创价值分配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影响机理,具有深刻理论价值和普遍实践意义。首先,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买方供应链模型,分析企业间商业信用动机及绩效。在随机流动性冲击假设基础上,对比企业现款交易和商业信用交易模式效率差异,得出商业信用效率高于现款交易的条件,并解释商业信用的营运资金共享效应,结果表明应收账款收款成本是影响供应链营运资金共享效应的关键因素。其次,采用计量回归方法结合中国企业数据对商业信用动机与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收款成本通过商业信用影响企业绩效。低收款成本有利于企业以商业信用为柔性渠道进行融资,有利于提高企业应对流动性风险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根据这一结果,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的关键在于降低供应商收款成本。供应链金融反向保理能降低供应商收款成本。出于共享营运资金的动机,核心企业同意参与反向保理并要求进一步延长商业信用期限。再次,构建收益成本模型分析供应链金融价值创造及其分配问题。从财务角度和运营角度测量供应链金融收益。研究表明信用期限不影响供应链金融价值,但影响供应链金融收益分配。供应链金融共创价值中,供应商侧重财务收益而核心企业侧重运营收益。核心企业延长信用期限损害供应商财务收益,影响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参与意愿。最后,基于供应链金融系统动态特性,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延长信用期限对供应链金融系统动态影响。构建市场扩散模型连接供应链金融内在价值与外在市场表现,并对信用期限的影响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核心企业要求延长信用期限影响供应商收益,进而影响供应商参与供应链金融意愿,最终影响供应链金融发展。本文理论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构建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模型,理论推导并实证检验收款成本对企业间商业信用的影响,揭示核心企业要求延长信用期限的内在规律,指出供应链金融反向保理通过降低收款成本促进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其二,构建供应链金融收益模型,揭示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对供应链金融收益分配的影响;其三,构建供应链金融系统动力模型,将企业商业信用活动视为供应链金融系统输入变量,揭示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对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影响。

王馨莹[2](2020)在《基于价值创造的KJ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规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金流对企业就像血液对人体一样重要。但企业管理者往往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其现金流的管理使企业现金流断裂造成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因而许多专家学者愈加关注现金流的安全性、流动性与创值能力。目前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现金流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如何在企业现有现金流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现金流的流量及流速的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对于现金流量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初见成效。专家学者对于企业价值的研究也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将二者相结合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价值创造战略思想出发对KJ集团现金流管理进行研究。KJ集团是一家电子销售企业,随着电子产品行业的兴起市场的竞争力愈发强烈,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产品更新换代快、客户群体不稳定等行业特点就要求KJ集团能够有效管理其现金流来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层的内部竞争,企业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了集团现金流管理出现了现金流安全性低、持续性差、创值能力不强的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对集团现金流的预算管理、现金流流程管理、现金流流量管理、现金流流速管理的相关数据对集团的现金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创值能力相关的现金流安全性、持续性、稳定性指标进行了同行业分析,找出了KJ集团在现金流管理中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现金流创值能力不强等问题。其次,本文在对集团现行现金流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现金流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企业现金流管理目标的优化、现金流预算管理的优化、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的优化、现金流运营管理体系的优化、企业价值评价体系的优化来帮助集团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在优化现金流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团现金流管理的具体策略,使集团管理者更加有重点的进行现金流管理。最后,在制度、组织、人员、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集团优化现金流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为其现金流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行提供有力的条件。希望通过对KJ集团的现金流管理研究能够帮助集团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现金流管理目标并对同行业的企业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任英[3](2020)在《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制度改善、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以及金融深化等因素不断推动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多元化,运输风险管理的手段与措施出现综合性、系统性与多元化特征。运输风险的分配与管理关系运输体系效率,论文基于运输风险是人为风险这一根本属性,研究驱动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转换的内在原因,探索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优化路径,为完善运输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论文首先构建了基于发展视角的运输风险分配双层分析框架,结合运输业的演进规律分析运输风险分配的阶段性特征。将运输风险管理问题置于时间维度下,考虑技术进步等外生变量对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演进原因,为探索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优化路径厘清思路。论文综合应用风险管理、经济学理论及方法,重点分析自保模式相对于私人保险的交易成本优势以及自保公司相对于内部自保基金的税收筹划优势,分析运输企业如何利用自保公司优化风险融资。最后,论文以铁路保价和自保公司为现实案例,深入分析运输风险分配与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以验证模型化分析的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输风险与运输风险分配的发展特征。认识风险的发展性是讨论风险管理问题的前提。在自雇运输向受雇运输发展的运输化进程中,运输风险分配由运输参与者自理转变为由运输活动参与者与私人保险共同分担,再通过金融市场媒介实现运输风险社会化分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风险的发展呈现倒U形态:在运输化初期,经济发展带动运输量增长,以单位货损或人伤为代表的运输风险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运输化中后期阶段,在技术进步、制度完善及服务对象需求偏好改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运输风险水平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理解运输风险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释运输风险分配制度演变的基础,是后续分析利益相关者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运输风险进行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共同促进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优化的基础。2.运输风险初次分配的作用机理。运输风险的初次分配发生在运输活动利益相关方之间,各利益相关方通过不断博弈而修正契约不完全,最终形成社会成本最优的分配模式。论文构建运输服务对象保险需求偏好、运输保险市场规模、信息不对称的三维分析框架,从承运人与货主之间的风险分配入手,建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货主同承运人之间的二阶段连续博弈模型,从社会成本角度分析承运人责任制度对双方内置风险管理成本、降低社会总成本的激励作用。梳理承运人责任制度的演进历程可见市场经济和公共运输是承运人责任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契约不完全是承运人责任存在的基础,技术进步和制度发展改善了信息可得性,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承托双方谈判能力,承运人责任范围在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之间反复波动,最终稳定在过错责任。对承运人责任演进历程的分析佐证了前述模型分析结论,解释了运输风险初次分配的作用机理。3.运输风险的二次分配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选择。当运输风险初次分配制度基本稳定之后,运输风险管理的重点由各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延伸至企业风险管理层面。以设立自保基金的形式实现风险自留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的常用模式。损失补偿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建立基于赔付的双方博弈模型,说明自保可降低双方的道德风险并减少索赔成本。再以社会成本分析说明在相同税收待遇下,自保有利于降低风险管理的社会成本,若内部自保基金与私人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差别税收待遇,则设立自保公司可为企业谋求税收收益。上述分析解释了运输企业为什么自保,以及从自保基金向自保公司形式转化的现实原因。4.自保公司对运输企业优化风险融资的作用。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完善,运输企业开始建立以专属自保公司为平台的多元化风险融资框架,藉由金融市场实现对运输风险的社会化分散。论文构建了再保险、原保险、自保公司与非保险企业组成的风险融资框架,将初始财富、资本成本、索赔成本等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建立基于自保公司的风险融资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参数水平下的最优融资方案,厘清运输企业利用自保公司套利并应对市场波动的机理。解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呈现出多目的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因,阐明运输风险社会化分散途径。5.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输风险管理实践为案例,实证前述研究结论。保价运输从无到有的变迁历程,表明风险分配制度不完善会激发道德风险并增加社会成本,承运人责任制度是良性的风险分配制度。论文分析了铁路总公司的运营特征、财务特征和市场特征,梳理了铁总设立自保公司的原因,讨论自保公司对在铁路总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功能与定位,实证运输风险通过金融媒介完成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化分担的路径。论文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建立了基于发展视角的运输风险双层分配框架,为分析运输风险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基于运输风险的人为风险属性,论文考查运输风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描述运输风险发展性特征的方法,为全面理解运输风险特征提供依据。(3)论文在运输服务对象保险需求偏好、运输保险市场规模、信息不对称的三维分析框架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及其他因素对运输风险分配的影响,从理论上揭示运输风险分配的内在机理。(4)论文构建了再保险、原保险、自保公司与非保险企业的风险融资框架,考虑初始财富、资本成本、索赔成本等变量,建立基于自保公司的风险融资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参数水平下的最优融资方案,分析利用自保公司优化风险融资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解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呈现出多目的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因,为运输风险的社会化分散提供依据。(5)论文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演进路径进行分析。论文提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运输风险分配和管理模式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运输风险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也丰富了运输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李冉[4](2020)在《不同融资模式下中小型零售企业利润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主体。然而,受到信用水平、融资渠道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是中小型零售企业。因此,研究中小型零售企业的融资模式,以及不同融资模式对其利润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以我国中小型零售企业的融资现状为背景,借鉴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供应链内部股权融资、外部股权债权融资以及内外部混合融资等模式,通过引入融资结构、差异化主导模式以及不确定市场需求等因素,对传统融资模型进行了适当优化,并研究了资金约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最优运营决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示例和敏感性方法,刻画了供应链内外部融资因素与企业利润之间的重要关系。此外,借鉴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管理中的相关概念,本文将中小型零售企业统一称为零售商,这是因为本文所考虑的零售商具有严重的融资约束,一般而言,这类零售商的规模可能不大,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具体如下:第一,当零售商利用供应链内部股权融资缓解短期资金压力时,研究了供应商单向持股零售商、零售商和供应商交叉持股融资下的利润优化问题,分析了单向、交叉持股融资因素对零售商优化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单向持股融资下,零售商可以通过减少供应商持股比例来提高自身利润,但该利润始终低于零售商无资金约束情况;在交叉持股融资下,若保持零售商持股比例不变,零售商利润会随着供应商持股比例的减少而增加;类似地,若供应商持股比例一定,零售商利润则会随着自身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第二,当零售商利用供应链外部股权债权融资缓解长期资金压力时,通过引入融资结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等因素,基于传统报童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同时利用外部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的单向持股融资、债权融资下的利润优化问题。研究发现,在债权融资利率一定时,零售商适度扩大股权融资比例有助于提高利润水平,但若过度增加该比例将会导致利润减少;若零售商的股权融资比例一定,零售商利润会随着债权融资利率的减少而增加;与债权融资利率因素相比,零售商的利润对于股权融资比例因素更为敏感。第三,针对供应链内部或外部融资模式的不足,通过引入差异化主导、混合融资模式等因素,在零售商或供应商为主导的情况下,研究了零售商同时结合供应链内部商业信用融资、外部股权以及债权融资下的利润优化问题。研究发现,在不同主导模式下,零售商扩大内部融资比例、外部融资中的股权融资比例,有助于提高自身利润水平;以供应商为主导相比,零售商利润在以自身为主导的情况下更高;与股权融资比例相比,零售商利润对内部融资比例因素更为敏感。

姚梦迪[5](2020)在《云计算产业链的价格均衡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企业组织的IT架构加速向云端迁移,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提供了新动能。同时,以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间的融合效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巨大的云计算需求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引起了云计算产业格局的变革。现有多数云服务多是云服务商以单一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其扩展性和服务能力、服务种类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通过整合不同云服务商来共同为用户提供统一服务的云计算产业链,成为云计算发展的新模式。然而,处于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的云服务商面临云服务扩展能力、标准不同,云服务质量差异、云服务商竞争强度差异、主体利益冲突等问题,这使得云计算产业链形成、服务价格均衡、利益协调等问题面临着众多障碍和难题。为了满足用户不同服务质量下的云服务组合需求,优化我国云计算产业链的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云计算产业链形成、服务价格均衡、利益协调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我国云计算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可从新视角为“新基建”背景下其他服务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目前云计算产业链发展中,由于产业链主体增多,主体间界限模糊;主体关系复杂,竞合并存;主体地位动态变化,主体利益冲突等因素导致缺乏对产业链主体、结构及利益协调机制统一的认识,缺乏科学的云计算产业链价格均衡策略,缺乏高效合理的利益协调方法等问题,这些显然不利于推动云计算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产业链理论、价格均衡理论、利益协调理论、博弈论等理论结合仿真模拟、案例分析方法,以云计算产业链为研究对象,把链内主体划分为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软件/平台服务商,通过分析云计算产业链发展现状,界定云计算产业链主体关系、架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云计算产业链的形成、云计算产业链价格均衡策略及利益协调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争为我国云计算产业链协调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首先,本文剖析了云计算产业链主体关系及架构,设计了合理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在产业链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云计算产业链概念及特点,界定当前背景下云计算产业链主体,分析云计算产业链主体竞合架构;结合云计算产业和典型云计算产业链现状,总结云计算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一步设计了云计算产业链的利益协调机制。其次,本文设计了基于市场协调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更适用于我国云计算产业链特点,为云计算产业链的价格均衡策略和利益协调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结合云计算产业链主体界定、结构及相关产业链理论,考虑我国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特征——市场协调为主,政府干预较少,设计了基于市场协调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分析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原则、影响因素,确定了利益协调的主体,制定了以价格均衡和市场竞争为主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路径和考虑多种契约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方法。最后,本文提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云计算产业链服务价格均衡策略,设计了考虑多种契约下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方法,为制定云计算产业链各主体协调策略和产业发展对策提出了针对性的方向。本文重点考虑云计算产业链主体结构以及不同主体地位对于均衡价格的影响,分别研究了两种产业链结构下的价格均衡策略,分析不同市场结构、竞争强度、服务质量差异等因素对于均衡价格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满足不同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特征的云服务定价策略。以单个上游基础设施服务商和两个竞争下游软件服务商组成的云计算产业链为研究对象,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市场竞争强度下,云服务质量和服务组合价格因素下的产业链利益协调问题。通过分析了不同决策情境下的最优决策,采用收益分享-服务质量成本分担契约实现产业链的利益协调。本文从理论层面建立系统的云计算产业链理论框架,为云计算产业链的有效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并以在线教育云计算产业链为案例分析对象从现实层面给出云计算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产业链各主体的策略制定和产业政策的优化提供了针对性的方向。

梁伟[6](2019)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利益冲突与平衡是破产程序中恒久的话题,利益冲突与平衡充斥于破产重整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各个角落,几乎不可能总结出全部的冲突样态与平衡路径。这一方面是因冲突类型的繁杂,很难全部囊括;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动随时改变重整中的利益博弈状态,进而随时衍生出新的冲突。但破产重整程序作为破产程序框架下的子项目,以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人理性为基础,通过再建企业并释放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Going Concern Value)的制度价值却未发生变化。当陷入财务困境但具有可持续经营价值的企业,亟需要破产重整进行拯救时,却因利益冲突而阻遏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这便需要反问,究竟为何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失去理性的经济思考,而排斥重整程序?虽然主要建立在个案分析之上的研究,不能发现全部的利益冲突类型,并且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解决路径也可能是相对狭隘的,毕竟债务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的债务结构、盈利状况、经营模式、市场前景、企业文化等均存在差异,恰如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对个案深入的剖析可以发现冲突的真实样貌,最直观的了解到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面相,在此基础上的平衡路径可以为其他案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破产重整程序是市场竞争失败主体拯救本位程序,司法介入下利益相关者协商博弈平台的制度架构能够促进市场化主导资源配置的实现,但在利益协商与博弈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冲突。冲突的化解与利益平衡的实现是破产重整制度功能发挥的手段和方式,利益平衡的实现可从社会结构维度推动破产重整制度功能的发挥,既包括社会行为维度的指引功能,也包括社会文化维度的转化功能,甚至是社会经济维度的资源配置转变与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功能,但这均需以利益平衡的实现为前提。企业财务困境造成债务人财产不能满足于各方的需求,进而从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将可能爆发激烈的利益冲突,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是破产重整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角色多样与利益诉求重合是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复杂的表征,探明利益冲突的实然面相是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必然选择,以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诉求为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既包括以数据为主的分析去解构企业的财务困境与可持续经营价值现实,也包括田野调查发现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诉求,实证研究能够穿透重整司法实践与制度规范间的迷雾,明晰债权人、债务人及战略投资人等利益群体的诉求,以及行政权、审判权等角色在重整程序中的真实样态。但破产重整程序不可能对全部利益冲突逐一化解,利用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企业拯救,保留与释放债务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价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也能够实现重整制度的价值功能,而在此目的之下,对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冲突类型化,对应其成因探索体系化的解决路径。首先是债务人财产与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关联,毋庸讳言,财产的价值归属是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目标,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是基于财务困境的现实,财务困境的现实背后是债务人财产价值和变现能力的有限与不足。人具有逐利的本质,以债权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争夺有限的债务人财产,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实施利己的策略,在重整博弈中发生利益冲突。所以,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基础就是提升债务人财产价值并进行妥当的分配。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一直未上升到破产法基本原则维度,但破产法相对非破产法的重要特征就是基于破产撤销权、自动冻结制度等以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为目标的制度设计,其背后的逻辑是以实现债权人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实质公平追求。而挖掘债务人企业破产期间继续经营能力,能有效的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对债务人财产的分配需以非破产法规则为基础确定权利人,锁定权利人范围,并以破产期间时间轴上坐标为尺度,对破产重整前、重整期间及重整完毕后的权利人进行有序的分配与清偿,从而实现破产重整程序制度背后的实质公平和效率价值。破产重整程序利益平衡的实现需要市场化和法治化路径为指引,以债务人财产分配和债务人企业拯救为目的的利益平衡路径也需要在上述框架下实现,重整程序这一司法平台的制度建构要求审判权主导并负责应对重整中利益的冲突,努力实现重整中利益的平衡。可在集体行动逻辑之下,因为重整程序中规范不完备、冲突剧烈而造成审判机关对重整程序持审慎态度。企业破产重整能否成功关乎地方经济发展、职工安置等多重因素,行政权难免不对其产生关注,但行政权的介入会冲击审判权的中立地位,使利益偏离平衡的天平而向某一方倾斜,进而损害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此外,破产管理人的履职受到法院中心主义的影响,而弱化了其自身功能,究其根源在于缺少市场化与科学化的履职评价体系,而变成行政领导式履职,与市场化要求相悖。破产重整利益的平衡需要外部公权力介入的保障,也需要内部管理人权力的积极行动,权力在行政权、审判权与管理人之间能否进行妥当的配置影响着重整程序的成功。审判权基于纠纷裁判者的司法权威性而享有破产重整程序主导权,而其正确运用破产宣告权、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等实现程序控制以克服审慎态度是其正确样态;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之时,破产重整程序无法有效的借助市场,弱化重整功能,行政权应以辅助破产重整程序成功和企业拯救为目的,从程序主导权的享有者退化为程序失灵时的弥补者;而管理人则应以市场化为基础,以积极能动的履职去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重整程序中妥当利用商业判断规则,并建立以债务人财产价值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以激励管理人积极履职,来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后是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实现路径,利益平衡的实现是利益的分配过程,破产重整中利益的分配需要接受利益位阶的调整,按照利益位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将权利人以不同的债务人财产进行清偿。公共利益、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是重整中利益的三个位阶层次,在权变理论下,金融债权保护被上升到社会公共利益的范畴予以关注,而群体利益保护也加入了程序参与权,以保障其信息的对称,最后才是通过克服僵化性的一致原则去对个体利益实现保护。针对不同利益位阶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重整规范不完备的空白地带,凭借管理人的积极履职与行政权的协助,在审判权的主导之下探索诸如和解式重整的路径,克服僵化的思路去实现重整中的利益平衡,以达到推动破产重整程序成功,保护企业可持续经营价值及发挥重整制度功能的目的。

王硕[7](2019)在《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影响及效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社会责任意识也逐渐被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并在多个公益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从其他所有制企业中异军突起,成为我国企业公益慈善捐赠的主力。根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贡献率始终稳定在50%左右,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港澳台及侨资企业、外资(合资)企业捐赠比例。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捐赠,我国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慈善捐赠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如何使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已日渐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本研究综合运用样本分析、面板数据分析、仿真模拟等方法,以探究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特征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激励效应,探索我国激励企业慈善捐赠最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税前扣除优惠政策激励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模型推理,分析最佳税前扣除政策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优化税前扣除政策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回顾,在此基础上,围绕“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声誉”、“提升管理效用”、“提高竞争优势”、“强化政治关联”、“获得税收优惠”这六个企业慈善捐赠主要维度,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我国民营企业样本数据,从以上六个维度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不同权重,阐明了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权重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企业更关注于通过慈善捐赠实现“提高声誉”、“提升管理效用”、“提高竞争优势”、“强化政治关联”的目的,而对“获得税收优惠”、“履行社会责任”关注较弱。根据此研究结果,再将样本民企按照“是否享受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分类对比,发现两类民企在“获得税收优惠”、“提升管理效用”、“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竞争优势”四个维度的动机权重差异明显,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次,本文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通过对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统计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9—2017年社会责任统计数据以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2008年所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针对企业慈善捐赠应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激励作用。再次,本文根据我国税收优惠实际政策,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我国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模型在利润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两种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税前扣除率变动对企业最优慈善捐赠的影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税前扣除率与企业慈善捐赠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税前扣除率与企业慈善捐赠虽然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激励效果受到企业慈善捐赠动机弹性系数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尝试分析在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框架内,最优税前扣除政策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模型推导,确认存在最优税前扣除率,既能够有效激励企业慈善捐赠,又能够保障政府税收稳定,防止税收流失,实现全社会公益性支出最大化。本研究深入剖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所具有的特征,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激励效应,构建了符合我国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税收激励模型,探究了税前扣除政策激励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机理,拓宽了对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和税收政策效应研究的思路,为政府部门优化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依据。

胡胜强[8](2019)在《国企改革视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历经多次改革,近年开始将混合所有制改革视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就企业微观治理层面,国企“混改”隐含的前提预设是,随着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其所携带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通过“混合”而纠正原国有企业运营的非市场性。但该预设所期待的由资本混合引致机制优化是否能够发生,如果可能则如何发生,其实现又依赖哪些内外条件等,就这些理论逻辑问题的解析和探讨对该政策的实践和推广意义重大。即便从一般理论的层面来看,这些问题也具有同等重要性,其关乎作为企业治理机制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的有效性。对于以上这些问题,不能说学界没有涉及,但直接性思考和解答的成果不多,大量的既有成果停留在不断地重复验证混合所有制企业与某项或多项绩效指标的关联性和关联度的实证层面。本文非敢妄言解决以上的理论问题,但这些问题恰是拙文写作构思的出发点。本文从国有企业最重要的外部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入手,依循国有资产监管→国企治理困境→异质性股权引入→制衡纠偏机制生成→新的治理机制产生的思维逻辑对以上理论问题进行解析和探讨。本文首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阐释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特点。基于集体行动的困境,国有资产无法由其法定的名义所有者实施管理,经过若干次委托代理,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被托付于层级政府;基于管理效率的考虑,国有资产监管相关的剩余事项控制权亦托付于层级政府。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层级政府将国有资产监管与代理的其他集体事务、集体目标一并分解和重新组合,以任务模块的形式向下委托给不同的部门,形成由国资委、组织部、财政部、人社部以及纪检委和审计署等组成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由此,国有资产监管的诸部门与国有企业形成共同代理关系。同时,在这些监管与被监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有一些部门与监管对象之间的监管契约具有显着的不完全性,其间有大量无法事前契约化的剩余事项,作为委托人的此类监管部门被同时分配了剩余控制权,但拥有剩余控制权的这些公共监管部门在委托代理层级中只是没有剩余索取权的领取固定薪金的中间层级委托人(代理人),因而其剩余控制权的行使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常常在激励不足的“不为”和缺乏后果约束的“乱为”间摇摆,“不为”导致监管不足,“乱为”导致监管过度和监管扭曲,从而使国资和国企监管摇摆在“管死”和“放任”间。这些因监管契约的不完全而拥有较大剩余控制权的部门本文称其为综合监管部门,比如国资委、组织部等。综合监管部门面对契约外大量的剩余事项,普遍倾向于强化组织关系以内部化这些剩余事项及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如此强化监管双方间组织关系的努力愈发使其监管手段及方式行政化。而另外的一些监管部门与被监管企业间的事前监管契约较为完全,且相对明确,其中的剩余事项不多,监管与被监管双方近似于一种完全契约治理的关系,这些监管部门本文称其为专业监管部门。其次,基于国资监管的上述特点,文章进一步推演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治理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作为国企外部治理结构的国资监管有重要关系。正是接受多监管部门的共同代理使国有企业困顿于不同监管部门的多目标多任务之中,且这些目标和任务间常常具有替代性。而剩余控制权的外部性导致的监管不足与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有重大关联,监管过度和监管扭曲则使企业家官僚化,监管方式和手段的行政化则更进一步抑制了企业的市场化导向。再次,面对国有企业的治理困境,引入非国有大股东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优化国企治理状况的策略选择。理论上,非国有大股东的进入,导入异质性的市场化治理机制,经由这些异质性机制的纠错和纠偏,生成新的治理机制。例如非国有大股东以其明确的投资收益导向制衡国有企业的多目标多任务困境,有助于减轻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及社会责任;非国有大股东导入市场化经营机制以纠正国有企业的官僚化和行政化,以市场的契约关系替代行政关系,以推动国有企业由行政型治理逐渐向以市场机制为主的经济型治理转变;非国有大股东还基于自身的所有者权利实施对国有股东代表及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制衡,从而减轻国有企业常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降低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等。同时,本文也注意到混合所有制推动国资监管由行政监管向股东监管转变的外部治理意义。最后,文章对上述理论中的制衡监督及纠偏纠误在微观层面的发生,结合前人研究构建了微观制衡逻辑。异质性的非国有股东,其在效用目标、身份特征及行为逻辑方面与国有股东代表有内在差异,这构成异质性股权制衡的内在动因,而超出制衡成本的现金流权则是非国有股东实施制衡的现实动因,但制衡行动的发生最终依赖于股权比例赋予的行动能力。为了直观描述及解释制衡逻辑的微观运行,并期望从中总结新的相关知识,论文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个案研究,离析了制衡股东通常的制衡行动策略:抢夺董监席位直接参与并监督决策,建立关系股东联盟以增加话语权,合理适用法律以规则约束国有股东等。此外,本文还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公开数据检验了股权制衡度与衡量公司治理效率的代理成本等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通常以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或到第十大股东持股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量的比值衡量股权制衡度,本文结合前述的研究和案例分析认为,第二到第五甚至第十大股东联合采取集体制衡的假定很难符合现实,故取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持股量的比值来衡量制衡度,这样导致仅就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样本公司总体的制衡度不高,但即便如此,回归分析仍然支持了制衡度有助降低所有者与管理层的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假设。但增列第二大股东的股权所有制性质这一维度后,结果并未支持非国有第二大股东更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的假设。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计量检验和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治理困境的“内病”有“外因”,其外因主要在如国资委一类的综合监管部门。之前对国企的研究多倾向于从产权角度入手,着眼于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往往选择性遗忘国有企业外部激励结构的重大影响,忽视政府监管之手的影响,这样的理论视角或多或少影响人们对国有企业的全面理解;同时涉及到国有资产监管的研究,又多数视国有资产监管为一个整体,这样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析,但也遮盖了问题的根源。本文在对国资监管体系的差异分析后,发现综合监管部门的剩余控制权执行的外部性及监管的行政化是国有企业治理问题的重要外因,且这一结论不会随着少量非国有资本的进入而改变。也就是说,在不能彻底理清新形成的混合所有制国企与综合监管部门关系的情况下,混合所有制国企治理优势很难凸显。本文还认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相对治理优势依赖于有条件的股权制衡。根据之前对制衡逻辑的分析可知,制衡的内在动因固然重要(本文的计量检验对此没有得出支持性的结果),但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案例研究都可知,制衡性股东的制衡行动更直接取决于其现实的现金流权和持股比例,只有达到一定的股权比例才有较大的现金流权及制衡能力,制衡动机才能转化为制衡行动。

薛冰洁[9](2018)在《财务战略视角下的T旅游公司税收筹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虽然国内的旅游市场在不断增长,但是国内的旅游公司竞争非常激烈,需要通过对旅游产品不断创新,以迎合消费者不断转变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税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也是企业的一项义务性支出,如何合法减少或者递延纳税,取得税收成本的时间效益,已经成为企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应当考虑的问题。从财务战略视角进行的税收筹划要比从其他视角进行的税收筹划更具有整体战略性,立足于战略视角的税收筹划,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服务和作用于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在减轻税负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本文系统的阐释了财务战略和税务筹划基本概念,明确财务战略与税收筹划相关基础理论,包括财务战略的概念、选择以及财务战略的类型,税收筹划的概念、分类以及税收筹划的效果评价,其次阐述了税收筹划与财务战略的关系,最后对基于财务战略的税收筹划进行分析。通过对T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特点、组织架构等进行深入调研,依据其相关的财务数据,对T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对T公司的涉税情况予以分析,包括涉及的主要税种,相关营改增的政策,并同其他上市旅游公司比较税收负担率的大小。基于财务战略的视角,对其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分配战略的特点予以分析,根据T公司的战略特点,从筹资、投资、分配三个环节进行深入的税收筹划分析,通过计算等方式,比较不同筹划方案的效果。对T公司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T公司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执行风险和筹划方案本身的风险。T公司的防范措施有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与税务机构的沟通,优化组织机构以及加强事前的税收筹划。本文通过对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和税收筹划的研究,阐明了基于财务战略的税收筹划思路与方法,从筹资、投资、分配三个方面,证实了如何在财务战略目标下,减少税费支出,为企业提供兼具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税收筹划方案。

邓曦泽[10](2014)在《从“唯利是图”到“义利兼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原因、普遍机制及其走势》文中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它利用了家庭成员的亲情,亲情可以激发成员对家庭的忠诚,使成员对家庭有情感利益需求,愿意放弃部分经济利益而为家庭作贡献,从而降低了家庭内部的交往成本,进而提高了劳动积极性,继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此,我们可以提取出一些普遍机制:忠诚使成员对组织不但有经济利益要求,还有情感利益要求,从而构成复合效用目标,这会使成员降低对组织的经济利益要求,从而降低组织内的交往成本,也会降低对产权明晰的要求。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以经济利益为单一目标的"唯利是图"理论的基础上,扩展出具有复合目标的"义利兼顾"理论,并将前者作为后者的一个特例。"义利兼顾"理论可以增加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提高经济学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扩大经济学的功能。1985年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滞,家庭责任制的有效性受到怀疑,但实际上,这不是因为家庭责任制失效了,而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更优的非农就业机会,农业资源尤其是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行业转移。当然,家庭责任制这种具体生产组织形式也有诸多局限,需要改进。

二、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收益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收益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及其对供应链金融系统动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金融
        2.1.2 应收账款融资
        2.1.3 反向保理
        2.1.4 延期支付
        2.1.5 商业信用
    2.2 文献综述
        2.2.1 供应链金融价值研究
        2.2.2 商业信用研究
        2.2.3 运营管理优化研究
        2.2.4 反向保理研究
    2.3 研究述评
        2.3.1 核心企业占用商业信用机理研究
        2.3.2 信用期限决策机理研究
        2.3.3 商业信用与供应链金融整合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系统论
        3.1.1 系统的要素
        3.1.2 系统的连接与结构
        3.1.3 系统目标
        3.1.4 系统问题杠杆解
    3.2 社会系统动力学
        3.2.1 系统动力学
        3.2.2 社会系统动力学
    3.3 供应链金融系统动态特性
        3.3.1 供应链金融动态复杂系统
        3.3.2 供应链金融动态复杂系统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
    4.1 模型构建
        4.1.1 问题描述和模型假设
        4.1.2 事件时间顺序
        4.1.3 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财务成本模型
    4.2 模型分析
        4.2.1 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财务成本
        4.2.2 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营运决策
        4.2.3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实现条件
    4.3 模型讨论
        4.3.1 收款成本对供应链企业间资金共享效应的影响
        4.3.2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间资金共享效应的影响
        4.3.3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间商业信用期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实证
    5.1 研究假设
        5.1.1 使用商业信用动机及绩效
        5.1.2 提供商业信用影响因素
        5.1.3 收款成本对商业信用的影响
        5.1.4 商业信用中介效应
    5.2 研究设计
        5.2.1 模型设计
        5.2.2 变量选择与测量
        5.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回归分析
        5.3.3 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
    5.4 实证结果讨论
        5.4.1 供应链企业间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
        5.4.2 降低收款成本促进企业间资金共享效应
        5.4.3 供应链金融促进企业间运营资金共享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对供应链金融收益的影响
    6.1 供应链金融收益模型构建
        6.1.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6.1.2 事件时间顺序
    6.2 供应链金融收益分析
        6.2.1 财务角度的供应链金融收益分析
        6.2.2 运营角度的供应链金融收益分析
        6.2.3 供应链金融收益分配权衡
    6.3 信用期限对供应链金融收益影响数值分析
        6.3.1 信用期限对供应商收益的影响
        6.3.2 信用期限对核心企业收益的影响
        6.3.3 信用期限对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
    6.4 模型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对供应链金融系统动态影响
    7.1 模型构建
        7.1.1 供应链金融内在价值
        7.1.2 供应链金融市场运行
        7.1.3 内在价值和市场运行协同模型
    7.2 模型检验
    7.3 模型分析
    7.4 仿真结果
    7.5 模型讨论
        7.5.1 延长商业信用期限对供应链金融价值动态影响
        7.5.2 延长商业信用期限对供应链金融市场表现动态影响
        7.5.3 系统动态视角下的信用期限决策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供应链金融促进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
        8.1.2 商业信用期限是供应链共创价值分配的关键因素
        8.1.3 商业信用期限在供应链金融系统发展中起杠杆作用
    8.2 理论贡献
    8.3 管理启示
        8.3.1 推进商业信用制度创新
        8.3.2 提供供应链金融发展制度支持
        8.3.3 将供应链金融主导地位让给企业
        8.3.4 保护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积极性
    8.4 局限与展望
        8.4.1 局限
        8.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模型相关证明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基于价值创造的KJ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现金流管理的研究综述
    2.2 企业价值创造的研究综述
    2.3 价值创造与现金流量关系研究综述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现金流管理概念
        3.1.2 自由现金流量概念
        3.1.3 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概念
    3.2 理论基础
        3.2.1 价值创造理论
        3.2.2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3.2.3 基于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3.2.4 风险预警模型理论
        3.2.5 价值创造与现金流管理的相关性理论
第四章 基于价值创造的KJ集团现金流管理现状分析
    4.1 KJ集团概述
        4.1.1 公司简介
        4.1.2 经营状况
    4.2 KJ集团现金流管理现状分析
        4.2.1 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现状
        4.2.2 KJ集团现金流预算管理现状
        4.2.3 KJ集团现金流流量管理现状
        4.2.4 KJ集团现金流流速管理现状
        4.2.5 KJ集团现金流流程管理现状
        4.2.6 KJ集团现金流创值管理现状
    4.3 KJ集团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4.3.1 KJ集团现金流管理缺乏战略性
        4.3.2 KJ集团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
        4.3.3 KJ集团预算不到位
        4.3.4 KJ集团现金流创值速度不稳定
        4.3.5 KJ集团现金流流程管理不科学
        4.3.6 KJ集团缺乏健全的现金流风险预警机制
    4.4 价值创造在KJ集团现金流管理中的必要性分析
第五章 基于价值创造的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优化及策略选择
    5.1 KJ集团现金流管理的体系优化
        5.1.1 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优化原则
        5.1.2 KJ集团现金流管理目标的优化
        5.1.3 基于EVA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化
        5.1.4 现金流风量险预警体系的优化
        5.1.5 现金流量运营管理体系的优化
        5.1.6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的优化
    5.2 基于价值创造的KJ集团现金流管理策略选择
        5.2.1 引入价值创造战略思想
        5.2.2 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调整
        5.2.3 加强投资活动现金流管理
        5.2.4 提升现金流流速
第六章 完善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
    6.1 价值创造下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的制度保障
        6.1.1 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
        6.1.2 规范KJ集团现金流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6.2 价值创造下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的人员保障
        6.2.1 树立职工现金流战略管理意识
        6.2.2 培养和吸纳现金流管理人才
    6.3 价值创造下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的组织保障
        6.3.1 建立健全的现金流管理组织结构
        6.3.2 确保各个组织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
    6.4 价值创造下KJ集团现金流管理体系的技术保障
        6.4.1 改善现有财务软件
        6.4.2 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风险管理理论
        2.1.1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2.1.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2.2 保险需求理论综述
        2.2.1 斯密、马歇尔和奈特的保险需求思想
        2.2.2 最优保险需求理论的演进
        2.2.3 保险需求理论的研究方法
    2.3 社会成本理论
        2.3.1 社会成本的理论基础
        2.3.2 社会成本的理论内涵
    2.4 风险融资与专属保险公司
        2.4.1 风险融资
        2.4.2 专属保险公司
        2.4.3 国内研究概述
        2.4.4 国外研究概述
    2.5 运输风险的发展性
    2.6 本章小结
3 运输风险形成机理及特征
    3.1 运输风险分类与影响因素
        3.1.1 运输风险分类
        3.1.2 运输风险的影响因素
        3.1.3 运输风险的属性
    3.2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的关系
        3.2.1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的阶段性
        3.2.2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间的互动关系
        3.2.3 单位运输风险不断下降
        3.2.4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不断外化
    3.3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3.1 基本模型
        3.3.2 实证分析
        3.3.3 分析结论
    3.4 本章小结
4 运输风险初次分配分析
    4.1 运输风险分配分析框架
        4.1.1 运输风险分配框架
        4.1.2 运输风险传导路径
        4.1.3 从风险自留到风险转移的历史分析
    4.2 运输风险分配的社会成本
        4.2.1 运输风险的一体化:私人运输情景
        4.2.2 承运人与货主分离:单方预防情景
        4.2.3 承运人与货主分离:双方预防情景
    4.3 运输风险分配的博弈分析
        4.3.1 承运人承担的成本
        4.3.2 承运人责任造成的损失分配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运输风险二次分配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
    5.1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谱系
        5.1.1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谱系分析
        5.1.2 自保的普遍性
        5.1.3 企业选择自保的原因
    5.2 我国国内运输企业自保模式
        5.2.1 公路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5.2.2 铁路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5.2.3 航运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5.3 自保与私人保险的博弈分析
        5.3.1 基于赔付的博弈分析
        5.3.2 分析结论
    5.4 税收对企业自保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5.4.1 风险管理决策模型
        5.4.2 税收政策下的保险模式
        5.4.3 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风险融资驱动的运输自保公司风险管理模式
    6.1 最优保险计划模型分析
        6.1.1 研究设计
        6.1.2 变量定义
        6.1.3 模型建立
        6.1.4 推理证明
    6.2 数值模拟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风险管理模式案例分析
    7.1 铁路保价与运输风险的初次分配
        7.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保价运输
        7.1.2 保价运输的第二阶段
        7.1.3 保价运输第三阶段
        7.1.4 保价运输发展分析
    7.2 欧美国家铁路承运人制度
    7.3 自保公司与风险管理模式变迁
        7.3.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数据
        7.3.2 其他自保公司的母公司财务数据
        7.3.3 财务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于自保公司的最优保险模型求解的部分代码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不同融资模式下中小型零售企业利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概述
    2.1 文献综述
        2.1.1 融资问题研究
        2.1.2 内部融资模式研究
        2.1.3 外部融资模式研究
        2.1.4 混合融资模式研究
    2.2 理论概述
        2.2.1 融资结构理论
        2.2.2 报童模型
第3章 内部股权融资模式下中小型零售企业利润优化分析
    3.1 问题描述和符号说明
    3.2 供应商单向持股零售商的融资模型
    3.3 供应商与零售商交叉持股的融资模型
    3.4 数值示例分析
        3.4.1 数值示例
        3.4.2 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部股权债权融资模式下中小型零售企业利润优化分析
    4.1 问题描述和符号说明
    4.2 外部投资者单向持股零售商的融资模型
    4.3 数值示例分析
        4.3.1 数值示例
        4.3.2 敏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外部混合融资模式下中小型零售企业利润优化分析
    5.1 问题描述和符号说明
    5.2 外部投资者单向持股零售商的混合融资模型
        5.2.1 供应商为价格领导者
        5.2.2 零售商为价格领导者
    5.3 数值示例分析
        5.3.1 数值示例
        5.3.2 敏感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云计算产业链的价格均衡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链理论研究现状
        1.2.2 云计算产业链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云计算产业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基础
    2.1 云计算产业链的形成
        2.1.1 云计算产业链定义及特点
        2.1.2 云计算产业链优势
        2.1.3 云计算产业链主体界定
        2.1.4 云计算产业链的纵向结构分析
    2.2 云计算产业链发展概况
        2.2.1 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2.2.2 云计算产业链发展驱动力
        2.2.3 云计算产业链发展历程
        2.2.4 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
    2.3 相关理论方法基础
        2.3.1 产业链相关理论
        2.3.2 均衡价格理论
        2.3.3 利益协调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云计算产业链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3.1 云计算产业链的利益协调原则
    3.2 云计算产业链的利益协调影响因素
    3.3 云计算产业链的利益协调路径——市场协调
        3.3.1 市场交易下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主体分析
        3.3.2 基于价格均衡机制的利益协调流程
        3.3.3 基于多种契约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方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云计算产业链服务价格均衡
    4.1 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云计算产业链服务价格均衡模型
        4.1.1 问题描述及假设
        4.1.2 下游云企业主导地位的服务价格均衡模型及求解
        4.1.3 上游云企业主导地位的服务价格均衡模型及求解
        4.1.4 地位平等下的服务价格均衡模型及求解
        4.1.5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4.2 上游垄断下游竞争的云计算产业链服务价格均衡模型
        4.2.1 问题描述及假设
        4.2.2 上游云企业主导地位的服务价格均衡模型及求解
        4.2.3 下游云企业主导地位的服务价格均衡模型及求解
        4.2.4 地位平等下的服务价格均衡模型及求解
        4.2.5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种契约下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方法
    5.1 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策略的模型构建及分析
        5.1.1 集中决策下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策略模型构建
        5.1.2 分散决策下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策略模型构建
        5.1.3 两种决策下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策略模型对比分析
    5.2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模型
    5.3 基于服务质量成本分担的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模型
    5.4 基于收益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模型
    5.5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与对策建议
    6.1 在线教育云计算产业链案例分析
        6.1.1 在线教育云计算产业链概况
        6.1.2 在线教育云计算产业链主体及架构分析
        6.1.3 在线教育云计算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
        6.1.4 在线教育云计算产业链的价格均衡及利益协调方法分析
    6.2 云计算产业链发展对策建议
        6.2.1 建立面向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发展的标准体系
        6.2.2 不断加强云计算产业链上游与下游企业的合作
        6.2.3 扶持和鼓励云计算产业链中云软件服务商的发展
        6.2.4 促进云计算产业链的纵向协调发展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6)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立法表
案例表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利益冲突的成因:利益主体与诉求多元化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内涵的阐释
        一、利益的内涵阐释
        二、法律维度的利益阐释
        三、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冲突阐释
        四、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阐释
    第二节 破产重整利益冲突的案例剖析
        一、A企业的破产概况
        二、债务人的利益诉求
        三、债权人的利益诉求
        四、其他主体的利益诉求
        五、法院的审慎态度
        六、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
        七、破产管理人的能动性不足
    第三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类型解析
        一、债务人财产供给的不足产生无序分配
        二、公权力介入时的重整程序控制权争夺
        三、利益相关者多样化造成利益位阶不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利益平衡的价值:社会结构中重整功能实现
    第一节 社会群体行为导向维度功能
        一、私权意识回归
        二、商业风险分配
        三、实质正义实现
    第二节 重整文化构建维度功能
        一、拯救文化对传统债文化的替代
        二、公共本位对私利本位的替代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功能
        一、宏观经济政策落实
        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益平衡的基础:财产保值增值与有序分配
    第一节 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的实现
        一、规则设计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
        二、继续经营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
        三、重整成功实现债务人财产溢价
    第二节 债务人财产分配的受益主体
        一、债务人企业的债权人
        二、债务人企业的出资人
    第三节 债务人财产主体间的有序分配
        一、债务人财产清算价值:归属重整完成前债权人
        二、债务人财产重整溢价: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三、债务人企业隐性资产:归属重整后出资人
        四、企业重整后经营收益: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益平衡的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
    第一节 正确介入的行政权:辅助重整成功
        一、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惯性
        二、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成因
        三、行政权正确介入的尺度
        四、行政权正确介入的样态
    第二节 克服审慎态度的审判权:主导重整程序
        一、审判权审慎态度的剖析
        二、重整程序审判权主导实现
    第三节 市场化履职激励的管理人:完成重整事务
        一、管理人履职评价体系不完备
        二、不完备评价体系的表现形式
        三、管理人履职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市场化评价标准激励管理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益平衡的路径:利益位阶下的权益保障
    第一节 破产重整的利益位阶
        一、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内容
        二、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重配
    第二节 利益位阶重配下权益保障弱化
        一、实践维度维护公共利益难
        二、规范维度排斥利益群体参与
        三、观念维度个体利益保护僵化
    第三节 特殊主体权益保障的路径探索
        一、金融债权利益保障探索
        二、和解式重整群体利益保障探索
        三、其他主体权益保障探索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影响及效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动机与行为研究回顾
    2.2 企业慈善捐赠动机主流理论综述
    2.3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综述
    2.4 研究现状评述
3 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对比研究
    3.1 本章研究目标
    3.2 调研访谈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4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3.5 主成分分析
    3.6 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激励效应研究
    4.1 本章研究目标
    4.2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演进
    4.3 激励效应研究设计
    4.4 倾向评分匹配结果分析
    4.5 对《企业所得税法(修正案)》激励效应的深入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机理及模拟分析
    5.1 本章研究目标
    5.2 主要国家和地区激励企业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
    5.3 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5.4 效用最大化目标下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激励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化与建议
    6.1 本章研究目标
    6.2 税收优惠与企业避税
    6.3 优化税前扣除政策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6.4 结果分析与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3 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调查问卷

(8)国企改革视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2.1 国外相关文献
        1.2.2 国内相关文献
        1.2.3 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国有企业
        2.1.2 混合所有制企业
    2.2 委托代理理论
        2.2.1 委托代理的一般模型
        2.2.2 委托代理的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
        2.2.3 市场型委托代理和行政型委托代理
        2.2.4 委托代理理论的新发展
    2.3 公司治理理论
        2.3.1 公司治理的内涵
        2.3.2 公司治理的内容
第3章 混改的源起:国有资产监管下传统国有企业治理问题
    3.1 作为委托人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3.1.1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3.1.2 国资监管体系内的委托代理关系
    3.2 国资监管体系对传统国有企业的监管特征
        3.2.1 共同代理下的多任务委托
        3.2.2 剩余控制权外部性下的监管扭曲
        3.2.3 监管契约内部化下的监管行政化
    3.3 作为代理人的我国传统国有企业治理困境及表现
        3.3.1 共同代理下的国企多目标困境
        3.3.2 监管不足的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
        3.3.3 过度监管下的国企行政型治理
第4章 国企改革视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及其治理逻辑
    4.1 国企改革视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
        4.1.1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概况
        4.1.2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形式及特征
    4.2 国企改革视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一般逻辑
        4.2.1 混合所有制企业外部治理:推动国资监管向股东监管转变
        4.2.2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治理:异质性资本的混合治理
    4.3 国企改革视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治理的一般逻辑:股权制衡的视角
        4.3.1 内在动因:异质性资本
        4.3.2 现实动因:现金流权
        4.3.3 能力基础:股权比例
        4.3.4 股权制衡的进一步分析
第5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的实证检验:代理成本的视角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2.2 变量定义及度量
        5.2.3 模型设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回归与检验
        5.3.4 分组回归
        5.3.5 稳健性检验
    5.4 对结果的讨论
第6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股权制衡的微观案例分析
    6.1 案例介绍
        6.1.1 案例背景介绍
        6.1.2 案例的展开
    6.2 案例分析
        6.2.1 异质性股东争夺的动因分析
        6.2.2 异质性股东争夺的策略分析
        6.2.3 异质性股东制衡的具体后果
    6.3 进一步的讨论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财务战略视角下的T旅游公司税收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成果评价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论文基本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财务战略与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
    2.1 财务战略相关理论
        2.1.1 财务战略的概念
        2.1.2 财务战略的内容
        2.1.3 财务战略的选择
        2.1.4 财务战略的类型
    2.2 税收筹划相关理论
        2.2.1 税收筹划的概念
        2.2.2 税收筹划的分类
        2.2.3 税收筹划的效果评价
    2.3 财务战略与税收筹划的关系
    2.4 财务战略中的税收筹划
        2.4.1 筹资战略中的税收筹划
        2.4.2 投资战略中的税收筹划
        2.4.3 利润分配战略中的税收筹划
第3章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涉税分析
    3.1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2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分析
        3.2.1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3.2.2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涉税情况分析
    3.3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分析
        3.3.1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筹资战略
        3.3.2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战略
        3.3.3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分配战略
    3.4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涉税问题
第4章 基于财务战略的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税收筹划
    4.1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税收筹划分析
        4.1.1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筹资战略的税收筹划分析
        4.1.2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战略的税收筹划分析
        4.1.3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分配战略的税收筹划分析
    4.2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
        4.2.1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税收筹划风险
        4.2.2 T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收益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信用资金共享效应及其对供应链金融系统动态影响研究[D]. 吴争程. 华侨大学, 2020(01)
  • [2]基于价值创造的KJ集团现金流管理研究[D]. 王馨莹.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D]. 任英.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不同融资模式下中小型零售企业利润优化研究[D]. 李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5]云计算产业链的价格均衡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 姚梦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D]. 梁伟. 吉林大学, 2019(02)
  • [7]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影响及效用研究[D]. 王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国企改革视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研究[D]. 胡胜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财务战略视角下的T旅游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 薛冰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10]从“唯利是图”到“义利兼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原因、普遍机制及其走势[J]. 邓曦泽. 中国农村研究, 2014(01)

标签:;  ;  ;  ;  ;  

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利润分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