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自我 从这里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王烽权,江积海[1](2021)在《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如何实现价值创造?——抖音和快手的双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回答"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这一科学问题。具体而言,本文从商业模式要素架构的研究视角出发,基于网络效应理论,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捕获"的商业模式维度划分及逻辑关系,通过抖音和快手的双案例研究,刻画出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的理论架构,并探索其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研究表明: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的关键构成要素包括内容、流量、运营和变现,根据构成要素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属商业模式的维度和关系,不同构成要素组合为"内容为王"型、"社交至上"型和"双轮驱动"型三类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它们实现价值创造的路径分别反映了跨边网络效应、同边网络效应和双边网络效应的理论支撑,并且"双轮驱动"型商业模式实现了"内容为王"型商业模式与"社交至上"型商业模式的有机结合,是互联网短视频平台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增进了学界对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及其价值创造机理的认识,也给实践领域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柏晓晓[2](2020)在《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底层逻辑 ——“真实性”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提出本文以是枝裕和1995年从影至2018年底所拍摄的所有电影作品为文本研究主体,证明其创作生涯中一直蕴含着一条“暗线”,即对“真实性”的观照。这种观照区别于仅仅在虚构的电影故事中建立基准的真实感,而是源自于他拍摄纪录片的种种经历,而这些得到逐渐超越纪录片本身的属性,延伸出来,通过长期的思考与不断的探索总结形成一套个人的价值体系与行为准则,最终投射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并且,我们通过对其电影作品的时期划分,从作品与作品的比较,能明显发现一种对“真实性”概念的层次上的挖掘与进展。这种对概念哲学思考上的深入,又反过来指导了实践与作品,导致了三个时期的作品,从选材到风格与表现手法到导演的个人趣味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从纪录片视角出发的物质与事件的原真性逐渐上升到对本质真实的思考,并因此产生了一段趋于稳定的在“真实性”层面上,更为“知行合一”的美学特点。
付凯茜[3](2020)在《是枝裕和电影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谈论当代日本的电影,是枝裕和已成为绕不开的导演,他不仅凭借电影《小偷家族》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并且在他的电影作品中,独特的空间叙事风格尤为凸显。论文以是枝裕和的电影作为探究对象,基于电影空间叙事和社会与文化的视角来探究空间在是枝裕和电影中的特征及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相关研究及相关概念,为深入研究是枝裕和电影空间叙事奠定基础。第一章通过总结是枝裕和善于选取“家”的场景、擅长“原生态”的空间造型与自然的影像风格三个方面,指出是枝裕和注重空间叙事;与此同时,通过分析是枝裕和电影从“记录”到“写实”到“想象”的空间构建,继而把握住空间的纪录片属性与电影属性相互融合的这一突出特点。第二章将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地理空间分为家庭空间和故乡空间两种类型。家庭空间包括私人空间、公共空间以及秘密空间,私人空间温馨,公共空间残忍,秘密空间则蕴含死亡,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呈现出家庭空间特征。故乡空间指的是记忆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面临解体,饱含着离乡人的的迷失与彷徨。家庭空间与故乡空间成为创作者窥探当代日本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戏剧化场所。第三章将是枝裕和电影中社会空间分为底层空间和女性空间两种类型。电影底层空间包括了底层群体生存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以及与之关联的社会现实空间。与底层空间类似,女性的私人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以及身体等方面,共同构建出女性空间叙事。在整个社会化的叙事空间中,知识分子、弃民以及女性作为边缘性群体的代表,承担起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第四章将是枝裕和电影中想象空间分为心理空间和仪式空间两种类型。心理空间主要分为人物的心理与导演的隐喻空间两个层次,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仪式空间注重以形式表达情感,包含戏中戏和寓言体两个方面,整体上呈现出假定性的基本特征。心理空间与仪式空间都聚焦于对本真、朴素的自然人性的深度探寻与挖掘。
纪玉洁[4](2020)在《预测未来的设计力量——思于未然的设计展策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东尼·邓恩与菲奥娜·雷比(Antony Dunne&Fiona Raby)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设计都是以未来为导向的。"未来世界由新兴设计和不断发展的科技塑造,想象一下人类社会可能会走向何方—智能可爱的机器人、互联网准入的大型无人驾驶飞机、众筹建筑、太空打印的工具、了解人类遗传密码的神秘黑匣子……未来的到来将给人类社会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在社会系统中建立新的信任和价值体系;生物技术的进步将对食品、医学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人类将能够扩展身体机能并延长寿命—这些变化不一定是正面积极的,但至少促使人们展望并思考未来世界的可能性。
童敏[5](2020)在《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最先西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伴随着租界的设立,西人开始实施针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改造计划。兴修街道、完善街道网是城市空间改造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街道在上海的成型,街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上海城市空间的传统状态逐渐消失。如此来看,现代街道的修建触发了上海大规模的空间变动,用大卫·哈维的话来说,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手段,它显示了上海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上海开始以一种“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上海街道是对西方城市街道的模仿。首先,居住在租界内的西方人将其本国的街道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型态完善的租界街道满足着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给予人们良好的感官体验,并成为中国人想象西方物质文明的“刺激源”。在当时旅沪人员的相关记载中,“街道体验”成了他们判断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租界街道的对比之下,老城街道成了“负面”的存在。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老城街道又开始了对租界街道的模仿。空间上的危机会触发社会整体秩序的崩塌。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有多种功能。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组合,而是凝聚了深厚文化记忆的场所。上海街道由传统向现代地转型在深层次上意味着空间文化记忆的扭转。在直观层面上,现代街道的出现改变了上海原有的水乡秩序,都市日常生活的节奏由慢走向快,由静走向动。空间上的剧烈变动改变着都市人的感知结构,在其时的文学作品中,街道被反复书写,尤其是四马路、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等街道。它们表明以满足市民大众日常生活为目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海,街道给予人们以独特的城市美学体验,即异域情调。当人们穿梭于上海的街道,仿佛置身于异国。然而,这异域情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殖民危机。上海街道是一个西化的空间,更是一个殖民的空间。殖民暴力虽化身为异域情调,却无法掩饰它的殖民野心。因此,走在南京路上的上海人,在感受异域情调的同时,也成了殖民权力直接宰制的对象。尤为独特的是,在现代上海,修建街道并不只是市政事务,它还体现为不同权力体系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如此,华界当局亦通过修建街道来表达自我的民族主义诉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从性别角度来说,它还关涉着传统的两性秩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秩序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如若发生颠倒、错乱,那么便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在上海,走在街上的女性改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格局。女性以街道这一公共空间实践着自我的性别诉求和政治诉求。现代上海的街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暧昧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失序的同时又建立新秩序的空间。正是基于此,“空间”与“秩序”可以看作是理解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关键词。街道并非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嬗变的空间。这嬗变首先发生在物质空间层面。本论文的第一章,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和文学文本,考察了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以及转型后的现代街道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在上海,街道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一些实际的障碍,如河浜、城墙。填浜筑路、拆城筑路是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上海,河浜、城墙既是街头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清末民初因拆除城墙而引发的争论,便可见一斑。河浜、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这预示着上海逐渐脱离了乡土中国的秩序,开始适应专属现代都市的新秩序。此外,越界筑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越界筑路在租界当局主导下进行。然而,“筑路”并不是这一措施的目的,“越界”才是本质。现代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的城市,空间上的越界正是租界对华界权力的侵犯。所以说,越界筑路是租界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由此而形成的街道则是殖民扩张的产物。外部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晚清以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具备现代型态的上海街道不仅是作品的描述对象,也是文本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古代城市小说中,城市的街道未能成为文本空间的构成因素,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街道往往被忽略。现代街道参与文本空间的建构,并成为文本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在空间上的嬗变是直观的,也就是说是可视的、可触的,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街道所赋予的经验揉进创作之中。这样说来,现代街道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技巧。本论文的第二章阐释现代街道如何影响都市日常生活秩序。街道是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时刻与街道发生联系。上海街道构建了现代都市的新时空。与传统街道的日常时空秩序相比,这一新时空是变形的,是被权力所规训的。街灯、车辆是现代街道最重要的附属品,是街道文明的物质表征。但同时,它们的存在让街道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形变。街灯延长了人们在街道上停留的时间,它的存在让街道成了昼夜颠倒的时空。车辆以速度为媒介让街道成了压缩的、流动的、叠加的时空。街灯、车辆让都市日常生活获得了现代化的传奇色彩。巡警是现代街道的重要配置,这预示着作为市民空间的街道开始接受权力的规训,都市日常生活被裹挟在一张巨大的权力网中。现代街道改变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现代都市是物质聚集的场所,人的欲望在物质的刺激下摆脱了日常伦理道德的束缚,开始寻求正常的表达方式。因此,街道成了市民日常生活欲望的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兴起了一种依托于街道的日常休闲运动,即“荡马路”。所谓“荡马路”也即是散步。“荡马路”是市民大众理解现代上海的重要手段,是人与城市的互动。人既接受了现代城市时空秩序的约束,也在通过行走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上海正是在市民大众的脚部下才获得了意义。摩登与革命是理解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关键词。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摩登与革命的关系阐释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摩登”一词词义丰富,它在30年代的上海与现代物质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因此,由物质文化所塑造的现代街道亦可以看作是一个摩登的空间。左翼文人行走在这摩登的空间中,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官体验。但阶级意识却阻止他们进一步沉迷于其中。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城市贫民、无产者处于殖民者和上层阶级的压迫中,他们被排斥在这个充满摩登情调的空间之外。左翼文人的上海街道叙事具有强烈的对比意识。为了寻求空间正义,上海街道被挪用为革命的实践空间。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喊口号,上海街头的革命活动是对既有城市空间秩序的否定,同时也是改写城市空间记忆的手段。本论文的第四章从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在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女性是如何利用现代街道的空间特质来颠覆传统性别秩序。街道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因而在性别视角下,它亦是男性空间。在传统社会中,街道是拒绝女性的。具体说来,拒绝女性其实是拒绝她们的身体。而现代上海的街道却成为女性身体的展示空间,从晚清的妓女到30年代的摩登女郎和革命女性,上海街头因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异彩纷呈。走在街上的女性一方面无法避免被男性凝视和被物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她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女性的城市经验。为了调整自我身体、街道(公共空间)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30年代民族国家利益的宏大诉求之下,女性主动接受革命的编码,将自我的女性气质隐藏起来,试图以一个政治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弥合两性之间的裂缝。晚清以来,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剧烈的空间嬗变过程,本论文从“空间”与“秩序”入手,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分别从都市日常、左翼和性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阐释在一个嬗变的空间中,旧有的秩序如何被颠覆,新的秩序又如何被建立的过程。
芮琪嘉[6](2020)在《从破碎到重构:是枝裕和电影的家庭空间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坚强最不容易消失的结构,家庭空间不仅是我们人生的空间,也是我们聚焦社会空间的窗口。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家庭结构的分崩离析和家庭成员关系的疏离成为现代家庭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也使得我们不断地追寻和呼唤新的家庭模式。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总是在生动的表现家庭生活。空间作为新的叙事视角,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征可以在电影中起到象征作用,促进现实和虚构、社会和艺术的完美融合。从这个角度看空间无疑具有强大而直观的感染力。这为家庭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即可以通过电影空间的叙事功能延伸人们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导演是枝裕和擅长以家庭日常为创作题材,关注日本家庭的变化,通过对空间的选择性建构使家庭结构得到具象化的呈现,展现出当下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体现出导演对社会底层人物生存境遇的关注。本论文以“是枝裕和在其电影中的家庭伦理变化”为题展开探究,通过梳理家庭空间中的人物伦理关系来看待导演对于家庭的空间想象以及家庭空间的话语呈现,进一步从电影空间叙事的角度探究是枝裕和电影如何建构并借助家庭空间叙事和表意,以达到对家庭空间的深刻把握。本论文将从三个维度思考是枝裕和对家庭空间的想像与建构,借以呈现导演对于“家”的反思与呼唤,审视日本现代化进程下的家庭空间偏移和社会结构变化。笔者发现,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家庭空间深刻地反映出日本家庭结构从完整到破碎再到重构,家庭伦理从传统到现代、从亲密到疏离的转向。“家”作为人的归属不断地被打破,维系家庭构成的要素从单纯的血缘关系向地缘和业缘关系偏移。电影不仅将这种人物心理变化和精神焦虑借由家庭空间细致地表现出来,同时由于家庭与电影作为一种物与镜的关系,因此电影中的家庭空间是关乎社会家庭的影像表达,也是经由电影语言艺术化地对家庭形态和家庭问题的想象性建构。完善对“是枝裕和电影的家庭空间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伦理与空间的关系:一方面以是枝裕和为代表的日本电影擅长家庭伦理片的创作,不仅蕴含了丰富而内敛的审美意蕴,而且展现了对现代家庭的人文关怀,因此势必对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后现代空间话语的凸显,通过家庭空间的电影呈现可以透视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这种社会性的空间生产是电影话语空间生成的基本前提,折射了现代社会空间文化的变迁。对于更深刻的理解家庭伦理变化,家庭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琪[7](2019)在《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动画无论从艺术水平还是从产业发展的成熟性来说,在当今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70年代是日本电视动画蓬勃发展和电影动画转型的时期,电视动画和电影动画形成了各自的机制并发展成熟,剧情、内容、思想深度、画面质量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新世纪以来,日本在电视动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每年有三四十部动画电影的产出,是日本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层次来说,日本“动漫”及其衍生品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论文将“风景”这一研究方向引入日本动画电影影像分析当中,将1974年后的日本动画电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思考。“风景”具有流动性和集群性特征,以“风景”为切入点,符合日本动画电影的影像美学风格特点,具有典型性和共性。同时“风景”影像作为一种文化符码和媒介,在集群性影像呈现的表征下,带有极强的文化基因和美学特点。在构成电影语言这一基本功能之外,具有文化隐喻与文化表达功能。动画电影是对技术美学的最直接的反馈媒介之一,也是日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风景”的流动性特征体现出风景影像的变迁,风景影像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日本动画电影技术手段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和日本动画电影自身的艺术文化变迁。论文以“风景”为切入点来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如何被构造,如何进入电影,“风景”影像承载着的文化含义及其流变过程,以及形成这种“风景”影像表征的文化内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日本动画电影和“风景”这一研究视角作了基础性论述,第一节是确定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首先通过论述日本动画电影的定义、发展情况等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其次是对风景的定义、理论及脉络的梳理。第二节是学术史回顾,分别从国外和国内的研究成果上对日本动画电影、风景的研究情况作了研究综述。第三节是研究方法与意义,论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重点与架构。第一章内容是对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视觉书写进行阐述,通过风景作为集群性表象体现出来的符号功能、风景的多重空间叙事功能两方面,把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分为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幻想风景和实景风景进行列举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构建日本动画电影“风景”影像的机制与范式,主要以宫崎骏、汤浅政明、新海诚等动画人的动画电影作品为例,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构建风景影像的艺术形态机制,以及视听语言的“动画特性”规律。第三章内容是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变迁中的风景影像,顺着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和艺术风格发展的脉络,分析不同时期的风景影像变迁,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文化变迁态势也是日本动画电影风景影像美学风格形成的艺术土壤和动力结构。第四章论述动画电影“风景”影像形成的文化基因,按照整体与部分、传统与现代的对照,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与日本文化的相关性。
宋子豪[8](2019)在《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小学建筑设计研究 ——以曲江南湖小学为例》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的小学建筑设计多从小学的功能和空间出发,只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建筑设计千篇一律,设计过程中也多由学校校长、建筑师等成人来做决定,存在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考虑不足的问题。小学是一个人度过童年时代的地方,一个人的启蒙也从这里开始,小学建筑设计对儿童成长和日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在小学设计中得到充分的考虑。本论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从中寻找出小学建筑设计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关联之处。论文以此为立足点,通过对《心目中的学校》儿童画的解读,总结出儿童心目中学校的四种倾向;通过对七所有代表性的小学建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研究,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建筑中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缺乏考虑的常见设计问题,以及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考虑的常用设计手法。以此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设计策略,从建筑形象、内部空间、活动场地和景观绿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论文最后以以上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曲江南湖小学具体设计要求,阐述项目背景、面临挑战、概念构思和方案生成,通过曲江南湖小学的项目设计思考小学建筑设计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结合。
李东[9](2019)在《“新生”从这里开始:监狱改造技术下罪犯的主体性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狱是社会结构的投射。监狱培养守法公民的意图,与现代化国家和政治权力扩展几乎同时出现,监狱的发展同时标示着国家权力的进步。因此,对高墙内社会生活的研究是权力分析的重要部分。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了权力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建构人类关于自身认知的脉络和过程,并着重考察了两种塑造主体性的技术:权力技术与自我技术。本研究以福柯的权力理论为框架,利用在云南省某重刑男子监狱的田野调查所收集到的25位男性犯人的访谈材料为基础,分析监狱改造如何通过权力技术与自我技术来建构罪犯的主体性。研究发现,这两种技术深刻地存在于监狱的日常改造活动中,但并不是界限分明的独立领域,它们都具备某种程度的支配性,也包含着对于个体的行为训练和态度培养。监狱的权力技术通过全面监视网络以及细节上的身体技术对罪犯行为进行限制和训练;自我技术指涉罪犯自我认知的塑造,包括监狱塑造和自我塑造两个部分。监狱塑造主要是指通过认罪服法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启动来确立其身份意识并赋予罪犯价值感,进而将其自我意识转换为对机构的认同。自我塑造指罪犯自我审查后主动选择的回应权力的行动策略,包括接纳、附和、重构和抵抗四种主要类型。监狱的改造模式极大地影响了罪犯的主体性形成,但罪犯也在积极进行自我塑造来回应和抵抗监狱的改造,并获得了一定限度的自主。罪犯的境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普通大众在监狱式社会中的生存状况以及自由实践的限度。
郭佳欣[10](2019)在《绘本书设计中的图像符号学特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绘本书作为视觉符号和语言符号结合的艺术作品,从图像符号学角度分析,解读符号学在绘本设计中的表现特征和应用方法。作为绘画和设计类作品,绘本书在创作和设计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存在理论基础指导的,图像学和图像符号学作为一个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学科,可以在多方面引导和分析绘本书的设计。图像是一个很难从一个方向进行定义的东西,它表面可以是所有图像、影像的总称,更加深刻一点是“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但是随着人类知识与智慧的发展,图像的自身的所指形态也在不断的扩展,图像作为一种认识事物和指代事物的载体的认知方式,也在不断的展开。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变量下,文化的多样性深层次的影响人类的生活。“想象”“现实”“象征”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动力,相互交织的作用下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这是由于符号的象征性在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符号的解读也成为了探讨艺术语言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符号学解读方法为基础,米切尔和胡易容的图像符号学理论,加入现代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补充,形成系统的具有理论基础的实用方法,通过图像学的基础,用图像符号学的方式,对绘本书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图像学曾经是西方艺术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可以对绘画作品从母题、意义和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将艺术史与其他人文学科联系起来。当图像学与符号学交叉,带来新的研究高度。在对绘本书的创作题材和背景的基础上,对图片中的图像符号进行能指与所指的研究,更加深入的讨论绘本书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
二、认识自我 从这里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识自我 从这里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如何实现价值创造?——抖音和快手的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一)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 |
(二)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结构动因 |
(三)网络效应下平台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 |
(四)研究机会与本文切入点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案例选择 |
(三)资料收集 |
(四)数据编码 |
四、研究结果 |
(一)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的理论架构 |
(二)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的细分类型 |
1.“内容为王”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 |
2.“社交至上”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 |
3.“双轮驱动”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理论贡献 |
(三)实践启示 |
(四)研究局限 |
(2)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底层逻辑 ——“真实性”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
第二章 以思考“真实性”为本:纪录片与虚构故事片镜像经历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纪录片领域:面对“生成”而非“再现” |
一、从非纪录片节目得到纪录片中关于“真实”的思考 |
二、从《地球ZIA ZGA》到“私非虚构”与“私纪录片” |
第二节 虚构故事片领域:保持“开放”而非“封闭” |
一、“虚构故事片”中对“真实”的重视 |
二、从《幻之光》到“私小说” |
第三章 以探寻“真实性”为源:虚构故事片表征与本质流变 |
第一节 第一时期:初期的延续——社会性题材与真实性表达 |
一、对事物原真性的偏爱 |
二、对程序真实的重视 |
三、运镜风格 |
第二节 第二时期:边界的探索——非自然主义题材与真实感架构 |
一、题材的反叛:与“日常”无关地虚构作品 |
二、“控制力”分析 |
第三节 第三时期:内化的挖掘——家庭电影与真实性提炼 |
一、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二、阶段性融合与发展 |
第四章 以展现“真实性”为准:虚构故事片创作方法 |
第一节 表演:激发演员表演真实 |
第二节 剧作:贴合演员内在真实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3)是枝裕和电影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空间概念界定及选题产生 |
二 研究状况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电影里的空间与叙事 |
第一章 是枝裕和电影的空间特征 |
第一节 是枝裕和注重空间叙事 |
第二节 是枝裕和电影空间的构建 |
第三节 纪录片属性与电影虚构性的相互融合 |
第二章 地理空间与场所窥探 |
第一节 家庭空间与街道的取舍 |
第二节 故乡空间与城市化的较量 |
第三节 空间意义:隐微的场所窥探 |
第三章 社会空间与现实批判 |
第一节 底层空间:不平衡的差异关系 |
第二节 女性空间:家庭化与去家庭化的女性书写 |
第三节 空间意义:不平等的现实批判 |
第四章 想象空间与人性挖掘 |
第一节 隐喻性的心理空间 |
第二节 舞台化的仪式空间 |
第三节 空间意义:对自然人性的挖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为什么是街道? |
(二)为什么是上海的街道? |
(三)文学书写的“街道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街道”的研究 |
(二)对“现代上海街道”的研究 |
三、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双重嬗变:街道转型与文本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上海旅行与街道书写 |
一、引入旅行视角 |
二、旅行视角下的上海街道 |
三、街道差异体验的书写 |
第二节 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及其悖论 |
一、转型的前奏:街道政治的发生 |
二、转型的措施:填浜·拆城·越界 |
三、悖论的表征:空间殖民主义 |
第三节 街道与现代文本的空间构成 |
一、现代文本空间的生成 |
二、文本空间生成与更迭的文化机制 |
三、文本空间中的人物位移 |
第四节 文本叙事中的街道经验 |
一、身体在场与感官世界 |
二、街道速度与文本节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街道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 |
第一节 街道秩序与日常的逻辑 |
一、时空变形中的都市日常 |
二、权力下移与被规训的日常 |
第二节 日常之“变”:街道空间的欲望化表达 |
一、生活物欲化:街道的消费空间属性 |
二、狂欢审美:作为娱乐空间的街道 |
三、情感公开:两性关系的“街道叙述” |
第三节 荡马路:街道的日常实践和审美体验 |
一、日常实践 |
二、审美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登与革命: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 |
第一节 北四川路与左翼文化中心的崛起 |
一、东洋风·平民气·“半租界” |
二、北四川路左翼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三、改造与同化:左翼文化空间的巩固 |
第二节 左翼文人的双重街道体验 |
一、摩登街道与左翼“新感觉” |
二、底层书写与街道阶级化 |
第三节 街道挪用:左翼文人的街头革命 |
一、革命的准备:走向街头 |
二、革命的开始:“街上人”的革命启蒙 |
三、革命的形式: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
四、南京路:革命的记忆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与身体:走在街上的女性 |
第一节 “见或不见”:女性身体与女性空间 |
一、“藏之不见”:传统女性空间的形成机制 |
二、看街:女性身体的“视觉突围” |
三、街道:“新”女性空间 |
第二节 街道与女性身体的再发现 |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身体的自我发现 |
三、性别共谋:革命化的女性身体 |
第三节 街道上消失的身体——对1936年妇女节游行的考察 |
一、游行、身体与街道的空间转变 |
二、女权还是国族? |
三、“为国献身”:女人还是中国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 |
(6)从破碎到重构:是枝裕和电影的家庭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是枝裕和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家庭空间及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一章 家庭伦理在社会空间中的表现与想象 |
第一节 离散的家庭关系图谱 |
一、反转的亲子关系 |
二、消解的夫妻关系 |
三、遗留的手足关系 |
第二节 虚拟家庭结构的空间想象 |
一、建构完整的家庭格局 |
二、角色缺位下的家庭破碎 |
三、东西方交融的家庭空间 |
第三节 家庭空间的电影话语呈现 |
一、作为“身体”的家:缺席与支离 |
二、作为“权力”的家:对抗与消解 |
三、作为“精神”的家:依赖与羁绊 |
第二章 家庭叙事空间的建构与呈现 |
第一节 叙事空间的建构与表达 |
一、破碎的家庭空间 |
二、麻木的城市空间 |
第二节 空间叙事的结构与类型 |
一、静态的日常空间 |
二、交叉的空间组合 |
三、开放的空间结构 |
第三节 空间叙事的形式与风格 |
一、舒缓的纪录片风格 |
二、隐喻式的意象构筑 |
三、真实感的视听空间 |
第三章 家庭视角的空间呈现的成因 |
第一节 是枝裕和个人的家庭影响 |
一、个人经历映射下的关怀 |
二、前人影响下的自我表达 |
三、精神与情感寄托的审美空间 |
第二节 社会历史下空间的更迭与心理的演变 |
一、现代化进程下的空间偏移和压缩 |
二、日本社会的心理空间的变化 |
三、现实与社会导向的文化空间 |
第三节 电影同构社会空间生产 |
一、电影空间生产的特性 |
二、电影对社会的映射 |
三、社会空间表征再生产 |
第四章 是枝裕和电影家庭空间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东亚文化下“家”的反思与呼唤 |
第二节 影视作品的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电影对家庭问题的想象性解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的视觉书写 |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集群性的风景符码 |
第二节 幻想与实景:风景的多重空间叙事 |
第二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的影像构建 |
第一节 风景影像的艺术形态机制 |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动画特性”规律态势 |
第三章 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变迁中的风景影像 |
第一节 形成风景影像的艺术风土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风景影像 |
第四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文化基因 |
第一节 风景与信仰:泛灵论框架下的风景影像 |
第二节 双重构造的风景:和魂汉才,和魂洋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8)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小学建筑设计研究 ——以曲江南湖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心理和行为关注缺失 |
1.1.2 儿童心理问题越发突出 |
1.1.3 教育模式发展变革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儿童心理和行为相关理论及其与小学建筑设计之间关联 |
2.1 儿童心理和行为相关理论 |
2.1.1 儿童认知发展 |
2.1.2 儿童运动发展 |
2.1.3 儿童社会化 |
2.1.4 儿童学习行为 |
2.1.5 儿童游戏行为 |
2.2 儿童心理和行为与小学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儿童心理和行为调研与建筑案例研究 |
3.1 《心目中的学校》儿童画分析研究 |
3.1.1 儿童画形式解读 |
3.1.2 儿童画内容解读 |
3.2 儿童心理和行为问卷调查分析研究 |
3.2.1 课间行为调查 |
3.2.2 活动场地调查 |
3.2.3 景观绿化调查 |
3.2.4 教室空间模式喜好调查 |
3.2.5 儿童心目中的学校调查 |
3.2.6 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
3.3 建筑案例研究 |
3.3.1 西安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
3.3.2 西安高新区第一小学 |
3.3.3 西安梁家滩国际学校 |
3.3.4 杭州文澜未来科技城学校 |
3.3.5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
3.3.6 山西兴县120 师学校 |
3.3.7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
3.3.8 小学建筑设计中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缺乏考虑的常见问题分析 |
3.3.9 调研案例中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小学建筑设计手法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小学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
4.1 建筑形象设计策略研究 |
4.1.1 活泼自由的建筑造型 |
4.1.2 丰富合理的建筑色彩 |
4.2 内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4.2.1 灵活形态的廊道空间 |
4.2.2 功能复合的节点空间 |
4.2.3 有收有放的空间组合 |
4.2.4 布置灵活的普通教室 |
4.2.5 基于儿童的空间尺度 |
4.3 活动场地设计策略研究 |
4.3.1 丰富便捷的活动平台 |
4.3.2 差异化需求的场地设计 |
4.4 景观绿化设计策略研究 |
4.4.1 功能型景观绿化的配置 |
4.4.2 学习型景观绿化的引入 |
4.5 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小学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案例——曲江南湖小学建筑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气候条件 |
5.1.3 空间结构 |
5.1.4 问题与挑战 |
5.2 方案概念构思 |
5.2.1 多方案比较 |
5.2.2 优选方案确定 |
5.3 建筑形象设计 |
5.3.1 活泼自由的建筑形体 |
5.3.2 丰富合理的建筑色彩 |
5.4 内部空间设计 |
5.4.1 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 |
5.4.2 功能复合的节点设计 |
5.4.3 基于儿童的尺度设计 |
5.5 活动场地设计 |
5.5.1 丰富便捷的活动场地 |
5.5.2 差异化需求的场地设计 |
5.6 景观绿化设计 |
5.6.1 功能型景观绿化的配置 |
5.6.2 学习型景观绿化的引入 |
5.7 设计总结与反思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与小学生的交流访谈 |
附录二:与学校管理者的交流访谈 |
附录三 小学建筑中儿童行为和心理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生”从这里开始:监狱改造技术下罪犯的主体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一、福柯的主体性 |
二、主体性建构的途径 |
(一) 权力技术 |
(二) 自我技术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一、监狱功能 |
二、犯罪归因 |
三、改造模式 |
四、监狱式社会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一、田野简介 |
二、调研过程 |
三、罪犯改造流程 |
第五章 权力技术的实践 |
一、全面布展的监视网络 |
二、细节中的身体技术 |
第六章 自我技术的呈现 |
一、认罪服法确立身份意识 |
二、社会关系驱动改造意愿 |
三、自我审查塑造行动策略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绘本书设计中的图像符号学特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插图类书籍的特点及与绘本书区别 |
1.2.2 连环画的特点 |
1.2.3 漫画书特点及与绘本书区别 |
1.2.4 绘本书的特点 |
1.3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境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方法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2 图像符号学的概念与历史演变 |
2.1 符号学与图像学 |
2.2 符号论美学 |
2.3 图像符号学的研究内容 |
2.3.1 图像符号 |
2.3.2 指示符号 |
2.3.3 象征符号 |
2.4 图像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与演变 |
3 绘本书概述与绘本的图像符号学语言的确立 |
3.1 绘本书的定义 |
3.2 绘本书的图像符号特征 |
3.2.1 绘本书图像符号的相似性与像似性 |
3.2.2 绘本书图像与现实的类比 |
3.3 绘本书的图像符号分类 |
3.3.1 认知图式的图像符号分类方式 |
3.3.2 绘本书的符号分类 |
3.3.3 绘本书的图像逻辑的展开方式 |
3.4 绘本书的图像符号系统建立 |
4 绘本书图像符号的应用 |
4.1 绘本书图像符号与受众 |
4.2 绘本书图像符号的阐释 |
4.2.1 图像对于故事的叙述连续性的实现 |
4.2.2 图像对于故事的叙述节奏性的实现 |
4.2.3 图像的原创性的重要性 |
4.3 绘本书图像符号的瞬间性与视觉停留性 |
4.3.1 构图的图像符号属性 |
4.3.2 比例的图像符号属性 |
4.3.3 色彩的图像符号属性 |
4.4 绘本书视觉图像符号与共同性经验的激发 |
4.5 绘本书图像符号的文化特征 |
5 绘本书图像符号的传播 |
5.1 绘本书图像符号的传播多样性 |
5.1.1 绘本图像符号传播的主动性 |
5.1.2 技术进步对绘本书图像传播的影响 |
5.2 受众对绘本书图像符号的解读 |
5.3 绘本书图像符号审美的确立 |
6 图像符号学在绘本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6.1 国际着名绘本设计分析 |
6.2 国内原创绘本设计分析 |
6.3 图像符号学在绘本设计中的重要价值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认识自我 从这里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短视频商业模式如何实现价值创造?——抖音和快手的双案例研究[J]. 王烽权,江积海.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02)
- [2]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底层逻辑 ——“真实性”的继承与发展[D]. 柏晓晓. 上海戏剧学院, 2020(08)
- [3]是枝裕和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 付凯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预测未来的设计力量——思于未然的设计展策展研究[J]. 纪玉洁. 美术馆, 2020(02)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D]. 童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6]从破碎到重构:是枝裕和电影的家庭空间研究[D]. 芮琪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D]. 初琪. 厦门大学, 2019(08)
- [8]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小学建筑设计研究 ——以曲江南湖小学为例[D]. 宋子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新生”从这里开始:监狱改造技术下罪犯的主体性建构[D]. 李东. 厦门大学, 2019(08)
- [10]绘本书设计中的图像符号学特征及应用研究[D]. 郭佳欣.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