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雨[1](2021)在《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公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疫情的发生对公众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了焦虑情绪普遍得到提升,大学生作为社会公众的特殊群体之一,不可能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焦虑水平日益提升。已有研究表明,自悯能够让个体能够以一种开放和友善的态度去看待自己内心的痛苦和遭遇到的失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给予自己友善和关切,并且把这些痛苦的经历看作是人类整体经验的一部分,建立与世界的联结。自悯能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和维护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对疫情期间419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水平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选取了14名大学生进行自悯训练的小组干预。通过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结果发现自悯训练能显着降低大学生焦虑情绪。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平均值为43.28±9.17,显着高于全国常模。在419名调查对象中,焦虑得分为正常水平的有310人,占总体的74.0%,有焦虑情绪的大学生有109人,占总体的26.0%,其中具有轻度焦虑情绪的有85人,具有中度焦虑情绪的有22人,具有重度焦虑情绪的有2人,分别占比20.3%、5.20%、0.50%。(2)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地区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和就业焦虑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而经济焦虑和情感焦虑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社交焦虑、就业焦虑、经济焦虑和情感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学习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自悯训练小组结果表明自悯训练可以显着降低焦虑水平、自我评判、孤立感和过度沉溺,显着提升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正念和我自尊水平。自悯训练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最后,针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纾解,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1)在个人层面,正视焦虑,树立正确认知;主动求助,学会自我调试;(2)在学校层面,开展相关课程,分类进行指导;掌握学生健康动态,灵活开展咨询服务;联合高校,发挥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3)在社会层面,完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焦虑;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心理咨询环境。
王昊[2](2021)在《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社交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将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者区分出来,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干预手段极为重要。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间有密切的联系,但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包含两个研究部分。研究一采用量化研究法,通过方便抽样,向云南省7所高校的2185名大学生发放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和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对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和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二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一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法进行干预,通过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干预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处理,对从干预错失恐惧角度入手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水平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效性进行探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性别、专业类别、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男大学生;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工科专业大学生;大二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三学生。2.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在不同民族、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3.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是否独生、不同户口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类别、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工科生;大二和大四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三学生。5.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维度在母亲文化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性维度得分越低。6.大学生强迫性思维维度得分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上存在显着差异。处于恋爱状态大学生的强迫性思维得分显着高于不处于恋爱状态的大学生。7.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不同民族、不同户口所在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8.大学生错失恐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对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9.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减轻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齐天宇[3](2021)在《吉林省D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融入的个案社会工作实践》文中指出作为在校大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宿舍,虽然是高校中最小的群体单位,但它却是在校大学生学习交流时间最多的地方。根据调查,大学生在集体宿舍生活度过的时间占在校时间近三分之二,所以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这是大学生从家庭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对大学生融入宿舍关系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发现和改善大学生宿舍存在的不良人际关系问题,也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获取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宿舍关系融入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吉林省D高校为例,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等方法,以优势视角为主要理论,通过从大学生宿舍关系融入问题开始展开,将对案主提供社工服务,为案主身上存在的宿舍人际关系融入问题进行矫正。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优势视角为主要的社会工作理论,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融入问题进行矫正。研究发现,大学生宿舍关系融入问题不是心理问题,而是一种人际交往和活动行为的问题,所以十分契合社会工作中优势视角理论的应用。任何人在优势视角下看待问题,都能找到自身的优势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身想要达到的目标。优势视角相信每个人都存在没有被发掘的潜能,一些人会在具备一定资源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另外一些人则会在困境中发挥出来。社会工作者通过应用优势视角对案主宿舍关系融入问题的矫正,让案主不再认为自己被排斥而对和同学有所抗拒,提升对待生活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案主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服务,从宿舍人际关系融入问题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交际与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我肯定和人际交往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心无旁骛的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韩广洲[4](2021)在《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人际交往能力被列为人才应具备五项核心能力之一。我国教育领域也认同此观点,所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直是我国教育目标之一。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原因,现如今许多高中学生出现一定的社交障碍,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它打破了班级和年级的界限,使不同的学生参与进来,有利于结识新朋友,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为高中体育社团的开展及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开展情况良好,每月至少开展2次社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在30-61分钟之间,开展的项目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社团经费来源为学校拨款。2、江阴高级中学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有75%的成员善于交际。3、参加体育类社团成员与不参加体育类社团成员人际交往能力在交际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4<0.05),其它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不同年级的体育社团成员人际交往能力在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性别方面,只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5<0.01),其它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每次体育社团开展的时间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体育社团开展频率方面,与交谈维度(p=0.018)、交际维度(p=0.012)、待人待物维度(p=0.040)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分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8<0.01)。6、体育社团人数在总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7<0.05);活动形式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0.05);运动负荷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5<0.01)。7、通过体育社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1)引导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开展丰富多样体育社团,扩大学生交流平台;3)增加体育社团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师生配比;4)丰富体育社团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5)合理增加活动时间频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6)加强社团管理监督力度,完善体育社团建设。
韦丽炎[5](2021)在《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情是对他人情绪体验的共鸣和理解进而产生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助推器,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粘合剂。本研究包括对共情量化研究和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两部分。在量化研究中,对1026名大学生进行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施测,旨在研究大学生共情能力特点和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中,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有效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团体辅导方案,将该方案用于实验组的大学生被试干预中,来探讨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团体辅导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大学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并在性别、专业类别、是否属于独生子女的人口学变量上有显着性差异。(2)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社会自我效能感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3)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4)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正相关,社会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5)大学生共情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中呈部分中介作用。(6)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共情团体辅导能够显着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探讨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弥补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研究中的不足,为大学生情感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研究新思路和依据;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的共情团体辅导方案,为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干预新视角和可操作的方法。
唐珍玲[6](2021)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人际交往作为大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突显,对其学习与生活也造成一定困扰,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而人际交往效能感作为一种中介机制,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交往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交往动机,能够预测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然而,目前对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还甚少。音乐治疗作为在心理健康领域有着不错成效的治疗方式,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并且大学生对音乐有着普遍的接受性,这为音乐治疗的干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及音乐治疗作用机制相关理论,来探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改善人际交往问题,扩宽音乐治疗的应用研究领域,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开拓新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及特点。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其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贫困、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研究二采用两组前后测对照及追踪的准实验设计,招募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八次团体音乐疗法的干预活动,对照组不施加处理。选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同时以《团体辅导单元反馈表》《助手观察记录表》《成员互评表》等为辅助工具,来获得质性数据。对所有研究数据及材料进行分析与探讨,检验并分析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同时在活动结束八周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量,检验了干预研究的持续效应。综合整个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是否贫困、家庭居住地类型、专业及年级这四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存在着显着关联,但与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两个变量之间无显着关联。亲和效能与性别、专业和年级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自我印象效能与家庭是否贫困和家庭居住地类型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关联;利他效能与是否贫困、是否独生、家庭居住地类型、专业、年级五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沟通效能与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自我价值效能与专业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情绪控制效能与性别、是否贫困生、家庭居住地类型、年级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2)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六个维度中,沟通效能得分最高,情绪控制效能则得分最低。(3)音乐疗法团体辅导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且在六个分维度上均有显着效果。(4)团体音乐疗法对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有良好的持续效应。
谭玉花[7](2021)在《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和干预研究》文中认为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他们的人际关系情况却不容乐观,且随着近几年我国高中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上升,国家和社会对高中生的关注度愈来愈重视。他们的成长和教育都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导师,所以其教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学习是他们在此阶段的首要任务,然而学习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学业情绪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调整和疏导,长此以往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以云南省某中学高中生为样本,对其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学业情绪做了现状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对被试群体开展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辅导。能有效减少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提高其人际关系水平,改善其学业情绪。研究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s-EMBU-C)、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AMS)对534名高中生进行测量,了解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学业情绪现状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的差异。阶段二采用准实验设计法,基于阶段一的研究结果,筛选40名高中生被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共计12次的团体辅导干预,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拟通过干预实验组被试的人际关系,从而改善学业情绪体验。干预结束后,通过后测评估干预效果。最终结论如下:(1)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和年级方面存在显着关联。(2)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均不存在显着关联。(3)高中生的学业情绪在性别、生源地和年级方面均存在显着关联。(4)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积极学业情绪与人际关系水平呈显着正相关;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5)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着改善高中生的人际关系水平,从而改善其学业情绪。
陈妍廷[8](2021)在《提升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对初中生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及学习倦怠三个变量间的关系的研究,尝试探索通过团体辅导提升初中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以降低其学习倦怠的有效干预途径,并针对初中生在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和学习倦怠上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实践提出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干预思路和教育对策。方法: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运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云南省昆明市五所中学170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研数据并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实验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的方法开展心理弹性团体辅导干预研究,根据心理弹性相关理论和问卷调查结果设计为期8周的团辅方案,并对筛选出的32名被试非随机抽样分成各16名一组实施干预。其中,实验组接受团辅干预,对照组正常参加一般的心理健康课程。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三个量表指标的后测,收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组间比较研究干预心理弹性对减少人际困扰缓解学习倦怠的影响,从而验证通过提升心理弹性的团辅来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及学习倦怠这一干预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1.初中生学习倦怠个体差异较大;心理弹性仍有提升空间;人际关系的困扰值得关注。2.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与人际关系呈负相关,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人际关系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3.初中生心理弹性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提高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团体辅导能同时改善他们人际关系进而缓解他们的学习倦怠。
伏文倩[9](2021)在《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性提升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 ——以M大学“相伴同行”小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体验大学生活。然而每年开学季,新生因人际冲突、不适应宿舍生活、选错专业等原因转学、退学、自杀者屡见不鲜。高校意识到了新生面临着适应的问题,也从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等多个角度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但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根本,学校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声誉、管理便利程度等角度出发,着重干预学生的学习层面和安全层面,对于其它层面的干预流于形式且周期较短,没有抓住主要问题。在人的适应中,最主要的是人际适应,良好的人际适应性能够帮助新生更好地在学习、生活和环境等各方面进行适应。本文以哈贝马斯的语言行为理论和归因理论为基础,利用《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对M大学2020级大一新生进行多段抽样调查。通过抽样调查,发现2020级新生人际适应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高分学生并不多,女生的人际适应性相对比男生好,艺术生和文科生的人际适应性水平高于理科生,新生整体的人际归因性和信息传递性均低于理论中值。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依据理论基础及新生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小组计划书,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介入干预。经过十次小组活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前后测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的均分在十一个维度上均有所提高,且在自知性、吸纳性、信息传递性、移情性、调控性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在八个维度上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并不大,且在洞察性、反思性和移情性三个因子上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新生的人际适应性,弥补学校在新生适应工作中周期较短、忽略学生需求的不足,与学校的新生适应工作相配合,能够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潘莉莉,徐紫菡[10](2021)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团体辅导对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程度。研究结果:基线期,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员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28个项目、4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人际交往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从症状自评量表前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成员两次量表总分、总均分、各评价因子均存在显着差异。团体干预评价表结果显示,实验组在5个评价项目上满意度较高。结论:团体辅导可有效提升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将其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具有较广阔的前景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悯 |
2.1.2 焦虑 |
2.1.3 自尊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行为疗法 |
2.2.2 归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焦虑研究 |
2.3.2 自悯及其相关研究 |
3.大学生焦虑现状调查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对象 |
3.1.3 测量工具 |
3.1.4 数据处理 |
3.2 大学生焦虑现状的研究结果 |
3.2.1 大学生焦虑水平总体状况 |
3.2.2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
3.2.3 大学生焦虑类型的差异性比较 |
3.3 讨论与分析 |
3.3.1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现状分析 |
3.3.2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3.3.3 大学生焦虑类型的差异性分析 |
4.自悯训练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研究 |
4.1 小组的前期准备 |
4.1.1 研究工具 |
4.1.2 小组基本设置 |
4.2 自悯训练方案的设计 |
4.2.1 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
4.2.2 干预研究设计与步骤 |
4.2.3 访谈及分析 |
4.2.4 目的与内容 |
4.3 自悯训练干预的具体实施阶段 |
4.3.1 小组初期——组员的相互认识 |
4.3.2 小组中期——改变组员错误认知和归因以纾解焦虑情绪 |
4.3.3 小组后期——远离焦虑与收获分享 |
4.4 干预效果评估 |
4.4.1 评估方法 |
4.4.2 过程评估 |
4.4.3 对组员表现的评估 |
4.4.4 结果评估 |
4.4.5 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价 |
4.5 自悯训练干预小组结论 |
5.对策与建议 |
5.1 个人层面 |
5.1.1 正视焦虑,树立正确认知 |
5.1.2 主动求助,学会自我调适 |
5.2 学校层面 |
5.2.1 开展相关课程,分类进行指导 |
5.2.2 掌握健康动态,灵活开展咨询服务 |
5.2.3 联合高校,发挥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 |
5.3 社会层面 |
5.3.1 完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焦虑 |
5.3.2 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心理咨询环境 |
6.专业反思 |
6.1 关于方案设计的反思 |
6.2 干预实务过程的反思 |
6.2.1 关于组员互动的反思 |
6.2.2 关于社会工作者能力的反思 |
6.2.3 关于小组环境的反思 |
6.3 关于自悯训练干预方法的反思 |
7.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错失恐惧 |
1.2.2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
1.2.3 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
2 研究设计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方案思路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假设 |
2.2.3 研究思路 |
2.2.4 技术路线设计 |
2.3 研究意义 |
2.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2.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2.3.3 研究创新 |
3 研究一: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现状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研究目的 |
3.1.3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研究程序 |
3.3 研究结果 |
3.3.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 |
3.3.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 |
3.3.3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关系 |
3.3.4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
3.3.5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4 研究讨论 |
3.5 研究小结 |
4 研究二: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干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目的 |
4.1.3 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研究程序 |
4.3 研究结果 |
4.3.1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前测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对比分析 |
4.3.2 实验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
4.3.3 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
4.3.4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对比分析 |
4.3.5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和追踪测验对比分析 |
4.4 研究讨论 |
4.5 研究小结 |
5 综合讨论 |
5.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分析 |
5.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分析 |
5.3 大学生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
5.4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讨论 |
5.4.1 干预效果讨论 |
5.4.2 团辅过程和反馈讨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研究建议 |
6.3.1 对大学生层面的建议 |
6.3.2 对家庭层面的建议 |
6.3.3 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
6.3.4 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 |
附录 B 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 |
附录 C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 |
附录 D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具体内容设计 |
附录 E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部分成员过程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吉林省D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融入的个案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方法与案例综述 |
1.3.1 国内相关方法与案例 |
1.3.2 国外相关方法与案例 |
1.3.3 对国内外相关方法与案例的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第2章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融入的个案社会工作准备 |
2.1 接案 |
2.1.1 案例背景介绍 |
2.1.2 建立专业关系 |
2.2 预估 |
2.2.1 案主需求评估 |
2.2.2 需求评估分析 |
2.2.3 确立服务目标 |
2.3 计划制定 |
2.3.1 理论依据 |
2.3.2 服务计划 |
第3章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融入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
3.1 第一阶段服务:缓解案主情绪,直面融入问题 |
3.1.1 第一次服务:缓解负面情绪 |
3.1.2 第二次服务:直面自身困境 |
3.2 第二阶段服务:敞开案主心扉,解决突出问题 |
3.2.1 第一次服务:认识自身问题 |
3.2.2 第二次服务:挖掘自身潜能 |
3.2.3 第三次服务:树立正确观念 |
3.3 第三阶段服务:参与集体活动,建立支持网络 |
3.3.1 第一次服务:寝室社交小活动 |
3.3.2 第二次服务:巩固活动的效果 |
3.4 第四阶段服务:结束个案服务,后续跟踪回访 |
3.4.1 第一次服务:结束个案服务 |
3.4.2 第二次服务:后续跟踪回访 |
第4章 评估与总结 |
4.1 评估 |
4.1.1 过程评估 |
4.1.2 结果评估 |
4.1.3 对案主的评估 |
4.1.4 对社工的评估 |
4.2 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5.1 结论 |
5.2 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必备能力之一 |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令人堪忧 |
1.1.3 体育社团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1.1.4 江阴高级中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社团 |
2.1.2 人际交往能力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体育社团相关研究 |
2.2.1.1 体育社团功能和价值研究 |
2.2.1.2 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
2.2.1.3 体育社团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2.1.4 体育社团发展对策研究 |
2.2.2 人际交往能力相关研究 |
2.2.2.1 人际交往能力水平的评价 |
2.2.2.2 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研究 |
2.2.2.3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2.4 体育社团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2.4 文献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心理测量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个案研究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1.1 体育社团开展项目情况 |
4.1.2 体育社团指导老师基本情况 |
4.1.3 体育社团管理情况 |
4.1.4 体育社团经费来源情况 |
4.1.5 体育社团每次平均活动时长情况 |
4.1.6 体育社团活动频率情况 |
4.1.7 体育社团活动形式情况 |
4.2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况分析 |
4.3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1 参加与不参加体育社团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2 体育社团对不同年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3 体育社团对不同性别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4 每次参加体育社团的时间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5 每月参加体育社团的频率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6 体育社团的人数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7 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8 体育社团的运动负荷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4 基于体育社团的视角提升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
4.4.1 引导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4.4.2 开展丰富多样体育社团,扩大学生交流平台 |
4.4.3 增加体育社团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师生配比 |
4.4.4 丰富体育社团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
4.4.5 合理增加活动时间频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 |
4.4.6 加强社团管理监督力度,完善体育社团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郑日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附录二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江阴高级中学参加体育社团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参加体育社团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测试原始数据一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共情能力的概述 |
1.1.1 共情能力的概念和维度 |
1.1.2 共情能力的测量 |
1.1.3 共情能力的研究现状 |
1.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述 |
1.2.1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1.2.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1.2.3 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
1.3 人际交往能力的概述 |
1.3.1 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 |
1.3.2 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 |
1.3.3 人际交往能力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
1.4 非暴力沟通的概述 |
1.4.1 非暴力沟通的概念 |
1.4.2 非暴力沟通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
第2章 问题提出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意义 |
第3章 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问卷施测过程 |
3.2.4 数据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3.2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 |
3.3.3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
3.3.4 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中介作用 |
3.4 讨论 |
3.4.1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分析 |
3.4.2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分析 |
第4章 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设计 |
4.2.3 研究工具 |
4.3 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
4.3.1 团体辅导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 |
4.3.2 团体辅导活动干预的层面 |
4.3.3 团体辅导方案内容的形成 |
4.3.4 团体辅导方案的确定 |
4.4 研究结果 |
4.4.1 同质性检验结果 |
4.4.2 团体辅导干预后显着性检验 |
4.4.3 实验组团体辅导活动效果总评价 |
4.4.4 单元活动反馈结果 |
4.4.5 观察员的活动记录与反馈 |
4.4.6 实验组焦点讨论与收获分享 |
4.5 讨论 |
4.5.1 团体辅导干预效果显着性分析 |
4.5.2 团体辅导活动反馈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6章 研究创新与局限 |
6.1 研究创新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总体方案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
2.1.1 自我效能感概念 |
2.1.2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
2.1.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概念 |
2.1.4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维度 |
2.1.5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测量 |
2.1.6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1.7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特点 |
2.2 音乐治疗 |
2.2.1 音乐治疗的概念 |
2.2.2 音乐治疗的基本功能 |
2.2.3 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
2.2.4 音乐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2.2.5 音乐治疗的实证研究效果 |
2.2.6 音乐治疗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干预中的优势 |
2.2.7 团体音乐治疗 |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内容 |
2.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3.2 拟研究的内容 |
3 研究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选取 |
3.2.2 研究工具 |
3.2.3 研究程序 |
3.2.4 数据处理 |
3.3 研究数据分析 |
3.3.1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分析 |
3.3.2 亲和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3.3.3 自我印象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3.3.4 利他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3.3.5 沟通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3.3.6 自我价值感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3.3.7 情绪控制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研究二 团体音乐疗法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3 研究对象 |
4.3.1 干预对象 |
4.3.2 研究者 |
4.3.3 观察员 |
4.4 研究方法 |
4.5 研究工具 |
4.5.1 团体音乐疗法方案 |
4.5.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
4.5.3 团体活动单元反馈表 |
4.5.4 团体活动总反馈表 |
4.5.5 成员互评表 |
4.5.6 助手观察记录表 |
4.5.7 场地及设备 |
4.6 团体音乐疗法的干预方案 |
4.6.1 团体音乐疗法的总目标 |
4.6.2 团体性质 |
4.6.3 音乐活动方案设计 |
4.6.4 团体音乐疗法方案的理论依据 |
4.7 量化测评结果分析 |
4.7.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
4.7.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差异比较 |
4.7.3 追踪测量结果 |
4.8 质性材料分析 |
4.8.1 团辅单元反馈表分析 |
4.8.2 团辅总反馈表分析 |
4.8.3 成员互评表的分析 |
4.8.4 实验后访谈分析 |
4.8.5 助手反馈信息分析 |
4.8.6 带领者的反思与总结 |
5 讨论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7 研究发现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心理学实验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
附录3 团体音乐活动单元反馈表 |
附录4 团体音乐活动总反馈表 |
附录5 《助手观察记录表》 |
附录6 《团体成员互评表》 |
附录7 部分活动方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和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父母教养方式 |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 |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
2.1.3 我国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 |
2.2 人际关系 |
2.2.1 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
2.2.2 高中生常见人际关系问题 |
2.2.3 团体心理辅导对人际关系干预的国内相关研究 |
2.3 学业情绪 |
2.3.1 学业情绪的概念和结构 |
2.3.2 学业情绪的相关理论 |
2.3.3 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
2.4 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和学业情绪 |
2.5 团体辅导对人际关系干预的研究 |
2.5.1 团体辅导的概念 |
2.5.2 团体辅导对人际关系干预的国外相关研究 |
2.5.3 团体辅导对人际关系干预的国内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统计分析法 |
3.3.4 准实验法 |
4 研究一: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和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过程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数据处理 |
4.4 研究结果 |
4.4.1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
4.4.2 高中生人际关系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
4.4.3 高中生学业情绪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
4.4.4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和学业情绪的相关关系 |
4.5 结论 |
5 研究二:人际关系的团辅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过程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理论依据 |
5.3.4 团辅流程设计 |
5.3.5 团辅方案举例 |
5.3.6 研究结果 |
5.4 结论 |
6 讨论与展望 |
6.1 综合讨论 |
6.1.1 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和学业情绪现状的讨论 |
6.1.2 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与学业情绪相关关系的讨论 |
6.1.3 团体辅导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
6.2 研究总结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4 教育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提升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2.1.1 学习倦怠的概念 |
2.1.2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 |
2.2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1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概念 |
2.2.2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 |
2.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 |
2.3.2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 |
2.4 学习倦怠与初中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关系的研究 |
2.4.1 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2.4.2 初中生人际关系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2.4.3 心理弹性、初中生人际关系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2.5 问题提出和假设 |
第3章 研究一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研究程序 |
3.2.4 数据处理 |
3.2.5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3.3 研究结果 |
3.3.1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3.3.2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差异性分析 |
3.3.3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
3.3.4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路径分析 |
第4章 研究二提高心理弹性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选取 |
4.2.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设计 |
4.3.1 研究流程 |
4.3.2 理论依据 |
4.3.3 理论框架 |
4.3.4 方案设计 |
4.4 研究过程 |
4.4.1 辅导的单元举例 |
4.4.2 对照组活动设计 |
4.5 统计分析 |
4.6 干预结果量化评估 |
4.6.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变量的同质性检验 |
4.6.2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变量变化量差异检验 |
4.7 干预结果质性评估 |
4.7.1 单元活动成员反馈 |
4.7.2 单元活动过程评估与改进 |
4.7.3 总结性评估结果 |
4.7.4 团体辅导观察者与协同领导者评估 |
第5章 综合讨论 |
5.1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特征 |
5.2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5.3 通过团体辅导干预提高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有效性 |
5.4 心理弹性的干预对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性 |
5.5 心理弹性的干预对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有效性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创新之处 |
6.4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习倦怠、心理弹性及人际关系问卷 |
附录2 干预研究过程性评价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性提升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 ——以M大学“相伴同行”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人际适应性的概念与内涵 |
(二)人际适应性的测量、现状与问题 |
(三)人际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
(四)人际适应性的介入与干预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大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需求评估及方案设计 |
一、“相伴同行”小组的实施背景 |
(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调查结果 |
(二)大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需求评估 |
(三)小组工作介入大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可行性分析 |
二、“相伴同行”小组的设计方案 |
(一)小组目标 |
(二)小组计划 |
(三)组员招募 |
(四)预计困难与解决方案 |
第三章 大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小组介入过程及评估 |
一、破冰——有缘千里来相会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二、沟通与表达——把我说给你听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三、倾听与理解——让我听见你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四、合作与冲突——打开心扉,携手同行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五、共情与反思——做情绪的主人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六、拒绝的艺术——学会说“不”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七、走近不同民族——民族一家亲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八、走近异性——知己知彼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九、赞美——让我为你唱一首歌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十、总结——相伴同行 |
(一)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 |
(二)小组计划书及过程展示 |
(三)总结与反思 |
第四章 评估与总结 |
一、评估 |
(一)小组成员的满意度评估 |
(二)实验组、对照组的人际适应性评估 |
(三)督导的访谈评估 |
二、总结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INA) |
附录二 《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表》 |
致谢 |
(10)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及方法 |
(一)对象 |
(二)工具 |
1.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2. 症状自评量表 |
3. 团体干预评价表 ( Rating Form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FGPC) |
4.团体辅导干预方案 |
(三)统计处理 |
二、结果 |
(一)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二)症状自评量表 |
(三)团体辅导实验组对干预活动的评价情况 |
三、讨论 |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D]. 李秋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王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吉林省D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融入的个案社会工作实践[D]. 齐天宇.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D]. 韩广洲. 扬州大学, 2021(09)
- [5]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韦丽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D]. 唐珍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和干预研究[D]. 谭玉花.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提升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D]. 陈妍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性提升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 ——以M大学“相伴同行”小组为例[D]. 伏文倩.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10]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 潘莉莉,徐紫菡.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