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镜头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尧[1](2021)在《动画资源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颖欣[2](2021)在《美国写作教科书《作者的选择:语法与写作》跨媒介写作研究》文中提出
陈昊[3](2020)在《《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数百年来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艺术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下,以影视媒介的呈现最为丰富。影视媒介具有快速化、娱乐化和简易化等特征,从《聊斋志异》小说到再创作的影视剧,彰显了文学与影视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的复杂关系。其中,文学作品自身的成就支撑起影像呈现的空间,影像表达的规律也拓展着文学底本的影响力。可以说,根据《聊斋志异》小说再创作的影视剧对原作改编的角度、程度是繁复多样的,也是深具意味的。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在前影像时代,视听艺术的表达促进了小说的流传,推动了后世影视剧作品的产生,形成传播场域。本论文对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行溯源,总结了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文字纸本传播的三种类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抄本、刻本、译本的纸本传播情况,阐述了《聊斋志异》的图画纸本传播特征,分析了《聊斋志异图咏》的文图意指和创作原因,说明了《聊斋志异》文字及图画纸本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小说的流传经历了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分析图画纸本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聊斋志异》舞台戏曲传播的动态性,展示了《聊斋志异》从文字表达到舞台戏曲传播的递进发展进程。第二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影视媒介的介入,使《聊斋志异》小说的意义空间有所扩充,视听体验感被不断放大。本论文对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论述了影视剧本二次创作的重要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剧本在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男性、女性、异类形象在影视剧当中的特征,并深入到小说内部,探讨影视媒介如何对小说场景进行呈现,分析了小说在视听化表达过程中,传统思想、世俗审美以及民俗书写的影像继承问题。第三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本论文通过对小说情节内容进行提炼,挖掘出《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内容核心,即男女相处的心理景观和社会大众的生活交往。在由家庭到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考察中,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分析影视剧在故事呈现上与小说的异同,深入剖析了小说文本适应于影视改编的内容特征。第四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影视剧以多种改编形式拓展了《聊斋志异》影视剧作品的容量,不同艺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了人们对文学底本的认知。这一部分聚焦影视情节结构、影视音效、影视镜头的艺术化特征,清晰呈现影视剧具体的改编路径。第五部分,《聂小倩》的个案研究。《聊斋志异》影像传播既有“多篇多改”,也有“单篇多改”,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针对“单篇多改”的影视剧作品,以《聂小倩》最为人所熟知,故本论文以此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聂小倩》故事的影像传播具有典型性和规律性,在呈现《聊斋志异》内容层面,《聂小倩》电影及电视剧两种不同影视媒介有其各自特点,电影注重画面内涵的艺术表现,强调梦幻的视听感受,电视剧则以内容浅近的写实特征吸引大众。《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百年历史印证了其作为文言小说的文学经典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可以相互赋能、交融发展的。对《聊斋志异》影像传播规律的揭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传播提供参考。
刘栋[4](2020)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文中提出
李王强[5](2020)在《电视综艺节目的视听语言修辞研究 ——兼论个人策划节目《“音”为你》》文中研究表明电视综艺节目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其对大众的娱乐文化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如今,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制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综艺节目已经成为电视产业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电视是视听的艺术,是通过视听语言进行传情达意。而电视综艺节目是电视的呈现内容之一,视听语言也是其呈现方式和表达内容。本文以电视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兼论个人策划作品《音为你》,以汉语修辞学、电视修辞学以及影像修辞学为理论依据,重点从电视综艺节目的视听语言层面展开分析和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阐明选题目的和意义,其次是对本文依据的汉语修辞学、电视修辞学以及影像修辞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辨析和阐释。最后是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归纳。文章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语境元素进行分析,从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这两个方面来阐释其对电视综艺节目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第三章是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视觉修辞元素进行分析,其在视觉表达层面上所建构的画面语言、造型语言以及镜头语言,并结合经典的电视综艺节目《歌手》《王牌对王牌》《声临其境》以及《朗读者》,分析和阐释视觉修辞在视觉表达层面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其如何提升视觉表达效果,影响观众的视觉体验。第四章是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听觉修辞元素进行分析,其在听觉表达层面上所建构的有声语言、音响和音乐,并结合经典的电视节目《王牌对王牌》《歌手》以及《声临其境》,阐释听觉修辞在听觉表达层面所产生的功能和作用,其如何作用于听觉元素的建构过程,影响观众在听觉感受上的体验。第五章,立足于个人策划的电视综艺节目《音为你》,从文本创作的角度出发,分析和阐释《音为你》节目文本的修辞建构和叙事修辞策略。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个人策划节目《音为你》文本进行解读和剖析。当下电视综艺节目呈现井喷态势,电视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赢得大众的喜爱,一方面离不开其本身所具备的娱乐属性,另一方面更离不开其在视听语言表达上所运用的修辞策略,让观众获得丰富的视听体验。通过剖析经典电视综艺节目案例,分析其在视听语言表达层面的修辞技巧,既为节目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些创作上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取长补短,今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节目创作,又可以借助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对电视综艺节目进行修辞批评。除此之外,笔者通过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视听语言修辞研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自己在进行节目策划时,也能将一些修辞方法灵活并恰当地运用于节目中,进而让节目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新颖,节目内容更具吸引力。
王宗显[6](2020)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国家越来越重视“返璞归真”的文化建设,乡村理所应当的得到社会各界持续升温的关注。乡村的土是文化的土,孕育着上下五千年的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传统文明的发源地。追求经济建设的同时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精神建设。“城镇化VS原生态”、“物质需要VS精神需求”、“快节奏VS慢生活”等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乡村文化的流失。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讲,这种矛盾冲突所产生的故事性、瞩目性正是他们需要的,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纪录片本身来讲,镜头聚焦在乡村,丰富了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也赋予了纪录片更多的意义。首先乡村题材纪录片在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其次,乡村题材纪录片也承担着传播社会责任与乡村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从观者的角度探析,观众希望通过荧幕,更深层次的去回忆和重拾往日的乡愁和乡村味道,他们要求纪录片创作者能够展现客观真实的同时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本论文围绕“乡村题材纪录片中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展开,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加上影视符号学、文化认同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近几年出现的高质量的乡村题材纪录片进行深度的分析,再结合笔者的创作过程,从整体把握、深度挖掘、丰富表达三个主要方面来探究乡村题材类纪录片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的具体策略和价值意义。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乡村题材纪录片概念界定及文化的界定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从整体把握的角度来分析和总结纪录片应该如何选题、如何构思编导思维你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阐述。第三部分是从深度挖掘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的具体策略,主要是对被摄主体进行了深度挖掘和了解,重点阐述了如何“走进”和“融入”被摄对象以及如何从中挖掘故事和寻找细节。第四部分主要是从深度表达来阐述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的具体策略,通过视听语言和叙事结构的艺术性表达和以及新时代下的技术手段来论述。期间通过结合笔者创作过程,表露出内心对乡村题材纪录片创作光明道路的期望,也通过总结笔者的创作历程中的失误和不足,以此避免其他创作者陷入不必要的泥潭之中。因此,“乡村题材纪录片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现”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当下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高度,还能让大众喜闻乐见,为未来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张晓芳[7](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指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郑素凌[8](2019)在《论政论专题片的政治思想表达 ——以“喜迎十九大”系列政论专题片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亟需在政党建设上寻求突破,以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革新,带领中国走向新时代发展的道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政治传播也开始了更加深刻的视觉化转向。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为了回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大国外交、从严治党、经济发展、强军兴国和治国理政上得到的经验和成就,透过影片方式兑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向人民许下的诺言,寻求政治认同,巩固执政地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喜迎十九大”系列政论专题片。本文借鉴批判性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分析思维,对这一系列政论专题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思想从专题片的诞生之初就对专题片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政论专题片的思想内涵、创作手法、传播方式和再现内容,都服务于党的十九大召开前的政治宣传。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全面而具体地再现在公众面前,巩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政论专题片一改往日政治传播由上至下的命令语气,转而以先抑后扬、从个体切入且积极参与到跨屏传播的话语策略参与到话语时间的过程中,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策略从原来较为强硬的政治劝服转向寻求公众的政治认同,从而巩固政党权力的合法性。每一部政论专题片都论证了一个小的政治话题,而这七部政论专题片同时也组成了一个更加庞大而全面的话语体系,从开篇到分观点论述,再到总结展望,这七部政论专题片很好的利用了文本间性,向公众展示了一副庞大的改革画卷,积极地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内涵,也为中国的政治传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刘为力[9](2019)在《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意象是一切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核心,景观场所意象则是景观场所体验和场所营造的核心。本文基于审美体验的视角,从景观场所出发来研究景观场所意象,旨在通过景观场所意象体验的解析,在分析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所谓景观场所意象,是指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它照亮我们存在的真实,使我们从在场的自由体验中获得心灵的回归,给我们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独特的空间品质、完整的景观情境、丰富的场所意蕴是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内容,它们随着场所景观在时空中的变化而变化。景观场所意象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是情意与景象的相互契合,二者缺一不可。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通过身体的参与互动和观感体知的作用,从耳目视听的感性直观,到超越耳目视听之外的心观神遇,景观场所意象显现是灿烂的空间感性和照映我们身心情意的景观情境意蕴。在此意象显现中,包含了由景显象、又象见意,以虚纳实、化实为虚的“虚实相生”的生成机制。这一生成机制通过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的动态交互的运转和循环展现的方式而得以实现。瞬间的直觉的发生是景观场所意象生成的标志。经由观、感、游、思四个阶段的审美活动过程,在情感与物象、知觉与景象、行动与景境、想象与境象四个层次的虚实相生关系的构成中,实现了即景会心、感物兴情、因感而动、神思妙悟四种直觉意象的发生。而在现实的景观场所体验中,景观场所意象则主要发生在我们抵达场所之前的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相遇场所时的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相见场所时的应景随机和寻景偶遇,以及离开场所之后的澄怀观象与卧游感兴之中,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包括直观感相的悦耳悦目、情景契合的悦心悦意、身性自由的怡身怡性和道气融通的逸志逸神四个境层。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知觉中,但也只有在景观场所具备审美潜质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和存在。与虚实相生机制中的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相对应,我们发现,可感的景象、可意象的氛围、可想象的虚实这三因素是景观场所意象得以存在的空间性构成基础。首先,可感的景象是显象的基础。“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是构成可感的景象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感的点景物、景面、空间、路径和停点五要素,以及由此五要素所构成的可感的景象形式之中。其次,可意象的氛围是显意的基础。“风格”和“类型”的关系是构成可意象的氛围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意象的空间形态和可意象的氛围类型两个方面。第三,可想象的虚实是显现象外之意的基础。“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构成可想象的虚实之因,主要体现在在可想象的结构形式和可想象的主题内容两个方面。上述空间性三因素同时又成为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基础。于是,由外而内,在审美主体与景观场所之间,存在着六个层次的审美结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景观场所意象的整体结构关系。第一,在视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之间的“等位中心”的关系,使我们从“以意观象”转为“以景观象”,从而实现了“应物斯感,即景会心”的意象生成。第二,在知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之间的“互位互含”关系,使我们从理智辨识转向景观感性,从而实现了“感物兴情,意象欲出”的意象生成。第三,在身体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之间的“同构互动”关系,使我们从静观知觉转为游观体知,从而实现了“因感而动,随物宛转”的意象生成。第四,在视觉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之间的“互动递进”关系,使我们从游移不定转为知行应景,从而实现了“步移景异,身随景牵”的意象生成。第五,在行为与场所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行动与场所萧散之间的“互动扩展”关系,使我们从主观行动转为随机应景,从而实现了“游目骋怀,回游往复”的意象生成。第六,在视域与景域之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域融合与景域联结之间的“时空交融”关系,使我们从思想活动转为知觉综合,最终实现了“神思妙悟,意以境出”的意境生成。上述六个层次的意象结构关系的分析,为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以自然性原则、生命真性原则、景观体用原则和景观历史文化性的原则指导下,本文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六个基本策略:氛围策略、模糊策略、否定策略、吸引力策略、自由与关联策略、叙事和传媒策略。首先,从充分发掘和利用场地资源优势的角度而提出了氛围策略。其次,为建立相邻场所之间的关联,实现景观场所与场所之间的空间连通而提出了模糊策略。第三,针对景观场所的位置经营,以艺术化的手法彰显场所空间的独特品质而提出了否定策略。第四,为实现游观路径中的注意力的持续问题而提出了吸引力策略。第五,针对用地原有形势条件的不同而提出了自由与关联策略。第六,为增强景观场所空间的意境氛围而提出了叙事与传媒策略。上述六个策略,都是在尊重场地本身的特质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关照主体的体验需求,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体验为指导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审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研究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思想基础上的开拓,建构了关于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理论框架,其研究成果对景观美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理论的现代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对现代景观设计营造的构思与立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吉平[10](2019)在《中国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电影是画面与声音、时间与空间完美融合的综合性艺术,在其叙事的进程中不仅具有时间性维度,也更拥有着空间性维度。随着空间叙事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兴起,研究者们不仅着眼于对文学文本空间叙事的运用与剖析,也同样把研究的目光投射到了电影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域上。空间叙事的核心是以探究在场的“叙事空间”的选取、设计、应用等为根本前提,而西部电影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民族电影流派,其重要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导演们对“西部叙事空间”的把握与运用,这为将空间叙事理论导入到对中国西部电影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基础。具体而言,所谓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就是指电影艺术家对西部这一叙事空间如何进行选择、加工和创造,进而把西部叙事空间作为推进叙事进程以及叙事表意的重要手段,最终构建出具有强烈的空间叙事属性的艺术作品的方法。当然,西部电影空间叙事包涵的内容是较为丰富的,本文主要是聚焦于“西部叙事空间”而展开,这是因为“西部叙事空间”的叙事建构与表意开拓不仅是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电影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之所在。这其间,“西部叙事空间”在西部电影的发展流变中其叙事内涵如何构建与嬗变?“西部叙事空间”如何进行其叙事与表意功能?“西部叙事空间”又需要通过何种叙事技巧来完成其叙事与表意?这些都是本论文提出并要解决的重要命题。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重视时间的研究,而忽略了叙事中的空间作用。而电影作为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其空间意识与空间结构是与生俱来的。本论文将首先分析空间与时间、空间与叙事的关系,进而探讨空间叙事与文学、空间叙事与电影的关联及其在这两者之中的作用与功能,以运用与实施到对西部电影的研究上。而对“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内涵及叙事意蕴建构是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的主体方面,这种建构跟西部电影不同发展时期的空间叙事话语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20世纪80年代,“经典西部电影”空间叙事话语主要表现为一种启蒙/寻根/反思型话语,这一时期的话语体系构建了“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与诗意想象;随着时代思潮的演进,早期的启蒙/寻根型话语在20世纪90年代向新反思/消费/主流话语转变,这种变化使“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内涵被不断遮蔽;而在新世纪后,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话语则表现为新主流/新消费/生态话语的共存,在继续瓦解和掏空着“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与意义之际,也在重构着“西部叙事空间”的往昔形象。除了分析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的文化意义衍变,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的重要方面还在于对“西部叙事空间”叙事与表意功能的探究。这种探究离不开空间叙事类型与空间叙事意象的有力支撑。无论是空间叙事类型中的地域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还是空间叙事意象中的自然景物类意象、动物类意象、民俗仪式类意象等,它们都是“西部叙事空间”这一特定的空间场域孕育和生发的,它们共同营建着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叙事与表意的意蕴能指与所指。当然,要使这种意蕴能指和所指得以充分实现,还必须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叙事技巧。电影空间通过不同的空间叙事技巧就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关系,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技巧在内容层面大致可分为空间并置、空间隐喻、空间互文等。叙事线索的并置、叙事场景的互文、叙事景观的隐喻,织就和强化着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的叙事内蕴。空间叙事技巧不仅体现在西部电影文本的内容层面,也更体现在影像本体层面的镜头运用、色彩运用、音乐以及音响的使用上。总之,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话语的流变、空间叙事类型的彰显、空间意象的设置、空间叙事技巧的独特运用,使西部电影“西部叙事空间”呈现出独有的文化内蕴及美学魅力;这是西部电影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电影流派区别于其他电影流派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将会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西部电影叙事学研究乃至中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领域,也将为当下的西部电影实践创作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参照。
二、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镜头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镜头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3)《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综述 |
(一)《聊斋志异》小说研究 |
(二)中国古代文学名着影视改编研究 |
(三)《聊斋志异》改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播溯源: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
一、蒲松龄生平事略 |
二、《聊斋志异》的创作缘起 |
第二节 文学底本的影像化潜质 |
一、人物、环境的动态化描写 |
二、服饰色彩的丰富性展现 |
三、逼真的声音描绘 |
第三节 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小说传播的积淀 |
一、从小众到大众:纸本流传打开传播视野 |
二、从抽象到具体:视听介入拓宽传播渠道 |
第二章 影视改编:《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 |
第一节 影视媒介放大小说的视听体验 |
一、电影:注重内容深度,突出画面质感 |
二、电视剧:拓展故事容量,强化娱乐效果 |
第二节 影视媒介促生剧本的二次创作 |
一、剧本创作突出了小说的儒家伦理观念 |
二、剧本创作突显了小说的志怪和传奇色彩 |
三、剧本创作强调了演员表演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媒介扩大小说的意义空间 |
一、人物的形象意义 |
二、场景的典型意义 |
三、民俗的文化意义 |
四、审美的世俗意义 |
第三章 内容选择:《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 |
第一节 鬼狐与人的矛盾纠葛 |
一、鬼狐向往人间故事范型 |
二、人对鬼狐依恋故事范型 |
第二节 市井生活的人情百态 |
一、生活交往故事范型 |
二、经贸往来故事范型 |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人性思考 |
一、家庭和睦故事范型 |
二、家庭矛盾故事范型 |
第四节 科举取士的官场沉浮 |
一、科举故事范型 |
二、官场故事范型 |
第五节 生死观念的隐喻表达 |
一、人入幽冥故事范型 |
二、生死游历故事范型 |
三、“城隍”故事范型 |
第四章 形式表达:《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 |
第一节 《聊斋志异》影视情节结构的异变 |
一、原作情节的沿用 |
二、原作情节的选用 |
三、脱离原作的情节重构 |
第二节 《聊斋志异》影视音效的运用 |
一、演员对话音效 |
二、场景音效 |
第三节 《聊斋志异》影视镜头的操控 |
一、全景镜头 |
二、长镜头 |
三、特写镜头 |
四、蒙太奇 |
第五章 从文字到影像:《聂小倩》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小说中的《聂小倩》 |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视觉效果的渲染 |
三、环境的描写 |
第二节 图画艺术中的《聂小倩》 |
一、《聊斋志异图咏》中的聂小倩 |
二、现代插画、图画中的《聂小倩》 |
第三节 舞台剧中的《聂小倩》 |
一、川剧《飞云剑》与《聂小倩》 |
二、音乐剧《聂小倩》 |
三、话剧《兰若寺》 |
第四节 影视作品中的《聂小倩》 |
一、电影作品《聂小倩》 |
二、电视剧作品《聂小倩》 |
三、《聂小倩》影视作品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
(5)电视综艺节目的视听语言修辞研究 ——兼论个人策划节目《“音”为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电视综艺节目 |
1.2.2 修辞的发展及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电视修辞学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电视综艺节目的修辞语境 |
2.1 情景语境 |
2.1.1 背景环境 |
2.1.2 媒介环境 |
2.2 上下文语境 |
2.2.1 节目编排的上下文语境 |
2.2.2 节目文本的上下文语境 |
第三章 电视综艺节目的视觉修辞 |
3.1 画面语言:表现性与叙述性 |
3.1.1 光效语言:烘托环境气氛与创造艺术审美 |
3.1.2 屏幕文字:辅助信息传递与制造戏剧效果 |
3.2 造型语言:艺术性与审美性 |
3.2.1 舞台形象:揭示节目主题与丰富可视空间 |
3.2.2 主持人、嘉宾形象:塑造人物形象与展现节目矛盾 |
3.3 镜头语言:客观性与主观性 |
3.3.1 蒙太奇:引发悬念与制造紧张气氛 |
3.3.2 景别:描绘画面空间与引导观众情绪 |
第四章 电视综艺节目的听觉修辞 |
4.1 音响修辞:营造节目氛围与转换场景 |
4.2 音乐修辞:渲染气氛与强化情感 |
4.3 有声语言修辞:传递信息与阐释主题 |
第五章 个人策划节目《音为你》的修辞分析 |
5.1 《音为你》的文本建构 |
5.1.1 《音为你》的修辞情景 |
5.1.2 《音为你》的修辞主体 |
5.1.3 《音为你》的文体规范 |
5.2 《音为你》的叙事修辞 |
5.2.1 《音为你》的叙述视点 |
5.2.2 《音为你》的叙事元素 |
5.2.3 《音为你》的情节悬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参考节目 |
附录2 :策划案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乡村题材纪录片中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现状研究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一)研究角度的创新 |
(二)研究方式的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一)符号学 |
(二)文化认同 |
二、乡村题材纪录片概念界定 |
(一)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二)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三、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 |
四、乡村文化内涵的类别和表征 |
五、乡村题材纪录片与文化内涵的关系 |
(一)文化内涵蕴于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合理性 |
(二)乡村题材纪录片表达文化内涵的必要性 |
第二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一)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阶段 |
(二)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
(三)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
二、乡村题材纪录片创作存在的问题 |
(一)创作高度参差不齐 |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
(三)创作者自身修养不高 |
第三章 整体把握:“选题”与“构思” |
一、乡村纪录片文化内涵选题的确定 |
二、文化内涵挖掘与呈现的叙事思维 |
(一)叙事视角 |
(二)叙事结构 |
(三)叙事节奏 |
第四章 深度挖掘:“走进”与“发现” |
一、深入体验生活,设计拍摄思路 |
二、与拍摄对象的深度沟通与交流 |
三、发现细节,把握故事性 |
四、查阅文献资料 |
第五章 剪辑表达:“艺术”与“技术” |
一、影像呈现:拍摄中视听语言的艺术表达 |
(一)画面语言 |
(二)声音艺术 |
二、剪辑过程:叙事中剪辑制作的结构梳理 |
(一)粗剪到精剪的剪辑结构 |
(二)剪辑构思中的追求与情怀 |
三、创作探索:新时代下灵活多元的技术手段 |
(一)高科技赋予创作新形态 |
(二)高科技扩宽传播新途径 |
结语 |
视频网盘地址和提取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导演阐释 |
二、乡村纪录片作品参考表 |
攻读学位期间拍摄作品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拍摄作品 |
二、学术论文 |
拍摄心得 |
致谢 |
(7)“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
小结 |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
上编·作品卷 |
下编·研究资料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8)论政论专题片的政治思想表达 ——以“喜迎十九大”系列政论专题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关键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革新 |
2.1 .以人民为中心诠释党的根本执政理念 |
2.2 .从严治党成为全党上下的重点部署 |
2.3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
3.政论专题片的社会文化流动 |
3.1 .孕育专题片生成的社会条件 |
3.2 .支持专题片扩散的传播环境 |
3.3 .政论专题片带来的反向影响 |
4.政论片促进治国理政思想传播的话语实践 |
4.1 .推动专题片传播的话语策略 |
4.2 .传递专题片意义的表现手法 |
4.3 .表征不同话语的话语主体 |
5.政论片表征治国理政思想的文本实践 |
5.1 .视觉模态文本:具象再现,补充语言 |
5.2 .听觉模态文本:营造真实,渲染情绪 |
5.3 .文字模态文本:引导内容,彰显情态 |
6.政论片充实意义表征效果的文本间性 |
6.1 .语篇共享论述逻辑 |
6.2 .语篇主题相互呼应 |
7.总结与反思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 |
1.2.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什么是景观场所意象 |
2.1 意象 |
2.1.1 中国意象说发展概略 |
2.1.2 中国意象概念及内涵 |
2.1.3 中西意象的简要比较 |
2.1.4 相关意象概念辨析 |
2.2 景观场所意象 |
2.2.1 景观 |
2.2.2 场所 |
2.2.3 景观场所 |
2.2.4 景观场所意象 |
2.3 景观场所意象的主要性质 |
2.3.1 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 |
2.3.2 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 |
2.3.3 照亮景观在场的真实:自由与归朴 |
2.3.4 给人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 |
2.3.5 随场所景观的时空变化而变化 |
2.4 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 |
2.4.1 独特的空间品质 |
2.4.2 完整的景观情境 |
2.4.3 丰富的场所意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景观场所意象体验解析 |
3.1 景观场所体验的特点 |
3.1.1 身体参与互动 |
3.1.2 观感体知并进 |
3.1.3 身心情景相契 |
3.1.4 知行应景游憩 |
3.1.5 时空场遇融合 |
3.2 景观场所意象的显现形态 |
3.2.1 景外之象:灿烂的时空感性 |
3.2.2 象外之意:时空融合化的情境意蕴 |
3.3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机制 |
3.3.1 生成机制:虚实相生 |
3.3.2 机制要素:游观、景象、思致 |
3.3.3 机制形式:游观-景象-思致-游观 |
3.4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关系及过程 |
3.4.1 观:以景观象,意倚象显 |
3.4.2 感:即景会心,意象欲出 |
3.4.3 游:应景游观,身随景牵 |
3.4.4 思:神思妙悟,意以境出 |
3.5 景观场所意象的发生场合与效应 |
3.5.1 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 |
3.5.2 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 |
3.5.3 应景随机,步移景异 |
3.5.4 应景徘徊,忘返流连 |
3.5.5 澄怀观象,卧游感兴 |
3.6 景观场所意象的审美境层 |
3.6.1 直观感相层:景象外观形态之悦耳悦目 |
3.6.2 情景契合层:场所景象氛围之悦心悦意 |
3.6.3 身性自由层:应景游观从容之怡身怡性 |
3.6.4 道气融通层:时空场遇融合之逸志逸神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观场所意象结构分析与营造策略 |
4.1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构成因素 |
4.1.1 可感的景象 |
4.1.2 可意象的氛围 |
4.1.3 可想象的虚实 |
4.2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结构层次 |
4.2.1 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 |
4.2.2 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 |
4.2.3 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 |
4.2.4 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 |
4.2.5 行动自由与场所萧散 |
4.2.6 视域综观与景域联结 |
4.3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原则 |
4.3.1 自然性原则 |
4.3.2 生命真性原则 |
4.3.3 景观体用原则 |
4.3.4 景观历史文化性原则 |
4.4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 |
4.4.1 氛围策略 |
4.4.2 模糊策略 |
4.4.3 否定策略 |
4.4.4 吸引力策略 |
4.4.5 自由与关联策略 |
4.4.6 叙事与传媒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 |
五、本选题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三个分期依据 |
第一章 空间叙事与文学空间、电影空间 |
1.1 空间与空间叙事 |
1.1.1 空间与时间 |
1.1.2 空间与叙事 |
1.1.3 空间叙事理论的代表性论说 |
1.2 空间叙事与文学空间 |
1.2.1 文学空间与叙事的关系 |
1.2.2 文学作品中空间叙事的应用 |
1.3 空间叙事与电影空间 |
1.3.1 电影空间与叙事的关系 |
1.3.2 电影作品中空间叙事的运用 |
第二章 建构、解构与重构: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话语流变 |
2.1 话语与叙事话语 |
2.1.1 话语与空间 |
2.1.2 从电影话语到电影空间叙事话语 |
2.2 “西部叙事空间”建构:经典西部电影时期空间叙事话语呈现 |
2.2.1 启蒙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民众落后、愚昧思想的启迪 |
2.2.2 寻根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民族根性的寻求 |
2.2.3 反思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思虑 |
2.3 “西部叙事空间”解构:“后”经典西部电影空间叙事话语呈现 |
2.3.1 新反思话语:对西部空间女性个体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新用 |
2.3.2 消费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的意义遮蔽 |
2.3.3 主流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国家主流意志的彰显 |
2.4 “西部叙事空间”重构:新西部电影时期的空间叙事话语呈现 |
2.4.1 新主流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文化自信与文化风范的呈现 |
2.4.2 新消费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的彻底解构与掏空 |
2.4.3 生态话语:对西部叙事空间的再度体认与重构 |
第三章 奇“景”、奇“人”与奇“文”: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类型 |
3.1 叙事类型与空间叙事类型 |
3.2 奇“景”:西部电影的地域空间 |
3.2.1 西部黄土地空间 |
3.2.2 西部草原空间 |
3.2.3 西部荒漠空间 |
3.3 奇“人”:西部电影的社会空间 |
3.3.1 西部人与人 |
3.3.2 西部人与社会环境 |
3.3.3 西部人与社会变革 |
3.4 奇“文”:西部电影的文化空间 |
3.4.1 西部农耕文化空间 |
3.4.2 西部游牧文化空间 |
3.4.3 西部宗教文化空间 |
第四章 升华、伸延与呈现: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意象 |
4.1 意象叙事与空间叙事意象 |
4.1.1 意象与意象叙事 |
4.1.2 空间叙事意象及其叙事功用 |
4.2 奇“景”的升华:西部电影的自然类空间叙事意象 |
4.2.1 父性自然类空间叙事意象:沙漠 |
4.2.2 母性自然类空间叙事意象:黄土地、雪山、草原 |
4.3 意蕴的伸延:西部电影动物类空间叙事意象 |
4.3.1 驯养类动物叙事意象:骏马、骆驼、牦牛 |
4.3.2 非驯养类动物叙事意象:草原狼 |
4.4 内秘的呈现:西部电影民俗仪式类空间叙事意象 |
4.4.1 西部汉民族民俗仪式类意象:婚俗、腰鼓舞、祈雨、闹社火 |
4.4.2 西部少数民族民俗仪式类意象:天葬、磕长头 |
第五章 意义织就与影像赋义:中国西部电影的空间叙事技巧 |
5.1 叙事技巧与空间叙事技巧 |
5.2 意义织就:西部电影叙事内容层面的空间叙事技巧 |
5.2.1 中国西部电影中的空间并置 |
5.2.2 中国西部电影中的空间隐喻 |
5.2.3 中国西部电影中的空间互文 |
5.3 影像赋义:西部电影影像本体层面的空间叙事技巧 |
5.3.1 西部电影中视觉影像空间的叙事技巧 |
5.3.2 西部电影中听觉声像空间的叙事技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按出版或发表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一、着作类 |
二、学术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镜头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画资源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D]. 刘梦尧.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美国写作教科书《作者的选择:语法与写作》跨媒介写作研究[D]. 吴颖欣.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3]《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D]. 陈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D]. 刘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电视综艺节目的视听语言修辞研究 ——兼论个人策划节目《“音”为你》[D]. 李王强.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乡村题材纪录片中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D]. 王宗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论政论专题片的政治思想表达 ——以“喜迎十九大”系列政论专题片为例[D]. 郑素凌. 暨南大学, 2019(02)
- [9]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D]. 刘为力. 东南大学, 2019(05)
- [10]中国西部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 吉平. 西北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