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

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

一、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论文文献综述)

冯宁,赵亭,赵永红,任真[1](2022)在《具有不同EO加和数的醇醚磷酸酯盐在织物表面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以窄分布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AEP-K)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对表面活性、耐碱渗透性、抗静电性和柔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O加和数的改变会使其各项性能发生变化;其中较大EO加和数的AEP-K具有更好的耐碱性、渗透性和抗静电性;而较小EO加和数的AEP-K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还可以提升整理织物的柔顺性。此外,使用Washburn法测量棉纤维的固液接触角,确定了AEP-K吸附有利于提升纤维的表面能,改善亲水性。在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AEP-K改性的棉纤维更加光滑,能量散射光谱显示醇醚磷酸酯盐以阴离子形式吸附于纤维表面。

冯鹏耀,武守营,胡啸林,董玲,陈名扬[2](2018)在《高效渗透剂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指出为提高渗透剂的耐碱性,以醇醚和五氧化二磷(P2O5)为原料,先合成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再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行复配,得到高效渗透剂E。自制磷酸酯的耐碱性达140 g/L,润湿时间为3.19 s,沉降时间为5.89 s;复配后产物的耐碱性高达270 g/L,润湿时间为3.15 s,沉降时间为3.63 s。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润湿渗透性,应用在冷轧堆和丝光等前处理工艺中,可显着改善织物的性能。

刘建平[3](2014)在《丝光渗透剂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五氧化二磷和二乙二醇单丁醚合成磷酸酯,再水解磷酸三酯成双酯,并对产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为:五氧化二磷∶二乙二醇单丁醚∶水的质量之比为8∶16∶5,反应温度70℃,反应3h,水解1 h,合成丝光渗透剂。该丝光渗透剂在氢氧化钠溶液为180280 g/L时,其渗透力为80100 s,起泡比为0,符合棉织物丝光工艺要求。

刘亨昌[4](2012)在《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中重要的一类,因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抗静电性以及较低的表面张力等特性被各领域所广泛应用,本文以P2O5作为磷酸化试剂,与多种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的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对合成开发新型磷酸酯产品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开始,设计并合成了不同原料、不同配比的磷酸酯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析影响磷酸酯合成的各个因素条件和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同时配合性能测试综合确定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探讨了影响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性能的主次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合成方案。同时对产物性能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了造成性能差异的结构性影响,对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关系做了较为合理的分析。通过合成和测试确定了辛醇磷酸酯合成工艺:辛醇与五氧化二磷的投料比为4,酯化温度65℃70℃,酯化时间4h5h,水解时间1.5h。通过正交筛选和性能验证等方法,综合考虑确定醇醚(AEO)系列磷酸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醚和五氧化二磷的投料比为2.53,酯化温度60℃70℃,酯化时间4h,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2h,最佳加水量4%。通过性能测试合成了较为理想的异辛醇磷酸酯耐碱渗透剂和AEO-3磷酸酯盐用作煮漂工艺,能够满足要求。实验发现酯化温度和水解温度对单双酯含量和酯化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合成十二、十六和十八醇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高碳醇与五氧化二磷的投料比为4,酯化温度70℃85℃,水解温度75℃,水解时间2h,反应时间4h5h,加水量2%4%。通过静电测试和乳化性能测定十二醇磷酸酯盐可作为抗静电剂,十八醇的乳化性能优良可用作乳化剂。

王宗乾,王兴平,孙瑞霞,李长龙[5](2012)在《聚醚磷酸酯的制备及在湿布丝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湿布丝光可提高碱液的渗透性,提高丝光效果,并且节约能源,但该工艺要求助剂具有很好的耐碱稳定性。通过考察合成条件对助剂性能的影响,如渗透性能、沉降时间和耐碱稳定性等,优化了丝光助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即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分数比为3:1,分批投入五氧化二磷,酯化温度90℃,酯化时间4 h,水解前一次性加水,水解温度为90℃,时间3 h。用该产品进行湿布丝光,并与干布丝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湿布丝光工艺具有较好的丝光效果,并且对织物损伤小。

叶俊,华平,方略韬[6](2011)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磷酸酯盐的合成性能与应用》文中提出以渗透力为指标,研究了影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磷酸酯钠盐合成的主要因素,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强力搅拌下,五氧化二磷分批加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与五氧化二磷物质的量比为3.8∶1,于70℃下酯化反应4 h,酯化产物于70℃下水解2 h,水量为酯化产物质量的4%。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应用结果表明,产物的耐碱性和渗透性好,对织物煮练效果好,可作为纺织工业用耐碱渗透剂。

王宗乾,王兴平,孙瑞霞,李长龙[7](2011)在《聚醚磷酸酯的制备及在湿布丝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湿布丝光可提高碱液的渗透性,提高丝光效果,并且节约能源,但该工艺要求助剂具有很好的耐碱稳定性。通过考察合成条件对助剂性能的影响,如渗透性能、沉降时间和耐碱稳定性等,优化了丝光助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即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分数比为3∶1,分批投入五氧化二磷,酯化温度90℃,酯化时间4 h,水解前一次性加水,水解温度为90℃,时间3 h。用该产品进行湿布丝光,并与干布丝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湿布丝光工艺具有较好的丝光效果,并且对织物损伤小。

赖红敏,余宪虎,胡家军[8](2010)在《混合脂肪醇磷酸酯渗透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脂肪醇、环氧乙烷、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筛选出了理想的渗透产品,并通过多组实验数据考察了不同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

赖红敏,余宪虎,胡家军[9](2010)在《混合脂肪醇磷酸酯渗透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以脂肪醇、环氧乙烷、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筛选出了理想的渗透产品,并通过多组实验数据考查不同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强烈搅拌下,分批投入五氧化二磷,原料配比为n(脂肪醇):n(P2O5)=2:1,正辛醇与异辛醇的混合比为1:5时,所得产物有最佳耐碱性和渗透性。

陈胜慧[10](2010)在《强碱介质中磷酸酯钠的浸润行为及其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活性以及与表面活性密切相关的浸润性、起泡稳泡性、聚集行为等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有关强碱介质中的这些基本性质的研究鲜见,尤其是磷酸酯盐类表而活性剂,到目前为止,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浸润性及其机理、起泡稳泡性、聚集行为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许多工序都是在碱介质中进行,例如石油工业的三次采油,造纸行业的碱抽提,纺织印染行业的前处理、碱缩以及碱减量等,因此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造成脱节。强碱介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基质极难被快速而均匀地浸润和渗透,添加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以帮助基质浸润成为必需,有鉴于此,我们研究了二乙基己磷酸酯钠(SEP)、二乙基己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钠(SEPOP)以及它们的复配体系(SEP-SEPOP)在0.5-7.0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耐碱性、浸润性、起泡稳泡性及其聚集行为,并考察了它们在强碱介质中对纤维素纤维原坯织物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表面活性剂在强碱介质中的浸润机理。具体结果如下:1按照GB/T 5556-2003标准,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中SEP、SEPOP和SEP-SEPOP的耐碱性,结果表明,SEP在0.5-6.0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具有最高耐碱级,在6.5-7.0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为耐碱级;SEPOP和SEP-SEPOP在0.5-4.0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为最高耐碱级,在4.5-7.0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为耐碱级。2利用表面张力仪采用悬滴法研究了SEP、SEPOP和SEP-SEPOP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三者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能显着降低氢氧化钠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值远高于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降低值。水溶液中三者的cmc分别为2*10-2mol/L、10-2 mol/L和10-2 mol/L,最低表面张力值分别为33.2mN/m、34.0mN/m和33.8mN/m;氢氧化钠溶液中的cmc值分别8*10-3 mol/L、8*10-3 mol/L和5*10-3mol/L,低于水溶液中的一个数量级;最低表而张力值分别为27.80 mN/m、29.0mN/m和28.2mN/m,也明显高于水溶液中的。3.参照GB/T5558-1999, HG/T 2575-1994标准,采用润湿和浸没法测定SEP, SEPOP和SEP-SEPO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浸润性。参照FZ/T 01071-2008, DIN 53924-1997标准,使用毛细吸收高度法测定它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芯吸高度以表征平衡渗透性。结果表明,1)SEP、SEPOP和SEP-SEPO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具有优异的浸润性,即使浓度较低(10-3 mol/L以下)时,其浸润性也属优良;2)SEP、SEPOP和SEP-SEPOP当其使用浓度低于cmc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浸润性远远超过水溶液中的;当浓度超过cmc时,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浸润性才接近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织物下沉时间达到4-5秒;3)氢氧化钠浓度直接影响到浸润性。从润湿力来看,0.5-7.0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SEP、SEPOP和SEP-SEPOP完全浸没时间分别为1-19秒、1-7秒后1-4秒,SEP-SEPOP润湿性明显优于SEPOP和SEP。从渗透性来看,三者在0.5-5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织物下沉时间分别为3-9秒,2-10秒和2-10秒,渗透力极高;5.5-6.0 mol/L碱液中,织物下沉时间分别为12-27秒,超过120秒和12-28秒;碱浓为6.5-7.0 mol/L时,织物均超过120秒不能下沉,此时渗透力大幅度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此浓度范围内,润湿性仍然良好,在4-19内能够完全浸没。织物之所以不能下沉,其原因是由于碱液浓度过高,溶液密度过大所致,并非因为浓碱使其渗透性失活。总的来说,SEP-SEPOP润湿性明显优于SEPOP和SEP。4利用DLS研究了SEP、SEPOP和SEP-SEPOP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和聚集体尺寸。1)在水溶液中,SEP、SEPOP和SEP-SEPOP浓度分别达2*10-2mol/L、10-2mol/L和10-2mol/L时,开始形成聚集体,其尺寸为4.8nm、3.6m和4.2nm。这与前面实验中当三者浓度分别达到2*10-2mol/L、10-2mol/L和10-2mol/L时,相应的水溶液的表而张力值降至最低范围,意味着溶液体相中表而活性剂分子形成了胶束,两种实验的结果相吻合。2)氢氧化钠溶液中,三者使用浓度很小,仅在10-5-10-3mol/L时,已经形成了聚集体,所测得的聚集体尺寸为0.6 nm,这一一数据与前面实验中当三种表面活性剂浓度均为10-5-10-3 mol/L时,其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张力值显着下降,远远低于同浓度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结果互为印证。3)氢氧化钠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均达10-3 mol/L以上时,聚集体尺寸由0.6 nm增至13.5nm,表明胶束由小的聚集体长大成为棒状;这也与前面实验中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别达到8*10-3 mol/L、8*10-3 mol/L和5*10-3 mol/L时,碱溶液的表面张力值降至最低的结果相吻合,表明体相内胶束已经形成,临界胶束浓度发布为8*10-3 mol/L、8*10-3 mol/L和5*10-3mol/L。5参照GB/T7462-1994标准,采用ROSS-Miles法,用罗氏泡沫仪测定SEP、SEPOP和SEP-SEPOP的发泡力及稳泡力。结果表明:1)SEP、SEPOP和SEP-SEPO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发泡力和稳泡力远低于水溶液中;2)三者在强碱介质中的发泡力与碱浓密切相关,当NaOH浓度由0.5mol/L增至7.0mol/L时,三者瞬时泡高分别由8.4cm降至0.9cm,9.6cm降至0.9cm和9.5cm降至1.4cm,表明碱浓越高,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力越低;3)从稳泡力角度来看,NaOH浓度由0.5mol/L增至7.0mol/L,三者5分钟泡高分别为0.7-2cm,0.6-4cm和1-4cm,表明无论碱浓高或是低,表面活性剂在其中的稳泡力均极小,远小于纯水中的稳泡力,意味着所生成的泡沫极易消去。6利用SEM研究了碱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纤维素纤维原坯织物表观结构的作用和影响。从电镜照片观察到,在强碱介质中添加SEP、SEPOP和SEP-SEPOP对天然纤维素纤维原坯织物进行处理,纤维表面几何结构发生了完全改变,纤维表面由粗糙不平、毛刺满布变为光洁圆润,顺服平整,饱满光滑,纤维品质得以提高,有利于下一步的加工。这一结果充分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使碱液均匀快速润湿纤维表面和渗透织物内部,改善了织物外观,提高了加工质量。7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研发了两个染整前处理助剂:常温一步法冷轧堆助剂,碱减量、碱缩及丝光助剂。前者适用于50g/LNaOH处理浴,后者适用于280g/L高浓度氢氧化钠浴液中。常温一步法冷轧堆助剂通过了实验室小试和中试,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大型实验,结果表明产品在前处理和染色过程中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在浓碱液中具有好的渗透性,低的起泡性。减缩、连续碱减量及丝光渗透剂的使用结果表明,用量为10g/L时,在280g/LNaOH溶液中浸没时间为4秒,下沉时间为14秒,表明在高浓强碱介质中具有优良的浸润性。上述两个产品已经成功用于实际生产中。

二、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不同EO加和数的醇醚磷酸酯盐在织物表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材料
    1.2 仪器
    1.3 测试
        1.3.1 醇醚磷酸酯钾盐表面性质
        1.3.2 耐碱渗透性
        1.3.3 抗静电性
        1.3.4 柔顺性
        1.3.5 织物表面性质
2 结果与讨论
    2.1 醇醚磷酸酯钾盐的表面性质
    2.2 耐碱渗透性
    2.3 抗静电性
    2.4 柔顺性
    2.5 织物表面性质
        2.5.1 亲水性
        2.5.2 表面微观形貌及组分分析
3 结论

(2)高效渗透剂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试验部分
    1.1 织物、试剂及仪器
    1.2 高效渗透剂的制备
        1.2.1 磷酸酯合成工艺
        1.2.2 磷酸酯的性能优化
    1.3 处理工艺
        1.3.1 冷轧堆练漂
        1.3.2 棉织物丝光及染料吸附性能
    1.4 测试方法
        1.4.1 耐碱性
        1.4.2 渗透性
        1.4.3 泡沫力
        1.4.4 毛细管效应
        1.4.5 白度
        1.4.6 顶破强力
        1.4.7 染料吸附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磷酸酯的复配
        2.1.1 A与B复配
        2.1.2 A与C复配
        2.1.3 C与D复配
    2.2 碱浓度对渗透剂E润湿渗透性能的影响
    2.3 高效渗透剂E的应用
        2.3.1 冷轧堆煮漂
        2.3.2 棉织物丝光及染料吸附性能
3 结论

(3)丝光渗透剂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原料及仪器
        织物
        药品
        主要仪器
    1.2 丝光渗透剂的合成
    1.3 测试
        1.3.1 贮存稳定性
        1.3.2 耐碱性
        1.3.3 渗透力
        1.3.4 起泡比
2 结果与讨论
    2.1 影响丝光渗透剂性能的因素
        2.1.1 五氧化二磷和二乙二醇单丁醚质量比
        2.1.2 水解
        2.1.3 反应温度
        2.1.4 反应时间
    2.2 Na OH浓度对丝光渗透剂稳定性及渗透力的影响
    2.3 丝光渗透剂与AEO-9磷酸酯渗透剂对比
3 结论

(4)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1.1.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应用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概述
        1.2.1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
        1.2.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应用
    1.3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第2章 磷酸酯制备方法和组分测定
    2.1 磷酸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2.1.1 磷酸化试剂的种类及特点
        2.1.2 制备方法
    2.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方法
        2.2.1 混合(甲基红-酚酞)指示剂法
        2.2.2 混合(酚酞-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方案与性能测试方法
    3.1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 实验合成内容
        3.2.1 辛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3.2.2 高碳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3.2.3 醇醚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3.3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性能检测内容及方法
        3.3.1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渗透性测试
        3.3.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性测试
        3.3.3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渗透性测试
        3.3.4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3.3.5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测试
        3.3.6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测试
        3.3.7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红外光谱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合成工艺及性能测定分析(一)
    4.1 正辛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4.1.1 投料比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1.2 酯化温度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1.3 酯化时间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1.4 投料比对渗透性能的影响
        4.1.5 正交试验方案
    4.2 异辛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4.2.1 异辛醇正交试验方案
    4.3 辛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
        4.3.1 正辛醇磷酸酯性能测试
        4.3.2 异辛醇磷酸酯性能测试
        4.3.3 辛醇磷酸酯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新能对比
    4.4 十八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
        4.4.1 投料比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4.2 酯化温度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4.3 酯化时间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4.4 正交试验方案
        4.4.5 十八醇磷酸酯合成实验现象及问题
    4.5 十六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
        4.5.1 投料比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5.2 酯化温度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5.3 酯化时间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4.5.4 正交试验方案
        4.5.5 十六醇磷酸酯合成实验现象及问题
    4.6 十二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
        4.6.1 正交试验方案
        4.6.2 十二醇磷酸酯合成实验现象及问题
        4.6.3 最佳合成条件的选择
    4.7 脂肪醇磷酸酯的性能分析
        4.7.1 抗静电性
        4.7.2 乳化性测定
        4.7.3 溶解性
        4.7.4 起泡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合成工艺及性能测定分析(二)
    5.1 AEO-3磷酸酯的合成
        5.1.1 投料比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1.2 酯化温度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1.3 酯化时间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1.4 水解温度、加水量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1.5 合成产物性能测试
    5.2 AEO-7磷酸酯的合成
        5.2.1 投料比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2.2 酯化温度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2.3 酯化时间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2.4 水解温度、加水量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2.5 合成产物性能测试
    5.3 AEO-9磷酸酯的合成
        5.3.1 投料比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3.2 酯化温度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3.3 酯化时间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3.4 水解温度、加水量对磷酸酯合成的影响
        5.3.5 合成产物性能测试
    5.4 醇醚磷酸酯性能对比测试
        5.4.1 渗透性、耐碱性对比测试
        5.4.2 毛效和白度对比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合成磷酸酯结构表征与性能的关系对比
    6.1 合成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结构表征
    6.2 合成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性能对比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磷酸酯盐的合成性能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反应原理
    1.3 合成方法
    1.4 应用实验
    1.5 产物性能的测定
        (1) 耐碱性的测定:
        (2) 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的测定:
        (3) 煮练效果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酯化反应条件的确定
        2.1.1 原料预处理
        2.1.2 投料方式的确定
        2.1.3 AEO5与P2O5物质的量比对产物渗透性能的影响
        2.1.4 反应温度对产物渗透性能的影响
        2.1.5 反应时间对产物渗透性能的影响
    2.2 水解反应条件的确定
    2.3 产物结构分析
    2.4 产物性能的测定
        2.4.1 耐碱性能的测定 (见表6)
        2.4.2 表面张力的测定
        2.4.3 乳化性能的测定
        2.4.4 产物的应用效果测定
3 结论

(7)聚醚磷酸酯的制备及在湿布丝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试验
    1.1 化学药剂与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合成原理与试验
    1.4 织物湿布丝光工艺及染色试验
        1.4.1 湿布丝光
        1.4.2 染色
    1.5 测试方法
        1.5.1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性能测试
        (1) 酸值
        (2) 单、双酯含量[5]
        (3) 耐碱性
        (4) 渗透性
        1.5.2 丝光性能测试
        (1) 强力
        (2) 吸附性能
        (3) 毛效
        (4) 纬向缩水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配比和加料方式对合成助剂耐碱渗透性的影响
    2.2 酯化温度对合成助剂耐碱渗透性的影响
    2.3 酯化时间对合成助剂耐碱渗透性的影响
    2.4 水解工艺对合成助剂耐碱渗透性的影响
    2.5 湿布丝光性能分析
3 结论

(8)混合脂肪醇磷酸酯渗透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与仪器
    1.2 主要反应方程式
    1.3 合成
        1.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1.3.2 磷酸单酯的合成[4~5]
        1.3.3 磷酸双酯的合成
2 性能测试
    2.1 单双酯组分的测定
    2.2 耐碱性检测
    2.3 渗透性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磷酸酯的合成
    3.2 磷酸酯性能检测
        3.2.1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性检测
        3.2.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耐碱渗透力检测
        3.1.2 磷酸酯单双酯含量检测
4 结论与讨论

(9)混合脂肪醇磷酸酯渗透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与仪器
    1.2 主要反应方程式
    1.3 合成
        1.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1.3.2 磷酸单酯的合成[4-5]
        1.3.3 磷酸双酯的合成[4-5]
2 性能测试
    2.1 单双酯组分的测定
    2.2 耐碱性检测
    2.3 渗透性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磷酸酯的合成
    3.2 磷酸酯性能检测
        3.2.1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性检测
        3.2.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耐碱渗透力检测
        3.1.2磷酸酯单双酯含量检测
4 结论

(10)强碱介质中磷酸酯钠的浸润行为及其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表面活性剂
    1.2 浸润和铺展理论基础
        1.2.1 浸润理论
        1.2.2 铺展理论
    1.3 纤维的浸润性能研究状况及其测试方法
        1.3.1 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结构特征
        1.3.2 单纤维浸润性能的研究现状及试验方法设计
        1.3.3 织物浸润性能的研究现状
        1.3.4 织物浸润性能试验方法
    1.4 表面活性剂的浸润性能
    1.5 课题选择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强碱介质中二乙基己基磷酸酯钠的表面活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方法
        2.1.2 试剂及材料
        2.1.3 仪器
    2.2 结果与讨论
        2.2.1 SE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耐碱性研究
        2.2.2 SEP的表面张力测定
        2.2.3 SEP的浸润行为研究(一)
        2.2.4 SEP的浸润行为研究(二)
        2.2.5 SEP的聚集状态研究
        2.2.6 SEP的泡沫性能研究
        2.2.7 SEP的电镜实验——对织物表面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强碱介质中二乙基己基聚醚磷酸酯钠的表面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方法
        3.1.2 试剂和材料
        3.1.3 仪器
    3.2 结果与讨论
        3.2.1 SEPO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耐碱性研究
        3.2.2 SEPOP的表面张力测定
        3.2.3 SEPOP的浸润行为研究(一)
        3.2.4 SEPOP的浸润行为研究(二)
        3.2.5 SEPOP的聚集状态研究
        3.2.6 SEPOP的泡沫性能研究
        3.2.7 SEPOP的电镜实验——对织物表面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强碱介质中二乙基已基及其聚醚磷酸酯钠复配物的表面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方法
        4.1.2 试剂及材料
        4.1.3 仪器
    4.2 结果与讨论
        4.2.1 SEP-SEPOP复配体系最佳配比的确定
        4.2.2 SEP-SEPO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耐碱性研究
        4.2.3 SEP-SEPOP的表而张力测定
        4.2.4 SEP-SEPOP的浸润行为研究(一)
        4.2.5 SEP-SEPOP的浸润行为研究(二)
        4.2.6 SEP-SEPOP的聚集状态研究
        4.2.7 SEP-SEPOP的泡沫性能研究
        4.2.8 SEP-SEPOP的电镜实验——对织物表面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强碱介质中磷酸酯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
    5.1 常温一步法冷轧堆助剂的研发
        5.1.1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5.1.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3 结果与讨论
    5.2 碱缩、连续碱减量及丝光渗透剂研发及应用
        5.2.1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5.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3 结果与讨论
        5.2.4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6.1 SEP的表面活性
    6.2 SEPOP的表面活性
    6.3 SEP-SEPOP的表面活性
    6.4 强碱介质中磷酸酯盐类表而活性剂的应用研究
        6.4.1 常温一步法冷轧堆助剂
        6.4.2 碱减量、碱缩及丝光助剂
致谢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不同EO加和数的醇醚磷酸酯盐在织物表面的应用[J]. 冯宁,赵亭,赵永红,任真. 印染助剂, 2022(01)
  • [2]高效渗透剂的制备及应用[J]. 冯鹏耀,武守营,胡啸林,董玲,陈名扬. 印染, 2018(17)
  • [3]丝光渗透剂的制备与应用[J]. 刘建平. 印染, 2014(13)
  • [4]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刘亨昌.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6)
  • [5]聚醚磷酸酯的制备及在湿布丝光中的应用[A]. 王宗乾,王兴平,孙瑞霞,李长龙. “源明杯”第九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磷酸酯盐的合成性能与应用[J]. 叶俊,华平,方略韬.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1(03)
  • [7]聚醚磷酸酯的制备及在湿布丝光中的应用[J]. 王宗乾,王兴平,孙瑞霞,李长龙. 印染, 2011(04)
  • [8]混合脂肪醇磷酸酯渗透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赖红敏,余宪虎,胡家军.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0(03)
  • [9]混合脂肪醇磷酸酯渗透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赖红敏,余宪虎,胡家军. 当代化工, 2010(01)
  • [10]强碱介质中磷酸酯钠的浸润行为及其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D]. 陈胜慧. 武汉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磷酸酯的耐碱性和渗透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