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增收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冯娇娇[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森格里[2](2021)在《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大国小农”的现实国情下,如何引导小农户有效参与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户增收,而且关系到“农村三产融合”、“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大多数从宏观层面对农村三产融合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农户微观层面研究的文献也不少,但是大多数成果集中在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的收入效应、学习效应等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方面。农户参与产业链主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到底如何?如何量化测度?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户参与产业链融合程度,农户异质性是否对参与产业链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等问题还未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以新疆昭苏县为例,对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企业和旅游景区的融合程度进行测算,具体的影响因素以及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调查样本统计发现:(1)农牧民已经较高程度地参与了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企业和旅游景区的融合发展;(2)农牧民的参与意愿较高,说明农牧民对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政策认可度高,大部分农牧民愿意参与马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二)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法量化测度发现: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程度在[0,0.40)区间范围内,总体融合度偏低,农牧民参与合作社融合程度(0.32)最高,其次为旅游景区(0.16),最后是企业(0.13),这表明合作社在农牧民参与产业链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1)农牧民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的意愿显着的正向影响融合程度;(2)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中,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的中信息获取能力中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风险应对能力对参与企业和旅游景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资源经营能力对参与企业有显着正向影响;环境支撑能力中,政府组织培训在参与合作社中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参与旅游景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在参与合作社、企业中显着正向影响;(3)农牧民在生产要素投入对参与旅游景区融合程度有显着正向影响,个人技能投入对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和企业都有显着正向影响,养殖规模投入在参与合作社、企业有显着正向影响。(四)从农牧民的异质性与参与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比较进行分析:(1)不同年龄中:低龄段、高龄段农牧民参与合作社、旅游文化节目显着的正向影响;自主发展能力中了解信息类型、获取信息渠道能力、养殖规模扩大想法中低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组织培训中高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高龄段更显着的负向影响;在投入行为中:生产要素投入和个人技能投入低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2)不同教育程度中:参与合作社、旅游文化节目意愿中低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信息获取渠道、增加饲料能力低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对高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3)不同收入中:与合作社意愿中高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旅游景区销售意愿低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能力、生产要素投入、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低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规模扩大想法、主动了解政策高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4)不同养马规模中:参与合作社意愿规模小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参与企业意愿、养殖规模扩大想法和政府组织培训、主动了解政策、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大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在规模大和规模小农牧民均显着的正向影响;合作风险在规模小农牧民显着的负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在规模小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5)不同模式对融合程度影响因素比较中发现:参与合作社中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农户+合作社模式下旅游景区销售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在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在农户+合作社模式、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均正向显着;获取信息渠道在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组织培训在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显着的正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在农户+企业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个人技能投入在农户+合作社模式、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均正向显着影响;养殖规模投入在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充分发挥马产业资源优势,带动农牧民增收;(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经营体系;(3)提升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投入行为,增强马产业链融合发展;(4)完善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补贴优惠政策;(5)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李青[3](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真月[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以北京西大营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要矛盾发展转变,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城镇化率虽已达到近58%,但城乡间的二元结构体制仍然存在,并成为制约着乡村发展的瓶颈,乡村的“三农”问题变成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乡村数量多、占地广,存在问题复杂多样,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在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分类别的振兴乡村建设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据《2018-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下,亟待解决当下振兴乡村的难题,文章旨在按国家政策提出乡村要分类施策的原则上,旨在针对集聚提升这类乡村进行深入研究,寻求影响这类乡村的集聚提升的增长点,提出在空间上如何发展的适宜性策略,实现乡村内生循环的可持续的振兴战略。针对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识别,首先,论述了这类乡村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功能性特征;在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吸纳搬迁类乡村的发展性特征;以及与其他类型的差异性特征。其次,根据集聚提升类乡村的本质特征,进一步从空间区位、产业发展、地域环境的角度细化乡村类型。最后提取出影响这类乡村发展的不可调控因子和可调控因子。针对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主要由可调控因子从经济产业、风貌文化、生态环境、人才组织四个的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层面下集聚提升类乡村在空间发展上需要改善的规划策略。以北京市西大营村实证研究为例,分析西大营村基础资源条件评估以及现存发展问题,分析西大营村集聚提升的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于西大营村集聚提升的空间发展策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研究对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将集聚提升类乡村再进一步细致划分类别,给出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保障乡村振兴的实操性与应用性。
向勇[5](2020)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瑞玲[6](2020)在《苍南县番茄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农业看温州,温州农业看苍南。苍南县是浙江乃至全国番茄的重点生产区域,番茄种植已经成为带动苍南县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本文对苍南县的番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运用优劣势分析法、文献阅读法对苍南县番茄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整体、深入的分析。苍南县番茄产业的主要发展优势:冬季温光资源优势、季节和时空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市场销售网络优势、政策支持优势;不利因素:专业化程度不高,技术人员缺乏、市场硬件设施程度不高、区域性公共品牌尚需提升、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育苗产业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对苍南县的番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认为苍南县番茄产业未来发展应发挥有利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苍南县番茄产业绿色发展的途径:(1)加强番茄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和宣传力度;(2)加强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标准化番茄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化番茄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3)加强番茄交易平台建设、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组织、改变营销模式;(4)提高番茄加工和商品化处理水平、建设产业园、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培育区域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5)建立公开透明的番茄产业信息系统、建设番茄产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番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优化农业保险机制、建立番茄产业应急机制。
李娜[7](2020)在《农村低保目标瞄准偏差问题研究 ——以S市Q镇为例》文中提出目标瞄准是低保政策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农村低保政策作为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一环,能否做到精准瞄准、靶向治疗,兜好底线,维护好困难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现阶段,学术界关于低保政策的研究较多,但对瞄准问题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式,运用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主要在S市Q镇开展调研,针对目前Q镇农村低保瞄准的实施状况进行研究,计算样本地的瞄准效果是否存在偏差,从低保目标瞄准的政策机制、执行过程、动态管理三个层面深入剖析农村低保政策瞄准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公共执行理论模型从政策体系、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实施环境四个层面阐释成因,在以上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瞄准效果的建议。研究发现,随着农村的精准治理工作的推进,低保工作不断完善,已经摸索出一些有效的瞄准方法,但是在瞄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瞄准偏离的现象,存在漏保率和错保率。目标瞄准存在偏差说明农村低保在瞄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目标瞄准的政策机制中,存在低保助力脱贫政策降低瞄准效果、低保福利叠加造成福利依赖、低保政策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在瞄准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基层执行队伍力量薄弱、社区提名淡化申请环节、家庭经营收入与转移收入仍难以核实、民主评议环节公平性有待提高、瞄准高精准与低成本无法兼顾等问题;在低保对象的后续管理中,存在低保户退出不及时、社会组织管理缺位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策体系层面,低保奖惩机制不完善,动态核查机制不健全;执行主体层面,基层干部“经纪人”导向且对低保瞄准的重视程度较低,基层自治职责约束效力较弱;目标群体层面,村民参与与监督意识淡薄,对低保权责观理解偏差,困难群体存在趋利心理;实施环境层面主要受村庄内差序格局的影响、村庄内的文化影响及村庄内结构特征的影响,如村庄团结程度、民族数量和外出人口数量等。为此,政府、低保经办人员、“村两委”、贫困群体、社会大众应共同发力,提高瞄准精准度。完善机制,提高农村低保救助水平;精准执行,凝聚各方管理协作力量;加强管理,确保低保瞄准公开透明。
吴中楠[8](2020)在《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时代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是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长沙县作为三年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县单位,如何才能利用自身优势,开辟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实现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是其当下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化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调研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对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做整体性分析。发现其在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具备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从“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次构建长沙县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现有美丽乡村评价体系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指标选取,构建五大类指标共24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与评价分值;再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获取的原始数据对2014年到2018年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其存在乡村规划引领作用不充分、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有效治理不全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最后从“五美”层面提出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具体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态势积极向好,正朝着“五美”目标全面均衡发展。不仅要发挥政府、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强大合力,将“外表之美”变“内涵之美”,推动农村共建、共治和农民脱贫增收,还要注重在建成之后继续维护建设成果和再建设,才能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保障、有秩序、可持续发展,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宫杜天宇[9](2020)在《基于可持续理念下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之间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农村及农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农产品收益低、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文化畸形化等农村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农产品收益低问题进行探究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对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进行系统性的探索,总结归纳出其设计策略。从包装设计的角度切入,力求为农产品收益问题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基于“可持续理念”对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设计进行全面的研究,充分了解初加工农产品包装所处时代背景,确定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了解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的应用方法及原则。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重要性出发,引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对可持续理念进行解读、对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进行的梳理,论述了可持续理念在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的应用价值;其次在可持续设计、设计美学、符号学等具体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案例对可持续理念在初加工农产品包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可持续理念在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及方法进行探究,最后在杓峪村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中进行验证。通过对初加工农产品的包装进行设计研究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可持续理念注入初加工农产品包装中可对初加工农产品生态、包装生态进行制约,最终形成初加工农产品包装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可持续理念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包装发展的良性循环。
王天宇[10](2020)在《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文中研究表明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极大激发了我国的发展活力与潜力,使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尤其表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带动我国整体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在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缺乏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协调共进,导致时至今日,农村发展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滞后状态。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强调对农村发展、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全面支持,并且着重指出,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整体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需要有创新性思路的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依据中国特色和具体国情来进行推进深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首先认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现代产业的坚实支撑(包括一、二、三产业)。农村整体与现代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农村现代化就是一种无本之木。因此,欲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农村高质量全面发展,必须依靠以现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经济要素在农村的植入、扎根、支撑及对农村传统体系的持续改造,打造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大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发展与植入现代经济要素、依靠现代产业全面带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曾经有过许多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早期代表有过辉煌的历史,极大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和农村日益富裕,对农村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资金供应向大企业倾斜,技术人才和技术品牌的严重缺失,特别是国内市场环境总体上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而路径依赖下的乡镇企业恰恰缺乏在过剩经济中最重要的竞争和发展利器——技术特色。在这些背景条件下,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前景日益渺茫。同时,我们也充分关注到,除了乡镇企业的衰落,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同样处于艰难困境之中,其原因与乡镇企业如出一辙,关键就是技术进步缓慢、缺乏大企业的技术引领、特别是缺乏极其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集聚协作平台,及因集聚协作而引发的众多技术进步激励效应。由此,特色小镇建设就具有重大意义:依托本地独特资源禀赋,瞄准我国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转型提升,引入集聚相关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及本地特色乡镇企业,细化分工协作,培育、壮大、发展具有明显现代意义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村发展最重要的经济依靠力量,以现代产业支撑并全面协调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及目前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重要的现代力量,更重要的是,特色小镇建设历史性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大重要难题:即既通过集聚协作效应加速中小企业提升,又充分依靠这一支现代力量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实现两者有效互动提升。因此,特色小镇就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成为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集聚平台、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农村全面对接城市化和工业化及现代服务的重要通道。在这基础上,本文充分研究现代产业对传统农村的全面改造,认为现代产业带来了全新的革命性气息:现代产业本身是对传统农村产业的根本性改造;现代产业带来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现代产业所要求的全新社会服务和空间环境;现代产业所带来的农村与外界全面对接等。本文同时进一步深化分析特色小镇的功能:第一,植入现代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将现代产业的根系进一步深入到乡镇一级,并且十分强调专业化集聚,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乡村发展的经济基础;特色小镇通过现代产业与乡村资源的对接,拉动乡村资源的价值回归,创造更多的乡村社会财富,成为乡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增长极;第二,特色小镇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机制。通过产业规模集聚协作效应,总体上加速中小企业技术进步:通过规模效应、协作效应、学习效应、品牌效应等产业集聚所产生的细分效应,更利于营造中小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特色小镇及特色产业的市场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扩张,有利于中小企业所集聚的产业品牌与特色小镇品牌的提升。结合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两大发展难题(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来研究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功能指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显着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时代要求。特色小镇发展必须紧密契合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的迫切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并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强调中国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生命线,无“特”就无“特色小镇”。而产业特色愈明显,就愈能促进特色小镇更加蓬勃健康发展。本文最后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典范——浙江“大唐袜艺小镇”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令人鼓舞的是,从产业特色、品牌效应、企业提升、乡村富裕、农村发展等不同角度,“大唐袜艺小镇”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答卷。本文对中国特色小镇如何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性契合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提升的三者互动关系与机制,进行了有一定创新性意义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清晰突出中国特色小镇的功能倾向。
二、农民增收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增收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2)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农业产业链相关概念 |
1.2.2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必要性研究 |
1.2.3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模式研究 |
1.2.4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影响因素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牧民 |
2.1.2 现代马产业 |
2.1.3 马产业链 |
2.1.4 农户参与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昭苏县马产业链发展情况 |
3.1 昭苏县马产业发展情况 |
3.1.1 昭苏县畜牧业发展情况 |
3.1.2 昭苏县马产业链发展情况 |
3.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现状调查 |
3.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现状分析 |
3.3.1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收入情况 |
3.3.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参与意愿 |
3.3.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自主发展能力 |
3.3.4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投入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 |
4.1 测算方法 |
4.2 样本的选择 |
4.2.1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收入情况 |
4.2.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企业收入情况 |
4.2.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旅游景区收入情况 |
4.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模型阐述 |
5.3 农牧民参与合作社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变量定义与描述 |
5.3.2 模型结果分析 |
5.4 农牧民参与企业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变量定义与描述 |
5.4.2 模型结果分析 |
5.5 农牧民参与旅游景区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变量定义与描述 |
5.5.2 模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1 农牧民异质性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1.1 农牧民不同年龄段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1.2 农牧民不同教育程度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
6.1.3 农牧民不同收入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
6.1.4 农牧民不同养马规模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
6.2 不同模式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农牧民普遍参与马产业链融合且参与意愿较高 |
7.1.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程度总体偏低 |
7.1.3 农牧民能力和要素投入对其马产业链融合程度有显着性正影响 |
7.1.4 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充分发挥马产业资源优势,带动农牧民增收 |
7.2.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经营体系 |
7.2.3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参与意识 |
7.2.4 提升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投入行为,增强马产业链融合发展 |
7.2.5 完善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补贴优惠政策 |
7.2.6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养马农牧民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以北京西大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对乡村发展的引导 |
1.1.2 乡村问题成为国家发展的桎梏 |
1.1.3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村”与“城市” |
1.2.2 乡村振兴战略 |
1.2.3 集聚提升类乡村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案例借鉴 |
2.1 基础理论 |
2.1.1 中心地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 |
2.1.3 空间生产理论 |
2.2 国外案例借鉴 |
2.2.1 日本小布施町 |
2.2.2 德国施泰纳赫 |
2.3 国内案例借鉴 |
2.3.1 上海市月浦镇段泾村 |
2.3.2 苏州市渭塘镇凤凰泾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识别 |
3.1 集聚提升类乡村的特征 |
3.1.1 不同层面的功能性特征 |
3.1.2 乡村集聚提升的发展性特征 |
3.1.3 与其他类型的差异性特征 |
3.2 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分类 |
3.2.1 从空间区位来分类 |
3.2.2 从产业发展来分类 |
3.2.3 从地域环境来分类 |
3.3 影响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因子 |
3.3.1 指标的提取 |
3.3.2 不可调控因子 |
3.3.3 可调控因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
4.1 经济产业层面 |
4.1.1 盘活低效土地资源 |
4.1.2 发展区域产业竞合点 |
4.1.3 基础设施建设补充 |
4.2 风貌文化层面 |
4.2.1 建筑院落空间 |
4.2.2 街巷肌理空间 |
4.2.3 节点标识空间 |
4.3 生态环境层面 |
4.3.1 山 |
4.3.2 水 |
4.3.3 林 |
4.3.4 田 |
4.3.5 路 |
4.4 人才组织层面 |
4.4.1 建立人才培养数据库 |
4.4.2 拓展资金保障渠道 |
4.4.3 构建基层自治管理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西大营村实证研究 |
5.1 西大营村基础条件认知 |
5.1.1 资源条件梳理 |
5.1.2 实地乡村调研 |
5.1.3 现存乡村问题 |
5.2 西大营村集聚提升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1 指标的提取 |
5.2.2 不可调控因子 |
5.2.3 可调控因子 |
5.3 西大营村集聚提升发展的策略 |
5.3.1 优化产业结构 |
5.3.2 引导风貌文化 |
5.3.3 管控生态空间 |
5.3.4 保障人才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6)苍南县番茄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番茄是一种重要的果蔬作物 |
1.1.2 番茄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良好 |
1.1.3 苍南县具有发展番茄的良好条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基础和难点 |
第2章 国内外番茄生产发展概况 |
2.1 番茄的价值 |
2.1.1 番茄的营养成分 |
2.1.2 番茄的营养价值 |
2.2 国外番茄生产发展概况 |
2.2.1 世界番茄种植概况 |
2.2.2 世界番茄加工概况 |
2.2.3 世界番茄栽培模式概况 |
2.3 国内番茄生产发展概况 |
2.3.1 我国番茄产业研究 |
2.3.2 我国番茄生产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番茄生产的特点 |
2.3.4 我国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苍南县番茄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
3.1 苍南县基本概况 |
3.2 苍南县番茄生产现状 |
3.2.1 苍南县番茄的种植历程、区域分布 |
3.2.2 苍南县番茄生产主体、规模化水平 |
3.2.3 苍南县番茄种植设施水平 |
3.2.4 苍南县番茄种植品种 |
3.2.5 苍南县番茄的栽培技术应用 |
3.3 苍南县番茄销售现状 |
3.3.1 苍南县番茄的营销渠道 |
3.3.2 苍南县番茄的经济收益 |
第4章 苍南县番茄产业优劣势分析 |
4.1 产业发展优势 |
4.1.1 冬季温光资源优势 |
4.1.2 季节和时空优势 |
4.1.3 交通区位优势 |
4.1.4 市场销售网络优势 |
4.1.5 政策支持优势 |
4.2 产业发展不利因素 |
4.2.1 专业化程度不高,技术人员缺乏 |
4.2.2 市场硬件设施程度不高 |
4.2.3 区域性公共品牌尚需提升 |
4.2.4 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
4.2.5 育苗产业发展缓慢 |
第5章 加快苍南县番茄产业发展的对策 |
5.1 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与扶持 |
5.1.1 加强番茄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
5.1.2 加强番茄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
5.1.3 加大番茄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 |
5.2 建设番茄种植生产体系 |
5.2.1 加强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 |
5.2.2 加强标准化番茄生产基地建设 |
5.2.3 加强规范化番茄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 |
5.3 建立健全交易市场支撑体系 |
5.3.1 加强番茄交易平台建设 |
5.3.2 培育和壮大专业合作组织 |
5.3.3 改变营销模式 |
5.4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约化 |
5.4.1 提升番茄加工及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 |
5.4.2 加大品种结构调整,降低产业风险 |
5.4.3 延长番茄产业链,建设产业集聚区 |
5.4.4 培育区域龙头企业 |
5.4.5 强化品牌建设 |
5.5 建设番茄产业保障体系 |
5.5.1 建立公开透明的番茄产业信息系统 |
5.5.2 建立番茄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
5.5.3 强化番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5.5.4 完善优化农业保险机制 |
5.5.5 建立番茄产业应急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农村低保目标瞄准偏差问题研究 ——以S市Q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1.2 目标瞄准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创新 |
第三章 农村低保目标瞄准现状 |
3.1 我国农村低保基本情况 |
3.2 样本概况 |
3.2.1 Q镇概况 |
3.2.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 农村低保目标瞄准实施概况 |
3.3.1 保障标准 |
3.3.2 瞄准方法 |
3.3.3 瞄准程序 |
3.3.4 监督管理 |
3.4 农村低保目标瞄准效果评估 |
3.4.1 瞄准效果的测量指标 |
3.4.2 瞄准效果分析 |
第四章 农村低保目标瞄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农村低保目标瞄准存在的问题 |
4.1.1 目标瞄准政策机制问题 |
4.1.2 目标瞄准执行过程问题 |
4.1.3 低保对象动态管理问题 |
4.2 农村低保政策目标瞄准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政策体系层面成因分析 |
4.2.2 执行主体层面成因分析 |
4.2.3 目标群体层面成因分析 |
4.2.4 实施环境层面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农村低保目标瞄准的优化策略 |
5.1 完善机制,提升农村低保救助水平 |
5.1.1 建立主动发现机制 |
5.1.2 完善低保退出机制 |
5.1.3 实行违规惩罚机制 |
5.1.4 加大政策宣传 |
5.1.5 明确权责归属 |
5.2 精准执行,凝聚各方管理协作力量 |
5.2.1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
5.2.2 提高部门协作水平 |
5.2.3 专业机构参与瞄准 |
5.3 加强管理,确保低保瞄准公开透明 |
5.3.1 发挥群众监督力量 |
5.3.2 依托乡土精英力量 |
5.3.3 提高动态监管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8)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2 美丽乡村的内涵 |
2.1.3 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乡村振兴战略 |
2.2.2 生态文明理论 |
2.2.3 城乡一体化 |
3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 |
3.1 长沙县概况 |
3.1.1 区域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
3.2.1 坚实的产业基础 |
3.2.2 便捷的交通区位 |
3.2.3 丰富的自然资源 |
3.2.4 广袤的人文旅游资源 |
3.3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实践 |
3.3.1 以“布局美”为引领,编制发展规划 |
3.3.2 以“产业美”为动力,发展经济产业 |
3.3.3 以“环境美”为基础,推进环境整治 |
3.3.4 以“生活美”为条件,强化公共服务 |
3.3.5 以“风尚美”为灵魂,弘扬乡风文明 |
4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4.1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
4.1.1 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标准 |
4.1.2 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标准 |
4.2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
4.2.1 评价指标缺乏适用性 |
4.2.2 指标权重缺乏主次性 |
4.3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体系目标 |
4.3.2 评价体系原则 |
4.3.3 指标设计与选取 |
4.3.4 评价体系构建 |
4.4 设计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模型 |
4.4.1 指标测度方法 |
4.4.2 指标权重确定 |
4.4.3 评价分值确定 |
5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分析 |
5.1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 |
5.1.1 数据来源与整理 |
5.1.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5.2.1 乡村规划引领作用不充分 |
5.2.2 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
5.2.3 生态环境有效治理不全面 |
5.2.4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 |
5.2.5 人才管理体制建设不健全 |
6 推进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策略 |
6.1 坚持引领规划,彰显布局之美 |
6.1.1 科学规划设计 |
6.1.2 因地制宜布局 |
6.2 坚持融合发展,培育产业之美 |
6.2.1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
6.2.2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
6.2.3 提升龙头企业品牌效应 |
6.3 坚持推进治理,塑造环境之美 |
6.3.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6.3.2 培养农民生态理念 |
6.3.3 健全整治长效机制 |
6.4 壮大集体经济,构造生活之美 |
6.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4.2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
6.4.3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 |
6.5 坚持共建共享,展现风尚之美 |
6.5.1 引导农民主动参与 |
6.5.2 强化乡村人才支撑 |
6.5.3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可持续理念下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1.创新点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图 |
二、可持续理念分析及初加工农产品包装概述 |
(一)可持续理念概述 |
1.可持续理念的解读 |
2.可持续理念的概念与发展 |
3.可持续理念下的核心要素 |
4.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 |
5.可持续设计解读 |
6.可持续设计的设计原则 |
(二)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
1.初加工农产品概述 |
2.初加工农产品的分类 |
3.初加工农产品对包装设计的要求 |
4.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三、可持续理念与初加工农产品包装之间的关系 |
(一)可持续理念在初加工农产品包装中的运用价值 |
1.品牌价值 |
2.商业价值 |
3.社会价值 |
(二)可持续理念在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的设计分析 |
1.政府角度分析 |
2.企业角度分析 |
3.农户及农村合作社角度分析 |
4.设计师角度分析 |
5.消费者角度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四、可持续理念下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
(一)可持续理念下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材料选择 |
1.初加工天然材质 |
2.深加工天然材质 |
3.新型可持续材料 |
4.生态材料的特性 |
5.农产品生态包装的常用材料 |
(二)可持续理念下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结构造型设计 |
(三)可持续理念下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平面构成要素 |
1.色彩设计 |
2.图形设计 |
3.字体设计与编排 |
(四)可持续理念下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的文化因素 |
(五)可持续理念下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的设计策略 |
1.生态可持续 |
2.设计可持续 |
3.文化可持续 |
五、可持续理念下的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设计实践 |
(一)前期调研 |
1.山东沂源杓峪村村概况及相关设计联想 |
2.可推广的当地农产品种类及设计点发掘 |
3.当地初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 |
4.初加工农产品包装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
(二)可持续理念应用于杓峪村初加工农产品包装的意义 |
1.文化意义 |
2.经济意义 |
(三)设计理念的定位 |
1.地域文化定位 |
2.目标群体定位 |
3.时代要求定位 |
(四)设计方案 |
1.生态可持续材料的选取与使用 |
2.造型设计 |
3.工艺设计 |
4.视觉元素的提取与运用 |
5.文化内涵的注入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及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重点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与完善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进一步完善 |
第二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
二、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 |
四、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 |
第二节 中小企业升级研究综述 |
一、中小企业升级的概念 |
二、中小企业升级路径 |
三、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原因 |
第三节 乡村振兴研究进展 |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 |
二、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 |
四、乡村振兴的难点、障碍及其关键 |
第四节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简评 |
第三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与乡村振兴三者契合互动的逻辑 |
第一节 三者互动关系所反映的现实发展困局 |
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农村发展的脱节 |
二、中小企业亟需适宜发展平台加快转型提升 |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契合互动效应 |
第二节 三者契合互动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乡村振兴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心目标 |
二、特色小镇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枢平台 |
三、中小企业提升:三者互动关系的动力因素及其契合 |
第三节 三者互动关系的理论解释 |
一、三者互动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增长极 |
三、中小企业转型提升:企业集聚理论的应用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中特色小镇的功能指向 |
一、农村全面对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
二、植入现代产业,对接中小企业,打造现代经济体系 |
三、融入现代经济体系,挖掘乡村存量资源的现代价值 |
四、特色小镇建设将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样板 |
五、特色小镇引发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性完善的紧迫需求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目前中小企业总体发展状况 |
二、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表现 |
三、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
第二节 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优势体现 |
一、更具针对性的综合服务优势 |
二、凸显产业链集聚的加速提升优势 |
三、比较城市地区的综合成本优势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特色功能 |
一、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孵化平台 |
二、特色产业:专业性中小企业竞争性的集聚 |
三、集聚效应:中小企业提升加速器 |
第四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作用机制 |
一、集聚效应:特色小镇加速器的核心功能 |
二、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 |
三、集聚产生的协作效应 |
四、集聚产生的学习效应 |
五、集聚产生的品牌效应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要点及理论解释 |
一、当前中国乡村衰落主要表现及原因 |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理论解释 |
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功能 |
一、增长极: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核心功能 |
二、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的三大支撑功能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振兴乡村的促进机制 |
一、资源要素集聚机制 |
二、现代发展动力机制 |
三、协调统筹融合机制 |
第四节 简要小结 |
第六章 大唐袜艺小镇:产业集聚转型提升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大唐袜艺小镇的发展演进 |
一、大唐镇基本概况 |
二、大唐袜艺小镇的产业演进过程 |
三、大唐袜艺小镇的空间演进过程 |
第二节 大唐袜业小镇发展效应分析 |
一、特色产业:集聚与集约效应 |
二、乡村振兴:综合带动效应 |
三、本地及周边地区现代化发展:带动效应 |
第三节 简要总结与借鉴 |
一、特色小镇的区位与资源特色 |
二、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培育 |
三、特色小镇的产业与文化融合 |
四、特色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协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中国特色小镇发展与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三者有效互动契合 |
二、中国特色小镇的适宜环境将加速中小企业提升 |
三、中国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的功能机制 |
第二节 剖析特色小镇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
一、发挥优势,注重服务 |
二、搭建平台,强化融合 |
三、有机契合,互促共进 |
第三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在特色小镇的遴选与培育方面:产业产品特色是第一选择 |
二、在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方面:专业化合作是主要方向 |
三、在特色小镇服务中小企业方面:适宜综合环境是重要考虑 |
四、在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制定乡村全面发展规划是重要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农民增收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冯娇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D]. 森格里.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以北京西大营村为例[D]. 王真月.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机制研究[D]. 向勇. 东南大学, 2020
- [6]苍南县番茄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 李瑞玲.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7]农村低保目标瞄准偏差问题研究 ——以S市Q镇为例[D]. 李娜. 济南大学, 2020(01)
- [8]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D]. 吴中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9]基于可持续理念下初加工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D]. 宫杜天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D]. 王天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