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针织机辅助装置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鞠斐[1](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杨瑒[2](2020)在《基于双面无缝机集成针织柔性传感器的鞋面织物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双面无缝针织机编织的半成形鞋面织物,具有优异的耐磨透气性、轻便柔软性等特点,其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因此受到消费者和制造商的喜爱。但是目前对这一半成形鞋面织物的性能探讨较少,因此关于这一半成形鞋面的编织、性能测试及后期应用都有待研究。针织柔性传感器作为智能化纺织品中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将之应用于圆编半成形鞋面织物上,对人体脚部的压力进行监测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将双面无缝针织机编织的鞋面织物与针织柔性传感器相集成,并探讨其物理和力-电等性能,将会为智能鞋面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双面无缝针织机的编织原理和人体脚部结构特点,设计五种组织结构的织物来满足鞋面功能分区的要求。编织了带弹性纱且织入导电纤维传感器的织物、带弹性纱织物以及不带弹性纱织物,经过后整理后,制备了织入传感器弹性鞋面织物、黏贴传感器弹性鞋面织物和黏贴传感器非弹性鞋面织物三类试样。对有弹性织物和无弹性织物试样的相关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探讨了不同结构和是否添加弹性纱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弹性织物的顶破性能优于非弹性织物,不同结构织物顶破强力顺序为衬纬>双罗纹>空气层>小网眼>大网眼。织物中添加弹性纱增强其耐磨性能,网眼类织物的耐磨性能较差,易产生孔洞破损,双罗纹与空气层织物的耐磨性能较好。弹性鞋面织物的透气性略逊于无弹性鞋面织物,孔隙较大的网眼类织物上具有优异的透气性,空气层和双罗纹织物的透气性能较差。分别对织入传感器弹性鞋面织物、黏贴传感器弹性鞋面织物和黏贴传感器非弹性鞋面织物进行了压-电性能测试,考察传感器与织物集成形式、是否添加弹性纱以及织物结构对织物压力-电阻的影响。随着顶压测试进行,织物压力增大,相应的电阻也增大。双罗纹和空气层织物上织入传感器的灵敏度较其他传感器高,黏贴传感器间灵敏度差异性较小。织入传感器弹性织物的压力大小顺序为衬纬>双罗纹>小网眼>大网眼>空气层,黏贴传感器弹性织物的压力大小顺序为衬纬>双罗纹>大网眼>空气层>小网眼,黏贴传感器非弹性织物的压力大小顺序为空气层>大网眼>双罗纹>衬纬>小网眼,不同结构的弹性织物的压力值普遍低于非弹性鞋面织物。经过15次顶压测试,织物的压力和电阻都呈减小趋势,但是其衰减量大小与是否添加弹性纱有关。
徐秀升[3](2019)在《直驱式针织圆纬机驱动阵列多物理场耦合研究与实验》文中指出织针驱动方式是提高针织圆纬机效率的关键,现有针织圆纬机的织针选针和驱动过程均依靠选针器配合三角凸轮机构实现,该种驱动方式因受到机械结构、材料特性、器件原理等因素的限制,已成为针织圆纬机进一步提速的瓶颈。针对此问题,本文结合针织原理和磁悬浮技术,提出磁悬浮式直驱织针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织针(与永磁体连接为一体)与电磁线圈组合为磁悬浮混合系统,线圈通电产生可控磁场,通过永磁体作用于织针,驱动织针完成相应功位。对于磁悬浮系统而言,混合驱动模型的组合方式及驱动线圈结构决定着其性能的高低,通过建立其数学模型及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可求出高性能驱动模型和结构。另外,单驱动线圈及其阵列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电磁场、温度场等多物理场耦合,耦合作用使织针运动不稳定,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可对耦合加以分析,提出解耦方法,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在足够驱动力要求下,为缩小驱动线圈尺寸,实现织针紧密阵列,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法对有限长螺线管空间磁场分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线圈内部3倍半径对称范围内磁场感应强度最大,临近两端衰减较快。基于此,提出了织针在驱动线圈内部运动的悬浮式对称混合驱动模型,该模型相较于传统端部弹射型,驱动力更大,径向尺寸减小一倍。同时,为满足织针运动平稳性要求,依据电磁场理论,建立了织针受力与驱动结构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积分函数求解数学关系,得到了一种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结构,通过仿真和实验发现,该结构驱动力平稳性优于圆柱形。依据所设计驱动模型,分别对磁悬浮式直驱针织圆纬机的针织机构、输纱机构、牵拉卷曲机构及控制机构进行了设计,建立了5英寸、32针、2路主动同步输纱的直驱式圆纬样机。依据电磁场、温度场理论,分别使用Ansoft Maxwell和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平台对所设计单驱动线圈及其阵列的磁场、温度场及其耦合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轴向磁场强度在织针运动段内较大,且分布均匀,符合设计要求。但由于驱动线圈外部磁场存在发散分布,因此阵列间存在磁场耦合,导致织针运动波动,基于磁路原理,在使用铁磁质材料进行屏蔽后,可大幅减弱相互间干扰程度,从而可提高织针系统运动稳定性。线圈温度场从初级到次级呈递增分布状态,次级线圈区域温度最高,而热传导接合面处热流量最大,因此,可重点针对此区域进行散热,降低系统稳态温度。同时,采用松散耦合法,在Maxwell 3D和Steady-State Thermal模块中对单驱动线圈及其阵列的磁热耦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当单驱动线圈激励为恒定电流,且频率变化较低时,磁热耦合作用较弱,但当其频率变化较快时,则需充分考虑其耦合所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多驱动阵列系统而言,即使激励变化很小,其磁热耦合作用仍较明显,使驱动阵列系统温度上升约7.5℃,因此,在热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其耦合影响,对整个驱动阵列系统进行充分散热。通过在线针织实验,分别对比了激励电压大小和频率不同情况下的针织效果,对比发现:当激励电压因波动而不足时,驱动力由于变小,从而导致织针运动轨迹不完整,发生针织错误。当激励频率过大或过小时,则会导致织针轨迹与输纱轨迹错开而发生针织错误。故对某一针织系统而言,存在最优折中激励大小和频率,但可通过改善系统响应性能来提高。
周正驰[4](2019)在《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针织行业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成的产业链。其中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作为编织机的一种,其效率高、成本低、定制性强,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稳固住国内市场,并且扩展国外市场,本课题设计改良了现阶段国内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控系统,能够适应七针、十针、十三针等针板,可以编织各种特殊形状的手套,以及更多、更复杂的提花花型,满足了现今人们对手套品质、美观程度日渐提高的要求。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增加更多的功能模块,提升了机器生产效率,可以一人管理数十台机器,并且机头编织速度达到1.5m/s,平均每6分钟完成一双复杂的提花成人手套,比传统机器效率提高了 2~3分钟左右,大大减少了如今日益提高的人力成本。因此本课题开发的新型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价值。本文首先叙述了针织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背景,并着重介绍了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技术分析。接着说明了本课题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之后根据功能需要和技术指标制定了硬件系统方案和软件系统流程,并提出了以两路独立CAN总线为通讯方式,多硬件单板的电控系统方案以及使用ARM+CPLD的多处理器结构提高产品性能。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设计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了对伺服电机,8台步进电机,16个电磁铁以及12个选针片的协调动作控制,4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以及人机交互功能模块的设计。同时,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包括了花型解析流程,编织控制逻辑,步进电机控制流程,CPLD逻辑控制步骤以及各通讯协议。最后,所设计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经过模块测试以及多次的现场联调,完成了目标要求。并在之后近一年的国内外市场检验下,不断的更新升级,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辅助功能越来越多,人机交互系统更为人性化。相比较国内其他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有着高性价比的市场优势。
陈舒阳[5](2018)在《女子贴体瑜伽裤结构与面料契合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之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而瑜伽运动能够促进身心平衡和释放压力,与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相契合。而瑜伽运动包含较多人体舒展和拉伸,这对瑜伽裤装的功能性要求较高。因此针对瑜伽运动特点,对瑜伽裤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使其能够提高修习者穿着舒适性需求,是课题研究的初衷。本课题是以20-30岁的年轻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通过市场调研分析贴体瑜伽裤的现状以及瑜伽修习者的需求喜好。本文以瑜伽裤结构与面料的契合点为着眼点,对实际有效的216份瑜伽服消费者的问卷调研结果,以提升消费者穿着舒适性需求为最终目标,为针对瑜伽裤装结构进行优化探索。本课题通过胶带法获取人体下身静态结构基础版型;并筛选10名165/66A范围的女性瑜伽运动修习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测量体表画线法针对不同瑜伽体式进行动态测量,获取动态人体下身结构的变化数据,利用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综合不同瑜伽动作体式的数据研究,总结了人体体表皮肤的变化规律,人体纵向长度的线性变化,后身变化程度整体大于人体前身、后身腰臀部的拉伸程度大于前身腰腹部区域,且人体后内侧区域为拉伸较大区域;人体横向围度的线性变化,大腿至脚踝区域变化程度整体小于腰腹臀区域,腿部整体线性拉伸程度较小;对腰腹臀区域细化分析可知,后身横向围度拉伸较大区域分别是腰节区域和臀围区域。根据动态体表分析结果,指导基础瑜伽裤版的结构调整。研究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五种不同弹性针织瑜伽面料进行性能测试,筛选瑜伽裤面料试样,有效利用瑜伽裤结构与面料的优化,进行贴体瑜伽裤样衣由基础样板、优化后基础样板、动态瑜伽结构样板到面料优化样板的成衣制作,并对实验样衣借助三维服装软件进行虚拟试穿,以及虚拟和实际客观压力测试,确认样衣满足人体穿着舒适。再通过瑜伽修习志愿者实际试穿完成动态成套瑜伽运动,进行主观评价,最终得到结构和面料较为优化的贴体瑜伽裤样衣,提升瑜伽裤的穿着舒适性,为瑜伽修习者提供更多瑜伽服装的选择空间,为瑜伽服行业设计更为舒适、合体的瑜伽裤提供理论依据。
谢晓英,宋富佳[6](2015)在《2015米兰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预览(三)》文中提出11月12—19日,世界最大纺机展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 2015)将在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出面积将达20万m2。为了迎合时代精神和满足前瞻性生产的要求,本届纺机展的口号是"采购可持续的解决方案(Source Sustainable Solutions)"。据悉,ITMA 2015将从环保和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展示面向整个纺织和服装产业链而开发的新机器、新技术和服务。来
李波,谢晓英,赵永霞,马磊,宋富佳,陈佳[7](2014)在《凝聚全球纺机力量共谋亚洲纺织发展(一)——ITMA ASIA+CITME2014圆满落幕》文中研究说明瞰展为期5天的201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于6月20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自2008年首度联合,ITMA ASIA+CITME至今已连续举办了4届。经过8年历练,展会已成为全球纺织机械展览会中具有中国特色且高度国际化的顶级展览会之一,在亚洲甚至全球已经
郭超[8](2014)在《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力学模型研究及关键针筒零件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磁悬浮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机电一体化驱动技术,其具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势:无机械摩擦,无接触传动,低功耗,低噪音,而且可以延长机械装置的寿命等等。目前,我国针织行业中,大多数高端针织机械设备只能通过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生产方式,然后在针织工艺的原理、关键核心元器件、高效控制驱动及系统集成的技术上进行产品研发。本课题以针织提花圆纬机为研究对象,在以针织圆机的磁悬浮式驱动原理上,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磁悬浮理论与技术,对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力学模型合理性进行研究,为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以传统针织提花大圆机为基础,介绍了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装置的组成,运用有限元思想分析了织针动态性能对运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选针模式。以电磁-永磁基本原理为基点,探讨在狭小空间建立驱动织针轨迹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织针在运动过程的受力,为织针动态分析找到理论参数。2.研究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电磁力的分析问题,利用matlab对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电磁力分析的可靠性。为后续开展单悬浮织针及多织针的试验及方法,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3.探究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电磁屏蔽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针筒对永磁体磁场屏蔽的效果,再对织针与针筒的摩察热进行了有限元热分析,验证了针筒在实现磁屏蔽作用的时候,也可以承受实验装置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作用,为多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建立,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4.最后,通过实验理论计算分析,验证分析过程的可靠性和误差分析。同时,也验证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耦合情况情况,结果表明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装置是可行的。综上所述,本课题结合针织机关键技术,全面介绍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分析方法。
崔敬涛[9](2014)在《织针新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经编槽针是一种复合针,性能和制造精度要求高,是针织机中的关键零件。槽针直接参与织物的编织,其性能的好坏对织物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针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高端织针的需求量加大,但受国内织针制造水平的影响,高档织针的使用大多靠进口来解决。国内织针技术工艺及材料方面的研究极少甚至没有,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就槽针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方面进行的研究。根据针织机械的实际工况要求,槽针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强度、耐磨损性能,而且必须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防止发生脆性断裂和塑性变形失效。而槽针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它的使用性能。本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针织机械高速化的发展方向对织针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通过对织针普遍存在的失效形式和影响织针使用性能的因素分析,从选材着手,选择了一种代号为GT的德国进口合金弹簧钢作为织针原材料。2.国内与织针相关的标准部分已不适用于今天,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织针所需的新的性能,即良好的针钩弹性。3.针对织针针钩的弹性提出了新的性能评定方法,并设计了一款弹性测量仪来进行检测。4.研究了用代号为GT的高碳弹簧钢制作的槽针在不同淬火工艺下的性能。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对槽针的硬度影响很明显,淬火温度从800℃往上升,硬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40℃时最高;槽针的弹性也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20℃时最好。回火工艺可以调整并改善槽针的性能,槽针在820℃淬火,240℃回火时,硬度在680HV-700HV之间,此时弹性最好。硬度高于此范围时,槽针脆性增加。硬度低于此范围时,槽针脆性降低,塑性提高,但是弹性会降低。5.利用代号为GT的德国进口弹簧钢带加工生产的高端织针与国内织针技术产品进行性能对比:GT钢槽针在弹性上比SK5槽针有所提高,并且有着更高的回火稳定性。合适的回火工艺,对于织针等细薄小零件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十分重要。
陈春松[10](2013)在《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自主研发的圆型纬编针织机不断涌现,但自动化程度低、功能简单、效率低下,在机械设计与控制技术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研制满足多路数、高效率、多功能纬编针织机械编织控制要求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对提升我国纬编针织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减小与国外技术差距,提高我国针织装备控制技术水平具体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圆型纬编针织机的机械结构出发,对各个机构的功能做了详细的描述,结合圆纬机的编织工艺特点,阐述并分析了控制原理。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总结其控制需求以及分析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整体硬件架构的设计,并对控制系统的组成模块进行了功能性说明。其次,完成整体架构设计后,详细论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本文主要对控制系统的传感信号检测模块、变频电机驱动控制模块、DC-DC电源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等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以及深入分析。在模块化电路设计过程中,采用理论分析引导实践的方式,从理论分析与计算入手,得出工程应用的一般设计方法与规律,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实际电路的设计。同时,还对能提高系统抗干扰措施的几个关键点作了简要的描述。再次,结合编织工艺流程以及系统的功能需求,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系统编织状态下的花型数据读取及选针刀动作控制数据发送程序、基于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CPLD选针驱动模块程序、基于FSMC机制的Flash存储器读写程序设计以及针位脉冲编码自动校正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等作为控制系统的几个关键性的程序模块,详细阐述了它们的设计思路以及工作流程。最后,采用模块化的调试测试方法,对控制系统的各个模块的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的调试测试以及数据分析。通过大量的组合数据测试,实现相关理论分析验证与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
二、浅谈针织机辅助装置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针织机辅助装置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双面无缝机集成针织柔性传感器的鞋面织物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集成针织柔性传感器的鞋面织物编织与设计原理 |
2.1 无缝针织机的编织原理 |
2.2 鞋面织物及传感器的原料选用 |
2.3 针织柔性传感器的传感机理 |
2.4 半成型鞋面的功能分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成针织柔性传感器的鞋面织物制备 |
3.1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
3.2 上机程序设计与工艺设置 |
3.3 不同织物试样的制备 |
3.4 编织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鞋面织物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基本结构参数 |
4.2 顶破性能测试与分析 |
4.3 耐磨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 透气性能测试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成传感器的鞋面织物压-电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压-电测试系统构成与测试方法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直驱式针织圆纬机驱动阵列多物理场耦合研究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直驱式针织圆纬机研究背景 |
1.2 现代针织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直驱式针织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电磁线圈多物理场耦合研究现状及进展 |
1.5 课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磁悬浮式直驱针织圆纬机原理与设计 |
2.1 磁悬浮系统的原理及优缺点 |
2.1.1 磁悬浮系统原理 |
2.1.2 磁悬浮技术优缺点 |
2.2 磁悬浮式直驱针织原理 |
2.3 织针混合驱动模型分析 |
2.4 织针驱动线圈结构设计 |
2.4.1 圆柱形永磁体外场解析式构建 |
2.4.2 织针受力数学模型 |
2.4.3 驱动线圈结构设计 |
2.5 磁悬浮式直驱针织圆纬机主要结构功能及设计 |
2.5.1 针织系统的设计 |
2.5.2 输纱系统的设计 |
2.5.3 牵拉卷曲系统的设计 |
2.6 磁悬浮式直驱针织圆纬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2.6.1 上位机的设计 |
2.6.2 下位机的设计 |
2.6.3 电气系统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磁悬浮式直驱织针系统单针多物理场特性研究 |
3.1 电磁场与温度场分析内容及流程 |
3.1.1 电磁场正问题分析内容及流程 |
3.1.2 温度场分析内容及流程 |
3.2 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机理与常用分析方法 |
3.2.1 电磁场与温度场耦合机理 |
3.2.2 磁热耦合过程常用分析方法 |
3.3 单磁悬浮织针驱动线圈的电磁场特性研究 |
3.3.1 电磁场基本分析理论及数学模型 |
3.3.2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
3.3.3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电磁场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3.3.4 不同求解域和单元划分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3.4 单磁悬浮织针驱动线圈的温度场特性研究 |
3.4.1 温度场基本分析理论 |
3.4.2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温度场数学模型 |
3.4.3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
3.4.4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温度场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3.5 单磁悬浮织针驱动线圈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 |
3.5.1 有限元仿真模型 |
3.5.2 仿真结果及耦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Maxwell与 Workbench多驱动阵列多物理场耦合研究 |
4.1 多驱动阵列多场耦合分析方法及流程 |
4.2 多织针驱动阵列的磁场耦合分析 |
4.2.1 磁场分布特性 |
4.2.2 磁场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 |
4.2.3 基于磁路原理磁屏蔽 |
4.2.4 磁屏蔽效果分析 |
4.3 多织针驱动阵列的温度场耦合分析 |
4.3.1 驱动阵列温度场仿真参数分析 |
4.3.2 驱动阵列温度场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 |
4.4 多织针驱动阵列的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5.1 样机制作 |
5.1.1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的制作 |
5.1.2 织针的制作 |
5.1.3 针织系统的制作 |
5.1.4 输纱系统的制作 |
5.2 织针系统的性能测试 |
5.2.1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磁场测量及分析 |
5.2.2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驱动磁力测量及分析 |
5.2.3 双级曲线形驱动线圈温升测量及分析 |
5.3 样机调试与针织 |
5.3.1 多阵列织针驱动测试 |
5.3.2 在线针织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发展趋势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6 论文内容结构安排 |
第2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系统方案设计 |
2.1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 |
2.2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系统 |
2.3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工作原理 |
2.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硬件系统结构 |
2.4.1 机身主控板框架构成 |
2.4.2 机头部分硬件框架构成 |
2.4.3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框架构成 |
2.4.4 人机交互系统板框架构成 |
2.5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整体软件设计概述 |
2.6 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电控系统框架 |
3.2 机身主控板硬件设计 |
3.2.1 三核处理器的选择及其最小系统 |
3.2.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3.2.3 伺服电机控制电路 |
3.2.4 撞针报警电路设计 |
3.2.5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 |
3.2.6 掉电存储电路 |
3.2.7 PCB设计 |
3.3 机头控制驱动板硬件设计 |
3.3.1 控制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
3.3.2 度目电机控制电路 |
3.3.3 电磁铁与选针器的应用电路设计 |
3.3.4 PCB设计 |
3.4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硬件设计 |
3.4.1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设计 |
3.4.2 相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3.4.3 PCB设计 |
3.5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5.1 CAN通讯 |
3.5.2 无线模块 |
3.6 电源模块整体设计 |
3.6.1 整体供电方案设计 |
3.6.2 数字电源设计 |
3.7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交互系统硬件设计 |
4.1 人机交互显示屏板整体结构设计 |
4.2 主控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
4.3 显示屏的选择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
4.4 人机交互模块电路设计 |
4.4.1 薄膜键盘输输入模块 |
4.4.2 SD卡及USB模块的应用 |
4.4.3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
4.5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控制软件的整体框架 |
5.2 通讯单元软件设计 |
5.2.1 CAN总线通讯 |
5.2.2 板级通讯程序的实现 |
5.3 人机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
5.4 机身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5.4.1 机身主控单元程序设计 |
5.4.2 步进电机模块驱动软件实现 |
5.5 CPLD逻辑程序设计 |
5.5.1 机身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
5.5.2 机头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实现与结果分析 |
6.1 开发平台与调试工具 |
6.2 硬件模块调试 |
6.2.1 电源测试 |
6.2.2 机头驱动模块调试 |
6.2.3 各类电机模块调试 |
6.2.4 人机交互系统调试 |
6.3 通讯系统调试 |
6.3.1 CAN总线通讯调试 |
6.3.2 无线模块通讯调试 |
6.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整机联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5)女子贴体瑜伽裤结构与面料契合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瑜伽的历史文化 |
1.2.2 瑜伽运动的研究 |
1.2.3 国内瑜伽服市场的现状 |
1.2.4 合体裤装结构的研究 |
1.2.5 基于人体动态的服装结构研究 |
1.2.6 服装的舒适性研究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1.4.3 课题研究流程图 |
1.4.4 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
第2章 瑜伽裤的市场调研与分析 |
2.1 网络市场调研分析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内容 |
2.1.3 调研方法 |
2.1.4 调研结果 |
2.2 针对修习者的调研方案 |
2.2.1 调研方法 |
2.2.2 调研目的 |
2.2.3 问卷调研的主要内容 |
2.3 修习者需求调研结果 |
2.3.1 修习者背景调研 |
2.3.2 修习者喜好调研 |
2.3.3 修习者购买需求调研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静态基础瑜伽裤装的研究 |
3.1 瑜伽裤面料的定制 |
3.1.1 面料选取 |
3.1.2 面料基本参数和性能测试 |
3.1.3 面料性能测试结果 |
3.2 基础纸样的获取与调整 |
3.2.1 人体下身静态基础版型获取 |
3.2.1.1 实验工具 |
3.2.1.2 实验环境 |
3.2.1.3 预实验过程 |
3.2.1.4 正式实验过程 |
3.2.2 基础版纸样调整 |
3.3 贴体瑜伽裤基础版样衣评价 |
3.3.1 虚拟压力测试评价 |
3.3.1.1 实验准备 |
3.3.1.2 实验过程 |
3.3.2 客观压力测试评价 |
3.3.2.1 实验条件 |
3.3.2.2 实验方法 |
3.3.2.3 实验过程 |
3.3.2.4 实验结果 |
3.3.3 试穿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体基础数据获取与分析 |
4.1 人体测量实验数据获取 |
4.1.1 实验对象的选取 |
4.1.2 实验条件 |
4.1.3 测量姿势选取 |
4.1.4 实验过程 |
4.1.4.1 标识计测点 |
4.1.4.2 绘制基础计测线 |
4.1.4.3 绘制辅助计测线 |
4.1.4.4 体表手工测量 |
4.1.4.5 人体基础数据测量 |
4.2 实验数据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4.2.1 分析方案 |
4.2.2 人体体表数据整体变化统计分析 |
4.2.2.1 横向围度变化率比较 |
4.2.2.2 纵向长度变化率比较 |
4.2.3 人体体表数据分段部分变化统计分析 |
4.2.3.1 横向分段变化 |
4.2.3.2 纵向分段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贴体瑜伽裤结构与面料契合点的研究 |
5.1 基础瑜伽裤纸样的调整和改进 |
5.1.1 贴体瑜伽裤静态结构调整 |
5.1.2 基础瑜伽裤成衣试穿评价 |
5.2 瑜伽裤结构优化调整 |
5.2.1 体表变化率的考虑 |
5.2.2 面料拉伸率的考虑 |
5.2.3 贴体瑜伽裤动态结构调整 |
5.2.4 瑜伽裤成衣2试穿评价 |
5.3 贴体瑜伽裤面料调整 |
5.3.1 瑜伽裤成衣3虚拟试穿评价 |
5.3.2 瑜伽裤成衣3实际试穿评价 |
5.4 结合面料优化的结构调整 |
5.4.1 贴体瑜伽裤结构调整 |
5.4.2 瑜伽裤成衣4试穿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瑜伽裤的动作扩展试穿评价 |
6.1 对象的选取 |
6.2 实验条件 |
6.3 实验过程 |
6.4 主观评价方案 |
6.5 主观评价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2015米兰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预览(三)(论文提纲范文)
COLORJET18号展馆H102展台 |
DORNIER(多尼尔)1号展馆H102展台 |
多尼尔Syncro Drive? |
多尼尔公司技术日 |
Dy Star(德司达)18号展馆B105展台 |
恒天立信(CHTC Fong's)10号展馆E101展台 |
特恩AIRFLOW?SYNERGY 8高温气流染色机 |
特恩SUPRATEC LTM长管机 |
特恩自动化学品分配系统(CHD) |
立信染整TEC系列高温匹染染色机 |
立信染整SUPERWIN高温筒子纱单向外流染色机 |
高乐SINTENSA预备洗水机 |
高乐ECONOMIC染色轧车 |
立信门富士MONTEX 6500型定形机 |
德国门富士Montex XXL预缩机及Montex 8500拉幅机 |
纱力拉XO TREND真空调湿定形机 |
Huntsman(亨斯迈)8号展馆F108展位 |
高浓墨水 |
成套墨水 |
Jakob Müller(约科布·缪勒)3号展馆D110展台 |
商标加工系统欧洲首秀 |
窄幅织物织造系统 |
经纱钩编系统 |
纺织打印系统 |
技术纺织品的后加工 |
窄幅织物染色系统 |
Karl Mayer(卡尔迈耶)5号展馆C101展台 |
Luwa Air Engineering(洛瓦空气工程)2号展馆A103展台 |
MCV多单元过滤器 |
B6XX系列轴流风扇 |
Tex Guard系统 |
Orizio(奥利就)5号展馆H115-116展台 |
单面无沉降片针织机 |
长毛绒技术 |
绒布针织机上的电子提花和调线装置 |
Picanol(必佳乐)1号展馆D101展台 |
通过Opti Max-i剑杆织机庆祝剑杆织机投产40周年 |
用于生产毛巾布的新型织机 |
RETECH4号展馆A114展台 |
加热导丝辊 |
空气轴承分丝辊(ABSR) |
在线监测系统 |
辊表面温度测量装置 |
新型温度传送器 |
SDL Atlas(锡莱亚太拉斯)7号展馆H116展台 |
SUPERBA4号展馆B102展台 |
挤压机 |
间隔染色 |
热定形 |
腈纶定形 |
Zimmer(齐玛)18号展馆B112展台 |
数字印花系统 |
具有卓越牢度性能的喷墨印花 |
Chromo JET Table Top桌面印花机 |
筛网印花和涂层系统ROTASCREEN TG/TU |
涂层系统 |
(7)凝聚全球纺机力量共谋亚洲纺织发展(一)——ITMA ASIA+CITME2014圆满落幕(论文提纲范文)
瞰展 |
展况空前 |
新技术、新产品同台竞技 |
相约2016 |
实力秀场 |
Andritz (安德里兹) |
Benninger (贝宁格) |
Brückner (布鲁克纳) |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
Dilo (迪罗) |
Lindauer DORNIER (林道尔·多尼尔) |
Groz-Beckert (格罗茨-贝克特) |
ITEMA (意达) |
Jeanologia |
济南天齐特种平带有限公司 |
Karl Mayer (卡尔迈耶) |
Kern-Liebers (克恩-里伯斯) |
Loepfe (洛菲) |
(1) Yarn Master?3N1 |
(2) Yarn Master?1N1 |
Muratec (村田)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Oerlikon Manmade Fibers (欧瑞康化学纤维) |
欧瑞传动 (Eura Drives) |
Picanol (必佳乐) |
PTC集团 |
布雷克 |
格拉夫 |
诺维巴 |
绪森 |
Richard Hough (RHL) |
Rieter (立达) |
Rosink (罗森克) |
Santex (桑德森) |
Santoni (圣东尼) |
SAURER (卓郎) |
Schlafhorst (赐来福) |
Allma Volkmann (阿尔玛和福克曼) |
刺绣 |
卓郎专件 |
卓郎 (金坛) |
Savio (萨维奥) |
SDL Atlas (锡莱亚太拉斯) |
Sedo Treepoint |
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SSM (歇勒·施威特·梅特勒) |
St?ubli (史陶比尔) |
Stoll (斯托尔) |
Stork (施托克) |
TECNORAMA (科技瑞码) |
Thies (第斯) |
Trützschler (特吕茨勒) |
USTER (乌斯特) |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
恒天立信工业有限公司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无锡宏大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 |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
强国动态 |
德国展团:主推“蓝色能效” |
ACIMIT:意大利纺机制造商展示可持续发展技术 |
UCMTF:希望2014年是美好的一年 |
Swissmem:瑞士参展商提供涵盖整个纺织链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
展望ITMA 2015 |
展位预定超过65% |
推出“ITMA可持续创新奖” |
举办世界纺织峰会 |
(8)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力学模型研究及关键针筒零件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国内外针织机械现状 |
1.2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磁-永磁磁悬浮式驱动织针理论研究 |
2.1 传统选针器选针原理 |
2.1.1 电子选针器的工作过程 |
2.2 电磁-永磁磁悬浮式悬浮选针原理 |
2.3 电磁-永磁磁悬浮式选针装置结构组成 |
2.3.1 电磁线圈和永磁体的性能 |
2.3.2 电磁线圈和永磁体的选择及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3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3.1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系统的力学模型分析 |
3.1.1 织针的运动方程 |
3.1.2 电磁力模型 |
3.2 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 |
3.3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装置有限元磁场仿真 |
3.3.1 前处理 |
3.3.2 求解 |
3.3.3 后处理 |
3.4 磁悬浮体受力分析 |
3.4.1 磁悬浮体电磁力仿真 |
3.4.2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纱线张力分析 |
3.4.3 磁悬浮式驱动织针离心力分析 |
3.5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6 MATLAB 对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系统的可控性及可观测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分析及关键针筒设计 |
4.1 多织针运动实验与分析 |
4.2 磁场耦合及屏蔽分析 |
4.3 多织针阵列耦合及屏蔽分析 |
4.3.1 永磁体耦合分析 |
4.3.2 磁悬浮式驱动装置耦合分析 |
4.3.3 磁悬浮驱动装置之间的耦合分析 |
4.4 针筒的结构设计 |
4.4.1 织针数的计算 |
4.4.2 织针装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磁悬浮式驱动装置摩擦热分析研究 |
5.1 模拟热分析的重要性 |
5.2 织针与针筒摩擦热有限元仿真 |
5.2.1 相关材料参数 |
5.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2.3 定义单元类型 |
5.2.4 确定分析边界 |
5.3 织针与针筒摩擦热有限元分析结果 |
5.3.1 织针与针筒摩擦热温度场分析 |
5.3.2 织针与针筒摩擦热应力场仿真分析 |
5.3.3 仿真结果误差分析 |
5.3.4 摩擦运动结论 |
5.4 电磁装置中电线生热分析 |
5.4.1 电线生热分析 |
5.4.2 线圈热仿真与理论计算的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织针新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织针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2.1 织针性能的标准与评定 |
1.2.2 织针的原材料 |
1.2.3 织针的热处理 |
1.3 国内外热处理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1 国内热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2 国外热处理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3 织针热处理工艺的特点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织针性能的评定方法及设备 |
2.1 针织所需的性能 |
2.2 织针弹性,脆性评定方法 |
2.3 试验设备 |
2.3.1 功能要求 |
2.3.2 实现途径 |
2.4 弹性测量仪的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织针原材料的选择 |
3.1 织针材料的选用原则及方法 |
3.2 织针成圈时的工况条件 |
3.2.1 经编槽针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
3.2.2 三角对织针使用性能的影响 |
3.2.3 纱线运动及其张力对织针使用性能的影响 |
3.3 经编槽针的失效形式及性能要求 |
3.3.1 槽针的失效方式 |
3.3.2 槽针的性能要求 |
3.4 槽针原材料的选择 |
3.4.1 材料的使用性能 |
3.4.2 材料的工艺性 |
3.4.3 材料的经济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槽针热处理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热处理试验设备 |
4.1.1 淬火设备 |
4.1.2 回火设备 |
4.1.3 表面硬度 |
4.1.4 显微组织 |
4.2 槽针工艺试验参数的选择 |
4.2.1 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 |
4.2.2 回火工艺参数的选择 |
4.3 淬火工艺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裂解气氛对织针性能的影响 |
4.3.2 淬火保温时间对槽针性能的影响 |
4.3.3 淬火温度对槽针性能的影响 |
4.4 回火工艺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回火时间对槽针硬度的影响 |
4.4.2 回火温度对槽针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原材料织针性能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产圆型纬编针织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圆型纬编针织机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控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2.1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机构以及控制原理 |
2.1.1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机构 |
2.1.2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控制原理 |
2.2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控制需求分析 |
2.2.1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控制点分析 |
2.2.2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控制性能要求 |
2.3 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控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3.1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1.1 JTAG 调试接口电路 |
3.1.2 复位电路 |
3.2 选针器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
3.2.1 CPLD 为核心的最小系统搭建 |
3.2.2 选针驱动信号的高速隔离传输电路 |
3.2.3 选针信号输出驱动增强电路 |
3.3 传感信号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3.3.1 光耦隔离电路设计的关键理论点分析 |
3.3.2 普通传感信号检测电路 |
3.3.3 编码器输出信号采集电路 |
3.3.4 断纱传感信号检测电路 |
3.4 变频电机驱动器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4.1 PWM 转直流电平的关键理论点分析 |
3.4.2 PWM 转直流电平电压可调电路 |
3.5 Ethernet 以太网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5.1 STM32F407 内部自带以太网功能模块 |
3.5.2 外置 PHY 选型以及以太网模块电路 |
3.6 外扩 Flash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3.7 系统供电电源电路设计 |
3.8 PCB 设计与抗干扰措施 |
3.8.1 PCB 模块化布局 |
3.8.2 电源与地层的分割隔离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4.1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4.1.1 STM32F407 开发环境 RealView MDK |
4.1.2 CPLD 逻辑描述程序开发环境 Quartues II |
4.2 主控程序设计 |
4.3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4.4 传感信号检测以及报警程序设计 |
4.5 花型解析编织提花控制程序设计 |
4.5.1 编织状态下的整体工作流程 |
4.5.2 基于 FSMC 的 Flash 存储器驱动程序 |
4.5.3 花型解析程序 |
4.5.4 选针器刀动作控制程序 |
4.6 针位编码脉冲同步程序设计 |
4.7 以太网通讯程序设计 |
4.7.1 STM32F407 以太网控制器配置 |
4.7.2 以太网通讯程序 |
4.8 选针驱动 VHDL 程序设计 |
4.8.1 选针驱动 VHDL 程序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5.1 降压型 DC-DC 电源模块测试与分析 |
5.1.1 带负载的 TPS54327 电源模块测试平台搭建 |
5.1.2 DC-DC 模块关键器件对输出纹波的影响实测与调整 |
5.2 基于 PWM 控制的可调电压电路测试与分析 |
5.2.1 在不同 PWM 输入频率下光耦传输性能测试 |
5.2.2 光耦前后端不同参数匹配设计的信号传输实测分析 |
5.2.3 PWM 占空比与直流电平输出的宽范围对应测试 |
5.3 选针器驱动模块测试与分析 |
5.3.1 选针器控制时序测试 |
5.3.2 单路选针器驱动模块带负载驱动能力以及驱动电流需求测试 |
5.3.3 选针器驱动性能测试结论 |
5.4 外扩 Flash 存储模块测试与分析 |
5.4.1 指定空间读写测试 |
5.4.2 连续空间区域片读写测试 |
5.5 以太网通讯测试与分析 |
5.6 控制系统联机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针织机辅助装置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基于双面无缝机集成针织柔性传感器的鞋面织物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杨瑒. 东华大学, 2020(01)
- [3]直驱式针织圆纬机驱动阵列多物理场耦合研究与实验[D]. 徐秀升. 武汉纺织大学, 2019
- [4]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正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女子贴体瑜伽裤结构与面料契合点研究[D]. 陈舒阳.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1)
- [6]2015米兰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预览(三)[J]. 谢晓英,宋富佳. 纺织导报, 2015(11)
- [7]凝聚全球纺机力量共谋亚洲纺织发展(一)——ITMA ASIA+CITME2014圆满落幕[J]. 李波,谢晓英,赵永霞,马磊,宋富佳,陈佳. 纺织导报, 2014(07)
- [8]磁悬浮式驱动织针力学模型研究及关键针筒零件有限元分析[D]. 郭超. 武汉纺织大学, 2014(12)
- [9]织针新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研究[D]. 崔敬涛. 东华大学, 2014(05)
- [10]多路数圆型纬编针织机控制系统设计[D]. 陈春松. 浙江理工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