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德育环境 营造德育氛围——关于高校整体育德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敬平[1](2020)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如火如荼,也涌现了一些可资推广的经验做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总体还存在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不够顺畅的突出问题,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知行背离现象还比较严重。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实现“知行相须,知行合一”的教育宗旨,既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本文的研究旨趣所在。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离不开时代境遇和时代要求。同时认为高校在政策制定与教育实践中应注意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提高培育践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总结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不够张扬、生活德育实践模式尚未深入人心、内外驱动力关系认识不够到位、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和形式主义治理影响尚未根除,这些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运用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从内外化机制、情理融通和躬行践履维度,详细梳理了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经验镜鉴,得出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构建“四个需要”的历史启示:需要强化协同联动意识;需要贯穿“生活德育”理念;需要借鉴主体自我修养方式和需要“敬义夹持”进路的疏通润滑。基于实证调查研究和历史文献梳理的坚实基础上,文章运用抽象分析的思维方法,从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两方面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在机理。静态结构由认知图式的心智系统、情志因素的调控系统、践行能力的保障系统构成;而需求满足构成了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驱动力、内化坚守铸就了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信念定力、创设优化形成了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部助力,三者共同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动态过程。随后,文章还总结出了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即以转化过程中主体性的介入融合度为分析视角,将价值观知行转化表征为“自在——自为——自觉”的内在转化层次;以知情意行的阶段特征为考察维度,将价值观知行转化表征为“感动——触动——行动”的外在转化阶段。从动静两方面内外转化效度,对知行转化效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解读,为价值观知行转化评价机制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文章最后从利益机制、导引机制、体验机制、实践机制、协同机制和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的构建理路和具体对策。
李志伟[2](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府型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求中学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导向。课程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载体,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探索利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成长的课程建设,实现教育供给的服务升级,是新时代对中学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学府型学校的课程建设是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供给方式的变革探索。一则构建更灵活、具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的整体面向所有集团成员校学生的分层课程体系;一则将学校内一切有助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成长的活动都视为课程,打造适合每个生命成长、发展和完善的教育生态园,实现课程化建设的整体效应。在实验校传统课程体系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建设符合教改精神和学校发展需要的课程,形成“三阶六翼”的课程结构;依托实验校课程管理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形成“三部九中心”的管理组织框架,为课程建设提供保障;依托实验校教学系统的发展与完善,探索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导的课堂文化,促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依托实验校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探索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依托作业、考试、核心素养评价量表、听评课等制度建设,形成学府型学校课程评价新路径。学府型学校课程建设的一系列研究及成果,优化了课程体系,集团各成员校学生可以共享分层课程;阶段性实现了学段衔接,并打造了跨学科综合课程、德育课程、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形成集团品牌效应;使课程资源供给满足大体量办学之下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需求;在集团内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适应了立德树人使命下的教师发展要求,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改革队伍,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教学评价上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进一步加强区域教育合作与对外开放的力度和广度。课程建设成果促进了集团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激发了不同层面学校教师发展的原动力,促进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了地方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并为区域集团化办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闫昌锐[3](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指出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徐楠[4](2019)在《基于无边界理念的小学价值教育实践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价值教育是涉及多学科研究的共同问题域和综合性论题,对年轻一代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启发和导引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在专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专门化的现象,引发了诸多问题:一是专人负责引发价值教育的“人员界限”,二是专门课程导致价值教育的“学科界限”,三是专项活动导致价值教育的“时空界限”。无边界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式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要跨越边界、柔化边界,消解传统教育中广泛存在的二元对立结构,如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等,使师生关系、资源边界、学科边界、时空界限等模糊化,关注个体的生命发展与生活体验,促成学生自我建构,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为开阔的平台和空间。无边界教育是教育实质的应有之义,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追求,是跨越人员界限、学科界限、时空界限、层级界限、资源界限等边界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通过观察小学价值教育的实施情况,总结价值教育出现的边界障碍,以及边界障碍对价值教育的影响。其次,发掘无边界教育理念的意义,回归教育的本质,为价值教育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最后,以无边界教育理念为指导,完成价值教育的实践建构。一是提倡其他教师、家庭和社会成员全员参与,突破价值教育的“人员界限”;二是打破德育课程的“专门化”和“单一化”,以多学科渗透价值教育,并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突破价值教育的“学科界限”;三是延长时间、拓展空间,突破价值教育的“时空界限”。
张正敏[5](2018)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就是把自己平日在课堂上、书本中、社会实践里学到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通过内化吸收和自我教育囊括进自己的头脑,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其外化践行。相比纯粹知识性的接收来说,它更强调价值性的自我内心认同和接受。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实,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更是在各大高校落地开花;同时,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也不可忽视,这给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各个专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这种价值性认识成果的接受难以预估和检验。因此,对大学生普遍“熟知”但未必引起重视和“真知”的接受问题有必要进行分析研究。笔者拟从大学生自身、高校资源整合、社会大环境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干扰因素以及整改路径,具体从以下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理论依据,逐一解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含义,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含义及特征,对接受理论追根溯源,将其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充分挖掘西方解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的启示及借鉴意义。从接受活动本身、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接受能力、以及外界社会氛围的反馈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具体表现;第二部分:进一步寻找影响大学生有效接受的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接受心理及能力、高校育人功能和资源整合以及同辈群体、家庭、网络、社会舆论等现存环境方面去找原因,这是下一部分有针对性提出措施的重要依据;第三部分: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这一部分试图从大学生自身接受心理、整合高校育人资源,优化家庭教育、虚拟网络、社会舆论等大环境方面,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优化路径。
姜伟军[6](2017)在《“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离不开梦想。梦想带来希望,信念产生力量。对梦想的追逐,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奋发努力的最大源动力。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本质内涵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自身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激励、导向、整合等功能。“中国梦”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把中国梦转化为社会和个体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追求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理想信念、政治观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前文化多元、社会转型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主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来,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担负起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中国梦”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求,又是当前和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课题。从现实的维度看,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战略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教育理念、内容、途径、方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有必要对已有的经验、成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对“中国梦”教育这一新的领域进行探索创新。唯有如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的发展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从理论的维度看,只有深入到“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探明其各自内涵、特点、内容、目标、方法,才能找到“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勾连及互动关系,为深入研究二者的“融合”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中国梦”教育理论框架,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创新发展。从总体上看,“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性质上为皆为一种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延续与当代释义。因此,”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本文分为六章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可以概括如下。第一章,绪论。本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本文基于导师课题和对高校“中国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关注而确定选题,认为研究“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意义上,一是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二是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三是有助于弥补当前对“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不足;在实践意义上,一是有助于推进“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二是有助于为“中国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指导,三是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第二章,“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首先从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中国梦、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与融入、“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等内涵,重点分析了中国梦的历史溯源、具体内涵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特征。“融合”是本研究的中心概念,因此,对与其类似的另一个概念——“融入”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从整体上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精神需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为基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关理论,深入分析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意义、价值功能、内容体系、结构体系等,建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本部分从“中国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出发,对“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关联分析,从理论上探明二者的深层契合点。从逻辑关联上看,“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本质属性上的同一性、教育主体上的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包容性、目标任务上的契合性和教育方法上的同适性。这一逻辑关联上的紧密性,实质上论证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第四章,“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本部分以上述研究为基础,阐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一方面,“融合”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从国际环境来看,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力渗透,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从国内环境来看,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了强烈冲击。另一方面,“融合”是推动“中国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理论层面而言,“融合”是推进“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从实践层面而言,“融合”是提高“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层次水平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水平的现实需要。最后,“融合”是引导和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基本诉求。在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凸显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五章,“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证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要方法,对湖北、河南、江西、云南等4省的12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在校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阐述了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调查样本的选择及样本情况、调查的内容等,量化分析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与践行情况,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的情况,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等情况,以及“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并从高校管理者、教育者、大学生等不同的主体维度阐述了“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六章,“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原则及路径。结合现状调查发现的问题,探讨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基本原及实现路径。具体而言,促进“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应遵循继承借鉴与探索创新相结合、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结合、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载体平台、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探寻“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以实现“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本文的探索是“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的一种形式。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既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又具有现实上的紧迫性。遵循“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原则,通过在教育要素上的交叉渗透、互补共融,有助于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分析较多,但对“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对二者教育要素的理论缺乏精细探讨,而这理应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二是对“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存在聚焦不够、重心偏移的问题。三是在融合路径的探寻上,探讨“中国梦”教育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入“中国梦”教育则相对较少。而“融合”是一个双向融入的过程,在彼此融入的“度”上应保持相对的平衡,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进一步深化“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二是从教育要素的层面,聚焦核心问题,对“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细化分析。三是基于现有研究,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国梦”教育路径的探讨,以在相互融入的“度”上达到相对平衡。
杨金铭[7](2017)在《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处于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发展状态,社会现代化的步伐疾如旋踵。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整体的变迁过程,它不仅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历史进程,还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不是社会体系中某一系统的单独发展,而应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高目标指向。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达到与社会现代化相一致的发展状态,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与社会现代化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同步发展。高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不例外。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高校德育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高校德育必然要革弊鼎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满足和促进这种变革,即也要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实际研究。全文以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索高校德育现代化道路为主线,以从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拓展和以过程范式进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为具体切入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德育过程的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创造性的提出将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研究框架,并深刻揭示各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总结了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四大特征,即目标特征、发展特征、实践特征和过程特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针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对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围绕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系统分析,并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其“现代性”的体现途径和方法,总结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依据;在全面总结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现实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以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在现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出发点,明确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功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方向性原则。从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环境要素五个方面在宏观架构和微观路径两个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特点,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属性入手,结合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现代化”特质要求和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角度,通过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构成要素的界定,以及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拓展有所贡献;同时,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特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总结既往的实践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体现时代性和操作性,探究高校德育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校德育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模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马卫宾[8](2017)在《立德树人语境下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文本解读和实践调查》文中认为中小学教育担负着推进民族振兴、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使命。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当今中小学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小学体育作为实施"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作为"德育"渗透的重要的载体之一,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等。所以,重视"德育"渗透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1)通过对相关政策和文件中所蕴含体育德育内容的梳理,找出其不足之处;2)通过对人教版、上海版、华东师大版中学体育与健康(健身)及小学《体育与健身》课本中相关德育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在中小学体育教材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3)通过问卷调查目前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德育"的认知情况,了解当前中小学体育"德育"渗透的现状,为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以政策文件、体育教材、体育公开课教案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对中小学生的德育作用是全方位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必要且可行。(2)不同版本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渗透不够细化,尤其要加强小学教材德育内容的渗透。(3)体育公开课教案中"德育"内容表现出参差不齐,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4)对上海市部分中小学体育"德育"的调查研究得出:1)教师对不同版本体育教材中凸显"立德树人"的认同度较高;2)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实现寓徳于体,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育人优势;3)加强德育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对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至关重要;4)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工作极为重视。针对目前在中小学体育中开展德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
杨娜[9](2016)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研究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德育面临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德育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对其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当前体育研究和德育研究都应该重视的重要方面和应有之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就是满足教育主体在高校校园中,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形式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到大学生的意识之中,帮助大学生确立起坚定的思想信念、良好的政治准则和优秀的道德风尚,为培养其形成理想的人格、内在的优良道德品质,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渗透性的特征,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导向功能、集体主义教育发挥凝聚功能、组织纪律教育发挥约束功能、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发挥文化渲染与审美功能以及竞争意识教育发挥激励功能。运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开展德育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具有渊远的历史依据及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依据。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是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满足教育主体德育需要的实践中生成的,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双重需要形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生成动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具有的“真善美”是其德育价值生成的基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实践活动是德育价值的生成途径。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介体和环体构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基本要素,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由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加工系统与调节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机制。基于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现状调研及对国外高校相关做法与经验的归纳与借鉴,提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科学路径,即应树立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协同创新的科学理念;加强以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与体育教师队伍为主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完善高校特色体育校本课程、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等课程体系;开发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资源;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着手,营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
刘晓凤[10](2014)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逐渐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微观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创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微观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是指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辈群体和社区环境。在新时期这一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教育功能开始有所减弱。为了更好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重要思想,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访问,得到了一些新的启示和收获,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优化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优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基本立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阐述微观环境相关的概念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内涵、理论基础、特点和功能。第三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问卷调查采取的方法,根据问卷得出的结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现状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优化原则,结合微观环境出现的问题,较详细地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优化措施。本文主要是为解决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倡导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共同合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教育功效。
二、优化德育环境 营造德育氛围——关于高校整体育德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德育环境 营造德育氛围——关于高校整体育德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支撑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时代境遇 |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利益多元化境遇 |
一、利益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正面影响 |
二、利益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信息网络化境遇 |
一、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正面影响 |
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时代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战略意义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供需理路 |
第四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基本经验 |
一、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的确立和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交相辉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及其转化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与样本情况分析 |
一、问卷调查抽样方案设计 |
二、问卷设计思路与访谈提纲 |
三、样本基本信息呈现 |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状况与分析 |
一、部分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较为片面 |
二、部分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存在被动性现象 |
三、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内化程度较低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与分析 |
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践行中存在无利不行现象 |
二、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践行中存在知而不行现象 |
三、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践行中存在不能持守现象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概况与分析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导机制的有效性不足 |
二、高校对情感认同在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中介作用重视不够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活机制不够完善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激励约束政策不够精准 |
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知行转化及其当代镜鉴 |
第一节 教化机制: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部推力 |
一、官学教化:外化之正统 |
二、家训家规:教化之本源 |
第二节 内化机制: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原生动力 |
一、立志养志:内在教化的首要工夫 |
二、内省克己:内在教化的修身利器 |
三、敬以直内:内在教化的正心之本 |
第三节 情理融通: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关键环节 |
一、情性统一论是情理融通育德模式的理论预设 |
二、情理融通育德模式的展开方式 |
第四节 躬行践履: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实现方式 |
一、“践履育德”思想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
二、人伦日用:“践履育德”思想的生活化解决方案 |
三、义以方外:“践履育德”思想的日常工夫 |
第五节 传承借鉴: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当代启示 |
一、需要强化协同联动意识 |
二、需要贯穿“生活德育”理念 |
三、需要借鉴主体自我修养方式 |
四、需要“敬义夹持”进路的疏通润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在机理探微 |
第一节 大学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静态结构 |
一、认知图式是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心智系统 |
二、情志因素是价值观知行转化的调控系统 |
三、践行能力是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保障系统 |
第二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动态过程 |
一、需求与满足: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驱动力 |
二、内化与坚守: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信念定力 |
三、创设与优化: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三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层次与阶段 |
一、“自在——自为——自觉”的层次对比 |
二、“感动——触动——行动”的阶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的构建理路 |
第一节 利益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驱动力 |
一、大学生利益的分类与价值定位 |
二、知行转化利益机制的维护与引导 |
第二节 导引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力辅助 |
一、知行转化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构原则 |
二、正向引力:知行转化激励机制建构 |
三、反向推力:知行转化约束机制建构 |
第三节 体验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媒介中枢 |
一、体验式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二、体验式价值观教育模式运行建构 |
第四节 实践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实现平台 |
一、实践机制在知行转化中的价值与定位 |
二、实践机制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三、知行转化实践机制的整合与优化 |
第五节 协同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统合保障 |
一、明晰“四个课堂”的协同关系 |
二、完善“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第六节 评价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检测督导 |
一、评价机制的基本功能:明确作用发挥的问题 |
二、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凸显评价理念的问题 |
三、评价机制的主体内容: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 |
四、评价机制的手段途径: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 |
五、评价机制的评定反馈:解决结果效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及其转化调查表 |
附录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及其转化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府型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流程图 |
1.4 研究综述 |
1.4.1 有关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 |
1.4.2 有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理论研究 |
1.4.3 有关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
1.4.4 有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 |
1.4.5 有关学府型学校建设思想的研究 |
1.4.6 有关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
1.4.7 研究评价及本研究的切入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学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建构 |
2.1 学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2.1.2 人本主义理论 |
2.2 学府课程建设的实践理论 |
2.2.1 核心素养理论 |
2.2.2 生命教育理念 |
2.2.3 学府教育理念 |
2.3 学府课程建设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府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建设 |
3.1 学府课程目标体系的提出 |
3.2 学府课程内容体系的提出 |
3.2.1 学府课程内容体系的提出过程 |
3.2.2 学府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建设:三阶六翼体系 |
3.3 学府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探索:特色课程 |
3.3.1 跨学科综合课程 |
3.3.2 德育课程 |
3.3.3 实践课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府课程管理体系建设 |
4.1 “三部九中心”管理组织框架 |
4.2 项目式管理制度 |
4.3 课程资源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府课程保障体系建设 |
5.1 学府课程体系实践下的课堂文化 |
5.2 课程体系的实践保障:教师学习共同体 |
5.2.1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
5.2.2 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建设 |
5.2.3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资源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府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
6.1 学府课程体系实施的特色评价体系 |
6.2 学府型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 |
6.2.1 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 |
6.2.2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无边界理念的小学价值教育实践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基于当前价值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 无边界教育理念对价值教育的启发 |
(三) 个人对价值教育的思考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无边界教育 |
(二) 价值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一) 有关价值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 |
(二) 有关学校中价值教育的研究 |
(三) 有关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研究 |
(四) 有关价值教育实施路径和方法的研究 |
(五) 价值教育研究的启示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价值教育专业化中出现的问题 |
一、价值教育专业化 |
(一) 价值教育专业化的内涵 |
(二) 价值教育专业化的必要性 |
(三) 价值教育专业化不等于专门化 |
二、价值教育专业化过程中出现专门化现象 |
(一) 价值教育专门化的内涵 |
(二) 价值教育专门化的优势 |
三、价值教育过度专门化引发的边界障碍 |
(一) 价值教育中出现“人员界限” |
(二) 价值教育中出现“学科界限” |
(三) 价值教育中出现“时空界限” |
第三章 走向无边界的价值教育 |
一、无边界教育理念的提出 |
(一) “无边界”概念的提出 |
(二) 教育领域引入“无边界”概念 |
(三) 无边界教育理念的内涵 |
二、无边界教育理念的特点 |
(一) 整体性 |
(二) 综合性 |
(三) 开放性 |
三、无边界教育理念的价值追求 |
(一) 教育主体多元化 |
(二) 学科边界模糊化 |
(三) 教学资源综合化 |
(四) 家校联系紧密化 |
(五) 评价方式多样化 |
四、无边界教育:价值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 全员参与 |
(二) 全学科共育 |
(三) 多时空共建 |
第四章 基于无边界教育理念的价值教育实践路径 |
一、扩大价值教育主体,突破人员界限 |
(一) 全体教师价值教育专业化 |
(二) 发挥社会机构的教育作用 |
(三) 唤醒家长的价值教育意识 |
二、丰富价值教育载体,突破学科界限 |
(一) 有效利用德育课程 |
(二) 善于利用其他学科 |
(三)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
三、延展价值教育时空,突破时空界限 |
(一) 价值教育突破固定时间 |
(二) 价值教育拓展实践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理论分析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一)接受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内涵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特征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理论指导 |
(二)西方接受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启示及借鉴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表现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
(二)大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和接受能力得到提升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社会氛围融洽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大学生自身接受心理及能力有待提升 |
(一)已有知识结构和认知观念的干扰 |
(二)情绪波动大与接受意志不坚定 |
(三)自我期望与自我实现难以匹配 |
(四)政治社会化和政治认同不彻底 |
二、高校育人功能和资源整合相对薄弱 |
(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不到位 |
(二)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受到削弱 |
(三)传统接受内容和实践形式的陈旧 |
三、现存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冲击 |
(一)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接受活动的诱导 |
(二)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潜意识影响 |
(三)网络从“工具载体”到“环境氛围”的突破及干扰 |
(四)社会舆论环境现实性强但缺乏理性引导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优化路径 |
一、把握大学生接受心理,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内在动力 |
(一)尊重并提高大学生需要层次 |
(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 |
(三)丰富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体悟 |
(四)在实践中自我教育磨练意志 |
二、整合高校育人资源 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外在条件 |
(一)注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衔接融合 |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三)突出接受内容的时代感和生活化 |
(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
三、优化接受环境,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和谐氛围 |
(一)加强党的领导 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 |
(二)注重家庭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空间 |
(三)发挥同辈群体的榜样效应扩大正面影响力 |
(四)营造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相结合的理性舆论环境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 |
1.2 研究目的 |
1.2.1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教育的理论研究 |
1.2.2 厘清“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1.2.3 构建“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体系 |
1.2.4 为“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策略支持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1 国内关于“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关于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1.4.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4 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关于“中国梦” |
2.1.2 关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
2.1.3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1.4 关于“融合”、融入” |
2.1.5 关于“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 |
2.2.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
2.3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3.1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意义 |
2.3.2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功能 |
2.3.3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内容体系 |
2.3.4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结构体系 |
第三章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3.1 “中国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3.1.1 “中国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主线 |
3.1.2 “中国梦”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 |
3.1.3 “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依托 |
3.2 “中国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3.2.1 “中国梦”教育彰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
3.2.2 “中国梦”教育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 |
3.2.3 “中国梦”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 |
3.2.4 “中国梦”教育有助于提供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
3.3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 |
3.3.1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本质属性上的同一性 |
3.3.2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主体上的一致性 |
3.3.3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内容上的包容性 |
3.3.4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任务上的契合性 |
3.3.5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方法上的同适性 |
第四章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
4.1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 |
4.1.1 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力渗透,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
4.1.2 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强烈冲击. |
4.2 推动“中国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1 推进“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 |
4.2.2 提高“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 |
4.3 引导和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基本诉求 |
4.3.1 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的隐忧,凸显二者融合的重要性 |
4.3.2 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的倾向,体现二者融合的紧迫性 |
4.3.3 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突出二者融合的必要性 |
4.3.4 针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偏失的现象,彰显二者融合的紧迫性 |
第五章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证研究 |
5.1 调查基本情况 |
5.1.1 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
5.1.2 调查样本的选择及样本基本情况 |
5.1.3 调查的内容 |
5.2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 |
5.2.1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与践行情况 |
5.2.2 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的情况 |
5.2.3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情况 |
5.3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
5.3.1 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口号化 |
5.3.2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内容片面化 |
5.3.3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方法欠科学化 |
5.3.4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低度化 |
5.4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
5.4.1 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5.4.2 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主导性欠缺 |
5.4.3 大学生自身思想认识水平存在偏差 |
5.4.4 高校对“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存在误区 |
第六章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原则及路径 |
6.1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基本原则 |
6.1.1 继承借鉴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6.1.2 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
6.1.3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4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相结合的原则 |
6.2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
6.2.1 注重内容层面的融入渗透,推动二者融合的深入化 |
6.2.2 加强方法层面的互鉴创新,增强二者融合的实效性 |
6.2.3 强化载体平台建设,实现二者融合的多样化 |
6.2.4 健全融合机制,促进二者融合的规范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 |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
(二)德育、高校德育、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构成要素分析 |
(一)理念要素 |
(二)主体要素 |
(三)内容要素 |
(四)工具要素 |
(五)环境要素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一)目标特征 |
(二)发展特征 |
(三)实践特征 |
(四)过程特征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理论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持 |
(一)马克思人学理论 |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 |
(三)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持 |
(一)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 |
(二)邓小平“三个面向”方针与培养“四有新人”思想 |
(三)江泽民“四个统一”思想 |
(四)胡锦涛“三点希望”教育思想 |
(五)习近平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 |
三、西方学界关于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理论的批判借鉴 |
(一)实用主义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借鉴 |
(二)价值澄清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养成方法借鉴 |
(三)交往行为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实现机制借鉴 |
注释 |
第四章 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 |
一、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及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以“革命救国”为核心的高校德育 |
(二)建国初期以“破旧立新”为重点的高校德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政治教育”为主导的高校德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任务的高校德育 |
(五)改革开放后以“公民教育”为目标的高校德育 |
二、国外高校德育演进及现代化发展的特点 |
(一)法国高校德育以“责任公民”为核心的发展历程 |
(二)新加坡高校德育从“国家意识”到“弘扬东方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
(三)德国高校德育从“臣民精神”到“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
(四)美国高校德育从“美国精神”到“国民精神”的发展历程 |
(五)俄罗斯高校德育从“政治人”到“合格公民”的发展历程 |
三、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比较 |
(一)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普遍性 |
(二)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 |
注释 |
第五章 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审思 |
一、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果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引起重视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系统性逐渐完善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开放性有所突破 |
二、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理念要素前瞻性不足 |
(二)主体间性教育不够 |
(三)内容要素生活性缺失 |
(四)工具要素实效性虚弱 |
(五)环境要素合力性不强 |
三、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体系要素间协同度低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匹配度低 |
注释 |
第六章 实现高校德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进路与实践出口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进路:抓住对人的研究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出口:抓住对实践体系构建的研究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功能性原则——坚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逻辑起点 |
(二)实践性原则——坚持如何培养人为逻辑起点 |
(三)方向性原则——坚持为谁培养人为逻辑起点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宏观架构 |
(一)理念要素:科学定位,创新规划 |
(二)主体要素:主动交互,和谐共进 |
(三)内容要素:系统科学,继承开放 |
(四)工具要素:立体多维,先进灵活 |
(五)环境要素:四位一体,形成合力 |
四、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微观路径 |
(一)以德育观念和德育目标科学转换和调整为核心,促进德育理念现代化 |
(二)坚持施教者主导性与受教者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促进德育主体现代化 |
(三)坚持核心内容与时代内容有机融合,促进德育内容现代化 |
(四)充分发挥德育方法和途径的联结作用,促进德育工具现代化 |
(五)加强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促进德育环境现代化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立德树人语境下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文本解读和实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德育的高度重视 |
1.1.2 加强体育课中德育渗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立德树人"一个绕不开的历史话题 |
1.2.2 体育优越的育人功能,促进德育渗透的全面展开 |
1.2.3 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立德树人 |
2.1.2 德育 |
2.1.3 "德育"渗透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 |
2.2.2 国外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中小学体育中开展德育的必要性 |
4.1.1 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4.1.2 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内在需求 |
4.1.3 有助于改变当前中小学体育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
4.2 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可行性 |
4.2.1 体育学科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德育渗透提供重要载体 |
4.2.2 体育课的模式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可能 |
4.2.3 体育教学时间的长期性为德育渗透提供保障 |
5 中小学体育德育的文本解读 |
5.1 对相关政策和文件中所蕴含体育德育内容的梳理 |
5.2 不同版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梳理 |
5.3 德育内容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体现 |
5.4 中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中德育内容的体现 |
6 中小学体育德育相关实践的调查分析——以上海市部分中小学为调查对象 |
6.1 体育教师对"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 |
6.2 对不同教材(项目等教学内容)所蕴藏德育因素的了解 |
6.3 "德育"在体育课评课、观摩课中所占的比重 |
6.4 学校对体育教学中开展和渗透"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
6.5 体育教学中影响"德育"渗透因素的主次程度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研究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
1.1.2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
1.1.3 体育愈发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价值”与“德育”内涵研究 |
2.2 体育的德育价值研究 |
2.3 校园体育文化研究 |
2.4 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研究 |
2.4.1 校园体育文化与德育研究的近当代脉络 |
2.4.2 校园体育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
2.4.3 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意义和价值 |
2.4.4 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问题及实现路径探析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访谈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3.1 教师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3.3.2 学生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3.4 数理统计法 |
3.5 比较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概念界定 |
4.1.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
4.1.2 德育价值的概念 |
4.1.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概念 |
4.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历史与理论依据 |
4.2.1 体育具有德育价值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
4.2.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历史依据 |
4.2.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理论依据 |
4.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现实反思 |
4.3.1 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认知与实践调查与分析 |
4.3.2 高校教师对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认知与实践调查与分析 |
4.4 国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经验与启示 |
4.4.1 国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
4.4.2 国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途径 |
4.4.3 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 |
4.5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相关机制 |
4.5.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生成机制 |
4.5.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机制 |
4.6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 |
4.6.1 树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科学理念 |
4.6.2 建设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教师队伍 |
4.6.3 发展有效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的大学生体育社团 |
4.6.4 开发有效实现德育价值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资源 |
4.6.5 完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设施条件 |
4.6.6 营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依据 |
1.1.2 现实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环境的涵义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涵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的涵义 |
2.1.4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涵义 |
2.2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理论基础 |
2.2.1 中国古代环境教育观 |
2.2.2 西方教育环境观 |
2.2.3 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观 |
2.3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特点 |
2.3.1 整体性 |
2.3.2 开放性 |
2.3.3 可塑性 |
2.3.4 关联性 |
2.4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功能 |
2.4.1 德育功能 |
2.4.2 智育功能 |
2.4.3 体育功能 |
2.4.4 美育功能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现状分析 |
3.1 问卷调查采取的方法 |
3.1.1 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 |
3.1.2 问卷的基本结构和所采用的方法 |
3.2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调查 |
3.2.1 大学生家庭环境调查 |
3.2.2 大学生学校环境调查 |
3.2.3 大学生同辈群体调查 |
3.2.4 大学生社区环境调查 |
3.3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存在的问题 |
3.3.1 家庭环境存在的缺陷 |
3.3.2 学校环境的教育弊端 |
3.3.3 同辈群体的引导缺乏 |
3.3.4 社区环境的职能缺失 |
3.3.5 学校——社区合作较少 |
3.4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宏观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给思想教育微观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
3.4.2 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中的落后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带来阻碍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措施 |
4.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关联性原则 |
4.1.3 层次性原则 |
4.1.4 开放性原则 |
4.1.5 发展性原则 |
4.2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措施 |
4.2.1 建立联动机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育人氛围 |
4.2.2 紧抓主旋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4.2.3 找准突破.,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
4.2.4 瞄准着力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
4.2.5 强化文化熏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优化德育环境 营造德育氛围——关于高校整体育德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及其机制研究[D]. 林敬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府型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研究[D]. 李志伟.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无边界理念的小学价值教育实践建构[D]. 徐楠.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D]. 张正敏. 西南大学, 2018(01)
- [6]“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D]. 姜伟军.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7]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8]立德树人语境下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文本解读和实践调查[D]. 马卫宾.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研究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D]. 杨娜.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10]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研究[D]. 刘晓凤.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7)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