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将全面展开城市活断层探测(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基于CMM成熟度模型的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以H省18个市县应急调查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将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风险危机问题进一步纳入治理战略中,尤其地震灾害因其发生的突然性、难以预测性以及危害范围的广泛性、危害结果的难控性,成为我国灾害治理的重要内容,地方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也成为灾害治理的关键任务之一。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旧有的治理组织和制度不断变迁,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整和重构导致新的灾害治理组织格局对于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难以衡量。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应急治理新格局下的H省调查实践,将早期适用于软件成熟度水平测量的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模型引入政府应急能力评估工作中,结合SW-CMM(Software CMM)软件成熟度模型,PCMM(People CMM)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与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yration)成熟度模型集成的内容与特点,构建 EEM-CMM(Earthquak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将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定量管理级与持续优化级,关注应急管理能力的灾害准备、政府组织内部建设、政府外部工作展开、组织应急工作的定量化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社会力量的培育,对H省18个市县开展以上各项工作的成熟度评价,得出该省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整体落实情况良好,其中11个市县能力表现优秀,5个市县能力表现良好,另有1个市县能力表现一般,1个市县能力表现不及格。在分析市县具体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时,本文从制度机制准备困境、组织内部准备困境、社会环境准备困境、信息建设准备困境与民间力量准备困境展开,并基于抗逆力理念,从静态抗逆力与动态抗逆力出发,于组织规划中权责的部署和落实、组织环境内部的管理和保障、信息平台技术的重视和应用、外部社会环境的防御和训练、民间力量的采纳和培育五方面提出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全面提升H省各市县地震应急能力。
陈祥忠[2](2020)在《镇江地区三维电性结构及深部地震构造条件研究》文中指出镇江市位于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按照构造单元划分属于下扬子断块,处于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内,为我国东部规模较大的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活动资料表明,镇江及其邻近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破坏性地震。因此,准确查明镇江地区断层空间位置及发育情况,评价镇江市活动断层地震危害性将为镇江市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参考证据。为研究镇江地区内断层构造发育及空间展布情况,在镇江市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大地电磁观测,共在基本垂直于构造走向的7条测线上布置了68个测点,平均测点距离2 km,观测时间约为20 h。由于观测区内电磁干扰比较严重,对采集到的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了互参考或者远参考技术处理,获取每个测点上长度在320 Hz~108 s的数据。为得到镇江地区的三维电性结构,对数据进行了相位张量分析,结果表明:数据对电性结构特征的反映与频率有关。在高频部分,数据呈现一维特性,主要为区域内较厚层沉积物的反映;随着频率的降低,三维特性逐渐凸显且椭圆主轴方向复杂多变。根据这一事实,选择了三维正则化反演处理技术。具体的反演参数为:(1)取正则化因子取10;(2)初始模型电阻率取100??m;(3)主阻抗的误差门限为5%*|Zxy?Zyx|1/2;(4)辅阻抗误差门限为10%*|Zxy?Zyx|1/2;(5)非结构网格有限元法实现正演计算。数值试验表明,利用上述参数可在118次迭代后获得了稳定的收敛结果。在整体上,观测区内地下物质电性特征为低阻,只是在盆地边缘或山体出露区才呈现为出高阻。根据这一特点,在工作区内其他地球物理资料的约束下对上述反演结果在上党—河阳断裂、丹徒—建山断裂以及茅山北延断裂的电性结构及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具体结论是:(1)上党—河阳断裂为区域内的一条隐伏断裂,其走向为近东西向、倾向南北,处于电性梯度带以及重力异常梯度带,其可能与丹徒—建山断裂相交。(2)丹徒—建山断裂地貌上为地形分界线,其西南侧为句容盆地、东北侧为宁镇山脉东段,该断裂走向为北西向、倾向西南,电性结构以及重力异常表现为明显的梯度带,可能穿过长江。(3)茅山断裂隐伏于句容盆地之下,其走向为北东向、倾向为南东,位于电性梯度带以及重力梯度带处,且其已跨过长江,可能与丹徒—建山断裂相交于长江附近。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根据前人对强震的讨论结果以及近年内研究区内发生的中强震数据,对中强震的孕震构造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下列具有一般性的规律:(1)中强震与区域地质构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多发生于重力异常、磁异常以及电性结构带附近;(3)孕震处广泛存在低速异常。利用镇江目标区内的重力、磁力和速度资料,结合电性结构,对孕震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茅山断裂为控制外围系列盆地、凹陷的边界,其处于速度梯度带、重力梯度带以及电性梯度带上,曾经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因此茅山断裂具备中强地震的环境。(2)幕府山—焦山断裂深部速度结构、泊松比和重力异常等均满足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历史上幕府山—焦山断裂周围也曾经发生多次Ms5.0级以上地震,在断裂附近成簇状分布,具备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3)丹徒—建山断裂控制丹徒凹陷的北侧边缘,其所在位置重力以及电性结构梯度带,从横山—谏壁间穿过与茅山断裂共同控制A1剖面的低阻异常。结合平面P波速度图,该断裂在与茅山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交汇处存在明显的速度异常。因此,丹徒—建山断裂与茅山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交汇处具备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4)上党—河阳断裂虽为控盆断裂,但其重力梯度、磁异常梯度以及电性梯度规模都较小,而且根据现有资料的P波速度无明显异常、泊松比相对较低,因此不具备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
沈超[3](2020)在《强震逆断层地表破裂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强震发震断层引发的地表破裂在工程场地评价中一直备受关注。如何科学的预测断层错动导致的上覆土体变形特征及地表破裂规律,并以此规定工程建设的避让范围,是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是困扰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和抗震规范制订的难点问题,也是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大量客观的地震震害资料为基础,然而,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资料具有不完备性和稀缺性,这已成为制约本领域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试验这一被公认为近代科学赖以解释和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毋庸置疑将成为攻克这一瓶颈的强大利刃和有效方法。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开展了发震断层地表破裂的研究工作。通过自行设计的模型试验参数和自行研制的断层错动装置,成功模拟了逆断层错动下的上覆土体变形过程;通过对地表高精度监测数据的定量分析和PIV处理技术的应用,给出了干砂和湿砂地表完整且连续的变形演化过程及内部变形特征,使得模拟强震地表变形破裂这一复杂的地震地质问题在试验方法上得到了丰富。此外,由于增加了逆断层上覆土体的模拟厚度,并提高了监测精度,进而观察到以往试验中并未提及的新现象,这为理论分析的验证及相关规范修订提供了客观试验数据,进一步克服了地震现场资料不足带来的分析困难。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概括如下:1.综述了不同研究方法在强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中的进程,讨论和评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重点梳理并评述了各类试验在强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应用特点和前沿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厘清了地震、活断层、工程活断层、强震地表破裂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联,结合震害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强震地表破裂的发育背景、形态特征及震害特征进行了分类阐述和总结。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2.自行设计了高g值重力环境下,用以模拟逆断层错动的模型箱及其附属设备,为成功实现预期试验目标提供了设备保障。本文从离心机的选择、错动装置的研制、误差分析、监测系统布设和边界简化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根据试验的目标要求,自行研发制作了用于逆断层离心模型试验的模型箱,创新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错动装置,在最大限度降低试验推举过程产生的阻力和尽量提高边界的密封性之间达到了平衡,使其能够平稳的还原整个断层的错动过程,成功将逆断层上覆土体的模拟厚度提高到40m,这是目前国内外利用土工离心机模拟逆断层错动的最大土层厚度。3.设计了相关试验参数,并论证其合理性,为试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本次试验条件和梳理的实际震例资料以及本次试验的目标,本文设计并给出了逆断层离心模型试验参数,主要包括模型的几何参数、模型的物理参数、离心机提供的力学参数、基岩错动面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学参数,依据土工离心机的性能参数和相似原理等论证了试验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保证了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工作对相关科研人员开展这一领域的试验研究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4.通过试验结果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地表变形演化特征,并结合有关规范建议了不同震级对应的地表避让距离。为有关规范的制订和修改提供了试验支持。通过对100g重力环境下获取的大量地表高精度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直观的给出了逆断层错动过程中,覆盖层地表随基岩位错量的增加所呈现出来的变形特征。根据试验结果,估算了地表隆起的临界位错量和地表破裂的出露位置,研究了地表陡坎的平移规律和隆起规律,据此,本文提出将土体地表的变形过程分为整体抬升期、隆起变形期、陡坎平移期和变形减缓滞后期四个阶段。结合《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和前人关于震害参数的统计关系,本文给出了不同震级对应的地表避让距离的建议。5.本文试验工作进一步揭示了土体内部变形特征和破裂面扩展规律,丰富了强震地表破裂试验研究成果。利用Gep PIV技术研究了输入不同基岩位错时,干砂和湿砂覆盖层的土体内部变形场,提出并分析了破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揭示了地震作用下逆断层错动时的土体内部变形规律和破坏机理,在综合分析地表和土体变形破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层破裂面的扩展趋势预测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介于地震地表破裂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利用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开展研究不失为探索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逆断层错动引起的土体变形及确定发震断层地表破裂的避让距离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利用价值,并为利用土工离心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商世杰[4](2020)在《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文中认为雄安新区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2017年决定设立的国家级建设新区。为了更好的规划大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计划建设的六条铁路、四个火车站,完善六条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对雄安新区及邻区开展详细的隐伏断裂活动性调查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主要隐伏断裂进行了具体位置和基本形态野外调查,并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了隐伏断裂的数量、位置、状态、延深情况和上断点埋深等。此外,基于综合地球物理解译结果布置一系列钻孔进行断裂精确探测,并通过钻孔岩芯编录,建立钻孔联合剖面,研究了断裂的具体活动时代,同时对不同层位地层进行了以XRD粉晶衍射物相分析为主的矿物组成研究。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查明了保定-石家庄断裂(F1)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倾角45°75°,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50m。另外还发现,F1的次级断裂F1-1,其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倾角45°75°,同样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60m。(2)查明了徐水-大城断裂(F2)的产状为:走向NWW-SEE,倾向S,倾角70°,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240m。其次级断裂F2-1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N,倾角70°,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3)查明了容城断裂(F3)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70-685m之间。(4)钻孔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台上村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410-530m,其中F1断裂下盘410m、F1断裂与F1-1断裂之间440m、F1-1断裂上盘530m;崔庄镇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710-760m,其中F2断裂下盘710m、F2断裂上盘760m;容城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680-720m,其中F3断裂下盘680m、F3断裂上盘720m。(5)断裂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保定-石家庄断裂(F1)第四纪无活动,最新活动时期为新近纪,其滑动速率为0.02mm/a;徐水-大城断裂(F2)第四纪早-中更新世均有活动,早更新世的滑动速率为0.02mm/a,中更新世的滑动速率为0.01mm/a;容城断裂(F3)第四纪无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新近纪,其滑动速率为0.016mm/a。(6)第四纪地层界面附近矿物组成主要分为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58.76%,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平均含量为53.41%,高岭石、绿泥石含量较少,平均含量为5.35%;碎屑矿物以石英为主,平均含量为26.23%,其他碎屑矿物含量较少,分别为钾长石(5.32%)、斜长石(3.57%)、方解石(2.05%)、白云石(4.06%)。(7)通过在不同钻孔中第四系全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上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中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下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附近取样,对样品的矿物组成和百分比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在地层界面附近的矿物组成和百分比含量无较大变化,验证了地层划分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钻孔联合剖面中显示出地层界面深度也无较大差异,由此判断保定-石家庄断裂(F1)未引起第四纪地层错段,F1断裂第四纪以来不活动。
韩冰[5](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严重影响城市住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生命线设施破坏甚至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城市抗震减灾的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基于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使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以期有效提高我国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首先,在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及部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震灾直接损失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运用相关—变异系数法对初建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形成包含5个系统层,17个要素层,35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BP神经网络评价法,利用Matlab工具构建了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显示,经过函数训练后,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高度一致,相对误差均值为2.19%,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准确评价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大小。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得分为0.78,根据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标准认定唐山市的综合抗震等级良好,达到较高水准。通过对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出城市防灾环节中的薄弱点,为城市管理部门和公众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持,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图21幅;表18个;参55篇。
孙飞[6](2019)在《穿越活断层地铁隧道结构损伤破坏机理及抗错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我国中西部地区隧道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新疆、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开始筹划或已在建设多条山岭隧道、地铁线路、油气管道等,中西部城市的地铁建设将成为未来国家引领战略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发力点。地铁隧道工程穿越活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区域成为常态化重难点工程,相关隧道工程的科学设计、安全施工、防灾减灾等成为隧道工程界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活动断层错动使隧道出现破坏的情况越来越多,活断层作用下的大位移错动会使地铁隧道产生复杂的三维变形,造成地铁隧道的严重破坏、扭曲和错断,但在国内外均没有可供遵循的成熟设防体系及相关规范。该领域存在着大量尚不明确的科学问题,面临着大量从未遇到过的技术挑战。因此,针对活动断层错动下地铁隧道结构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其受力特性、破坏模式及设防原则,为现阶段穿越活动断层地铁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活动断层黏滑错动下地铁隧道灾变行为及支护结构设防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51478396)与新疆乌鲁木齐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活动断裂带场区地铁隧道结构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08)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工程类比、数值分析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穿越活断层地铁隧道衬砌结构受迫响应规律、破坏模式及设防体系等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论文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采用自主研制的大比例、多倾角、高精度穿越活断层地铁隧道结构加载试验装置,开展普通隧道结构与节段式隧道结构的物理模型试验,考虑断面尺寸扩大、结构配筋增强、衬砌分段及柔性接头等设防措施,揭示断层错动条件下隧道结构设防体系的受迫变形范围、破坏程度、破坏模式,提出隧道结构纵向设防分区理念(主控区、影响区)。(2)建立错层黏滑错动条件下隧道结构三维三接触有限元模型,综合分析隧道结构纵横向位移特征、脱空区范围、裂缝分布特征、截面安全系数等关键指标,分层次定义隧道结构纵向破坏程度及破坏范围,国内首次建立活断层黏滑错动条件下隧道受影响分区长度的量化判据。(3)引入基于损伤断裂力学的内聚力本构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经典断裂试验的数值仿真复现,实现对CZM模型的I型(张开型)、II型(面内剪切型)开裂的参数标定及模型有效性验证。(4)采用Matlab及Python编程的方法,完善了Abaqus中的CZM单元建模功能,使其可以适应任意六边形模型的0厚度CZM单元的批量嵌入。建立基于CZM的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有限元模型,探明活断层黏滑错动条件下隧道结构I型、II型裂缝开裂过程及分布特征,明确活断层黏滑错动条件下隧道结构开裂模式,量化隧道结构破坏程度及破坏范围。(5)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CDP本构模型,建立穿越活断层的铰接节段式隧道结构有限元模型,揭示活断层黏滑错动过程中隧道结构损伤演变过程及损伤分布特征,考虑配筋加强、衬砌分段、柔性接头等设防措施,明确铰接节段式隧道衬砌损伤破坏过程及钢筋渐次屈服规律,提出基于断层错动量的节段式隧道结构分阶段损伤破坏机理,探明设防后隧道结构可承受的极限错动量(极限抗错动性能),为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的设计优化、设防措施提供科学指导。(6)基于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研究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条件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探明近断层地震动与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隧道结构应力及内力变化规律,明确隧道结构分别承受的断层错动和地震动的内力分摊比。
郭媛[7](2018)在《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而向社会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也是地震部门的核心职责。广东省地震局探索向社会提供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实现了防震减灾工作从注重内部管理到社会管理、从行业服务到公共服务的初步转变,但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总体表现为:有需求没能力、有能力缺服务、有服务低水平。存在哪些瓶颈性的问题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产品属于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效能的高低和社会的满意度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以公共服务供给分工作为理论框架,采用档案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针对履行广东省防震减灾职能的地震部门,分析其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评估其服务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从服务规划者、服务生产者、服务规划者、服务生产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机制等角度,挖掘和分析在公共服务规划和生产过程中,现有公共服务供给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对策建议,使服务供给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魏晋平[8](2018)在《大西安城市规划区活断层地震探测研究》文中认为大西安地区位于渭河盆地内,北邻鄂尔多斯地台,南边与秦岭造山带北缘相接,两边地块抬升形成了现在的渭河断陷盆地,属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的鄂尔多斯地块周缘断陷盆地带之一。这一特殊的构造环境决定了渭河断陷盆地的活动断裂较发育,存在具有发生大地震能力的晚更新世断层和全新世断层,历史地震灾害特别严重。活断层与地震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规划区内开展浅层活断层地震探测研究,对在大西安地区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活断层探测最精确的办法就是钻探。但是由于钻探成本高,钻井深度有限等因素,浅层地震勘探成为活断层探测最有效的办法。由于浅层地震勘探原理的局限性,对于超浅层地震反射界面弱的地层无法成像,因此需要结合槽探来确定断层的上断点。大西安活断层探测区主要是针对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浅层地震资料具有以下特点:激发能量弱,测线长度较长、面波区域较大,环境噪音强,野外原始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而活断层探测地震剖面要求达到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这就给地震资料处理增加了难度。本文重点着手于地震数据处理和断层的定位。围绕野外资料采集、静校正问题、信噪比问题、分辨率问题、速度分析精度和断层解释展开分析和实验研究。针对城市活断层探测震源的选择问题,首先分析各种震源在城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择合适的震源。其次,研究对比震源激发参数,使得接收到的原始资料最优化。针对浅层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首先建立不同模型,研究各种静校正的适用条件。由于折射静校正对初至波的要求较高,研究折射波初至拾取对提高折射静校正精度的影响。然后,利用实际资料对比分析各种静校正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的近地表条件选择合理的静校正方法尤为重要。针对浅层地震资料信噪比的问题,首先分析原始野外资料有效波和噪音的特点,根据噪音在不同域里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的去噪手段,并进行去噪试验和效果分析。通过去噪前后的差异以及叠加剖面来检查去噪效果。综合不同处理软件的优势模块联合处理,提高浅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针对了浅层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试验研究各种提高分辨率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反褶积方法。利用组合反褶积方法来提高资料的分辨率。针对低信噪比地震资料速度分析问题,为了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笔者提出了一种在动校正后CMP道集上去噪的思路,在动校正后的道集上做波场分离滤波,这样就可以去除那些未校平的线性噪声。对去噪后的道集做反动校正,再进行速度分析,这种思路可以有效提高叠加速度谱中能量团的分辨率和资料的信噪比。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之后,地震剖面的可信度就会大大提高,得到的断层要素就越可靠。为后期研究活动断裂的活动性、危险性、危害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李兴儒[9](2018)在《关中盆地东段活动断层调查地震资料精细处理与地震构造信息综合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高频度、大震级地震始终是城市居民的威胁。通过大中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中盆地东段活断层地震探测目的层较浅,勘探区主要分布于西安市以东,地震资料具有道距较小、接收排列较短、震源干扰波能量强而复杂并且信噪比和分辨率均较低的特点;而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要求达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结合已知地质构造,就关中盆地东段的活断层调查地震资料,精细处理、解释并给出准确合理的解释,这就给地震资料处理增加了难度。本文重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如何实现低信噪比资料精细的静校正;如何在保真保幅的前提下提高浅层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如何进行精细的速度分析与拾取,提高解释剖面质量;如何利用石油井或热水井层位标定,识别剖面大小不等且客观存在的断层;如何根据最终成果剖面对关中盆地东段断裂线构造进行有理有据的解释。针对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静校正的原理,主要研究精细折射静校正方法,为后续处理提供保障;在活断层探测的实际资料上,根据不同的反褶积方法的优缺点,扬长避短,选择运用串联反褶积的思路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分析了解资料的整体质量水平,对不同的噪音类型选取相应的压制方法,综合对比不同处理方法,选择优势模块联合处理提高信噪比;速度分析环节研究了静校正、信噪比、速度分析参数对其影响,采用准确可靠的高密度速度分析方法来提高叠加剖面的质量。根据以上对处理工艺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得到了一种针对浅层活断层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和解释的思路及方法。在关中盆地东段所有活断层探测的实际地震资料上,做精细处理及解释,利用井资料标定层位、解释剖面。根据研究区域的已知(包括推断的)断裂线,结合各个测线的解释结果,对活断层的分布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李苗[10](2017)在《渭南市活断层数据库建设》文中认为如何科学、有效的将活断层探测过程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使其在地震预测、抗震设防、地震监测等方面发挥作用,是随着活断层探测工作开展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托渭南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借鉴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汉中市活断层数据库建库经验,参照活断层探测工作体系,剖析前期准备、野外调查和分析总结三个阶段城市活断层探测相关数据的特点。并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采用File Geodatabase数据模型,设计并完成了1个专业数据库和包括1:250000区域地震构造图专题成果、深地震探测专题成果、活断层综合调查专题成果、1:10000地质填图专题成果、浅层人工地震控制性探测专题成果、1:50000活断层分布图专题成果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等7个专题数据库构成的城市活断层数据库,实现了渭南城市活断层探测数据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抗震设防等基础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入库同步进行的建库策略,设计了数据采集的规范化表格,为确保数据建库进度与质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我国将全面展开城市活断层探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将全面展开城市活断层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MM成熟度模型的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以H省18个市县应急调查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
2.1.1 国内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
2.1.2 国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
2.2 国内外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研究 |
2.2.1 SW-CMM软件成熟度模型 |
2.2.2 PCMM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 |
2.2.3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EM-CMM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 |
3.1 成熟度阶段界定: EEM-CMM模型的等级划分 |
3.1.1 EEM-CMM的目标及意义 |
3.1.2 EEM-CMM五阶段成熟度等级的内涵 |
3.2 阶段指标提取:EEM-CMM模型的初步构建 |
3.2.1 EEM-CMM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EEM-CMM指标体系的过程域筛选 |
3.3 衡量标准赋值:EEM-CMM指标体系细化 |
第4章 EEM-CMM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权重确定 |
4.1 模型层次划分: 地震灾害应急能力成熟度的AHP结构 |
4.1.1 AHP层次分析法简介 |
4.1.2 层次分析法应用流程 |
4.1.3 EEM-CMM层次分析模型构建 |
4.2 模型权重确定: 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价体系 |
4.2.1 EEM-CMM准则层指标权重判断 |
4.2.2 EEM-CMM方案层指标权重判断 |
第5章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
5.1 H省防震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
5.1.1 H省地震灾害地理特征与区位特点 |
5.1.2 H省防震减灾工作开展现状 |
5.2 模型应用: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
5.3 发展困境: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制度机制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权责体制仍需落实 |
5.3.2 组织内部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准备仍待覆盖 |
5.3.3 社会环境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防控还需加强 |
5.3.4 信息建设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技术还待应用 |
5.3.5 民间力量准备困境: 防震减灾应急宣传仍待执行 |
第6章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路径 |
6.1 静态抗逆力:防震减灾的制度建设与组织准备 |
6.1.1 组织规划: 权责的部署和落实 |
6.1.2 组织环境: 内部的管理和保障 |
6.1.3 信息平台: 技术的重视和应用 |
6.2 动态抗逆力: 防震减灾的管理要求与社会准备 |
6.2.1 社会环境: 外部的防御和训练 |
6.2.2 民间力量: 群众的纳入和培育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本文研究的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AHP层次分析法权重测量表 |
(2)镇江地区三维电性结构及深部地震构造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构造环境 |
2.1.1 区域构造演化 |
2.1.2 地质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2.1 区域重力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2.3 区域电性特征 |
2.2.4 区域速度特征 |
2.3 区域应力状态 |
2.4 地震活动性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三维非结构有限元反演 |
3.1 大地电磁测深 |
3.1.1 电磁感应基本原理 |
3.1.2 均匀半空间的大地电磁场 |
3.2 三维正演 |
3.2.1 控制方程的推导 |
3.2.2 单元分析 |
3.2.3 插值算子 |
3.2.4 正演精度验证 |
3.3 三维反演理论 |
3.3.1 正则化反演 |
3.3.2 灵敏度矩阵的计算 |
3.3.3 非结构四面体网格模型光滑性约束方法 |
3.3.4 反演方法有效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及处理 |
4.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
4.2 大地电磁数据维性分析 |
4.3 大地电磁数据编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镇江地区MT数据反演 |
5.1 二维反演 |
5.2 三维反演 |
5.2.1 数据误差设置 |
5.2.2 正则化因子设置 |
5.2.3 初始模型 |
5.3 三维反演结果 |
5.4 电阻率断面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目标区深部地震构造条件 |
6.1 深部结构特征 |
6.2 工作区强震孕震特征 |
6.2.1 区域内深大断裂 |
6.2.2 区域内地球物理场 |
6.2.3 强震孕育环境 |
6.3 工作区中强震孕震深部构造条件 |
6.3.1 中强地震孕育构造条件 |
6.3.2 中强地震深部介质结构 |
6.3.3 中强震孕育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性结构反映的目标区构造特征 |
7.1 断裂空间发育特征 |
7.1.1 上党—河阳电性特征及空间发育特征 |
7.1.2 丹徒—建山电性特征及空间发育特征 |
7.1.3 茅山北延断裂电性特征及空间发育特征 |
7.2 目标区中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
7.2.1 速度结构特征 |
7.2.2 泊松比分布特征 |
7.2.3 中强震孕育环境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认识与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强震逆断层地表破裂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震害统计法 |
1.2.2 数值模拟法 |
1.2.3 常重力试验法 |
1.2.4 土工离心试验法 |
1.2.5 相关规范及其应用概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强震地表破裂特征与震害 |
2.1 地震与活断层 |
2.2 活断层与地表破裂 |
2.3 发育背景和形态特征 |
2.3.1 发育背景 |
2.3.2 形态特征 |
2.4 震害特征 |
2.4.1 建筑结构震害特征 |
2.4.2 线性工程震害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及方案设计 |
3.1 试验设备组成 |
3.1.1 土工离心机简介 |
3.1.2 离心机的选择 |
3.1.3 主机系统 |
3.1.4 监测系统 |
3.2 离心模型试验简介 |
3.2.1 基本原理 |
3.2.2 相似关系 |
3.2.3 误差分析和处理 |
3.3 模型箱设计 |
3.3.1 内部结构设计 |
3.3.2 底部加载系统 |
3.3.3 错动装置研制 |
3.4 土体模型 |
3.4.1 基本物理参数 |
3.4.2 土样制备 |
3.5 试验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型试验参数设计与变形量测 |
4.1 参数确定原则 |
4.2 错动面倾角 |
4.3 基岩位错量 |
4.4 错动速率 |
4.5 坐标系的建立 |
4.6 量测方法 |
4.6.1 地表变形量测 |
4.6.2 土体内部变形量测 |
4.6.3 PIV技术原理 |
4.6.4 分析步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变形分析及避让距离的确定 |
5.1 地表沉降 |
5.2 干砂地表变形特征 |
5.2.1 地表变形曲线分析 |
5.2.2 地表隆起和陡坎平移特征 |
5.3 湿砂地表变形特征 |
5.3.1 地表变形曲线分析 |
5.3.2 地表隆起和陡坎平移特征 |
5.4 地表避让距离估算 |
5.4.1 地表避让距离分析方法 |
5.4.2 不同震级地表避让距离估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体变形分析和破裂上断点的估计 |
6.1 破裂面分析 |
6.1.1 破裂面特征 |
6.1.2 破裂面曲线拟合 |
6.1.3 破裂面倾角分析 |
6.2 上断点及临界位错量估算 |
6.2.1 上断点扩展规律 |
6.2.2 临界位错量估算 |
6.3 土体内部位移规律 |
6.3.1 干砂内部位移场 |
6.3.2 湿砂内部位移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4)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隐伏断裂活动性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概述 |
2.2.2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
2.2.3 构造单元及基本特征 |
2.2.4 区域主要断裂 |
2.2.5 区域地震活动性 |
2.3 深部构造背景 |
2.3.1 区域重力、航磁异常特征 |
2.3.2 地层物理性质 |
2.3.3 断裂深部特征 |
2.4 区域构造演化序列 |
第三章:隐伏断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
3.1 探测方法 |
3.1.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
3.1.2 浅层地震勘探 |
3.1.3 高密度电阻率法 |
3.2 测线布置 |
3.2.1 保定-石家庄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
3.2.2 徐水-大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
3.2.3 容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
3.3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处理 |
3.4 保定-石家庄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
3.5 徐水-大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
3.6 容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
第四章:钻探及钻孔联合剖面 |
4.1 钻孔布设位置 |
4.2 区域地层对比 |
4.3 保定-石家庄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
4.3.1 XSZK01 钻孔岩性描述 |
4.3.2 XSZK02 钻孔岩性描述 |
4.3.3 XSZK10 钻孔岩性描述 |
4.3.4 XSZK11 钻孔岩性描述 |
4.3.5 XSZK03 钻孔岩性描述 |
4.3.6 保定-石家庄断裂钻孔联合剖面 |
4.4 徐水-大城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
4.4.1 XSZK09 钻孔岩性描述 |
4.4.2 AXZK06 钻孔岩性描述 |
4.4.3 AXZK07 钻孔岩性描述 |
4.4.4 AXZK04 钻孔岩性描述 |
4.4.5 徐水-大城断裂钻孔联合剖面 |
4.5 容城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
第五章:第四纪地层矿物组成 |
5.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2 实验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4 结果分析 |
第六章:讨论 |
6.1 保定-石家庄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
6.2 徐水-大城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
6.3 容城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
第七章: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7.2.1 存在的问题 |
7.2.2 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1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定义 |
2.2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 |
2.1.1 地震危险性评估能力 |
2.1.2 工程抗震防御能力 |
2.1.3 社会基础支持能力 |
2.1.4 灾害管理能力 |
2.1.5 救援与恢复能力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分析 |
3.1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震基本参数 |
3.1.2 灾区统计指标 |
3.1.3 经济发展水平 |
3.1.4 房屋抗震能力 |
3.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关联分析简述 |
3.2.1 灰色系统理论 |
3.2.2 灰色关联分析 |
3.2.3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 |
3.3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度计算 |
3.3.1 确定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 |
3.3.2 无量纲化数据处理 |
3.3.3 灰色关联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4.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
4.4 评价指标的优化筛选流程 |
4.4.1 评价指标初选 |
4.4.2 评价样本选择和样本数据获取 |
4.4.3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4.4.4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筛选 |
4.5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模型的构建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评价原理方法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
5.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3 组合权重 |
5.4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
5.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验证 |
5.5.1 BP神经网络结构确定 |
5.5.2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5.3 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 |
5.5.4 BP评价模型结果分析 |
5.6 提升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对策分析 |
5.6.1 建立并完善地震管理信息系统 |
5.6.2 提高城市建筑结构抗震能力 |
5.6.3 完善城市避难场所规划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穿越活断层地铁隧道结构损伤破坏机理及抗错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层黏滑错动作用下的地层破裂面传播规律 |
1.2.2 断层黏滑错动作用下跨断层隧道结构的力学响应特征 |
1.2.3 隧道衬砌结构裂缝发生及扩展的数值模拟方法 |
1.2.4 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防灾减灾对策及设防措施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活断层基本特点及工程概况 |
2.1 活断层构造及其基本特征 |
2.1.1 活断层的定义 |
2.1.2 活断层的分类及基本特征 |
2.1.3 活断层与隧道结构的相对位置 |
2.2 依托工程概况 |
2.2.1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概况 |
2.2.2 断层位置及形态的测定 |
2.3 活动断层黏滑错动下支护结构体系适应性 |
2.3.1 基于隧道纵向坡率限制的断面扩大尺寸计算 |
2.3.2 衬砌分段长度 |
2.3.3 柔性接头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活断层黏滑错动条件下隧道结构响应试验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大比例穿越活断层隧道错动加载模型试验装置 |
3.3 试验材料及断面布置 |
3.3.1 试验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 |
3.3.2 试验工况及测试断面布置图 |
3.3.3 试验步骤 |
3.4 活断层黏滑错动条件下隧道破坏模拟试验结果 |
3.4.1 倾角60°正断层马蹄形断面隧道模拟试验结果 |
3.4.2 倾角60°逆断层马蹄形断面隧道模拟试验结果 |
3.5 基于室内试验隧道破坏特征结果的纵向设防分区及衬砌分段方案 |
3.6 活断层黏滑错动条件下节段式隧道破坏模拟试验结果 |
3.6.1 倾角60°正断层马蹄形断面铰接节段式隧道模拟试验结果 |
3.6.2 倾角60°逆断层马蹄形断面铰接节段式隧道模拟试验结果 |
3.6.3 倾角60°正断层双线矩形断面铰接节段式隧道模拟试验结果 |
3.6.4 倾角75°正断层双线箱型曲拱断面铰接节段式隧道模拟试验结果 |
3.6.5 倾角75°正断层单线箱型曲拱断面铰接节段式隧道模拟试验结果 |
3.7 基于试验结果的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破坏模式讨论 |
3.7.1 正、逆断层条件下隧道结构承受荷载的异同 |
3.7.2 断层面附近的剪切破坏 |
3.7.3 横断面上的大偏心破坏 |
3.7.4 纵向上的拉弯破坏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穿越活断层地铁隧道结构纵横向受迫响应规律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正断层倾角60°马蹄形断面隧道断层错动数值分析 |
4.2.1 计算模型和工况设置 |
4.2.2 围岩及衬砌结构变形分布规律 |
4.2.3 围岩与支护结构应力分布规律 |
4.2.4 围岩与隧道衬砌结构塑性区分布规律 |
4.2.5 隧道衬砌破坏及影响分区范围 |
4.3 逆断层倾角75°马蹄形断面隧道断层错动数值分析 |
4.3.1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3.2 围岩及衬砌结构变形分布规律 |
4.3.3 围岩与支护结构主应力分布规律 |
4.3.4 围岩与隧道衬砌结构塑性区分布规律 |
4.3.5 隧道衬砌开裂特征及影响分区范围 |
4.4 逆断层倾角70°马蹄形断面隧道断层错动数值分析 |
4.4.1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4.2 围岩及衬砌结构变形分布规律 |
4.4.3 围岩与支护结构应力分布规律 |
4.4.4 围岩与隧道衬砌结构塑性区分布规律 |
4.4.5 隧道衬砌破坏及影响分区范围 |
4.5 正断层倾角50°明挖双线矩形隧道断层错动数值分析 |
4.5.1 明挖断面选型 |
4.5.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5.3 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分布规律 |
4.5.4 隧道衬砌结构应力分布规律 |
4.5.5 隧道衬砌结构塑性区分布规律 |
4.5.6 隧道衬砌结构纵向设防长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损伤断裂的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破坏模式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CZM模型的断裂力学基础 |
5.2.1 内聚力模型的损伤破坏准则 |
5.2.2 不同损伤破坏准则的内聚力模型的共同特征 |
5.3 CZM本构参数标定及其有效性验证 |
5.3.1 基于楔入劈拉数值试验的CZM模型Ⅰ型开裂参数标定 |
5.3.2 基于两端切口半边对称加载数值试验的CZM模型Ⅱ型开裂参数确定 |
5.4 基于Matlab和 Python二次开发的CZM单元批量建模及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5.4.2 ABAQUS中的内聚力单元简介及其特征 |
5.4.3 基于Matlab和Python的CZM单元批量建模方法 |
5.4.4 基于Python二次开发的CZM单元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5.5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5.6 结果分析 |
5.6.1 隧道二次衬砌垂直位移分布规律 |
5.6.2 隧道二次衬砌纵、环向裂缝形态及分布规律 |
5.6.3 隧道二次衬砌Ⅰ型张开裂缝、Ⅱ型剪切裂缝形态及分布规律 |
5.6.4 Ⅰ型张开型、Ⅱ型剪切型裂缝发生位置及裂缝宽度 |
5.6.5 隧道二次衬砌纵向分区判据及设防长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CDP模型的穿越活断层节段式隧道结构损伤破坏全过程及抗错动性能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基于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推导的损伤演化曲线 |
6.3 基于三点弯曲梁试验的CDP模型有效性验证 |
6.4 模型建立及工况设置 |
6.5 倾角60°正断层黏滑错动下隧道二次衬砌损伤破坏分析 |
6.5.1 隧道二次衬砌位移分析 |
6.5.2 隧道二次衬砌剪应力分析 |
6.5.3 隧道二次衬砌整体纵、横向损伤分布 |
6.5.4 隧道二次衬砌钢筋内力 |
6.5.5 隧道二次衬砌的损伤破坏过程分析及抗错动性能 |
6.6 倾角75°逆断层黏滑错动下隧道二次衬砌损伤破坏分析 |
6.6.1 隧道二次衬砌位移分析 |
6.6.2 隧道二次衬砌整体纵、横向损伤分布 |
6.6.3 隧道二次衬砌钢筋内力 |
6.6.4 隧道二次衬砌的损伤破坏过程分析及抗错动性能 |
6.7 活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二次衬砌分级破坏模式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地震波影响的跨断层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7.2.1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7.2.2 阻尼的设置及边界条件 |
7.2.3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 |
7.2.4 监测点的设置 |
7.3 结果分析 |
7.3.1 近断层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地铁隧道结构力学响应对比分析 |
7.3.2 地震作用与断层错动下地铁隧道结构力学响应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成果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成果与奖励 |
(7)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和创新点 |
2 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2.1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分析框架 |
2.2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和需求分析 |
2.3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及其服务规划分析 |
2.4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及其供给分析 |
2.5 公共服务供给效果 |
3 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3.2 原因分析 |
4 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对策建议 |
4.1 建立地震部门与服务生产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渠道 |
4.2 推进公共服务规划的精细化 |
4.3 转变供给模式,健全公共服务多方参与机制 |
4.4 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工作 |
4.5 梳理法定职能,分级分类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
4.6 推进信息化服务工程,实现多样化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大西安城市规划区活断层地震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活断层探测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处理难点 |
2.1 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问题 |
2.2 静校正问题 |
2.3 地震信噪比和分辨率问题 |
2.4 速度分析问题 |
2.5 活断层解释问题 |
第三章 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 |
3.1 城市活断层地震勘探野外采集 |
3.1.1 城市活断层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效果分析 |
3.1.2 垂直叠加 |
3.2 静校正 |
3.2.1 初至拾取研究 |
3.2.2 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技术适用性分析 |
3.2.3 初至波静校正方法实际应用效果 |
3.3 地震资料提高信噪比方法研究 |
3.3.1 城市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噪音特点分析 |
3.3.2 叠前常见噪音去除方法研究 |
3.4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方法研究 |
3.4.1 反褶积提高分辨率 |
3.4.2 组合反褶积 |
3.5 地震资料提高速度分析精度方法研究 |
3.6 活断层解释 |
3.6.1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基本原则 |
3.6.2 地震构造解释技术要点及解释原图编绘 |
第四章 大西安主要活动断裂研究 |
4.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4.2 大西安规划区活断层地震资料精细处理 |
4.3 反射地层与断层构造解释及地质推断 |
4.4 活动断裂平面分布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关中盆地东段活动断层调查地震资料精细处理与地震构造信息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断层探测发展与现状 |
1.2.2 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发展与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预处理研究 |
1.3.2 静校正研究 |
1.3.3 分辨率与去噪研究 |
1.3.4 速度分析研究 |
1.3.5 地震异常响应分析推断解释 |
第二章 关中盆地东段地震资料处理 |
2.1 地震资料处理难点 |
2.1.1 静校正 |
2.1.2 地震分辨率 |
2.1.3 地震信噪比 |
2.1.4 速度分析与提取 |
2.2 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关键技术 |
2.2.1 静校正方法研究 |
2.2.2 提高信噪比方法研究 |
2.2.3 提高分辨率方法研究 |
2.2.4 速度分析研究 |
第三章 关中盆地东段活断层探测地震构造解释 |
3.1 关中盆地东段活动断层调查 |
3.1.1 目的和任务 |
3.1.2 地质概况 |
3.2 关中盆地东段活动断层探测剖面解释 |
3.2.1 解释方法与难点 |
3.2.2 主干剖面解释 |
3.2.3 辅助剖面解释 |
第四章 关中盆地东段活断层地质推断 |
4.1 渭南塬前断裂 |
4.2 渭河断裂 |
4.3 口镇-关山断裂 |
4.4 双泉-临猗断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渭南市活断层数据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渭南市活断层探测项目概况 |
2.1 渭南市地震地质概况 |
2.2 活断层探测技术 |
2.3 活断层探测流程 |
第三章 渭南活断层数据库设计 |
3.1 活断层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标准规范 |
3.1.1 设计原则 |
3.1.2 数据库建库标准 |
3.1.3 数据命名规则 |
3.1.4 空间参考系 |
3.2 渭南活断层探测数据概况 |
3.2.1 前期准备阶段 |
3.2.2 野外调查阶段 |
3.2.3 分析总结阶段 |
3.3 渭南活动断层探测数据特点 |
3.4 活断层数据库结构设计 |
3.4.1 1:250000区域地震构造图专题 |
3.4.2 深地震探测专题 |
3.4.3 活断层综合调查专题 |
3.4.4 1:10000地质填图专题 |
3.4.5 浅层人工地震探测专题 |
3.4.6 1:50000活动断层分布图专题 |
3.4.7 地震危险性分析专题 |
3.4.8 专业数据库 |
第四章 渭南活断层数据库实现 |
4.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2 活断层数据库实现 |
4.2.1 活断层数据库管理平台的选择 |
4.2.2 活断层数据的组织 |
4.2.3 活断层数据库的实现 |
4.3 数据质量控制策略 |
4.4 制图和可视化输出 |
4.4.1 样式库制作 |
4.4.2 标注、注记制作 |
4.4.3 地图模板制作 |
4.5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将全面展开城市活断层探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MM成熟度模型的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以H省18个市县应急调查实践为例[D]. 杨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镇江地区三维电性结构及深部地震构造条件研究[D]. 陈祥忠. 吉林大学, 2020(01)
- [3]强震逆断层地表破裂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 沈超.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
- [4]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D]. 商世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5]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 韩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穿越活断层地铁隧道结构损伤破坏机理及抗错动性能研究[D]. 孙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7]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郭媛. 暨南大学, 2018(02)
- [8]大西安城市规划区活断层地震探测研究[D]. 魏晋平. 长安大学, 2018(01)
- [9]关中盆地东段活动断层调查地震资料精细处理与地震构造信息综合研究[D]. 李兴儒. 长安大学, 2018(01)
- [10]渭南市活断层数据库建设[D]. 李苗. 长安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