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液压技术研究

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液压技术研究

一、液压技术在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仁,朱思宇[1](2022)在《考虑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文中提出为了提高电动车辆再生-液压复合制动控制过程中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在分析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再生-液压复合制动控制的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车辆纵向动力学、轮胎和再生-液压复合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再生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回收功率和充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设计了以车速、制动强度和一个新的模糊控制输入(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下的再生制动力矩与单轮理想总制动力矩的比值)为输入,实际再生力矩占总制动力矩的比值为输出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不同制动强度工况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所提出的考虑了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贺冰[2](2021)在《基于解耦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协调式再生制动控制算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推广,而横亘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就是续驶里程问题,要解决续驶里程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再生制动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之选,而再生制动势必会改变车辆原有的制动力分配特性与制动性能,许多高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纷纷针对再生制动控制进行相关研究,由于协调式再生制动能够实现较高的能量回收率,目前再生制动主流研究方向为协调式再生制动,而协调式再生制动需要对制动力进行重新分配,同时兼顾多个性能指标。本文基于全解耦式线控制动系统对协调式再生制动展开研究,在实现较高的能量回收率的同时,保障制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首先建立系统各组件的数学模型,然后依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下完成了仿真模型的构建,其次设计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执行层控制策略,最终对上述控制策略进行了联合仿真及硬件在环实验。详细内容如下:(1)线控制动及再生制动系统建模。首先简述了本文系统组成,包括线控制动系统(包括Ebooster、制动主缸、制动轮缸、HCU、及压力传感器)与再生制动系统(包括前后驱动电机),其次建立了Ebooster电机及驱动电机、Ebooster传动机构、制动主缸、轮缸、HCU以及电池的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学模型完成了相应的仿真模型构建,最后对上述制动主缸、制动轮缸、HCU模型和电池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2)设计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首先简述了本文分层控制器架构,其次分析了再生制动各类影响因素,然后简述了本文所研究的再生制动算法架构,最后基于最大再生制动力计算方法、制动力分配理论以及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了再生制动控制算法。(3)设计执行层控制策略。首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其次设计了Ebooster电机控制算法,并对位置环、转速环与电流环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设计了驱动电机控制算法,完成对再生制动转矩跟随控制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电机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4)基于Matlab/Simulink与Carsim搭建仿真平台,对上述控制策略(包括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执行层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共包括不同制动强度、不同车速的九种工况,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了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符合设计目标,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依托课题组硬件资源,对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验证,其试验工况设置与仿真一致,依据最终结果,可以认为本文提出的策略能够保障制动的安全性、平顺性以及能量回收率。

王静怡[3](2021)在《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汽车普及使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失为解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纯电动汽车行业受限于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缓慢,汽车续航里程不足成为纯电动汽车普及的阻碍。因此发展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高效回收电机制动的电能,对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提高续航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制动安全限制条件,以实现能量回收最大化为目标,对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结构、能量回收工作原理以及影响再生制动回馈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机电制动力分配方式进行研究;随后对汽车制动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保证制动效能及制动稳定性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范围;再结合典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方式,提出改进型兼顾制动安全及能量回收率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规则。其次,分析了电机制动力分配限制条件,以改进型前后轴制动力分配规则为前提,设计了三种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一为提出了前轴电机最大化的再生制动分配策略;二为基于系统限制条件对电机制动力分配呈现非线性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以制动强度Z、电池SOC值以及车速V的多输入模糊控制再生制动分配策略;三为针对模糊控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应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再生制动策略进行优化。最后,利用Cruise和Matlab仿真软件在城市循环工况和常规制动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试验。在NEDC、FTP75循环工况下基于车速查表制动分配策略,对模糊控制再生制动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行。在城市循环工况和常规制动工况下对三种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一是,采用遗传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再生制动策略回收效果较优化前有所提升,表明本文采用的优化方法达到了优化效果,能进一步提高能量回收量;二是,最大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回收能量较优化前后的模糊控制再生制动策略稍高,但三者差距较小,说明本文模糊控制再生制动策略能有效利用电机制动力。综合分析,基于模糊控制的再生制动策略更能综合考虑能量回收的影响因素,因此,三种控制策略中遗传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再生制动策略更具有优越性。

李祺灏[4](2021)在《纯电动代步车电子刹车系统及能量回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升高,但目前老年电动代步车的没有统一安全规范,这给老年人在社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过中老年人代步出行的安全与便捷问题,本文采用了相对传统驻车制动系统性能及工况适应性能更高的电子刹车系统(EPB),利用EPB收集不同路况的地面附着条件利用情况,使用不同的驻车制动策略,基于代步车的动力学模型还并配合能量回收策略,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代步车的安全与效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本文研究对象—纯电动老年代步车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根据设计要求在结构设计、传动原理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拉索式电子刹车制动系统与集成式电子刹车制动系统的优缺点,并对集成式EPS内部构造及各模块关系进行详细介绍,阐述其工作原理,为后续部件的动力学建模及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提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电动代步车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对其的制动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受力分析,并对代步车的刹车系统进行了建模,对各种行驶条件下的电子刹车控制策略分析,最终设计了老年代步车的控制策略方案,结合此方案及刹车系统的建模分析,运用simulink对提出的刹车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再次,对老年代步电动车的能量回收系统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能量回收系统结构的分析和能量回收组件的分析,明确了老年代步电动车的具体工作情况。然后通过对制动过程受力及制动力分配进行了分析,对及再生制动力回收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建立,并结合经典的制动力分配方式,提出了改进的制动能量分配策略,仿真结果分析将在接下来章节中进一步的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联合Simulink与Cruise对EPB和所确定的能量回收策略进行仿真,通过获得的信号响应曲线与采用的测试工况相比较,验证了EPB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并收集了仿真中电机能量输入输出数据,电机输出扭矩数据以及实际速度跟踪情况,实验的结果表明,能量回收效率显着提高,EPB整体运行良好。本文针对老年代步车展开了关于其刹车控制策略、能量回收策略的理论研究,并运用仿真算法验证了相应策略的有效性,在理论提升了老年代步车的安全性及高效率,这为后来将研究成果部署至硬件实物做好了理论上的铺垫工作。

吴凯龙[5](2021)在《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些年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作为数量主体的传统燃油车辆导致了石油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消耗,除此之外,无限制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引起了大气环境的恶劣污染。在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压力下,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为各国所重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重心。而目前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且充电桩建设不均衡、普及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制动能量回收作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可以有效提升续航里程。首先,基于新能源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对电机的需求,选用永磁同步电机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特性;根据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与ECE法规曲线,基于在确保制动稳定性前提下尽量提升能量回收率的原则,对汽车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其次,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对于提出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电路结构中负责连接电机与蓄电池的能量回收电路,采用了具备电气隔离及双向传输特性的DAB电路;通过建立蓄电池的双RC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并得出了本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电池最大充电电流数学公式。再次,推导了DAB电路传递函数,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DAB变换器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能量双向流动的仿真实验以验证模型准确性。进一步将DAB变换器模型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模型在驱动状态以及能量回收状态下进行全系统的整体联合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制动能量回收电路结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总结制动能量回收过程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将得出的制动能量回收过程的影响因素电池SOC、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制动强度设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同时考虑日前愈发高频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低速频繁制动回收能量低且反复充放电危害蓄电池寿命与车辆安全性,故在原建立的三输入模糊控制器基础上添加制动间隔时间输入约束,改进并设计了以电池SOC、制动间隔时间、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制动强度四输入的模糊控制器,其所输出的制动力分配系数是用于控制协调电机制动力与机械制动力,提升能量回收效率。使用Carsim提供的车辆模型与前文Matlab/Simulink中设计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在符合我国实际道路工况的WLTC、CLTC-P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均具有出色的能量回收效果,且添加制动时间间隔输入约束的四输入模糊控制器在能量回收效果与原三输入模糊控制器同样出色、效果显着的基础上,其所需要的充电次数更少、能量回收效率更高,对蓄电池具有更出色的保护效果。

穆俊宇[6](2021)在《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分析及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一种,相较电混合动力具有功率密度高、改装成本低、能量转换快的特点。在能量转换频繁的工况下,可有效回收并利用制动能量,适用于起停工况频繁的车辆。探明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有助于充分发挥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优势,提高制动能量回收与利用效率。本文以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皮囊式蓄能系统在车辆不同行驶工况中的充放油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验证,为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在实际车辆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根据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匹配了皮囊式蓄能系统关键元件基本参数,建立了皮囊式蓄能系统数学模型。搭建了液压蓄能系统试验台架进行了系统充放油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蓄能系统模型进行修正。基于Simulink分别建立了液压泵/马达模型和皮囊式蓄能器模型,构建出皮囊式蓄能系统仿真模型。(2)为进一步探究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采用基于门限值的能量控制策略,建立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后向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影响系统能量回收与利用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能量回收与利用效果与车辆行驶工况有关,受初始油温、制动初始压力、制动初速度和驱动初始压力影响;通过充放油特性理论分析并结合仿真与试验曲线,阐明了不同因素对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的影响规律。(3)根据城市循环工况特点确定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最佳工作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最高可将燃油经济性提高18.7%。在Lab VIEW环境下编写了基于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系统测控程序,搭建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模拟试验台架,开展了城市循环工况的液压混合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城市循环工况下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回收与利用效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有效性与准确性。

曹慧聪[7](2020)在《双能量源电动叉车再生制动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环保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工程机械领域新的发展方向。电动叉车以其易操作、噪声小、无污染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再生制动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成功应用为电动叉车节能减排提供了借鉴思路。超级电容比功率大、充放电快、寿命长,与蓄电池组成双能量源,有助于提高叉车的动力性能。将双能量源技术与再生制动技术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电动叉车的续航能力。本文以“超级电容+蓄电池”双能量源叉车为研究对象,对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和双能量源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首先,以某型1T电动叉车为研究对象,基于JB/T3300-2010标准中的典型工况,考虑成本和可控性,双能量源系统结构选择了半主动式拓扑结构。根据循环工况的功率需求和能量需求,进行了双能量源系统的参数匹配。其次,对电动叉车复合制动原理进行了分析,在保证叉车平稳制动的前提下,制定了基于逻辑门限的制动力分配策略。然后,在原有基于模糊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制定了考虑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逻辑门限与模糊规则结合的能量管理策略。最后,分别对基于模糊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和所制定的逻辑门限与模糊规则结合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逻辑门限和模糊规则结合的能量管理策略回收效率更高。

吴晓宇[8](2020)在《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再生制动技术是延长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一个重要方法。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包括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两部分,是一个多种制动力动态变换的复合制动系统。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优劣对制动能量回收和制动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研究纯电动汽车的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策略来协调控制这两种制动力,对保障车辆制动安全性、提高制动能量回收并延长续航里程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前驱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制定了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复合制动控制策略。首先,对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结构、原理及制动能量回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在对电动汽车制动力学特性、典型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和制动法规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制动能量回收的制动力分配策略,确定了车辆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方式。其次,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理论,提出了协调电机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分配比例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三输入一输出的模糊控制器,确定了复合制动中再生制动力的比例。然后,基于Cruise车辆仿真软件建立了纯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并对车辆关键部件做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置。为使电机输出扭矩更接近实际并实现平稳过渡,建立了电机再生制动力限制模型并加入了制动力修正因子。随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了复合制动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并与Cruise整车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对车辆制动性能和循环工况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优越性。仿真结果显示车辆制动性能良好,在循环工况中的制动能量回收率和续航里程都有明显提高。最后,针对模糊控制器设计存在主观性的缺陷,采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优化并重新设计了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比优化前的控制策略在电池SOC值和续驶里程上都有一定的提高,证明了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的有效性。

李秋实[9](2020)在《电动汽车运行/制动能量回收与光储充电站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使用更清洁的电能提供动力,不产生汽车尾气且行驶过程噪音低,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心之一。尽管电动汽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是还有两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发展:1)行驶里程无法满足出行要求;2)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建设不健全,且将充电负载完全接到电网中,势必会对电网电压稳定造成不良后果。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是提高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重要手段。在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由于电机的可逆作用会产生电能,如果能将这部分电能重新利用在车辆行驶中,车辆的行驶里程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分布式光伏微电网技术是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所带来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针对上述两部分内容展开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选择应用较广泛的电动公交车作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超级电容相结合的储能系统,应用于电动公交车的运行与制动能量回收。并搭建车辆运行与制动能量回收实验平台,重点研究不同负载运行时,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与消耗能量等关键参数;针对电动公交的不同制动工况,重点研究不同制动时间对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影响。最后,关注了超级电容电动公交在连续运行工况下的功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率的增加,电动公交的能量消耗与利用效率逐渐增大;电动公交车初始制动功率与制动时间成反比,能量回收效率与制动时间成正比。本文设计了分布式光伏发电与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组成的光储微电网,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主电源,通过储能系统与电网配合,共同为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提供电能。该系统由100 kW光伏发电,250 kW/500 k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与直流充电桩等组成。最后计算光伏发电量的同时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

杨行[10](2019)在《FSEC电动方程式赛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环境与能源的问题愈发受到重视,近年来纯电动汽车成为了全球的研究热点。纯电动汽车的续航短板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作为关键的节能方法,基本思路是减少制动时产生的热能散失,将其回收储存以再次利用,进而提高续航里程。在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Formula Student Electric China)中,赛车可采用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在效率测试中降低能量消耗,提升能量利用率。因此,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在纯电动车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FSEC电动方程式赛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为研究对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介绍了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在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的工作原理,为制定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建立了赛车专用赛道模型并分析了赛道工况。对长安大学FSEC纯电动赛车进行了整车制动力学分析。深入分析了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因素,并明确了其在控制策略中作为判别条件的阈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制动力分配的后轴并联模式下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并建立Simulink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然后,在AVL Cruise软件中建立整车模型,为控制策略模型提供执行部件。针对实际电机输出制动转矩与理想电机输出制动转矩存在误差的问题,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模糊PID控制器模块以降低系统响应误差,提高制动力分配的精确性,从而保证车辆制动安全性。最后,将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Simulink模型与整车Cruise模型进行相关接口的设置,设计了实际赛道工况的仿真任务,进而完成联合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验证了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在整车模型中的执行效果。本文所提出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在FSEC电动方程式赛车的设计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液压技术在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压技术在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制动系统结构
2 数学模型
    2.1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2.2 轮胎模型
    2.3 再生-液压复合制动系统模型
        2.3.1 再生制动系统模型
        2.3.2 液压制动系统模型
    2.4 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模型
3 复合制动控制策略
    3.1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功率分析
    3.2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设计
4 仿真分析
    4.1 仿真参数
    4.2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仿真
        4.2.1 制动工况1
        4.2.2 制动工况2
5 结论

(2)基于解耦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协调式再生制动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线控制动系统研究现状
        1.2.2 制动能量回收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再生制动及线控制动系统建模
    2.1 系统架构
    2.2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
    2.3 线控制动系统模型
        2.3.1 Ebooster传动机构模型
        2.3.2 制动主缸模型
        2.3.3 HCU模型
        2.3.4 制动轮缸模型
        2.3.5 模型仿真验证
    2.4 电池模型
        2.4.1 电池模型
        2.4.2 模型仿真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设计
    3.1 再生制动系统分层控制器架构
    3.2 再生制动影响因素分析
    3.3 制动力分配基本理论
    3.4 再生制动力约束计算
        3.4.1 电机电池约束
        3.4.2 安全性与平顺性约束
    3.5 再生制动控制算法设计
        3.5.1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理论
        3.5.2 控制器需求分析
        3.5.3 控制律推导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执行层控制策略设计
    4.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4.1.1 常见电机控制方法
        4.1.2 SVPWM基本原理
        4.1.3 SVPWM算法实现
    4.2 制动液压跟随控制策略
        4.2.1 液压跟随策略架构
        4.2.2 q轴电流环模型预测控制
        4.2.3 Ebooster电机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4.3 驱动电机转矩跟随策略
        4.3.1 驱动电机控制策略设计
        4.3.2 驱动电机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与实验验证
    5.1 仿真平台搭建
    5.2 多工况联合仿真分析
        5.2.1 低制动强度仿真工况
        5.2.2 中制动强度仿真工况
        5.2.3 高制动强度仿真工况
    5.3 硬件在环实验平台组成
    5.4 硬件在环实验分析
        5.4.1 基础建压试验结果
        5.4.2 低制动强度试验工况
        5.4.3 中制动强度试验工况
        5.4.4 高制动强度试验工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再生制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2 电动车再生制动系统基本理论分析
    2.1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
    2.2 制动能量回收原理分析
        2.2.1 电机回馈制动状态原理分析
        2.2.2 制动能量回收电路原理分析
    2.3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机电分配结构
    2.4 影响制动能量回收的约束条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研究
    3.1 车辆制动受力分析
    3.2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原则
        3.2.1 理想制动力分配约束
        3.2.2 ECE制动法规约束
    3.3 电机制动力限制条件分析
        3.3.1 驾驶员制动意图限制
        3.3.2 电机工作特性限制
        3.3.3 电池充电功率限制
    3.4 典型的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研究
        3.4.1 理想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
        3.4.2 最大化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3.4.3 并联式固定比值分配控制策略
        3.4.4 基于理想I曲线、M曲线、f线的制动力分配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电动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设计
    4.1 改进型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
    4.2 最大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
    4.3 基于模糊控制的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
        4.3.1 模糊控制器结构
        4.3.2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器设计
    4.4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再生制动策略
        4.4.1 优化过程
        4.4.2 优化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制动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建立及仿真结果分析
    5.1 AVL CRUISE仿真平台简介
    5.2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2.1 整车模块
        5.2.2 电机模块
        5.2.3 动力电池模块
        5.2.4 制动器模块
    5.3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模型搭建
        5.3.1 最大再生制动分配策略模型
        5.3.2 基于模糊控制的再生制动策略模型
    5.4 CRUISE与 Matlab的联合仿真方式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5.5.1 再生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5.5.2 仿真工况的选择
        5.5.3 基于模糊控制的再生制动分配策略模型验证
        5.5.4 城市循环工况下三种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分析
        5.5.5 常规工况下三种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纯电动代步车电子刹车系统及能量回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电子刹车系统研究现状
        1.2.2 能量回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纯电动老年代步车电子刹车系统方案设计
    2.1 老年代步车电子刹车系统设计要求
    2.2 电子刹车制动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2.3 电子刹车系统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代步车动力学建模
    3.1 代步车动力学分析
        3.1.1 代步车制动过程受力分析
        3.1.2 制动力分配分析
        3.1.3 影响再生制动力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3.2 电子刹车系统建模
        3.2.1 直流电机建模及分析
        3.2.2 丝杠螺母建模及分析
        3.2.3 制动钳建模及分析
    3.3 集成式电子刹车系统控制策略分析及设计
        3.3.1 常规制动控制策略分析
        3.3.2 自动刹车控制策略分析
        3.3.3 紧急制动控制策略分析
        3.3.4 坡道辅助起步控制策略分析
        3.3.5 电子刹车系统控制策略方案设计
    3.4 电子刹车系统的仿真分析
        3.4.1 电子刹车系统总体仿真
        3.4.2 电机减速过程仿真
        3.4.3 压力螺母夹紧过程仿真
        3.4.4 压力螺母释放过程仿真
        3.4.5 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年代步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
    4.1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制动方式分析
    4.2 代步车制动能量存储方式分析
    4.3 代步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分析
    4.4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刹车系统与能量回收系统联合仿真
    5.1 Cruise软件介绍与整车模型搭建
        5.1.1 AVL Cruise软件简介
        5.1.2 建模仿真流程
        5.1.3 整车建模和机械连接建立
        5.1.4 定制仿真任务
    5.2 MATLAB/SIMULINK中的控制策略生成
    5.3 循环工况中的信号响应
    5.4 能量回收策略结果与分析
        5.4.1 WLTC循环工况下的结果与分析
        5.4.2 FTP75循环工况下的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分析
    2.1 引言
    2.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整体结构
    2.3 驱动电机控制技术
        2.3.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介绍
        2.3.2 电机四象限运行
        2.3.3 制动能量回收时电机特性曲线分析
    2.4 车辆前后轮制动力分配
        2.4.1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
        2.4.2 ECE法规曲线
        2.4.3 制动力分配策略的研究
    2.5 制动能量回收影响因素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制动能量回收
    3.1 引言
    3.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3.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3.2.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
        3.2.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仿真
    3.3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
        3.3.1 能量回收系统电路结构与原理
        3.3.2 DAB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3.3.3 制动能量回收子系统时域分析
    3.4 最大充电电流计算
        3.4.1 理想的充电理论
        3.4.2 常用充电方法
        3.4.3 基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最大充电电流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建模与仿真
    4.1 引言
    4.2 DAB变换器建模以及能量双向流动仿真分析
        4.2.1 DAB电路小信号模型分析与传递函数推导
        4.2.2 DAB变换器驱动状态下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4.2.3 DAB变换器蓄电池充电状态下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4.3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整体建模与分析
        4.3.1 DAB变换器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驱动状态下联合仿真
        4.3.2 DAB变换器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能量回收状态下联合仿真
    4.4 影响制动能量回收的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设计
    5.1 引言
    5.2 制动能量回收的模糊控制
        5.2.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5.2.2 本文模糊控制器设计
        5.2.3 隶属度函数设计
        5.2.4 模糊规则设计
    5.3 Simulink与 Carsim联合建模
        5.3.1 制动能量回收模糊控制策略建模
        5.3.2 Carsim车辆模型建立
        5.3.3 Carsim与 Simulink联合建模
    5.4 联合仿真分析
        5.4.1 WLTC工况下的仿真分析
        5.4.2 CLTC-P工况下的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分析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研究现状
        1.2.2 液压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2.3 液压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液压蓄能系统建模
    2.1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与原理分析
        2.1.1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分析
        2.1.2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2.1.3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基本参数
    2.2 液压系统建模
        2.2.1 液压泵/马达
        2.2.2 液压蓄能器
        2.2.3 液压系统附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仿真与试验分析
    3.1 蓄能系统充放油仿真与试验
        3.1.1 仿真方案
        3.1.2 试验方案
    3.2 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油特性分析
        3.2.1 初始油温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3.2.2 蓄能器初始压力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3.2.3 车辆初速度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3.2.4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3.3 皮囊式蓄能系统放油特性分析
        3.3.1 初始油温对放油特性的影响
        3.3.2 蓄能器初始压力对放油特性的影响
        3.3.3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对放油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循环工况整车仿真与试验分析
    4.1 NEDC工况分析
    4.2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建模
        4.2.1 后向仿真模型
        4.2.2 发动机模型
        4.2.3 变速器模型
        4.2.4 转矩耦合器模型
        4.2.5 车体模型
        4.2.6 控制器模型
    4.3 试验台架
        4.3.1 液压系统
        4.3.2 LabVIEW控制系统
        4.3.3 数据采集设备
    4.4 NEDC工况仿真与试验分析
        4.4.1 试验方案
        4.4.2 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双能量源电动叉车再生制动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动叉车的发展现状
    1.3 双能量源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再生制动技术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动叉车双能量源系统拓扑架构分析与参数匹配
    2.1 电动叉车行走系统组成及典型工况分析
    2.2 双能量源拓扑结构分析
    2.3 双能量源系统参数匹配
        2.3.1 电动叉车双能量源性能需求
        2.3.2 蓄电池参数匹配
        2.3.3 超级电容参数匹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叉车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
    3.1 电动叉车再生制动系统分析
        3.1.1 复合制动系统原理
        3.1.2 制动力分配策略考虑因素
    3.2 电动叉车双能量源系统模型的建立
        3.2.1 叉车双能量源建模
        3.2.2 叉车驱动电机建模
    3.3 基于逻辑门限的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
        3.3.1 基于逻辑门限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工作原理
        3.3.2 制动力分配策略的制定
        3.3.3 制动力分配策略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动叉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4.1 基于模糊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4.2 逻辑门限和模糊规则结合的能量管理策略
        4.2.1 基于逻辑门限的能量回收管理策略的制定
        4.2.2 基于模糊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动叉车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研究
    5.1 模糊规则与逻辑门限结合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
    5.2 模糊规则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发展历程
        1.2.2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研究
        1.2.3 电动汽车制动稳定性研究
    1.3 复合制动的待解决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再生制动系统结构及原理
    2.1 再生制动的概念
    2.2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
        2.2.1 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结构
        2.2.2 再生制动系统原理
    2.3 纯电动汽车制动模式
    2.4 复合制动控制策略设计要求
    2.5 制动能量回收影响因素
    2.6 本章小结
3 纯电动汽车制动控制策略
    3.1 电动汽车制动力学分析
        3.1.1 车辆制动力学分析
        3.1.2 车轮受力分析
        3.1.3 制动能量分析
        3.1.4 制动力分配范围的确定
    3.2 典型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3.2.1 串联制动的理想制动力分配策略
        3.2.2 串联制动的最佳能量回收策略
        3.2.3 并联制动的制动力分配策略
        3.2.4 固定比值制动力分配策略
    3.3 最大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策略
    3.4 基于模糊逻辑的再生制动力控制
        3.4.1 复合制动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3.4.2 隶属度函数
        3.4.3 模糊控制规则
    3.5 本章小结
4 纯电动汽车整车建模与电机扭矩确定
    4.1 车辆仿真软件Cruise
        4.1.1 Cruise软件及特点分析
        4.1.2 Cruise建模流程
    4.2 整车建模与分析
        4.2.1 车辆模块
        4.2.2 电机模型
        4.2.3 电池模型
        4.2.4 驾驶员模型
        4.2.5 制动器模型
        4.2.6 整车模型及连接
    4.3 电机再生制动扭矩限制与修正
        4.3.1 电机扭矩特性限制
        4.3.2 电池充电限制
        4.3.3 电机再生制动力的修正
    4.4 本章小结
5 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建模与优化分析
    5.1 基于模糊控制的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建模
    5.2 电机实际输出扭矩模型
        5.2.1 电机扭矩限制模型
        5.2.2 电池充电限制模型
        5.2.3 再生制动力修正模型
        5.2.4 再生制动判别模块
    5.3 联合仿真分析
        5.3.1 联合仿真设置
        5.3.2 制动性能仿真分析
        5.3.3 循环工况仿真结果分析
    5.4 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规则的优化
        5.4.1 遗传算法理论分析
        5.4.2 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规则的优化过程
        5.4.3 优化后的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格式说明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电动汽车运行/制动能量回收与光储充电站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光伏储能微电网技术的应用
        1.2.1 光伏发电技术
        1.2.2 电化学储能技术
        1.2.3 光储充技术
    1.3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分析
        1.3.1 制动能量回收原理介绍
        1.3.2 制动能量回收的方式
        1.3.3 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运行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平台设计
    2.1 引言
    2.2 电动公交车运行系统设计
        2.2.1 电动公交运行系统原理与设计
        2.2.2 电动公交运行储能单元设计
    2.3 电动公交制动系统设计
        2.3.1 制动系统结构设计
        2.3.2 电动公交制动储能单元设计
    2.4 电动公交车充电系统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动公交车运行与制动能量回收测试
    3.1 引言
    3.2 实验测试流程
    3.3 不同负载运行测试
    3.4 不同制动时间下测试
    3.5 连续运行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
    4.1 前言
    4.2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4.2.1 光伏电池板设计
        4.2.2 光伏逆变器设计
    4.3 混合储能系统设计
        4.3.1 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设计
        4.3.2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设计
    4.4 能量转换及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4.4.1 储能变流器(PCS)系统设计
        4.4.2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4.5 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储微电网发电预测与充电测试
    5.1 前言
    5.2 系统工作模式分析
    5.3 光伏发电预测与充电测试
        5.3.1 光伏系统发电预测
        5.3.2 电动汽车充电测试
    5.4 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0)FSEC电动方程式赛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理论
    2.1 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和类型
        2.1.1 制动能量回收的形式
        2.1.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基本结构
        2.1.3 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因素
    2.2 驱动电机工作理论
        2.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2.2 永磁同步电机再生制动原理
        2.2.3 永磁同步电机制动能量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方程式赛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3.1 赛道模型的建立与赛道工况分析
    3.2 整车制动力学分析
    3.3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制定
    3.4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模型的建立
        3.4.1 不同制动强度下的电机制动力分配
        3.4.2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Simulink模型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优化
    4.1 PID控制模块的设计
        4.1.1 PID控制基本原理
        4.1.2 PID控制模块的建立
    4.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2.1 模糊控制
        4.2.2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4.2.3 模糊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4.2.4 基于Matlab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车仿真与分析
    5.1 整车仿真模型建立
        5.1.1 赛车整车模型的建立
        5.1.2 仿真任务的设计
    5.2 Simulink-Cruise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液压技术在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J]. 何仁,朱思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01)
  • [2]基于解耦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协调式再生制动控制算法研究[D]. 贺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3]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 王静怡. 西华大学, 2021
  • [4]纯电动代步车电子刹车系统及能量回收策略研究[D]. 李祺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及控制策略研究[D]. 吴凯龙. 东华大学, 2021(09)
  • [6]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分析及试验[D]. 穆俊宇. 燕山大学, 2021(01)
  • [7]双能量源电动叉车再生制动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曹慧聪. 长安大学, 2020(06)
  • [8]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 吴晓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电动汽车运行/制动能量回收与光储充电站的设计与研究[D]. 李秋实. 浙江大学, 2020(08)
  • [10]FSEC电动方程式赛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D]. 杨行.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液压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