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45年以来的集体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董子君[1](2021)在《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文中认为“慰安妇”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战争遗留问题,关涉历史、外交、社会、性别、人权以及心理等多个领域,“慰安妇”制度受害老人们的疾呼与生活现状如今也牵动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心。中国台湾作为这一制度的受害地区,于1991年起,其政府、民间团体以及媒体、民众便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跟进。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中介也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议程设置于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1991年韩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金学顺老人站出来控诉日本政府至今的时间段内,《联合报》与《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文献考察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情况。在对其相关报道的数量、时间、主题及其属性议程等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后,对两报发挥的议程设置功能进行评析,总结出其阶段性特点及其与历史现实的关系,探究影响两家媒体构建议题的社会、历史因素及其局限性,最后对媒体进行“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两报在“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客体倾向上有所不同,在制度或受害者直接相关事件、国际政府层面的相关言行以及民间相关言行三类主题中,《联合报》相对更倾向报道民间相关言行议题,而《自由时报》更倾向关注国际政府层面的相关议题,同时分别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议题建构方式上,两报均较多采取消息、通讯的方式介绍事实,同时辅以评论文章加强意见的表达和舆论的引导。在两报“慰安妇”议题的属性议程设置关注上,则均较多突出议题的问题阐释属性和中立情感属性。此外,两报的议程设置作用均达到了吸引公众注意力、传递事实与专业信息、表达多方意见以引导舆论乃至发挥社会公共性以呼吁理性思考的效果。此外较为创新的是,本文将两报关于“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分为了五个发展阶段,以更好地探索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关注情况与变化趋势,同时从媒介的角度梳理这一问题在台湾地区的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台湾地区的受害者身份与日本的不道歉态度是媒体关注这一议题的根本原因,而台湾地区特有的社会环境特点包括对制度受害者的独特关注行动以及岛内历史、政治特点等均影响着两报进行议程设置,两报的属性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报立场、报道角度的差异。最后,本文建议在台湾以及其他地区媒体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议程设置时,应当减少媒体政党属性的影响,并且加大报道关注的主体范围,以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广泛、专业的事实与意见,增大公众的认知广度与深度;同时,在此类私密话题、历史议题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时也应当加强对问题阐释属性的重视,以更加柔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传播;而对于这一议题的最终思考应该上升到反思战争和权利平等的层面,使人们能够真正收获到有利于后世发展的精神食粮。
梁礼泉[2](2020)在《日据时代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 ——以“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文中认为媒体宣传是国家塑造形象,构建认同的重要方式。“皇民化”期间,殖民当局控制着台湾社会的思想领域,在台湾开展了绵密的宣传活动。本文以该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通过分析报纸中的宣传内容,勾勒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剖析这些形象背后暗藏的殖民意涵和权力关系,探讨这些形象对台湾人的族群认同乃至台湾历史走向所产生的影响。第一部分主要剖析1937年前后的台湾社会,以此追溯殖民者重塑日本形象的历史动因。1937年以前,日本的国家形象十分恶劣,对日本的殖民统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雾社事件的惨痛教训,使殖民者感受到了舆论施加给殖民者的压力。而“七七事变”后的舆论和民情表明,台人心向中国大陆,渴望打倒日本。以上三者,迫使殖民当局调整统治手段,重视文宣工作,重塑日本形象。第二部分梳理“皇民化”时期《台湾日日新报》中的报道内容,从中勾勒出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在报纸中,中日战争被定义为“迫不得已”的战争,日军被塑造成英勇无敌的军队,日本则被包装成“亲善友好”、先进优秀的国家,台湾的“祖国”和“恩人”以及东亚的“盟主”与“解放者”。这样的日本形象显然已被过度美化,与现实并不相符,其背后隐藏着日本的国家策略及殖民意图。第三部分分析《台湾日日新报》在台湾传播与被接受的情状,在此基础上探求上述日本形象的历史影响。日据末期以及光复初期台人的思想与行动表明,殖民者建构起来的日本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人的对日看法,使台湾的反日斗争遭受挫折,让部分台人形成了“媚日弃华”的扭曲心理以及把日本当成“母国”的错乱认同,对台湾历史的发展与两岸交流融合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孟翊洁[3](2020)在《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文中提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历史学经历了转型。在新的史学语境下,记忆在历史话语体系中受到很大关注,记忆本身以及有关各种历史事件和经历的记忆,成为学界的研究对象,由此出现了“记忆的繁荣”。记忆研究的兴起与叙事、创伤、集体记忆、个体记忆等概念相互交织。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大屠杀的研究对于推动记忆在历史话语中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大屠杀记忆作为20世纪末以来历史学研究的热点,是考察历史编纂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视域下记忆话语的兴起、现状及走向的绝佳视角。本文旨在透过对纳粹大屠杀记忆在史学视域下的历史流变、时代特性、叙事突破及理论反思,揭示大屠杀记忆研究对于历史学在理论发展和叙事实践方面的启示与价值。本文按照首先分别考察一般意义上与历史学相关的记忆研究和已成熟的纳粹大屠杀研究,再以二者之间理论上的关联与相互渗透作为反思的切入点进行,并依照此思路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本文对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中记忆研究的兴起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考察历史学的当代转型,重点梳理后现代思潮挑战下历史学在研究旨趣、观念和方法上的变化,及其与记忆研究兴起的关系。第二步是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再梳理。整个20世纪,在记忆兴起之前及之后的语境下,历史学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旨趣也经历了从强调区分对立到更关注二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历史与记忆在方向和目的两个方面的共同指向是大屠杀记忆史学考察的重要基础,笔者还就此作了重点梳理和分析。第三步笔者提出,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对记忆的关注中,大屠杀是焦点事件,大屠杀记忆体现出了集体记忆与创伤记忆这两重属性,然后分别对集体记忆、创伤记忆作了概念梳理,进而对作为集体创伤记忆的大屠杀记忆进行了进一步界定和分析。其次是对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流变和特性的分阶段考察。笔者分别以1961年艾希曼审判和1986年德国“历史学家之争”为节点,将20世纪下半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演进分为战后初期、“黄金时代”和后大屠杀时代三个阶段,以此对时代变化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背景、关键事件、社会氛围及学术观念等方面展现的特性进行总结。为了区分不同主体的立场,每一阶段的考察都以德国和犹太世界为不同阵地进行。总体来说,战后初期以沉默与外属化为特征,“黄金时代”以神圣化与道德化为特征,后大屠杀时代则以历史化与多元化为特征,呈现出较鲜明的阶段特性。随后,本文以后大屠杀时代为背景,重点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屠杀记忆走向多元化和私有化的背景及后现代史学理论的语境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表现上的困境与理论突破。笔者以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召开的探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极限的学术会议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参会并在之后进一步就此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海登·怀特、索尔·弗里德兰德、多米尼克·拉卡普拉三位史家。他们各自的理论阐述和相互交锋,分别涉及大屠杀在历史表现问题上与文学理论、史学实践、创伤理论的交融。本文基于三位史家的不同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历史记忆在当代史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效应。最后,笔者就大屠杀记忆在当下史学理论领域中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纳粹大屠杀作为一个极限事件,难以对其作出充分准确的历史解释,已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笔者梳理和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纳粹主义历史解释范式的演变,认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反犹主义是大屠杀发生的思想根源。同时,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强调反映了其冷战式思维惯性,这也是过往在西方学界未被真正重视但值得批判和警惕的方面。同时,笔者也对大屠杀记忆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反思。首先通过选取时间性与历史性为例,揭示大屠杀记忆的各种因素在当前及未来的历史书写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道德张力问题。之后,利用玛格利特的理论模型对大屠杀记忆道德属性的复杂性进行反思。最后,通过批判二元对立式的理论惯习,尝试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即以道德性为核心的“魔方式”多面体来考察和定位大屠杀中各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本文还以“记忆、正义与纪念”为主题进行了延伸性思考。笔者结合当前西方记忆研究的前沿关注点,对与记忆相关的历史正义、纪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强调职业历史学应注重大屠杀记忆的复杂性,并以更清醒的视角、更开放的态度为保持记忆的理论活力和社会功能而持续进行有价值的探索。
谈翀[4](2020)在《两岸媒体眷村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新闻社与中国时报的比较分析(2005至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眷村主要指1949年在国共内战中失利的国民党军队成员及其眷属在台湾形成的特殊聚落,对两岸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政治意义。20世纪以来,眷村在台湾现代化的进程中迎来改建命运,有形眷村的消逝引发了眷村成员以及两岸民众对眷村过往的追忆,并在两岸掀起以眷村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怀旧风潮。基于此背景,文本将研究视角转向具有记录与传播作用的大众媒体,并借助社会记忆理论对眷村社会记忆的媒体建构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大众媒体如何在社会记忆的整体建构中发挥作用”这一问题。社会记忆理论可追溯至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研究,主要认为记忆被社会成员所共享、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框架之中并与当下的期待密切相关。本文由此出发探讨两岸媒体对眷村社会记忆的呈现策略及其背后的原因,具体从“记忆是什么”、“如何记忆”以及“为何记忆”三大问题展开。研究发现,媒体在眷村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往往扮演着“助力者”与“中介”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媒体呈现来强化或削弱某种社会记忆,另一方面通过记忆内容的传播来连接集体与个人。此外,媒体组织在呈现眷村社会记忆时往往受到组织立场及其所处政治文化语境的影响,表现出差异化倾向并与特定的社会期待相呼应。具体而言,本研究中的社会期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眷村成员的身份追寻,在眷村逐渐消失的过程中,两岸媒体通过信息传播与共享帮助眷村成员确定自身的主体性;二是两岸的交流发展,两岸代表媒体分别通过再现眷村社会记忆的特定面向来形塑与强化主流的身份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两岸对彼此的理解与认知。
张晓芳[5](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认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李向格[6](2019)在《“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大和战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建造的巨型战舰,1941年建成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前被美军战机击沉。战后,“大和战舰”被历史文本、文学文本以及各种艺术媒介多方讲述,在战后七十余年里,形成了关于“大和战舰”的话语系列。本论文重点考察了日本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变历程。首先还原历史叙述中的大和战舰,其次,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和战舰”话语方式,对以大和战舰为主题的跨越小说、漫画、动画片、电影等多种媒介的文本进行梳理和解读。通过细查这些貌似盘根错节的互文性文本修辞,发现其间的话语范式,分析这些话语范式对日本人的情感倾向与国民记忆的影响,进而揭示在这一反复讲述的过程中潜藏于话语构建背后的日本人的战争历史认知。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还原作为历史事件的“大和战舰”。由“日本近代海军建设”、“大和战舰参战始末”两部分构成。该部分通过对日本近代海军史的回顾,追寻大和战舰相关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初现”(1945-1973)。由“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三部分构成。将小说、电影等媒介中的“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45-1973年,在这一时期的不同话语范畴中呈现的是“大和战舰”的“本来面目”,即历史中的大和战舰。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和战舰的幸存者以及参与大和战舰的设计者对“大和战舰”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构建,形成了两种表述形态:悲情英雄主义的“大和”和代表先进技术的“大和”。“大和战舰”的书写由文本走向荧幕,其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大和战舰”的悲剧性结尾随着电影的热映被更多人了解的同时,荧幕上的“威武”的大和战舰也成为“国民热血沸腾的材料”。第三章,“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生”(1974-2000)。由“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三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74-2000年,划分标准是自《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出现伊始,“大和战舰”脱离现实,走向科幻化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大和战舰”逐渐脱离历史文脉,或化身“宇宙战舰”遨游太空,或“穿越”历史重述战争,在早期的“大和战舰”话语基础上不断“衍生”。第一部以大和战舰为题材的小说《大和战舰的末日》历经数次改稿,但其最初版本直到1980年代初才重见于世,围绕改稿问题的争论及其历史动因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要点。第四章,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扭曲”(2001-2019)。由“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以及“‘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四个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2005年以后,划分标准是进入新世纪后多种媒介特别是博物馆媒介等的介入令“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愈发多元、表达的价值观愈发扭曲。这一时期随着报纸、期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的强势介入,“大和战舰”反复被重写成小说、电影、电视、动漫、漫画和游戏,在这一“热潮”中,“大和战舰”话语衍变愈发多元与复杂。第五章,“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由“‘大和战舰’话语作为‘集体文本’”、“‘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和战舰’的记忆功能与历史认知构建”三部分构成。将围绕“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视为“集体文本”,分析其叙事选择与叙事原则,从集体记忆的存储与重构功能出发,解读在其反复讲述中呈现的日本国民战争认知的生成与变迁。大和战舰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被文化符码化后转化为潜在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创作互为影响,同时多媒介的强势介入推动了其形象的衍变。通过对“大和战舰”话语修辞衍变的解读,寻觅日本战争文学、战争记忆的历史轨迹。七十余年来在作家与读者、评论者的积极参与下,“大和战舰”物语不断被再生产和转化,被赋予“神风大和”、“昭和时代的平家物语”、“技术大和”、“战后败北的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价值观的大和”等多元意义属性,进而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为民众“自然”接受。“记忆”立足“现在”再造“过去”,并以此为基础面向未来,“遗忘”与“回忆”均源自当今行动主体面向未来的志向,因此,“国民记忆”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大和战舰”内化为日本国民记忆的漫长过程,然而,潜伏于其中的帝国民族主义的无意识能量无疑是巨大和恐怖的,时常为战后扭曲的战争观念与错误的历史认知推波助澜。
冯婧[7](2019)在《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文中指出1800年清政府设立长春厅,开启了长春城市发展的纪元,1898年沙俄在长春旧城北部修筑火车站,长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拉开了长春近代化发展的序幕,之后长春部分地区经历了俄国、日本的殖民,逐步形成了长春旧城、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长春满铁附属地、长春商埠地四片景观不同的城市地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沦为日本殖民地,1932年成为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在铁路贸易和日本傀儡政权的操控下,长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奠定了长春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基础,也使长春成为中国最具“巴洛克艺术空间”城市特色典型代表之一。今天的长春留下了大量的政治景观,这些景观见证了长春的发展,是功能分区、田园城市建设等近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印证,同时也承载了长春的城市文化、集体记忆和情感。论文从文化转向以来文化地理学发展的新视角入手,梳理了文化景观、政治景观及符号学发展脉络,以1800-1945年间长春市政治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符号学意义及对长春居民集体记忆的影响。全文共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二章是绪论和相关概念与理论。明确论文研究的哲学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了政治景观和符号学相关理论,在景观社会、消费社会、文化霸权理论启发下,指出政治景观强调建筑、边界、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可视性”要素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政治景观要素进行范型分析和连结分析。第三章是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演变。伪满洲国建立前,在中东铁路建设、外国殖民势力入侵、城市自身建设发展等因素作用下,长春形成了长春旧城、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长春满铁附属地、长春商埠地四片城市地域,分别呈现出中国晚清封建城市景观、俄式景观、日式杂糅景观和民族商业雏形景观。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扶植了傀儡政权并对首都“新京”(长春)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新京”成为日本在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大规模的开发和畸形的经济发展下,长春成为局部消费社会,景观的建设更加注重其符号功能,用以表达建造背后权力的政治意图。论文第四章、第五章对长春市政治景观进行了建筑范型分析和街区连结分析,这是论文的主体内容。第四章对政治景观中的建筑要素进行符号学范型分析。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建筑符号具有再现和象征意义;伪满洲国建立后,长春成为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建筑符号具有再现、象征和隐喻意义,再现、象征、隐喻的建筑符号从内容-实质、内容-形式、表达-实质、表达-形式四种方式展现了建筑的内涵意义。第五章对长春市街区政治景观进行了连结分析,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形成了四片城市地域,地域主导政权注重政治景观中的边界要素,清晰领地的划分用以宣示主权并在各自管辖区域内部进行建设;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殖民者将“新京”分为三期进行城市建设,打造了顺天大街政治中心、大同大街城市金融中心、南岭文教中心、交通中心,通过功能分区内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的建设,制造和加深地域差异,力图打造幻象之城以掩盖日本殖民者的侵略本质和军国主义本质。第六章是长春市居民对政治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以及政治景观开发与保护的讨论。讨论了长春市政治景观的历史争议和双重使命,将政治景观要素和城市意象要素相结合,提取建筑、区域、街道、广场、公园五大要素进行居民集体记忆问卷调查并应用GIS进行要素空间可视化,进一步对长春市居民集体记忆的主体要素和景观要素进行分析。总结了长春市现有政治景观开发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理念和对策。
邓倩倩[8](2019)在《化剑为犁—“八二三”炮战的历史记忆与遗存》文中研究说明在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中,福建与金门地区均成为国共对峙、世界冷战冲突的前线,受到战地军事与宣传的深远影响。本研究围绕“八二三”炮战的相关历史记忆进行梳理,重点考察记忆的产生、形塑、呈现的历史模式与发展过程,并通过两岸不同的记忆与叙事方式的对比,呈现出较为全面的“八二三”战地历史面貌,以及从侧面反映两岸关系的历史发展走向。首先,记忆产生于历史事件本身。炮战期间,敌对双方社会均对民众展开军事化动员和管制,如大陆的民兵制度和金门的民防自卫组织,成为动员民众参与军事行动的管理模式,进而影响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双方利用宣传战的方式向对方军民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战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民众对于这场战役的体验和认知。其次,炮战衍生出的相关历史记忆在两岸社会的反复回忆、重述、建构之下得以发展,如大陆对典型性英雄人物的叙事与宣传,金门方面对于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役的所谓“胜利”纪念。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曾经的敌对话语逐渐转向对和平的诉求,且双方不同的记忆面向背后有其一定的深层喻意。而民间的记忆或符合官方的宣传话语,或在金门地区与之相反地表达了批判与抵制官方安排的诉求,并成为当代政治斗争中重要的工具。其三,历史记忆以展览或遗存保护的形式在社会中固化地呈现。两岸利用战史馆、遗址纪念场、纪念碑等文化展示,向大众进行历史教化,延续了历史过程中的特定因素,既是一种选择性表达,也是再建构的过程。总而言之,历史叙事往往是社会政治生产的结果,正如哈布瓦赫所强调的记忆的社会性建构,记忆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利用。在后战争时代,“八二三”炮战的历史记忆亦启示世人,应如何去回忆战争历史,以更好地维护和平。
史煜[9](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王秀丽[10](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二、1945年以来的集体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45年以来的集体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闻传播学领域对“慰安妇”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媒体议程设置的研究 |
三、关于台湾地区报纸媒体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问题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第一节 报道主题的内容分析——议程设置的客体关注倾向 |
一、《联合报》相对偏重民间议题,《自由时报》突出政府层面议题 |
二、报道“慰安妇”制度直接相关事件——多关注受害者经历 |
(一)均注重对受害者“声音”的报道但各有侧重 |
(二)均关注台湾与韩国地区的受害者 |
(三)均注重报道史料证言以介绍历史,《联合报》更多且集中 |
三、报道国际、政府层面的表态或行为——多关注抗议的受害地区与立场模糊的日本 |
(一)关注受害地区的态度和行为——两报侧重不同主体反映向日求偿统一立场 |
(二)关注日本政府的相关行为或表态——两报侧重不同主体突出日本不承认强制性的态度 |
(三)对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报道 |
四、报道各地区民间的相关言行 |
(一)均突出报道台湾民间的声音,多涉及人权女性组织 |
(二)均突出台湾民间对制度强制性的关注与抗议呼吁 |
(三)均突出民间团体协助受害者抗议、诉讼并进行调查 |
(四)均关注民间纪念活动,对援助受害者生活的报道少 |
第二节 报道议程的建构形式与特点 |
一、报道时间:于重大事件发生时加强报道频次 |
二、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介绍事实,评论为辅表达意见 |
三、消息来源:自采为主,引用转载增强互动共鸣 |
四、报道作者:专业记者主导,民间作者协同 |
第三节 报道议题的属性分析——属性议程设置影响认知 |
一、“慰安妇”议题实质属性的设置特点 |
(一)两报对议题实质属性的设置倾向总体特征 |
(二)不同主题报道突出的实质属性特点——均注重问题阐释,其他属性随事而变 |
二、“慰安妇”议题情感属性的设置特点 |
(一)两报对议题情感属性的设置倾向总体特征 |
(二)不同主题报道突出的情感属性特点——均突出中立情感,负面情感随主题有不同侧重 |
第四节 议程设置的功能评析 |
一、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得主动反馈 |
二、提供事实与专业知识,影响公众解读、理解事件 |
三、展示多方意见,寻求共识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
四、坚持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施策与倡导社会理性思考 |
第三章 《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注重报道史实和受害者情况以建立认知(1991-1996) |
一、报道以揭露史实与展示相关地区调查为主 |
二、注重报道韩、菲受害者的求偿行动 |
三、报道台籍受害者的声音多由妇援会“代言” |
第二节 聚焦台湾地区社会争议与台籍受害者本人声音(1997-2005) |
一、持续报道相关社会事件以呼吁政府、社会关注 |
二、展示台籍受害者的勇敢与坚强 |
第三节 突出个人微观视角下台籍受害者生活以展示人性关怀(2006-2011) |
一、两报均突出台籍受害者心灵得到疗愈 |
二、较少关注日本政府的回应情况 |
第四节 关注政治话语结构下的责任争论(2012-2016) |
一、关注日本摇摆言论以引导民众思考责任归属 |
二、集中报道台湾地区课纲微调争议激起的社会争论 |
三、日韩协议签订与台湾选举期间重视报道台湾政治争论 |
四、突出受害者等不到道歉的遗憾 |
第五节 关注日韩态势的转变与台湾岛内政治对立局面(2017-今) |
一、关注日韩态势的转变,《自由时报》尤为详尽 |
二、两报以不同立场突出台湾地区政党言论的激烈对立 |
三、两报对受害者关注渐冷,呼吁历史不能被遗忘 |
第四章 影响《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要素 |
第一节 “慰安妇”问题现实发展的影响 |
一、作为受害方的台湾与日本政府的不道歉态度 |
二、台湾地区相关社会环境特点 |
(一)社会层面——民间团体与知识精英的言行引导媒体关注方向 |
(二)政治层面——政党的不同史观与趋于符号化的论战工具 |
(三)历史层面——与其他历史事件的类比叙述以增强理解 |
三、作为“风向标”的国际态势——日韩的和解与对立 |
第二节 《联合报》《自由时报》性质与特点的影响 |
一、市场化后的台湾报业定位与目标 |
二、扮演“把关人”角色的政党属性媒体 |
(一)针对“慰安妇”问题的统一涉日立场 |
(二)政治属性的差异带来议程设置的不同呈现 |
第五章 对《联合报》《自由时报》“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思考 |
第一节 议程设置下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闻真实性、准确性不够 |
二、新闻客观性有所偏离 |
三、新闻标题缺乏规范性 |
四、历史概念的严谨性有所欠缺 |
第二节 如何更好地提高“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效果 |
一、减少政党属性对媒体报道的影响 |
二、增加报道主体范围以扩大公众认知视野 |
三、加强引导历史议题、私密话题进入媒体公共话语空间 |
四、引导公众反思战争、追求平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内容分析类目建构表 |
附录 B 图表目录 |
致谢 |
(2)日据时代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 ——以“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1. 对日据时期日本对台宣传的媒体的研究 |
2. 对日据时期日本对台宣传的内容的研究 |
3. 对台湾的日本形象的研究 |
一、 形象重塑的背景与缘由 |
(一) 1937年以前台人的日本像 |
1. 野蛮残暴、以下犯上的倭贼 |
2. 欺压台民的独裁者 |
3. 贪得无厌的剥削者 |
4. 祖国大陆的侵犯者 |
(二) “雾社事件”后的政策调整 |
(三) “七七事变”后的台湾社会 |
(四) 《台湾日日新报》与日本形象的重塑 |
二、 对台宣传及其塑造的日本形象 |
(一) 迫不得已的战争 |
(二) 英勇无敌的皇军 |
(三) 亲善的“友邦” |
(四) 台湾的“祖国” |
(五) 台湾的“恩人” |
(六) 优秀先进的日本国 |
(七) “东洋的盟主”与“东洋的解放者” |
三、 日本形象的传播与影响 |
(一) 宣传内容的传播与被接受 |
(二) 日本形象的毒害 |
1. 台湾反日斗争的挫折 |
2. 部分台民的心理扭曲 |
3. 国家认同的异化与错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20世纪历史话语中的记忆问题相关研究 |
(二)纳粹大屠杀及其记忆研究 |
三、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历史话语下记忆的兴起 |
一、20世纪记忆在历史学中兴起的背景 |
(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与挑战 |
(二)“宏大叙事”的解体与历史学的碎片化、私化 |
(三)多元化的历史 |
二、历史与记忆的关系 |
(一)区分与对立 |
(二)联系与相互作用 |
(三)历史与记忆的共同指向 |
三、大屠杀记忆:历史学对记忆重新关注的焦点 |
(一)集体记忆 |
(二)创伤记忆 |
(三)作为集体创伤记忆的大屠杀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流变与特性 |
一、战后初期(1945—1961):沉默与外属化 |
(一)德国:心照不宣的集体沉默和外属化 |
(二)犹太世界:消极的沉默者和犹太复国主义 |
二、“黄金时代”(1960S—1980S):神圣化与道德化 |
(一)被道德化的大屠杀记忆:艾希曼审判及对极权主义的思考 |
(二)被神圣化的大屠杀记忆:六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和美国“受害者文化”的兴起 |
三、后大屠杀时代(1980S以来):历史化与多元化 |
(一)政治文化变迁下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和对纳粹主义的“历史化” |
(二)战争焦虑下的犹太世界:私有化记忆时代的传承和再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焦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问题 |
一、20世纪90年代: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问题与“叙事的转向” |
(一)大屠杀记忆及其历史表现 |
(二)“叙事的转向” |
(三)叙事主义语境下的大屠杀记忆 |
二、海登·怀特:情节化处理的限度与“不及物写作” |
(一)叙事与情节化模式 |
(二)情节化处理的限度:基于大屠杀反思的修正 |
(三)关于大屠杀的“不及物写作”设想 |
三、索尔·弗里德兰德:关于整体大屠杀史的多层次叙事 |
(一)与布罗扎特之争:引发对大屠杀叙事的理论思考 |
(二)精神分析方法在历史叙事中的运用 |
(三)“记忆与历史的互动”实践 |
四、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创伤记忆的历史分析与书写 |
(一)拉卡普拉的创伤理论 |
(二)移情与再现 |
(三)“行动化”与“修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屠杀记忆的理论反思 |
一、反犹主义:对大屠杀的意识形态探索 |
(一)纳粹历史解释范式的演变 |
(二)作为意识形态的反犹主义 |
二、记忆的多面:大屠杀记忆的历史书写与道德张力 |
(一)时间性与历史性 |
(二)大屠杀记忆的道德维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记忆、正义与纪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两岸媒体眷村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新闻社与中国时报的比较分析(2005至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探讨 |
一、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 |
二、传播学视域下的社会记忆研究综述 |
三、以眷村为对象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章 眷村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眷村的缘起与发展 |
第二节 与台湾眷村相关的社会议题 |
一、眷村文化发展与保存 |
二、以“省籍情结”为主的族群意识 |
三、世代交替中的身份认同转变 |
第二章 眷村社会记忆的媒体呈现 |
第一节 两岸媒体中的眷村报道概况(2005至2015) |
第二节 大陆媒体中眷村社会记忆的主题与内涵 |
一、以赴台老兵为代表的外省族群生命史 |
二、以“乡愁”为底色的眷村文化 |
第三节 台湾媒体中眷村社会记忆的主题与内涵 |
一、老兵形象特写:战争受害者与抗战英雄 |
二、落地成家:竹篱笆里的外省族群 |
第四节 本章小结:眷村社会记忆媒体呈现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记忆呈现策略之媒体刻写实践 |
第一节 记忆定位:媒体组织性质与眷村新闻框架 |
一、两岸媒体的组织性质 |
二、两岸媒体中眷村报道的新闻框架 |
第二节 记忆选择:记忆主体与记忆符号的媒体调用 |
一、记忆主体:“亲历者”与“非亲历者” |
二、记忆符号:抽象记忆与具体记忆的选择与表征 |
第三节 记忆展演:两岸媒体中眷村社会记忆的时代流变 |
一、大陆媒体:从人文记忆到历史记忆 |
二、台湾媒体:从文化保存到商品消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两岸媒体记忆刻写实践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记忆呈现背后的社会语境与责任问题 |
第一节 两岸媒体建构眷村记忆的政治文化语境 |
一、大陆媒体:以“和平统一”为主基调的政治文化语境 |
二、台湾媒体:“台湾本土意识发展”背景下的记忆建构 |
第二节 媒体记忆呈现的责任问题:记忆共享与认同塑造 |
一、对个体记忆的影响:眷村成员的“身份追寻” |
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两岸“双重认同”的塑造与强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
小结 |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
上编·作品卷 |
下编·研究资料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6)“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和战舰”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二)“大和战舰”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四)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作为历史真相的“大和战舰” |
第一节 日本近代海军建设 |
一、从闭关锁国到“黑船事件” |
二、近代海军的创建 |
三、对外扩张 |
第二节 大和战舰参战始末 |
一、“大舰巨炮主义”与“舰队决战思想”的确立 |
二、大和战舰的设计与建造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二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叙述范式之“初现”(1945-1973) |
第一节 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悲情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二、“技术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第二节 “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 |
二、作为“技术立国之基础”的大和赞美论 |
三、“海军史观”之抬头 |
四、大荧幕中的非主角的“大和战舰” |
第三节 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自发特攻”的“大和战舰” |
二、“大和战舰”科幻物语之初作 |
三、儿童世界中“战记读物”热潮的批判与退潮 |
小结 |
第三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衍生”(1974-2000) |
第一节 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电视媒介中的“大和战舰” |
二、“技术大和”话语之强化 |
三、“正义大和”形象之构建 |
四、“悲剧大和”之重现与质疑 |
五、重回战争电影主角 |
第二节 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回归战场重新“开战”的“大和战舰” |
二、穿越未来时空的“超级战舰大和” |
第三节 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 |
一、文稿结尾部分之还原 |
二、江藤淳之“批判” |
三、加藤典洋之“辩白”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扭曲”(2001-2019) |
第一节 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 |
一、博物馆成立始末 |
二、博物馆展品所构建的历史记忆 |
三、炫耀与受难并存的话语态度 |
第二节 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重构历史记忆 |
一、以“记忆传承”为目的的情节设置 |
二、被构建的片面的“受害者”记忆 |
三、“为守护而战”的战争逻辑传承 |
第三节 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在“日常”与“战争”之间 |
一、战争中的日常 |
二、日常中的战争 |
三、通过日常描写表现战争的可能性 |
第四节 “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 |
一、“重新起航”的“宇宙大和战舰号” |
二、假想战记中反复“战斗”的“大和战舰” |
三、拟人化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五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第一节 作为“集体文本”的“大和战舰”话语 |
一、何谓“集体文本” |
二、大和战舰言说何以成为日本的“集体文本” |
第二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 |
一、“大和战舰”话语的文化原型 |
二、“大和”的科幻化言说——全球化语境下的宇宙“卫士” |
三、“大和”的技术化言说——日本人之“魂”的象征 |
第三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历史构建功能 |
一、集体记忆的存储与建构 |
二、“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一、政治景观相关概念 |
(一)景观 |
(二)文化景观 |
(三)政治景观 |
二、政治景观释义 |
(一)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 |
(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
三、符号学相关理论 |
(一)语言符号学流派 |
(二)哲学符号学流派 |
(三)其他符号学流派 |
第三章 1800-1945 年长春市政治景观演变 |
一、长春市概况和行政沿革 |
(一)长春市概况 |
(二)中心城市的行政沿革 |
二、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的政治景观(1800-1931 年) |
(一)晚清封建城市景观——旧城 |
(二)俄式景观——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 |
(三)日式杂糅景观——长春满铁附属地 |
(四)民族商业景观雏形——商埠地 |
三、伪满洲国国都建设规划(1932-1945 年) |
(一)国都建设规划的立案和选定 |
(二)国都规模和范围规划 |
(三)国都用地划分 |
(四)国都公园、广场及街路规划 |
第四章 长春市建筑政治景观范型分析 |
一、伪满洲国前长春建筑符号表达 |
(一)建筑的符号学分类 |
(二)建筑符号的语义学表达 |
二、国都“新京”建筑符号表达 |
(一)“新京”是一个局部消费社会 |
(二)建筑符号的语义学表达 |
三、建筑符号范型模型构建 |
第五章 长春市街区政治景观连结分析 |
一、伪满洲国前长春街区政治景观表达 |
(一)拼贴状城市空间结构 |
(二)各自为政的街道命名 |
二、国都“新京”街区政治景观表达 |
(一)资本主义色彩的街区建设 |
(二)淡化侵略的公园绿地建设 |
三、街区连结景观表达侵略本质 |
第六章 长春市政治景观集体记忆与开发保护 |
一、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特殊地位 |
(一)景观的历史争议 |
(二)景观的双重使命 |
二、政治景观的集体记忆 |
(一)研究主体、客体界定 |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三、政治景观开发与保护 |
(一)政治景观开发 |
(二)政治景观保护 |
第七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化剑为犁—“八二三”炮战的历史记忆与遗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1. “八二三”炮战研究与文献 |
2. 历史记忆及战争纪念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 |
引言 |
第一章 “八二三”下的战时动员与对话 |
第一节 军事化的政治动员、民众生活与记忆 |
一、两岸政治动员 |
二、战地生活与民众记忆 |
第二节 宣传战——两岸特殊的对话方式 |
第二章 大陆“八二三”的英雄记忆与塑造 |
第一节 炮战中的英雄原型与叙述 |
一、“英雄小八路” |
二、安业民烈士 |
第二节 英雄的纪念与爱国精神宣传 |
第三章 金门“八二三”的纪念活动与宣传话语 |
第一节 炮战延续时期的“八二三”宣传话语 |
第二节 “战地政务”后期的“八二三”纪念 |
第三节 “战地政务”解除后的“八二三”纪念转型与民众诉求 |
第四章 两岸“八二三”的历史展览与遗存比较 |
第一节 金门战史馆与战争遗产 |
第二节 厦门大嶝岛的遗址纪念场 |
第三节 两岸战史展示与战争反思 |
结语——化剑为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英雄小八路”名单及个人事迹 |
(二) “八二三”相关人员口述访谈(节录) |
致谢语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
1.1.1 伞的历史流变 |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
3.1.1 柿子油 |
3.1.2 桐油 |
3.1.3 头发绳 |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
3.2.1 备料 |
3.2.2 伞骨 |
3.2.3 伞键 |
3.2.4 伞托 |
3.2.5 组装 |
3.2.6 网伞 |
3.2.7 糊伞 |
3.2.8 晾伞 |
3.2.9 扣扎 |
3.2.10 伞杆 |
3.2.11 上油 |
3.2.12 渡伞,成器 |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1945年以来的集体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D]. 董子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日据时代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 ——以“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D]. 梁礼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D]. 孟翊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两岸媒体眷村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新闻社与中国时报的比较分析(2005至2015年)[D]. 谈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D]. 李向格.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D]. 冯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化剑为犁—“八二三”炮战的历史记忆与遗存[D]. 邓倩倩. 厦门大学, 2019(08)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