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喷桩复合地基在桥梁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商治[1](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广州白云区某工程项目为典型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该场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差。在遵循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场地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工程,通过地质勘查资料、现场检测、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引入理论计算、室内配合比试验、微观结构分析、土工试验以及稳定行分析等手段,建立了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应用框架。主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场实地踏勘的基础上,考虑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复杂性,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39#地块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39#地块场地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小,但当挖填方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整体施工结束后的运营阶段,土洞和溶洞易使地面产生塌陷,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在土工试验结果以及高压旋喷桩设计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两种养护条件下高压旋喷固结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原状土样和高压旋喷固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及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加固时水泥浆液可采用每延米35%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外部胶凝材料的加入使原状土结构的表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颗粒,这些细微的颗粒起着连结和胶结原状土体的作用,且这种连结和胶结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多而越发明显。(3)对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多种手段对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塔楼范围内土洞和溶洞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均得以填充,土洞和溶洞填充物的密实度较高,无钻孔泥浆漏失问题的存在。高压旋喷桩处理过的地基关键区域取芯率明显提高,土洞及溶洞发育区域的取芯率均高于90%,证明经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后,地基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均得以显着提高。
菅超[2](2021)在《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7年以来,太原机场迅速发展,对机坪有着更多的需求量。因此,太原机场决定增建机坪。机坪场道工程属于民航建设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对项目工期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对于机坪结构层施工而言,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流程及工艺均已较为成熟,工期可压缩性不强,但垫层的地基处理技术相对前两者而言,工期的可压缩性较强,且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工期长短影响较大。因此,为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际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较2015年项目立项时抬升2.1m~2.4m,这使得原设计使用砂砾石换填处理后地基的部分力学参数无法满足民航建设要求。这种地基如果作为基础下持力层,则道面结构层作为地基附加压力较湿陷起始压力大,会使得建成以后的机坪极易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进而恶化为板块错台,容易造成飞机轮胎割裂等事故,有极大的运行风险。因此,选择新建机坪的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该在做好防水处理措施的前提下,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针对上述的地基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场地内地基进行室外实地勘探和室内土工试验,包括钻孔、探井、标准贯入试验、自重湿陷系数试验、湿陷起始压力试验、直剪试验、渗透试验等,以此对地基的湿陷性、均匀性、稳定性和天然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做地质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天然地基为软土地基,地基承载力不足以建设机坪,土体具有轻微湿陷性,且深受地下水上升影响。针对此问题,本工程分别采取场内外设置排水设施、结构层添加防水层等防水措施;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层强度,采用高强度干性混凝土及薄弱处加筋的设计方案。(2)筛选出国内外针对软弱地基几种成熟的处理方法,分别为强夯法、冲击碾压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灰土挤密桩、高压旋喷桩、碎石挤密桩、CFG桩、换填垫层法等9种方法,并根据其施工特点及机场不停航施工要求工期短和机械限高等比选指标选取了换填垫层法和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方法。(3)根据施工现场观测到的地下实际水位和地质情况,分别设置了1.0m、1.2m、1.5m等3种不同换填厚度的试验区,然后采用静载荷试验、灌水法、平板载荷试验等方法来检测不同换填深度下的地基承载力、固体体积率、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并与民航建设规范的规定参数做对比,最终确定最佳换填厚度为1.2m。利用冲击沉降观测及工后自然沉降观测确定最佳冲碾遍数为20遍,并对换填材料做颗粒分析以验证其级配适用性。(4)对拟定的三种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选取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并在工程竣工投入运营一段时间以后,通过实地观测、平整度试验、表面纹理深度试验、抗折试验、劈裂试验、钻芯取样等方法从表面观感、道面强度、隔水性三个方面对本次地基处理及整个工程质量进行评价,验证方案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本工程施工场地紧邻运行中机坪,为保证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整个施工过程全部采用不停航施工的方式,对施工方案中人员、设备、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在国内机场建设中也不常见。所采用的换填垫层法与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而且两种处理方法综合治理的处治方案在机场施工领域并不多见,为北方机场在类似软弱地基上进行快速施工时的地基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案例,并为研究机坪、跑道、滑行道等特殊承压道面的受力特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乐杉楠[3](2020)在《吹填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及效果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浙江沿海地区,广泛分布深厚淤泥质黏土,沿海地区因开发建设需要,大面积围海筑地,吹填成陆,深厚淤泥质黏土层上部覆盖着吹砂层、素填土层。这类土层含水量高、土质不均匀、级配不良、压缩性高,地基承载力差。在这类土层上部建造高填土道路,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沉降量过大等问题,进而引起工程事故,特别对于高等级道路、大面积吹填筑地区域,地基处理效果将影响工程进度、工程投资,所以针对此类工程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施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舟山市绿色石化基地位于鱼山岛,工程大部由促淤围涂吹填形成。因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道路建设需要,对接线段区域进行地基处理。因此,本文以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工程为背景,结合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鱼山岛吹填土地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计算分析不同高压旋喷桩工况以及地基土不同材料情况下,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情况差异,选取地基处理最优方案,并汇集整理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实际沉降与计算沉降结果,结合规范要求,反映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果。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总结吹填土地基基本特性、国内外吹填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了对软土地基处理研究所得出的成果,提出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案;(2)汇总舟山地区相关的地质特性以及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吹填土地质勘察报告,整理工程所在路段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场地类别等基本情况,表明该路段吹填成陆填料来源复杂,空间上吹填土层不均匀分布,接线段道路下部已进行碎石桩软土地基处理,成陆后场地上部工程车辆较多,地质土情况复杂。(3)在路基填筑材料的选取不同以及吹填土地基高压旋喷桩处理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利用理正岩土软件计算分析接线段地基土承载力情况以及地基沉降情况;(4)汇集整理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接线段沉降规律,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吹填土地基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该工程在浙江沿海区域具有典型意义,可为吹填区域新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的选取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王怡迪[4](2020)在《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力发展,综合管廊广泛应用于交通、市政等各类型工程中,其作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以每年近2000km的建设速度飞速发展,2020年末预计可达10000km的超大规模,我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管廊大国。然而,在综合管廊建设欣欣向荣的背景下,管廊地基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管廊基坑突涌破坏、结构开裂和渗漏水、周边环境破坏等现象频发,而目前孤立的地基设计往往针对管廊地基承载力要求或沉降控制,鲜有研究涉及管廊基坑开挖阶段,继而管廊工程全过程的安全难以实现。本文依托济南市东站片区的某管廊工程,该工程在基坑开挖阶段多次发生突涌破坏,分析其破坏事故,在压力平衡法的基础上考虑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提出更契合实际的抗突涌稳定判定方法;并将管廊基坑突涌稳定和其地基承载力要求综合考虑,提出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设计方法。依据此法进行该工程的地基优化设计,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以分析验证,研究管廊施工过程中管廊结构、地层的受力规律及管廊地基设计参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依托济南市某管廊基坑,在经典的压力平衡法的基础上对隔水层土体的抗剪强度、坑底加固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考虑上述积极因素的抗突涌稳定判定方法,得出临界加固厚度的确定公式,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基坑突涌的变形形态、事故原因、措施分析。(2)结合多个工程实例总结分析管廊地基沉降风险、变形特性及加固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管廊工程进行其地基设计目标、方法的研究。(3)以管廊工程全过程的安全和经济为目标,以地基沉降值和工程造价为控制指标,将管廊基坑开挖期的突涌稳定和施工、运营期的地基承载力要求综合考虑,提出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设计方法,并采用该法进行济南市某管廊地基的优化设计。(4)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济南市某管廊工程进行了施工模拟分析,其中包括:(1)验证优化方案,结果证明该方案不仅成功规避管廊基坑开挖阶段发生的突涌破坏,实现“全过程”的安全,也大大降低工程造价;(2)研究承压水地层管廊工程施工中各阶段的结构、地基及地表的变形规律;(3)讨论不同垫层厚度、加固范围对管廊工程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地基加固参数。
李志峰[5](2020)在《旋喷桩在既有线改建挡土墙软弱地基处理中的运用》文中认为软土地基会降低挡土墙路基的承载能力,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改线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为此,结合施工实例,对挡土墙处的地基处治方案进行了比选和计算,说明了采用旋喷桩处治方式可有效提高挡土墙处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
张鹏[6](2020)在《基于大坝坝基加固的旋喷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旋喷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基处理方式,虽然出现的时间较短,但因其加固作用较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既有地基加固工程之中。目前许多大型工厂产生的废料逐渐增多,原有尾矿库不得不进行加高扩容,为保障大坝在加高后安全稳定,许多尾矿库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来加固原有坝基。我国部分已加固碱渣库位于地震多发区,地震来临时一旦溃坝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旋喷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唐山某已建碱渣库软基加固为工程背景,基于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喷桩复合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同时,通过改变旋喷桩桩长、桩径及桩间距等设计参数,研究了旋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对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强度进行研究,得到影响旋喷桩强度的若干因素。同时,从桩与土体相互作用方面分析复合地基的承载和破坏机理,并研究了地震作用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2)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为工具,建立碱渣库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合地基在地震作用下水平和竖向位移、加速度、应力的变化规律。考虑到桩体的破坏方向是随机的,本文还对桩及桩间土的第一主应力进行研究。(3)考虑到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响应不同,文章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复合地基的位移、加速度及应力。为验证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本文还研究了加固前后土体的位移、加速度及应力的区别。(4)通过改变基准有限元模型中旋喷桩桩长、桩径及桩间距等设计参数,对比分析不同设计参数下桩体、桩间土的最大水平及竖向位移、加速度、应力,从而探讨旋喷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以求对工程设计有所帮助。
冯彦铭[7](2020)在《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大多建设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由于在早期设计或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合理有效控制,加之运营后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得软土地区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在投入运营后仍出现较大沉降,进而引发了桥头跳车病害问题,给交通运营和养护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病害问题,各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展开相关的了研究与处治,但效果都并不显着,且目前传统的处治措施需要对道路进行占道施工,与运营公路面临的较大的交通压力等难以匹配。本论文以甬台温高速温州段大修EPC项目某路桥过渡段为工程实例,对该段运营公路开展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在前期地勘资料收集及野外调查的成果基础上,充分运用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桥头路基段进行沉降预测。由此提出适合该工程项目的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非开挖处治技术及评价其处治效果,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稳定性研究。本论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进展:(1)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桥头跳车处治方面的研究与理论进行了分析,对非开挖处治技术在运营公路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处治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系统阐述了甬台温高速温州段某桥头沉降段的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桥头跳车的形成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3)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研工作,获得研究对象相关现场资料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断面,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出未处理地基的后续沉降量,并根据固结理论得出沉降稳定所需要的剩余时间。(4)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桥头路基段的三维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固耦合分析,计算后续沉降量,与理论计算得出沉降量进行对比。也为下文处治效果提供了评价比对的依据。(5)对不同思路下的处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桥头路堤段的地质情况和运营要求提出了“路堤侧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与“侧向辐射注浆”的技术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这两种处治措施在不同参数下对沉降的控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处治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组合方案:路堤两侧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形成8m厚人工硬壳层,并结合路堤横向自上而下梅花桩布置引孔置换轻质材料,孔径为1m。该组合方案处治后沉降控制比例达到32.44%,确定了该处治方案的有效性。对路堤侧向引孔施工进行模拟,将施工过程分为不同工况,通过模拟结果对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处治措施在本项目中的可行性。
谢卫红[8](2019)在《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进入高峰期,保障道路建成后的安全高效运营是重中之重。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区域十分广泛,软土因为其压缩性高、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抗剪强度低等缺点,可能会引起路面开裂、桥头跳车、路堤严重变形甚至失稳等工程灾害,是道路的安全和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为了解决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带来的沉降或者差异沉降等问题,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土的定义及其工程特点,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等。以浙江省温州市乐海围垦道路网工程为工程实例,首先对该工程的地质特征和水文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项目存在特殊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软土地质条件,从施工成本、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选择了低能量强夯法作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低能量强夯法在处理地基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夯击能量,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性能,处理的成本低,同时操作也很简单,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低能量强夯法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被经常采用,该工法是近年来经10多年开发研究、渐趋成熟的加固软土新技术。该工法和强夯处理法之间有着显着的差异,根据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在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将土体的结构进行破坏,然后再重新施加力,达到重新固结的目的;但是强夯法在软粘土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软粘土本身的性质不同,所以导致在强度恢复过程中非常缓慢,因此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粘性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的情况。而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在确保土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或不发生显着的破坏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对土体进行夯实。通过对低能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为数值模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基本理论,使用Midas GTS NX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不同夯击能加固深度的计算,得出了1500kN·m为项目最佳的夯击能选择,所以选择落距为7.5m。通过对现场进行了低能强夯法试验段,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现场监控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对地基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规范和工程需要,且其经济性较好,是所有地基处理方法中最适合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低能量强夯法的特点,制定了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案,拟定了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低能量强夯法的验收标准等。最后,利用监测工作从而对软土地基的操作结果展开了研究,根据结果我们观察到,此次项目中围绕软土地所运用的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实现加固的效果。在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后续形成的软土地可以符合设计标准,为同类型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孙哲[9](2019)在《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旋喷搅拌桩是通过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创新改进,将水泥土搅拌桩的搅拌工艺和旋喷桩的高压频射技术有机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桩型。本文依托徐州至盐城铁路(以下简称徐盐铁路)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试验段工程,采用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旋喷搅拌桩加筋路堤处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适用于旋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总结了旋喷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质量检测方法,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旋喷搅拌桩的施工实践提供借鉴。对比分析了旋喷搅拌桩、普通水泥土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旋喷搅拌桩可在相近加固效果条件下降低约9%的工程造价。(2)依托徐盐铁路XYZQ-Ⅱ标段双沟车站正线地基加固工程,开展了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路堤荷载下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的变形和桩土荷载分担规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随着路堤填土填筑高度的增加,桩顶处土压力总是大于桩间土处土应力,且两者差值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路堤中心处土压力总是大于路肩处的土压力。当路基本体及基床底层填筑工作完成时,填筑高度为6.6m,桩土应力比为4.110.6,荷载分担比为40.2%59.4%。(3)采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根据徐盐铁路旋喷搅拌桩软基加固工程现场工况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调整桩体模量参数(由20MPa增至81920MPa),对13组不同强度的旋喷搅拌桩桩承路堤的地基沉降、桩土差异沉降、水平位移、桩土应力比和不同深度处的超静孔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本文工况,可取160MPa作为柔性桩和刚性桩的判定界限,为旋喷搅拌桩加筋路堤分类设计提供了依据。(4)基于承载力控制原则,给出了旋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计算方法,并采用了徐盐铁路实际工程案例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王林[10](2019)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贸易的发展加速了运输需求,而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需求不断增大,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行中通行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通行情况普遍高出预计水平(16000辆/每天),是普通国道通车车辆的2.4倍。从目前高速公路的通行情况来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交通拥挤现象,因此必须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改良。随着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及需求能力增高趋势下,近年来我国很多旧路进行了改扩建,广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就是我国高速公路第一个改扩建工程,其次沪杭高速、沈大等高速公路都进行了相关改扩建施工,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不仅促使我国高速公路扩建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同时改扩建后这些高速公路也取得了较好的交通通行效率。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主要特点在于施工过程繁琐、难度系数大,所以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高速公路改建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为公路拓宽和改造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保护。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以路基加宽工程施工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长邯高速公路为实例项目,对长邯高速公路加宽路面的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设计、优化方案的比选,并针对路基加宽工程中的相关施工难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技术对策和方案,由于目前在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施工的相关研究比重仍旧较少,因此,本文围绕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多同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二、旋喷桩复合地基在桥梁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喷桩复合地基在桥梁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概况 |
1.2.1 岩溶地区空洞的发育机理 |
1.2.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的特点 |
1.2.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 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治理方法 |
1.4 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 |
1.4.2 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
2.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
2.1.1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1.2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2.2 广州某典型岩溶发育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2.2.2 场地分析与评价 |
2.2.3 场地地基基础选型 |
2.3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2.3.1 场地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
2.3.2 场地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
2.4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2.4.2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
3.1 原状土样土工试验 |
3.1.1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
3.1.2 液限和塑限测试 |
3.1.3 土的固结试验 |
3.1.4 土的直剪试验 |
3.2 原状土样微观结构分析 |
3.2.1 XRD射线物相分析 |
3.2.2 光学显微分析 |
3.2.3 电镜扫描分析 |
3.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
3.3.1 高压旋喷固结体配合比设计及制作养护 |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象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电镜扫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压旋喷桩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4.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方案设计 |
4.1.1 39#地块软弱地基状况 |
4.1.2 39#地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
4.1.3 施工技术参数设计 |
4.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关键技术 |
4.2.1 准备工作 |
4.2.2 高压旋喷桩施工 |
4.2.3 引孔和旋喷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
4.2.4 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急预案 |
4.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4.3.1 水泥浆液固结体检验 |
4.3.2 钻孔取芯检验 |
4.3.3 土常规试验检验 |
4.3.4 物探勘查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设计 |
5.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流程 |
5.1.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5.1.2 旋喷浆液配比设计 |
5.1.3 施工关键技术 |
5.1.4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5.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本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2)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机坪道面物理特性及施工特点 |
1.2.3 机坪快速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地质分析及施工基本条件研究 |
2.1 工程简介 |
2.1.1 设计概述 |
2.1.2 主要技术指标 |
2.1.3 材料规格 |
2.1.4 标准规范 |
2.1.5 地基处理方案变更的原因 |
2.2 地质分析 |
2.2.1 地质勘察原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勘察结果分析 |
2.2.4 地质综合评价 |
2.2.5 地下水位变化原因分析 |
2.2.6 地下水位上升对现有地基的力学性能影响 |
2.2.7 地质问题总结 |
2.3 施工基本条件 |
2.3.1 防水处理措施 |
2.3.2 道面高强度设计 |
2.4 小结 |
第3章 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
3.1 地质改良 |
3.1.1 强夯法 |
3.1.2 冲击碾压法 |
3.1.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
3.1.4 真空预压法 |
3.2 土体补强 |
3.2.1 灰土挤密桩 |
3.2.2 高压旋喷桩 |
3.2.3 碎石挤密桩 |
3.2.4 CFG桩 |
3.3 地基换填 |
3.4 处理方案比选原则 |
3.4.1 首要指标 |
3.4.2 主要指标 |
3.4.3 辅助指标影响分析 |
3.4.4 方案比选 |
3.5 换填材料颗粒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地基处理施工参数研究 |
4.1 试验区施工 |
4.1.1 试验区总体施工安排 |
4.1.2 试验区施工工序 |
4.1.3 试验区施工工艺 |
4.2 换填厚度控制试验 |
4.2.1 灌水法 |
4.2.2 平板载荷试验 |
4.2.3 静载试验 |
4.3 冲碾遍数控制试验 |
4.3.1 冲击沉降观测 |
4.3.2 工后自然沉降观测 |
4.4 小结 |
第5章 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项目评价 |
5.1 拟定施工组织比选方案 |
5.2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研究 |
5.2.1 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 |
5.2.2 施工组织方案对比 |
5.2.3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试验 |
5.3 项目现状评价 |
5.3.1 表面观感 |
5.3.2 道面强度 |
5.3.3 隔水性 |
5.4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3)吹填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围海筑地吹填土地基处理 |
1.2.1 吹填土的基本工程特性 |
1.2.2 吹填土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工程地质特性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理位置 |
2.1.3 工程重要性 |
2.1.4 气象水文 |
2.1.5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
2.1.6 场地地震效应及场地类别划分 |
2.2 鱼山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工程地基特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鱼山岛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承载力理论分析 |
3.1 理正岩土软件基本介绍 |
3.2 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 |
3.2.1 地基土填筑材料的方案选取 |
3.2.2 不同桩径高压旋喷桩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3.2.3 不同桩长高压旋喷桩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3.2.4 不同桩间距高压旋喷桩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鱼山岛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沉降理论分析 |
4.1 地基处理不同工况方案选取 |
4.2 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2.1 挡墙后不同填筑材料沉降理论计算 |
4.2.2 不同桩长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2.3 不同桩径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鱼山岛跨海大桥下桥接线段沉降效果分析 |
5.1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 |
5.2 鱼山跨海大桥接线段沉降规律统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承压水对管廊、基坑工程的影响及其稳定性验算研究 |
1.2.2 综合管廊地基处理研究 |
1.2.3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承压水地层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压力平衡法及现存问题 |
2.3 基坑突涌稳定的参数影响分析 |
2.3.1 隔水层土体抗剪强度 |
2.3.2 坑底加固 |
2.4 考虑隔水层土体粘聚力、加固体强度的基坑抗突涌稳定判定方法 |
2.5 临界加固厚度 |
2.6 小结 |
第三章 管廊地基变形及设计分析 |
3.1 概述 |
3.2 地基沉降对管廊的影响分析 |
3.3 地基沉降变形特性 |
3.3.1 沉降演化机理分析 |
3.3.2 工程实例数据分析 |
3.3.3 沉降控制指标 |
3.4 地基加固措施比选研究 |
3.5 承压水地层管廊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3.5.1 管廊地基设计目标与原则 |
3.5.2 管廊地基设计方法 |
3.5.3 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管廊地基优化设计实例研究 |
4.1 概述 |
4.2 工程概括 |
4.2.1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
4.2.2 围护降水及地基处理方案 |
4.2.3 结构抗浮验算 |
4.3 基坑突涌事故分析 |
4.3.1 监测分析 |
4.3.2 事故原因及处理 |
4.4 地基优化设计 |
4.5 地基优化方案数值分析 |
4.5.1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定 |
4.5.2 管廊施工阶段 |
4.5.3 管廊基坑开挖阶段的突涌稳定分析 |
4.5.4 管廊施工阶段的地基及地表沉降分析 |
4.5.5 管廊结构变形分析 |
4.6 管廊地基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4.6.1 垫层厚度的影响 |
4.6.2 加固范围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旋喷桩在既有线改建挡土墙软弱地基处理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简介 |
2 工程地质情况 |
3 方案的比较选择 |
3.1 支挡结构 |
3.1.1 设衡重墙的支挡结构 |
3.1.2 设重力墙的支挡结构 |
3.2 地基处理 |
3.2.1 基础换填 |
3.2.2 旋喷桩复合地基 |
4 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与承载力的计算 |
4.1 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 |
4.2 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5 地基加固的效果 |
6 结语 |
(6)基于大坝坝基加固的旋喷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碱渣材料的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 |
1.3.1 高压旋喷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
1.3.3 复合地基抗震特性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地基强度及动力分析理论 |
2.1 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及破坏机理 |
2.1.1 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 |
2.1.2 旋喷桩复合地基破坏机理 |
2.1.3 地震作用下旋喷桩复合地基破坏机理 |
2.2 复合地基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2.2.1 动力平衡方程 |
2.2.2 动力平衡方程基本解法 |
2.2.3 自振特性分析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3.1.1 有限元法简介 |
3.1.2 有限元法的来源 |
3.1.3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 |
3.2 工程概况 |
3.3 单元的选取 |
3.3.1 坝体、土体及桩体单元选取 |
3.3.2 桩土接触位置单元选取 |
3.4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3.4.1 旋喷桩本构模型 |
3.4.2 土体及坝体本构模型 |
3.5 阻尼的计算 |
3.6 模型几何尺寸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3.6.1 模型几何尺寸的确定 |
3.6.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3.7 地震波的选取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喷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 |
4.1 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
4.1.1 桩体水平位移时程分析 |
4.1.2 桩间土水平位移时程分析 |
4.1.3 桩及桩间土最大水平位移分析 |
4.2 复合地基水平加速度分析 |
4.2.1 桩体水平加速度时程分析 |
4.2.2 桩间土水平加速度时程分析 |
4.2.3 桩及桩间土最大水平加速度分析 |
4.3 复合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
4.3.1 桩体水平应力时程分析 |
4.3.2 桩间土水平应力时程分析 |
4.3.3 桩及桩间土最大水平应力分析 |
4.4 复合地基竖向位移分析 |
4.4.1 桩体竖向位移时程分析 |
4.4.2 桩间土竖向位移时程分析 |
4.4.3 桩及桩间土最大竖向位移分析 |
4.5 复合地基竖向加速度分析 |
4.5.1 桩体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
4.5.2 桩间土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
4.5.3 桩及桩间土最大竖向加速度分析 |
4.6 复合地基竖向应力分析 |
4.6.1 桩体竖向应力时程分析 |
4.6.2 桩间土竖向应力时程分析 |
4.6.3 桩及桩间土最大竖向应力分析 |
4.7 复合地基第一主应力分析 |
4.7.1 桩体第一主应力时程分析 |
4.7.2 桩间土第一主应力时程分析 |
4.7.3 桩及桩间土最大第一主应力分析 |
4.8 复合地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4.8.1 复合地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分析 |
4.8.2 复合地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 |
4.8.3 复合地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应力分析 |
4.9 地基加固前后土体响应对比 |
4.9.1 地基加固前后土体位移对比 |
4.9.2 地基加固前后土体加速度对比 |
4.9.3 地基加固前后土体应力对比 |
4.10 小结 |
第5章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
5.1 旋喷桩桩长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
5.1.1 旋喷桩桩长对桩体位移的影响 |
5.1.2 旋喷桩桩长对桩体加速度的影响 |
5.1.3 旋喷桩桩长对桩体应力的影响 |
5.1.4 旋喷桩桩长对桩间土位移的影响 |
5.1.5 旋喷桩桩长对桩间土加速度的影响 |
5.1.6 旋喷桩桩长对桩间土应力的影响 |
5.1.7 旋喷桩桩长对复合地基第一主应力的影响 |
5.2 旋喷桩桩间距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
5.2.1 旋喷桩桩间距对桩体位移的影响 |
5.2.2 旋喷桩桩间距对桩体加速度的影响 |
5.2.3 旋喷桩桩间距对桩体应力的影响 |
5.2.4 旋喷桩桩间距对桩间土位移的影响 |
5.2.5 旋喷桩桩间距对桩间土加速度的影响 |
5.2.6 旋喷桩桩间距对桩间土应力的影响 |
5.2.7 旋喷桩桩间距对复合地基第一主应力的影响 |
5.3 旋喷桩桩径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
5.3.1 旋喷桩桩径对桩体位移的影响 |
5.3.2 旋喷桩桩径对桩体加速度的影响 |
5.3.3 旋喷桩桩径对桩体应力的影响 |
5.3.4 旋喷桩桩径对桩间土位移的影响 |
5.3.5 旋喷桩桩径对桩间土加速度的影响 |
5.3.6 旋喷桩桩径对桩间土应力的影响 |
5.3.7 旋喷桩桩径对复合地基第一主应力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桥头跳车处治现状分析 |
1.2.2 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工程概况 |
2.1 公路桥头跳车背景 |
2.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和交通 |
2.2.2 地质条件综述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场地地震效应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不良地质 |
2.3 桥头路基历年加铺数据分析 |
2.4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现状及机理分析 |
2.4.1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分析 |
2.4.2 沉降现状及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沉降理论计算与预测 |
3.1 沉降计算的概述 |
3.2 计算横断面的选取和确定 |
3.3 计算方法与参数的选取 |
3.3.1 公式选择 |
3.3.2 计算参数选取 |
3.4 桥头路堤沉降计算与评价 |
3.4.1 路堤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
3.4.2 沉降计算结果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下的沉降计算 |
4.1 FLAC3D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
4.1.1 有限差分近似 |
4.1.2 运动方程 |
4.1.3 力学时步原理 |
4.2 FLAC3D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参数的选取 |
4.2.2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和施工稳定性分析 |
5.1 桥头跳车病害治理原则 |
5.2 桥头跳车病害段治理思路和处治措施 |
5.2.1 治理思路 |
5.2.2 处治措施 |
5.2.3 处治方案比选 |
5.2.4 处治方案选择 |
5.3 桥头跳车治理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1 路堤横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2 侧向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3 组合方案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 置换施工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1 参数选取及工况确定 |
5.4.2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专利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实践 |
(8)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软土与软土地基处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软土特征及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1 软土特征 |
2.1.1 软土地基的鉴别 |
2.1.2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处理目的 |
2.3 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3.1 化学加固法 |
2.3.2 减轻荷载法 |
2.3.3 换填法 |
2.3.4 排水固结法 |
2.3.5 注浆加固法 |
2.3.6 高压旋喷桩 |
2.3.7 复合地基法 |
2.3.8 水泥搅拌桩法 |
2.3.9 CFG桩法 |
2.3.10 强夯法及低能量强夯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工程项目概况 |
3.1 项目背景及地理位置 |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2.2 工程意义 |
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
3.4 沿线环境敏感区分布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
3.5 项目区域内其他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
3.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
3.6.1 气象条件 |
3.6.2 水文地质条件 |
3.7 工程地质条件 |
3.8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
3.9 道路技术标准 |
3.9.1 道路设计标准 |
3.9.2 桥涵设计标准 |
3.10 本章小结 |
4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项目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4.1 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分析 |
4.2 地基分区域处理方案 |
4.3 吹砂区域地基处理要点 |
4.3.1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要点 |
4.3.2 高压旋喷桩处理要点 |
4.3.3 泡沫混凝土处理要点 |
4.4 主次要区域低能强夯法施工要点 |
4.4.1 低能量强夯施工要点 |
4.4.2 低能量强夯检测验收 |
4.4.3 乐海围垦区道路网低能量强夯注意事项 |
4.5 路基处理施工要求 |
4.5.1 路基填筑与压实度要求 |
4.5.2 雨天施工措施 |
4.5.3 保质保量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5 低能量强夯法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 |
5.1 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 |
5.1.1 强夯法加固机理 |
5.1.2 强夯法关键指标分析 |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 |
5.2.1 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夯击能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 |
5.4 低能强夯法现场处理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旋喷搅拌桩应用 |
1.2.2 刚性桩和柔性桩对比 |
1.2.3 旋喷搅拌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旋喷搅拌桩施工技术 |
2.1 旋喷搅拌桩施工工艺 |
2.1.1 施工工艺流程 |
2.1.2 施工步骤与方法 |
2.2 旋喷搅拌桩施工技术参数 |
2.3 旋喷搅拌桩质量检验方法 |
2.4 旋喷搅拌桩经济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高铁软基现场试验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2 现场试验监测方案 |
3.2.1 监测方案 |
3.2.2 监测仪器 |
3.2.3 仪器埋设 |
3.3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效果分析 |
3.3.1 取芯及载荷试验结果 |
3.3.2 桩土荷载分担 |
3.3.3 孔隙水压力 |
3.3.4 地表沉降 |
3.3.5 深层水平位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性状的数值模拟 |
4.1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与验证 |
4.1.1 数值分析模型与计算参数 |
4.1.2 模型验证 |
4.2 桩身强度对加固软基性状的影响分析 |
4.2.1 地基沉降 |
4.2.2 桩土差异沉降 |
4.2.3 桩土应力比 |
4.2.4 深层水平位移 |
4.2.5 孔隙水压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实用计算方法 |
5.1 设计思路 |
5.2 设计流程 |
5.3 设计案例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病害机理与处理方法 |
2.1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主要病害 |
2.2 加宽工程病害形成的原因 |
2.3 高速公路加宽病害处理方法 |
2.4 高速公路地基常见破坏机理及处理方法 |
2.5 CFG桩设计原理及施工要点 |
2.6 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
3.1 工况概述 |
3.2 地质条件 |
3.3 试验概况 |
3.4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
3.5 CFG桩复合地基与其他地基对比分析 |
第四章 桥头路基加宽流态粉煤灰处治技术研究 |
4.1 桥头路基坑与台背回填 |
4.2 液态粉煤灰回填施工技术 |
4.3 路桥过渡段加宽路基冬季备土堆载预压 |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组织设计 |
5.1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思路 |
5.2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施工中的交通组织 |
5.3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旋喷桩复合地基在桥梁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商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 菅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吹填土地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及效果分析[D]. 乐杉楠.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研究[D]. 王怡迪. 济南大学, 2020(01)
- [5]旋喷桩在既有线改建挡土墙软弱地基处理中的运用[J]. 李志峰. 交通世界, 2020(14)
- [6]基于大坝坝基加固的旋喷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D]. 张鹏.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D]. 冯彦铭.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D]. 谢卫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9]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孙哲. 东南大学, 2019(01)
- [10]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 王林. 长安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