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号处理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聂鑫[1](2021)在《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在线检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作为粮食生产及消费大国,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并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意义重大。收获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之一,实时损失检测便尤为重要。本文以PVDF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及双层硬件电路为基础,依托WinForm及云服务设计并实现了谷物损失检测可视化人机交互平台及数据可视化面板。以谷粒碰撞压电薄膜传感器产生的混合数字信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单层阵列式及双层十字交叉型PVDF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及谷粒识别及计数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搭建了谷物损失检测可视化人机交互平台及云端数据可视化面板用于谷粒碰撞相关数据(传感器参数、CAN分析仪参数、算法阈值数据、实时电压数据等)的接收、计算、展示、报警、存储、管理及上传等,完善了谷物损失检测系统,并为后续谷物碰撞混合数字信号的研究提供了基础。(2)在均值滤波的基础上,增加主动降噪进一步降低机组振动信号对谷粒识别及计数的影响。针对单层阵列式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借鉴数据融合方法设计了多阈值融合决策计数算法,设置了独立阈值调节机制并讨论了阈值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于双层十字交叉型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的谷粒识别及计数算法,通过识别颗粒在传感器上的位置信息,解决了多颗粒同时碰撞传感器产生的计数误差。(3)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主动降噪算法及谷粒碰撞识别计数算法进行功能及准确性联合测试,在多通道独立阈值计数算法下系统对单层阵列式碰撞传感器谷粒碰撞检测平均绝对值误差1.70%;对双层十字交叉型碰撞传感器谷粒碰撞检测平均绝对值误差为1.60%。通过两季水稻收获田间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农田复杂工况下的作业。
孙永奎[2](2021)在《基于声音信号的列车塞拉门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在密封性、隔音、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列车塞拉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系统,尤其是高速铁路中。列车塞拉门作为乘客上下车的通道,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营效率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列车塞拉门故障不仅可能威胁到乘客的安全,甚至会造成列车延误。由于轨道交通的特性,可能造成很大的积压延误。但是,传统的故障维修或计划维护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针对性差、维护不当等一系列弊端。因此,就铁路行业来说,对列车塞拉门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声音信号具有采集方便、采集方式灵活、非接触式(不对设备造成干扰)等优势。本文通过对列车塞拉门不同工况下的动作声音信号进行分析,提出了非接触式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了数据预处理方法和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基于混合准则的信号重构方法,实现声音信号的重构。将分数阶微积分思想引入到熵,提出了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和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诊断效果更佳的权重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和权重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单一信号处理方法较难充分挖掘塞拉门动作声音信号中所包含的故障特征信息,造成诊断信息的不充分不完备的问题,鉴于经验模态分解在处理非平稳信号的优势及熵在表征信号复杂度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熵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对塞拉门声音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函数。其次,分析了各本征模函数与原始声音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选定相关性系数较大的本征模函数进行进一步研究。分别提取并分析了选定本征模函数的小波包能量熵及多尺度排列熵特征,并采用Fisher判别准则实现最佳特征的挑选。最后,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并将选定特征输入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实现列车塞拉门故障诊断。实验结果发现,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比单一方法更好的效果。整体上,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多尺度排列熵的诊断准确率为93.62%,高于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准确率(91.49%)。(2)针对列车塞拉门声音信号噪声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能量和峭度混合准则的本征模函数挑选方法,并将挑选的本征模函数进行信号重构。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声音样本本征模函数的能量和峭度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现有的基于单一峭度准则的信号重构方法,所提出的基于峭度和能量混合准则的信号重构方法能够将列车塞拉门声音信号中对故障特征有贡献的本征模函数保留下来。(3)针对塞拉门故障模式复杂多样、故障模式的熵特征区分难度大的问题,将分数阶微积分引入到熵,提出了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及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概念。给出了分数阶因子的范围及确定方法,并提取了基于混合挑选准则的重构信号的两种分数阶熵。最后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实现列车塞拉门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小波包能量熵和多尺度排列熵,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和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能够大大提高列车塞拉门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并且基于信号重构和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7.87%,高于基于信号重构和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96.28%)。(4)为提高相似故障的区分度,从提高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对不同频带能量分布的敏感度,以及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对不同尺度下排列熵的敏感度出发,引入权重思想,提出了权重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和权重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概念。为了优化分数阶熵的权重,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超参数和分数阶熵权重同步优化策略,实现分数阶熵权重和支持向量机的同步优化。将所提出的权重分数阶熵应用于列车塞拉门的声音信号,发现能够进一步提高列车塞拉门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并且基于信号重构和权重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47%,高于基于信号重构和权重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准确率97.87%。图40幅,表22个,参考文献168篇。
李月琴[3](2021)在《基于光子技术的宽带信号处理和高速成像研究》文中提出信息领域一直是全球科技深耕的行业,在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也将信息科技列为当前创新发展战略目标之一。然而,随着信息系统性能要求不断提升,通信速率和带宽逐渐成为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微波光子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被提出,它将光子技术与微波射频技术进行融合,具有大带宽、高速率、低损耗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生物医学等领域。光子技术不仅在宽带信号处理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在高速成像领域也有望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针对基于光子技术的宽带信号处理和高速成像,包括微波光子信号生成、瞬时微波频率测量和光时间拉伸成像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理论、仿真及实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并仿真研究了一种相位可调二倍频微波光子信号生成方案。结合双平行偏振调制获得正交偏振态下的两路载波抑制光边带,然后利用相位调制引入相移,最后拍频得到一个满足0~360°相位变化的二倍频微波信号,信号频率范围为22~40GHz,且相位响应近似平坦。方案无需滤波器及波长相关器件,具备频率可调性高的特点。2.提出并实验研究了一种基于频谱操作的倍频三角形脉冲信号光学产生方案。采用10GHz正弦信号强度调制,获得具有五个偶数阶光边带的调制光谱,然后通过光谱整形对各阶光边带进行控制,通过影响调制信号的频谱进而改变其时域特征,最终获得重复频率为20GHz的三角形脉冲信号。方案具备灵活的调制指数,重复频率的调谐性高。3.研究了基于偏振调制的可调谐瞬时频率测量(IFM)机理。利用偏振调制和偏振分束原理在不同光偏振维度上对微波信号进行加载和分离,然后采用色散所致的射频功率衰落效应获得幅度比较函数(ACF),从而进行频率估计。分别采用偏振角和直流偏置电压两种控制方式实现测量范围(2~17.3GHz)和精度(<±0.15GHz)的可调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单ACF判决型和双ACF判决型的可调谐IFM系统,实现测量范围和精度的同步提升,最大测量范围为2~20GHz,最高精度约100MHz。4.提出并实验研究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拉伸高速成像系统。采用定量相位成像方法,对无标记的高通量细胞进行成像。然后在数据处理阶段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有效缩短处理时间至毫秒量级。系统在加速细胞分类识别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检测精度,平衡准确率和F1分数分别为95.74%和95.71%,可应用于具有细胞分选功能的流式细胞术中。
孙德刚[4](2021)在《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电磁泄漏发射是信息安全领域破坏信息保密性的一种重要风险,而传导泄漏发射是电磁泄漏发射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相对于自由空间辐射的泄漏发射,对传导泄漏发射的机理和传播规律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随着高速器件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设备的数字信号频率越来越高,泄漏发射的频率范围也越来越宽,测试设备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评估泄漏发射风险的需要,已有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和手段还不能有效测试评估传导泄漏发射风险,特别是测量接收机的中频带宽难以满足测试要求,泄漏发射测试中的红黑信号识别也迫切需要提出新的测试方法,解决传导泄漏发射可测性问题,确定泄漏发射的风险。本文根据信息安全对电磁泄漏发射风险评测的实际需求,借鉴电磁兼容传导干扰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传导电磁泄漏发射涉及的辐射和耦合两类基本问题,研究分析信息技术设备数字信号的泄漏发射原理、传导泄漏发射风险和泄漏发射带宽选择与红黑信号识别等测试关键技术,希望从机制和模型角度洞察传导电磁泄漏发射的物理性质,利用现有检测手段,通过软件方法弥补硬件的不足,为系统解决泄漏发射风险可测性问题提供有效路径。本文主要从传导泄漏发射机理、泄漏发射测试带宽和红黑信号识别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研究分析了准静态近似、线天线辐射、传输线理论以及增强传输线理论等物理模型,从传输线自身辐射和耦合到其它传输线两个方面给出了数字信号传导泄漏发射机理,提出了适合传输线电尺寸的传导泄漏发射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利用传输线结构的电尺寸选择分析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计算的复杂性,提高效率。对比分析了传输线共模与差模电流产生辐射的差异,给出共模和差模电流在传输线均匀性发生变化时引发辐射的原理分析。利用电磁场互易原理,研究分析了传输线辐射和耦合问题的转换计算方法,使得对传导泄漏发射原理的研究能够充分借鉴电磁兼容领域有关电磁干扰的研究成果。2.基于改进的传输线理论,对数字信号泄漏发射的时域和频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传导泄漏发射机理的研究结果。在时域上,结合传输线理论和高频传输线理论对简单传输线系统和广义多导体传输线系统耦合进行仿真,验证了对传输线辐射和耦合原理研究的结果。在频域上,给出传导泄漏发射频域衰减规律,对比分析了数字信号及其泄漏发射频谱包络衰减规律的差异,纠正了之前相关研究将数字信号谱作为辐射信号谱的错误认识,指出该错误认识将导致对泄漏发射频率范围做出乐观估计。3.针对泄漏发射测试难题,基于辐射脉冲理论分析了接收机带宽对接收数字泄漏发射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信噪比等效原理和窄带宽信噪比补偿方法,可实现利用窄带宽测量接收机测量宽带信号的最大信噪比,获得泄漏发射信噪比的近似结果。根据辐射和传导泄漏发射特征,提出数字信号“发射脉冲对”概念,研究分析并仿真验证了脉冲带宽、接收机分辨率带宽对泄漏发射脉冲对接收结果的影响,比较了方波与发射脉冲对最大信噪比输出不同,给出测试泄漏发射信噪比的上下界范围和窄带宽信噪比补偿方法,为解决宽带泄漏发射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4.针对检测中多个红黑信号混合的泄漏发射检测难题,提出了红黑信号识别的一般方法和逻辑架构,为系统解决红黑信号识别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在红黑信号识别方法的逻辑架构中,引入独立分量分析(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和稀疏分量分析(SCA-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理论,通过对接收信号的白化处理和正交变换实现混合信号的独立分量分解和稀疏分量分解,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频谱特征判别、相关判别、统计独立性判别和稀疏表示判别四种红黑信号识别算法,解决红黑信号识别问题。
魏嘉琪[5](2020)在《雷达微动目标参数估计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标或其组成部件除去主体平动外的振动、转动等小幅度运动被称为微动。微动包含着目标特有的运动属性,可以反映其精细的运动特征,因此微动特征可作为雷达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其在军事及民用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军事方面,基于微动特征提取的识别手段是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由于弹头和诱饵的质量分布不同,导致它们的微动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通过提取目标的微动特征可以实现真假弹头的识别与分辨。在民用方面,基于雷达所具有的全天时、全天候、穿透能力强及远距离探测等优势,可利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探测人体微动特征,实现非接触生命信号检测,这在自然灾害救援、医疗卫生等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上述背景,本文围绕军事及民用两个方面的微动特征提取及参数估计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建立锥体弹道目标的散射中心微动模型及人体呼吸心跳微动模型本文对于微动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针对锥体弹道目标展开研究。基于一般散射中心和等效散射中心这两种散射中心模型,分析了弹道目标在自旋、进动和章动三种微动状态下的微动特性,进而获得锥体弹道目标宽带回波的具体表达式,并利用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对于微动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主要针对人体呼吸心跳微动形式展开研究。基于呼吸心跳过程的运动机理,建立了呼吸心跳微动模型,并推导了胸壁宽带回波表达式。通过建立微动目标模型,为论文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2)单目标相位测距的弹道目标微动特征提取及参数估计针对传统方法基于宽带回波距离像包络信息提取微动分辨率较低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像相位信息的相位测距弹道目标微动特征提取及参数估计方法。根据所建立的锥体弹道目标的散射中心微动模型,分别对弹道目标宽带回波高分辨距离像(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序列的包络信息和相位信息进行分析。包络信息受限于雷达的距离分辨力,会导致微距离的测量精度不理想,而利用相位信息进行测距,结合相位测距原理,所测微距精度可达到半波长量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相位测距的弹道目标微动参数估计方法,并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3)微动多目标分辨及特征提取针对传统的微多普勒特征提取技术难以解决多目标分辨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曲线交叠外推的微动多目标宽带分辨算法。对于微动多目标信号模型,多目标各散射点回波微动曲线会出现交叠现象,这为后续微动特征提取与多目标分辨带来不便。通过分析各散射点的微动特性,并以各个滤波数据点间的相对距离为准则,结合各曲线的历史斜率信息,利用曲线交叠外推算法实现各散射点微动曲线的区分关联,进而通过分析所提取微动曲线的频率成分实现多目标的分辨。(4)弹道目标压缩感知的2-D联合稀疏重构和微动参数估计针对稀疏频带信号体制下的空间锥体弹道目标微动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的2-D联合稀疏重构和微动参数估计方法。对于2-D联合稀疏重构信号模型,基于稀疏频带信号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和低运算复杂度特性,结合压缩感知理论,建立弹道目标微动特性参数字典,并生成2-D联合稀疏重构和微动参数估计优化函数,借助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求解优化函数,进而可同时实现微动参数估计和稀疏重构。该算法充分利用了2-D数据间的耦合信息和2-D相干积累增益,从而可获得弹道目标高精度的HRRP和微动曲线。(5)微动目标三维轨迹重构及参数估计针对斜视情况下利用三维干涉测量进行目标轨迹提取会出现坐标扭曲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斜视校正干涉测量的微动轨迹提取及参数估计方法。依据三维干涉测量的思想,对L型天线阵列中各天线接收回波进行干涉测距测角,通过分析三维干涉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斜视坐标扭曲现象,推导求解二元二次非线性方程组结合坐标变换实现斜视误差校正,得到目标各散射点的重构三维运动轨迹。通过分析所得三维运动轨迹,结合弹道目标的物理结构,实现弹道目标的参数估计,有效提高了微动目标运动几何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健性。(6)非接触呼吸心跳信号的提取及重构微动特征提取及参数估计除了应用在军事反导系统中,还可扩展到民事方面,如呼吸心跳微动信号检测系统。针对生命信号所处的环境因素复杂,呼吸心跳微动信号经常淹没在噪声杂波中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TI-Autocorrelation-EEMD(MAE)的生命信号提取及重构算法。基于本文所建立的人体呼吸心跳微动模型,对生命信号回波进行预处理,通过利用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Indicator,MTI)滤波消除固定物体杂波,并根据信号与噪声自相关函数分布形态上的明显差异,精确定位人体所在距离单元,从而实现从强杂波及噪声干扰的环境中提取人体生命信号回波。接着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算法对所提取的人体生命信号回波进行自适应分解,进而实现呼吸和心跳微动信号的高精度重构。
张月冬[6](2020)在《FTN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偏振损伤均衡算法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是通信业务量的急剧增长,5G的出现和逐步实用部署,促使2020年全球数据容量以近千倍的姿态飞速增长,为满足爆炸式的业务流量需求,下一代高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正在向400Gb/s甚至1Tb/s演进。因此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和实现系统频谱效率的最大化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的QPSK、16QAM利用更高阶的调制格式可以将信号的频谱效率提升至OOK频谱效率的2倍或者4倍,但随着调制格式的增加使得系统对噪声和信道畸变的容忍度下降,难以同时满足长距离和大容量的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波形处理技术来提高频谱效率,如目前广泛使用的奈奎斯特波分复用技术(Nyquist-WDM)以及超奈奎斯特(Faster than Nyquist即FTN)技术,可以允许信号的传输速率等于甚至大于信道标准间隔,在不提高调制格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本文主要探索的FTN技术,允许信号以超过Nyquist系统速率进行传输,但同时也引入了一定的码间串扰(ISI)。信号在光纤系统中传输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线性和非线性的损伤,影响接收端信号的判决。本文主要针对相干检测系统中信号所受的线性损伤做深入研究。其中包括色度色散(CD),偏振模色散(PMD),偏振态旋转(RSOP),以及载波频偏(CFO)和载波相位噪声(CPN)都属于研究范畴。之后随着相干检测和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技术的出现,可以利用DSP算法在电域对光信号经受的各种损伤进行相应的补偿和均衡。由于其优越性和广泛应用,现今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可以有效均衡各种损伤相应的DSP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这些算法在光纤通信的低速传输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均衡效果,然而在FTN系统中,由于ISI的存在使得信号在中心点发生弥散,这种损伤与信道传输中的各种偏振损伤相互交叠影响导致传统的DSP均衡算法效果在此高速通信系统中被大大削弱,甚至完全失效,所以探索一种对ISI容忍度比较高的损伤均衡算法对于高频谱效率的光纤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围绕高频谱效率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效应引起的信号损伤问题,将Kalman滤波算法引入到光纤通信系统的信号损伤均衡算法中,实现FTN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信号损伤均衡方案,并对具有代表意义的FTN系统的各种信道进行损伤补偿,这对于提高下一代高阶调制光纤通信骨干网的传输容量及频谱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光纤通信系统中各种典型的信号损伤的物理机制以及对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每种损伤在后端DSP处理模块中的传统均衡方法。(2)阐述了 FTN相干光通信系统的结构原理,研究了 FTN系统中信号的成形方式,介绍了系统中的ISI的引入对信号的影响,分析了接收端的解码方式,主要介绍包括Viterbi算法和BCJR(Bahl,Cocke,Jelinek 和 Raviv)算法。(3)提出了 FTN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信号损伤均衡方案搭建了 112 Gbit/s PDM-QPSK-FTN的仿真平台验证其可行性并改变FTN系统的相关参数引入不同大小的ISI,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均衡算法方案在FTN系统中具有稳定性。之后将此方案与传统的CMA+IMP+BPS算法方案在相同的损伤环境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TN系统中由于存在码间串扰(ISI)导致系统中的多种损伤效应相互交叠关联加剧了信号在中心点的弥散使得传统的CMA+IMP+BPS损伤均衡算法均衡效果减弱甚至完全失效,而本文提出的Kalman滤波器均衡方案在FTN系统的偏振联合损伤均衡中表现良好,并且估计误差更低对系统的ISI有更高的容忍度。
李阳[7](2020)在《中低结地区非相干散射雷达信号处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环境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对无线电通信有着重要作用。掌握电离层参数的变化规律是了解电离层最直接的方法。非相干散射雷达(ISR)可以高精度地探测到电离层等离子体参数的变化,是目前较为完善的电离层探测设备。本文依托非相干探测理论,研究了从雷达接收原始I/Q数据到提取出电离层参数的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讨论了根据经验公式以及回波信号功率谱进行电离层参量提取的方法。结合南昌大学非相干散射软件雷达(SDISR)和AMISR雷达提供的原始数据,就雷达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主要开展工作如下:第一,基于南昌大学非相干散射软件雷达,对天线阵波束、回波信噪比、雷达功率等雷达进行仿真。通过雷达多普勒探测原理,展示了飞机及下雨等硬目标变化情况的观测结果;根据非相干散射理论以及功率谱、参数提取等理论,求取了软件雷达电离层探测的数据的自相关,并基于电离层参数提取算法模型提取出电离层参数。第二,基于软件雷达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讨论了雷达波形产生、非相干积累以及不同电离层条件下的散射谱;基于AMISR雷达采集到的原始I/Q数据计算出回波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并提取出电子密度、离子温度、电子温度等电离层参数。
李彦龙[8](2020)在《等离子鞘套下自适应编码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航天器以高超声速在临近空间飞行过程中,在飞行器表面会产生厚厚的一层“等离子体鞘套”。等离子体鞘套会对入射的电磁波产生吸收、反射和散射,对测控通信信号产生强烈的干扰,会使飞行器与地面站之间传输的无线电信号发生衰减,导致通信的误码率加大,严重时甚至导致通信链路中断,形成“黑障”现象。现有的研究与实验表明,提高通信载波频率使其高于等离子体振荡频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等离子体对通信信号的衰减,但通信的误码率依然很大。在临近空间测控通信中,可靠的通信系统对飞行器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尤其是载人航天器,良好的通信系统为航天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然而在实际的飞行器测控通信中,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总有一些信息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信息,比如飞行器的飞行航向、飞行姿态等信息就比较重要,需要优先保证可靠传输。喷泉码作为一种新型的纠错编码,具有无码率性和前向纠错性等优点,适合等离子体鞘套这样的不稳定信道。本文从喷泉码编码入手,结合等离子体信道的测量和预估结果,对喷泉码LT编码方案和度分布函数改进,设计了自适应编码方案,并行了实验论证。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从通信调制体制的角度入手,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下设计和实现了典型测控通信系统的调制体制,分别为GMSK调制和DQPSK调制,并在等离子体模拟产生装置下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等离子体对两种不同测控通信信号所产生的影响。2、针对大尺度变化的等离子体信道特性和对通信信号所产生的影响,引入了喷泉码LT编码,提出了自适应通信策略,自适应的基本依据是通过实时测量飞行器发射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来实现对信道进行预估和划分,并将结果实时反馈给发射机,发射机根据反馈结果,自适应调整编码策略,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同时,针对动态等离子体信道,发展了伪码和交织编码技术,设计了“喷泉码LT码+校验+伪码+交织”的组合编码方案。3、根据建立的自适应通信系统模型,通过改进喷泉码LT编码方案来实时调整编码策略。并在在软件无线电平台GNU Radio下对分级LT编码、校验码、伪码和交织等编码进行了编程实现和测试,同时结合硬件平台USRP在地面上搭建了端到端的自适应通信原理样机。4、在实验室自研辉光放电装置和现有信道模拟机下模拟产生了等离子体信道,分别测试了自适应通信系统在不通频段(S/C/X频段)、不同调制体制和不同信息等级的实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编码方案和等离子体信道条件下,GMSK调制体制优于DQPSK调制方案。针对大尺度变化等离子体信道设计的自适应编码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保证重要信息的可靠传输。但不能保证所有信息的可靠传输,更不能消除“黑障”现象。组合编码方案可以有效的利用动态等离子体信道的时隙资源,相较与单一编码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毛家琪[9](2020)在《跟踪雷达主瓣抗干扰实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跟踪雷达在执行远程目标探测时,目标周围的干扰将主要落入天线主瓣,高电平的干扰信号会覆盖弱目标。即使干扰源距离目标数公里以上,也会对雷达的检测效果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因而抑制跟踪雷达所面临的主瓣干扰十分必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应用于大孔径平面阵的子阵级主瓣干扰对抗方法及其工程实现。依托跟踪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本文结合主瓣子空间约束及旁瓣干扰线性约束,提出一种改进的子阵级主瓣干扰抑制方法,其在复杂电磁背景下拥有更稳定的主瓣干扰对抗效能。本文首先在窄带阵列回波的建模基础上,引出了对于子阵级波束形成基本理论的介绍。并针对均匀邻接子阵划分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最优自由度的阵面设计构型,优化阵面在具有更高自适应自由度的同时,避免了栅瓣及栅零点问题,仿真证明了其在波束形成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在干扰对抗方面,阐述了权矢量的不同求解准则,依此着重研究了子阵级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抑制原理,并重点仿真分析了主瓣干扰所引起的目标接收损失。针对强主瓣干扰的空间对抗,本文研究了三种特征投影类子阵级处理方法。考虑到特征投影导致的主瓣峰值偏移问题,以及主瓣干扰功率较大时旁瓣凹口变浅的问题,本文引入赤池信息准则与相关性判别相结合的干扰区分方式,并将主瓣子空间约束和旁瓣干扰线性约束相结合,提出一种适合跟踪雷达体制的子阵级主瓣干扰抑制方法。通过定义新的权矢量赋形方式,该方法有效克服了主瓣畸变,并且在强主瓣干扰及低快拍下依然保持突出的干扰对抗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达到了更为稳健的方向图保型效果,获得了趋近于理想零值的干扰处零陷增益,提高了1.3d B以上的输出信干噪比。在算法实现方面,基于跟踪雷达信号处理实验平台,本文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详细论述了系统的实施方案。并基于TMS320C6678多核DSP系统,实现了本文所提子阵级主瓣干扰对抗算法的并行处理。通过数字源信号验证了系统各功能模块以及SRIO接口通信,亦分析并证明了本文所提算法在干扰抑制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兰岚[10](2020)在《波形分集阵雷达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战场电子环境日趋复杂,雷达干扰和抗干扰技术在斗争中不断演化。其中,欺骗式干扰,尤其来自主瓣方向,是一种极具威胁的干扰方式。随着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技术日渐成熟,显着增强了欺骗能力。通常,干扰设备对雷达系统发射波形进行复制并延迟转发产生虚假目标,给鉴别真、假目标信号及干扰抑制带来了困难。机械扫描雷达到相控阵雷达直至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革新,增加了系统可控自由度,扩展了阵列雷达系统对目标和环境的信息获取能力。尤其是近年来以频率分集阵(FDA)为代表的波形分集阵雷达,丰富了MIMO雷达技术而倍受关注。FDA通过发射阵元之间的频率差异,形成了距离-角度-时间依赖的发射方向图,增加了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的灵活性。通过结合发射波形可分离设计,在接收端进行处理后可获得额外的距离维可控自由度,为解决主瓣干扰抑制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论文以现代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这一世界性难题为牵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频率分集阵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雷达应用研究”等支撑下,开展波形分集阵雷达抗欺骗式干扰研究,揭示波形分集阵雷达同时利用角度和距离信息分离目标与干扰的原理,并验证其距离维可控自由度在抗欺骗式干扰方面的性能,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针对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非正交波形FDAMIMO雷达基于联合发射-接收空间频率域辨识真、假目标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抗干扰方法。由于假目标呈伪随机分布,进一步设计了一种鲁棒的非一致样本检测(NSD)器,具体包含两步:1)选择包括信号和/或干扰的非均匀样本。2)利用空间平滑法滤除包含目标信号的样本。从而实现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的精准估计。2.针对FDA-MIMO雷达自适应波束形成抗干扰方法中涉及样本挑选的难题,提出了一种FDA-MIMO雷达基于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抗主瓣欺骗式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设计频率步进量,利用非自适应方向图波束置零来抑制假目标。然而,实际情况中,由于假目标存在距离量化误差、角度误差以及频率步进量误差而偏离其理论零点,该方法对此类误差无自动调节能力。3.针对仅假目标存在模型偏差而导致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抗干扰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干扰的精准控制方向图响应方法来提高FDA-MIMO雷达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的稳健性。通过在假目标零点周围施加具有特定功率值的虚拟干扰展宽方向图零点,进一步通过预设宽零点波束形成(PBN-BF)算法设计了发射-接收二维(2-D)波束形成器的最优权矢量,从而提高了对假目标的抑制效果。4.针对真、假目标同时存在模型偏差而导致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抗干扰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权矢量正交分解和斜投影的精准控制方向图响应方法来提高FDA-MIMO雷达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的稳健性。首先利用权矢量正交分解的方式精准控制方向图在单个区域的响应,再利用斜投影算子构建的“选择矩阵”,将方向图各区域对应的子权矢量进行合成,最终形成具有平顶主瓣、宽零点以及低副瓣的收发2-D方向图,提高了真实目标的输出增益和抑制假目标性能。5.针对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发射、接收空间频率及脉冲三维域辨识真、假目标的阵元-脉冲编码(EPC)-MIMO雷达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根据来自不同距离模糊区对应的等效发射方向图主瓣的指向差异进行真、假目标鉴别,通过合理设计编码系数对来自特定距离模糊区的假目标进行非自适应方向图置零。进一步当真、假目标同时存在角度偏差时,利用基于权矢量正交分解的预设方向图综合(PBPS)方法形成具有平顶主瓣、宽零点以及低副瓣的收发2-D方向图,提高了真实目标的输出增益和假目标抑制性能。
二、信号处理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号处理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在线检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谷物损失检测原理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对农机作业监测软件及云平台服务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对压电传感器冲击信号检测及噪声消除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位机软件平台及云端数据可视化面板的设计与实现 |
2.1 谷物损失检测硬件平台介绍 |
2.1.1 PVDF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 |
2.1.2 谷物损失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电路 |
2.2 开发环境及工具介绍 |
2.2.1 开发环境 |
2.2.2 开发工具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2.3.2 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3 数据库建设需求分析 |
2.4 平台系统整体设计 |
2.4.1 平台系统设计原则 |
2.4.2 平台技术框架设计 |
2.4.3 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
2.4.4 平台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2.4.5 数据模型设计 |
2.5 平台功能实现 |
2.5.1 CAN总线组网及与USB转换方法 |
2.5.2 下位机连接测试系统的实现 |
2.5.3 人机交互展示系统的实现 |
2.5.4 数据传输及存储系统的实现 |
2.6 云端数据可视化面板 |
2.6.1 开发框架、云服务器及可视化工具介绍 |
2.6.2 登录页面 |
2.6.3 数据可视化面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谷物碰撞混叠信号处理及籽粒识别计数算法研究 |
3.1 数字电压信号处理方案设计 |
3.2 主动降噪算法 |
3.3 单层阵列式PVDF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计数算法 |
3.3.1 多阈值融合决策计数算法 |
3.3.2 独立阈值调节机制及阈值的确定方法 |
3.4 双层十字交叉型PVDF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计数算法 |
3.4.1 双层十字交叉型PVDF压电薄膜谷物损失传感器基本特性 |
3.4.2 谷粒碰撞识别及计数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测试 |
4.1 测试环境 |
4.2 系统功能测试 |
4.2.1 下位机连接系统测试 |
4.2.2 人机交互展示系统测试 |
4.2.3 数据传输及存储系统测试 |
4.3 算法功能测试 |
4.4 水稻收获田间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2)基于声音信号的列车塞拉门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1 塞拉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2 声音信号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塞拉门故障及技术背景 |
2.1 塞拉门故障 |
2.2 支持向量机 |
2.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4 经验模态分解 |
2.4.1 本征模函数 |
2.4.2 EMD方法流程 |
2.4.3 EMD能量熵 |
2.5 小波包能量熵 |
2.5.1 小波变换及小波包分解 |
2.5.2 小波包能量熵定义 |
2.6 多尺度排列熵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预处理和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3.1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预处理方法 |
3.2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预处理和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3.2.1 小波包能量熵特征提取及特征选择 |
3.2.2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预处理和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3.3.1 多尺度排列熵参数选择 |
3.3.2 多尺度排列熵特征提取及特征选择 |
3.3.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 |
3.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 两种故障诊断方法效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信号重构和分数阶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4.1 基于IMFs混合挑选准则的信号重构方法 |
4.2 基于信号重构和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4.2.1 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 |
4.2.2 分数阶因子选择 |
4.2.3 基于信号重构和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基于信号重构和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4.3.1 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 |
4.3.2 分数阶因子选择 |
4.3.3 基于信号重构和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 |
4.3.4 实验结果分析 |
4.4 两种故障诊断方法效果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信号重构和权重分数阶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5.1 基于权重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5.1.1 权重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 |
5.1.2 同步优化策略 |
5.1.3 分数阶因子选择 |
5.1.4 基于信号重构和权重分数阶小波包能量熵的故障诊断 |
5.1.5 实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权重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方法 |
5.2.1 权重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 |
5.2.2 分数阶因子选择 |
5.2.3 基于信号重构和权重分数阶多尺度排列熵的故障诊断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5.3 两种故障诊断方法效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光子技术的宽带信号处理和高速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技术 |
1.3 光学高速成像技术 |
1.4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微波光子信号生成研究进展 |
1.4.2 瞬时微波频率测量研究进展 |
1.4.3 时间拉伸成像系统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 |
2.1 宽带信号处理 |
2.1.1 电光调制 |
2.1.2 光域处理 |
2.1.3 光电探测 |
2.2 光时间拉伸 |
2.2.1 超连续谱与啁啾的产生 |
2.2.2 色散傅立叶变换 |
2.2.3 拉曼放大技术 |
2.2.4 时间拉伸成像 |
2.3 本章小结 |
3 倍频微波光子信号生成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基于无滤波结构的二倍频微波信号生成 |
3.2.1 微波信号生成的系统结构与原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基于光谱操作的二倍频三角形脉冲信号生成 |
3.3.1 三角形脉冲信号生成的系统结构与原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可调谐IFM系统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调谐机制和精度控制原理分析 |
4.2.1 系统结构 |
4.2.2 两种调谐机制对比分析 |
4.2.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 单ACF判决型可调谐IFM方案 |
4.3.1 基于偏置电压控制的IFM系统 |
4.3.2 基于保偏光纤光栅的IFM系统 |
4.4 多ACF判决型可调谐IFM系统 |
4.4.1 IFM系统结构与实现原理 |
4.4.2 增大测量范围 |
4.4.3 提高测量精度 |
4.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时间拉伸成像系统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时间拉伸成像系统 |
5.2.1 定量相位成像 |
5.2.2 TS-QPI成像系统结构 |
5.2.3 成像系统实验装置 |
5.3 成像系统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1 相位提取算法 |
5.3.2 深度学习算法 |
5.4 细胞识别的结果与分析 |
5.4.1 分类器性能分析 |
5.4.2 多级分类的ROC和PR曲线 |
5.4.3 学习曲线 |
5.4.4 正则化 |
5.4.5 误差矩阵 |
5.5 讨论与应用 |
5.5.1 细胞分选 |
5.5.2 整体工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下一步拟进行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语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泄漏发射风险 |
1.1.2 传导泄漏发射风险 |
1.1.3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的意义 |
1.2 问题描述 |
1.2.1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 |
1.2.2 泄漏发射测试带宽 |
1.2.3 红黑信号识别方法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成果 |
1.4 论文基本结构 |
2 传导泄漏发射的研究现状 |
2.1 泄漏发射机理研究现状 |
2.1.1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的学术研究 |
2.1.2 经典电磁场理论的发射机制 |
2.1.3 高频辐射效应的研究 |
2.2 传导发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2.2.1 测试技术研究 |
2.2.2 传导发射测试设备 |
2.2.3 测试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2.3 红黑信号识别技术现状 |
2.3.1 系统红信号的组成与分类 |
2.3.2 红黑信号识别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 |
3.1 电尺寸与研究分析方法 |
3.1.1 电小尺寸 |
3.1.2 可参考的研究方法 |
3.2 传导泄漏发射准静态近似方法建模 |
3.2.1 双端口网络模拟电磁泄漏发射的方法 |
3.2.2 低频泄漏发射的双端口网络 |
3.3 传导泄漏发射的线天线辐射模型 |
3.3.1 偶极子模型及其泄漏发射特性 |
3.3.2 线天线模型 |
3.4 传导泄漏发射的传输线模型 |
3.4.1 传输线的泄漏模式 |
3.4.2 共模和差模对传导泄漏发射的影响 |
3.4.3 互易原理在传导泄漏发射的应用 |
3.4.4 多导线传输线耦合 |
3.4.5 泄漏发射的高频分析 |
3.5 传导泄漏发射仿真分析 |
3.5.1 传导耦合的时域分析 |
3.5.2 传导泄漏发射的频域分析 |
3.5.3 实际数字信号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4 泄漏发射测试带宽 |
4.1 中频带宽对信号的影响 |
4.1.1 信噪比评估方法 |
4.1.2 理想接收机带宽对发射脉冲对接收的影响 |
4.1.3 理想矩形滤波器截止频率对分辨发射脉冲对的影响 |
4.2 脉冲带宽及其对接收信号影响 |
4.2.1 脉冲带宽及其上下界 |
4.2.2 脉冲带宽与接收机响应 |
4.2.3 接收机中频带宽 |
4.3 最大信噪比条件下的中频带宽选择 |
4.3.1 发射脉冲对的最大信噪比 |
4.3.2 理想带通滤波器对接收方波信号信噪比的影响 |
4.3.3 发射脉冲对在接收机中频带宽约束下的信噪比下界 |
4.4 窄带测试信噪比补偿方法 |
4.4.1 信噪比等效原理 |
4.4.2 任意带宽测试信噪比的补偿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红黑信号识别技术 |
5.1 红黑信号识别的一般方法 |
5.1.1 红信号的分类 |
5.1.2 系统泄漏发射检测参考模型 |
5.1.3 发射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 |
5.1.4 发射信号的稀疏分量分析 |
5.1.5 识别算法 |
5.2 频谱特征判别法 |
5.2.1 脉宽改变的频谱特征 |
5.2.2 周期和占空比变化的频谱特征 |
5.3 相关判别方法 |
5.3.1 红黑信号之间的统计依赖性 |
5.3.2 红黑信号之间的协方差 |
5.4 统计独立性判别法 |
5.4.1 KL散度与JS散度 |
5.4.2 Wasserstein距离 |
5.4.3 负熵 |
5.4.4 概率密度函数的级数展开 |
5.5 基于稀疏表示的红黑信号判别法 |
5.5.1 信号表示 |
5.5.2 目标函数 |
5.5.3 混合矩阵A与系数C的估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多导体耦合方程推导 |
附录B 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的全时域仿真方法 |
附录C 术语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雷达微动目标参数估计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微动特征在导弹防御系统中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微动特征在生命体征检测中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动目标雷达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
1.2.1 微动目标雷达回波建模 |
1.2.2 微动信号的分离提取 |
1.2.3 微动目标识别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目标微动特性分析与建模 |
2.1 引言 |
2.2 锥体弹道目标散射中心模型 |
2.2.1 一般散射中心微动特性分析 |
2.2.2 等效散射中心微动特性分析 |
2.2.3 遮挡效应对两类散射中心的影响 |
2.3 锥体弹道目标宽带回波分析 |
2.3.1 锥体弹道目标宽带回波建模 |
2.3.2 锥体弹道目标宽带回波仿真 |
2.4 人体呼吸心跳微动模型 |
2.4.1 心跳和呼吸过程运动机理 |
2.4.2 人体呼吸心跳宽带回波信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带相位测距弹道目标微动提取与参数估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宽带回波距离像包络提取微距 |
3.2.1 回波信号分段近似方法 |
3.2.2 基于回波距离像包络提取微距曲线 |
3.3 基于宽带回波相位测距提取微距 |
3.3.1 提取宽带回波相位 |
3.3.2 相位解缠 |
3.4 弹道目标微动几何参数估计 |
3.4.1 弹道目标微动参数估计 |
3.4.2 弹道目标几何参数估计 |
3.5 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模型的弹道目标微动参数估计 |
4.1 引言 |
4.2 多目标信号模型及微动特性分析 |
4.3 多目标微动曲线区分关联 |
4.3.1 点迹凝聚处理 |
4.3.2 曲线交叠外推区分关联算法 |
4.3.3 仿真实验 |
4.4 弹道目标稀疏频带信号模型及微动特性分析 |
4.4.1 弹道目标稀疏频带信号回波调制模型 |
4.4.2 压缩感知(CS)理论 |
4.4.3 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 |
4.5 2-D联合稀疏重构和微动参数估计 |
4.5.1 弹道目标微动特性参数字典设计 |
4.5.2 改进的OMP算法求解优化函数 |
4.6 仿真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带雷达三维干涉测量弹道目标微动参数估计 |
5.1 引言 |
5.2 宽带三维干涉测量原理 |
5.2.1 L型三天线弹道目标微动特性分析 |
5.2.2 三维干涉测量原理 |
5.3 斜视三维干涉测量弹道目标微动轨迹重构 |
5.3.1 斜视坐标扭曲问题分析 |
5.3.2 斜视坐标校正 |
5.3.3 α-β滤波平滑运动轨迹 |
5.4 弹道目标微动参数估计 |
5.4.1 弹道目标进动频率估计 |
5.4.2 弹道目标进动角及结构参数估计 |
5.5 仿真实验 |
5.5.1 弹道目标微动轨迹重构 |
5.5.2 目标参数估计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接触生命信号提取及重构技术 |
6.1 引言 |
6.2 生命信号回波预处理 |
6.2.1 MTI去除固定物体杂波 |
6.2.2 提取生命信号回波 |
6.3 呼吸及心跳信号重构 |
6.3.1 经验模态分解(EMD) |
6.3.2 EMD的模式混叠问题 |
6.3.3 EEMD分解提取呼吸及心跳信号 |
6.4 实测数据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FTN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偏振损伤均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挑战 |
1.2 超奈奎斯特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
1.3 超奈奎斯特系统中偏振损伤及其均衡算法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损伤及均衡算法研究 |
2.1 光纤传输信道损伤 |
2.1.1 色散 |
2.1.2 偏振效应相关损伤 |
2.3 光纤传输损伤均衡 |
2.3.1 色散补偿 |
2.3.2 偏振效应均算法 |
2.3.3 载波损伤均衡 |
2.3.5 DSP模块处理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奈奎斯特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研究 |
3.1 偏分复用技术及相干光通信系统 |
3.1.1 发射机 |
3.1.2 信道传输 |
3.1.3 数字相干接收机及DSP处理流程 |
3.2 超奈奎斯特系统概述 |
3.3 超奈奎斯特系统的发送端 |
3.3.1 超奈奎斯特系统的传输信号模型 |
3.3.2 超奈奎斯特信号的产生方式 |
3.4 超奈奎斯特系统的接收理论 |
3.4.1 超奈奎斯特系统的信号接收模型 |
3.4.2 超奈奎斯特信号检测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奈奎斯特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信号损伤均衡算法研究4.1 Kalman滤波器的基本理论概述 |
4.1 Kalman滤波器的基本理论概述 |
4.2 超奈奎斯特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偏振效应均衡算法 |
4.2.1 信道模型 |
4.2.2 均衡方案与算法设计 |
4.2.3 超奈奎斯特系统中偏振效应均衡算法仿真结果对比与性能分析 |
4.3 超奈奎斯特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载波恢复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低结地区非相干散射雷达信号处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非相干散射雷达研究进展 |
1.2.1 非相干散射雷达发展现状 |
1.2.2 相关领域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非相干散射雷达探测理论 |
2.1 电离层电磁散射理论 |
2.2 散射体测量原理 |
2.3 散射信号功率谱与电离层散射介质的关系 |
2.4 模糊函数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相干散射软件雷达 |
3.1 软件雷达系统设计 |
3.1.1 雷达系统组成 |
3.1.2 雷达工作原理 |
3.1.3 雷达工作模式及信息交互 |
3.1.4 雷达发射及接收系统控制系统 |
3.1.5 雷达收发(T/R)组件系统 |
3.2 雷达探测性能仿真 |
3.2.1 天线阵性能评估 |
3.2.2 雷达威力仿真 |
3.3 雷达探测数据处理 |
3.3.1 SDISR的硬目标探测 |
3.3.2 SDISR的电离层探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参数提取 |
4.1 雷达探测波形与数据格式 |
4.1.1 雷达探测波形 |
4.1.2 雷达数据格式 |
4.2 回波功率谱与自相关 |
4.2.1 回波功率谱理论 |
4.2.2 实测数据的回波功率谱与自相关 |
4.3 电离层参数提取 |
4.3.1 电离层参数提取理论 |
4.3.2 实测数据的电离层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等离子鞘套下自适应编码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等离子体信道特性 |
2.1.1 等离子体的主要参数 |
2.1.2 等离子体信道下电波传播特性 |
2.2 喷泉码技术简介 |
2.2.1 喷泉码的基本思想 |
2.2.2 典型喷泉码 |
2.3 软件无线电基本理论 |
2.3.1 信号采样理论 |
2.3.2 多速率信号处理 |
2.3.3 数字变频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下不同通信调制体制的设计与实现 |
3.1 软件无线电平台简介 |
3.1.1 软件平台GNU Radio |
3.1.2 硬件平台USRP |
3.2 GMSK调制方式的设计与实现 |
3.2.1 GMSK调制与解调原理 |
3.2.2 GMSK在 GRC下的设计与实现 |
3.3 DQPSK调制方式的设计与实现 |
3.3.1 D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
3.3.2 DQPSK在 GRC下的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等离子鞘套下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自适应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等离子鞘套下基于GNU Radio的自适应通信方法 |
4.1.1 系统模型设计 |
4.1.2 分级LT编码 |
4.1.3 分级LT译码 |
4.2 编码模块的设计及GNU Radio平台下的实现 |
4.2.1 GNU Radio信号处理模块的结构 |
4.2.2 分级LT编解码在GNU Radio下的编写 |
4.2.3 CRC的生成、校验以及实现 |
4.2.4 伪随机序列及实现 |
4.2.5 交织与去交织以及实现 |
4.2.6 帧同步协议及实现 |
4.3 自适应通信系统的搭建 |
4.3.1 系统总体结构 |
4.3.2 发射机结构 |
4.3.3 接收机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等离子体信道下的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5.1 等离子体信道下自适应通信系统实验验证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环境 |
5.1.3 实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通信调制体制为DQPSK |
5.2.2 通信调制体制为GMSK |
5.2.3 组合编码实验结果 |
5.2.4 实验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跟踪雷达主瓣抗干扰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自适应阵列技术基础 |
2.1 阵列信号模型 |
2.2 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 |
2.3 子阵划分及阵面设计 |
2.3.1 子阵划分方法 |
2.3.2 天线阵面设计 |
2.3.3 仿真实验及分析 |
2.4 子阵级自适应波束形成 |
2.4.1 权矢量求解准则 |
2.4.2 子阵级ADBF原理 |
2.4.3 仿真实验及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子阵级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
3.1 主瓣干扰的抑制方法 |
3.1.1 特征投影预处理算法 |
3.1.2 特征投影及协方差矩阵重构算法 |
3.1.3 特征投影及协方差矩阵积分重构算法 |
3.2 改进的子阵级EMP算法 |
3.3 仿真实验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跟踪雷达主瓣抗干扰实现 |
4.1 系统方案设计 |
4.2 软件算法开发 |
4.2.1 多核算法设计 |
4.2.2 并行处理实现 |
4.2.3 算法模块实现 |
4.3 接口通信实现 |
4.3.1 SRIO接口概述 |
4.3.2 SRIO接口实现 |
4.4 系统测试分析 |
4.4.1 DSP功能测试 |
4.4.2 处理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波形分集阵雷达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波形分集阵雷达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 |
1.2.1 波形分集阵雷达基础理论 |
1.2.2 波形分集阵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
1.2.3 波形分集阵雷达应用领域 |
1.2.4 波形分集阵系统原理实验 |
1.3 阵列雷达欺骗式干扰抑制研究现状 |
1.3.1 欺骗式干扰特征及模型 |
1.3.2 欺骗式干扰抑制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FDA-MIMO雷达自适应波束形成抗欺骗式干扰 |
2.1 引言 |
2.2 FDA-MIMO雷达模型 |
2.2.1 FDA-MIMO雷达收发信号模型 |
2.2.2 FDA-MIMO雷达体制下主瓣欺骗式干扰模型 |
2.3 自适应波束形成抗主瓣欺骗式干扰原理 |
2.3.1 真、假目标的鉴别 |
2.3.2 假目标的抑制 |
2.4 基于非一致样本检测的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 |
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1 基于鲁棒的NSD方法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结果 |
2.5.2 干扰抑制性能分析 |
2.5.3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干扰抑制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DA-MIMO雷达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抗欺骗式干扰 |
3.1 引言 |
3.2 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抗主瓣欺骗式干扰原理 |
3.2.1 真、假目标的收发二维空域分布特性 |
3.2.2 频率步进量的设计 |
3.3 抗干扰影响因素与误差分析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抗干扰性能与延迟脉冲数和频率步进量的关系 |
3.4.2 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抗干扰效果 |
3.4.3 误差存在下的抗干扰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干扰的发射-接收二维域精准波束形成抗欺骗式干扰 |
4.1 引言 |
4.2 基于添加虚拟干扰的二维宽零点方向图设计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基于施加虚拟干扰的宽零点滤波器设计 |
4.2.3 波束形成器性能分析 |
4.3 基于预设宽零点波束形成器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精准控制的宽零点收发二维方向图 |
4.4.2 实测数据分析与验证 |
4.4.3 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斜投影的距离-角度二维域精准波束形成抗欺骗式干扰 |
5.1 引言 |
5.2 FDA-MIMO雷达距离-角度二维方向图模型 |
5.3 基于权矢量正交分解的方向图单响应精准控制 |
5.3.1 问题描述 |
5.3.2 权矢量正交分解法 |
5.4 基于斜投影的方向图多响应联合精准控制 |
5.4.1 斜投影算子 |
5.4.2 基于多区域同时控制的距离-角度二维方向图 |
5.4.3 基于精准控制方向图的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等效发射方向图仿真实验 |
5.5.2 距离-角度二维域方向图实测数据 |
5.5.3 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欺骗式干扰抑制 |
6.1 引言 |
6.2 阵元-脉冲编码(EPC)-MIMO雷达信号模型 |
6.2.1 阵元-脉冲编码(EPC) |
6.2.2 接收信号模型 |
6.3 阵元-脉冲编码MIMO雷达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 |
6.3.1 解模糊特性分析 |
6.3.2 主瓣欺骗式干扰的产生 |
6.3.3 真、假目标的鉴别 |
6.3.4 主瓣欺骗式干扰的抑制 |
6.4 角度偏差下的主瓣欺骗式干扰抑制 |
6.4.1 问题描述 |
6.4.2 基于权矢量正交分解的收发二维方向图精准控制 |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1 EPC-MIMO雷达解模糊特性分析 |
6.5.2 理想情况下抗主瓣欺骗式干扰结果 |
6.5.3 角度偏差存在下抗主瓣欺骗式干扰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A |
A.1 式 (2-8)-(2-13)的推导 |
附录B |
B.1 命题4.2.1的证明过程 |
B.2 命题4.2.2的证明过程 |
B.3 传统的非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阵列增益 |
B.4 式 (4-38)和(4-39)的推导 |
B.5 式 (4-45)的推导 |
B.6 式 (4-51)的推导 |
附录C |
C.1 命题5.3.1的证明过程 |
附录D |
D.1 式(6-15)-(6-20)的推导 |
D.2 命题6.4.1的证明过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信号处理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在线检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聂鑫.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声音信号的列车塞拉门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D]. 孙永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光子技术的宽带信号处理和高速成像研究[D]. 李月琴.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D]. 孙德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雷达微动目标参数估计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 魏嘉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6]FTN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Kalman滤波器的偏振损伤均衡算法研究[D]. 张月冬.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7]中低结地区非相干散射雷达信号处理的研究与实现[D]. 李阳. 南昌大学, 2020(01)
- [8]等离子鞘套下自适应编码的研究与实现[D]. 李彦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跟踪雷达主瓣抗干扰实现方法研究[D]. 毛家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波形分集阵雷达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D]. 兰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