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并论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1](2021)在《3D打印联合加速康复理念在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对照性研究比较3D打印技术联合加速康复理念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评价与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加速康复理念治疗复杂性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优越性,为复杂性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8例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3D打印联合加速康复理念组(研究组),每组各24例。3D打印联合加速康复理念组术前均行患部的CT平扫和三维重建并用Mimic软件对收集到的CT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编辑与处理,通过3D打印机1:1打印制作出踝关节骨折模型并进行手术预演与操作,通过模拟操作选定适当的钢板与螺钉以备术中使用,同时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一系列干预与操作来优化患者住院体验,加速患者康复。传统手术治疗组则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采用常规手术操作及常规处理措施。术后均随访6-8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与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与分析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研究组手术时间为(77.92±8.59)min,对照组为(132.08±11.32)min,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47.50±6.08)ml,对照组为(99.17±11.00)ml(P<0.05)。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5.92±0.83)d,对照组为(9.13±0.68)d(P<0.05)。研究组术后48h视觉模拟评分为(2.42±0.50)分,对照组为(4.71±0.81)分(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6.38±0.92)w,对照组为(25.42±1.53)w(P<0.05)。末次随访以踝关节Kofoed评分作为评价标准,研究组优良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下提前对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预演与操作,同时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一系列围手术期操作与干预,可以明显缩短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减少患者手术当中的失血量、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觉、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此外,还可以明显加速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图[18]表[3]参[38]
张鹏[2](2021)在《短期石膏制动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短期石膏制动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为常规踝关节处内外侧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用石膏托将患侧踝关节于中立位固定,固定时间为3周。对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踝关节功能随访参照AOFAS(美国足与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5.7(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组踝关节无论在关节疼痛、日常活动情况及AOFAS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踝骨折术后给予短期石膏制动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陈烽,安忠诚,周芳,范佳俊,高威,陈哲[3](2021)在《后踝固定与否对不同Haraguchi分型后踝骨折疗效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固定后踝与否对不同Haraguchi分型后踝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9例,女57例;年龄26~82岁,平均55.2岁。按照Haraguchi分型进行分组,其中Ⅰ型组38例、Ⅱ型组30例、Ⅲ型组18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Ⅰ、Ⅱ、Ⅲ型组分别行后踝固定23、21、5例。记录并比较各分型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关节平整度、关节退变程度。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日常生活质量、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稳定性4个方面。比较各分型组内后踝固定组与未固定组AOFAS踝与后足评分差异。结果各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77,P=0.159)。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8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患者踝关节平整度欠佳,其中Ⅰ型组2例(5.3%)、Ⅱ型组4例(13.3%),各组间关节平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66,P=0.161)。各组患者踝关节均呈轻度退变;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各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移位及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Ⅱ型组AOFAS踝与后足评分的总分和疼痛评分显着低于Ⅰ型组和Ⅲ型组(P<0.05),Ⅰ型组和Ⅲ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日常生活质量、关节活动度及关节稳定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Ⅱ型组内未固定组疼痛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显着低于固定组(P<0.05)外,其余各型未固定组与固定组间比较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较Ⅰ型和Ⅲ型预后更差,尤其在术后疼痛方面,后踝切开复位内固定能显着改善其预后;Ⅰ型和Ⅲ型后踝固定与否对预后影响较小。
贺毅,郑聪,何敏辉,陆锐均,黄建荣[4](2021)在《螺钉内固定与保守治疗后踝骨折:踝关节功能和足底压力的差异》文中认为背景:对于后踝骨折累及关节面面积小于25%时,采用积极内固定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评价后踝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面积10%-25%时采用螺钉固定与保守治疗对于踝关节功能和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CT测量后踝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面积10%-25%,随机分组,其中后踝螺钉内固定组62例使用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后踝非内固定组53例后踝处骨块于C型臂X射线机透视辅助下行手法复位。采用X射线平片评估后踝骨折愈合情况,临床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及足底压力评估结果。结果与结论:(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术后6,12个月,后踝螺钉内固定组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后踝非内固定组(P <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均呈降低趋势,组内对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2)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术后6,12个月,后踝螺钉内固定组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高于后踝非内固定组(P <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均呈升高趋势,组内对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3)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患侧足足底压力(全足、后足、中足、前足)显着低于健侧足(P <0.05);术后6个月时,后踝螺钉内固定组患者患侧足的全足、前足的足底压力低于健侧足(P <0.05),后足、中足的足底压力与健侧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后踝非内固定组患者患侧足足底压力(全足、后足、中足、前足)显着低于健侧足(P <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患侧足足底压力(全足、后足、中足、前足)与健侧足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4)提示在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10%-25%的后踝骨折中,螺钉内固定对骨折愈合和维持踝关节对位有较好的效果,并可改善早期临床结果;建议对于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10%-25%的后踝骨折可以积极进行螺钉内固定治疗。
王凌[5](2021)在《智能化下肢康复仪在三踝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初步观察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使用基于中医骨伤科治伤正骨中的“动静结合”理论指导下研发和改良的智能化下肢康复仪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后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后患者早期使用智能化下肢康复仪和早期进行常规术后康复锻炼后的疗效,发掘智能化下肢康复仪在三踝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收治住院,行踝关节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植入术的三踝骨折病人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进行试验方法设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人,试验组采取“智能化下肢康复仪”进行术后早期康复锻炼2周,对照组行术后早期常规康复训练(医生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训练)2周。分别对比并在入院时、治疗1周、治疗2周、随访1月及3月记录两组患者的损伤严重度(ISS)、肿胀程度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于随访1月、3月后记录观察两组患者踝后足评分系统量表(AOFAS)评分及AOFAS评分优良率;记录入组病例切口愈合时间。最后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以判定结果。结果: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三踝骨折术后采用智能化下肢康复仪进行早期患肢功能锻炼,在减轻患肢肿胀方面两组研究对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化下肢康复仪组并不比常规康复锻炼组更利于消肿;在患肢疼痛方面,治疗1周、治疗2周及随访3月时智能化下肢康复仪组与常规康复锻炼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1月时智能化下肢康复仪组与常规康复锻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智能化下肢康复仪优于常规康复锻炼;在改善踝关节功能方面,随访3月后,智能化下肢康复仪组优于常规康复锻炼组;在切口愈合方面,两组数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未出现本次康复锻炼相关的不良反应,未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结论:使用智能化下肢康复仪进行三踝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与常规康复锻炼相比,两组研究对象术后的疼痛、肿胀程度、肿胀消退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改善差异不明显,对于促进患肢踝关节功能活动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但缺乏长久康复疗效的比较观察,希冀后续能进一步研究。
马超,谢增如[6](2020)在《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医师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制定踝关节骨折手术固定的方案需要了解关节的骨性和韧带解剖结构以及正常的踝关节生物力学。这些损伤的手术治疗旨在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以及允许尽快开始关节活动。近几年较受关注的包括外踝骨折、孤立的内踝骨折、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固定以及踝关节镜的应用。就外踝骨折的治疗而言,锁定钢板能够提供更好的解剖复位;对于年轻患者效果最好,老年患者更适合髓内固定。内踝骨折由于其较高的不愈合风险以及长期持续移位会导致距骨倾斜,损害踝关节的生物力学,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全螺纹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可能是未来趋势。后踝骨折治疗方案的制定除了要根据骨折块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踝关节内关节面是否存在台阶。由于后踝的重要性及其与下胫腓联合的密切联系,后踝骨折的治疗可采取更积极的手段。踝关节镜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手术工具,对于关节内骨折的精确诊断和修复均有帮助。
张国锋,任甜甜,郑钧水,魏鹏,陈育宏,左荣跃,陈薇薇,董栋[7](2020)在《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6年4月—2019年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77例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 5年,运用Baird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7例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全部复位成功,术后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交通事故伤、运动伤、坠落伤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100. 00%、100. 00%、90. 48%,3种不同损伤因素的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 476,P=0. 144);术后1. 5年随访中均未出现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提升踝关节灵活性、稳定性,且踝关节恢复情况佳。
朱婷[8](2020)在《三踝骨折术后恢复期的相关临床评估及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日常生活、体育活动均需要踝关节的参与。踝关节容易受到损伤,其中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下肢骨折。在众多的踝关节骨折类型中,三踝骨折呈现上升趋势并且预后较差,易产生关节炎等并发症。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主观量表、医学影像等方法对三踝骨折进行研究,关于三踝骨折术后患者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较少,尚未对三踝骨折术后患者不同应力位(平面、内翻斜面、外翻斜面)的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进行探究。本文将常用的临床评估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相结合,比较三踝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踝关节运动特征和规律,并将患者的临床评估结果、生物力学评估结果与步行功能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进一步探究三踝骨折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三踝骨折术后康复提供科学、有效、精准的理论指导。研究方法:本研究招募选取了12名单侧三踝骨折术后恢复期的患者为实验组,23名无踝关节伤病的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完成三种应力位步行并采集足底压力和下肢表面肌电信号:通过简易定制走道(倾斜角度为10°)完成内翻、外翻应力位的行走,在平地完成平面应力位的行走,使用足底压力系统(100Hz,Novel GmbH,Munich,Germany)采集不同应力位步行时的足底压力,使用Noraxon表面肌电(1500HZ,Noraxon DTS,USA)采集不同应力位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三维测力台(2000HZ,Kistler)和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200HZ,ViconT40,Oxford Metrics,Oxford,UK)对两组受试者双下肢的静态负重力量、平地步行的步态参数进行采集。采用Prokin动静态平衡仪(Technobody-PK254,Italy)康复系统对两组受试者本体感觉进行评定。实验组除上述评估外,还需完成相关临床评估:踝关节肿胀、下肢肌力、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Lawton量表和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和Microsoft Excel2016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2×3双因素方差分析(左右肢体×三种应力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双侧下肢在三种应力位的足底压力、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Prokin测试结果、步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Prokin测试结果、步态测试结果、足底压力数据、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三踝患者的临床评估结果与生物力学、步行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越接近1,说明相关性越高。设定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不同应力位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a)健康受试者:M1、T345区域的峰值压强在内翻时大于平面时,M4、M5、T345在外翻时大于平面时;三种应力位的足部总接触面积无显着差异;平面时、内翻、外翻总的着地相时间分别为794.98±18.30ms、849.46±15.72ms、843.21±16.37ms,内翻与平面时存在显着差异(P=0.038);不同应力位的M/L(足底内、外侧峰值压强之比)、A/P(前足、后足峰值压强之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内翻、平面、外翻时M/L分别为1.24±0.46、1.06±0.26、0.88±0.25,内翻、外翻、平面时的A/P分别为1.64±0.22、1.62±0.32、1.44±0.18。b)三踝骨折术后受试者:患侧在M2、M3、T2、T345的峰值压强显着小于健侧;患侧总接触面积为102.46±13.29cm2,健侧为112.47±22.26cm2,P=0.032;患侧HF的接触时间百分比显着大于健侧(P=0.044),M1、M2、T2、T345显着小于健侧;两侧肢体的M/L、A/P存在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4,0.028),患侧M/L为0.80±0.25,健侧M/L为0.98±0.39,患侧A/P为1.12±0.58,健侧A/P为1.42±0.44。患者在三种应力位的足底压力特征如下:三种应力位总着地相时间有显着差异,P=0.004,在平面、内翻、外翻总的着地相时间分别为1022.27±152.38ms、1265.83±211.20ms、1073.70±169.72ms;不同应力位的M/L、A/P均无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252、0.894。c)对两组足底压力特征进行对比:在平面、内翻、外翻三种应力位,患者M2、M3、T2、T345区域的峰值压强均显着小于正常组;在外翻应力位患者总接触面积显着小于正常组;在三种应力位患者T2、T345区域的接触时间百分比均显着小于正常组,患者患侧HF、MF区域的接触时间百分比均显着大于正常组,三种应力位患者总接触时间均显着大于正常组。(2)不同应力位的下肢表面肌电特征:a)健康受试者: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下肢目标肌群的标准化积分肌电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在不同应力位时,胫骨前肌、腓骨长肌、比目鱼肌的标准化积分肌电存在显着差异(P<0.05)。b)三踝骨折术后受试者:患侧和健侧目标肌群的标准化积分肌电无显着性差异。外翻时腓肠肌内侧头的标准化积分肌电显着小于内翻时。c)对两组下肢肌电信号进行对比:在三种应力位,患者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头的标准化积分肌电均显着大于正常组,而且在平面时,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积分肌电显着大于健康受试者。(3)本体感觉:患者的患侧和健侧平均轨迹误差(ATE)、平均负重力量差(AFV)、躯干前后标准差、躯干左右标准差无显着性差异,健康受试者的左侧AFV显着大于右侧(P=0.032),患者ATE显着大于健康受试者(P=0.042)。(4)步态时空参数:健康受试者的左右两侧步态时空参数无显着差异;三踝骨折术后患者患侧步长大于健侧(P=0.008),患侧步速、标准化单支撑期时长、负重小于健侧(P值分别为0.041、0.008、0.043)。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步长小于正常组(P<0.001),患者步宽大于正常组(P=0.021),患者步速小于正常组(P<0.001),患者标准化单支撑期时长小于正常组(P<0.001)。(5)临床评估及相关性:患者患侧踝关节比健侧肿胀1.4±0.6cm;患侧踝关节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角度均小于健侧,其中内翻角度差异最大;大部分受试者的患侧踝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肌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O&M量表总评分为56±11.26分,其中僵硬、肿胀、跑步、跳跃、下蹲得分较低。Lawton量表总评分为14.18±2.40分,其中卫生、购物、家务活动得分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肿胀与两侧步长差值、两侧负重比为强相关、负相关,内翻角度差值与两侧步宽差值、步速差值为强相关、正相关,外翻角度差值与AFV为强相关、正相关。三种应力位的A/P均与步态表现呈正相关,外翻应力位时足底压力不同参数与步态表现的相关性之间存在一致性,内翻和平面时没有明显的规律。内翻时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的肌电活动与步行表现为负相关;平面时胫骨前肌肌电活动与步行表现为负相关。研究结论:(1)通过生物力学等客观测试发现,三踝骨折术后患者在内翻斜面、外翻斜面、平面三种应力位的患侧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均较健康受试者有所下降;患侧下肢肌群主要是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肌肉功能下降;患者本体感觉减弱;患侧支撑能力下降,步速减小且步态存在不对称性。(2)通过临床评估发现,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患者目前无法进行跑步、跳跃的体育活动,无法独立完成重体力家务活动;大部分三踝骨折术后患者患侧踝关节肿胀,主动关节活动度减小。(3)通过临床评估、生物力学评估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肿胀,内翻角度差值,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和胫骨前肌肌肉功能的改善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步态对称性。A/P、外翻时足底压力特征可用于三踝骨折术后患者康复评估。
马霖[9](2020)在《对比经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临床结果》文中提出目的:对比经踝关节后内侧与后外侧两种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远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成人不稳定三踝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2例选用了传统后外侧入路(以下称A组)处理后踝骨折,8例选用了后内侧入路(以下称B组)处理后踝骨折,通过随访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感染率等以及Olerud-Molander评分、Baird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均未发生感染。手术时间:B组平均53.63±5.26min;A组平均64.83±3.76min。术中出血量:B组平均312.50±33.91ml;A组平均354.17±40.95ml。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均为1224周,没有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Olerud-Molander评分:B组优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75%;A组优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75%;Baird评分:B组优2例,4良例,2可例,优良率75%;A组优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75%。结论:经后内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与后外侧入路相比,远期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别,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然而由于经后内侧入路可以避免传统入路中对体位的改变,节约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出血量。对于后踝骨折块靠近内踝甚至波及内踝的患者,经后内侧入路对后踝的暴露及固定更加便利。
陈雪,张展榕,邓子翔,周启荣,季胤俊,哈米,苏佳灿,牛云飞,纪方[10](2020)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的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6月— 2018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60~93岁,平均69.72岁。致伤原因均为扭伤。内踝骨折3例,外踝骨折4例,双踝骨折6例,三踝骨折13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5例,旋后内收型4例,旋前外旋型16例,旋前外展型1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踝及后踝骨折以钢板固定,粉碎性后踝骨折采用钢板辅以空心钉固定,粉碎性内踝骨折辅以钢板进行有效支撑,配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和抗骨质疏松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主观满意度。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3.6个月。手术时间为30~95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50 ml,平均70 ml。患者术后骨折复位均满意。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31.9±11.4)分,较术前(84.4±10.8)分显着提高(P<0.01),其中优5例,良1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末次随访时VAS为(9.23±0.28)分,较术前的(1.85±0.73)分显着降低(P<0.01)。5例出现不同程度踝关节僵硬,经康复治疗功能恢复;2例内踝骨折功能康复过程中出现骨块移位,不影响功能。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二、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并论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并论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联合加速康复理念在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引言 |
1 一般资料 |
1.1 临床资料与实验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实验设备与软件 |
1.1.3 踝关节三维重建图像 |
1.1.4 3D打印制作出踝关节骨折模型 |
1.1.5 术前真实预演骨折部位的复位及内固定物植入 |
1.1.6 术后复查踝关节正侧位片 |
1.2 手术治疗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术中操作 |
1.2.3 术后处理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AB两组入选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48h VAS评分对比 |
2.2 AB两组入选者的年龄、术后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
2.3 AB两组入选者最后一次随访时踝关节Kofoed评分优良率对比 |
3 讨论 |
3.1 踝关节骨折的发生及传统治疗方式 |
3.2 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
3.3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3.4 3D打印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复杂性踝关节骨折的优缺点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综述 后踝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短期石膏制动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踝关节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螺钉内固定与保守治疗后踝骨折:踝关节功能和足底压力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1.4 材料 |
1.5 方法 |
1.5.1 后踝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面积测量 |
1.5.2 手术方法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1.6.1 目测类比评分 |
1.6.2 AOFAS踝-后足评分 |
1.6.3 足底压力分析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试验流程图 |
2.3 基本资料比较 |
2.4 两组患者术后目测类比评分情况 |
2.5 两组患者术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情况 |
2.6 两组患者术后足底压力情况 |
2.7 术后影像学情况 |
2.8 植入物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
2.9 不良反应 |
3 讨论Discussion |
(5)智能化下肢康复仪在三踝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三踝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三踝骨折的认识 |
2 三踝骨折术后功能恢复障碍的原因 |
3 现代中西医学对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认识 |
4 三踝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 |
4.1 术前管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
4.2 术中管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
4.3 术后管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
第二节 动静结合理念指导下智能化下肢康复仪的改良 |
1 研发背景 |
2 研发理论依据 |
3 研发基础及改良 |
4 智能化下肢康复仪在三踝骨折术后康复应用中的优势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试验病例的中止 |
2.6 脱落标准与处理 |
2.7 剔除标准 |
2.8 治疗方案 |
2.9 观察指标 |
2.10 不良事件处理 |
3 试验流程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分组情况 |
4.2 一般资料 |
4.3 肿胀评分 |
4.4 肿胀消退时间 |
4.5 VAS评分 |
4.6 AOFAS评分 |
4.7 伤口愈合时间 |
4.8 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 |
4.9 研究小结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病例构成比较 |
2 肿胀评分 |
2.1 三踝骨折围术期肿胀原因分析 |
2.2 肿胀评分结果分析 |
3 VAS评分 |
3.1 三踝骨折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
3.2 VAS评分结果分析 |
4 AOFAS评分 |
4.1 踝关节功能评分 |
4.2 AOFAS评分结果分析 |
5 切口愈合时间 |
5.1 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 |
5.2 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分析 |
6 术后并发症 |
6.1 伤口裂开和感染 |
6.2 创伤性关节炎 |
6.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6.4 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 |
7 安全性观察 |
第四部分 总结、不足与展望 |
1 总结 |
2 不足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智能化下肢康复仪相关专利证书及测试报告 |
附录2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3 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录4 典型病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外踝骨折 |
2 内踝骨折 |
3 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 |
4 踝关节镜的应用 |
(7)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手术情况 |
2.2 不同损伤因素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2.3 术后1.5年随访结果 |
2.4 典型病例分析 |
3 讨论 |
(8)三踝骨折术后恢复期的相关临床评估及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三踝骨折相关的解剖结构 |
2.1.1 骨、关节 |
2.1.2 韧带 |
2.1.3 肌肉 |
2.2 三踝骨折的相关临床研究 |
2.2.1 预后因素 |
2.2.2 术前操作及手术处理方式 |
2.2.3 术后功能水平 |
2.3 踝关节骨折术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
2.3.1 踝关节其他类型骨折术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
2.3.2 三踝骨折术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
2.4 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5 踝关节稳定性的评估 |
2.5.1 足底压力测试用于踝关节稳定性评估的相关研究 |
2.5.2 Prokin平衡仪用于踝关节稳定性评估的相关研究 |
2.6 不同应力位的运动控制的生物力学研究 |
2.7 总结与展望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流程 |
3.4 技术路线图 |
3.5 数据处理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踝关节不同应力位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
4.1.1 健康受试者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
4.1.2 三踝骨折术后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
4.2 踝关节不同应力位的表面肌电特征 |
4.2.1 健康受试者的表面肌电特征 |
4.2.2 三踝骨折术后的表面肌电特征 |
4.3 三踝骨折术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客观评估结果对比 |
4.3.1 踝关节本体感觉 |
4.3.2 步态参数 |
4.3.3 动态足底压力 |
4.3.4 表面肌电 |
4.4 相关性分析 |
4.4.1 主观评估、物理检查与客观评估结果的相关性 |
4.4.2 足底压力、表面肌电特征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两组踝关节不同应力位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及对比 |
5.2 两组踝关节不同应力位的表面肌电特征及对比 |
5.3 三踝骨折术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客观评估结果对比 |
5.3.1 踝关节本体感觉 |
5.3.2 步态特征 |
5.4 三踝骨折术后患者临床评估结果分析 |
5.5 足底压力特征、表面肌电特征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5.6 三踝骨折术后临床评估结合生物力学分析对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 |
5.7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6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9)对比经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临床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手术方法 |
3. 术后处理 |
4. 评价标准与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前言 |
一、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及其活动 |
二、踝关节骨折分型的历史进展 |
三、踝关节影像学检查的发展 |
四、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进展 |
(一) 最佳治疗时间 |
(二) 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新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一般情况 |
二、个人经历 |
三、获奖情况 |
四、发表论文 |
四、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并论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联合加速康复理念在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 张乐.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短期石膏制动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D]. 张鹏.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后踝固定与否对不同Haraguchi分型后踝骨折疗效的影响[J]. 陈烽,安忠诚,周芳,范佳俊,高威,陈哲.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1(06)
- [4]螺钉内固定与保守治疗后踝骨折:踝关节功能和足底压力的差异[J]. 贺毅,郑聪,何敏辉,陆锐均,黄建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27)
- [5]智能化下肢康复仪在三踝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 王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J]. 马超,谢增如. 创伤外科杂志, 2020(12)
- [7]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分析[J]. 张国锋,任甜甜,郑钧水,魏鹏,陈育宏,左荣跃,陈薇薇,董栋. 中华全科医学, 2020(07)
- [8]三踝骨折术后恢复期的相关临床评估及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 朱婷.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9]对比经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临床结果[D]. 马霖.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的疗效[J]. 陈雪,张展榕,邓子翔,周启荣,季胤俊,哈米,苏佳灿,牛云飞,纪方. 中华创伤杂志,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