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BP、NSE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田玉凤,曹亚敏,王瑜,崔巍,郭丽丽,闫红霞[1](2022)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及对患儿神经细胞因子水平、NBNA评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HIE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SE、NGB、M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BNA及Gesel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4、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效果满意,可改善神经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值得推广。
杨青,张佩,陈嘉倩,刘清毅[2](2022)在《小儿推拿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S)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2月-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96例HIS患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儿推拿治疗。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评估患儿的神经行为, 采用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 PDI)评估患儿智能发育及运动协调和技巧行为能力, 采用脑电图仪检测患儿脑电图棘波波幅, 采用电解式组织血流计检测患儿局部脑血流量,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及VEGF,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为81.3%(39/48),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 P=0.025)。观察组出生后28 d NBNA评分(t=-2.55, P=0.012)及出生后3个月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3.43、-2.65, P值均<0.01)。治疗后, 观察组脑电图棘波波幅[(35.02±4.16)mV比(46.92±5.81)mV, t=11.54]低于对照组(P<0.01);脑血流量[(179.36±22.25)ml/(100 g·min)比(158.30±14.92)ml/(100 g·min), t=-5.45]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BP、NSE、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9、4.07、8.17, P值均<0.01)。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改善HIS患儿神经行为及智能指标, 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脑电图棘波波幅及MBP、NSE及VEGF水平, 提高疗效。
李秋月[3](2021)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脑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HIE患儿分为对照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和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NSE、MBP、NGF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治疗后两组患儿脑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均较治疗前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脑血管阻力指数、血清MBP、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有效缓解HIE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改善患儿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保护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张鹏[4](2021)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及预后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107例,均检测其血清MBP、NSE水平。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IE患儿及不同预后HIE患儿治疗3 d后血清MBP、NSE水平,分析HIE患儿血清MBP、NS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治疗3 d后血清MBP、NSE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重度异常HIE患儿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随着病情加重,HIE患儿血清MBP、NSE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E患儿血清MBP、NS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3 d后HIE患儿血清MBP、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随着预后状态变差,治疗3 d后HIE患儿血清MBP、NSE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BP、NSE水平联合检测重度异常HIE患儿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两者单独检测。结论:HIE患儿血清MBP、NSE水平会发生明显异常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有助于对重度异常HIE患儿进行预后评估。
张琦[5](2020)在《血清GFAP、UCH-L1和Tau蛋白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l 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Tau蛋白水平的改变,探讨血清GFAP、UCH-L1和Tau蛋白在足月儿HIE早期诊断、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46例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其中轻度13例、中度21例,重度12例。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出生且无窒息及神经系统症状的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HIE组和对照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3、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1.52 ml,于干燥促凝管中,凝血后以32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上清液于-70℃保存备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HIE组和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3、7天血清GFAP、UCH-L1及Tau蛋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血清GFAP水平在足月儿HIE中的变化特征1.1血清GFAP水平在同一时相点不同程度HIE中的变化特征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GFAP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5,P<0.05),表现为中度HIE患儿血清GFA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HIE组血清GFAP水平显着高于轻度、中度HIE和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5);第3天血清GFAP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7,P<0.05),表现为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GFAP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5),重度HIE组血清GFAP水平显着高于轻度HIE组和中度HIE组(分别为P<0.05、P<0.05);第7天血清GFAP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2,P<0.05),表现为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GFAP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GFAP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HIE组(分别为P<0.05、P<0.05),重度HIE组血清GFAP水平显着高于中度HIE组(P<0.05)。1.2血清GFAP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HIE中的变化特征对照组生后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P>0.05);轻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86,P>0.05);中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1,P<0.05),表现为生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GFAP水平均显着高于生后第3天(分别P<0.05、P<0.05);重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3,P<0.05),表现为生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GFAP水平显着高于生后第3天(分别P<0.05、P<0.05)。2血清UCH-L1水平在足月儿HIE中的变化特征2.1血清UCH-L1水平在同一时相点不同程度HIE中的变化特征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UCH-L1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5,P<0.05),表现为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HIE组(分别为P<0.05、P<0.05),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显着高于中度HIE组(P<0.05);第3天血清UCH-L1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6,P<0.05),表现为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HIE组(分别为P<0.05、P<0.05);第7天血清UCH-L1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5,P<0.05),表现为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HIE组(分别为P<0.05、P<0.05),重度HIE组血清UCH-L1水平显着高于中度HIE组(P<0.05)。2.2血清UCH-L1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HIE中的变化特征对照组生后第1、3、7天血清UCH-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P>0.05);轻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UCH-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1,P>0.05);中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UCH-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3,P>0.05);重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UCH-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78,P>0.05)。3血清Tau蛋白水平在足月儿HIE中的变化特征3.1血清Tau蛋白水平在同一时相点不同程度HIE中的变化特征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Tau蛋白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6,P<0.05),表现为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Tau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重度HIE组血清Tau蛋白水平显着高于轻度HIE组和中度HIE组(分别为P<0.05、P<0.05);第3天血清Tau蛋白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P<0.05),表现为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Tau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中度HIE组、重度HIE组血清Tau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HIE组(分别为P<0.05、P<0.05);第7天血清Tau蛋白水平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4,P<0.05),表现为重度HIE组血清Tau蛋白水平显着高于中度HIE组、轻度HIE组和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5)。3.2血清Tau蛋白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HIE中的变化特征对照组生后第1、3、7天血清Tau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2,P>0.05);轻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Tau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P>0.05);中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Tau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7,P<0.05),表现为生后第3天血清Tau蛋白水平显着高于生后第1天和第7天(分别为P<0.05,P<0.05);重度HIE组生后第1、3、7天血清Tau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00,P<0.05),表现为生后第7天血清Tau蛋白水平显着高于生后第1天和第3天(分别为P<0.05、P<0.05)。4血清GFAP、UCH-L1及Tau蛋白与HIE的相关程度综合分析在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各时相点,血清GFAP水平与46例HIE均存在相关性(r=0.74,0.53,0.90;P<0.05)。在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各时相点,血清UCH-L1水平与46例HIE均存在相关性(r=0.73,0.81,0.80;P<0.05)。在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各时相点,血清Tau蛋白水平与46例HIE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72,0.68,0.94;P<0.05)。结论:1.血清GFAP、UCH-L1及Tau蛋白水平的改变与HIE临床分度、病程的不同时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病情越重,GFAP、UCH-L1及Tau蛋白水平越高。2.血清GFAP、UCH-L1及Tau蛋白可能是足月儿HIE早期诊治、病情监测的指标。
杨昭君,朱法荣[6](2020)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和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和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脑组织损伤指标血清中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24%与73.53%,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10、TNF-α、NSE、MBP和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0、TNF-α、NSE、MBP和S100β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脑组织的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王燕[7](2019)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S100β在脑损伤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早期诊断和预防的临床依据。方法:统计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产科分娩并收治新生儿监护室的新生儿,其中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2例为HIE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本院产科分娩收治新生儿监护室的在胎龄、体重、性别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的78例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除外其他脑部疾病)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性别、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羊水污染、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分析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率有无影响,是否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单因素分析HIE组中患儿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率、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率、羊水污染率、宫内窘迫率、胎膜早破率、Apgar评分(生后1min、生后5min)异常率较高,各组间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羊水污染、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均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P<0.05),Apgar评分(生后1min)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患儿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羊水污染、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均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Apgar评分(生后1min)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因素,即评分越高患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概率越低。第二部分血清S100β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目的:研究血清S100β蛋白在早期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产科分娩收治新生儿监护室的30例存在窒息缺氧等危险因素、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脑电图检查确诊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内本院产科分娩收治新生儿监护室的一般患儿(注:无窒息缺氧史、无宫内感染、无神经系统疾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胎龄(周)、体重(g)、性别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在患儿生后72h内采集2ml股静脉血,采用免疫层析法对其进行检测,测得的血清S100β蛋白数值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数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观察组在生后72h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早期评估价值。
刘梅[8](2019)在《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B检测在新生儿脑损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B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并确诊为新生儿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20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5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64例,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的40例;并选择同期因其他原因住院而无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44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浓度并比较差异程度;绘制各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与传统脑损伤标志物NSE对比,分析S100B蛋白及NSE、S100B蛋白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脑损伤疾病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血清S100B检测诊断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20.00ng/L、420.00ng/L、410.50ng/L和424.00ng/L;灵敏度分别为64.1%、55.2%、78.1%和72.5%;特异度分别为97.7%、97.7%、93.2%和97.7%。血清NSE检测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6.57μg/L、16.70μg/L、16.8μg/L和16.11μg/L;灵敏度分别为69.4%、77.1%、70.3%和60.0%。特异度分别为95.5%、95.5%、95.5%和88.6%。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7.6%、86.7%、87.5%和82.5%。特异度分别为95.5%、97.7%、97.7%和95.5%。(3)血清S100B蛋白检测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09、0.937和0.899;血清NSE检测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92、0.839和0.728;二者联合检测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0.964、0.975和0.958。(4)各组中二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着大于S100B蛋白和NSE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NSE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大于S100B蛋白检测的结果,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49),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组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组中,S100B蛋白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大于NSE检测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和NSE均可作为脑损伤标志物;各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联合检测在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均优于单个标志物检测;其中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NSE的诊断价值略优于S100B蛋白,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和新生儿感染性脑损伤中S100B蛋白的诊断价值优于NSE。
刘晓欢[9](2019)在《EPO对缺氧U251细胞ADM和缺血小鼠Caspase3转录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人脑胶质U251细胞的CoCl2缺氧模型,对之评价后,讨论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后U251细胞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 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 3)基因在转录水平的变化。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对之进行评价后,讨论加EPO后对小鼠脑组织细胞Caspase3基因的影响。为探讨EPO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1.用CCK-8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CoCl2对细胞活性的影响。2.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real-timeRT-PCR,qPCR)的方法检测不同CoCl2浓度下,各组细胞低氧诱导因-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mRNA表达量的变化,细胞流式术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3.用CCK-8方法检测缺氧环境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EPO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应用细胞流式术检测EP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4.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出CoCl2组和CoCl2+EPO组中和神经保护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用qPCR进行结果的验证。5.将46只3周龄的昆明小白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组(各组n=23),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缺血组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并结扎,术后2周,提取小鼠脑组织的mRNA,qPCR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的变化。6.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后,将46只3周龄的小鼠随机分成缺血组、EPO治疗组(各组=23只),EP0治疗组给予每天腹腔注射EPO(5000IU/kg)1次,缺血组仅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7.1周后提取小鼠脑组织mRNA,采用qPCR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通过CCK-8实验和qPCR实验得出U251细胞CoCl2最佳浓度为400μmol/ml,作用时间为48h,不同CoCl2组与对照组相比HIF-1αmRNA的表达量显着增高;2.细胞流式术测得400μmol/ml组的凋亡率显着高于0μmol/ml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CCK-8实验得出EPO最佳浓度为75IU/ml,作用时间为48h,细胞流式术测得CoC12+EPO组凋亡率显着低于CoC12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4.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技术筛选出和神经保护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ADM和Caspase3,qPCR验证,得出ADM的表达量增高,Caspase3的表达量降低,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符;5.小白鼠通过颈动脉结扎术处理2周后,处死小鼠并提取脑组织中的mRNA,通过qPCR的技术检测,得出缺血组Caspase3比假手术组中Caspase3的表达量增高。表明缺血组脑组织细胞凋亡较多,提示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构建成功。6.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构建成功后,给与腹腔注射EPO(5000IU/kg)1周后,处死小鼠并提取脑组织中的mRNA,通过qPCR的技术检测,得出EPO治疗组Caspase3的表达量比缺氧组中Caspase3的表达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用CoCl2成功的构建神经胶质U251细胞缺氧模型,并且研究出得EPO可以抑制缺氧条件下U251神经细胞的凋亡。同时上调ADM,下调Caspase3基因的转录,证明了EPO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2.EPO能够下调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Caspase3转录的水平,得出外源性EPO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小鼠缺血性脑损伤,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张明静[10](2019)在《S100B蛋白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血清、尿液及脐血S100B蛋白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以“S100蛋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检索词,联合检索中国知网期刊、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S100 Proteins,Infant,Newborn,Hypoxia-Ischemia,Brain”为检索词,联合检索Pubmed、embase、ovid数据库,时间段为建库至2019年1月,获得检测S100B蛋白水平与HIE是否有相关性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评价质量,最终纳入后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图书馆Rev 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283篇文献,最后纳入27篇。其中血清HIE组与对照组病例对照研究包含708例HIE新生儿和494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HIE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IE轻、中、重组与对照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767例HIE新生儿和273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轻、中、重度HIE新生儿血清S100B水平高于对照组,其水平随着HIE的严重程度而递增;尿液HIE轻、中、重组与对照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44例HIE新生儿和125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轻、中、重度HIE新生儿尿液S100B水平高于对照组,其水平随着HIE的严重程度而递增;脐血HIE组与对照组病例对照研究包含267例HIE新生儿和169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IE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是诊断HIE的重要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尿液及脐血S100B蛋白水平对早期诊断HIE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尿液S100B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BP、NSE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BP、NSE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及对患儿神经细胞因子水平、NBNA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BNA、Gesell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3 讨论 |
(3)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脑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脑血流动力学 |
2.3 血清NSE、MBP、NGF水平 |
3 讨论 |
(4)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及预后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血清MBP、NSE水平检测 |
1.4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
1.5 预后评估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IE患儿治疗前血清MBP、NSE水平比较 |
2.2 HIE患儿血清MBP、NS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
2.3 HIE患儿治疗前后血清MBP、NSE水平比较 |
2.4 不同预后HIE患儿治疗3d后血清MBP、NSE水平比较 |
2.5 血清MBP、NSE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重度异常HIE的预测价值 |
3 讨 论 |
(5)血清GFAP、UCH-L1和Tau蛋白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HIE 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血清GFAP水平在足月儿HIE中的变化特征 |
2.3 血清UCH-L1 水平在足月儿HIE中的变化特征 |
2.4 血清Tau蛋白水平在足月儿HIE中的变化特征 |
2.5 血清 GFAP、UCH-L1 及 Tau 蛋白与 46 例 HIE 的相关程度综合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GFAP与新生儿HIE |
3.2 UCH-L1 与新生儿HIE |
3.3 Tau蛋白与新生儿HIE |
3.4 GFAP、UCH-L1及Tau蛋白与HIE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和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样本采集及检测 |
1.4 疗效评定标准[8] |
1.5 不良反应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2.3 两组脑组织损伤指标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 |
3 讨 论 |
(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S100β在脑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 |
引言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2章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 |
2.2 多因素分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 |
第3章 讨论 |
3.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 |
3.2 危险因素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清S100β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
引言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样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2章 结果 |
第3章 讨论 |
3.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
3.2 S100β蛋白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研究进展 |
1.宫内感染致脑损伤病原学及感染途径 |
2.宫内感染临床表现 |
3.宫内感染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 |
4.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评价 |
5.新生儿脑损伤的治疗与干预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参加学术会议 |
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8)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B检测在新生儿脑损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主要中英文缩写词 |
附录B: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附录C:综述 |
参考文献 |
(9)EPO对缺氧U251细胞ADM和缺血小鼠Caspase3转录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S100B蛋白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关系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BP、NSE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及对患儿神经细胞因子水平、NBNA评分的影响[J]. 田玉凤,曹亚敏,王瑜,崔巍,郭丽丽,闫红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7)
- [2]小儿推拿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杨青,张佩,陈嘉倩,刘清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01)
- [3]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脑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李秋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11)
- [4]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及预后评估价值[J]. 张鹏. 陕西医学杂志, 2021(06)
- [5]血清GFAP、UCH-L1和Tau蛋白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特征[D]. 张琦. 延安大学, 2020(12)
- [6]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和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的影响[J]. 杨昭君,朱法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7)
- [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S100β在脑损伤中的应用[D]. 王燕. 青岛大学, 2019(02)
- [8]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B检测在新生儿脑损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 刘梅.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9]EPO对缺氧U251细胞ADM和缺血小鼠Caspase3转录水平的影响[D]. 刘晓欢.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10]S100B蛋白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关系的Meta分析[D]. 张明静.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论文; 新生儿缺氧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脑组织论文; 脑损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