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巴山漆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陕西秦巴山漆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陕西秦巴山区漆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宋瑞雪[1](2021)在《漆树资源综合增效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漆树是一种全身是宝的多用途种质资源,漆树有着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从漆树资源发展状况,漆树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开发,精制生漆与彩色生漆加工技术,漆籽、漆蜡研究几方面综合阐述了漆树的综合利用,强化漆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研究深度,拓展漆树资源产业链,推动全国生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赵瑞,宋瑞雪[2](2020)在《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的SWOT分析》文中指出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经营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从而提出大力发展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模式的对策。将单一种植模式探索性地扩展为漆树林下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使得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以期为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敬博[3](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王博文[4](2020)在《陕西省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文中认为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全世界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瓶颈,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贫困问题付出巨大努力,采取各项政策措施致力于解决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及温饱问题,那么长时间以来扶贫项目政策取得的绩效如何?从各国扶贫过程中我们能从中吸取何种经验?需要我们对已有的扶贫政策及扶贫项目进行评估,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政策,如何对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项目政策进行有效评估,测度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对实现我国贫困户可持续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缓解全世界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能力贫困理论、贫困陷阱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理论分析框架,按照“构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理论框架视角探究精准扶贫项目绩效作用机理—探讨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生成路径—提出提升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政策建议”这一内在逻辑线路展开,利用陕西省秦巴山区商州区和柞水县有效问卷2034份(其中贫困户为577户,非贫困户即一般农户为1457户)实地调研数据及资料,首先阐述了从微观农户层面描述精准扶贫现状及贫困户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参与情况,通过对研究区域农户精准扶贫项目的统计,发现当前陕西省秦巴山区关于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贫困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满意度视角分析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贫困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满意程度的作用机制,揭示如何能够有效提升贫困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满意程度实现途径;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探究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揭示精准扶贫项目如何能够有效提升贫困户收入增长实现途径;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发展视角探究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探究精准扶贫项目下不同类别贫困户的各项生计能力变化及其构成能力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构建公众期望、家庭资源禀赋、扶贫精准性、价值感知等四方面因素揭示对精准扶贫绩效的影响机理,最终提出有效提升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的影响路径。通过以上研究思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贫困户人均收入逐年上升,贫困人口规模逐年减少,脱贫人口逐年增多;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有效,获得了83.71%贫困农户的认可,扶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饮水设施和道路修建成效明显,贫困户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过影响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现实困境依然存在,所有贫困户非农劳务收入都是其主要收入,农业收入普遍偏低,表明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亟待提升;贫困户户主受教育程度偏低,技能培训水平仍需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耕地资源少且质量不高。(2)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的比例为85%,表示绝大部分贫困户都参与了精准扶贫项目,但是贫困户平均参加项目的数量为1.32个,表示贫困户参加精准扶贫项目的数量较为单一。(3)从贫困户满意度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可知,贫困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政策执行人与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较高,表明精准扶贫项目取得良好的口碑和政策效果。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党员干部否、到县城的距离等都能显着正向影响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里能否上网、商业保险参与显着负向影响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4)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项目贫绩效分析可知,精准扶贫政策确实显着提高了贫困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户的收入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扶贫效果,尤其对贫困人口的中收入较高群体的增收效应更明显;精准扶贫项目参与使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不同扶贫项目模式参与情况对农户收入提升产生不同的影响,金融扶贫模式的作用最为显着,产业扶贫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模式的提升作用次之;就不同扶贫模式下农户收入绝对值变化而言,金融扶贫模式下的农户收入水平最高,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模式下的农户收入水平较低。(5)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可知,精准扶贫对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升有显着作用,却对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没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不同的精准扶贫项目参与与否对不同类型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作用不同;参与项目多少对不同贫困户的各个生计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升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实现贫困户持续脱贫的关键,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政策时,应该多注重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提升,最终为实现脱贫攻坚任务提出较为完善的长效机制。(6)最后探索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的生成路径。通过从公众期望、家庭资源禀赋、扶贫精准性、价值感知等四方面因素对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影响路径分析可知,公众期望对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的影响中,直接效应的影响作用要小于间接效应,公众价值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在公众期望与精准扶贫绩效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庭禀赋对价值感知影响为较小,而对最终扶贫项目绩效直接影响较大。扶贫精准性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影响中有直接效应也有中间效应,其中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

董波,李建伟,林杰,张飞龙[5](2020)在《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漆树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漆树的206条现代地理分布记录和9种环境因子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模拟了漆树在中国的适生分布区,并综合利用贡献率、刀切法检验和响应曲线对影响漆树分布的主导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C值达0.941;年均降水量、海拔、年平均温度和温度变化方差为影响漆树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目前漆树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秦巴山、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等。研究结果对中国漆树人工林的合理栽植和科学区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瑞[6](2019)在《秦巴山区漆树林下食用菌立体套种模式综合增效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秦巴山区农民及相关企业收入,降低漆树种植成本,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通过研究分析漆树林下食用菌立体套种种植模式及立体套种模式下漆树与木耳共生长优势和经济效益,发现立体套种比单一种植漆树林或木耳收益分别提高94.8%和38%,据此提出漆树林下食用菌立体套种模式生产技术推广意见和建议。

徐海涛[7](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生态问题的多元化导致传统生态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复杂条件下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各类生态保护地成效和区域生态管理成效的定量化研究,需要尝试构建新型生态评估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数据源,提出了各类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为大空间尺度与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提供了可能。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受益显着,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但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因此,全面系统地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对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首先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内容、指标和方法,基于协同管控理念,探索建立秦巴山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价方法,进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分析;其次,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特征,分析找寻评价指标处理方法,研究构建生态评估模型,主要包括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人类扰动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等模型;最后,通过使用多源空间数据、生态评估模型、地理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获得秦巴山区近16年的标准化评价数据;从秦巴山区总体生态状况、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变化与保护成效、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差异特征、生态管理程度和地质环境稳定性等研究方向出发,结合生态学评估理论,评价分析了2000-2015年秦巴山区的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进行了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研究,获得了秦巴山区四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数据库,划分出了农田、聚落、森林、草地、湿地和裸地(岩)等六类生态系统,构建了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通过对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的综合研究,发现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呈减少趋势,聚落、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呈增加趋势,201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最为明显,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本底与生态管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2)使用MOD17A3和MOD13Q1数据产品,经过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获得了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植被数据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秦巴山区植被长势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但年际之间较为稳定,总体呈转好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植被长势较好,在2010-2015年,最为明显,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稳定性较差,可能受到自然保护区相对分散的影响。(3)根据水量平衡法原理,使用实际蒸散量和降水空间插值数据作为参数,研究构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算法。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础上,以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估测模型,并分析计算估测模型中的各参数。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水源涵养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降低趋势,水源涵养量较高区域,其稳定性较差,在2011-2015年,生态保护区域的水源涵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明显。通过对土壤保持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增加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划分秦巴山区景观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从类型和景观级别上,分析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基于生态系统类型,研究构建人类扰动指数算法;从生态系统层次,对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扰动指数的研究,发现秦巴山区森林景观格局总体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方向发展,人类扰动总体呈减少趋势,在2010-2015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但受森林小斑块数量增加影响,森林内部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态保护区域的人类扰动较低且趋于稳定,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人类扰动与生态管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小斑块数量较多,受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增加。(4)以生态保护的时间、范围和要求为参数,使用生态保护地矢量数据,探讨构建生态保护指数模型,实现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程度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对生态保护强度指数、生态保护力度指数、生态保护成效指数的研究分析,发现秦巴山区生态管理成效总体呈略有增加趋势,但生态管理成效的空间分异明显,在2000-2005年,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基于地质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和地质灾害点分布,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通过信息量模型计算,实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的定量化评估;通过对地质环境稳定性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保护地,有利于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秦巴山区的聚落增加、水源涵养量减少、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提升生态管控强度,重划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转变生态管理模式,构建智能化生态监测平台。

王谷[8](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认为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刘媛[9](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李为民,柏国清,陈昊,黎斌,李思锋[10](2017)在《漆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本文从分子水平对原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树种——漆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借鉴。

二、陕西秦巴山区漆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秦巴山区漆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漆树资源综合增效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漆树资源发展概况
2 漆树活性成分的提取、开发与应用
    2.1 漆酚提取及漆酶应用
    2.2 生漆的应用
3 漆籽、漆蜡应用
4 结论

(2)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漆树资源现状
2 SWOT 分析
    2.1 优势
        2.1.1 秦巴山区漆树资源优势
        2.1.2 林下经济种植方式多样优势
        林药模式:
        林禽模式:
        林菌模式:
        林菜模式:
        2.1.3 经济效益优势
        2.1.4 政策扶持优势
    2.2 劣势
        2.2.1 基础设施薄弱,制约规模化发展
        2.2.2 生漆的自身缺陷
        2.2.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2.3 机会
    2.4 威胁
3 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2 加强管理及技术培训
    3.3 加强龙头企业示范及扶持
4 结论

(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2.3 研究评述
        2.3.1 现状评述
        2.3.2 启示与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3.1.1 基本特征
        3.1.2 要素和结构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4.2.3 民国时期至今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5.2.1 总体效益评价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6.1 空间管控思路
    6.2 空间管控依据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6.3 空间管控模式
        6.3.1 生态保障单元
        6.3.2 经济保障单元
        6.3.3 效益双增单元
        6.3.4 效益转移单元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6.4.1 管控单元
        6.4.2 规划策略
        6.4.3 政策保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陕西省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精准扶贫项目政策的内涵与瞄准
        1.3.2 基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1.3.3 基于贫困户满意度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1.3.4 基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1.3.5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精准扶贫
        2.1.2 精准扶贫项目
        2.1.3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2.2 相关理论
        2.2.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2.2 参与式发展理论
        2.2.3 能力贫困理论
        2.2.4 贫困陷阱理论
    2.3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理论分析框架
        2.3.1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构成
        2.3.2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各构成影响机制
        2.3.3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机理
第三章 陕西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情况
        3.2.1 数据来源
        3.2.2 样本特征
        3.2.3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情况分析
    3.3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现状分析
        3.3.1 贫困户满意度现状
        3.3.2 贫困户收入水平现状
        3.3.3 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贫困户满意度视角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户主特征
        4.1.2 家庭特征
        4.1.3 扶贫项目参与
        4.1.4 家庭消费情况
        4.1.5 家庭健康及保障程度
        4.1.6 地理位置
    4.2 研究方法
        4.2.1 变量选择
        4.2.2 模型构建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农户对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执行干部的满意度分析
        4.3.2 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5.1 精准扶贫项目政策总体增收效应分析
        5.1.1 研究方法
        5.1.2 DID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1.3 异质性分析
    5.2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增收效应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2 倾向得分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
        5.2.3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5.2.4 倾向得分匹配的平衡性检验
        5.2.5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6.1 理论与假设
        6.1.1 理论基础
        6.1.2 研究假设
    6.2 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测度
        6.2.1 可持续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2 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测度及分析
    6.3 精准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分析
        6.3.1 精准扶贫项目参与对生计能力的影响
        6.3.2 精准扶贫项目参与度对生计能力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贫困户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影响路径分析
    7.1 理论分析
    7.2 模型设计与指标构建
        7.2.1 精准扶贫效益评价模型设计
        7.2.2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7.3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实测
        7.3.1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7.3.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1.1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现状及贫困户参与情况
        8.1.2 基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8.1.3 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8.1.4 基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8.1.5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生成路径分析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农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积极性,增强其参与能力
        8.2.2 指导农户根据需求更为精准的选择合适的精准扶贫项目模式
        8.2.3 重视贫困户公众期望值
        8.2.4 优化扶贫项目制度体系,提高扶贫治理能力
        8.2.5 提高贫困户感知价值,提升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1.4 生态现状
        2.1.5 土壤特征
        2.1.6 气象水文
        2.1.7 地质环境
    2.2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ET数据处理
        2.2.2 NPP数据处理
        2.2.3 NDVI数据处理
        2.2.4 FVC数据算法
        2.2.5 土地利用分类
第3章 秦巴山区生态评估体系构建
    3.1 评估内容
        3.1.1 生态系统格局
        3.1.2 生态系统质量
        3.1.3 生态系统服务
        3.1.4 生态管理程度
        3.1.5 地质环境稳定性
    3.2 评价指标
        3.2.1 选取原则
        3.2.2 指标体系
    3.3 评价方法
        3.3.1 框架与思路
        3.3.2 适用性分析
    3.4 评估模型分析与处理方法
        3.4.1 水源涵养量算法
        3.4.2 土壤保持量算法
        3.4.3 生态系统类型
        3.4.4 景观格局指数
        3.4.5 人类扰动指数
        3.4.6 生态保护指数
        3.4.7 数理统计方法
        3.4.8 信息量模型
第4章 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总体状况评估
    4.1 生态系统类型状况分析
        4.1.1 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与空间分布
        4.1.2 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
    4.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特征
        4.2.1 NPP的时空变化特征
        4.2.2 FVC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4.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4.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4.5.1 森林景观分析
        4.5.2 人类扰动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评估
    5.1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现状评估
        5.1.1 生态系统类型现状
        5.1.2 植被长势现状
        5.1.3 水源涵养量现状
        5.1.4 土壤保持量现状
        5.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现状
    5.2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分析
        5.2.1 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评估
    6.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1.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1.2 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1.3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3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评估
        6.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2 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3 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4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5 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6 古生物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7 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差异特征分析
    6.4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实际状况分析
        6.4.1 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3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最近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综合分析
    7.1 不同管控区域生态系统差异分析
        7.1.1 生态系统类型差异特征
        7.1.2 植被长势差异特征
        7.1.3 水源涵养量差异特征
        7.1.4 土壤保持量差异特征
        7.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差异特征
    7.2 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成效分析
        7.2.1 生态保护强度特征
        7.2.2 生态保护力度特征
        7.2.3 生态保护总体特征
    7.3 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
        7.3.1 评价指标体系
        7.3.2 因子敏感性分析
        7.3.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7.4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7.4.1 法律政策与有效监督
        7.4.2 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
        7.4.3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7.4.4 生态评估的影响因素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与气候
        二、水系与土壤
        三、植物与动物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人口政策
        二、清代人口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二、人口构成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二、清代土地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种植新趋势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森林资源衰减
        二、水土流失
    小结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选题依据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漆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漆树地理分布
2 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形态学水平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2.2 漆树细胞学水平染色体多样性研究
    2.3 漆树同工酶和等位酶多样性研究
    2.4 漆树分子水平DNA多态性研究
3 展望

四、陕西秦巴山区漆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漆树资源综合增效初探[J]. 宋瑞雪. 中国生漆, 2021(03)
  • [2]秦巴山区漆树林下经济的SWOT分析[J]. 赵瑞,宋瑞雪. 中国生漆, 2020(02)
  • [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4]陕西省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D]. 王博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漆树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研究[J]. 董波,李建伟,林杰,张飞龙.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2)
  • [6]秦巴山区漆树林下食用菌立体套种模式综合增效经济分析[J]. 赵瑞. 中国食用菌, 2019(12)
  • [7]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D]. 徐海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8]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9]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10]漆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李为民,柏国清,陈昊,黎斌,李思锋. 陕西林业科技, 2017(02)

标签:;  ;  ;  ;  ;  

陕西秦巴山漆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