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

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

一、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钦[1](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卢英[2](2012)在《中国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拥有非常丰富的草地资源,但一半以上的草原资源退化程度达到轻度和中度。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的国家之一,草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一些自然因素(包括降水和气候变化等)和一些人为因素(以过度放牧为代表的掠夺式开发和投入不足等)造成我国90%以上草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退化造成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和沙漠化等问题,还衍生出沙尘暴等新的生态问题。草原退化带来的恶果在会影响当地的同时,还会扩展至全国乃至全球。因此,草原退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逐步认识到草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已经在全国13个省(自治区)陆续实施了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牧区“人矿草畜”之间的突出矛盾并未有效缓解,草原生呈现出“局部改善、总体恶化”、“治理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的被动局面。这主要是由于:牧区居民具有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内在动机,而草原地区具有相对有限的生态负载能力的外在约束,这种内在动机和外在约束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调和。如何将草原生态恢复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机整合,为草原地区设计出一个完整、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遵循草原生态规律下,探索一条适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创造性的提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概念和构想,设计相关的制度,创新性地构造结构化的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系统。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系统的主要基本思路是:在“草原统一规划、项目市场化运作、生产分散进行、资金统筹使用”的政策安排原则下,应用杠杆原理,采取“政府引导、牧户经营、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将草原生态恢复、牧户安稳致富和草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从而实现草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系统是一个很大的框架,牵涉到生态学、系统工程、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属于交叉学科的理论延伸和应用。按照理论规范分析与实证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本文可以分为如下两个部分:其一,理论规范分析。以可持续理论为基础,本文系统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内容,在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融资方案、金融服务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其二,实证数据分析。在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本文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测算和分析,对工程实施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数据分析。此外,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本文还对草原地区19992010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度量,找出影响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验证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科学性。据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引言部分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与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等。第一章主要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相关的文献做一个详细梳理,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金融与生态融资、草原生态治理、牧民贫困化、生态补偿等方面展开,并在最后对这些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价。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草原生态金融工程不但充分吸纳了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而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到的理论有: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宏观金融工程和产业金融工程。第三章提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概念,阐述了杠杆原理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思路和建设内容,设计出草原生态产业链。第四章首先对当前草原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然后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收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后论述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实施后的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存在的正外部性。第五章在对产业资金工程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草原生态建设的投融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融资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草原生态金融工程面临的风险问题属于产业风险的范畴,因此,第六章在对产业风险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度量,并最终提出有效、合理的控制和管理风险的措施。第七章关于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实证研究。第八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以下方面:第一,创造性的提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概念,为草原地区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第二,创造性的将金融工程相关理论运用到草原生态治理中,为后人在生态金融理论方面进行拓展和升华提供了一个案例。第三,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和产业金融工程理论都是比较新兴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本文在主体部分对这些理论在草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拓展研究。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3](2011)在《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国家、自治区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畜牧业"六大体系"建设,加快调整畜牧业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支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正确领导下,兵团奶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养羊业平稳增长,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蓬勃兴起,对拉动兵团畜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畜牧业生产方式及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畜牧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促进自治区和兵团畜牧业发展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本刊特设了《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专题,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舆论环境,并开辟一个全国各地相互交流的平台。

马利强[4](2009)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缘,属于后套平原西延部分。50年代至今,磴口县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已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防护林体系,对沙区农田的高产稳产及多种经营起到了有力的屏障作用。防护林、农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众多规模大小不等、功能相对完善的农林复合系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形成人工绿洲景观。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人工绿洲,作为干旱区独有的地理景观,支撑着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些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生态环境特点建立的农林复合系统,如何科学布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同配置模式效益如何?现有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措施方可持续健康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于2006至2009年,选择构成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人工绿洲的重要生态单元的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专家咨询、农户调查、实地考察和试验等手段,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土地利用状况与农民人居生活关系,生态效益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以及综合效益评价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对2010年引黄水量的高中低三个方案的水资源平衡与承载力指标预测分析可知,引黄水量为3.4×108m3/a时,水资源供需处于平衡状态,从地下水的开发情况来看,灌区地下水开发尚有一定潜力。为该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从1991年~2008年,18年间农林业的土地利用变化巨大(2.47-12.7万亩),农林业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引起了农民生活一定程度的改变。人均收入和人均支出都持续增多,并且有渐多盈余收入,到2008年农民人均盈余收入为2963元,是1993年的18.87倍;农民居住空间在增大,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林地发挥的生态功能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3)不同配置的农田防护林以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复合系统改善小气候作用最明显;与纯农地相比,各农林复合系统能够调节小气候,使得复合系统内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和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复合系统中的土壤物理性质明显好于其他复合系统。3行箭杆杨+2行新疆杨+3行箭杆杨—玉米和8行小美旱杨—籽瓜复合系统中的土壤化学性质表现要比其他系统好,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增加,养分含量也随之提高。(4)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绝大部分的能量在系统内,复合系统目前处于能量的积累时期,农林复合系统对系统外界的依赖性较强,复合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潜力较大。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氮素和磷素的输入均大于输出,较大地影响了氮、磷的产投比和土地的有效利用。从整个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来看,氮素的产投比0.74>磷素的产投比0.30。(5)各农林复合系统的净效益均大幅度的高于纯农地和纯林地系统。其中,经济效益最大的是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复合系统,其次为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2行箭杆杨—油葵和3行箭杆杨+2行新疆杨+3行箭杆杨—玉米复合系统。在这三种复合系统中,产值和净效益均比较高的是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系统。各农林复合系统和纯林地的综合效益明显高于纯农地系统。复合系统综合效益大于纯林地—新疆杨片林的为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和2行箭杆杨—油葵三种系统,它们分别是纯农地的3.71倍、2.95倍和2.77倍。

李旭[5](2007)在《中国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的羊肉产业在畜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羊肉产业在改善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增加农牧民生产经营收入、提升新疆畜牧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畜牧业的一个子产业,羊肉产业正在成长为畜牧业的一个朝阳产业。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波特“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首先,本文对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明确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羊肉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本文对新疆羊肉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状况进行了概括,并从羊肉的生产力水平、成本、价格、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新疆羊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再次,对影响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五个要素,即,生产要素条件、产业规模和经营组织形式、相关及辅助产业、市场需求和政府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运用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方面对影响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黄钢[6](2006)在《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提出的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源于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中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不断涌现的新品种、新技术与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先进的科技成果与落后的技术转化,强大的技术创新源与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开放的农业市场与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布局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发挥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实施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府民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本文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证分析→完善理论”的研究范式,针对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矛盾提出了上述问题,构建了“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为核心主题的研究假设树,以684家农业企业和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技术创新对社会和企业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面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组合,政府和企业的选择有所不同。被企业选中并最终获得商业化成功的技术创新仅仅是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技术创新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技术创新仍需要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出资的科技项目来完成。科技价值链(STVC)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包括创新来源(S)、原创构想(O)、技术设计(D)、实验原型(E)、技术孵化(I)、技术商品(C)、标准产品(P)和市场开发(M)等8类功能节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机构、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是科技价值链系统中的组织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创新功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链条集合体,通过企业科技价值链上中下游所有组织成员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沿着企业科技价值链网络系统迅速而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所有组织成员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协同创新效应和降低创新风险成本等需要。而外部驱动因素则主要源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全球化的拉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构成了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认为:技术是生命有机体;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有序地经过技术孕育期、婴儿期和成长期,最后进入成熟期和衰老期;技术生命有机体有其阶段发育规律,遵循人工遗传进化规则;影响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多要素构成了技术生命有机体发育成长的技术生态环境。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生命有机体在其发育成长的三个阶段形成了由相关功能节点链接而成的三个关键创新环,即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三环模式中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上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O→D→E→I→C→P→M的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的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下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M→C→E→S→O的技术创新信息链。三环模式中关键创新环不断进行着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多重循环创新由创新微循环、创新小循环和创新大循环构成。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观点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客观描述。企业STVC有单链式、双链式、多链式等三种运行方式及多种变化类型。在企业STVC双链式三环模式中,有并列、整合、分岔等链接模型。多链式三环模型有核心技术基因分化、远缘杂交基因聚合和多链式多基因融合等链接模型。与企业STVC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企业STVC的生态系统。从企业STVC生态系统的视角看,任何企业STVC在其生态系统中总是具有相应的生态位,企业STVC对多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构成了其多维超几何空间,企业STVC存在着生态位竞争、生态位分异及生态位重叠等现象。影响企业STVC发育成长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STVC的生态位。在企业STVC技术创新的三环模式中,各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进行,链接组合和方式不同,链接效果也不同。企业STVC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表现出定向有序性、无限多样性、互利共生性和价值递增性等特性。在企业STVC三环模式中,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链接功能可分为顺序链接单元、平行链接单元、信息链接单元、错误链接单元及活性链接结点等不同类型。在不同链接单元中,按其链接强度,又可分为一体型、协同型和松散型三种链接类型。本文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布局,即顺序链接增值线、平行链接增值线、错误链接三角区、危险链接三角区、信息反馈链接三角区和信息流动区,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企业STVC的主要链接模式有4种,即单环式链接模式(SCL)、双环式链接模式(DCL)、三环式链接模式(THCL)和网环式链接模式(NCL),这4种模式各有3种子模式。这12种链接子模式,在链接结构、关键创新环构成、创新功能、创新成果及网络组织类型等多方面均有区别。有多种决策要素影响企业STVC技术创新链接子模式的选择。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演变趋势是沿着从单环式链接→双环式链接→三环式链接→网环式链接的路径进化。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即保护知识产权、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强化企业内部STVC网络和外部STVC关键链接。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种子跨国公司具有完整、强大的ESTVC网络系统,已成为全球经营类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种子企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ESTVC,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孵化创新能力,但在市场创新方面严重不足。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创新能力较强,但在研发和孵化方面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技术创新供需错位、多元化创新主体协同度差等问题突出,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因而,实施ESTVC创新管理创新战略是提升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农业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企业创新管理方面做出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1)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在阐释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价值链(STVC)这一原创性概念。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论证了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剖析了由多元化创新主体链接而成的科技价值链创新链条集合体的结构、分类、功能节点和数学模型等,并指出了促使企业科技价值链生成和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因素,阐明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重要意义。(2)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将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描述为有序链接、循环互动的三个关键创新环链接而成的STVC创新链条集合体。三环模式吸纳了前人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和决策模式的合理内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发育成长模式。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论述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结构,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3)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以国内外农业企业为主要实证研究对象,凝练出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4种主要链接模式及12种链接子模式。指出了各主要链接模式的特点,揭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路径进化演变的趋势。(4)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

冯丹[7](2006)在《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正确把握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预测的相关方法对中国未来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途径。 通过历史比较法,本文提出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具有一般规律,可归纳为:客观性、支撑性、渐进性、阶段性和公益性五大方面。不同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存在特殊性。从影响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两方面探讨了中国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国家相关政策、国际环境、农业机械化科研力量、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民购买力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影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明确了中国农业机械化总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社会层面、经济层面以及生态层面三方面探讨了提高中国农业总体水平和农产品竞争力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需求。 本论文利用德尔菲法进行定性分析,预测了未来5~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并通过建立组合预测模型,选取中国典型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分析,增强了德尔菲法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生态安全技术”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品质保障技术”等是未来5~10年发展的重要领域。并从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建设两方面入手,提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途径,即需要从政策、资金、体制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综合提高,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道路。

曹海鸼[8](2005)在《甘肃省东乡县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中指出本文对世界及我国肉羊业产业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阐明了世界肉羊产业的发展特点对我国肉羊产业的导向性作用,对与东乡县肉羊业相关的甘肃省及临夏回族自治州养羊业的分析,论证了项目区建立良种肉羊繁育基地的必要性。对项目区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和项目管理、政府政策、技术含量、项目产品市场预测、资金筹措、项目投入资金效益等方面的分析,东乡县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可行的。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东乡县达板镇,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适合于发展养羊业。项目实施期限为4年,采取建设、生产同步进行的原则。本项目通过良种羊繁育体系建设,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经济杂交生产为主要技术路线,采用引进国外肉用优良种羊为父本,与本地滩羊和小尾寒羊母羊进行三元杂交组合,筛选出最佳组合,繁育肉用羔羊,采用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提高繁育成活率。对环境的保护采取了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推广理论进行示范推广,使养羊技术在项目区普及应用。项目经营期内平均销售收入2250万元,年均总成本1328.51万元,年均利润604.62万元,上缴销售税金316.87万元,投资利润率23.18%,投资利税率27.65%。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可培育壮大畜牧业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方辉[9](2004)在《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

张步廉[10](2003)在《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文中指出分析了新疆牧草种子的产地、产量、分布和生产情况、品种、来源、数量经营情况、质量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市场进行预测。

二、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源起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经历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视角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生物多样性
        2.1.4 民族源流
        2.1.5 传统文化
    2.2 研究社区概况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2.2.2 维西县柯功村
        2.2.3 德钦县古达村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4.3.2 集体林管理
        4.3.3 经济林管理
        4.3.4 神山管理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5.1.1 混作的概念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5.2.1 轮作的概念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6.3.3 种子储藏技术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创新之处
    8.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2)中国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研究对象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不足及展望
第一章 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一、 概念研究
        二、 理论根源研究
        三、 指标体系研究
        四、 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第二节 环境金融与生态融资的研究
        一、 环境金融的研究
        二、 生态融资的研究
        三、 草原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
    第三节 草原生态治理、牧民贫困化与生态补偿的研究
        一、 草原生态治理的研究
        二、 牧民贫困化的研究
        三、 生态补偿的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二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
        一、 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
        二、 生态经济学理论
        三、 产业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宏观金融工程的研究
        一、 微观金融工程理论
        二、 宏观金融工程理论
        三、 金融工程分析方法
    第三节 产业金融工程的研究
        一、 产业金融的概念
        二、 产业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三、 产业金融工程的概念
        四、 产业金融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概述
        一、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提出与概念
        二、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思路与建设内容
    第二节 草原生态产业链建设
        一、 草原生态产业链工程建设
        二、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节 草原生态破坏的收益损失
        一、 用经济来衡量收益损失的方法
        二、 估算草原退化的收益损失
        三、 小结
    第二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 环境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三、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正外部性
        一、 正外部性中的经济收益
        二、 正外部性中的社会收益
        三、 正外部性中的生态收益
第五章 草原生态融资及金融服务体系
    第一节 产业资金工程体系研究
        一、 产业资金工程平台建设
        二、 产业资金工程系统运作模式
    第二节 草原生态建设的投资现状
        一、 草原生态建设的投融资现状概述
        二、 草原生态建设发展的融资困境
        三、 生态建设投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第三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投融资体系设计
        一、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二、 充分利用相关金融工具
        三、 建立专门的生态建设投融资部门
    第四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金融服务体系设计
        一、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二、 平台运作思路与模式
第六章 草原生态风险控制体系设计
    第一节 产业风险理论的研究
        一、 产业风险的概述
        二、 产业风险的度量
        三、 产业风险的评估
    第二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识别与度量
        一、 外部风险
        二、 内部风险
    第三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控制
        一、 风险控制方法
        二、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控制
第七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
        一、 成本分析
        二、 收益分析
    第二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度量
        一、 投入品风险分析
        二、 产出品风险分析
    第三节 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一、 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 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三、 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
        四、 实证分析
第八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 制度设计
        二、 政策建议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附件

(4)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林复合系统研究总体概况
        1.2.2 农林复合系统水资源利用的研究
        1.2.3 农林复合系统土地利用率研究
        1.2.4 农林复合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1.2.5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和物流研究
        1.2.6 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
        1.2.7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状况
        2.1.6 水文条件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调研
        2.3.2 野外测定
        2.3.3 问卷调查
        2.3.4 室内数据分析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基础
        3.1.1 生态系统原理
        3.1.2 能量与能流原理
        3.1.3 物质与物质流原理
        3.1.4 物种相互作用规律
        3.1.5 生物多样性原理
    3.2 社会经济学基础
        3.2.1 增产与增值原则
        3.2.2 供求法则
        3.2.3 利用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原则
        3.2.4 其他原则
    3.3 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3.4 系统工程理论
    3.5 可持续经营理论
4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绿洲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
    4.1 磴口绿洲的形成、兴衰与发展的历程
        4.1.1 远古时期磴口绿洲的形成
        4.1.2 汉代至元明清时期的磴口绿洲
        4.1.3 建国前的磴口绿洲
        4.1.4 建国后磴口绿洲社会经济复兴与发展
    4.2 磴口绿洲水资源状况
        4.2.1 水资源的构成
        4.2.2 现有水资源总量与用水总量
    4.3 磴口绿洲水资源承载力
        4.3.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4.3.2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4.3.3 我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4 磴口绿洲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4.1 水资源供给能力
        4.4.2 水资源需求量
        4.4.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5 磴口绿洲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5.1 水资源承载力的度测指数分析
        4.5.2 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土地利用状况与农民人居生活关系的研究
    5.1 磴口县农林业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5.1.1 农业土地利用状况
        5.1.2 林业土地利用状况
    5.2 磴口县农民人居生活状况
    5.3 小结
6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
    6.1 不同农林复合系统对小气候的影响
        6.1.1 风速的变化
        6.1.2 气温的日变化
        6.1.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6.2 不同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6.2.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2.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3 小结
7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与物流的研究
    7.1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研究
        7.1.1 农田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2 林业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3 畜牧业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4 草地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5 农户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6 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2 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物流分析
        7.2.1 复合系统内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7.2.2 种植业子系统的氮素及磷素平衡
        7.2.3 畜牧养殖业的氮素及磷素平衡
    7.3 小结
8 农林复合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8.1 农林复合系统经济效益的研究
    8.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8.2.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8.2.2 评价指标的建立
    8.3 综合效益评价
        8.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8.3.2 综合效益的计算
    8.4 小结
9 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研究
    9.1 农田防护林可持续性
    9.2 影响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发展的瓶颈
        9.2.1 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9.2.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9.3 农田防护林体系持续发展的建议
        9.3.1 农田防护林体系经营管理的改进
        9.3.2 对农田作物的经营管理措施
        9.3.3 促进农田防护林发展的政策建议
        9.3.4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9.4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作者简介

(5)中国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关于肉类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1.2.3 新疆肉类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理论
    2.1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2.2 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3 国际竞争力理论
        2.2.4 现代竞争理论
    2.3 研究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2.3.1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判断基准和层次分析
        2.3.2 波特的“钻石模型”
    2.4 羊肉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选定
        2.4.1 羊肉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层次性
        2.4.2 羊肉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对“钻石模型”中政府作用的吸收和强化
        2.4.3 羊肉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对“钻石模型”中“机会”作用的否定
第三章 中国新疆羊肉产业的发展概况
    3.1 新疆羊肉产业的生产概况
        3.1.1 羊肉生产的区域分布
        3.1.2 羊肉生产力水平
        3.1.3 羊肉生产在畜牧业中的地位
    3.2 新疆城乡居民的羊肉消费概况
    3.3 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3.3.1 羊肉生产力水平的比较分析
        3.3.2 羊肉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
        3.3.3 羊肉价格的比较分析
        3.3.4 羊肉产品质量的比较分析
        3.3.5 羊肉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影响中国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4.1 新疆羊肉产业的生产要素条件
        4.1.1 生产要素条件对羊肉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4.1.2 羊肉产业的生产要素条件概况及比较分析
    4.2 新疆羊肉产业规模与组织经营形式
        4.2.1 羊肉产业规模
        4.2.2 羊肉产业的组织经营形式
    4.3 新疆羊肉产业的相关及辅助产业发展状况
        4.3.1 饲料加工
        4.3.2 种羊繁育体系
        4.3.3 屠宰与加工
    4.4 新疆羊肉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条件和政府作用
        4.4.1 羊肉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条件
        4.4.2 羊肉产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4.5 主要结论
第五章 中国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SWOT 分析
    5.1 优势分析
        5.1.1 政策优势
        5.1.2 区位优势
        5.1.3 生产优势
    5.2 劣势分析
        5.2.1 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
        5.2.2 养殖企业带动能力的制约
        5.2.3 质量安全制约
        5.2.4 体系制约
    5.3 机会分析
    5.4 威胁分析
        5.4.1 天然草场退化和牧草资源减少的原因
        5.4.2 羊肉产业增长方式
    5.5 主要结论
第六章 提高中国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6.1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转变羊肉产业增长方式
        6.1.1 加强草地建设和管理,提高饲草饲料利用率
        6.1.2 以建设绿色羊肉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羊肉产业
        6.1.3 在稳定发展草原养羊的基础上,加强农区养羊的发展
    6.2 大力推进新疆羊肉产业的产业化进程
        6.2.1 以科技为先导,提高羊肉产品竞争力
        6.2.2 完善羊肉产业化生产加工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6.2.3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羊肉产业核心竞争力
    6.3 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府作用
        6.3.1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6.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体系建设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农业企业的重要性
        1.1.1.1 推进农业现代化
        1.1.1.2 提升农业竞争力
        1.1.1.3 延伸农业产业链
        1.1.1.4 促进可持续发展
        1.1.2 研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性
        1.1.2.1 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
        1.1.2.2 落后的技术转化效率
        1.1.2.3 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
        1.1.2.4 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
    1.2 研究问题
        1.2.1 路径选择
        1.2.1.1 部分农业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
        1.2.1.2 将企业培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1.2.1.3 实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从价值链到科技价值链
        1.3.2 从技术创新到系统创新
        1.3.3 从机械组织到网络组织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3.1 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
        1.4.3.2 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1.4.3.3 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实证研究
        1.4.4 研究对象
        1.4.5 研究假设
        1.4.6 研究方法
2 基于创新主体多元论的科技价值链
    2.1 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
        2.1.1 技术与技术创新
        2.1.2 技术创新的特性
        2.1.2.1 营利性
        2.1.2.2 系统性
        2.1.2.3 非线性
        2.1.2.4 动态性
        2.1.2.5 外部性
        2.1.2.6 风险性
        2.1.3 技术创新的选择
        2.1.3.1 技术创新不同组合
        2.1.3.2 企业与政府的选择
        2.1.3.3 创新选择的成功率
        2.1.3.4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
        2.1.4 企业技术创新趋势
        2.1.4.1 研发全球化
        2.1.4.2 管理全球化
        2.1.4.3 创新网络化
    2.2 科技价值链
        2.2.1 科技价值链的概念
        2.2.2 种子企业STVC结构
        2.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3 ESTVC的内部驱动因素
        2.3.1 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2.3.2 实现资源互补共享
        2.3.3 创造协同创新效应
        2.3.4 降低创新风险成本
    2.4 ESTVC的外部驱动因素
        2.4.1 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2.4.2 市场全球化的拉动
        2.4.3 技术与市场的互动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ESTVC的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
    3.1 技术创新模式
        3.1.1 动力模式
        3.1.1.1 技术推动模式
        3.1.1.2 需求拉动模式
        3.1.1.3 推拉双动模式
        3.1.1.4 链环回路模式
        3.1.1.5 系统创新模式
        3.1.2 决策模式
        3.1.2.1 门径管理模式
        3.1.2.2 流程决策模式
        3.1.2.3 并行工程模式
        3.1.2.4 活动阶段模式
        3.1.2.5 循环整合模式
    3.2 技术创新阶段发育
        3.2.1 技术生命周期
        3.2.2 阶段发育理论
        3.2.3 阶段划分比较
    3.3 研发创新阶段
        3.3.1 创新来源
        3.3.2 原创构想
        3.3.3 技术设计
        3.3.4 实验原型
        3.3.5 创新组织
    3.4 孵化创新阶段
        3.4.1 技术孵化
        3.4.2 技术商品
        3.4.3 创新组织
    3.5 市场创新阶段
        3.5.1 标准产品
        3.5.2 市场开发
        3.5.3 创新组织
    3.6 技术扩散阶段
    3.7 技术衰退阶段
    3.8 本章小结
4 技术创新三环模式
    4.1 单链式三环模式
        4.1.1 研发创新环
        4.1.2 孵化创新环
        4.1.3 市场创新环
        4.1.4 技术创新价值链
        4.1.5 非线性多重循环
        4.1.6 技术创新信息链
    4.2 双链式三环模式
        4.2.1 并列模型
        4.2.2 整合模型
        4.2.3 分岔模型
        4.2.4 链接案例
        4.2.4.1 研发整合型科企链接
        4.2.4.2 链接对玉米所的影响
        4.2.4.3 链接对吉农公司影响
    4.3 多链式三环模式
        4.3.1 核心技术基因分化模型
        4.3.2 远缘杂交基因聚合模型
        4.3.3 多链式多基因融合模型
        4.3.4 多链式三环模式的案例
        4.3.4.1 基因分化衍生系列产品
        4.3.4.2 基因聚合培育核心能力
        4.3.4.3 基因融合加强系统创新
    4.4 ESTVC的生态分析
        4.4.1 ESTVC生态系统
        4.4.2 ESTVC的生态位
        4.4.2.1 超几何空间
        4.4.2.2 生态位竞争
        4.4.2.3 生态位分异
        4.4.2.4 生态位重叠
        4.4.3 ESTVC的环境要素
    4.5 中国种业上市公司ESTVC实证分析
        4.5.1 品种研发起步晚
        4.5.2 技术孵化能力弱
        4.5.3 市场创新服务差
    4.6 本章小结
5 ESTVC链接机制
    5.1 链接单元结构
        5.1.1 顺序链接单元
        5.1.2 平行链接单元
        5.1.3 信息链接单元
        5.1.4 错误链接单元
        5.1.5 链接强度类型
        5.1.5.1 一体型链接类型
        5.1.5.2 协同型链接类型
        5.1.5.3 松散型链接类型
        5.1.5.4 三种类型的比较
        5.1.6 活性链接结点
        5.1.7 ESTVC链接矩阵
    5.2 ESTVC数学模型
        5.2.1 价值概念
        5.2.2 价值信号
        5.2.2.1 节点模型
        5.2.2.2 链接模型
        5.2.3 ESTVC价值模型
        5.2.3.1 企业价值模型
        5.2.3.2 链接价值模型
    5.3 ESTVC链接特性
        5.3.1 定向有序性
        5.3.2 无限多样性
        5.3.3 互利共生性
        5.3.4 价值递增性
    5.4 本章小结
6 ESTVC链接模式
    6.1 单环式链接模式
        6.1.1 研发单环型
        6.1.2 孵化单环型
        6.1.3 市场单环型
    6.2 双环式链接模式
        6.2.1 研发孵化型
        6.2.2 研发市场型
        6.2.3 孵化市场型
        6.2.4 双环式链接案例
        6.2.4.1 “高校+政府+企业”模式
        6.2.4.2 “高校+项目+企业”模式
        6.2.4.3 “高校+基地+企业”模式
        6.2.4.4 “高校+科技+企业”模式
    6.3 三环式链接模式
        6.3.1 自主研发型
        6.3.2 研发整合型
        6.3.3 二次创新型
    6.4 网环式链接模式
        6.4.1 技术创新集中型
        6.4.2 研发创新集中型
        6.4.3 核心研发集中型
        6.4.4 网环式链接案例
        6.4.4.1 生物技术领跑者——孟山都
        6.4.4.2 全球种业领跑者——杜邦先锋
        6.4.4.3 高科技种业典范——先正达
    6.5 链接模式演化路径
    6.6 种子企业ESTVC链接比较
        6.6.1 国外跨国种子公司
        6.6.2 国内大型种子公司
        6.6.3 国内中小种子公司
        6.6.4 企业链接模式比较
        6.6.5 企业STVC能力比较
        6.6.6 中国种业发展对策
        6.6.6.1 实施企业STVC创新管理
        6.6.6.2 构建现代种子管理体系
        6.6.6.3 培育种子科技企业集群
    6.7 本章小结
7 墓于ESTVC的知识产权管理
    7.1 知识产权保护
        7.1.1 保护的本质
        7.1.2 保护的功能
        7.1.2.1 排他性激励
        7.1.2.2 创新内部化
        7.1.2.3 减少外部性
    7.2 对种子ESTVC的积极作用
        7.2.1 构建新型投资体系
        7.2.2 增强品种创新激励
        7.2.3 推进企业科技转型
    7.3 转型期主要问题
        7.3.1 企业竞争能力不适应
        7.3.2 院校创新能力不适应
        7.3.3 企业创新能力不适应
    7.4 UPOV公约对种子ESTVC的影响
        7.4.1 强化种子源头创新保护
        7.4.2 强化所有植物STVC竞争
        7.4.3 强化种子企业STVC竞争
    7.5 有序推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
        7.5.1 加强ESTVC的源头创新
        7.5.2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5.3 完善品种保护法制体系
    7.6 本章小结
8 中国农业科技企业STVC实证研究
    8.1 发展现状
        8.1.1 发展历程
        8.1.2 企业概况
        8.1.3 经营现状
        8.1.4 技术创新
    8.2 统计分析
        8.2.1 相关分析
        8.2.2 回归分析
    8.3 ESTVC链接模式
        8.3.1 自主研发型
        8.3.2 孵化市场型
        8.3.3 研发孵化型
        8.3.4 研发单环型
        8.3.5 创新联合体
    8.4 ESTVC主要作用
        8.4.1 成果转化功能
        8.4.2 技术孵化功能
        8.4.3 市场反馈功能
        8.4.4 科研返哺功能
    8.5 ESTVC面临挑战
        8.5.1 经济全球化
        8.5.2 农业市场化
        8.5.3 技术商品化
    8.6 ESTVC存在的问题
        8.6.1 体制改革滞后
        8.6.2 投入严重不足
        8.6.3 成果偏离市场
        8.6.4 企业地位边缘
        8.6.5 总体实力不强
    8.7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
        8.7.1 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
        8.7.2 技术创新与企业相结合
        8.7.3 发挥政府制度创新作用
        8.7.4 ESTVC创新管理的重点
    8.8 本章小结
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STVC实证研究
    9.1 发展概况
    9.2 调研概况
        9.2.1 龙头企业
        9.2.2 上市公司
        9.2.3 企业比较
    9.3 统计分析
        9.3.1 相关分析
        9.3.2 回归分析
        9.3.2.1 龙头企业
        9.3.2.2 上市公司
        9.3.3 因子分析
    9.4 ESTVC分析
        9.4.1 STVC创新能力普遍提高
        9.4.2 STVC创新出现层次分化
        9.4.3 创新成为第一增长要素
        9.4.4 企业正向自主创新转型
    9.5 ESTVC主要矛盾
        9.5.1 技术创新供需错位
        9.5.2 创新主体协同度差
        9.5.3 交流平台有待建设
    9.6 ESTVC创新管理发展思路
        9.6.1 融入国家农业创新体系
        9.6.2 纳入行业科技发展计划
        9.6.3 创造良好外部政策环境
    9.7 本章小结
10 结束语
    10.1 主要结论
        10.1.1 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STVC
        10.1.2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10.1.3 基于ESTVC创新管理的关键点链接
    10.2 主要创新
        10.2.1 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
        10.2.2 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10.2.3 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
        10.2.4 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
    10.3 未来研究
        10.3.1 完善理论体系
        10.3.2 创新分析方法
        10.3.3 拓展应用空间
附录 实证研究的农业企业名单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
第二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规律分析
    2.1 农业机械化技术分类
    2.2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2.3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与现状
    2.4 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
    3.1 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2 中国各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分析
    3.3 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需求现实意义分析
    3.4 中国典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基本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预测在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4.1 技术预测的含义与技术预测方法
    4.2 本文采用的预测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途径
    5.1 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相关主体分析
    5.2 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途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甘肃省东乡县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肉羊业发展现状
        1.1 世界肉羊业概况
        1.1.1 品种和类型结构发生了变化
        1.1.2 羔羊肉生产成为肉羊业发展的主导
        1.1.3 肉羊产品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1.1.4 国际羊肉供需存在缺口,对我国肉羊养殖有利
        1.2 我国肉羊业状况及发展前景
        1.2.1 发展状况
        1.2.2 发展前景
        1.3 甘肃省肉羊产业现状
        1.3.1 肉羊产业总体情况
        1.3.2 肉羊生产的特点
        1.3.3 差距和问题
        1.4 临夏州养羊业现状及发展特点
        1.4.1 发展现状
        1.4.2 发展特点
        1.4.3 肉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第二章 项目研究
    2.1 项目摘要
        2.1.1 项目名称
        2.1.2 项目主管单位
        2.1.3 项目建设管理部门
        2.1.4 项目地点
        2.1.5 项目实施单位
        2.1.6 建设年限
        2.1.7 投资规模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 项目区概况
        2.3.1 地理位置
        2.3.2 气象
        2.3.3 社会经济状况
        2.3.4 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2.4 项目建设方案
        2.4.1 良种羊繁育体系建设
        2.4.2 肉羊生产基地建设
        2.4.3 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2.5 工艺技术方案
        2.5.1 技术路线
        2.5.2 生产工艺流程
        2.5.3 良种肉用种羊的引进及繁育技术
    2.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1 建筑工程费用
        2.6.2 投资估算
        2.6.3 项目资金筹措
        2.6.4 资金使用和管理
        2.6.5 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
    2.7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评价
        2.7.1 社会效益分析
        2.7.2 经济效益分析
        2.7.3 生态效益分析
    2.8 项目管理
        2.8.1 项目实施进度
        2.8.2 组织管理
        2.8.3 经营管理
    2.9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9.1 在本地小尾寒羊提纯时,引进良种肉羊并进行杂交
        2.9.2 肉羊生产存在的问题
        2.9.3 许多畜牧业生产企业效益不高的主要因素
    2.10 研究结论
        2.10.1 要坚持“适宜、优质、高效”的原则
        2.10.2 逐渐转化饲养方式
        2.10.3 走品牌之路
        2.10.4 促进肉羊生产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2.10.5 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和2010年远景规划
        2.10.6 增加科技投入,加速成果转化
        2.10.7 项目所选用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都比较成熟
        2.10.8 财务评价的结果表明
第三章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土地荒漠化
        1.1.2 草地退化
        1.1.3 生态重建
        1.1.4 立草为业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动态
        1.3.2 农牧交错区生态治理及农业开发研究动态
        1.3.3 草业开发研究动态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2 农业产业化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农牧交错区概况
    3.1 农牧交错区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3.2 农牧交错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3.2.1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
        3.2.2 半干旱偏旱农牧交错区
    3.3 农牧交错区的历史地位
    3.4 农牧交错区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四章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构建
    4.1 草业助推及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基本涵义
    4.2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原则、目标
        4.2.1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原则
        4.2.2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目标
    4.3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基本技术要素
        4.3.1 旱作农田增产技术
        4.3.2 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
        4.3.3 农牧结构优化调整技术
        4.3.4 苜蓿生产技术
    4.4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构建
    4.5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中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
    5.1 旱作农田增产技术
        5.1.1 覆盖栽培技术
        5.1.2 微集水种植技术
        5.1.3 专用肥及推荐施肥系统
        5.1.4 化学抗旱节水、保水技术
        5.1.5 良种引进与推广
    5.2 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
        5.2.1 少耕与免耕
        5.2.2 草田轮作
        5.2.3 垄作
    5.3 农牧结构优化调整技术
        5.3.1 农牧结合
        5.3.2 粮、草种植结构调整
        5.3.3 优良牛羊畜种引进
    5.4 农牧交错区主要牧草-苜蓿的生产技术
        5.4.1 苜蓿种植区划分
        5.4.2 良种引进与推广
        5.4.3 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5.5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集成应用效果-以宁南试区为例
        5.5.1 宁南试区概况
        5.5.2 单项技术的应用效果
        5.5.3 技术集成应用的成效
第六章 农牧交错区主要牧草-苜蓿的产业化开发
    6.1 苜蓿草产业开发的意义和前景
    6.2 苜蓿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
    6.3 苜蓿产业化开发模式
        6.3.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分析
        6.3.2 农牧交错区苜蓿产业化开发模式的选择
    6.4 农牧交错区苜蓿产业化开发对策
        6.4.1 苜蓿草业开发的三阶段
        6.4.2 苜蓿草业开发的基本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2]中国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研究[D]. 卢英. 武汉大学, 2012(07)
  • [3]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J].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1(15)
  • [4]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D]. 马利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5]中国新疆羊肉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旭. 石河子大学, 2007(06)
  • [6]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 黄钢. 四川大学, 2006(07)
  • [7]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D]. 冯丹.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06(02)
  • [8]甘肃省东乡县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 曹海鸼.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 [9]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D]. 方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10]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J]. 张步廉. 新疆农业科学, 2003(S2)

标签:;  ;  ;  ;  ;  

新疆牧草种子现状及市场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