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加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2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艺,张永[1](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衰竭的突出表现,现代医学对其缺乏特效疗法,治疗难度大且病死率高。该文将近年来国内对于顽固性腹水的中西医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分析,分别从中药复方治疗、中医特色治法、西药治疗、非药物治疗4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期能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治疗该病有所参考。
顾欢,芦龙青,朱英[2](2020)在《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肝硬化腹水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概述,从湿热蕴结、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论述中医内治法在腹水治疗中的现状。从中药敷脐、中药敷脐联合灌肠、中药敷脐联合热疗、中药敷脐联合针灸治疗方面论述中医外治法现状。从中药内服联合敷脐,中药内服联合针灸、中药内服联合外敷、灌肠,中药内服联合外敷、热疗四方面论述中医内外结合治疗腹水。从中药联合腹水浓缩超滤回输、中药联合西药口服论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水优势。认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腹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中医研究方法及中西医结合程度受到现实情况的限制,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亟待解决。
杨芳华[3](2019)在《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观察,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提供理论及临床证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60例脾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患者,用随机分配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柔肝化纤方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共治疗4周,每2周对比患者的平均24h尿量、体重、腹围、症状、体征、肝功能,治疗前后检测RAAS、腹水分级,分析疗效情况。观察基础生命征(脉搏、呼吸、血压、体温)、评估用药安全性,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对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率。结果:共60例患者,中治疗组30例,观察组30例。(1)症状积分对比:经过4周的治疗,面色晦暗情况,两组治疗后缓解不大,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牙龈出血情况治疗后得到了缓解,两组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其余症状治疗4周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症状疗效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是93.33%;对照组是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一般情况:治疗组患者的腹围、1周平均24小时尿量、体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明显差异(P<0.05)。(4)肝功能对比:两组肝功能水平在治疗后都得到显着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5)B超情况:两组患者腹水分级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性显着(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RAAS情况:比较治疗前后RAAS的下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复发情况:经过3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5.38%,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化纤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在腹水消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RAAS活性及腹水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药物安全。
李绍祥,刘超英,曹建彪[4](2014)在《补气活血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补气活血利水方药联合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气活血利水方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4.4%(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40±13.10)U/L vs.(56.90±15.50)U/L]、白蛋白[(33.04±3.13)g/L vs.(30.94±3.52)g/L]、总胆红素[(39.04±8.13)μmol/L vs.(52.94±9.52)μmol/L]、直接胆红素[(16.04±4.13)μmol/L vs.(19.94±5.52)μmol/L]、胆碱酯酶[(3 043.55±141.23)mmol/L vs.(2 894.42±169.52)mmol/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发热、肝性脑病、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气活血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
伍颖彬[5](2013)在《口服中药辅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估口服中药辅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定课题题目,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和检索策略,按照检索策略对CNKI(1989—2013)、VIP (1989—201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2—2007)以及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MJS)进行检索,以及手工检索部分中文期刊。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并进行偏倚评估和质量评分,然后用系统评价软件Revman5.1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WMD)和95%CI表示,得出结论并讨论。结果纳入的研究文献基本上有潜在高偏倚风险,且质量偏低。一共纳入1304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结果分析显示:口服中药辅助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前者能提高总有效率[RR=1.29,95%C I(1.22,1.36),P<0.00001]、缩短腹水消退平均时间[MD=-9.58,95%CI(-11.16,-8.01),P<0.00001]、增加ALB水平[MD=6.69,95%CI(3.85,9.53),P<0.00001]、降低ALT水平[MD=34.32,95%CI(22.17,46.47),P<0.00001]、降低AST水平[MD=23.07,95%CI(13.75,32.39),P<0.00001]、降低TBIL水平[MD=11.51,95%CI(6.81,16.21),P<0.00001]、降低HA水平[MD=87.62,95%CI(57.50,117.75),P<0.00001]、降低LN水平[MD=54.96,95%CI(43.05,66.88),P<0.00001、降低PC Ⅲ水平[MD=30.42,95%CI(11.90,48.94),P=0.001]、降低腹水复发率[RR=0.55,95%CI(0.33,0.91),P=0.02]。两组治疗后IV-C指标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现有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口服中药辅助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较,前者能提高总有效率,提高ALB水平,降低ALT、AST、PCⅢ、LN、HA、 TBil水平,降低IV-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小腹围,增加尿量,减轻体重,缩短腹水消退时间,降低腹水复发率。口服中药辅助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安全性。但是本次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受到纳入究的设计的合理与严谨性、操作规范性、统计正确与否等多方面很大的影响。因此鼓励今后的研究者进行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口服中药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祝峻峰,顾宏图,钱平安,李勇[6](2012)在《胀消贴联合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胀消贴敷脐联合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住院患者,治疗组采用胀消贴敷脐联合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对照组采用单纯性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钠、尿钠以及肝功能指标,同时彩色多普勒检测腹水量与门静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9,P=0.014)。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腹围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改善,尿量增多,门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胀消贴敷脐联合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着。
路秀萍[7](2012)在《健脾滋阴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38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自体腹水浓缩后直接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顽固性腹水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自拟健脾滋阴利水方,同时采用WLPHY-500型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患者进行自体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9.47%。治疗后腹围减少、体质量下降、尿量增多(P<0.01),血浆中钾、钠、氯、钙无明显改变(P>0.05),肝肾功能明显改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滋阴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高生,江一平,龚美富[8](2010)在《腹水超滤回输术配合益气活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病程长,生活质量差,由于大量腹水压迫,影响呼吸及循环。特别是压迫肾脏影响肾功能,使尿量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一般的疗法(利尿、输蛋白、放腹水)疗效差。笔者
余勇达[9](2010)在《通泽汤加减配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通泽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法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并与西医常规基础治疗组做对照,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选取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通泽汤加减+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西医基础治疗。以四周为一疗程,每周进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一次,1次超滤的腹水为3000~5000ml,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腹水、腹围及平均24h尿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结束后,统计分析各项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检验水准以α=0.05为标准,P<0.05认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腹胀、尿少改善较显着,乏力、纳差等改善不明显。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肌酐变化情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腹围及平均24h尿量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目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24h尿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腹围变化不明显,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钠和尿钠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通泽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法治疗措施在提高患者疗效,缓解或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肝功能等方面优于单纯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措施;它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以改善ALT、AST、TB、PTA、ALB等体现患者肝功能的指标,促进肝功能好转,稳定白蛋白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同时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王玉兰,张国顺,刘玉玲,田国华,张学军[10](2009)在《中西医结合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再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①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②方法观察组51例,采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进行腹水浓缩再腹腔回输术加中药生大黄灌肠和西药腹腔内注射多巴胺、速尿、抗生素;适量输入白蛋白等。对照组51例,采用直接放腹水,不用中药生大黄,西药治疗同观察组。③结果观察组51例中,显效28例(54.9%),有效20例(39.2%),无效3例(5.9%),总有效(94.1%)。对照组51例中,显效11例(21.6%),有效14例(27.5%),无效26例(50.9%),总有效率(49.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④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再回输腹腔能迅速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无副作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于基层临床应用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标本兼治,优势互补,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疗效。
二、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加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加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复方治疗 |
2 针灸及中医特色外治法 |
3 各类西药的选择治疗 |
4 非药物治疗的应用 |
4.1 腹腔穿刺引流术 |
4.2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 |
5 结语 |
(2)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内治法 |
1.1 湿热蕴结型 |
1.2 血瘀型 |
1.3 脾肾阳虚型 |
1.4 肝肾阴虚型 |
2 中医外治法 |
2.1 中药敷脐 |
2.2 中药敷脐联合灌肠 |
2.3 中药敷脐联合热疗 |
2.4 中药敷脐联合针灸 |
3 中医内外联合治法 |
3.1 中药内服联合敷脐 |
3.2 中药内服联合针灸 |
3.3 中药内服联合外敷、灌肠 |
4 中西医结合治法 |
4.1 中药联合腹水浓缩超滤回输 |
4.2 中药联合西药口服 |
5 总结 |
(3)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是认识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调查 |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治疗 |
2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2.1 鼓胀定义 |
2.2 鼓胀病名沿革 |
2.3 病因病机 |
2.4 辨证分型 |
2.5 中医治疗 |
2.6 对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认识 |
3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评判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临床资料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疗效评定结果 |
3.3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柔肝化纤方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学术认识 |
4.3 柔肝化纤方组方特点及方义分析 |
4.4 柔肝化纤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
4.5 疗效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补气活血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5)口服中药辅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 概述 |
2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辨证论治 |
2.3.1 分型论治 |
2.3.2 随症加减用药 |
2.3.3 各家经验治疗 |
2.3.4 中医外治法 |
2.3.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 现代医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3.1 腹水形成机制 |
3.1.1 门静脉高压 |
3.1.2 肝淋巴液循环障碍与漏出增加 |
3.1.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3.1.4 肾脏因素 |
3.1.5 排钠因子下降 |
3.1.6 腹膜通透性的改变 |
3.2 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
3.2.1 一般治疗 |
3.2.2 药物治疗 |
3.2.3 腹腔穿刺大量排液 |
3.2.4 自身腹水回输法 |
3.2.5 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系统评价 |
第一部分 资料和方法 |
1 系统评价的技术路线图 |
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干预措施 |
2.4 疗效观察指标 |
3 检索策略 |
4 纳入试验的筛选 |
5 质量评价 |
6 资料提取 |
7 资料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1 文献刊载期刊来源及发表年份 |
2.2 文献资料基本信息 |
2.3 干预措施 |
2.4 结局测量 |
2.5 质量评价 |
3 数据分析与描述 |
3.1 总有效率评价 |
3.2 腹围变化评价 |
3.3 腹水消退时间的评价 |
3.4 ALT水平变化评价 |
3.5 AST水平变化评价 |
3.6 TBIL水平变化评价 |
3.7 ALB水平变化评价 |
3.8 HA水平变化评价 |
3.9 LN水平变化评价 |
3.10 PC Ⅲ水平变化评价 |
3.11 Ⅳ-C水平变化评价 |
3.12 腹水复发率评价 |
3.13 体重治疗前后变化水平评价 |
3.14 治疗组与对照组尿量变化评价 |
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5 敏感性分析 |
6 纳入研究的发表性偏倚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本系统评价结果 |
1.1 疗效分析 |
1.2 安全性 |
2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脱落及失访 |
2.4 干预措施 |
2.5 异质性 |
2.6 发表性偏倚的检测 |
3 本系统评价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系统评价线路图 |
附录二 检索流程图 |
附录三 改良Jadad评分表 |
附录四 资料提取表 |
附录五 致谢 |
附录六: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胀消贴联合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2.1 诊断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案 |
1.3.1 治疗方法 |
1.3.2 胀消贴 |
1.3.3 腹水超滤浓缩静脉回输 |
1.4 观察指标 |
1.4.1 一般情况 |
1.4.2 临床症状、体征 |
1.4.3 肝功能及血钠、尿钠的检测 |
1.4.4 门、脾静脉的直径与腹水量的检测 |
1.5 疗效判断标准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疗效 |
2.2 症状及体征改变 |
2.3 血钠与尿钠的变化 |
2.4 肝功能比较 |
2.5 腹水量及门静脉、脾静脉宽度、血流情况的变化 |
2.6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7)健脾滋阴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38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健脾滋阴利水方 |
1.2.2 腹水浓缩回输 |
1.3 观察项目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尿量变化情况 |
2.3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 |
2.4 治疗前后钾、钠、氯、钙变化情况 |
2.5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8)腹水超滤回输术配合益气活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法 |
1.2.1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方法 |
1.2.2 服药方法 |
1.2.3 护理方法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腹围和尿量变化的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肾功能、白蛋白指标变化的比较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9)通泽汤加减配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项目 |
4 疗效标准 |
讨论 |
1 通泽汤与腹水浓缩回输相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理论基础 |
2 通泽汤组方及加减析义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祖国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加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研究进展[J]. 李艺,张永.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1)
- [2]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 顾欢,芦龙青,朱英. 辽宁中医杂志, 2020(04)
- [3]柔肝化纤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芳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补气活血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J]. 李绍祥,刘超英,曹建彪. 北京医学, 2014(03)
- [5]口服中药辅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系统评价[D]. 伍颖彬.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6]胀消贴联合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J]. 祝峻峰,顾宏图,钱平安,李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5)
- [7]健脾滋阴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38例临床观察[J]. 路秀萍. 河南中医, 2012(09)
- [8]腹水超滤回输术配合益气活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研究[J]. 高生,江一平,龚美富. 江西中医药, 2010(11)
- [9]通泽汤加减配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D]. 余勇达.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05)
- [10]中西医结合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再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J]. 王玉兰,张国顺,刘玉玲,田国华,张学军.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