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华[1](2021)在《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及防治策略》文中提出概述了杨树天牛对三北防护林的危害情况及特点,总结了以往对杨树天牛危害预防工作不到位,且防治方法单一,导致杨树天牛的危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检疫、科学营林、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降低杨树天牛的危害等策略,以巩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果。
杨晓华[2](2020)在《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三北地区杨树天牛的危害状况,提出了加强检疫,利用营林技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减轻天牛对杨树的危害,巩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果。
杨忠岐,王小艺,张翌楠,张彦龙[3](2018)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路,可以在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国家林业局采纳和实施了这项方针和策略,这对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森林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我国本土病虫害,研究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无公害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包括下述10种重大森林病虫害: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栗山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云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苹小吉丁和杨十斑吉丁。
赵英铭,高君亮,杨文斌,黄雅茹,马迎宾,包春燕,张格,李炜,吕永军,王志刚,刘芳,郝玉光,章尧想,褚卫东[4](2017)在《16个抗虫杨品种在林分补植中的性状差异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三北"防护林退化严重,林分修复补植造林缺乏可供选择的生态适应性强、抗性优良的杨树新品种,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更加匮乏,加之光肩星天牛危害严重,选择抗性优良的树种亟需解决。基于此,2014年4月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布置了16个抗虫杨树品种进行林分修复补植过程中性状的比较,通过对16个杨树品种的保存率、抽梢率、胸径、树高、新梢等因子的调查,用单因子分析、交集法、聚类分析、综合评分的方法最终选出7个生态适应性和速生性均比较优良的杨树品种,并给予具体的排序和分值,08-09(59.30)<08-01(61.28)<08-14(61.48)<京2(62.06)<16-8(68.52)<16-28(72.68)<16-27(73.09)。
李扬[5](2016)在《磴口县农田防护林杨树害虫区系调查及天牛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杨树是磴口县农田防护林主栽树种,对于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磴口县农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杨树害虫发生与危害愈来愈严重,对杨树的健康生长和防护林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开展杨树害虫区系调查与天牛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对于摸清磴口县杨树害虫区系,进行有效防治是十分有必要。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对磴口县杨树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害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了磴口县杨树害虫有45种,隶属于6目,27科。以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种类居多。其中鳞翅目共有11科19种,占所有调查结果的42.2%;鞘翅目有8科15种,占杨树害虫种类数的33.3%。2.对磴口县杨树天牛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天牛在磴口县2年发生一代;其发生危害与杨树种类、气候、土壤及抚育管理有一定的关系。杨树天牛危害小美旱杨上严重,对新疆杨危害较轻。在气候干旱年份和沙土地上的杨树上发生严重,而在降雨多的年份和黄土地上的杨树发生相对较轻。3.开展了杨树天牛成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噻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杨树天牛成虫效果比3%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和15%吡虫啉2000倍液防治效果好。4.以悬挂人工鸟巢招引大斑啄木鸟防治杨树天牛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斑啄木鸟对于控制杨树天牛具有明显效果。
曾凡勇[6](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丁峰,李亚,苏万红,魏怀东,纪永福,陈芳,胡小柯[7](2015)在《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及优化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是景电灌区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现状,分析退化原因,提出优化改造模式,为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从而发挥可持续效益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目前呈严重衰败状态,尤其在个人管护的区域,残缺断代现象严重,部分地方甚至基本消失;2)病虫危害,耗水、胁地严重而被砍伐,耕地次生盐渍化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枯死,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是造成农田防护林衰败的主要原因;3)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廊坊(P.langfangg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鸣山大枣(Jujube minshan)等树种为该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适宜树种,可采用农田防护林杨树优势树种轮换、针叶常绿树种优化改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网营造等模式对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进行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的改造,将对完善防护林体系,保障景泰绿洲的安全产生重要意义。
关哲[8](2010)在《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oh))是树木的重要的蛀干害虫,由于其在树木枝干内取食、危害,生活隐蔽,只有成虫羽化到产卵之间钻出树干。因此,该类害虫防治难度大、效果差。为探索该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在哈尔滨市的发生规律,2009年,对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与树种、林种、林龄、积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其在哈尔滨市的分布区进行了区划,取得了如下结果:影响光肩星天牛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光肩星天牛在黑龙江省分布区域为年≥10℃积温2600℃以上的地区,低于该积温指标的地区尚未发现该虫分布。目前,黑龙江省只在哈尔滨市周围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发生面积共计3065亩。其它地区只是零星分布。应对新疫点积极进行控制。通过室内外观测、调查,得知,光肩星天牛在哈尔滨地区为1年1代或2年1代。羽化的雌成虫略多于雄成虫,雌雄比为1:0.90;光肩星天牛雌成虫的寿命为16~58d,平均37d,雄成虫为2~14d,平均8d。平均产卵量为30.4粒/每头雌成虫,卵的平均孵化率为60.3%。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分析,光肩星天牛在糖槭树干30%~70%高度范围内的排粪孔数占排粪孔总数的73.4%。其种群在树干上的分布特征符合对数曲线。哈尔滨市常用造林或绿化的阔叶树种中,黄菠萝、水曲柳、紫椴、糠椴、山梨上均未见有光肩的危害,为免疫树种。银中杨和文冠果的受害程度较轻;糖槭受害程度最重。杨柳树种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从高至低的顺序是中绥杨﹥中东杨﹥旱柳﹥小黑杨﹥哈青杨﹥迎春5号杨﹥小叶杨﹥银中杨。林带比片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大。将光肩星天牛目前在哈尔滨市的分布区划为疫区、保护区。
万涛[9](2010)在《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危害猖獗,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 (Linnaeus)在三北防护林地区为留鸟,是杨树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大斑啄木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杨树天牛发生和危害的事实,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农田林网防护林区,将光肩星天牛的生态控制和大斑啄木鸟(当地为内蒙亚种P. major wulashanicus Cheng et al.)的招引保护相结合进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招引保护森林益鸟自然控制森林害虫系统研究的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06年夏季及2007年春季对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的调查发现:大斑啄木鸟通常会选择在旱柳上营巢,但也会选择在成熟的高大杨树上营巢。绝大多数巢洞洞口上方有突起或者洞口有向下倾斜。巢洞距地面平均高度为5.2土0.1 m,并且在2m以上的每个高度等级分布较均匀,但育雏巢洞的平均高度(5.4±0.5 m)通常比普通巢洞略高。巢洞洞口的水平直径平均长度为5.27±0.07 cm,垂直直径为5.66±0.11 cm,二者之间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但洞口大小比较固定。61.43%的巢洞洞口方向集中在北向、东北向和东向,而南向和东南向的最少,仅占5.22%。2、根据天然巢洞的主要特征和传统人工鸟巢的不足,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并制作了13种旱柳和小美旱杨人工鸟巢。经过1年的野外招引研究发现,钻孔挖空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比传统人工鸟巢更好,并且钻孔挖空、天然小突起和天然表皮的小美旱杨人工鸟巢为最佳设计。人工鸟巢的悬挂间距D≧50 m时,人工鸟巢的占有率(37.50%)明显高于悬挂间距D≦20m时(23.93%)。悬挂高度为3.5 m的人工鸟巢的利用率(55.56%)和占有率(28.34%)都低于悬挂高度为4.5 m的人工鸟巢(83.33%和44.45%)。人工鸟巢选择树干北向悬挂为最佳,并且人工鸟巢的洞口方向与自然环境中的成巢情况相似。3、在大斑啄木鸟育雏高峰期,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对每只雏鸟的平均喂食次数基本相同,分别为17.27次/天和16.73次/天。每天有明显的两个喂食高峰,即清晨6:00-7:00和傍晚19:00-20:00,但也有一个喂食低谷区,即中午11:00-13:00。雌雄亲鸟对雏鸟的喂食次数基本上各40次/天,雄性亲鸟略高,并且天气较差时,雄性亲鸟喂食次数明显高于雌性亲鸟。此外,雄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一般有1-2 min,而雌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大都不足30s。大斑啄木鸟在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的繁殖成功率相差不大(分别为85.33%和82.50%),但在人工巢洞内的孵卵率较低。4、冬季野外调查发现,在天牛轻度危害区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14.91%,中度危害区为19.86%,重度危害区为13.93%。在危害树高6m以上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27.25%,明显高于6m以下的啄食率16.18%,并且在啄食率较高的危害区和危害树高,对大幼虫的啄食率显着高于小幼虫。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对鲜肉粒和天牛幼虫的觅食率始终都是100%,对蛾类的觅食率为58.33%,对植物种子的觅食率为41.67%。大斑啄木鸟对暴露天牛幼虫和暴露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91.67%和86.11%,明显高于对隐蔽天牛幼虫和隐蔽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22.22%和19.44%)。但供给食物较少时,也会尽量多地觅食植物种子和隐蔽食物。5、人工鸟巢在冬季的招引效果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在大斑啄木鸟数量较少或适宜巢树较多的地区,人工招引效果较差。在人工招引的前2年,人工鸟巢的利用率和占有率提高明显,但常在第3或第4年后不再提高。与传统人工鸟巢相比,2007年新设计制作的钻孔挖空小美旱杨人工鸟巢招引效果更好,也更加结实耐用。招引样地内大斑啄木鸟在冬季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最高(33.23±1.39%),春季次之(27.82±2.06%),夏季最低(5.45±0.64%)。人工招引能提高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自然控制效果,在轻度和中度危害区能有效地降低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但在重度危害区虫口密度较高时,需要结合其它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光肩星天牛。6、乌拉特前旗地区常用的光肩星天牛防治措施有砍伐除治、萌芽更新、高枝截于、打孔注药、绿色威雷喷雾、多树种合理配置和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但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且伤口常会招致白杨透翅蛾的危害,而化学防治又会使天牛产生抗药性。与其它防治措施相比,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并且能实现可持续控制。初步分析表明,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控制光肩星天牛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1963.5万元,并有利于维持并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考虑到人工招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在防护林杨树天牛的防治过程中采取人工招引措施为主、其它防治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
王艳平[10](2006)在《中国西部地区光肩星天牛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蛀干害虫之一。本文通过资料收集,结合光肩星天牛的基本生物、生态学特性,对其在我国新疆、西藏及甘肃天然次生林区的传入可能性、传入后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光肩星天牛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各部分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选取年均温(T)、7、8月最高温度(TM)、海拔(H)、年降水量(P)4项生态气候因子,结合国家气象局提供的近30年全国639个台站的气象数据及主要寄主分布数据,利用Mapinfo 7.0制作专题图,预测出光肩星天牛在我国的可能适宜定居区,其中新疆大部分地区和西藏拉萨地区均是光肩星天牛的适生区。2.依据光肩星天牛的生态学数据,调整CLIMEX适生性分析软件参数,预测了光肩星天牛在我国的猖獗危害区,其中新疆北部地区和西藏的拉萨地区都将是光肩星天牛的猖獗危害区。3.根据光肩星天牛在我国新疆、西藏及甘肃天然次生林中的已知发生数据,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光肩星天牛在我国新疆、西藏及甘肃天然次生林区的潜在分布区。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在新疆的适生范围很广,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其潜在分布区;在西藏围绕发生地附近的拉萨市、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潜在风险;在甘肃省东南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宁夏南部、山甘肃、河北省北部等地区的天然次生林受光肩星天牛的严重威胁。4.从传入可能性和传入后果评价两方面,运用场景分析综合评估了光肩星天牛在我国新疆、西藏及甘肃天然次生林区的危险性。在新疆、西藏地区的风险值分别为R=2.0776和R=2.0012 ,属于高度危险;在甘肃天然次生林区的风险值R=1.8450,属于中度危险。
二、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及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天牛的危害情况及特点 |
2 天牛防治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2.1 取得的成效 |
2.2 存在的问题 |
3 天牛防治策略 |
3.1 加强检疫 |
3.2 科学营林 |
3.3 综合运用防治技术 |
(2)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危害概况 |
2 防治成效及问题 |
2.1 防治成效 |
2.2 存在的问题 |
3 防治对策 |
3.1 提高认识,加强检疫 |
3.2 科学营林,提高林分抗性 |
3.3 综合防治 |
(3)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森林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的重要性 |
2 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 |
2.1 重大食叶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 |
2.2 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 |
2.3 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 |
2.4 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 |
2.5 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 |
2.6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 |
2.7 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 |
2.7.1 花绒寄甲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 |
2.7.2 研究成功花绒寄甲光肩星天牛生物型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
2.7.3 进行了花绒寄甲光肩星天牛生物型释放技术和长期持续控制效果研究 |
2.7.4 筛选出防治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期的天敌 |
2.8 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 |
2.9 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
2.1 0 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
(4)16个抗虫杨品种在林分补植中的性状差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区概况 |
1.2试验材料 |
1.3试验方法 |
1.3.1材料种植 |
1.3.2分析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单因素结果分析 |
2.1.1 16个品种杨的保存率比较 |
2.1.2杨树品种的抽梢情况比较 |
2.1.3胸径生长量比较 |
2.1.4新梢年生长量比较 |
2.2用交集法选择优良杨树品种 |
2.3杨树品种系统聚类分析 |
2.4综合评分法选择优良杨树品种 |
3讨论 |
(5)磴口县农田防护林杨树害虫区系调查及天牛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田防护林概况 |
1.2 农田防护林害虫发生概况 |
1.3 农田防护林害虫防治研究进展 |
1.4 磴口县农田防护林害虫发生概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磴口县农田防护林杨树虫害区系调查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
2.1 磴口县基本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磴口县杨树虫害区系 |
2.3.2 杨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讨论 |
2.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7)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及优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防护林建设规模、模式及成效 |
2. 1 农田防护林建设规模 |
2. 2 农田防护林建设主要模式 |
2. 3 农田防护林建设主要成效 |
3 农田防护林衰败现状及原因 |
3. 1 农田防护林现状 |
3. 2 防护林衰败原因 |
4 农田防护林优化改造模式 |
4. 1 杨树优势树种的轮换更替和林带更新 |
4. 2 针叶常绿树种改造、优化林网结构 |
4. 3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网营造 |
5 结论 |
(8)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天牛的危害现状 |
1.3 天牛的寄生树种及危害 |
1.4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
1.5 林木对天牛抗性与机制的研究 |
1.5.1 林木抗虫性鉴定方法 |
1.5.2 林木抗蛀干害虫序列评定的分析方法 |
1.6 本项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研究、调查方法 |
2.1 研究调查地点及林分概况 |
2.2 光肩星天牛在哈尔滨市的分布范围及分布特征 |
2.2.1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及危害 |
2.2.2 光肩星天牛在树体上的具体分布特征 |
2.2.3 光肩星天牛发生区的气候条件 |
2.3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
2.3.1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观测 |
2.3.2 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史 |
2.3.3 光肩星天牛发生与树木品种的关系 |
2.3.4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与林分组成的关系 |
2.3.5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杨树造林方式的关系 |
2.4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区划 |
第3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光肩星天牛在哈尔滨市的分布范围及分布特征 |
3.1.1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及危害 |
3.1.2 光肩星天牛在树体上的具体分布特征 |
3.1.3 光肩星天牛发生区的气候条件 |
3.2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
3.2.1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观测 |
3.2.2 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 |
3.2.3 光肩星天牛发生与树木品种的关系 |
3.2.4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与林分组成的关系 |
3.2.5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杨树造林方式的关系 |
3.3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区划 |
3.4 光肩星天牛营林控制措施的探讨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杨树天牛的发生及防治现状 |
1.2.1.1 杨树天牛及其发生情况 |
1.2.1.2 杨树天牛的防治现状 |
1.2.2 大斑啄木鸟研究现状 |
1.2.2.1 形态及分布 |
1.2.2.2 栖息地和巢位研究 |
1.2.2.3 繁殖习性 |
1.2.2.4 觅食习性 |
1.2.2.5 保护和利用现状 |
1.2.3 食虫鸟类与农林害虫的关系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土壤特征 |
2.4 植被特征 |
2.5 常见鸟类及蛀干害虫 |
3 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营巢树种特点 |
3.2.2 巢洞上方的突起及倾斜 |
3.2.3 巢洞高度分布 |
3.2.4 巢洞洞口大小 |
3.2.5 巢洞洞口方向分布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营巢树种 |
3.3.2 突起和倾斜 |
3.3.3 巢洞高度 |
3.3.4 巢洞洞口大小及方向 |
3.4 小结 |
4 人工鸟巢设计制作及招引技术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人工鸟巢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
4.1.2 人工鸟巢的加工设备及改进 |
4.1.3 样地设置及人工鸟巢悬挂 |
4.1.3.1 样地设置 |
4.1.3.2 悬挂人工鸟巢 |
4.1.4 招引效果调查及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人工鸟巢的最佳设计 |
4.2.1.1 旱柳人工鸟巢 |
4.2.1.2 小美旱杨人工鸟巢 |
4.2.2 加工设备改进前后的加工效果对比 |
4.2.3 两种材质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
4.2.4 不同悬挂设置的招引效果 |
4.2.4.1 悬挂间距 |
4.2.4.2 悬挂高度 |
4.2.5 洞口方向分布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营巢材质的选择 |
4.3.2 设计与制作技术 |
4.3.3 悬挂技术 |
4.3.4 研究展望 |
4.4 小结 |
5 人工巢洞内大斑啄木鸟的繁殖习性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观察 |
5.1.3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调查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 |
5.2.1.1 亲鸟回巢喂食次数 |
5.2.1.2 雌雄亲鸟回巢喂食的行为差异 |
5.2.2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比较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大斑啄木鸟育雏期的活动习性 |
5.3.2 大斑啄木鸟的繁殖特性 |
5.4 小结 |
6 大斑啄木鸟觅食选择的初步研究 |
6.1 冬季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捕食 |
6.1.1 样地选择及研究方法 |
6.1.1.1 样地设置 |
6.1.1.2 调查方法 |
6.1.1.3 数据处理 |
6.1.2 结果与分析 |
6.1.2.1 在不同程度危害区的选择性 |
6.1.2.2 在不同危害树高的选择性 |
6.1.3 结论与讨论 |
6.2 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的觅食选择研究 |
6.2.1 预备试验 |
6.2.1.1 材料和方法 |
6.2.1.2 结果及分析 |
6.2.2 材料及方法 |
6.2.2.1 试验材料 |
6.2.2.2 研究方法 |
6.2.2.3 数据处理 |
6.2.3 结果与分析 |
6.2.3.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性 |
6.2.3.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性 |
6.2.4 结论与讨论 |
6.2.4.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 |
6.2.4.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 |
6.3 小结 |
7 招引效果及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样地设置 |
7.1.2 调查方法 |
7.1.2.1 招引效果调查 |
7.1.2.2 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调查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和分析 |
7.2.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监测 |
7.2.1.1 不同季节的招引效果 |
7.2.1.2 招引效果的长期监测 |
7.2.1.3 不同研究地区的招引效果 |
7.2.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
7.2.2.1 不同季节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
7.2.2.2 招引前后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
7.2.2.3 招引样地与对照样地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
7.3 结论与讨论 |
7.3.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
7.3.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
7.4 小结 |
8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和应用前景 |
8.1 当地常用光肩星天牛防治方法 |
8.1.1 砍伐除治 |
8.1.2 萌芽更新 |
8.1.3 高枝截干 |
8.1.4 打孔注药 |
8.1.5 绿色威雷喷雾 |
8.1.6 多树种合理配置 |
8.1.7 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 |
8.2 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
8.3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 |
8.3.1 经济效益 |
8.3.2 生态效益 |
8.3.3 社会效益 |
8.4 人工招引的应用前景 |
9 总结和展望 |
9.1 总结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9.2.1 研究特色 |
9.2.2 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所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图 |
(10)中国西部地区光肩星天牛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况 |
1.1.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 |
1.1.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步骤 |
1.1.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发展进程 |
1.1.4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类别、内容及任务 |
1.2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理论 |
1.3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 |
1.3.1 有害生物定殖适生性评估方法 |
1.3.2 有害生物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全面风险评估方法 |
1.3.3 有害生物传入后果的损失评估 |
1.4 PRA 未来发展趋势 |
1.4.1 依据生态气候因子预测物种适生区有一定的局限性 |
1.4.2 空间地理分析技术在 PRA 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1.4.3 基于数学方法的模型和预测软件将是 PRA 的发展方向 |
1.4.4 损失评价将逐步得到深入的研究 |
1.5 与风险分析相关的光肩星天牛研究综述 |
1.5.1 地理分布 |
1.5.2 海拔 |
1.5.3 生态气候因子 |
1.5.4 寄主因子 |
1.5.5 钻蛀林木经济损失评价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传入可能性评价 |
2.2.2 传入后果分析 |
2.2.3 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风险评估 |
3 传入可能性评价 |
3.1 进入可能性评价 |
3.1.1 新疆地区 |
3.1.2 西藏地区 |
3.1.3 甘肃天然次生林区 |
3.2 光肩星天牛在新疆西藏及甘肃天然次生林中的适生性分析 |
3.2.1 目前光肩星天牛在国内的分布情况 |
3.2.2 根据生态限制因子预测光肩星天牛在中国的可能适宜定居区 |
3.2.3 光肩星天牛的猖獗危害区预测 |
3.2.4 运用 GARP 软件预测光肩星天牛对新疆、西藏地区的危害分布 |
3.2.5 GARP 软件预测光肩星天牛对甘肃天然次生林区潜在危害分布 |
3.3 定殖和扩散可能性 |
3.3.1 新疆地区 |
3.3.2 西藏地区 |
3.3.3 甘肃天然次生林区 |
4 传入后果评价 |
4.1 潜在经济损失评价 |
4.1.1 猖獗危害区 |
4.1.2 新疆地区 |
4.1.3 甘肃天然次生林区 |
4.2 潜在环境损失评价 |
4.2.1 猖獗危害区 |
4.2.2 新疆地区 |
4.2.3 甘肃天然次生林区 |
4.3 潜在社会损失评价 |
4.3.1 猖獗危害区 |
4.3.2 新疆地区 |
4.3.3 甘肃天然次生林区 |
5 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风险评估 |
5.1 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指标赋分及危险性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5.3 结果分析 |
6 风险管理 |
6.1 整体策略 |
6.2 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
6.2.1 目前已成灾地区 |
6.2.2 新疆、西藏地区 |
6.2.3 甘肃天然次生林区 |
7 风险交流 |
7.1 有害生物风险交流的概念、分类与目的 |
7.2 猖獗危害区的光肩星天牛的实时交流 |
7.3 新疆、西藏地区和甘肃天然次生林区的光肩星天牛的紧急交流 |
7.4 新疆、西藏地区和甘肃天然次生林区的光肩星天牛的关注交流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四、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及防治策略[J]. 李秀华. 防护林科技, 2021(04)
- [2]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 杨晓华. 防护林科技, 2020(12)
- [3]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J]. 杨忠岐,王小艺,张翌楠,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2)
- [4]16个抗虫杨品种在林分补植中的性状差异比较[J]. 赵英铭,高君亮,杨文斌,黄雅茹,马迎宾,包春燕,张格,李炜,吕永军,王志刚,刘芳,郝玉光,章尧想,褚卫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3)
- [5]磴口县农田防护林杨树害虫区系调查及天牛发生与防治[D]. 李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7]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及优化模式[J]. 丁峰,李亚,苏万红,魏怀东,纪永福,陈芳,胡小柯. 草业科学, 2015(03)
- [8]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D]. 关哲.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9]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D]. 万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10]中国西部地区光肩星天牛风险分析[D]. 王艳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