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奇观—九寨沟(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1](2021)在《电影地理学视域下张艺谋电影地理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地理学作为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电影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选择电影地理学进行电影研究,通过借用文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来充实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对张艺谋电影中地理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地理要素如何参与叙事和人物塑造,具有怎样的象征隐喻意义,呈现出怎样的意境和奇观视觉感受,分析张艺谋电影的内在意蕴并探讨地理要素的选择与运用对张艺谋不同电影风格的影响。张艺谋电影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并未出现结合电影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此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展开研究,既给电影地理学研究做出基础性建设,又给张艺谋电影研究注入活水。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从电影地理学角度对张艺谋电影中的地理要素进行必要地分类和分析。第二章分析张艺谋电影地理要素参与叙事及人物塑造的功能。这部分首先探讨地理要素作为叙事背景和叙事手段分别具有的叙事功能,其次分析其如何塑造人物。第三章从四个维度分析地理要素的象征与隐喻,分别为:封闭性地理空间与悲剧性寓意、地理景观与地方民俗风情的呈现、地理意象对人性弱点的揭示与理想人性的憧憬以及地理民俗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第四章探讨地理空间的意境营造与地理景观的视觉奇观化,分析张艺谋电影地理空间及其空间要素如何生成意境及表现出的两种审美形态;最后从新世纪前后两个时期探讨张艺谋电影地理景观的不同奇观化的呈现。
梁莹[2](2021)在《鬼斧神工的“自然冰雕”》文中认为一到冬天,万木凋零,不少地方都光秃秃的,毫无生机;然而,每到此时,有些地方银装素裹,群山玉砌,冰凌挂壁,精美绝伦如仙境,为大自然增添了别样美景。这些冰挂是水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0℃的物体时,在其表面所形成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冰覆盖层。它们只有在潮湿、冰冷的天气才会形成。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国内最具代表性、最美丽、最壮观的几处冰挂奇观吧。
苏露露[3](2020)在《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武侠电影自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间产生了不少经典之作。1975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综合技术奖,是我国首部荣获西方A级电影节大奖的电影,中国武侠电影自此走上世界电影的舞台,成为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影坛的先锋。时至今日,我国武侠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表现出不小的影响力。在武侠电影中人物是传递影片精神意旨的重要符号,根据历年来的武侠电影可知,男性多是武侠电影的主角,武侠俨然是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而张艺谋作为我国着名的导演,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涉足武侠电影领域,2002年他拍摄的武侠巨制《英雄》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极大的成功,而且开启了一代武侠电影的新局面。《英雄》之后,他又陆续拍摄了《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城》《影》几部武侠电影,这几部电影场面宏大,视觉效果极佳,在注重商业价值的同时给人带来了艺术的美感。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的男性形象与21世纪前武侠电影中的男性形象有很大不同,其呈现出来的特征是时下审美的趋势及其本人的取向决定的,研究其武侠电影中的男性形象能够有效地为今后武侠电影塑造男性形象,乃至人物形象提供借鉴与启示,有利于武侠电影这一民族类型电影后续的发展。为此,本文以“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的男性形象”为研究主题,首先梳理了武侠电影及其男性形象的发展演变:1949年以前武侠电影奠定了男性形象的基本特质,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武侠电影强化了男性形象的类型,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武侠电影发展了男性形象的复杂人性。其次,逐一分析了其武侠电影中出现的男性形象,研究发现这些男性形象不仅身份各异,且多具有复杂多面的性格,他们身上善恶界限模糊,具备常人所有的七情六欲,行为也越来越接近普通人,更多地体现了人性的表达。再次,分析研究张艺谋是如何塑造男性形象的。他充分发挥景观、造型、道具、镜头语言、女性影像等符号的作用,对男性形象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地刻画。最后,指出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价值与启示。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价值在于反映出张艺谋试图传递中国优秀文化价值观念,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同时表达出张艺谋对人的个体价值及人性的关注。另外,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塑造所表现出来的倾向也是目前21世纪武侠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普遍存在的倾向,然而这种倾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两大问题:一是过度解读人性导致侠义精神匮乏,二是人物形象不够动人。这就启示着当前电影工作者拍摄武侠电影时,一定要根植于侠义精神塑造立体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加强故事细节铺陈,塑造动人的人物形象。
刘雅丽[4](2019)在《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门用途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专门用途汉语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内部各分支的发展并不均衡。中国人出境旅游风潮兴起,海外中文导游紧缺,导游汉语相关课题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本文旨在为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在微观层面上确定教材的内容要素和在宏观层面上探讨教材的编写原则。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的汉语需求情况。然后,搜集导游汉语教材语料,建成小型语料库,以导游工作的交际任务为纲,从语料库中提取导游汉语常用的话题、词、句等,构建起了一个导游汉语的“常用话题——常用词——常用句——常用句式”资源库。该库包含三级话题共50个,常用词2207个,常用句924句和常用句式754个,话题与词句之间可通过代码相互索引。最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及对导游汉语语言特征的把握,顺势分析了现有教材的适用性,进而思考了针对性、实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原则在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编写中的落实问题。
李远[5](2017)在《NHK纪录片《中国风景奇观》口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日旅游事业的不断繁荣,相关的旅游宣传纪录片也在日益增多。旅游宣传片是对一个旅游景点精要的展示和表现,通过这种视觉的传播,增强景点吸引力。旅游宣传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拍摄类型,主要的特点是大众性、传播性以及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性。笔者本次的口译实践对象就是一部介绍中国风景名胜的NHK纪录片《中国风景奇观》。这部纪录片主要包括黄山、长白山、泰山、桂林、九寨沟、黄龙风景区以及贵州黄果树瀑布的多处景观。笔者将对这些风景名胜逐一进行口译训练,主要从任务描述、任务过程、案例分析和总结归纳这几个方面进行。希望通过此次的口译实践提高自己这方面的口译水平。
许晓青[6](2015)在《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文中指出基于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既是解决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问题的内在需求,也是弥补国际组织在遗产地审美评价中长期缺乏中国视角的外在需求。论文总结并比较了国内外风景评估及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方面的4点不足。并归纳总结了世界各国的6大审美体系,提出了对我国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建构的借鉴经验。论文立足于传统,总结出我国传统山水审美4个特点为:审美过程中主体性显着;“融情于景”的审美主客体关系;“以大观小”的审美方式;“虚实相生”的审美结果。阐释了传统审美作用中的各要素及相互作用,依据价值论中的主体、客体、主客体作用关系来阐释审美价值。基于上述基础,论文构建了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并阐释了该框架的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特点,以及它们分别的识别结果。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是考察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主体差异性审美识别得出不同主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是考察不同主体作为整体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得出审美在历史上的变化与传承。而审美价值识别框架本身具有层次性,因而审美价值识别也具有层次性。论文继而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构建了审美价值识别框架中的关键步骤、方法及指标。审美价值识别依然从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展开。在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中,通过权重分配识别出主要主体的审美价值,通过分层建立识别方法与指标,识别出不同层次的审美价值及对应的载体。在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中,构建诗文分析理法和图像分析法来识别历时性审美价值,并通过古今比较研究确定值得传承的审美价值。在价值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识别的审美价值保护框架。从宏观国土和单个风景区层面为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及规划提出了建议。提出了确立保护对象,识别影响因素和敏感度,制定保护措施与展示措施3个关键步骤及相关方法。基于审美价值识别的保护框架回应了现有审美保护中的保护对象过于宽泛、保护没有针对性的问题。最后,论文以黄山风景名胜为例,验证了依据新构建的审美价值识别和保护框架所识别的黄山审美价值与世界遗产OUV评价的根本差别,以及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的差异,继而证实了该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可行性,也进一步提出了局限与不足。
明光兰,邓清南,季辉[7](2015)在《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现状及培育思路》文中提出针对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现状,提出从文化价值链的魂、形、言、行、创新和延展六个方面进行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培育的思路。
仲艳[8](2014)在《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集中发育了类型众多的高质量、高品位喀斯特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一项分期申报的系列世界遗产的总称(包括第一期的石林喀斯特、荔波喀斯特、武隆喀斯特遗产地和第二期的桂林喀斯特、施秉喀斯特、金佛山喀斯特,以及作为荔波喀斯特拓展的环江喀斯特提名地),是展示喀斯地貌与自然景观的最好范例,满足了世界遗产的美学标准(vii)和地质地貌标准(viii)。本研究正值中国政府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之际,同时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的文献资料缺乏系统研究的事实,依据喀斯特地貌学、景观美学和世界遗产价值等基本理论,采取实地考察调研、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美学方面的突出普遍价值与贡献。通过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和保存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形态谱系,保存了绝妙的自然景观、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和遗产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不仅发育了剑状、锥状和塔状喀斯特,还发育了天坑峡谷、台原台地、白云岩喀斯特、溶洞系统和洞穴堆积物等一系列代表性喀斯特景观,完整和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同时展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的复杂演化历史。其中,石林喀斯特发育了剑状、塔状等多种形态的石林形态;金佛山喀斯特以喀斯特台原和两级封闭陡崖为特色;武隆喀斯特发育了集芙蓉江峡谷洞穴、羊水河峡谷天生桥和后坪天坑的于一体的喀斯特景观;施秉喀斯特以白云岩峡谷、柱状孤峰、簇状峰丛和刀脊状山岭为景观特色;而荔波-环江喀斯特有极为经典壮观的锥状喀斯特;桂林喀斯特是陆地最完美的塔状喀斯特景观。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为同类项目的研究积累了经验。2.“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将“中国南方喀斯特”6个片区置于世界遗产美学标准下,与世界遗产、预备遗产、其它有潜力的非遗产地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提名地之间进行全球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每一个片区都发育和保存卓越的喀斯特景观,都比全球范围内的同类型喀斯特景观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但是,我们对许多比较对象的了解十分有限,各区研究程度和深度不均衡,这也为以后的研究作下了铺垫。3.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提名地将与第一期的遗产地共同构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系列遗产。该遗产几乎囊括了全部喀斯特景观形态,其中尤以剑状喀斯特(石林)、台原喀斯特、峡谷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锥状喀斯特、塔状喀斯特景观为全球喀斯特同类型景观的杰出范例和代表地,在美学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贡献,完整和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其它世界遗产地里的黄龙和九寨沟,二者同为钙华喀斯特的典型,是中国南方喀斯特钙华景观的名片。其它有潜力的5处非遗产地,分别代表了天坑、地缝、峡谷、洞穴、瀑布等景观类型,它们的美学价值有待得到国际上的认识和肯定。
张双江[9](2014)在《“旅游景介”汉英平行文本的比较及其翻译实践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但中国旅游翻译状况一直不容乐观,旅游景区介绍文本的翻译更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这个领域的翻译问题虽引起许多学者关注,但景区介绍文本的英译质量仍远未尽如人意。本文以汉英旅游景介的真实文本“童话世界九寨沟”、“天门山”和"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The Grand Canyon"(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例,从平行文本角度切入,探讨汉英旅游景介文本的特点和区别,并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指导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实践。通过汉英平行文本的言语、文本和文化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汉语和英语的旅游景介文本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模式。中国的旅游景介文本英译,往往对西方受众的需求重视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本文选择旅游景介文本“天门山”原译文,以英语平行文本为参照,结合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对原译文分几方面分析探讨并作出改译,使之既符合西方游客需求,又能更好发挥旅游景介文本功效。
文爱平[10](2013)在《谢凝高:山水知音》文中研究说明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凝高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既乐水又乐山的人。他一生志在名山大川,自上世纪60年代始,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先后游览考察过200多座名山,被誉为"现代徐霞客",并开创了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多学科综合考察研究的先河。
二、天下奇观—九寨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下奇观—九寨沟(论文提纲范文)
(1)电影地理学视域下张艺谋电影地理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电影地理学的出现 |
(二) 文学地理学对电影地理学的借鉴意义 |
(三) 以张艺谋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有关电影地理学的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张艺谋电影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张艺谋电影中的地理要素呈现 |
第一节 地理空间 |
一、封闭式地理空间 |
二、开放式地理空间 |
第二节 地理景观 |
一、自然地理景观 |
二、人文地理景观 |
第三节 地理意象 |
一、间接地理意象 |
二、直接地理意象 |
第四节 地理民俗 |
一、物质地理民俗 |
二、社会地理民俗 |
三、精神地理民俗 |
第二章 地理要素参与叙事与人物的塑造 |
第一节 地理要素参与叙事 |
一、作为叙事背景: 形成叙事空间和场景 |
二、作为叙事手段: 谋篇布局 |
第二节 地理要素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
一、地理要素彰显人物地位 |
二、地理要素参与人物性格刻画 |
三、地理要素揭示人物内心 |
第三章 地理要素中的象征与隐喻 |
第一节 封闭地理空间与悲剧性的寓意 |
一、封闭空间折射时代悲剧性 |
二、封闭空间暗示人物命运悲剧性 |
第二节 地理景观与地方民族风情和文化的呈现 |
一、自然地理景观展现地方民族风情 |
二、人文地理景观渗透民族文化 |
第三节 地理意象对人性弱点的揭示与理想人性的憧憬 |
一、地理意象揭示人性弱点 |
二、地理意象憧憬理想人性 |
第四节 地理民俗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 |
一、地理民俗对民族文化的继承 |
二、地理民俗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批判 |
第四章 地理要素的意境营造与视觉奇观化 |
第一节 地理空间的意境营造 |
一、意境的生成机制 |
二、意境的审美形态 |
第二节 地理民俗和地理景观的视觉奇观化 |
一、新世纪之前: 文化反思阶段的地理民俗奇观 |
二、新世纪之后: 大片时代的地理奇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张艺谋作品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鬼斧神工的“自然冰雕”(论文提纲范文)
九寨沟的别样冬天 |
黄河壶口的冰峰倒挂 |
中原大地的冰雪奇景 |
(3)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武侠电影的定义 |
1.3 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
1.3.1 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
1.3.2 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男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武侠电影发展历程及其男性形象演变 |
2.1 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 |
2.1.1 1949年以前武侠电影的发展 |
2.1.2 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武侠电影的发展 |
2.1.3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武侠电影的发展 |
2.2 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演变 |
2.2.1 1949年以前的武侠电影奠定了男性形象的基本特质 |
2.2.2 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的武侠电影强化了男性形象的类型 |
2.2.3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武侠电影发展了男性形象的复杂人性 |
第三章 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的男性人物群像 |
3.1 “侠客” |
3.1.1 无名、残剑、长空 |
3.1.2 金捕头、刘捕头 |
3.2 影子武士:境州 |
3.3 “君王” |
3.3.1 秦王 |
3.3.2 王 |
3.3.3 沛王 |
3.4 “臣下” |
3.4.1 王子:元祥、元杰、元成 |
3.4.2 武将:邵殿帅等人与子虞、田战、杨苍及其子杨平 |
3.4.3 文臣:鲁严与沈大人 |
3.4.4 太医:蒋亦儒 |
3.5 西方人:威廉·加林、佩罗·托瓦尔、巴拉德 |
3.6 其他男性形象:老馆长及赵国学子、彭勇 |
第四章 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
4.1 利用景观符号构建男性人物形象 |
4.1.1 场景景观暗示男性人物基本性格特征与气质 |
4.1.2 武打景观反映男性人物性格与精神气质 |
4.2 采用造型符号与道具符号塑造男性形象 |
4.2.1 造型符号塑造男性形象 |
4.2.2 道具符号塑造男性形象 |
4.3 利用镜头语言塑造男性形象 |
4.3.1 使用特写与近景镜头展现男性心理变化历程及情感 |
4.3.2 使用运动镜头外化男性人物内心的情感 |
4.3.3 使用主观镜头揭示男性的内心感受 |
4.3.4 利用画面构图塑造男性外在形象或揭示男性人物之间的关系 |
4.3.5 利用数字技术打破形象塑造的空间局限 |
4.4 利用女性影像符号塑造男性形象 |
第五章 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价值与启示 |
5.1 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男性形象的价值 |
5.1.1 借男性形象传递中国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 |
5.1.2 借男性形象表达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关注 |
5.1.3 借助男性形象剖析人性 |
5.2 启示 |
5.2.1 根植侠义精神,塑造立体化人物形象 |
5.2.2 加强故事细节铺陈,塑造动人的人物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理论依据 |
1.6 研究整体方案 |
2 导游汉语学习需求分析 |
2.1 调查方案的设计 |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 导游汉语常用话题库架构 |
3.1 会话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
3.2 话题及其选取标准 |
3.3 常用话题的提取 |
3.4 构建常用话题库 |
4 导游汉语常用词库架构 |
4.1 语料分类编库 |
4.2 词语聚类 |
4.3 常用词人工干预 |
4.4 常用词的验证与分级 |
5 导游汉语常用句库架构 |
5.1 常用句的选取 |
5.2 常用句的统计与分析 |
5.3 构建常用句库 |
5.4 提取常用句式 |
6 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编写原则 |
6.1 现有教材的职业培训适用性分析 |
6.2 教材编写的具体原则 |
7 结语 |
7.1 研究的新颖之处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语料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汉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附录二:“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汉语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三:导游汉语常用词库(分话题) |
附录四:导游汉语常用词库(分等级) |
附录五:导游汉语常用句库 |
附录六:导游汉语常用句式库 |
(5)NHK纪录片《中国风景奇观》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口译内容和目的 |
1.2 口译形式 |
第2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口译过程 |
第3章 口译案例分析及总结 |
3.1 关于风景名称问题 |
3.1.1 音译之可行 |
3.1.2 音译之不可 |
3.2 关于数量词的正确记忆和反映问题 |
3.3.关于名句谚语的翻译问题 |
3.4 关于风景类翻译中的句型 |
3.4.1 常见句型类 |
3.4.2 比喻句类 |
3.5 关于风景类翻译中的常用词汇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风景类翻译特点总结 |
4.2 词汇及句型归纳 |
4.3 实践心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附录 |
(6)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名山风景区释义 |
1.2 问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1.2.1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的突出性认识不足 |
1.2.2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的认识不准确 |
1.2.3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所采用的方法不当 |
1.2.4 名山风景区的审美价值保护没有基于价值识别展开 |
1.3 基于审美价值识别的保护在国际上已逐渐成为趋势 |
1.4 名山风景区的威胁始终并将长期存在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6.1 各章研究内容 |
1.6.2 论文框架 |
1.7 研究的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应用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 |
2.1 名山体系确立的历史 |
2.2 山水审美的历程简述 |
2.3 山水审美的层次简述 |
2.4 山水审美主体及欣赏模式的相关理论评述 |
2.5 山水审美客体相关研究评述 |
2.6 山水诗文创作与山水审美关系评述 |
2.6.1 写形 |
2.6.2 传神 |
2.6.3 达意 |
2.7 山水审美绘画理论及相关研究评述 |
2.8 西方风景审美概述 |
2.8.1 西方风景画简述 |
2.8.2 西方风景欣赏研究评述 |
2.9 国内外审美价值识别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2.9.1 国内审美价值识别理论研究 |
2.9.2 国内审美价值识别实践 |
2.9.3 世界各国审美价值识别实践 |
第3章 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构建 |
3.1 我国传统山水审美特征阐释 |
3.1.1 山水与风景差异 |
3.1.2 山水审美中主体性显着 |
3.1.3 山水审美中情景交融的主客体关系 |
3.1.4 山水审美中以大观小的欣赏方式 |
3.1.5 山水审美中虚实相生的审美结果 |
3.2 我国传统山水审美的要素阐释 |
3.3 审美价值主客体及作用机制阐释 |
3.3.1 审美价值的主客体阐释 |
3.3.2 审美价值主客体作用模式阐释 |
3.3.3 审美价值主客体作用机制阐释 |
3.4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构建 |
3.4.1 名山风景区审美涉及的主客体要素及其关系 |
3.4.2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作用机制及层次 |
3.4.3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的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及其识别结果 |
3.5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的特征 |
3.6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与其余价值的关系 |
3.7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的基本原则 |
第4章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方法及指标构建 |
4.1 世界各国审美价值识别经验借鉴 |
4.1.1 世界遗产标准vii的借鉴 |
4.1.2 美国风景评估的借鉴 |
4.1.3 英国景观特征评估的借鉴 |
4.2 审美价值识别的关键步骤及识别方法 |
4.2.1 关键步骤 1——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 |
4.2.2 关键步骤 2——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 |
4.2.3 关键步骤 3——审美价值真实性完整性识别 |
4.3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总体描述 |
4.4 建立国家层面审美价值识别比较研究框架及审美区划代表名录 |
第5章 基于价值识别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 |
5.1 现状问题 |
5.2 基于价值识别的审美价值保护的关键步骤及方法 |
5.2.1. 关键步骤 1——基于审美价值识别确立保护对象 |
5.2.2. 关键步骤 2——识别保护对象的影响因素和敏感度 |
5.2.3. 关键步骤 3——制定保护与展示措施并开展监测 |
5.4 以两个案例阐释基于价值识别的审美价值保护关键步骤 |
5.4.1. 以泰山为例阐释关键步骤一——基于价值识别确立保护对象 |
5.4.2. 以九寨沟为例阐释关键步骤三——制定保护与展示措施 |
第6章 黄山风景名胜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 |
6.1 黄山历史与现状概述 |
6.2 黄山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 |
6.2.1 分析方法和技术路线 |
6.2.2 黄山诗分析 |
6.2.3 黄山游记分析 |
6.2.4 黄山图分析 |
6.2.5 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结论 |
6.3 黄山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 |
6.3.1 世界遗产组织的审美价值识别 |
6.3.2 美学专家的审美价值识别 |
6.3.3 规划管理者的审美价值识别 |
6.3.4 大众游客的审美价值识别 |
6.4 黄山审美价值总体陈述及对OUV的反思 |
6.5 黄山审美价值保护对象确立及影响因素分析 |
6.5.1 黄山保护管理现状问题 |
6.5.2 依据价值识别确立黄山审美价值保护对象 |
6.5.3 黄山审美价值影响因素识别 |
6.6 基于价值识别的黄山审美价值保护与展示措施 |
6.6.1 基于黄山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的保护措施 |
6.6.2 黄山审美价值环境载体保护措施 |
6.6.3 黄山审美价值体验载体保护措施 |
6.6.4 黄山审美价值解说教育与展示措施 |
6.7 新旧黄山审美价值保护措施对比及对现有规划的补充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我国传统山水审美的特点及要素 |
7.1.2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构建 |
7.1.3 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步骤及相关方法 |
7.1.4 基于价值识别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框架构建 |
7.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7.2.1 创新点 |
7.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扎根理论分析黄山诗部分过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现状及培育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旅游企业 |
(二)文化价值链 |
一、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现状及分析 |
(一)山水文化价值链的现状及分析 |
1.峨眉山的佛教文化价值链现状及分析 |
2.青城山的道教文化价值链现状及分析 |
3.都江堰的水文化价值链现状及分析 |
4.九寨沟的神文化价值链现状及分析 |
(二)人文文化价值链的现状及分析 |
1.武侯祠的三国文化价值链现状及分析 |
2.杜甫草堂的诗书文化价值链现状及分析 |
(三)民俗文化价值链的现状及分析 |
二、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培育思路 |
(一)培育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魂 |
(二)培育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形 |
(三)培育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言 |
(四)培育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行 |
(五)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创新 |
(六)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延展 |
总结 |
(一)尊重历史、尊重自然 |
(二)构建文化价值链的完整内容 |
(三)对文化价值链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延展 |
(8)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1 喀斯特景观 |
2 喀斯特景观美学 |
3 喀斯特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 |
1 喀斯特景观类型 |
2 喀斯特景观结构 |
3 喀斯特景观美学特征 |
4 喀斯特景观美学重要性 |
5 “中国南方喀斯特”喀斯特景观自然美 |
四、“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全球对比分析 |
1 石林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2 金佛山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3 武隆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4 施秉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5 荔波-环江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6 桂林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五、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谱系的完整性 |
2 “中国南方喀斯特”整体美学价值及贡献 |
3 “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地美学价值及贡献 |
4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其它世界遗产地美学价值与贡献 |
5 中国南方喀斯特其它潜在世界遗产地美学价值与贡献 |
六、结论与讨论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 |
2 “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全球对比分析 |
3 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旅游景介”汉英平行文本的比较及其翻译实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现状与研究价值 |
2.2 平行文本的比较研究与指导意义 |
2.2.1 平行文本的研究成果 |
2.2.2 平行文本对于旅游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 |
2.3 “功能加忠诚”原则对旅游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 |
2.4 平行文本与“功能加忠诚”原则指导下的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 |
第三章 汉英旅游景介平行文本的比较分析 |
3.1 平行文本简介 |
3.2 汉英旅游景介平行文本的分析和比较 |
3.2.1 言语层面 |
3.2.2 文本层面 |
3.2.3 文化层面 |
3.3 旅游景介平行文本比较分析小结 |
第四章 汉语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 |
4.1 删改原文浮夸表述,增强译文客观呈现 |
4.2 预防原文字面“死”译,强调译文意义传达 |
4.3 理解原文用词深意,选择译文贴近受众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C1 童话世界九寨沟 |
C2 天门山 |
E1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
E2 The Grand Canyon |
个人简历 |
(10)谢凝高:山水知音(论文提纲范文)
沐水临风遍访名山 |
山水情怀华章绽放 |
山水探美求质求真 |
风景探索学科交融 |
遗产保护传承文明 |
四、天下奇观—九寨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影地理学视域下张艺谋电影地理要素研究[D]. 王莉. 扬州大学, 2021(09)
- [2]鬼斧神工的“自然冰雕”[J]. 梁莹. 百科知识, 2021(02)
- [3]张艺谋武侠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 苏露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6)
- [4]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D]. 刘雅丽. 暨南大学, 2019(12)
- [5]NHK纪录片《中国风景奇观》口译实践报告[D]. 李远. 山西大学, 2017(03)
- [6]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D]. 许晓青. 清华大学, 2015(07)
- [7]四川旅游企业文化价值链的现状及培育思路[J]. 明光兰,邓清南,季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15(04)
- [8]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 仲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
- [9]“旅游景介”汉英平行文本的比较及其翻译实践应用[D]. 张双江. 福州大学, 2014(10)
- [10]谢凝高:山水知音[J]. 文爱平. 北京规划建设,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