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的民族植物学和文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王琛发[2](2020)在《地方文化生态之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植物文化与民族植物学的概念讨论》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生态是地方文化的基础,制约着构成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也影响了人们解释生活的语言观念。"文化"和"创意"既然都是本土资源,又是以产品作为载体、以地方为背景的无形资本,这类无形资本投资,只有依靠承载着本土历史文化的有形物质资源,例如植物资源与植物文化,才有更多可能保证地方产品因文化历史而增值,并由此带动资本来源环境的整体增值和扩大市场流动。至于地方上要如何才能处理好称之为"本土"的来源环境及其文化生态面貌,确保无形资本持续扩大积累与良性循环,则只能有赖各种学科充分的地方实践,以相关学术成果的发展与互动,去维持地方知识的普及与持续发展。
罗斌圣[3](2020)在《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的传统知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珠树属(Gaultheria)隶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是一类常绿灌木,果实为浆果状蒴果,外形与越桔属(Vaccinium)的蓝莓极为相似。白珠树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皆有分布并被广泛利用,在食品、医药、工业、生态、园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开发价值。根据前期的科学研究发现,该类植物含有具重要工业价值的冬绿油,以及许多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功效的生物活性成分。我国有多种白珠树属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并且有许多关于利用它们的传统知识。本研究利用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采用不同研究手段,对我国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的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白珠树属植物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美国、加拿大两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内容涉及到了药学、植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农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十分高效的成果转化率;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对白珠树属植物的研究较为单一和基础,主要集中于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未来需要把握好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强成果转化。2.通过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调查发现,白珠树属植物在云南资源量丰富。各民族对它的分类不仅有自己的认知,关于应用它的传统知识也非常丰富,涉及到了食用、药用、观赏和文化利用等方面。这些信息为白珠树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线索。3.对长苞白珠(Gaultheria longibracteolata)、五雄白珠(Gaultheria semi-infera)、红粉白珠(Gaultheria hookeri)、尾叶白珠(Gaultheria griffithiana)和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等5种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的果实进行了营养成分和代谢成分分析。长苞白珠和五雄白珠口感和营养价值较好,不仅宏量营养元素丰富,也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和前花青素。长苞白珠和五雄白珠还具有相似的代谢物组成,并且含有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较好的成分。表明这两种果实具有益于人体的膳食补充效果,具有开发潜力。4.利用植物代谢组学的手段对9种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进行药用功能方面的评价。依据全草的代谢物质谱数据,本研究尝试性鉴定了 11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曾被报道具有很好的抗炎、抗氧化功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些白珠树属植物所具有的药用功效和食用(茶饮)功能。通过对白珠苷的半定量分析发现:民族药滇白珠的根部具有最多的白珠苷,其次是果实、茎、叶;在不同种白珠树属植物对比中,滇白珠具有最多的白珠苷,长苞白珠、芳香白珠、尾叶白珠次之。依据全草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草地白珠和其他药用种的化学成分近似,可能具有药用功效;而五雄白珠的功效则还需要进一步科学验证。基于OPLS-DA分析的结果,本研究还尝试性鉴定出7个差异化合物,且这些化合物都曾被报道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药用的传统知识。5.长苞白珠(G.longibracteolata)是一种传统哈尼药,对它的传统用法和精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长苞白珠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多方面的用途。精油的分析结果表明,长苞白珠根、茎、叶三个部位的精油成分相似,水杨酸甲酯占90%以上。长苞白珠精油可以抑制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未显示抑制作用。水杨酸甲酯可能在其抗菌活性中起主要作用。因此,长苞白珠可以作为天然冬绿油的来源。本研究对云南产的部分白珠树属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当地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文化利用等价值。与白珠树属植物相关的传统利用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云南当地,白珠树属植物资源丰富,而我国的相关研究甚少。我们建议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白珠树属植物相关的研究中,发掘该类植物的潜在价值,既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又能为当地社区发展服务。
伊茹桂[4](2020)在《内蒙古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利用当地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了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利用当地药用植物及其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翁牛特旗4名民间蒙医提供了41篇自己配用的药方和常用药物179味,其中矿物药11味、动物药19味、植物药149味。在这些药物当中,从市场购入的药物共有100味,占全部药物的55.87%;从本地采集利用的药物共有79味,占全部药物的44.13%。民间蒙医对药物的命名以蒙药名为主,同时结合了药物的藏名和汉名。翁牛特旗民间蒙医对药用植物的传统利用知识包括对药用植物种类和药用部位的选择、药用功能与主治病症的认识及药用方法等方面。翁牛特旗4名民间蒙医所利用当地药用植物共有69种1亚种2变种,隶属于39科65属。在药用部位的选择上,当地民间蒙医主要选择全草类作为药用,其次选择果实及种子类、根及根茎类和花类,甚少选择乳汁类和皮类。民间蒙医对当地植物药用功能与主治病症的认识较为全面。4名民间蒙医提供了13种植物的药用功能方面的信息;10种植物的主治病症方面的信息;49种植物的功能与主治方面的信息。当地民间蒙医对药用植物的炮制加工和用药方法以便为主,且蕴含着一定的民族特色。本文引用Sorenson相似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对不同民间蒙医之间药用植物种类的相似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名民间蒙医对当地药用植物的选择及利用具有一定的差异。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利用当地药用植物传统知识与蒙药、中草药和药典记录的相关性对比结果表明,在72种当地药用植物中63种植物被蒙药所记载,68种植物被中草药所记载;在《内蒙古植物药志》上记载的植物有69种,在《中华本草蒙药卷》上记载的植物有47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记载的植物有34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草药和蒙药相关文献上都有记载的植物共有28种。民间蒙医所药用植物中的大蓟(Cirsium setosum)、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莲(Nelumbo nucifer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波叶大黄(Rheum undulatum)、龙葵(Solanum nigrum)和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等9种植物未被蒙药所记录,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莲(Nelumbo nucifera)和波叶大黄(Rheum undulatum)等4种植物未被中草药所记录,这些植物可为寻找新的传统植物药提供线索。
周泽建[5](2020)在《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是一种珍贵的民族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药材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的采集方式使走马胎野生资源面临枯竭危险,迫切需要加强走马胎植物保育和栽培种植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走马胎为灌木植物,常生于林下阴湿地方,适于林药复合种植栽培,其中光照条件、植物化感作用和复合种植结构等是影响其生长与药用活性成分积累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以走马胎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的生长状况、生理生态特性与活性成分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走马胎资源状况开展民族植物学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走马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及全株用于祛风补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外敷治痈疖、溃烂等病症治疗,对恢复疲劳、活血、行血等具有很好的功效;同时兼有茶用和观赏价值。(2)市场出售的走马胎药材大部分来自于野生植物资源,且走马胎植物资源数量呈减少趋势。2.植物化感作用影响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利用走马胎复合种植相关的植物落叶浸提液开展植物化感作用对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桉树(Eucalyptus robusta)落叶浸提液对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其不适宜进行林药复合种植。(2)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浸提液对走马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说明两个树种可以用于林药复合种植。3.光照条件影响走马胎植物生长、生理生态特性及活性成分利用走马胎盆栽苗木进行遮阴(光照强度)和覆膜(光质)处理,开展不同光照条件下走马胎苗木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光强与光质显着影响走马胎植物生长。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走马胎苗木的株高、基径、生物量呈上升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走马胎苗木的株高、基径、生物量最大,且与其余光质处理组合存在极显着差异。综合分析表明,弱光条件(20%)和白光条件下,走马胎产量最高。(2)走马胎苗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强度降低呈增加的变化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走马胎苗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最高。说明走马胎可以通过增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来提高对林下光照的利用率。(3)走马胎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随光照强度增大呈增加的变化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相对较低。说明走马胎在强光逆境条件下可以通过调整抗氧化酶活性来减少氧自由基的损害,以维持其正常生长。(4)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走马胎岩白菜素、百两金皂苷A、总皂苷及总生物碱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白光处理条件下,走马胎活性成分含量最大。随着走马胎植物生长发育,其活性成分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说明弱光条件和白光均能促进走马胎活性成分的积累,提高走马胎药材质量。4.林药复合种植影响走马胎植物生长、生理生态特性及活性成分林药复合种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林药复合种植对走马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森林郁闭度增大,走马胎植物的株高、基径、叶片数、根长、生物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在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时,选择适当林型和适度遮阴,有利于走马胎生长和提高产量。(2)随着林下光照强度减弱,走马胎叶片的SOD、POD、CAT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走马胎在强光照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SOD酶活性减少O2-积累,提高POD与CAT酶活性,减少H2O2的积累,避免自身的损害。(3)林药复合种植对走马胎活性成分含量具有显着性影响。随着森林郁闭度增大,走马胎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能促进走马胎活性成分的积累。(4)随着植物生长季节变化,走马胎活性成分含量逐渐增加,10月份达到最大值,说明走马胎最佳采摘时间是10月底,证实了民族传统采药时间的合理性。本研究阐明了走马胎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验证了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走马胎生长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当地居民走马胎植物田间栽培与林药复合种植,提高走马胎产量与质量,增加林农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邱涛[6](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方琼[7](2020)在《湖南江华瑶族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认为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瑶族自治县,适宜的气候孕育了富饶的植物资源,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形成了与传统植物利用相关的丰富的生态知识和文化。然而,当前对于瑶族的研究集中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人文学科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限于药用植物,鲜少有对瑶族其他传统植物利用的研究;研究的地点集中于广西金秀、恭城大瑶山等地,少有的对江华瑶族的研究只涉及端午药市。与此同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江华瑶族文化却正遭受着来自经济发展、现代生活方式变迁、民族融合等各个方面前所未有的冲击,抢救和保护优秀的江华瑶族传统生态知识已刻不容缓。因此,本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传统利用的植物进行调查和研究,旨在摸清江华瑶族传统植物利用的本底,抢救性地记录即将失传的传统生态知识和文化。本研究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市场调查法、滚雪球法开展民族植物学田野考察,共采访95位介于20-87岁之间的江华瑶族同胞。经过分类学鉴定和数据整理获得民族植物学编目。通过统计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江华瑶族传统利用的植物536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有 192科360属。(2)药用植物122科296属394种,草本植物为220种,占总种数的55.84%;43.91%的植物全草可全草入药,跌打损伤药和清热解毒药各占34.52%、32.99%;并记录了 15种江华瑶族常用药浴植物配伍。(3)野生食用植物48科80属1 19种,其中果实类48种,占总种数的40.34%;利用方式以直接食用为主,其次是炒食、煮、酿酒、泡酒;饥荒时期蕨类的根状茎是重要的淀粉来源。(4)野生观赏植物44科61属78种,主要为观花、观姿植物;木本植物占59种,其中乔木34种,达总种数的44%。木本植物为主,其树形优美,枝繁叶茂既可观姿又可观花,观赏植物同时具有其他用途和生态美学价值;(5)染色植物9科9属9种,其中5种通过浸泡熬煮等对食品染色,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染色的粑粑常温下可保存40天以上。(6)材用植物25科37属60种,可用来做建筑、家具、农具和生活器具;壳斗科木材致密,是优良的用材类树木;最常用的材用植物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 Shaw)种子制成的桐油有助于防止腐蚀和虫蚁损坏。本研究的结论是:(1)江华瑶族传统利用的植物资源丰富,可分为药用植物、野生食用植物、观赏植物、染色植物、材用植物等五大类;(2)药用植物传统利用的瑶医药体系独特,江华瑶族民间全民用药、药材多为草本、全草入药、多用鲜药;江华瑶族通过洗药浴预防和治疗疾病,产妇和新儿进行产后药浴以增强抵抗力。药浴无固定配方;(3)可入药的野生食用植物占总种数的一半以上,潜在药用价值较高,可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开发养生保健产品;(4)染色植物主要用于食品染色,染色有利于增香、延长食品保鲜期,上色深浅与染色时间和温度相关;(5)江华瑶族传统植物利用有一物多用的特点,既可药用,又能食用,还能做材用,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美学价值;(6)江华瑶族传统植物利用相关生态知识丰富多样,与植物相关的传统生态知识面临丧失的威胁,急需科学地记录、保存、继承和保护。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在于:(1)对江华瑶族传统植物利用进行全面的民族植物学研究,首次调查整理了江华瑶族常用观赏植物、染色植物及其染色工艺、材用植物及其制品,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2)对瑶族民间包括端午药市在内的药用植物进行整理,扩充江华瑶族药用植物研究,记录了常用的药浴植物配伍;(3)抢救即将失传的与传统植物利用相关的生态知识、技术和文化,尽可能多的保护和保存植物遗传资源;(4)从传统植物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中借鉴经验,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推动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谷荣辉[8](2019)在《中国乡土树种元宝枫的化学成分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元宝槭(Acereruncatum Bunge),常称元宝枫,是械树科(现并入无患子科)槭属的多年生落叶乔木,自然分布于我国北方。因其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己在神州大地上被广泛栽培,并且在东亚、欧洲以及北美也有引种栽培。元宝枫不仅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我国多地的乡土树种,与原产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相适应,是当地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宝枫叶自我国古代以来便是珍贵茶品——枫露茶的原料,现代更是被开发成多种速溶茶、保健茶;在我国北方多个地区,当地人有直接炒熟食用其果实(种子)的传统,现在其种子油已是国家卫生部(现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可的食用油资源。元宝枫叶在我国民间也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冠状动脉硬化以及心绞痛等疾病,且多部医药典籍均记载元宝枫叶和根具有祛风除湿、治疗腰背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元宝枫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抑制脂肪酸合酶等活性,元宝枫油也具有抗肿瘤和抑菌活性。基于元宝枫以上的重要价值,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14]68号)倡导加快元宝枫等木本油料树种资源普查、扩大种植面积,推动其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虽然己有科研工作者对元宝枫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开展过相关研究,但是当前对元宝枫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对元宝枫在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现状以及当地人利用元宝枫的传统知识调查不完整;元宝枫叶药食两用的具体物质基础仍有待深入了解;元宝枫不同部位代谢成分、生物活性的差异性和关联性缺乏研究;不同地区元宝枫种子成分和活性的异同鲜有报道(尤其是提取油后的残渣)。因此,本课题采用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植物化学、植物代谢组学以及药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对元宝枫开展研究,包括:调查元宝枫利用的传统知识以及资源现状;探究元宝枫叶的化学成分·,全面了解元宝枫代谢成分以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分析不同地区元宝枫油的成分及含量差异;探究种子残渣的化学成分以及种子(油和残渣)的抗肿瘤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本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对我国吉林、内蒙古、陕西和甘肃等地区的50个村寨(或保护区)开展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调查。结果表明:元宝枫在内蒙、甘肃、陕西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当地人(特别是蒙古族、白马藏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利用元宝枫的传统知识,包括观赏、药用、食用、薪柴与建材等用途以及文化利用,在当地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元宝枫的生长环境多样化、野生资源在各地区分布不均衡、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虽然人工栽培面积逐渐增加,但是仍需加强对元宝枫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2.开展了元宝枫叶的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多种色谱分离纯化手段结合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和文献数据,从元宝枫叶中初步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2)、山奈酚-3,7-di-O-α-L-吡喃鼠李糖苷(3)和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4),其中,化合物3在该植物中首次报道。分离获得的化合物多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1-3),化合物4更是具有多种活性,为元宝枫叶的传统药食用途提供了依据。3.构建了包含385个化合物的槭属化合物库。利用UPLC-QTOF-MS技术并结合Progenesis QI组学数据处理平台,全面分析了元宝枫的代谢成分,获得不同部位的标识性化合物。对元宝枫代谢成分进行鉴定,从中共鉴定了98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苯丙素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其中有63个是首次在元宝枫中报道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枝、皮和根的成分差异不大,叶和果的代谢成分差异明显;进一步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以及S-plot分析,从不同部位中鉴定了 52个潜在的标识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各部位成分差异的主要贡献者。4.对元宝枫不同部位进行抗氧化、抗肿瘤活性比较,筛选潜在的活性标识物。元宝枫不同部位(叶、枝、皮、果和根)的80%甲醇提取物均表现有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但树皮的活性更强。利用OPLS-DA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得分(VIPscore)筛选出树皮中12个潜在的活性标识物,其中catechin、procyanidin B2/B3及procyanidin C1/C2是对树皮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贡献最大的3个活性标识物。5.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研究不同地区元宝枫种子油(ATO)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差异,同时分析种子残渣的化学成分。从我国东北至西北方向采集的12份元宝枫种子的出油率存在明显差异(7.27%~35.05%)。利用GC-MS技术从种子油中鉴定了 9个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豆蔻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6-十八碳烯酸、花生酸、芥酸、反式神经酸以及神经酸,其中豆蔻酸、油酸、亚油酸和反式神经酸是元宝枫油中的主要脂肪酸。反式神经酸在元宝枫油中属首次报道,其含量在采自北京紫竹院的样品中较高(10.08~13.37%),其次为采自内蒙古敖汉旗大黑山的样品(11.14%);神经酸在这两个地点的样品中也具有较高含量,分别为(7.08~14.86mg/μL ATO)和(7.87 mg/μL ATO)。利用UPLC-QTOF-MS技术首次分析了种子残渣成分,从中鉴定15个化合物,其中8个首次在元宝枫中报道。6.对元宝枫种子油和种子残渣提取物(ASR)进行抗肿瘤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不同地点的ASR对人类结肠癌细胞(SW-480)、乳腺癌细胞(MCF-7)、肺癌细胞(A-549)以及肝癌细胞(SMMC-7721)均具有细胞毒性,特别是对SMMC-7721的活性较强(IC50 29.46~52.55μg/mL),ASR的细胞毒性明显强于ATO。ASR对AChE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IC500.12~0.23μg/mL),而且明显强于ATO的抑制活性。本研究将多学科现代技术手段用于传统知识的验证和评价,是现代民族植物学的又一次实践,也是采用民族生态学手段研究传统知识与生物资源利用的重要课题。对元宝枫的传统知识和自然资源现状开展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调查,并利用科学实验对元宝枫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评价,验证了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丰富了元宝枫的传统用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知识,有利于提升人们对元宝枫及产业的认识,有利于人们对优质元宝枫种质资源的选择,有利于指导元宝枫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证实元宝枫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优良树种,为元宝枫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裴盛基[9](2019)在《茶文化与民族植物学》文中指出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从历史角度看,茶被西方人称为"一片东方小树叶",它直接影响了中国国运的兴衰和社会发展。民族植物学为茶文化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栽培茶的起源、茶的传统知识和茶的信仰文化与传播文化等,是进行茶文化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李娜[10](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二、茶的民族植物学和文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的民族植物学和文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2)地方文化生态之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植物文化与民族植物学的概念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概念讨论之一:文化产业 |
二、概念讨论之二:地方植物文化 |
三、概念讨论之三:民族植物学 |
四、结语 |
(3)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的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民族植物学与民族生态学概述 |
1.3 白珠树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
1.4 植物代谢组学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白珠树属植物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 数据来源于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的传统知识调查 |
3.1 调查方法与调查选点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五种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果实的食用价值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产白珠树属不同种类的药用价值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哈尼族药用植物长苞白珠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参与的学术交流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内蒙古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利用当地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药用民族植物学 |
1.2 传统医药知识 |
1.3 药用民族植物学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内蒙古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
1.5 翁牛特旗蒙古族传统医药发展概况及研究意义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土壤 |
2.2.4 水文 |
2.2.5 植被 |
2.3 翁牛特部历史源流 |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拟解决的问题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研究 |
4.2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
4.2.1 关键信息报告人的选择 |
4.2.2 关键人物访谈法 |
4.2.3 参与式观察法(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
4.2.4 证据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
4.2.5 民族植物学访谈调查点 |
4.2.6 民族植物学编目法 |
4.3 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es)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常用的药物及配方 |
5.1.1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常用的药物分类、来源与命名 |
5.1.2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常用的药物配方与作用 |
5.2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利用当地药用植物传统知识 |
5.2.1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传统利用的当地药用植物种类组成 |
5.2.2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传统利用的当地药用植物药用部位 |
5.2.3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传统利用的当地药用植物功能和主治 |
5.2.4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传统利用的当地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和药用方法 |
5.3 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利用的当地药用植物与蒙药、中草药和药典记录的相关性分析 |
5.3.1 药用植物种类的相关性 |
5.3.2 药用部位的相关性 |
5.3.3 药用功能和主治的相关性 |
5.4 不同民间蒙医药用植物知识的对比研究 |
5.4.1 不同民间蒙医利用的当地药用植物种类比较 |
5.4.2 不同民间蒙医共同使用的当地药用植物 |
5.4.3 不同民间蒙医非共用的当地药用植物 |
6 讨论 |
6.1 传统知识的传承 |
6.2 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 |
7 结论 |
7.1 民间蒙医药用植物及其传统利用知识 |
7.2 民间蒙医传统药用植物知识的对比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5)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民族植物学 |
1.2.2 林药复合种植研究 |
1.2.3 走马胎植物研究 |
1.2.4 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走马胎植物资源利用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地区概况 |
2.3 调查方法 |
2.3.1 文献法 |
2.3.2 田野调查法 |
2.4 种子、凭证标本的采集与资料整理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走马胎资源分布 |
2.5.2 走马胎植物资源的民间利用 |
2.5.3 野生走马胎植物资源 |
2.5.4 广西走马胎植物栽培 |
2.6 小结 |
第3章 走马胎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走马胎种子萌发 |
3.3.2 走马胎幼苗生长 |
3.3.3 走马胎生长指标的化感效应指数分析 |
3.3.4 化感作用分析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走马胎植物生长状况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走马胎植物生长发育 |
4.3.2 走马胎植物生长动态 |
4.4 小结 |
第5章 走马胎植物生理生态特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走马胎叶面积指数 |
5.3.2 走马胎叶片叶绿素状况 |
5.3.3 走马胎叶片抗氧化酶体系 |
5.4 小结 |
第6章 走马胎药用活性成分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走马胎药用活性成分动态变化 |
6.3.2 走马胎成熟植株的药用活性成分 |
6.4 小结 |
第7章 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7.1 光照强度影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1.1 绿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1.2 白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1.3 蓝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1.4 红光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2 不同光质影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2.1 相对光照强度10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2.2 相对光照强度6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2.3 相对光照强度4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2.4 相对光照强度20%条件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3 林药复合种植影响下走马胎植物生长与活性成分相关性 |
7.4 走马胎活性成分与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 |
7.4.1 光照条件影响下走马胎活性成分与抗氧化酶相关性 |
7.4.2 林药复合种植影响下走马胎活性成分与抗氧化酶相关性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主持的项目 |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
民族植物学 |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
藏区概况 |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
藏药的发展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湖南江华瑶族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瑶族研究进展 |
1.2 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民族 |
2.2 研究地区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江华瑶族药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 |
3.1 江华瑶族药用植物多样性 |
3.2 江华瑶族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 |
3.3 江华瑶族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 |
3.4 江华瑶族药浴植物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江华瑶族野生食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 |
4.1 江华瑶族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 |
4.2 江华瑶族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部位 |
4.3 江华瑶族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方法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江华瑶族观赏植物多样性 |
5.1 江华瑶族观赏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
5.2 江华瑶族观赏植物的类型与用途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江华瑶族其他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 |
6.1 江华瑶族染色植物 |
6.2 江华瑶族材用植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加会议及考察情况 |
(8)中国乡土树种元宝枫的化学成分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2 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概述 |
1.3 槭属植物的研究概述 |
1.4 元宝枫的研究进展 |
1.5 植物代谢组学概况 |
第二章 元宝枫的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地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元宝枫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元宝枫不同部位代谢成分及活性研究 |
4.1 仪器和试剂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元宝枫种子成分及活性研究 |
5.1 仪器和试剂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10)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1.概念界定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 |
3.研究目标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
结论 |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
4.用作喻体的葡萄 |
结论 |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
3.石榴的文化意蕴 |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
(1)唐诗中的山石榴 |
(2)唐诗中的海石榴 |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
(2)唐诗的石榴专咏 |
①榴锦、红榴别称 |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
结论 |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
结论 |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
结论 |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
1.昆仑儿的木绵裘 |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
(3)生活中的木绵衣 |
结论 |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
结论 |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
3.南方的蔗糖交易 |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
结论 |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
1.唐文中的菩提树 |
2.唐文中的道树 |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
1.唐诗中的觉树 |
2.唐诗中的菩提树 |
3.唐诗中的菩提 |
4.唐诗中的道树 |
5.唐诗中的菩提子 |
结论 |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
1.高远林、坚林之称 |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
3.鹤林(鹤树)之称 |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
(2)唐诗中的七叶树 |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
1.唐诗中的娑罗 |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
3.唐诗中的“宝树” |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
结论 |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
(三)贝多异名辨析 |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
2.贝多的三花之称 |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
2.唐诗的三花题咏 |
3.唐诗的多罗书写 |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
1.唐文中的贝叶 |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
2.唐文中的三花 |
3.唐文中的贝多 |
4.唐文中的贝树 |
结论 |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茶的民族植物学和文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地方文化生态之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植物文化与民族植物学的概念讨论[J]. 王琛发. 贵州民族研究, 2020(12)
- [3]云南产白珠树属植物的传统知识研究[D]. 罗斌圣.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2)
- [4]内蒙古翁牛特旗民间蒙医所利用当地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D]. 伊茹桂.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林药复合种植走马胎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D]. 周泽建.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7]湖南江华瑶族民族植物学研究[D]. 方琼.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 [8]中国乡土树种元宝枫的化学成分及代谢组学研究[D]. 谷荣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9]茶文化与民族植物学[J]. 裴盛基. 科学, 2019(02)
- [10]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