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组建民营银行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吴頔[1](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菩提(Budi Kristanto)[2](2020)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现代化一词,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整个世界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至今已经持续了2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现代化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由于国与国之间在历史传统、基本国情、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所践行的道路和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作为重要的区别之一,现代化道路可以分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构成了两条发展道路的比较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新局面,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印尼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有相似之处,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现代化起步较晚。16世纪末沦为荷兰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独立初期,以苏加诺为首的印尼政府采取激进的非殖民化措施,导致政治动荡,经济秩序混乱。1965年苏哈托政变上台后,一方面,采用高压手段,打压政治异己,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宗教等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使印尼经济较快增长,贫穷人口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印尼的现代化道路,经过数十年现代化建设的积累,目前,印尼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位居东南亚国家前列。本文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和印尼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对两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相互借鉴,为两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就相似之处而言,中国和印尼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指引发展方向、高效而权威的政府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就不同之处而言,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印尼早在世界经济大融合时期就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而印尼在1988年1月苏哈托倒台以后逐步过渡为典型的多党制国家;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印尼的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两国相比较的结果证明,中国地域更广,人口更多,国情更复杂,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也最显着,因此,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成功与挫折更具有典型意义,更值得包括印尼在内的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迎头赶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为此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此外中国共产党强调多领域协调发展,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指引,凝聚起现代化建设磅礴的精神力量。
秦锴[3](2020)在《国企控股民企:纾困背后的职能转变 ——以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鉴于国有资本的双重属性和国有企业的多重功能,为提升国企效率和效益,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由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机制和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可以使各层级、各类别的国有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能,更好的在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两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2018年资本市场上爆发大规模的民企流动性危机,为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央及地方政府频繁出台多项政策以纾解民企困境。各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以债权和股权等多种方式帮助民营企业化解流动性风险,在纾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关于纾困对象选择是否合理以及国企能否有效管理纾困对象的质疑。然而在深入分析纾困案例之后可以发现,在本次国企纾困民企的行动背后,国企的管理职能正在转变。本文以国企纾困民企事件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分析国企深圳投控纾困供应链龙头民企怡亚通的案例,探究国企职能的变化。文中主要从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的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入手,结合其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探讨深圳投控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管理职能转变。研究发现:本次深圳投控选择怡亚通作为纾困对象,根本原因在于深圳投控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需求以及对供应链管理行业前景的看好,体现出深圳投控作为一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坚持市场化原则的投资运营方向;此外,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后,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缓解怡亚通的流动性风险,但并未过度参与怡亚通的日常经营及管理决策,种种迹象显示出深圳投控在监督管理下属国有企业时“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督管理职能的转变。
潘倩[4](2020)在《恩施州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民营企业是市场中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主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扩大我国人口就业、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但是值得重视的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融资难和融资渠道窄的问题,导致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不足,特别是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在新常态背景下,恩施州民营经济面临着越来越紧张的金融束缚,金融缺失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不能对民营企业融资的路径进行优化和改善,恩施州的民营企业难以健康正常发展,如何让金融服务有力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相结合,以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顺序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了恩施州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和原因以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通过恩施州民营企业的相关统计资料、问卷调查资料及金融机构相关内部资料为数据支撑,分析恩施州民营企业的整体融资及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概况,发现融资需求及金融支持供给之间的矛盾体现在融资需求和供给的总量矛盾、结构矛盾。最后提出恩施州民营企业融资优化和金融支持的路径选择,即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地方金融活力、强化直接融资渠道、加强企业自身活力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范倩倩[5](2020)在《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演进及适应性效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2006年,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由此展开。截止到2019年12月底,河北省已成立包括总行和分支机构在内的村镇银行312家,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河北省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重要机构,满足了当地农户的多种金融需求,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随着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逐渐成熟,与其相配套的国家和河北省出台的村镇银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制度的变迁带来了村镇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在村镇银行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可能更关心的是这种快速发展是否是健康的发展,能否持续下去,村镇银行在政策的指引下能否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演进与变迁的效果如何决定了河北省村镇银行能否长期、稳定发展,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对服务“三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诺思提出的制度“适应性效率”为视角,通过分析河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与河北省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是否相协调来探索村镇银行制度是否具备适应性效率,进而判断河北省村镇银行是否能长期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在对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及适应性效率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农村金融理论、适应性效率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对国家以及河北省出台的与村镇银行有关的政策进行梳理,从制度需求背景、制度供给、制度执行效果三方面分析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的高低。第三,构建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用因子—弹性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的高低。第四,通过分析发现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较低,究其原因与外界环境、村镇银行制度本身以及自身方面有关。第五,针对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较低的原因,在构建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动态机制的基础上,为提高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提出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从总体来看适应性效率是较低的;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水平降低导致其制度适应性效率较低;村镇银行经营效率低是制度适应性效率低的体现。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制度适应性为视角,运用诺斯的“适应性效率”理论,从单一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进行研究;构建村镇银行适应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村镇银行适应性性效率进行动态的量化分析;构建伴随农村小微资金需求变化的动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成长机制。不足之处在于对村镇银行的调研没有做到全覆盖,研究所得结论的代表性还有待提高。
翁玉玲[6](2019)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内容,其内涵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人本主义”理念和制度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法治是符合国际人权公约、国际劳工标准和我国劳动法价值原则,可促进劳资平等博弈、公平共享、分配正义,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法律运行、社会秩序形态。鉴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资方行使经济自由、管理权利、用工自主权的主要形式,与劳动者、劳动关系、劳动者权利(劳权)是不可分割、一体两面的关系,本文基于劳资均衡、分配正义、公平和谐的价值理念,厘定并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劳动法治问题,是以劳资均衡为目标,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否、应否、如何接受劳动法治干预、调整问题的探讨。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视域下劳动法治问题,既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也有中国问题的个性、特殊性:宏观层面,源于(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理念、制度、机制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发展的滞后;中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发展的脱节,甚至都没有形成劳动法治的问题意识、价值目标;微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劳资关系的失衡,劳资关系公平度、和谐度较低,权利争议频发,利益争议更难解决等。具体而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研究背景、问题指向,主要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严重滞后、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先行、片面引进了发达国家对劳动用工关系的“先进管理经验”。第二,在缺乏劳动法有效约束、缺乏劳动法治制约的情况下,企业用工模式先行一步进行了科学化、技术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而劳动、经济政策实施中忽视了对社会公正、底层劳动者利益的考虑。企业层面的劳资关系由此显着失衡、扭曲,形成了深层次、结构性、普遍性、持久性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资方的经济自由和产权,与劳方的经济自由和劳权,如何能够均衡配置、平等共治、公平共享、分配正义的关系、结构和“企业政体”、“运行模式”,是本文预设的目标模式。本文以“范畴与问题概述——市场经济国家共性、普遍性问题——解决共性问题的价值论与方法论——我国相关问题的特殊性——特殊性所反映的具体法律制度问题(包括用工管理的平衡规制问题、劳资合作管理的平等自治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第一章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劳动法治问题。本文基于劳资均衡、分配正义、公平和谐的价值理念,厘定并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劳动法原则和精神是否得以实现、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能否得到充分保障,目的性权利应否、如何通过工具性权利加以实现,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实现劳资当事人相对均衡的博弈与合作,进而实现劳资分配正义、劳动关系公平和谐等劳动法治问题。本章概括了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的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全球一般性问题和中国特殊问题。第二章是对各国企业劳动法治的普遍性问题的探讨。由于雇主立场与劳动保护立场的对立性,各国企业劳动法治呈现劳资竞争互动的发展路径,劳资之间的竞争互动系普遍性问题。此部分系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化历程和秩序演化规律的论述。此部分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受现代劳动法约束、劳动法治化的历史过程以及相关逻辑规律。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管理与调整历程,相互竞争、相互妥协、经济效率价值优先三个阶段,从企业管理与法治竞争、互动,到走向融合,经历了雇主、工会调整,再到当前的劳资共同调整。发达国家劳资互动历程的重要启示在于,劳动法治干预具有必要性和阶段性,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质上就是资本主导的内部市场化,当前发达国家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个性化”发展,正好印证了其再次法治化需求。第三章是企业劳动法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与法理逻辑,是有关市场经济国家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论、主要制度的阐述。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化的制度安排与逻辑:其一,劳资公平合作、劳资优质均衡的价值目标,以及产权与劳权、劳资合作的法理逻辑。其二,关系结构。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企业管理权、用工自主权、人力资源管理权,与集体劳权、集体劳动关系被迫形成了伴生关系,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集体劳权、劳动法治逐步形成了关联性、对应性。其三,制度需求。主要包括:劳资分配正义的制度需求;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竞争的制度需求。其四,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劳资共治的理念与制度;“刚性”的基本劳权保障与资本的理性妥协机制相结合;资本管理中劳动者力量扶持机制的重要性;社会保护与经济促进平衡兼顾的制度安排。第四章是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即资本单边主义。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特殊性问题,在于缺乏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治的有效干预、调整,也缺乏有效的力量均衡机制,更缺乏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管理的“理性化”、“自觉化”妥协。首先,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资本单边主义进行实证考察,企业层面劳动法治的现状,发现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公平、正义与“制度襁褓”、企业文化等存在密切关联。其次,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其他国家不同,是缺乏劳动法治干预的背景下,对西方先进管理技术的单边引入、单边发展。最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殊的“政、资、劳”关系,使得这种单边主义的管理更加突出。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重商主义战略下,劳资愈发失衡,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迫切需要进行法治化、现代化转型。由于地方政府的救济联邦主义、重商主义,劳动关系形成了“政府征收苛重,资方利润挤占工资”的劣质均衡。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的特殊问题,与市场经济、法治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劳资关系转型以及劳动法治理念、政府角色等存在密切关联。第五章是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平衡规制问题。本章是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相关立法、法律实施现状、制度缺陷和制度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法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劳动标准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分析我国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上的问题。其次,研究企业管理权立法规制中的制度需求,认为我国劳动法律在企业用工管理的规制存在规制失衡的问题,一方面,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审查、企业惩戒权、劳动者救济权方面的规制或保护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劳动法律由于长期形成的父爱主义管制原则,部分用工保护过于严格,导致企业以科学、灵活的管理手段绕过劳动法的监管,严格的用工规制产生“逆向激励”的反效果。最后,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的平衡法治内涵、理念、目标,通过对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的刚性保障的加强,以及对其他劳动权益的弹性自治,分析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的平衡规制。同时,分析父爱主义管制的适用限度、公法与私法协调的法理与现实、国家责任与企业责任的区分。第六章是我国企业劳资合作管理方面的平等自治问题。本章从促进劳资合作、均衡、公平、自由角度研究劳资合作管理中的具体制度缺陷、“劳工四权”的实现状况以及劳动法治理念、制度环境问题与制度需求。第一,承接上一章中关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平衡规制”的讨论,进一步论述劳动关系管理规制中的劳资自治的边界,进而提出劳资合作共治的现实与制度需求。第二,探讨劳动者民主参与制度的立法问题,以及实质落实该项制度的法治条件、实施原则。第三,分析我国劳动力量扶持机制的缺失及构建问题,分析工会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发挥问题,以及对工具性权利、劳动者代表制度确立、落实的制度需求,具体包括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机制、劳资分配正义的理念、资本妥协让步的压力机制、劳动者市场议价力的提高。第四,研究劳资均衡、劳资合作理念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融入的必要性。第五,分析我国企业法与劳动法在劳动保护规定中的冲突、衔接问题,以及我国企业法中对工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的规范缺失问题,同时,借鉴域外企业立法经验,研究企业法与劳动法在整体制度、价值取向上的冲突问题与衔接。试图通过以上制度理念的调整和相互衔接与合作,实现劳动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平衡。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在企业组织体系、生产过程中,劳动权与资本产权是一对耦合的、对称的合作关系,两者之间的平衡,符合人权、法治社会和企业竞争发展的制度需求。第二,经济体制、法治社会转型期间,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单边主义”是微观劳动关系矛盾的重要原因。第三,劳动法父爱主义管制将促进用工管理实践基于资本逐利性的“逆向激励”,加剧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偏离。第四,劳动权益的刚性保障、公权力的合理发挥、企业内部理性合作意识以及有效的资本妥协让步机制是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化的制度需求。基于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本文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以平衡法为原则,以底线性、合理性为限度,适度考虑严格规制对企业的“逆向激励”效果,完善劳动法律的刚性、强制性保障,对资本单边主义进行限制。包括劳动基准立法、执法的全面性、切实性,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必要性限制。其次,有必要加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关于劳资分配正义理念的软约束,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劳动保护要求。最后,在保障底线性劳动条件的基础上,应当通过资本妥协的压力机制的实质构建,提高劳动者的市场议价力,“扶持”劳动者与资本对抗、博弈、协商的力量,推进劳动者利益代表机制的合法化、正规化,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理性妥协,从而促进劳资合作与共治。
张亮[7](2018)在《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与纵向一体化的选择 ——基于双边市场结构的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民用民航业这一传统的垄断特征突出、网络经济特点明显、资本门槛较高的行业,迎来了一批新的“轻资产”进入者。携程网收购东方航空10%股权,艺龙网、去哪网等机票销售平台企业,纷纷提出成立航空公司的计划,顺丰速运成立了顺丰航空,圆通快递已开始筹建圆通航空。此时,以旅行社为基础成立的春秋航空,以包机服务代理发展而来的吉祥航空,已经持续快速发展了十余年时间,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果。随着双边市场理论的发展,这些企业都可以归纳为平台企业,这些现象也可以归纳为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并实施纵向一体化的问题,并进行探讨。平台企业的进入,与国内外民用民航业规制放松有关,也与我国航空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有关。这些外部因素,是产生现象的必要条件,但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航空公司普遍抵制并排挤的情况下,平台企业不仅存在而且得以持续发展,无法回答为什么平台企业的进入是成功的,而非平台企业,如鹰联航空的进入是失败的,也无法回答,这种成功是否具有定量化的结论,各因素之间是否存普遍的在内部联系等。对平台企业的进入,民航业内仍然把他们视为个案进行解读。春秋航空的成功解读为低成本策略和领导人个体能力的成功,把携程网的行为解读为航空公司压缩代理人市场空间后的妥协行为。在理论研究上,虽然可以从企业边界理论、纵向关系理论、双边市场理论、民航业规制理论等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找到答案,但就这一现象的针对性和解释力也存在着明显欠缺。本文将平台企业“进入——实施纵向一体化”这一过程,进行分析。对背景和案例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宏观和微观、外部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相互有效整合的分析框架,从而回答为什么有些平台企业选择进入民航业,而有些平台企业选择不进入或在狭小的范围内有限介入,部分回答了为什么有些平台企业进入后经营不善等问题。构建了平台企业“进入——选择纵向一体化——考虑到市场结构的纵向—体化”三阶段的博弈分析模型。通过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构造为市场规模指标和利润率平衡指标,展开对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前的分析,到进入后与航空公司的博弈,以及到实施纵向一体化后的博弈,再到与未实施纵向一体化的比较,最后将市场结构因素融入到博弈模型中,构建起了基于不同市场结构,而对应选择行为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过程,较为清晰的回答了航空公司为什么普遍排挤平台企业,为什么在航空公司普遍排挤且能决定平台企业利润水平环境下,仍然存在平台企业,平台企业为什么选择纵向一体化策略,纵向一体化策略是否有效,以及在寡头垄断和垄断结构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策略是否仍然有效等问题。最后,构建了对平台企业纵向一体化实施效果进行检验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纵向一体化过程,结合民航业经营特点,构造成了“平台协同能力”因子,将纵向一体化过程指标化和客观化,将该指标与企业经营财务指标有机融合,形成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进行赋权处理,从而使得对航空公司基于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效果进行检验成为可能。博弈模型和检验模型的论证结果显示,平台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是有效的。原本松散低效的机票销售代理、旅行社、物流企业,基于技术进步和航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转而成为集中高效的新的企业形态,具备了“新经济”企业的特征和竞争优势,也把民航业改造成了双边市场结构,并占据了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位置。这一市场结构使得平台企业的出现成为必然,所有航空公司的抵制行为都是在与市场趋势和市场机制的内生力相对抗。平台企业,借助双边市场结构,通过纵向一体化过程,将双边平台优势转为航空公司经营优势,迅速形成强劲现金流,并最终体现在经营利润上,这一行为有效突破了资产专用性壁垒,完成了纵向进入垄断行业的过程。研究结论,为企业如何成功进入民航业,以及在位航空公司如何提高效率提供了参考,为民航业进一步实施规制改革,推动新经济发展,尤其是对供给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的启示。
张彦惠[8](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杨馥华[9](2018)在《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金融乃“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改革一直是政府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为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深化银行业体制改革,从2014年初开展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工作起,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大幕徐徐拉开,截至2017年12月,共有17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并开业经营。经过四年时间,中国民营银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发展,并掀起新一轮商业银行民营化的改革浪潮。当前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基础,但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新成员,其发展依然面临着限制性规制较多、社会认知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业务拓展力较差、风险防范力较弱、公司治理有待探索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民营银行改革发展问题成为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热点。但与十多年前全社会民营银行大讨论所研究的“设或不设,怎么设立民营银行?”等问题不同的是,“在现有银行体系的基础上,国家如何有序推进民营银行设立进程、民营银行如何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首要研究的问题。目前,中国关于民营银行的研究尚未成熟,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可供学习和参考的国外文献较少。由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的经济学机理,探寻适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与特殊国情的民营银行发展路径选择,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规制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民营银行发展必然性的理论基础,促进了马克思经济相关理论的拓展,有利于推动制度变迁理论在金融范畴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规制经济学理论在银行领域的创新;从应用上,有利于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前瞻化,有利于国家规制当局监管政策与手段的合理化,有利于中国民营银行家们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本文的研究以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为指导,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制度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等理论精髓,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进行研究。透过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和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分析当前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中蕴含的经济学机理以及影响因素;通过收集与整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指标和数据、中国类民营银行(13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指标和数据,并分别运用SCP范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发展中国民营银行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量化实证分析与检验;充分运用矛盾统一性和矛盾特殊性原理,结合案例分析方法对中国民营银行准入路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战略;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民营银行科学发展的有效规制体系。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共有八章:第一部分是导论与理论基础: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是把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问题?研究此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背景是什么?研究此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同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按民营银行定义、成立必要性、准入路径、市场定位、规制体系和所需外部环境等五个专题进行述评,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评价。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介绍部分现代金融理论、马克思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银行规制理论的内容与思想,为下一步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历史透视与作用机理:由第三章、第四章组成。第三章站在中国银行业发展史视角,分析了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环境、公司治理、监督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第四章在立足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效应基础上,基于制度变迁、马克思经济思想、社会福利、银行规制等四个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为下文提出中国民营银行准入路径、发展战略、市场定位、规制体系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启示。第三部分是民营银行发展实证和海外经验的借鉴研究:由第五第、第六章组成。第五章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类民营银行对经济增长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经济金融市场环境。第六章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若干值得借鉴的启示。第四部分是民营银行发展战略构建和规制体系完善问题研究:由第七章、第八章组成。第七章首先明确了中国民营银行准入总体原则,提出了准入路径应由当前“单一的增量新设模式”,向“复合的增量新设和存量改造两者并行模式”转变的现实性路径选择建议;随后设计了增量新设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由“优先经济发达区位发展”向“全国范围一视同仁”转变,存量改造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选择优先发展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后就民营银行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第八章从完善民营银行准入机制、加重股东责任、健全银行退出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以期对中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中国民营银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基于资本社会化的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的双寡头古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目前国内采用此模型分析仅限于国有独资银行与民营银行之间;本文首次采用基于银行规制者与民营银行之间博弈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目前国内采用此模型分析仅限于银行规制者与一般银行之间。二是研究手段创新。本文精心选取四个代表性研究样本:一家正在进行筹建申报的民营银行、一家已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第一家开业且最具互联网金融基因的民营银行、具有传统业务公存公贷特点的民营银行。通过现场考察、单位汇报、高管访谈、部门沟通、数据收集等多种手段掌握第一手材料。三是研究结论创新。本文在中国民营银行准入路径上,首先提出了当前应由“单一的增量新设模式”向“复合的增量新设和存量改造两者并行模式”转变的现实性路径选择建议;随后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增量新设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由“优先经济发达区位发展”向“全国范围一视同仁”转变,存量改造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选择优先发展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路径设计。在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上,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应以动态、多元、长远的视角和心态,允许民营银行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时期,以不同的身份、扮演不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促进我国整个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的民营银行发展思路。囿于笔者理论功底与学术水平有限,本文研究尚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经济学分析整体性和体系化不够;二是理论分析较多而实际数据验证较少;三是实证方法运用不够前沿与先进。以上不足将在后期研究中加以改进和提升。
张婧[10](2018)在《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路径分析 ——以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信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根本,党和政府的农村金融政策更是支持“三农”经济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各地农村形成完善的,能切实服务于“三农”的金融体系。而占据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三农”发展快与慢、好与坏的关键,所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一定要把握“面向‘三农’”这个重心不动摇,通过自身体制的改革,适应并促进“三农”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唯一留有的正规金融机构,然而农信社自身也由于固有的一系列制度缺陷,不能很好的发挥支农的功能,由此信用社改革的问题也就成了农村金融的重点。农村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由社员入股组成,以资金互助为设立的基础,不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业务主要以传统借贷业务为主,负责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促进农村合作生产组织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近十多年,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竞争水平在金融市场不断加剧,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如何发展与改革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是现在农信社改革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剖析农村信用社现存的问题,明确了产权不清晰是制约农信社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改革的重点。同时通过分析农信社内部对改革的诉求以及外部环境为改革提供的条件,阐释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现实要求和改革实践的可行性。农村信用社从合作制改革成为股份制的过程中,在优化股权结构、强化法人治理、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本文对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农信社的改革只有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农村商业银行是适合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特征的改革模式,它的未来发展也仍然应当立足于当地经济的需要:在经营模式上,其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小”银行;在市场定位上,以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主要市场和服务对象;在本文在合作金融和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历程的介绍,对国内外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讨论。根据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信社实际情况阐述其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以此来探究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模式是否适应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否达到了支持“三农”的理想目标,是否实现了自身的进步,最后对遵义市红花岗区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二、对组建民营银行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组建民营银行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
1.3.2 中俄自贸区 |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
2.4 博弈论 |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
2.4.2 博弈过程 |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5.1 垄断优势理论 |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2.6 相关分析模型 |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
2.6.2 Verhulst模型 |
2.6.3 贸易引力模型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
4.1.1 农业产业资源 |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
4.2.1 产业资源禀赋 |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
5.2.1 虚拟耕地进口 |
5.2.2 “虚拟林地”进口 |
5.2.3 金融合作 |
5.2.4 区域发展 |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2.1 宏观风险 |
6.2.2 主体风险 |
6.2.3 技术风险 |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3.1 宏观风险 |
6.3.2 主体风险 |
6.3.3 技术风险 |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4.1 宏观风险 |
6.4.2 主体风险 |
6.4.3 技术风险 |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 |
8.3.2 展望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中国及外国研究现状 |
(一)中国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现代化理论和模式概述 |
一、现代化和发展模式的涵义 |
(一)现代化的涵义和特点 |
(二)“模式”的涵义和特点 |
二、世界主要现代化模式的划分 |
(一)根据促进条件划分:内生型现代化与外激型现代化 |
(二)根据社会制度划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三)根据地域特征的划分:欧美模式、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 |
(四)根据发展战略划分: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 |
三、现代化一般理论的概述 |
(一)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 |
(二)韦伯现代化的文化理论 |
(三)罗斯托现代化的经济理论 |
(四)亨廷顿现代化的政治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和成就 |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一穷二白”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
(二)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
(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提出 |
(四)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恢复 |
(二)“一五”期间现代化布局的全面展开 |
(三)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的挫折 |
(四)“文化大革命”中现代化步伐艰难迈进 |
(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六)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 |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 |
(一)经济快速发展,总量步入世界前列 |
(二)人民群众生活稳步提高,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
(三)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
(四)科技文化及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
(五)全面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
注释 |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现代化的进程和成就 |
一、印度尼西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
(一)旧时代的经济危机 |
(二)针对粮食危急的改革浪潮 |
(三)各势力的冲突与融合 |
二、印度尼西亚的现代化进程 |
(一)独立后的经济混乱阶段 |
(二)现代化重建阶段 |
(三)后苏哈托时期的现代化调整阶段 |
三、印度尼西亚的现代化成就 |
(一)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经济实体 |
(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
(三)经济体制得到完善 |
(四)令世人瞩目的民主化成就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的相似之处 |
一、相似的政治环境与权力结构 |
(一)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高效而有领导力的政府 |
二、相似的混合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模式 |
(一)重视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
(二)依靠廉价劳动力带动经济发展 |
(三)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与印尼现代化道路的不同及其影响 |
一、中国印尼两国文化背景不同 |
(一)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
(二)印尼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
(四)文化因素对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的影响 |
二、中国印尼两国政治制度不同 |
(一)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
(二)印度尼西亚坚持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
(三)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 |
(四)印度尼西亚实行多党制 |
(五)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
(六)印度尼西亚政治制度对现代化的影响 |
三、中国印尼两国经济体制的差异 |
(一)中国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二)印度尼西亚更注重私营经济发展 |
注释 |
第七章 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印尼的启示与借鉴 |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印尼的启示 |
(一)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和高效率的政府 |
(二)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
(三)必须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 |
(四)必须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 |
(五)必须对实现现代化达成高度的共识 |
(六)必须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印尼的警示 |
(一)政府掌控资源配置一度导致腐败现象蔓延 |
(二)优先发展经济一度导致社会和生态问题 |
(三)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突出,民营经济发展困难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国企控股民企:纾困背后的职能转变 ——以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度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2.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现代产权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效率理论和并购浪潮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企分类改革 |
2.2.2 国资管理体系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
2.2.3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
2.2.4 传统并购动因理论和并购浪潮理论 |
2.3 文献评述 |
3.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的案例介绍 |
3.1 背景介绍 |
3.2 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的过程 |
3.2.1 深圳投控简介 |
3.2.2 怡亚通简介 |
3.2.3 并购过程 |
4.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的案例分析 |
4.1 国企控股民企的动机 |
4.1.1 表层动机:纾解民企困境 |
4.1.2 深层动机:市场化主体下的资本投资 |
4.2 深圳投控的职能转变 |
4.2.1 国企职能转变的历程 |
4.2.2 投资运营职能向市场化转变 |
4.2.3 监督管理职能向管资本转变 |
4.3 深圳投控职能转变后的效果分析 |
4.3.1 形成合理产业结构 |
4.3.2 建立起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 |
4.3.3 较好地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
5.总结与发现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发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恩施州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民营企业 |
二、融资 |
三、融资渠道 |
四、金融支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融资顺序理论 |
三、信贷配给理论 |
四、资本结构理论 |
第二章 恩施州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
第一节 恩施州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
一、民营企业经济贡献 |
二、民营企业行业分布 |
第二节 恩施州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调查 |
一、调查过程与数据来源 |
二、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
三、样本企业融资现状 |
第三节 恩施州民营企业融资困境表现 |
一、融资缺口大 |
二、融资渠道单一 |
三、银行贷款较难 |
第三章 恩施州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现状 |
第一节 恩施州金融体系与相关金融政策 |
一、恩施州金融体系 |
二、恩施州金融政策 |
第二节 恩施州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表现 |
一、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现状 |
二、恩施州类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现状 |
第四章 恩施州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和金融供给矛盾 |
第一节 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现状 |
一、融资需求与金融资源供给的总量矛盾 |
二、融资需求与金融资源供给的结构矛盾 |
第二节 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和金融供给矛盾原因 |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二、金融体系运行的限制 |
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
四、民营企业自身问题 |
第五章 恩施州民营企业融资与金融支持平衡路径 |
一、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活力 |
三、强化直接融资渠道,合理利用资本市场 |
四、加强民营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5)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演进及适应性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村镇银行制度 |
2.1.2 适应性 |
2.1.3 适应性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村金融理论 |
2.2.2 适应性效率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3 启示 |
3 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演进及适应性分析 |
3.1 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演进 |
3.1.1 全国村镇银行试点阶段(2006—2008年) |
3.1.2 河北省村镇银行形成阶段(2008—2012年) |
3.1.3 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阶段(2012—2015年) |
3.1.4 河北省村镇银行成熟阶段(2015—至今) |
3.2 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分析 |
4 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实证研究 |
4.1 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评价模型选取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评价模型的选取 |
4.2 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评价 |
4.2.1 样本的选取与处理 |
4.2.2 因子分析及其结果 |
4.2.3 因子—弹性分析 |
4.3 结论 |
5 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
5.1 外部环境对村镇银行的影响 |
5.1.1 当地的经济环境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
5.1.2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抢占了村镇银行的业务空间 |
5.1.3 行业竞争的加剧降低了村镇银行的社会影响力 |
5.2 村镇银行制度问题 |
5.2.1 激励约束制度不适用 |
5.2.2 信用类制度制定不合理 |
5.2.3 监管制度标准过于严格 |
5.3 村镇银行内部发展存在问题 |
5.3.1 市场定位存在偏离 |
5.3.2 盈利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较低 |
5.3.3 治理结构不健全 |
5.3.4 员工队伍不稳定 |
6 提高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构建动态的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成长机制 |
6.1.1 构建思路 |
6.1.2 村镇银行制度适应性成长机制 |
6.2 提升村镇银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
6.3 强化村镇银行制度建设 |
6.3.1 出台适应地区发展的激励约束制度 |
6.3.2 制定合理的信用类制度 |
6.3.3 实行差异化监管 |
6.4 加强村镇银行内部发展 |
6.4.1 明确市场定位,坚持“支农支小” |
6.4.2 提高盈利能力,创新业务品种 |
6.4.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 |
6.4.4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为什么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劳动法治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创新之处 |
四、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概述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
二、何为劳动法治 |
第二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关系 |
一、基于生产关系的相关性 |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相关性 |
三、基于价值和目标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劳动法治问题 |
一、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 |
二、全球一般性问题和中国特殊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工具 |
一、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 |
二、布洛维的工厂政体理论 |
三、劳资分配正义理论 |
四、工具性权利理论 |
第二章 各国企业劳动法治的普遍性:劳资竞争互动 |
第一节 横向考察:发达国家劳动法治秩序生成 |
一、美国:工作场所下的劳资共治 |
二、法国:经济形势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
三、德国:劳工力量“扶持”机制的形成 |
四、日本:管理主义模式的典范 |
五、英国:社会伙伴关系 |
第二节 纵向考察:发达国家劳动法治演化规律 |
一、与劳动法治相互竞争阶段 |
二、与劳动法治相互妥协、相互制衡阶段 |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效率价值优先阶段 |
第三节 当前发达国家劳资互动的问题 |
一、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阶段性优势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推行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劳资互动、劳动法治化历程的启示 |
一、劳动法治干预的必要性与阶段性 |
二、资本主导的内部市场化的法治干预需求 |
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个性化”与法治化需求 |
第三章 企业劳动法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与法理逻辑 |
第一节 价值目标和法理逻辑 |
一、价值目标 |
二、法理逻辑 |
第二节 企业劳动法治的关系结构 |
一、企业规章制定权与劳动者权利关系 |
二、企业决策权与民主参与权的关系 |
三、企业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
第三节 企业劳动法治制度需求与路径 |
一、社会维度需求:劳资分配正义 |
二、经济维度需求:全球化下企业竞争发展 |
三、路径之一:劳工权利的刚性保障与柔性协调 |
四、路径之二:企业管理视域下劳动者力量扶持机制的重要性 |
五、路径之三:劳资共治——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法治的融合 |
六、路径之四:社会保护与经济促进的平衡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资本单边主义 |
第一节 资本单边主义的现象、影响因素 |
一、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严苛管控 |
二、企业劳资合作管理的形式主义 |
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公平、正义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单边发展 |
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发展错位 |
二、劳动法治理论的滞后性 |
第三节 政府重商主义战略下劳资失衡 |
一、“政、资、劳”之间的特殊关系 |
二、地方政府对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放大 |
第四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治转型需求 |
一、转型动因:劳资权力支配关系 |
二、转型起点:统治性企业政体 |
三、转型方向:现代化、法治化 |
第五章 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平衡规制 |
第一节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法律实施问题 |
一、劳动法律实施效果不佳 |
二、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缺失 |
第二节 规制不足:企业管理权的必要性规制缺失 |
一、劳动关系争议的重要原因:企业管理权的滥用 |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序、内容规范漏洞 |
三、缺乏企业惩戒权的必要性限制 |
第三节 规制过度:劳动法律父爱主义管制 |
一、强制性保护对平等博弈机制的“制度替代” |
二、严格用工保护下企业管理制度逐利性的“逆向激励” |
第四节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的平衡规制 |
一、劳动法改革的平衡法取向 |
二、劳动者权益的刚性保障 |
三、父爱主义管制的有限适用 |
第六章 我国企业劳资合作管理的平等自治 |
第一节 劳动关系管理规制中的劳资自治的边界 |
一、个体自治的界限 |
二、团体自治与集体劳动关系的法治化 |
三、“基准线以上问题”的弹性干预 |
第二节 劳资共治机制、条件 |
一、劳资共治的制度缺陷 |
二、劳资共治的条件完善 |
第三节 劳方力量扶持机制 |
一、工会监督职能缺失与企业管理的资本单边主义 |
二、工具性权利、劳动者代表制度的构建 |
三、劳动者市场议价力的提高 |
第四节 劳资均衡合作理念 |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者权益的忽视 |
二、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价值理念的软性约束 |
第五节 企业法与劳动法的劳资合作制度衔接 |
一、我国工会、职代会在企业法中的尴尬地位 |
二、域外企业法中的劳动权利制度 |
三、我国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与纵向一体化的选择 ——基于双边市场结构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内容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研究 |
2.1 双边市场文献研究 |
2.2 自然垄断行业市场进入的相关文献研究 |
2.3 民航业改革相关文献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的背景及案例借鉴 |
3.1 进入民航业平台企业的划分 |
3.1.1 企业组织理论视角 |
3.1.2 双边市场理论视角 |
3.2 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的背景 |
3.2.1 规制环境 |
3.2.2 市场环境 |
3.3 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的案例借鉴 |
3.3.1 基于信息技术的视角:携程网案例 |
3.3.2 基于成本策略的视角: 春秋国旅案例 |
3.3.3 基于内容整合的视角: TUI集团案例 |
3.4 进入民航业的平台企业运营效果:纵向一体化视角 |
3.4.1 平台企业端运营效果分析 |
3.4.2 航空公司端运营效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的博弈分析 |
4.1 进入民航业的博弈分析 |
4.1.1 模型构建 |
4.1.2 过程分析 |
4.2 平台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博弈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过程分析 |
4.2.3 双边市场结构情景 |
4.3 寡头市场结构情景的分析 |
4.3.1 市场结构特征 |
4.3.2 模型假设 |
4.3.3 模型分析 |
4.4 垄断市场结构情景的分析 |
4.4.1 模型假设 |
4.4.2 模型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的综合评价 |
5.1 财务指标分析 |
5.1.1 指标选择 |
5.1.2 指标分析 |
5.1.3 小结 |
5.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2.1 模型选择 |
5.2.2 构建方法及步骤 |
5.3 评价体系指标构建 |
5.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2 平台协同能力因子的构造 |
5.3.3 指标间纵向关联性 |
5.3.4 模糊因子测度 |
5.4 一级指标评价矩阵分析 |
5.4.1 熵权及权重确定 |
5.4.2 一级指标评测计算 |
5.4.3 一级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5.5 二级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5.5.1 二级指标评测计算 |
5.5.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6 结论 |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结论适用性 |
6.2 相关建议 |
6.2.1 企业层面的建议 |
6.2.2 规制层面的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11年-2017年上市航空公司财务数据(单位:亿元) |
附录2 专家评价量表 |
附录3 航空公司模糊因子测度结果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9)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民营银行概念内涵界定 |
二、民营银行成立必要性 |
三、民营银行准入路径 |
四、民营银行市场定位 |
五、民营银行规制建议和所需外部环境 |
六、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基本思路 |
二、框架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民营银行发展与规制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一节 民营银行概述 |
一、民营银行的定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发展民营银行必要性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经典着作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的银行信用理论 |
二、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 |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的概念 |
二、制度变迁的形式 |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类型和相机组合模式 |
第四节 银行规制理论 |
一、银行规制理论溯源 |
二、银行规制缘由理论 |
三、银行规制目标和方式 |
第三章 民营银行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简史及制度变迁轨迹 |
一、中国银行业萌芽与发展时期 |
二、中国银行业强管制时期 |
三、中国银行业大一统管理时期 |
四、中国银行业改革重建时期 |
五、中国银行业改革深化时期 |
六、中国银行业转型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外部发展环境和经营管理现状 |
一、外部环境状况 |
二、批筹与开业状况 |
三、业务营运状况 |
四、定位模式状况 |
五、公司治理状况 |
第三节 影响民营银行发展因素分析 |
一、民营银行发展的思想基础性因素 |
二、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性保障因素 |
三、民营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
第四章 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效应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变迁思想视角分析 |
一、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动因 |
二、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形式和模式选择 |
三、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进程中的成本收益 |
四、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进程中政策含义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发展的马克思经济思想视角分析 |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指导民营银行发展 |
二、运用马克思股份制理论加强民营银行管理体制建设 |
三、以马克思金融风险理论指导防范民营银行发展的改革风险 |
第三节 民营银行新设对社会福利和国有银行的影响——基于双寡头古诺垄断模型理论分析 |
一、利率管制下银行业“双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二、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业“双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三、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情况下银行业“双寡头市场”类型比较 |
第四节 民营银行规制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 |
一、银行规制成本收益分析 |
二、我国民营银行规制改革成本收益分析 |
三、银行规制静态博弈分析 |
第五章 民营银行发展环境和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民营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实证分析 |
一、SPC范式研究相关概述 |
二、对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指标的计算 |
三、对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强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类民营银行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指标设定、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二、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民营银行发展与规制的海外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台湾民营银行的发展和规制 |
一、中国台湾发展民营银行背景及动因 |
二、中国台湾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和规制演进过程 |
三、中国台湾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的教训 |
第二节 日本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 |
一、日本银行业概述 |
二、日本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和规制演进过程 |
三、日本民营银行内部治理和外部规制 |
四、日本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经验教训 |
第三节 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 |
一、俄罗斯发展民营银行背景与动因 |
二、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和规制演进过程 |
三、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的主要教训 |
第七章 民营银行发展路径与战略定位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民营银行准入路径研究 |
一、民营银行准入路径的现实性选择 |
二、民营银行增量新设模式推行路径选择 |
三、民营银行存量改造模式推行路径选择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研究 |
一、民营银行总体发展战略和主要类型 |
二、民营银行初创阶段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
三、民营银行中后阶段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
第八章 建立健全民营银行规制体系 |
第一节 完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 |
一、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的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 |
二、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框架设计 |
三、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的细化要求 |
第二节 加重股东责任落实自担风险原则 |
一、银行股东自担风险的渊源与概念术语 |
二、民营银行股东加重责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三、民营银行股东加重责任的制度困境 |
四、银行股东加重责任法律制度的建设 |
第三节 建立健全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建设现状 |
二、银行退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
三、进一步完善银行退出机制的建议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及贡献 |
二、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路径分析 ——以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信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 |
1.4 创新和不足 |
1.5 国外研究现状及定义 |
1.5.1 国内外对于合作金融的定义 |
1.5.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改革背景 |
2.1 遵义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 贵州省农信社改革的现状 |
2.3 红花岗农信社基本情况 |
2.4 政府的意愿分析 |
2.5 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
2.5.1 灵活快捷的经营机制为快速发展积蓄了活力 |
2.5.2 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牢固的群众基础,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2.5.3 好的发展机遇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3 组建遵义红花岗农商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
3.1 组建遵义红花岗农商银行的必要性 |
3.1.1 组建农商行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
3.1.2 组建农商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需要 |
3.1.3 组建农商行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
3.1.4 组建农商行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需要 |
3.2 组建遵义红花岗农商银行的可行性 |
3.2.1 国务院、银监会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宏观政策保障 |
3.2.2 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外部条件 |
3.2.3 遵义市区经济社会环境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强力支撑 |
3.2.4 红花岗区联社的资金规模和经营情况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
4 改制模式的设计 |
4.1 红花岗农信社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
4.1.1 总体目标 |
4.1.2 改革原则 |
4.2 多种改制模式分析 |
4.2.1 整体模式 |
4.2.2 分立模式 |
4.2.3 衍生改制模式 |
4.3 改制模式选取建议 |
5 实施方案 |
5.1 改革发起人情况 |
5.1.1 征集发起人情况 |
5.1.2 发起人股份认购情况 |
5.1.3 企业发起人在红花岗区联社的贷款情况 |
5.2 股权改革方案 |
5.2.1 资格股情况 |
5.2.2 原股金处置工作 |
5.3 关键指标达标路径 |
5.3.1 不良贷款情况 |
5.3.2 担保公司及小贷公司业务合作情况 |
5.3.3 社团贷款情况 |
5.4 改制机构的其他各项指标 |
5.4.1 注册资本 |
5.4.2 资本充足率指标 |
5.4.3 不良贷款比例指标 |
5.4.4 所有者权益指标 |
5.4.5 准备金计提情况 |
5.4.6 贷款集中度 |
6 农商行组建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6.1 存在问题 |
6.1.1 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
6.1.2 盈利能力不强 |
6.1.3 “三农”金融支持可能会减弱 |
6.1.4 储备人力不足 |
6.2 农商行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
6.2.1 培养核心竞争力 |
6.2.2 加大支持“三农” |
6.2.3 完善农商行风险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组建民营银行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D]. 菩提(Budi Kristanto).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国企控股民企:纾困背后的职能转变 ——以深圳投控控股怡亚通为例[D]. 秦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恩施州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研究[D]. 潘倩.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3)
- [5]河北省村镇银行制度演进及适应性效率评价[D]. 范倩倩.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D]. 翁玉玲.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平台企业进入民航业与纵向一体化的选择 ——基于双边市场结构的分析[D]. 张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8]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研究[D]. 杨馥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10]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路径分析 ——以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信社为例[D]. 张婧.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