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郭天弟[1](202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李培宇[2](2021)在《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是高中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应有育人效力的不二法门,也是提升物理教师思政育人工作能力和高中生思政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就是充分依循教育政策指引,充分发掘物理课程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将物理教学打造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要实现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除了需要对课程本身进行思政内容的开发设计,还要进一步盐融于汤般浸润到物理教学全过程。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首先在搜集、整理与分析相关课程思政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建构,尝试梳理归纳出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必要性等。其次,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探讨,进一步依据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为基础构建出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和“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三条路径。并对三条路径进行具体解释,绘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图。再次,以路径一和路径二为辅助,以路径三为教学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实施于实际的教学中。最后,通过结合李克特量表设计出测量学生在政治认同、道德品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情况的问卷,并布置习题检测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程度。利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优化路径的教学建议。实验研究表明,本课题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对学生思政素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具有积极效果,并且在知识掌握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结果。由于该路径尚未成熟,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欠佳之处,针对这些欠缺提出教学建议有三。其一,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二,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其三,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同时,在整体研究过程在也发现出了不足和遗憾。第一,研究样本不足。第二,研究时间较短。第三,实践应用不足。这也为后继课程思政深入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姚梦真[3](2021)在《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文中认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缓解中学生“物理恐惧”现象,响应“大美育”观念,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学物理课程,将物理学作为美学客体,开发物理学中的美学元素,同时以提升物理教师美学素养为切入点,探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自然融入美育的教学模式。本文在美学、美育与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美育原理、美育心理学为指引,先通过文献研究理清了中西方美学、美育以及美育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对物理美学与物理美育追本溯源。再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阐明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其“情感性”、“过程性”、“自主自发性”三个特点,介绍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两部分六阶段十一步骤的具体实施流程。两部分分别是课下教学准备与课上教学过程,在课下教学准备部分中,在物理教师提升美学素养阶段探讨了用美感的态度看物理、在实用的科学的态度下体会物理乐趣两种途径以提升物理教师对美的感受;在开发美学元素阶段界定了物理学中美学元素的基本内涵,规定了美学元素选取开发的原则以及应用的依据,例举了经典物理力学部分的美学元素;在设定观展目标阶段,提出了“以美启智”、“以美促劳”、“以美化德”三大类教学目标并进行细分阐述。在课上教学过程部分中,在“分享‘学习藏品’”这一阶段提出了教学过程优化、激发学生全身本质力量、适当加“丑”、调配“真善美”配比四条措施以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做到美育化育,并提出了创设分享情境、阶梯式展现分享藏品、探究式分享互动三个具体实施步骤;在晋升“新收藏家”阶段提出了学生自主回味欣赏和学生交流分享两个步骤;最后是评价学习效果阶段,该阶段直接反馈于后期课下教学准备部分。通过对中学生以及教师进行问卷访谈,了解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以及中学物理教学中美育融合情况。基于所得情况,设计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学生的物理兴趣与物理选考态度的转变结果表明,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论文最后对本研究做了总结与反思,通过对学生选考物理的态度,以及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表明,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美育融入物理教学,对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美学之精深、物理美育化育之任重道远。
段仕平[4](2020)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与不同的信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理念相接触。特别是作为当代的初中生,通过网络媒体,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在纷至沓来,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理念,没有坚定的心中信仰,就有很可能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自我,甚至畸形发展。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他们渴望独立,却也茫然,这时候对学生进行价值理念的“思政”教育也就尤为重要,正所谓“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要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种下优秀的民族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本身就蕴含着许多丰富的“思政”元素,进行“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不仅符合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层次目标,也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体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辨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依据,必要性以及优势和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个策略:其一,做好思政元素融入的顶层设计,注重挖掘初中物理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以及其它道德正能量的元素;其二,运用好物理课堂教学的固有环节,设立思政教育目标,挖掘思政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做好思政元素课后评价;其三,适时的开展初中物理的延伸探究,探究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其次本文在策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几个实践路径,分别是创设物理情境,体现人文情怀;融合物理观念,感受哲学思想;再现物理过程,体验科学方法和态度;拓展物理运用,塑造人生立场。然后本文在策略和实践路径的基础上,以《简单机械》教学内容为例在初二八年级两个平行班中展开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以实验自己“融入思政元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经过实验分析,得出:其一,展开“融入思政元素”的初中物理教学不会对学生成绩带来负面影响。其二,展开“融入思政元素”的初中物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三,展开“融入思政元素”的初中物理教学能渗透“思政”的价值观。可见“思政元素”融入初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接下来文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存在的几个问题,原因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对当前“初中物理课程思政”的探索提供一点启示。本文的研究在当前提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进一步拓展了中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内涵,将对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教育观,教学价值观,育人策略有一定的启示。其次,“思政元素”融入初中物理教学实际上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层次教学目标体现,所以本文将有助于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层次教育目标,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展开。
牛金慧[5](2020)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4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本运用教育学原理讲述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的书,在21世纪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社会各层对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快乐教育这一理念也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升华。而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情感因素,所以情感教育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如何呢?如何更好地利用情感因素,使物理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呢?这就是本论文致力于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从中学教育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环节——课堂教学入手,对情感教育内涵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本论文以情感这一概念为起点,探究了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进行整理总结,并对研究方法、思路和可能创新点作了简单说明。其次,通过文献法,对情感教育实施的意义作了总结;并通过问卷、访谈、课堂实录等方法进行调查,较为客观地找出了目前本校物理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缺失,并分析了制约情感教育发展的因素,其主要表现为: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对成绩的过分关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学校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制约;学生原生家庭的影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消极信息对学生和老师的冲击。最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情感因素、关于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关于对教师成长的研究等内容对情感教学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陈昕[6](2020)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文中提出在本论文中,我们针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这一问题,探讨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的理论依据,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要注重遵循杜威“从做中学”的学习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生活教育”的学习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对物理学习美的感受、教师美育意识薄弱、教师美育知识缺乏、忽略设置美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缺乏美育教育、美育没有同德育相融合、学校对美育不够重视等八个方面。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研究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目标、原则以及如何有效渗透美育的途径和策略,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四大策略,它们分别是:注重美育的教学理念、营造美的教学环境、教学设计优化渗透美育、增强教师美育能力以及增强美的心理体验。本文的突出工作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构建美育环境,做到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学会吸收美的经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潜能以及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深受学生喜爱的有趣的物理实验,如:“魔法塑料袋之杯内提水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之柔弱女孩单挑两位壮士等”;我们也开发了一系列高中物理教具,如:“电磁阻尼之时光隧道”、“神奇的带电粒子运动轨迹”、“摩擦力的方向判定装置”等。接着,我们设计了三个注重渗透美育的教学案例,它们分别是:“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案例、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设计案例、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教学设计案例。最后,采用了“等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对本论文提出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教育实验,教育实践的结果表明:利用本论文提出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审美意识和能力,而且对培养高中学生美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宝欣[8](2020)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本论文中,我们针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这一问题,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调查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较弱、德育教育知识储备不足、德育教育缺乏量化标准、德育教育渗透评价方式不佳、德育教育渗透内容乏味、德育教育渗透形式单一等六个方面。我们也研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得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四大对策,它们分别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师的德育渗透基本素养;建立健全德育渗透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渗透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接着,按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九个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微案例,每个微案例的教学时长为3-5分钟,可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它们分别是:“声的利用”德育微案例、“角色模拟”课外活动的德育微案例、“运动的描述”德育微案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德育微案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德育微案例、“运动的快慢”德育微案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德育微案例、“光的直线传播”德育微案例、“密度与社会生活”德育微案例,在这些德育微案例中,我们注重构建德育环境,做到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爱护环境、自立自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勇敢正直、关爱他人、团结合作、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有社会责任感等美好品质。最后,我们采用了“等组前测一一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对本论文提出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和设计的“德育教育微案例”进行了教育实验,实践结果表明:利用本论文提出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和设计的“德育教育微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激发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美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李神灵[9](2020)在《日常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本论文中,笔者针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来培养初中生物理科学素养这一课题,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应该遵循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研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特别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个中心,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它们分别是:利用“筷子被折断”的活动讲授“光的折射规律”,利用“海底捞针”的活动讲授“磁现象”规律和“磁体”概念,利用“筷子夹砝码”的活动讲授“杠杆平衡”规律和“杠杆”的概念,利用“冰中取钥匙”的活动讲授“熔化”规律,利用“降噪的麻将桌面”讲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等。接着,笔者设计了两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它们分别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弹力”的教学案例。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案例中:(1)利用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构建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具体做法主要有利用经典音乐体现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利用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充满自信等美好的思想品德。(2)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和有趣的课外生活化知识。具体做法是:利用语文课文《口技》内的有趣内容来讲解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在领会物理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3)利用蕴含着日常生活现象的古诗词传授物理知识。做到在讲授相关物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文化修养。在“弹力”的教学案例中:(1)构建了“气球跳远”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通过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和交流讨论,感受和发现弹力产生的原因和弹性限度的本质,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设计了制作折纸青蛙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笔者采用了“等组前测一一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利用设计的教学案例,按照本论文提出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目标进行了教育实验,实践结果表明:按照本论文提出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激发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美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焦振兰[10](2020)在《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本研究通过梳理文献资料,运用文献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物理概念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形成了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和过程,运用案例法对高中物理概念进行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本研究呈现了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和第四章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实践案例。应用问卷调查法,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为一级指标,以其包含的要素为二级指标,以教学内容蕴含的核心素养为三级指标,设计调查工具。利用问卷对案例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运用SPSS19.0分析数据并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有93.8%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能达到高中毕业应达到的学业水平;有63.6%的学生达到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2)学生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达到的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提出以下建议:(1)教学设计时,教材分析应依据《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或者其中某几个方面的某些维度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要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其隐涵的物理核心素养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设计合理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从物理核心素养出发设计调查工具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评价,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为教学反思及改进提供证据。
二、物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深化物理课程改革 |
1.1.2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师思政工作水平 |
1.1.3 实施课程思政有效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研究 |
1.4.2 关于课程思政价值的研究 |
1.4.3 关于课程思政必要性的研究 |
1.4.4 关于课程思政原则的研究 |
1.4.5 关于课程思政路径的研究 |
1.4.6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课程思政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杜威的道德教育论 |
2.2.2 社会学习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性审视 |
3.1 课程思政的内涵 |
3.1.1 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 |
3.1.2 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 |
3.2 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析 |
3.2.1 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
3.2.2 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
3.2.3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
3.2.4 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元素结构图谱 |
3.3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3.1 课程思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3.2 课程思政在物理概念教学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3.3 课程思政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4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 |
3.4.1 实施对象的感知价值 |
3.4.2 课程内容的呈现质量 |
3.4.3 授课方式的推陈出新 |
3.4.4 社会环境的榜样影响 |
3.4.5 实施主体的传道素养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 |
4.1.1 内容开发特色性原则 |
4.1.2 元素融入有机性原则 |
4.1.3 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原则 |
4.2 路径一“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
4.2.1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
4.2.2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
4.2.3 典型案例设计:以“运动的描述”一章为例 |
4.3 路径二“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
4.3.1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
4.3.2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
4.3.3 典型习题设计:以“相互作用”为例 |
4.4 路径三“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
4.4.1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
4.4.2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
4.4.3 典型案例设计:《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
第五章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路径实践研究 |
5.1 实验研究设计 |
5.1.1 路径选取及应用说明 |
5.1.2 研究目的 |
5.1.3 研究假设 |
5.1.4 研究变量 |
5.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5.1.6 实验测量工具 |
5.2 问卷的编制 |
5.2.1 问卷编制的依据 |
5.2.2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的编制 |
5.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过程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3.3 实验结论与反思 |
5.4 教学建议 |
5.4.1 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
5.4.2 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 |
5.4.3 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 |
附录二 后测习题作业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素质教育的要求 |
1.1.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3 科学教育的要求 |
1.1.4 时代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 章 理论基础 |
2.1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美学支持 |
2.1.1 西方美学的源流 |
2.1.2 中国美学源流 |
2.1.3 美的本质与客体 |
2.1.4 美感 |
2.2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美育理论支持 |
2.2.1 中西方美育思想源流 |
2.2.2 美育的特点 |
2.2.3 美育的原则 |
2.3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心理学支持 |
2.3.1 美育心理学 |
2.4 经典力学的体系结构 |
2.4.1 经典力学体系发展 |
2.4.2 高中力学体系结构 |
第 3 章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
3.1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内涵 |
3.2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特点 |
3.3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
3.3.1 提升美学素养 |
3.3.2 开发美学元素(以力学部分为例) |
3.3.3 设定“观展”目标 |
3.3.4 分享“学习藏品” |
3.3.5 晋升“新收藏家” |
3.3.6 评价学习效果 |
第4 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美育融合现状研究 |
4.1 中学生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 |
4.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 |
4.1.3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 |
4.1.4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4.2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美育现状教师访谈 |
4.2.1 访谈的目的与意义 |
4.2.2 访谈的内容及分析 |
第5 章 高中力学教学中美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
5.1 高中力学教学中“美育化育”教学案例设计 |
5.1.1 《珠峰测量背后的秘密——自由落体运动》“美育化育”教学设计 |
5.1.2 《惯性系统的根基——牛顿第一定律》美育化育教学设计 |
5.2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5.2.1 学生对物理选考态度对比 |
5.2.2 学生的物理兴趣对比 |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中美育融合现状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 |
致谢 |
(4)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的缘起 |
2.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含义、依据及其必要性 |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含义 |
1.德育与思政教育 |
2.融入概念辨析 |
3.初中物理教学与思政元素 |
4.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依据 |
1.政策依据 |
2.学习理论依据 |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
2.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
3.推动物理课堂的高效变革 |
4.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学科优势及其特点 |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优势 |
1.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2.初中物理教学中丰富的“思政元素”资源 |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特点 |
1.人文特点 |
2.科学特点 |
3.思辨特点 |
4.创新特点 |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的策略探索 |
1.做好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顶层设计 |
2.运用好物理课堂教学的固有环节 |
3.适时的开展初中物理的延伸探究 |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路径探索 |
1.创设物理情境,体现人文情怀 |
2.融合物理观念,感受哲学思想 |
3.再现物理过程,体验科方法和态度 |
4.拓展物理运用,塑造人生立场 |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验探索 |
1.实验设计 |
2.实验过程 |
3.分析总结 |
4.结论与讨论 |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问题,原因与改进策略 |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存在的问题 |
1.思政元素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问题 |
2.课堂教学与课堂育人问题 |
3.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问题 |
4.教学中教师理念与技巧问题 |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元素探索遇到的问题原因 |
1.初中物理教学中重智轻德的实践惯性 |
2.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意识薄弱 |
3.初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比较单一 |
4.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缺乏有效指导 |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改进策略 |
1.深化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认识 |
2.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水平 |
3.关注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收获 |
4.提高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主动性与能力 |
五、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1.研究缘起 |
2.问题提出 |
(二)物理情感教学的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我国关于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
2.国内外与情感教育有关的几种教育模式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情感与物理情感 |
2.情感教育 |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点 |
⒈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与可能创新点 |
一、物理情感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
(一)物理情感教学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
(二)情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
(三)物理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四)物理情感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助力作用,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
(五)物理情感教学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
1.中学生生理发展明显 |
2.心理成长的滞后 |
二、情感教学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教师方面:传统教学理念中缺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关注 |
1.“铁一般的课堂纪律是效率的保证” |
2.“讲授法依然是保证课堂效率的惯用手段” |
3.“课程知识是神圣的、不容置疑的” |
(二)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制约 |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背景 |
2.班级授课制下的我校班级情况 |
(三)传统评价机制中的不合理之处 |
1.传统教育评价机制的目标导向作用压倒一切 |
2.考试是传统评价机制的主要依据 |
3.传统评价机制下,老师们为追求分数的“不择手段” |
(四)学生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不容易被克服 |
(五)网络上极端的师生冲突案例对师生的消极影响 |
三、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
(一)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在教学中要有情感的共鸣 |
(三)发现物理学科本身的美,将物理学史融入情感教学的课堂 |
(四)教会学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
1.了解并清楚学生的需要,以期满足学生的需要 |
2.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待学生的需求 |
3.情感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
(五)发挥物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实验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
(六)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进,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
(七)将情感因素纳入学生评价机制,与知识技能教育相辅相成 |
(八)其它方式并用,在积极情感因素的调动中反哺物理课堂 |
1.充分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以期形成良性循环的师生关系 |
2.利用情景陶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3.让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自我效能感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致谢 |
(6)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关于美育的研究综述 |
2.1.1 关于美育内涵及特点的概述 |
2.1.2 关于美育的目标及功能研究 |
2.1.3 关于渗透美育的重要性研究 |
2.1.4 关于美育所遵循原则的研究 |
2.1.5 关于美育内容及方法的研究 |
2.2 国外关于美育的研究综述 |
2.2.1 关于美育内涵的概述 |
2.2.2 关于美育功能的研究 |
2.2.3 关于美育目标的研究 |
2.2.4 关于美育策略的研究 |
第3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论基础 |
3.1 杜威“从做中学”的学习理论 |
3.2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3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4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习理论 |
3.5 国家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 |
3.6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美育要求 |
第4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问卷的制定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论研究 |
5.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目标 |
5.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原则 |
5.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
5.3.1 倡导美育教学理念 |
5.3.2 塑造美育教学环境 |
5.3.3 优化美育教学设计 |
5.3.4 增强教师美育能力 |
5.3.5 增强美的心理体验 |
第6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素材开发 |
6.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文学美 |
6.1.1 诗中有画和物理的多元表征 |
6.1.2 感受诗词到物理的一题多解 |
6.1.3 挖掘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
6.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简单美 |
6.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统一美 |
6.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想美 |
6.4.1 变量控制之美 |
6.4.2 图像处理之美 |
6.4.3 建模思想之美 |
6.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格美 |
6.6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对称美 |
第7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案例 |
7.1 “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案例 |
7.2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 |
7.3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设计案例 |
第8章 在高中物理渗透美育教学的教育实验 |
8.1 教育实验 |
8.2 结果与分析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高中生物理美育的实施基础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与一线老师访谈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初中德育的基本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理论依据 |
3.1 皮亚杰的思想品德发展理论 |
3.2 科尔伯格的思想品德发展理论 |
3.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3.4 关于德育教育的有关教育文件、重要讲话 |
第4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 |
4.1 顺其性情、寓教于乐 |
4.2 量其特点、因材施教 |
4.3 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
4.4 知行并进、培养习惯 |
4.5 正身端品、专一尽心 |
4.6 宽严相济、诱禁结合 |
第5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
5.1 与教师有关的问题 |
5.2 与德育环境有关的问题 |
5.3 与德育内容和方式有关的问题 |
第6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 |
6.1 提升初中物理教师德育渗透素养 |
6.2 建立健全德育教育渗透评价体制 |
6.3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渗透氛围 |
6.4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
第7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微案例 |
7.1 在“声的利用”一节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
7.2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的角色模拟渗透德育 |
7.3 在《运动的描述》的教学中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
7.4 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中设计如下环节 |
7.5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节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
7.6 在《运动的快慢》一节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
7.7 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
7.8 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
7.9 在《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节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
第8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育实践 |
8.1 教育实验 |
8.2 结果与分析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日常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1 生活化教学的思想起源及发展 |
2.1.2 生活化教学在物理学科的推行 |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2.1 生活化教学思想在国内的发展 |
2.2.2 生活化教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的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3.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的教学目标 |
4.1 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并学会应用 |
4.2 形成美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4.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发学生自身潜力 |
4.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
4.5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交流能力 |
4.6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的基本原则 |
5.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
5.2 因材施教原则 |
5.3 直观性原则 |
5.4 循序渐进原则 |
5.5 巩固性原则 |
5.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的教学策略 |
6.1 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 |
6.2 利用日常生活现象理解物理概念 |
6.3 利用日常生活现象理解物理规律 |
6.4 利用日常生活现象改进物理实验 |
6.5 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实践能力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将日常生活现象应用物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实施 |
7.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 |
7.2 “弹力”教学案例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日常生活现象的教育实践 |
8.1 实验目的 |
8.2 实验对象 |
8.3 实验过程 |
8.4 实验结果 |
8.5 实验总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 |
2.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
3.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法 |
3.问卷调查法 |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1.物理核心素养 |
2.教学设计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 |
2.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相关研究 |
(三)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物理核心素养相关的研究 |
2.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四、物理概念的特点与教学要求 |
(一)物理概念 |
(二)物理概念的特点 |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
2.许多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
3.物理概念是不断变化的 |
4.物理概念的内在联系 |
(三)物理概念教学要求 |
1.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
2.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 |
3.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了解其外延 |
4.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5.学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
五、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思路 |
(二)教学设计案例 |
案例1:“弹力”的教学设计 |
案例2:“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
案例3:“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 |
(三)教学设计案例实施效果分析 |
1.案例1、案例2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2.案例3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3.整体效果分析 |
4.物理核心素养差异性分析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思路 |
2.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环节 |
3.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概念教学的评价 |
(二)建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建议 |
2.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概念教学评价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弹力和摩擦力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超重和失重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物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郭天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D]. 李培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3]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D]. 姚梦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研究[D]. 段仕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5]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D]. 牛金慧. 西南大学, 2020(05)
- [6]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D]. 陈昕.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 刘宝欣.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9]日常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神灵.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10]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D]. 焦振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