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木耳菌株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潘春磊,王延锋,盛春鸽,王金贺,张鹏,于海洋[1](2022)在《黑木耳59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黑木耳59个主栽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析和农艺性状指标评价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分子水平还是农艺性状,供试菌株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性。SSR分析表明,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2~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56水平上可以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分子聚类结果和农艺性状无明显联系。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变异系数0.06~0.46,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0.435~2.048,产量(Y)与发菌时间(X1)、耳片厚度(X2)、耳片长度(X3)、耳片宽度(X4)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35.233+0.316X1+6.486X2+0.103X3-0.152X4。主成分分析以营养发育、子实体形态性状和产量综合评价了木耳菌株。
黄东[2](2021)在《西藏黑木耳新菌种的选育及其凝集素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西藏是我国特殊的黑木耳产区,西藏独特的环境条件赋予了高原黑木耳抗逆性强、耐低温、抗病虫害、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价格昂贵等特点。将西藏优良黑木耳菌种引入全球产量最大的黑龙江省,优化该地区黑木耳种质资源,提高黑木耳产量和内在品质,挖掘黑木耳新的药用及保健成分,对进一步做强黑木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西藏高原特殊环境中采集黑木耳菌种,在黑龙江省筛选、驯化,将优良菌种推广栽培,并对其子实体中的凝集素药用活性进行研究。在对西藏优良黑木耳菌种的选育中,首先在西藏林芝市六个区域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共采集7株野生黑木耳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得到了7株黑木耳的一级菌种。对一级菌种进行了拮抗试验、菌种栽培出耳试验,并对子实体的品质、微量元素和功能性成分分析,确定了西藏6号为最优黑木耳菌株;对西藏6号的ITS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西藏6号为黑木耳新菌种;并对西藏6号的种植效益进行分析,西藏6号产量可达到57.5±0.22g/袋。探索黑木耳中活性成分凝集素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的方法,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三个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浸提时间为8.47h,料液比为1:51.71,(NH4)2SO4浓度为50.23%时,粗提液中的凝集活性最高,可得最大理论值为5.4795HU。探索凝集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CCK-8试剂探究黑木耳凝集素对MCF-7的增值影响;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划痕法探究凝集素对MCF-7的迁移率影响;采用ELISA法探究细胞增殖中关键酶TOP1和TDP1的含量;采用RT-PCR技术研究黑木耳凝集素对癌细胞增殖中关键酶TOP1和TDP1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凝集素的浓度为50μg/m L时,细胞存活率与阴性对照出现显着差异,处理24h时为90.21±2.44(%),处理48h时为87.74±2.36(%);随着凝集素浓度的增大,细胞数量减少,贴壁疏松,细胞间连接松散,呈现凋亡前体状态;黑木耳凝集素可抑制MCF细胞迁移率;随着凝集素浓度的提升,MCF-7细胞中TOP1和TDP1基因转录减少,且细胞内含量减少。本研究选育出了一株适合在黑龙江省栽培的高产、子实体品质优良的高原黑木耳新菌种。并对黑木耳中研究报导较少的活性成分凝集素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并确定了黑木耳凝集素可以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中关键酶TOP1和TDP1的转录及表达来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本课题的完成,为黑龙江地区选育出一株优良高原黑木耳菌种,使西藏黑木耳可以在黑龙江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释放优良潜质,增加黑龙江省菌农的收入,也为其他食用菌(如羊肚菌、松茸、蘑菇等)提供育种新模式。黑木耳凝集素的研究丰富了黑木耳化学成分的种类,并对生物活性加以补充,为黑木耳的食药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李亚娇,孙国琴,郭九峰,王海燕,庞杰[3](2020)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主要野生蘑菇分子进化及其系统发生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内蒙古中部地区锡林郭勒草原蘑菇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进化特点,从分子水平上对89株草原蘑菇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后续草原蘑菇的种质资源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草原地区采集草原蘑菇为试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18S和ITS序列扩增片段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利用BLAST、MEGA 6.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以羊肚菌为外类群,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计算分化时间。结果表明,89株草原蘑菇ITS序列中,保守位点数为275,变异位点数为268,简约信息位点数为180,单一位点数为88,覆盖率为330,简并位点:zore-fold为319、tow-fold为62、four-fold为40,G+C碱基平均含量:黑蘑为42.73%、白蘑为41.14%,遗传距离为0~0.45。ITS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89株草原蘑菇分为3个类群,黑蘑1个类群、白蘑2个类群,且白蘑与黑蘑分化时间为11万年前,其中黑蘑中34号与其他黑蘑分化时间为3万年前,白蘑中B类群和C类群分化时间为1万年前。
李雪飞[4](2020)在《黑木耳中新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对菌株的影响》文中认为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是我国一种主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然而,病害、菌丝体老化和菌种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黑木耳产业的健康。真菌病毒能够侵染食用菌并且可以引起宿主的表型和生理变化,进而发生病害。本研究对黑木耳中是否存在病毒、病毒种类的界定、病毒系统发育关系、病毒对菌丝体表型和生理变化的影响、菌丝体老化对基质降解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为真菌病毒资源的挖掘、病毒病害的防控及菌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从不同的黑木耳菌株中提取总RNA,采用基于Illumina Hi Seq平台的宏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含有病毒的contigs。根据获得的contigs序列,我们设计了病毒检测引物来确定目标菌株。在菌株CCMJ1271中分离到一个属于Virgaviridae科内未分类病毒的正单链RNA[(+)ssRNA]病毒,命名为Auricularia heimuer mycovirgavirus 1(Ah MV1)。其基因组全长9,934 bp,含有一个poly(A)尾巴,编码一个大的和两个小的开放阅读框,ORF1编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 Rp);ORF2编码类似于植物病毒的运动蛋白(MP);ORF3编码外壳蛋白(CP)。由于该科内所含真菌病毒具有独特的Poly(A)结构以及在真菌病毒中少有的假定运动蛋白结构,建议在Virgaviridae科中建立一个新属Mycovirgavirus来容纳Ah MV1以及与它有相近结构的病毒。该病毒已在Gen Bank登录注册(登录号为MN928963)。在菌株CCMJ1296中分离得到一个基因组全长为7,127 bp的正单链RNA病毒,该病毒为Fusariviridae科内的新成员,命名为Auricularia heimuer Fusarivirus 1(Ah FV1)。根据基因组结构分析表明,该病毒含有2个部分重叠的ORFs,3’端含有poly(A)结构,其中ORF1含有Rd Rp和病毒解旋酶(Hel)保守区域,ORF2编码功能未知。此外,建议将目前公认的镰刀菌病毒根据其序列长度和基因组结构至少细分为两个其他属。该病毒已在Gen Bank登录注册(登录号为MT232758)。在菌株CCMJ1222中分离得到一个单股负义链RNA病毒,命名为Auricularia heimuer negative-stranded RNA virus 1(Ah Ns RV1)。该病毒为Mymonaviridae科内的新成员,其基因组全长为11,441 bp,含有6个无重叠的ORFs,各个ORF之间的间隔区高度保守,与单股负义链RNA病毒的特性一致。由于该科内所含病毒较少,目前未进行详细的分属,随着负链RNA病毒的陆续被报道,建议根据序列长度和基因组结构特性将当前已经发表的负链病毒细分为至少2~3个新的属。该病毒已在Gen Bank登录注册(登录号为MT259204)。对3株感染病毒的菌株和1株未检测到病毒的菌株不同时期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生长初期各菌株菌丝浓密且长势较好;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气生菌丝逐渐减少,且贴附培养基生长。感染病毒的菌株黑色素随着菌丝体菌龄的增加,分泌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未检测到病毒的菌株未见明显的黑色素分泌。感染病毒的菌株漆酶和酸性木聚糖酶活性随菌丝体老化而降低,但与未检测到病毒的菌株差异不显着;感染病毒的菌株和未检测到病毒的菌株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果表明,黑木耳老化菌丝体分泌的黑色素可能与感染该菌株的病毒有关。但病毒的存在对老化后基质降解酶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因此,这一现象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史灵燕[5](2019)在《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用菌市场菌种混乱问题日益严重,同物异名现象在黑木耳菌种市场屡见不鲜。本研究以24株北方地区主栽黑木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木耳菌株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确定其亲缘关系远近,进一步结合栽培试验,对不同黑木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北部山区栽培的黑木耳优良菌株。本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的拮抗试验结果表明,24个菌株的拮抗反应表现为隆起型、沟壑型和无拮抗反应3种情况。其中Aaj4,Aaj6,Aaj7,Aaj12,Aaj20,Aaj24,这六个菌株与其他菌株间的拮抗反应均表现为隆起型,从培养皿背部观察有褐色色素的分泌;这六个菌株之间菌丝平铺到一起,无拮抗反应;其他菌株之间部分存在沟壑型反应,部分无拮抗反应,从培养皿背部观察无色素分泌。2.使用酯酶同工酶技术鉴定24株黑木耳菌株遗传多样性的试验结果表明,24种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种迁移率不同的酶带,且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3时,可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群,与拮抗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3.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中,以24株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片段分子量在100-2 000 bp间总共扩增出133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条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6-1.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6时,可将24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两大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基本一致。4.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24个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 kb,对扩增条带进行统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4-1.0,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可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前三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为今后黑木耳的分类鉴定及遗传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筛选出19株黑木耳生产菌株为代表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母种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同时在北部山区阜平地区采用吊袋栽培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农艺性状、抗杂能力和产量,结果表明,菌株野森一代、黑丹一代、黑山、黑耳厚4等个菌株,在产量、出芽时期、出芽整齐度、耳片形状等方面均表现优异,适宜作为北部山区主栽品种。本研究为黑木耳遗传育种及生产上黑木耳菌株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徐莉娜[6](2019)在《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食用蕈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蕈菌资源,对丰富野生食用蕈菌种质资源库意义重大,是蕈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课题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野外采集到的疑似野生马鞍菌X1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测定了该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其子实体矿物质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以BHT作为阳性对照,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其子实体粗提物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设计了人工栽培试验;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菌丝体进行了液态和固态发酵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X1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X1菌株隶属子囊菌门(Ascomyz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e)马鞍菌属(Helvella),拉丁文学名为Helvella lacunosa,中文名称为棱柄马鞍菌,异名多洼马鞍菌。(2)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达23.72%,粗脂肪含量达3.65%,粗纤维含量达55.12%;子实体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是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0.64倍,且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占氨基酸总量的30.07%;采用ICP-AES法对子实体的1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实体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Fe、Zn、K、Na、Ca、Mn、Cu及Mg的含量分别为0.114μg/g、0.017μg/g、2.13μg/g、0.13μg/g、0.0046μg/g、0.0053μg/g、0.0032μg/g、0.1005μg/g,重金属只检出As和Sb,含量分别为0.0021μg/g和0.0013μg/g,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0.1μg/g的限量要求;采用GC-MS法对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2种化合物,确定结构39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己醛、己酸、乙酸和2-戊基呋喃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是调香原料不可缺少的物质;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9.18%和53.33%;由子实体粗提物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知,用药组最大给药剂量达0.4mL/10g.bw时,实验小鼠生存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致毒反应,且14d内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处死解剖后的小鼠脏腑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以认定棱柄马鞍菌是安全无毒的。由此可见,该野生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无毒性,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蕈菌。(3)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X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无机盐为MgSO4;最佳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为6.5,适宜光照条件为12h黑暗+12h光照。人工栽培X1菌株试验结果表明:X1菌株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麸皮煮汁琼脂培养基;最佳母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麦粒培养基;最适宜的栽培料配方是松木屑+棉籽壳,X1菌丝体在该培养料上长势好,65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4.32±1.54mm/d,子实体直径0.3–1.6cm,菌盖淡褐色,菌柄灰白色,其长度、直径分别达0.3–3.12cm和0.5–1.5cm;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3.24g/袋和4.56%。(4)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之间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182个,样本5中特有OTU最多,为201个,样本1中特有OTU最少,仅59个。样本5和样本2种群丰度高于其余3个样本(P<0.05)。样本1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alokirschsteiniothelia;样本2中特有的真菌属有Plectania、Heydenia、Trichosporon、Clavaria,Thelonectria、Leucoglossum、Lepiota、Tricholoma;样本3中特有的真菌属有Metarhizium、Ceratocystis、Cadophora、Cercophora、Podospora;样本4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ypxylon、Physciella、Cyphellophora、Phyragmocephala、Alternaria、Guttulispora、Ophiostoma、Tomentella、Caluatia、Thermomyces、Auxarthron、Botrytis、Scleromitrula、Schizothecium、Chaetomium、Glomerella、Acremonium、Cosllarina;样本5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irsutella、Porormia、Pseudodictyosporium、Lophiotrema。5个样本中优势菌群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以上菌群在5个样本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但相对含量均大于5%。本实验结果说明,不同采样地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差异明显(P<0.05),没有子实体生长的土壤,其真菌多样性高于生长过棱柄马鞍菌的土壤,且不同土壤样本中优势菌属种类与丰度不一样,可见棱柄马鞍菌对于根际定殖真菌具有一定选择性。(5)以液态发酵基础培养基为对照,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X1菌株液体摇瓶发酵过程中最适碳氮源以及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58g葡萄糖、2.77g蛋白胨、3.01g酵母浸膏、1g KH2PO4、1g NaHCO3、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11.01g/L,是对照组的8.83倍;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49g/L葡萄糖、3.54g蛋白胨、3.85g酵母浸膏、1g KH2PO4、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EPS含量最高,可达233.25mg/L,是对照组的4.06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X1菌株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装液量80mL,转速140r/min。经验证试验得出,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下,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和EPS含量可高达11.86g/L和244.56mg/L,分别是对照组的9.59和4.31倍。(6)以X1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山西常见的10种谷物(小麦、大米、燕麦、玉米、小米、藜麦、荞麦、大豆、豌豆和高粱)为发酵基质,对比研究了X1菌株通过固态发酵对发酵基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X1菌株固态发酵后,小米、燕麦、藜麦、小麦和大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0.898、0.911、0.764和0.770。发酵35d后,5种发酵谷物的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3.38mg/g、3.30mg/g、1.30mg/g、3.06mg/g和0.57mg/g,分别比对照高1.57、2.21、1.86、2.03和1.10倍。大米、荞麦和豌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5、0.398和0.132);玉米和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R=-0.399和-0.723)。发酵7d后,玉米发酵产物总酚含量的最大值为3.18mg/g,比对照低0.3%;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最大值为2.68mg/g,比对照低12%。以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O2-·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为指标,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0种谷物发酵产物中,小麦发酵产物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0.16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98.78%;豌豆发酵产物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EC50值为4.18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6.56%;小米发酵产物提取物的Fe2+螯合能力最强,EC50值达16.64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81.61%;高粱发酵产物提取物的O2-·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41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3.82%。本实验结果表明,X1菌株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不仅子实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菌丝体的固态发酵还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抗氧化性能,因而,本研究既可以为开发利用棱柄马鞍菌菌株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开发谷物抗氧化产品或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指导。
史灵燕,张云龙,刘保卫,郑素月[7](2019)在《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分析》文中提出以24个北方地区主栽的黑木耳菌株为材料,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24个黑木耳菌株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从48对引物中筛选出了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多态性稳定并能扩增出清晰明亮条带的25对引物,扩增出133条多态性条带,片段大小在0.1~1.5 kb,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条多态性条带。基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6~1.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6时,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2大类群,第一类包括黑山等18个菌株;第二类包括黑29等6个菌株。
史灵燕,刘保卫,顾新颖,郭金英,郑素月,张庆桥[8](2019)在《生化和ISSR分子标记在黑木耳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以生产收集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24个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条迁移率不同的酶带,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4时,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通过ISSR分子标记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0 kb,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黑木耳的菌株选择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员瑗[9](2018)在《中国野生黑木耳遗传多样性及全基因组信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黑木耳 Auricularia heimuer F.Wu,B.K.Cui&Y.C.Dai,作为我国重要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含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栽培黑木耳产量最大的国家,对全国范围的黑木耳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评价,是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的基础。此外,过去对黑木耳的其它研究多集中于栽培育种和营养成分的提取等方面,对黑木耳的基因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黑木耳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初步解析黑木耳的基因功能,为后续深入开展黑木耳的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全国范围的4个野生黑木耳群体共1 18个样本的ITS序列和IGS1序列,从DNA序列水平上解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并对标本Dai 13782的单孢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ITS和IGS1序列分析了黑木耳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ITS序列全长530 bp,含6个变异位点,共产生17种单倍型(Hd为0.8579,Pi为0.0043);IGS1序列全长818 bp,含12个变异位点,共产生32种单倍型(Hd为0.9148,Pi为0.0047);我国野生黑木耳群体在整体上表现出高水平的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各群体内单倍型多样性较为丰富,并在不同地理分区表现出较强的生存适应能力。(2)通过ITS和IGS1序列对黑木耳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黑木耳总群体的Fst分别为0.2470和0.1219,均表现为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但东北群体与其它3个群体之间均出现了极显着或显着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均为Gst>Nst(P<0.5),进一步说明黑木耳在物种水平上无地理谱系结构;AMOVA分析表明黑木耳群体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而群体之间基因交流比较频繁,差异较小;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群体在历史进化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3)采用第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4000和第三代测序平台Pacbio RSII结合的测序技术完成单孢菌株Dai 13782的全基因组测序,获得黑木耳基因组49.76 Mb,GC含量为56.98%,编码基因数量为16,244个,蛋白编码区总长度为22.01 Mb,内含子总长度为6.83 Mb。共有15,135基因获得了功能注释,占基因总量的93.17%,为进一步完成功能基因的筛选和分析等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4)在黑木耳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6个基因簇参与了黑木耳的次生代谢过程,包括5个萜烯合酶TS基因簇和1个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基因簇,同时发现黑木耳中并没有参与聚酮合酶PKS的相关基因簇,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参与多糖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基因进行筛选和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在黑木耳基因组中存在大量与多糖和萜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共预测到33个基因参与多糖合成、22个基因参与萜类化合物骨架合成、3个基因参与倍半萜和三萜合成、27个基因参与甾族化合物合成,这些数据均为深入研究黑木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合成多糖和萜类化合物提供了基础资料,未来的研究重点可分析其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为提高黑木耳的营养价值提供理论依据。(5)通过基因家族聚类分析,共找到18,059个基因家族,黑木耳中基因家族8,167个,含268个特有基因家族,可能与黑木耳的物种特异性相关。而黑木耳基因组有单拷贝同源基因1,039个,多拷贝基因1,198个,黑木耳特异基因家族中的基因1,005个,未被聚类到基因家族的特有基因1,41 1个。对黑木耳特异基因家族中的基因进行KEGG注释,结果表明只有11个基因获得KEGG注释,其中基因GLEAN 0002067参与了萜类化合物合成,是δ524甾醇还原酶的编码基因,这些发现为黑木耳功能差异性的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叶海丹[10](2017)在《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桑黄、黑木耳遗传分析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DNA分子标记技术是基于DNA技术的分子标记体系,可以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差异性DNA片段,相对于传统的形态标记和生化标记具有稳定、精确、简便等优点。基于SSR技术的ISSR分子标记技术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药用菌的遗传多样性、菌株鉴别等方面的研究。“桑黄”是我国一类传统药用真菌,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用价值。但该类群中,被认为药效最佳、真正“桑黄”的桑黄纤孔菌(Inonotus sanghaung)与其它类群的桑黄从子实体上区分较为困难,导致“桑黄”名称混乱现象严重,制约了“桑黄”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 F.Wu,B.K.Cui&Y.C.Dai)人工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同株异名、同名异株、菌种退化现象严重制约黑木耳生产的可持续性,优良品种的选育迫在眉睫。开展桑黄栽培品种、黑木耳主要栽培品种及黑木耳孢子单核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掌握不同栽培菌株鉴别方法,对明确桑黄栽培菌株的类群,充分保护桑黄、黑木耳种质资源、开展黑木耳良种选育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收集5个桑黄栽培品种,1个桑黄野生品种,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ITS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菌株鉴定及遗传分析;收集34个黑木耳栽培品种及5个黑木耳品种的共计100个孢子单核体,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适用于桑黄物种的ISSR分析最佳PCR条件:20μL体系中含有1U DNA聚合酶、0.5umol/L 引物,0.15mmol/LdNTPs、50ngDNA 模板。比理论 Tm 值略高的退火温度,35个循环。2、筛选出了 12条对桑黄基因组扩增稳定、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94条带。根据扩增条带计算遗传相似性系数并构建聚类图,桑2、桑4、桑5聚在一起,桑1、桑3单独聚在一起,表明桑2、桑4、桑5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从194条带中选择29个最佳条带构建5个桑黄栽培菌株的分子身份证。3、对6个桑黄菌株的rDNAITS序列进行分析,通过BLAST比对,得到最似物种名,桑 1 为 Inonotus linteus,桑 2、桑 4、桑 5 为 Inonotus vaninii,桑 3 为 Inonotus obliquus,桑6为Inonotus sanghaung,并构建系统发育树。ITS分子标记结果与ISSR分子标记结果一致,证明两者相结合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准确可靠。4、筛选出10条引物,对34个黑木耳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67条带,根据扩增条带计算GS值,并构建聚类图。结果显示在0.64的相似水平上,34个菌株可分为5类,并不完全按照地区分类,东北的6个菌株聚在一起;其中黑金、黑圆可认为是同一菌株。该结果说明南北两个栽培地区菌种交流频繁,东北地区栽培菌株遗传背景较为单一;同株异名现象的存在。5、3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65, 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4420,菌株基因流(Nm)值较大,为2.0850,说明该34个菌株遗传多样性较高,种质资源丰富。6、从20个引物中对5个黑木耳品种的供试孢子单核体筛选出了 11~13个引物,筛选出的引物多态性好,条带清晰,分别扩增出118~197条带,多态性条带均在80%以上。从5个品种孢子单核体聚类图中,F1代孢子单核体并非完全按照交配型聚为两类。5个品种的孢子单核体聚类图结合传统的交配型鉴定结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工作中亲本单核体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二、黑木耳菌株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木耳菌株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黑木耳59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供试培养基 |
1.2.2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3 SSR引物、PCR反应体系及数据处理 |
1.2.4 表型试验设计及出耳管理 |
1.2.5 农艺性状测定 |
1.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基于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 黑木耳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及产量回归模型的构建 |
2.4 主成分分析 |
2.5 基于农艺性状对59个菌株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2)西藏黑木耳新菌种的选育及其凝集素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 章 绪论 |
1.1 黑木耳概述 |
1.1.1 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1.1.2 资源分布 |
1.1.3 栽培现状 |
1.2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流程 |
1.2.1 养菌室的前期处理 |
1.2.2 菌种的制备 |
1.2.3 室内养菌 |
1.2.4 田间管理 |
1.2.5 采收 |
1.3 黑木耳育种的研究进展 |
1.3.1 杂交育种 |
1.3.2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1.3.3 组织分离育种 |
1.3.4 诱变育种 |
1.4 食用菌凝集素的研究现状 |
1.4.1 草原黑蘑凝集素 |
1.4.2 双孢菇凝集素 |
1.4.3 蜜环菌凝集素 |
1.4.4 牛肝菌凝集素 |
1.4.5 金针菇凝集素 |
1.4.6 姬松茸凝集素 |
1.4.7 猴头菌凝集素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 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试验用地 |
2.1.3 试验细胞 |
2.1.4 试验试剂 |
2.1.5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黑木耳野生菌株的采集及初筛 |
2.2.2 拮抗试验筛选 |
2.2.3 母种的初次试种及复筛 |
2.2.4 子实体的矿物质元素及功能性成分分析 |
2.2.5 优良菌种的分子鉴定 |
2.2.6 优良菌种的推广种植 |
2.2.7 黑木耳凝集素的提取优化 |
2.2.8 细胞增殖试验 |
2.2.9 关键酶转录水平检测 |
2.2.10 统计学分析 |
第3 章 试验结果 |
3.1 野生黑木耳菌种的分离结果 |
3.2 一级菌丝品质分析 |
3.3 拮抗试验筛选结果 |
3.4 种植出耳试验 |
3.4.1 三级菌丝品质分析 |
3.4.2 子实体泡发复水率结果分析 |
3.4.3 扫描电镜对子实体表观结构分析 |
3.4.4 子实体矿物质元素及功能性成分分析 |
3.4.5 子实体功能性成分分析 |
3.4.6 主成分分析 |
3.5 西藏6 号分子鉴定及推广种植 |
3.5.1 西藏6 号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TS序列扩增 |
3.5.2 西藏6 号的ITS序列结果 |
3.5.3 西藏6 号的小规模推广及效益分析 |
3.6 西藏6 号凝集素的提取优化 |
3.6.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6.2 响应面模型回归与方差分析 |
3.6.3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分析 |
3.6.4 响应面分析结果 |
3.7 凝集素LAA对 MCF-7 细胞的抑制结果 |
3.7.1 LAA对 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7.2 MCF-7 细胞形态学观察 |
3.7.3 划痕试验检测 |
3.7.4 LAA对 TOP1,TDP1 表达的影响 |
3.7.5 TOP1,TDP1 转录水平结果 |
第4 章 讨论 |
4.1 西藏野生黑木耳优良菌种的选育 |
4.2 黑木耳凝集素的提取 |
4.3 黑木耳凝集素的体外抗乳腺癌活性研究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主要野生蘑菇分子进化及其系统发生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DNA提取 |
1.2.1 子实体DNA提取 |
1.2.2 菌丝体DNA提取 |
1.3 PCR扩增 |
1.4 序列比对、序列的数据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描述 |
2.1.1 蒙白音系列 |
2.1.2 白蘑系列 |
2.2 草原蘑菇序列分析 |
2.3 遗传距离、亲缘关系及分化时间分析 |
3 结论 |
(4)黑木耳中新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对菌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黑木耳的分类学地位及食药用价值概况 |
1.2 真菌病毒 |
1.3 食用菌病毒 |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
1.5 食用菌菌丝老化现象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基于宏转录组测序鉴定食用真菌黑木耳病毒 |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2 黑木耳菌株培养及总RNA提取和检测 |
1.3 测序结果分析方法 |
1.4 结果与分析 |
1.4.1 黑木耳总RNA质量和浓度测定 |
1.4.2 宏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1.5 讨论 |
1.6 小结 |
第二章 黑木耳中AHMV1病毒鉴定及结构分析 |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带毒菌株的定位检测 |
2.3.2 病毒AhMV1末端克隆扩增结果 |
2.3.3 病毒AhMV1全长序列的验证 |
2.3.4 病毒AhMV1基因组结构分析 |
2.3.5 病毒AhMV1基因组序列分析 |
2.3.6 病毒AhMV1系统发育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黑木耳中AHFV1病毒鉴定及结构分析 |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带毒菌株的定位检测 |
3.3.2 病毒AhFV1末端克隆扩增结果 |
3.3.3 病毒AhFV1全长序列验证结果 |
3.3.4 病毒AhFV1全基因组分子结构分析 |
3.3.5 病毒AhFV1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6 病毒AhFV1系统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黑木耳中AHNSRV1 病毒鉴定及结构分析 |
4.1 供试菌株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带毒菌株的定位检测 |
4.3.2 病毒Ah Ns RV1 末端克隆扩增结果 |
4.3.3 病毒Ah Ns RV1 全长序列验证结果 |
4.3.4 病毒Ah Ns RV1 基因组结构及特点分析 |
4.3.5 病毒Ah Ns RV1与Mononegaviruses基因组结构比较 |
4.3.6 病毒Ah Ns RV1 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黑木耳菌丝老化的表型及基质降解酶系差异 |
5.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色素分泌观察结果 |
5.3.2 漆酶活性测定 |
5.3.3 纤维素酶(CL)活性测定 |
5.3.4 酸性木聚糖酶活性(ACX)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木耳概述 |
1.1.1 黑木耳生物学特征 |
1.1.2 黑木耳的分布及生态习性 |
1.1.3 食用菌及黑木耳的营养价值 |
1.1.4 黑木耳的栽培历史 |
1.1.5 黑木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食用菌市场菌种质量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1.2.1 食用菌菌种质量存在的问题 |
1.2.2 食用菌菌种质量与菌种管理的对策 |
1.3 黑木耳种质资源遗传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传统的生物学方法 |
1.3.2 .生化标记:酯酶同工酶 |
1.3.3 DNA分子标记 |
1.4 液体发酵菌种技术在食用菌上的应用 |
1.5 吊袋栽培技术在木耳属的应用 |
1.6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黑木耳菌株生理特性、多样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供试培养基制备 |
2.2.2 菌丝活化 |
2.2.3 对峙培养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拮抗测定结果 |
2.3.2 小结 |
第3章 酯酶同工酶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试剂、仪器与设备 |
3.1.3 试剂的配制 |
3.2 酯酶同工酶方法 |
3.2.1 菌丝体培养 |
3.2.2 凝胶制备 |
3.2.3 点样 |
3.2.4 电泳 |
3.2.5 染色 |
3.2.6 拍照统计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酶谱多样性 |
3.3.2 聚类分析 |
3.3.3 小结 |
第4章 黑木耳菌株SRAP标记分析 |
4.1 供试菌株 |
4.2 试剂、设备及仪器 |
4.3 黑木耳菌株DNA的提取 |
4.3.1 DNA提取方法 |
4.3.2 DNA质量检测 |
4.4 黑木耳引物设计 |
4.5 黑木耳SRAP-PCR扩增条件 |
4.6 引物筛选 |
4.7 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 |
4.8 数据分析 |
4.9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9.1 DNA提取结果 |
4.9.2 引物筛选结果 |
4.9.3 引物扩增结果 |
4.9.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
4.9.5 小结 |
第5章 黑木耳菌株ISSR标记分析 |
5.1 供试菌株 |
5.2 试剂、设备及仪器 |
5.3 黑木耳菌株DNA的提取 |
5.4 黑木耳引物设计 |
5.5 黑木耳ISSR-PCR扩增条件 |
5.5.1 PCR扩增反应体系 |
5.5.2 扩增程序 |
5.6 引物筛选 |
5.7 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 |
5.8 数据分析 |
5.9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9.1 引物筛选结果 |
5.9.2 引物扩增结果 |
5.9.3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
5.9.4 小结 |
第6章 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
6.1 试验菌株 |
6.2 培养基配方 |
6.3 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测定 |
6.4 出菇管理 |
6.4.1 菌种制作 |
6.4.2 打孔催芽,吊袋入棚 |
6.4.3 吊袋式栽培 |
6.4.4 栽培管理 |
6.4.5 试验地点及记录内容 |
6.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1 母种生理特性 |
6.5.2 不同黑木耳菌株出耳性状比较 |
6.5.3 木耳菌株抗杂情况 |
6.5.4 不同黑木耳菌株产量情况分析 |
6.6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 |
(6)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蕈菌及其研究价值 |
1.1.1 蕈菌概述 |
1.1.2 蕈菌的研究价值 |
1.2 蕈菌的分类鉴定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 蕈菌的人工栽培 |
1.3.1 蕈菌的人工栽培历史 |
1.3.2 蕈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
1.4 蕈菌发酵 |
1.4.1 蕈菌的液态发酵 |
1.4.2 蕈菌的固态发酵 |
1.5 马鞍菌的研究现状 |
1.6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X1 菌株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子实体、菌种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供试培养基 |
2.1.5 DNA提取试剂配方 |
2.1.6 采集样品的预处理 |
2.1.7 形态学鉴定 |
2.1.8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学鉴定 |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及挥发性成分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3.1.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测定 |
3.1.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矿质元素含量检测 |
3.1.7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3.1.8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1.9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 |
3.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3.2.2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结果 |
3.2.3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
3.2.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挥发性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
3.2.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X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供试培养基 |
4.1.5 X1 菌株生长营养条件研究 |
4.1.6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1.7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X1 菌株营养条件研究 |
4.2.2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2.3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土样 |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5.1.3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5.1.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
5.2.2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分析 |
5.2.3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物种丰度聚类图 |
5.2.4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在属水平上的物种进化树 |
5.2.5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X1菌株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培养基 |
6.1.3 菌种制作 |
6.1.4 液态发酵 |
6.1.5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
6.1.6 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 |
6.1.7 单因素试验 |
6.1.8 响应面法 |
6.1.9 正交试验 |
6.1.10 统计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最适碳源、氮源的筛选 |
6.2.2 响应面法优化最适碳源、氮源的添加量 |
6.2.3 验证试验 |
6.2.4 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X1菌株固态发酵多种谷物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菌株 |
7.1.2 培养基制备 |
7.1.3 固态发酵 |
7.1.4 谷物乙醇提取物 |
7.1.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7.1.6 抗氧化活性分析 |
7.1.7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
7.2.2 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DNA提取、扩增和电泳检测 |
1.2.2 SRAP扩增反应体系 |
1.2.3 SRAP标记引物序列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检测 |
2.2 引物筛选结果 |
2.3 黑木耳菌株的SRAP指纹图谱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8)生化和ISSR分子标记在黑木耳品种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丝拮抗试验 |
1.2.2 酯酶同工酶分析 |
1.2.3 ISSR分子鉴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测定结果 |
2.2 酯酶同工酶 |
2.3 ISSR分子鉴定 |
2.3.1 供试ISSR多态引物的筛选 |
2.3.2 24个黑木耳菌株的ISSR聚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9)中国野生黑木耳遗传多样性及全基因组信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黑木耳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1 黑木耳学名的变更 |
1.1.2 黑木耳的形态特征 |
1.1.3 黑木耳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2 食用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1 形态学遗传标记 |
1.2.2 染色体遗传标记 |
1.2.3 蛋白质遗传标记 |
1.2.4 分子遗传标记 |
1.3 食药用真菌的全基因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黑木耳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
2.1 研究材料 |
2.1.1 研究所用标本和菌株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2.1.4 溶液配制 |
2.1.5 培养基配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离菌种的方法 |
2.2.2 提取黑木耳基因组DNA及浓度检测 |
2.2.3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引物 |
2.2.4 PCR扩增程序 |
2.2.5 扩增产物的检测及测序 |
2.2.6 地理群体的划分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NA序列多态性分析 |
2.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3.4 单倍型的系统演化 |
2.3.5 群体历史的动态分析 |
2.4 小结 |
3 黑木耳全基因组信息分析 |
3.1 研究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研究所用的物种基因组信息来源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试剂和耗材 |
3.1.5 供试培养基的配制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单孢菌种的分离 |
3.2.2 基因组测序样品的制备 |
3.2.3 全基因组测序流程 |
3.2.4 原始数据(Raw data)的质控 |
3.2.5 Hiseq+Pacbio数据的联合组装 |
3.2.6 基因组注释方法 |
3.2.7 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3.2.8 基因家族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质量检测结果 |
3.3.2 基因组测序数据的统计 |
3.3.3 K-mer分析估计基因组大小 |
3.3.4 基因组的GC含量分析 |
3.3.5 基因组拼接与组装 |
3.3.6 基因长度分析 |
3.3.7 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
3.3.8 基因组非编码RNA分析 |
3.3.9 基因组组分信息 |
3.3.10 全基因组图谱 |
3.3.11 基因组的功能注释 |
3.3.12 多糖合成基因的预测 |
3.3.13 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3.3.14 基因家族的鉴定 |
3.4 小结 |
4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4.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桑黄、黑木耳遗传分析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桑黄 |
1.1.1 桑黄分类研究 |
1.1.2 桑黄生物学特征 |
1.1.3 桑黄药理作用 |
1.1.4 桑黄的人工栽培 |
1.2 黑木耳 |
1.2.1 黑木耳生物学特征 |
1.2.2 黑木耳食药用价值 |
1.2.3 黑木耳栽培技术 |
1.2.4 黑木耳的遗传育种 |
1.3 DNA分子标记及在食药用菌遗传分析上的应用 |
1.3.1 DNA分子标记 |
1.3.2 DNA分子标记在食药用菌遗传多样性上的研究应用 |
2 桑黄的ISSR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菌株 |
2.2.2 ISSR引物 |
2.2.3 试验主要试剂 |
2.2.4 试验主要仪器 |
2.2.5 主要溶液配制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丝体培养收集 |
2.3.2 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
2.3.3 基因组DNA检测 |
2.3.4 I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 |
2.3.5 ISSR引物退火温度 |
2.3.6 PCR扩增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基因组DNA检测分析 |
2.4.2 ISSR-PCR反应条件优化分析 |
2.4.3 退火温度 |
2.4.4 桑黄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2.5 讨论 |
3 桑黄菌rDNA ITS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供试菌株 |
3.2.2 rDNA ITS扩增引物序列 |
3.3 试验方法 |
3.3.1 基因组提取及检测 |
3.3.2 扩增反应体系与程序 |
3.3.3 序列克隆和测序 |
3.3.4 序列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rDNA ITS序列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
3.4.2 6株桑黄菌株的rDNA ITS序列同源性分析 |
3.4.3 rDNA ITS序列桑黄真菌系统发育分析 |
3.5 讨论 |
4 黑木耳栽培菌株的ISSR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 |
4.2.2 ISSR引物 |
4.2.3 试验主要试剂 |
4.2.4 试验主要仪器 |
4.2.5 试验主要溶液配制 |
4.2.6 培养基 |
4.2.7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扩增图谱 |
4.3.2 遗传分析 |
4.4 讨论 |
5 黑木耳单核体的ISSR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 |
5.2.2 ISSR引物 |
5.2.3 试验主要试剂仪器 |
5.2.4 试验方法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常规交配型分析结果 |
5.3.2 扩增图谱 |
5.3.3 遗传相似系数 |
5.3.4 聚类分析 |
5.4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1 测定的6个桑黄ITS序列 |
附录2 ISSR引物对黑木耳品种SX-2的孢子单核体的扩增图 |
附录3 ISSR引物对黑木耳品种丽5的孢子单核体的扩增图 |
附录4 ISSR引物对黑木耳品种黑7的孢子单核体的扩增图 |
附录5 ISSR引物对黑木耳品种NK-5的孢子单核体的扩增图 |
附录6 ISSR引物对黑木耳品种DDB的孢子单核体的扩增图 |
附录7 SX-2的24个孢子单核体的遗传相似系数 |
附录8 丽5的24个孢子单核体的遗传相似系数 |
附录9 黑7的14个孢子单核体的遗传相似系数 |
附录10 NK-5的18个孢子单核体的遗传相似系数 |
附录11 DDB的22个孢子单核体的遗传相似系数 |
四、黑木耳菌株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木耳59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潘春磊,王延锋,盛春鸽,王金贺,张鹏,于海洋. 中国食用菌, 2022(01)
- [2]西藏黑木耳新菌种的选育及其凝集素抗肿瘤活性研究[D]. 黄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主要野生蘑菇分子进化及其系统发生学[J]. 李亚娇,孙国琴,郭九峰,王海燕,庞杰.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9)
- [4]黑木耳中新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对菌株的影响[D]. 李雪飞.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5]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D]. 史灵燕.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7)
- [6]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D]. 徐莉娜. 山西大学, 2019(02)
- [7]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分析[J]. 史灵燕,张云龙,刘保卫,郑素月. 食用菌, 2019(06)
- [8]生化和ISSR分子标记在黑木耳品种鉴定中的应用[J]. 史灵燕,刘保卫,顾新颖,郭金英,郑素月,张庆桥. 北方园艺, 2019(09)
- [9]中国野生黑木耳遗传多样性及全基因组信息分析[D]. 员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桑黄、黑木耳遗传分析上的应用研究[D]. 叶海丹.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