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北七家高科技工业园招商(论文文献综述)
许庆姣[1](2021)在《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以T经济开发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赵川中[3](2020)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文中指出从广泛联系农村地区,到减缓“民工潮”社会压力,再到带动“三农”领域发展,我国小城镇所发挥的价值也跟随城镇化的深入而逐渐提升,成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小城镇在类型、规模、所处城镇化阶段等方面千差万别。从小城镇发展动力上来看,传统的小城镇通过连接农村来提供商贸服务功能,工业型小城镇通过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提供产业带动功能,城郊型小城镇通过承接大城市外溢提供疏散功能,旅游型小城镇通过开发自然风景资源提供游憩功能,小城镇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在研究中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几个村庄凝聚成可自给自足城邦之时,便是城市形成之时。其初衷是为了生存,其持续动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亚里士多德这一本源性的阐述解释了城市存在的本质,而城市因规模过大产生负面效应的时候,便会有居民考虑离开大城市。目前,城镇化率较高的大城市在空间上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城市中心城区边界扩张并涵盖郊区的速度逐渐放缓,大城市之于其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关系也由吞并向各自独立转变。这些未被内化为城市中心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动能上面临着被动增长推力减少和主动发展经验不足的挑战,在空间上面临着空间发展分散、设施不够均好、城乡二元分化等问题。本论文正是以大城市周边这一地理区位共性入手,探寻该类小城镇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研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空间发展策略。为了明晰我国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状态,本研究采取了问卷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系统盘点我国小城镇因毗邻大城市,而出现的无序、分散的典型空间特征。并通过遥感数据揭示背后的空间形态原因,包含组团不紧凑导致服务设施效率低下、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管控引导不够致使组团缺乏协同、城乡观念差异分化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为提高策略制定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本研究采取了指标选取、体系构建、赋值研究的方法,将重点、难点进行析出。最终,提出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一、转变空间发展思路,镇、村统筹考虑;二、面向实施管理,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三、倡导价值观的多元化,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风貌;四、注重历史记忆的传承,强化居民归属感。在实证研究上选取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在研究该镇自1984年以来的空间演进规律后,进行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的适用性分析,最后在国土资源评价、空间结构、生态网络、组团结局、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期望通过本研究为当下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海燕[4](2020)在《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内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城市规划急需探索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创新和变革,即如何实现规划与市场的最佳分工;同时,精细化管控以及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成为城市规划发展共识。因此,适应产业用地发展、区别于其他类型用地的控规控制指标优化研究,是当下规划精细化管控的必然趋势。就园区产业用地而言,其作为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建设空间,不同于一般城市建设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项目投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园区建设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是传统控规的控制指标是一个常规通用的内容体系,服务于各类建设用地,整体上重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这样普适的控制内容,对产业用地的控制稍显不足,对产业园区转型缺少持续的管控和引导。本文着眼于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研究,结合对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控规对产业项目以及市场发展的适应能力。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引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适应性规划和弹性规划的理论以及应用的评述,并总结两种规划方法的异同点,第二个方面是对已有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探索研究进行归纳评述;第三章是将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内容与产业用地发展诉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控规的规划控制要求与项目实践存在的不适应矛盾,并结合对英国简化规划区、美国区划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度经验的分析研究,为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研究提出优化方向;第四章节是对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的实证分析,结合访谈资料,从园区发展阶段性问题以及控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研究湖南省产业用地控规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对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以及控制方式进行思辨,结合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指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在第六章节中,提出控规指标分层控制的优化策略,以底线思维应对产业用地发展的不确定性,弱化地块控制,强调控制单元控制,为产业企业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以及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留有余地;第七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产业用地未来发展。
喻修远[5](2020)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作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纽带,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是引领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经开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梳理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开发区概念的区分、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以及开发区发展考核指标建设等方面来展开的,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绩效评估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对绩效管理制度发展的法制化趋势、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可以看出,特定针对经开区绩效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同绩效管理相关的激励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同经开区发展相关的增长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并建构了研究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与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回溯,我国经开区先后经历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1984-1993年管理模糊,摸索发展阶段,1994-1999年规范管理,良性发展阶段,2000-2012年政策支持,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内外作用,转型发展阶段,这些历史印痕深刻影响着经开区的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十年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等单位多次发文支持经开区发展,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支撑。基于湖南省数据,文章构建了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地区GDP、实际开发面积、工业用地面积、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地区GDP占所在地级市GDP比重、上交税金总额七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八家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绩效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常德经开区、娄底经开区。同时,分别运用量表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H市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区内居民,自2015年H市经开区推行绩效管理以来,切实提升了公众满意度、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了经开区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但在绩效管理理念认知上、绩效考核评估形式上、绩效考核评估主体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并同时面临着绩效管理理念认知欠缺、绩效考核主体参与度不够、绩效考核评估模式不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效果差、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经开区职工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区内缺乏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缺乏绩效政策经验以及人员问题引发的绩效指标设计科学性不足。立足H市的实地调查,经开区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强化绩效管理的理论意识;构建省级层面宏观评价体系,树立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优化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建立多元化考评主体机制,科学全面开展考评工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畅通绩效评估申诉机制;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扩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范围,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八个方面。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上,文章选取了发展较好的七个开发区,并总结其发展的模式、主要特点、成效以及对我国经开区的经验启示。德国工业区的适时转型揭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应制定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工业区打造资源洼地,启示我国经开区应依托政策资源优势,打造人才、信息、工业洼地。新加坡工业区合理宏观布局,对优化我国经开区的产业布局和竞争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波兰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动就业的举措指明了当局政府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印度尼西亚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吸引投资,启示我国经开区将投资和工业作为发展的两架马车。美国硅谷通过扶持大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重视知识产权,推动产权转让,政府侧重规划,健全教育培训,启示我国经开区要适当扶持、引进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经开区内企业发展效率,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流动性,注重高新人才培养。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引进中介机构负责连接企业与政府,并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实施税收优惠,启示在我国经开区内可适当引进中介机构,继续扩大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而言,本文对经开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政策渊源做了清晰梳理,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经开区绩效评价科学方法。同时,立足对H市经开区的个案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上,提炼出了对我国经开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模式经验,从而为经开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发展动力。
乔冰彬[6](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郭晶晶[7](2020)在《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开放、共享、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文化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就是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产生的变化也将与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紧密联系,呈现明显的时代特性。科技产业园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要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改善城市环境,推动时代的进步。而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是高技术人才进行非正式交流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技术人才对工作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从而影响园区创新能力。因此,本文选择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形态、空间内涵、空间氛围等性质,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实践调研、优秀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从宏观层面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和微观层面建筑外部空间组合设计及节点空间三个角度探讨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力图使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适应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塑造科技创新的形象,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气氛,传承地域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创造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建筑外部空间,为高技术人才创造优良的空间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思维,使知识更好的转化为科技成果。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思路。第二章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产业园发展及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发展仍然迅猛,其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到建筑外部空间特点、空间形象等,并总结我国科技产业园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对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互联网时代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空间的影响,以及园区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和设计发展理论。第四章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内涵进行研究,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内涵与目标及整体设计原则。第五章对科技产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从宏观层面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及微观层面建筑外部空间的量、形、界面、联系、标识的组合设计两方面研究设计方法。第六章是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广场、道路、庭院三个重要节点空间进行研究,提出设计策略。结尾是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表明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薄宏涛[8](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张俊[9](2019)在《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研究 ——以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上广泛地把高科技园区作为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与空间载体。在科技园区自身的迭代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地理现象,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高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与规划管控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同时传统的规划管控方式也越来越难以适应高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需求。本文在理论研究层面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并梳理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园区有关于规划管控的研究进展,形成文章的理论研究背景;在实践案例研究层面,通过对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两个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与比较分析,总结创新导向下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纬壹科技城的规划管控经验,并对我国创新导向下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能够丰富和深化高科技园区创新发展与规划管控的既有研究,并对我国的高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有所借鉴。本文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相对系统而全面地剖析广州科学城目前转型升级在规划管控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我国创新导向下科技园区规划管控提出相应的建议。全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选择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等进行阐述;第二章为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综述,对创新、科技园区与规划管控概念进行解析并对国内外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形成文章的理论研究背景;第三章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实证研究,在梳理广州科学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广州科学城在知识创新背景下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第四章创新导向下新加坡纬壹科技城规划管控案例研究,在梳理纬壹科技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建设实践中在园区开发运营、总体规划以及精细化配套服务等规划管控方面的经验;第五章纬壹科技城与广州科学城的比较研究,从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总体规划理念与土地管理以及创新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比较论证;第六章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策略与建议,从突破传统的开发模式创新科技园区运营管理实践、以总体规划与土地管理为核心的园区空间供给侧改革以及园区用地与功能空间的精细化管控三个方面对广州科学城转型升级提出相关的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进一步提炼文中的主要结论,根据论文中的主要不足之处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马越[10](2019)在《创新城区规划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科创新区红旗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科技创新及知识经济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与转型”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共识。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创新人才及风险资本由城市郊区向城市中心区附近集聚的趋势,城市创新空间形态开始发生改变,朝着“创新城区”的方向发展。我国处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样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急需寻求创新手段挖掘创新动力。创新城区作为新时代创新空间的最新发展形态,为我国产业园区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公共空间作为创新城区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是知识外溢现象发生的主要场所,对创新交流及创新传递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搜索、案例搜集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在充分了解既往研究及现今发展状况的基础之上,以创新城区为研究对象,从概念界定入手,梳理创新城区的发展过程,分析创新城区城市空间及公共空间特征,进一步挖掘创新城区的公共空间的类型及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相关理论及七个国内外实践案例,总结得出创新城区的规划内容框架及创新城区内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最后以义乌市科创新区红旗湖公园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将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以探寻我国创新城区规划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
二、北京:北七家高科技工业园招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北七家高科技工业园招商(论文提纲范文)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
1.1.2 大城市的发展走向区域协同合作 |
1.1.3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问题亟待解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1.2 核心边缘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国外相关案例 |
2.2.1 美国华盛顿雷斯顿小镇 |
2.2.2 英国伦敦韦林花园小城镇 |
2.2.3 日本大阪千里新镇 |
2.2.4 国外相关案例小结 |
2.3 国内相关案例 |
2.3.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 |
2.3.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 |
2.3.3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 |
2.3.4 国内相关案例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研判 |
3.1 空间发展情况调查 |
3.1.1 公众问卷 |
3.1.2 小城镇实地踏勘 |
3.1.3 调查情况小结 |
3.2 空间发展诱发因素与问题诊断 |
3.2.1 组团不紧凑导致设施服务效率低下 |
3.2.2 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 |
3.2.3 管控引导不够致使城镇功能分散 |
3.2.4 城乡观念差异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 |
3.3 空间发展策略的拟定与修正 |
3.3.1 基于OSM模型的策略拟定 |
3.3.2 基于关联度的策略修正 |
3.3.3 赋值与结果研究 |
3.3.4 修正情况小结 |
3.4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策略 |
3.4.1 倡导镇村统筹的全域规划 |
3.4.2 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 |
3.4.3 塑造和谐共存的城乡风貌 |
3.4.4 注重历史记忆的实体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4.1 青光镇概况与特征 |
4.1.1 区位与交通 |
4.1.2 人口与产业 |
4.1.3 历史与文化 |
4.2 青光镇空间发展阶段辨识 |
4.2.1 集镇和工业基地的双核分置阶段 |
4.2.2 村宅和厂房相间的沿路蔓延阶段 |
4.2.3 贴边建设严重的空间分散阶段 |
4.2.4 刚性管控下的增长减速阶段 |
4.2.5 空间发展阶段辨识小结 |
4.3 大城市周边空间发展策略在青光镇的适用性分析 |
4.3.1 “消化”天津外环的超尺度公园存在困难 |
4.3.2 空间组织无序分散的问题亟待解决 |
4.3.3 多元化的空间需求未能满足 |
4.3.4 对近代工业遗存的重视程度不够 |
4.4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 |
4.4.1 进行面向实施的国土资源评价 |
4.4.2 建立镇域和镇区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
4.4.3 构建“大生态、小组团”的生态网络 |
4.4.4 塑造“产、城、村、田”交融的组团格局 |
4.4.5 营造留有近代工业记忆的公共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灵活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为规划共识 |
1.1.2 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园区控规发展新需求 |
1.1.3 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特殊性 |
1.1.4 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产业园区 |
1.3.2 产业用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
2.1 适应性研究理论基础 |
2.1.1 适应性规划 |
(1)适应性规划的内涵 |
(2)适应性规划应用研究 |
2.1.2 弹性规划 |
(1)弹性规划的概念与辨析 |
(2)弹性规划应用研究 |
2.1.3 适应性规划与弹性规划的异同点 |
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方式适应性探索 |
2.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内容适应性探索 |
2.2.3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 |
3.1 产业用地控规现状 |
3.1.1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基本内容 |
3.1.2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指标体系 |
3.1.3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控制方式 |
3.2 现状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
3.2.1 控制方式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控制方式的规定性和引导性认识不充分 |
(2)对产业用地的控制方法和深度把握不足 |
(3)产业用地地块划分的刚性控制缺乏弹性 |
3.2.2 指标内容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指标内容对产业引导缺乏针对性 |
(2)控制体系的指标赋值缺乏科学性 |
3.3 国外开发控制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的启示 |
3.3.1 许可式规划制度下的英国简化规划区 |
(1)简化规划区的制度目标 |
(2)简化规划区的政策内容 |
3.3.2 通则式规划制度下的美国区划制度改革 |
(1)区划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2)区划制度改革的本质 |
3.3.3 制度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的启示 |
(1)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
(2)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符合产业项目的特性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湖南省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管理现状 |
4.1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概况 |
4.1.1 园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区域贡献度较高。 |
4.1.2 园区分布整体均衡,长株潭地区分布集中。 |
4.1.3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主导产业雷同。 |
4.1.4 园区管控及建设面积超标,土地供应紧张。 |
4.1.5 园区建设以工业用地扩张为主,接近七成。 |
4.1.6 半数工业用地产出较低,产业粗放式发展。 |
4.2 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现状诉求 |
4.2.1 园区控规成果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缺乏衔接 |
4.2.2 控规编制过程中缺乏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指导 |
4.2.3 趋于范式的指标控制方式难以适应产业发展 |
4.2.4 产业地块规定性控制的指标内容缺乏灵活性 |
4.2.5 控制指标体系赋值方式缺乏科学依据和指导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机制分析 |
5.1 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 |
5.1.1 产业具有空间集聚性 |
5.1.2 产业用地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
5.1.3 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要求 |
5.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思辨 |
5.2.1 产业用地规定性与引导性指标再认识 |
5.2.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内容再认识 |
5.3 提高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 |
第六章 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策略 |
6.1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构建 |
6.1.1 构建垂直分层的控制模式 |
6.1.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选取 |
(1)土地使用控制 |
(2)开发强度控制 |
(3)配套设施控制 |
(4)行为活动控制 |
6.1.3 分层控制的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内容的构建 |
6.2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弹性控制方式 |
6.2.1 用地边界的弹性划分 |
(1)考虑园区现状建设的特定用地单元划分 |
(2)体现产业用地适应性的规划地块划分 |
6.2.2 不同层级道路的弹性控制 |
6.2.3 近远期协调的分阶段指标弹性控制 |
(1)转型升级产业用地 |
(2)近期建设产业用地 |
(3)中期发展产业用地 |
(4)远期发展产业用地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论文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一览表 |
附录2 :湖南省国家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
附录3 :湖南省省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
附录4 :湖南省12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名录 |
附录5 :湖南省产业园区管控面积与核准面积系数一览表 |
附录6 :湖南省产业园区实际已建设面积与批准面积统计表 |
附录7 :湖南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划管理调研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及类型界定 |
2.2 绩效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激励理论 |
2.3.2 绩效管理理论 |
2.3.3 成本收益理论 |
2.4 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理论机制分析 |
2.4.1 绩效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4.2 绩效管理对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 |
2.4.3 绩效管理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机制 |
2.5 经开区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增长极定理 |
2.5.2 制度变迁理论 |
2.5.3 企业家政府理论 |
2.6 本文的理论构成体系 |
第3章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我国经开区发展进程 |
3.1 我国经开区绩效发展的实践历程 |
3.1.1 从西方化到本土化:经开区生成的内在逻辑 |
3.1.2 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经开区发展的时期分野 |
3.2 我国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
3.2.1 国家层面的经开区相关政策梳理 |
3.2.2 湖南省相关政策梳理 |
3.3 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模式 |
3.3.1 管委会主导的单一政府型 |
3.3.2 管委会与开发总公司协同 |
3.3.3 开发总公司为主 |
第4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研究设计 |
4.1 总体设计与思路 |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 |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契合性 |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中的运用步骤 |
4.2.3 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运用与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
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3.1 样本的选择 |
4.3.2 初测问卷的编制 |
4.3.3 正式问卷的编制 |
4.3.4 问卷发放 |
4.3.5 信度与效度 |
4.4 访谈的实施 |
4.4.1 访谈方法 |
4.4.2 访谈对象 |
4.4.3 访谈提纲设计 |
4.4.4 访谈资料处理 |
4.5 量表的编制 |
4.5.1 量表编制方法 |
4.5.2 量表编制原则 |
4.5.3 量表的修订 |
4.5.4 量表内容 |
4.5.5 量表发放与回收 |
4.5.6 数据整理与录入 |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 |
5.1 模型建构 |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1.2 确立最优指标集 |
5.1.3 指标集的差序列运算 |
5.1.4 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绩效排序 |
5.2 指标体系建立 |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绩效排序 |
第6章 湖南省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
6.1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
6.1.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
6.1.2 科学设计考核方案 |
6.1.3 以制度推进绩效管理规范化 |
6.1.4 评估导向上民众本位 |
6.1.5 评估对象上全面覆盖 |
6.1.6 评估体系上科学分类 |
6.1.7 结果运用上刚性有效 |
6.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
6.2.1 经开区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
6.2.2 领导量表调查情况分析 |
6.2.3 中低层工作人员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4 居民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5 工作人员访谈情况分析 |
6.3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成效与问题 |
6.3.1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 |
6.3.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 |
6.4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4.1 面临的主要形势及问题 |
6.4.2 原因分析 |
第7章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适时推进转型:德国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2 打造资源洼地:加拿大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3 优化宏观布局:新加坡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4 政府推动就业:波兰经济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
7.5 工业与投资并行: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借鉴 |
7.6 立足高新产业:美国硅谷发展经验借鉴 |
7.7 坚持技术推动: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 |
7.8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总结 |
第8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
8.1 深化经开区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发经开区内在活力 |
8.1.1 推进经开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 |
8.1.2 深化经开区“放管服”改革 |
8.2 落实考评主体多元化机制,科学全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
8.2.1 切实引入公众作为经开区重要的考评主体之一 |
8.2.2 重视绩效评估中第三方机构的重要作用 |
8.2.3 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 |
8.2.4 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 |
8.3 构建宏观评价体系,树立地区间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 |
8.3.1 树立标杆意识 |
8.3.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
8.3.3 强化竞先效应 |
8.4 重视考核结果与绩效环境建设,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
8.4.1 实现绩效考核结果的多重挂钩 |
8.4.2 健全绩效评估的监督机制与申诉机制 |
8.4.3 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实现绩效管理全员化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结论 |
9.2 未来展望:多重困境与路径选择 |
9.2.1 方向问题:目标定位与时代需求的双向耦合 |
9.2.2 管理问题:治理自主权与监管有效性的双向平衡 |
9.2.3 发展问题:注重区域协调平衡及推行分类指导政策 |
9.2.4 环境问题:侧重国家统一规划与公民环境的融合 |
9.3 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经开区绩效管理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 C:经开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D:经开区绩效管理领导调查量表 |
(6)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2 企业层面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互联网时代 |
1.3.2 .科技产业园 |
1.3.3 空间与建筑外部空间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结构图 |
第2章 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发展与空间分析 |
2.1 国外科技产业发展与分析 |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发展历程 |
2.1.2 科技产业园的在世界各国的演化与发展 |
2.1.3 国外科技产业园理论研究 |
2.1.4 国外科技产业园发展趋势 |
2.2 我国科技产业园发展与分析 |
2.2.1 我国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科技产业园理论研究 |
2.2.3 影响我国科技产业园发展的因素 |
2.2.4 我国科技产业园开发方式 |
2.2.5 我国科技产业园企业的特点 |
2.3 我国科技产业园空间与建筑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2.3.1 我国科技产业园空间发展分析 |
2.3.2 我国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特点研究与分析 |
3.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 |
3.1.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 |
3.1.2 与建筑外部空间相关的其他的空间 |
3.2 互联网时代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影响 |
3.2.1 互联网时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
3.2.2 开放、共享、多元化的时代精神影响 |
3.2.3 互联网时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影响 |
3.3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构成要素及特点 |
3.3.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构成要素 |
3.3.2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特点 |
3.4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发展 |
3.4.1 人本主义的设计理论 |
3.4.2 场所理论 |
3.4.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4.4 交往理论 |
3.4.5 产城融合理论 |
3.4.6 生态学理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内涵研究与分析 |
4.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影响因素 |
4.1.1 宏观影响因素 |
4.1.2 微观影响因素 |
4.2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内涵与目标 |
4.2.1 科技的文化内涵 |
4.2.2 创新的空间形象 |
4.2.3 生态化、人性化、智能化 |
4.2.4 .地域特色的传承 |
4.3 建筑外部空间的整体设计原则 |
4.3.1 整体性原则 |
4.3.2 多样性原则 |
4.3.3 开放性原则 |
4.3.4 可识别原则 |
4.4 小结 |
第5章 科技产业园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方法 |
5.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 |
5.1.1 场地重构,延续城市文脉 |
5.1.2 吻合城市肌理 |
5.1.3 交通可达性 |
5.1.4 界面视觉形象 |
5.2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组合设计方法 |
5.2.1 建筑外部空间的量 |
5.2.2 建筑外部空间的形 |
5.2.3 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
5.2.4 建筑外部空间的联系 |
5.2.5 建筑外部空间的标识与导向系统 |
5.3 小结 |
第6章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节点设计 |
6.1 广场空间 |
6.1.1 广场在科技产业园中的作用 |
6.1.2 科技产业园广场的分类 |
6.1.3 广场整体组织设计 |
6.1.4 广场的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 |
6.1.5 小结 |
6.2 道路空间 |
6.2.1 园区道路的作用及特点 |
6.2.2 园区道路交通组织 |
6.2.3 园区道路系统的分级 |
6.2.4 道路的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 |
6.2.5 小结 |
6.3 庭院空间 |
6.3.1 科技产业园庭院空间的作用及特点 |
6.3.2 园区庭院空间构成要素及类型 |
6.3.3 庭院空间设计策略 |
6.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9)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研究 ——以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内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
1.1.2 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1.1.3 科技园区作为创新发展主体“以升促建”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
1.1.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科技园区建设再出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选择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创新概念解析 |
2.1.2 高科技园区概念解析 |
2.1.3 规划管控概念解析 |
2.2 国内外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相关研究 |
2.2.1 高科技园区空间需求转向研究 |
2.2.2 国内外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外关于高科技园区整体性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实证研究 |
3.1 广州科学城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
3.1.1 广州科学城区位概况 |
3.1.2 广州科学城的发展历程 |
3.1.3 广州科学城发展现状 |
3.2 广州科学城调查概况及现状问题 |
3.2.1 广州科学城实证调查概况 |
3.2.2 广州科学城受调查者需求特征分析 |
3.2.3 广州科学城空间邻近度及其满意度评价 |
3.2.4 广州科学城与企业供需矛盾小结 |
3.3 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的问题剖析 |
3.3.1 传统路径依赖下园区惰性的开发政策与管理体制 |
3.3.2 既有规划理念与技术方法滞后于企业创新的需求 |
3.3.3 精细化规管缺失下园区粗放的土地出让与空间供应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新导向下纬壹科技城规划管控案例研究 |
4.1 目标导向下纬壹科技城建设缘起与超前规划设计 |
4.1.1 纬壹科技城地理区位 |
4.1.2 纬壹科技城概念规划 |
4.2 纬壹科技城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2.1 纬壹科技城建设历程 |
4.2.2 纬壹科技城开发现状 |
4.2.3 纬壹科技城建设成就 |
4.3 纬壹科技城开发与规划管控经验 |
4.3.1 面向企业创新的园区开发与运营 |
4.3.2 面向企业创新的园区总体规划设计 |
4.3.3 面向企业创新的园区土地与配套服务的精细化管控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纬壹科技城与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比较研究 |
5.1 科技园区管理与开发建设比较 |
5.1.1 科技园区的管理组织架构比较分析 |
5.1.2 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比较分析 |
5.2 科技园区总体规划比较 |
5.2.1 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理念比较分析 |
5.2.2 科技园区土地供应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
5.2.3 科技园区地块规划指引比较分析 |
5.3 科技园区微观创新空间比较 |
5.3.1 生物医药组团对比分析 |
5.3.2 生态公园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创新导向下我国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策略与建议 |
6.1 突破传统的开发模式探索科技园区运营管理实践 |
6.1.1 科技园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变革 |
6.1.2 灵活多元化的产业园区开发与培育模式 |
6.1.3 构建中介机构服务网络促进创新要素流动 |
6.2 以园区规划与土地管理为核心的园区空间供给侧改革 |
6.2.1 创新转型下第三代科技园区规划思路转变 |
6.2.2 创新城市规划土地供应与分类体系 |
6.2.3 灵活弹性的土地出让与动态的过程管理 |
6.3 科技园区用地与功能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1 科技园区转型下既有低效用地二次释能 |
6.3.2 创新相关功能用途与空间的精细化配套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广州科学城内就业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2:广州科学城内管委会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3:广州科学城内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4:广州科学城内就业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5:广州科学城内受访者基本资料与访谈时间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创新城区规划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科创新区红旗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内创新城区的出现 |
1.1.2 我国转型与升级的时代背景 |
1.1.3 非正式的交流互动成为创新城区的创新动力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2.1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 |
1.2.2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规划设计实践 |
1.6 研究框架 |
2. 创新城区规划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创新城区 |
2.1.2 工业园、产业园与科技园 |
2.1.3 公共空间 |
2.2 创新城区的发展演变过程及空间特征 |
2.2.1 创新城区的发展演变过程 |
2.2.1.1 工业的区位转移:从城市中心向城市郊区 |
2.2.1.2 工业集聚与产业集聚:形成工业园区及产业园区 |
2.2.1.3 产业的科技转型:科技园区 |
2.2.1.4 创新城区的出现 |
2.2.2 创新城区城市空间的特点 |
2.3 创新城区的类型及公共空间建设重点 |
2.3.1 支柱核心型 |
2.3.2 城市更新型 |
2.3.3 城市化科技园区型 |
2.4 创新城区公共空间的类型 |
2.4.1 室内公共空间 |
2.4.2 室外公共空间 |
2.4.3 连接公共空间 |
2.5 创新城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功能 |
2.5.1 商业经济功能 |
2.5.2 形象塑造功能 |
2.5.3 激发创新功能 |
2.5.4 景观游憩功能 |
2.5.5 生态防护功能 |
2.5.6 弹性功能 |
2.6 创新城区公共空间景观可能存在的问题 |
2.6.1 规模不足 |
2.6.2 质量较差 |
2.6.3 功能单一 |
2.6.4 连接性差 |
3.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实践案例研究 |
3.1 相关理论研究 |
3.1.1 新城市主义理论 |
3.1.2 弹性设计理论 |
3.1.3 精细化城市设计理论 |
3.1.4 可持续景观设计理论 |
3.1.5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2 国内外实践案例研究 |
3.2.1 肯德尔广场 |
3.2.2 “22@”计划-巴塞罗那工业区更新 |
3.2.3 华盛顿大学区-U创新区 |
3.2.4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一期 |
3.2.5 北京北七家科技商业园区 |
3.2.6 河北格雷服装产业园 |
3.2.7 法国巴黎苏塞公园 |
4. 创新城区规划内容框架总结 |
4.1 土地利用 |
4.1.1 开发潜力评估 |
4.1.2 用地性质调整 |
4.2 交通规划 |
4.2.1 围绕轨道交通站点高密度开发 |
4.2.2 公共交通主导 |
4.3 公共空间规划 |
4.3.1 公共零售空间 |
4.3.2 公共创新空间 |
4.3.3 公共开放空间 |
4.4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 |
4.5 可持续性规划 |
4.5.1 交通可持续性 |
4.5.2 生态可持续性 |
4.6 分期规划 |
5. 创新城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总结 |
5.1 创新城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
5.1.1 以人为本原则 |
5.1.2 创新原则 |
5.1.3 生态设计原则 |
5.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1.5 文化性原则 |
5.2 创新城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法总结 |
5.2.1 景观活力体系规划 |
5.2.2 景观形象体系规划 |
5.2.3 景观生态体系规划 |
6. 义乌市科创新区红旗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书 |
6.1 项目概况 |
6.1.1 地理区位分析 |
6.1.2 经济区位分析 |
6.1.3 自然资源条件概况 |
6.1.4 上位规划解读 |
6.1.5 研究范围 |
6.1.6 场地现状分析 |
6.2 目标愿景 |
6.2.1 上位规划依据 |
6.2.2 规划目标及定位 |
6.2.3 规划原则 |
6.2.4 整体策略 |
6.3 总体规划 |
6.3.1 总体规划布局 |
6.3.2 规划用地性质调整 |
6.3.3 功能分区 |
6.3.4 道路规划分析 |
6.3.5 历史文化规划 |
6.4 专项规划 |
6.4.1 绿道专项 |
6.4.2 种植规划专项 |
6.4.3 竖向规划专项 |
6.4.4 可持续性专项 |
6.4.5 驳岸专项 |
6.4.6 铺装与广场专项 |
6.4.7 公共设施专项 |
6.5 分区控制及节点设计 |
6.5.1 田园文化娱乐区 |
6.5.2 滨水艺术展示区 |
6.5.3 运动游戏休闲区 |
6.5.4 城市交往休闲区 |
6.5.5 植物休闲观赏区 |
6.6 经济技术指标 |
6.6.1 经济技术指标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四、北京:北七家高科技工业园招商(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以T经济开发区为例[D]. 许庆姣.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D]. 赵川中.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D]. 李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D]. 喻修远. 湘潭大学, 2020
- [6]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7]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郭晶晶. 湖南大学, 2020(08)
-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9]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研究 ——以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创新城区规划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科创新区红旗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 马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