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欣[1](2021)在《从新型研发机构看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变革》文中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知识与经济社会深度渗透,知识发生了深刻转型。知识生产的价值取向从“求真”向“求用”转变,越来越注重面向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它所承担的使命、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的地位空前突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实现大学、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新型合作关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正不断提高,同时它的组建模式与特征也正是契合了知识转型背景下知识生产的新要求。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从知识转型的视角出发,对知识转型、高校科研组织变革、新型研发机构分别进行了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并厘清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转型给高校传统的科研组织带了冲击和挑战,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正是顺应了知识转型背景下知识生产的新要求。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改变了以往单一高校“孤军奋战”、单一学科“圈地自建”的局面,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资主体,通过组建跨学科的研究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切实体现了知识生产由“求真”向“应用”的转变,机构依据各主体自身的优势资源,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国际前沿、产业前端,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创新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地需求。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一方面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这四个国家的新型研发机构,从政策支持、目标定位、研究项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总结出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同特征:第一,完备的政策支持与指导;第二,研究与创新的市场化导向;第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四,运行机制的灵活性。最后探讨了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给高校科研组织变革带来的几点启示:革新学术理念,开展跨学科研究;建设新型平台,创新组织运行机制;重视社会影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注重社会贡献,制定科学评价体系等。
危亚琼[2](2020)在《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改革方式。这种教育体制改革形式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换,同时帮助地方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既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又能提升高校职能服务社会的价值。高校通过产学研全面合作,能进一步拓宽其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体系建设的渠道,加快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和高科技公司有机地团结起来,高校充分实现并获得人才孵化的需求,企业在专业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中引入人才,目的是为了更加关注人才的创新型职业教育,通过创新型人才创建创新型公司,通过创新型公司创建创新型国家。尽管广东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第一梯队,广东省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处于国内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广东省的教育发展状况仍然跟不上它飞速发展的经济现状,所以亟待进行调整。为了进行更加清晰的研究和分析广东省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本文从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和现状、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领域的人才进行实证研究,介绍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广东省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和当前的发展趋势。并为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和建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系统的整理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2、梳理了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和经济背景)和目前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3、展开问卷调查,获取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真实情况,了解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4、通过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和其他综合方法对香港、上海、北京、美国、日本等国内外区域的高校进行了案例分析,介绍了它们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合作环境,以及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对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启示。5、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一些有助于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建议和对策,这些建议对广东省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较大意义。
李军[3](2020)在《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产业集群表现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集群创新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环境是产业集群内部组织(企业、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间形成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嵌合的动态网络。集群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孕育与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以集群领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核心、大范围整合产品价值创造活动网络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因此,研究和探索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对于合理安排产学研协同方式、加快协同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集群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一是概念界定。对集群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和运行过程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二是机理分析。对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构成要素、协同类型进行分析。在提出系统结构和内涵解释的基础上,解析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提炼出由集群领军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组成的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的3个关键环节。三是关键环节具体研究。1.伙伴选择,设计基于3因素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联盟协同创新伙伴评价测度中;2.契约达成与利益分配,构建产学研竞合博弈模型、改进分配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3.成果扩散,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仿真研究联盟协同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中的扩散机理。四是结论及展望。提出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研究结论如下:集群环境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战略目标制定和成果市场化,促进联盟形成和创新要素集聚。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为集群领军企业选出适合共同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大学或科研院所。改进的ELMAN较BP神经网络模型,在处理伙伴评价数据时,速度和准确性更佳。为促进合作契约达成,须提高协同创新效益、正向激励、协同次数和对局方参与率。基于改进Shapley值模型的利益分配方法是有效的。连接广泛的核心企业,在联盟创新成果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调节参数与集群环境即网络结构优化程度相关。联盟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中扩散存在临界值。集群企业节点异质性越强,越利于扩散。本文创新点如下:一是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置于集群环境中展开研究。在提炼集群环境概念基础上,初步构建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基础,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集群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二是制定一套多元主体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方法。构建基于知识能力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特色化地将改进的ELMAN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将其应用于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伙伴评价测度中。三是完善多元主体合作创新博弈过程研究,提出一种解决利益分配的方法。提出每一次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由合作前的契约达成、合作后的利益分配两个阶段组成。重点在利益分配博弈阶段,构建基于创新增值、风险承担和资源投入因素的改进Shapley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集群共同基金的利益补偿方案。四是设计一种研究产业集群中创新扩散问题的方法。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集群企业演化网络模型。其次运用改进的SIR病毒传播模型,描述联盟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演化网络扩散过程中企业个体的微观变化。最后使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模拟该过程。
夏新曙,许丽洪,罗永晋,薛珲,钱庆荣[4](2020)在《地方师范院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新途径》文中认为基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地方师范院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特点。提出了发挥师范院校继续教育优势,学历教育与再教育协同发展;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区域产业人才综合素质;改变现有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灵活多样培训需求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新途径。实现产、教、学三赢的效果,为资源循环利用人才培养系统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曾伟民[5](2020)在《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美经贸斗争向高科技产业延伸,我国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来看,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实现专业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模式。各方主体以专业知识共享的方式,实现知识传递、转化和反馈,充分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实现各方主体的知识增值。进入大科技时代以来,科学技术随着经济飞跃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各学科研究不再局限于自身交流与发展,相互交叉的程度逐步加深,传统的学科界限愈加模糊。学科交叉成为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彼此之间不断融合、渗透,呈现出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的范式转变趋势。虽然产学研合作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目前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但是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目前少有研究。本文从我国三大产业部门每项代表性技术的案例分析出发,探讨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的具体表现,形成研究假设与框架。以2008-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再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多种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研究表明,学科交叉从交叉规模、交叉强度对产学研合作产生影响。学科交叉强度对提高产学研合作倾向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对高校牵头的产学研合作倾向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学科交叉规模、学科交叉强度共同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发现,学科交叉的点度中心性对提高相关产学研合作机构的影响力,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加深对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学科交叉的理解,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方、合作参与方提供借鉴参考。
王全林,尹宏林[6](2020)在《加拿大合作教育及对省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借鉴与启示》文中指出全球合作教育已积近120年之功。加拿大的合作教育起步于1957年滑铁卢大学的创校实践,历经60多年的发展,目前呈现"覆盖面广、部分高校规模庞大,多种管理模式并存,工学交替进行,学生、学校与雇主多方受益"等四大特点。加拿大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给我国正在着力探索的省级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以诸多借鉴与启示:一是积极打造省级区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提供顶层设计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合作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提供理念先导保障;三是从单纯的"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金"的纵深推进,提供合作模式保障;四是将单向的高校反哺企业拓展为高校与企业间互相反哺、共育人才,提供"双向反哺"机制保障。
吴瑞瑞[7](2020)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院校逐渐延伸至县域范围办学,这一趋势正是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搬迁主校区、设立新校区等形式,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拓展办学形式,强化了高等院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地县域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校进驻辖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储备高素质人才。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等教育办学权利、高等教育经济地理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可以透析浙江省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动因。与国家层面上高校空间演进的历程相对一致,浙江省高校空间布局经历了中心城市布局、大城市布局和地方化聚合三个阶段。近年来,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较为快速。县域相关院校的发展情况表明,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办学层次多样,办学上仍然面临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设置相对单一等挑战。解决浙江省县域高等院校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县域高校办学权利,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县域高校空间布局,重新梳理并建立良好的校地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大有裨益。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治理需要优化。优化策略应该从校地关系建构、政府统筹和院校改革三个方面切入。在校地关系层面,县域高校需进一步厘清与当地政府的责权利,增强校地互动。在政府统筹层面,省域范围内县域高等教育的管理应该围绕县域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前瞻性,强调为地方育人。在院校层面,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席理事会制度,提升协同发展成效。县域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创新的过程。浙江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办学权力结构、办学意识、与产业互动及校地互动等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仍存在诸多挑战。未来县域高等教育的研究,需要在研究方向、方法及理论视角上继续探索。
刘明[8](2020)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随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2016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来讲,创新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影响、支持和引导的结果。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不参与创新活动,不出台创新政策。创新政策是近年来各国为促进创新发展而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创新政策及其相关体制机制与战略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抓手和路径,也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激励和引导的重要手段。根据新时代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通过创新政策促进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政策进行总结,并探讨创新政策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与模式,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指导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以2006年中国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总结中国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而参考借鉴典型创新型国家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创新政策的方向及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明晰创新政策的概念,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而明确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目标、对象及不同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广义的创新政策是指为营造有益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激励其进行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水平与绩效,从而以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应对重大挑战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其政策体系主要由六个政策集构成:创新要素政策、创新主体政策、产业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政策、创新网络政策及创新环境政策。创新政策是与创新理论及创新实践协同发展的。创新理论的迭代会驱动创新政策的演进,创新政策的演进会影响创新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实践的发展又会为理论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反馈。因此,研究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发展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提炼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中国模式。中国创新政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4年为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即以科技政策重构国家科研体系与科技体制的阶段;1995-200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即以创新政策打通创新链、酝酿国家创新体系的阶段;2006-201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即以创新政策建设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2016年至今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即以创新政策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从国家层面来看,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保障其有效推进。考察其是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哪类创新政策的效果更好,将为进一步提升创新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提供参考。本文对2006年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比了创新政策作用于不同类型城市与企业的效果差异,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在城市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创新政策对中心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弱于非中心城市。在企业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从产出水平来看,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同时,本文使用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总体而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作用效果最为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较弱。本文还对各类创新政策作用效果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其结论将为我国各类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益参考。另外,本文对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借鉴。具体而言,本文分析了美国创新战略与德国高技术战略,并对其顶层设计下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比对和参考。其后,对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高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构建科技金融环境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本文还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述,并总结了创新政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基于对中国创新政策实践的总结与体系的梳理以及实证测度下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本文论证了创新政策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其演化与发展的轨迹,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其作用效果。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创新政策在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并为其后续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向上的参考。
孙雨婕[9](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新产业、新形态的出现对工程人才提出新要求,“新工科”作为智能时代下的产物出现在大众视野,自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新工科”以来,全国各类高校围绕“新工科”建设的讨论愈来愈热。产学研合作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关注的重点。论文基于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新工科”和“产学研协同育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与挑战、内涵与特征、国内外工程教育建设和实施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厘清我国产学研协同育人和新工科建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产学研协同在人才培养方面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和明晰的育人路径,“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需要深层次构建育人模式、进一步优化育人路径。其次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以产学研深度协同为重点,以两者高效结合为抓手,提出了以“一点两线三体四面五优”(1+2+3+4+5)为核心的育人框架,构建了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和以“优势互补”为原则、以“资源整合集成服务”为核心、以“横向协同纵向共享”为思路的协同育人云平台。最后,针对以上内容,从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主体的核心地位、加强合作主体的自我完善、“三导师”与“双师型”教师双轨发展、加强协同育人环境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制定长期激励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性建议,优化育人路径,以促进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郭怀强[10](2020)在《基于凯利方格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产学研是国家自主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产学研结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近年来,通过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取得可喜的成果和进步,但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分析为切入点,运用经济学的效用与均衡理论来探究合作与创新对产学研产出的影响机制,进而基于凯利方格技术,分析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运用凯利方格技术,对产学研合作创新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和分析,主要成果如下:首先,在凯利方格技术基础上,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项目为研究对象,采取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选取8个代表性案例作为元素,生成及筛选构念、制作矩阵方格,从而获取影响因素的数据;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构念的相关性找出公共因子;最后,基于构念归类6个维度,进而分析影响因素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作用。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14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意识、产学研信任度、产学研沟通、企业规模、企业需求、法律法规健全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研发资金、区域经济实力、地理位置、内部服务支撑平台、激励保障举措、中介机构服务水平、投融资环境,可归类为6个维度,分别为:共生、需求、监管、区域、供给和市场。
二、北京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新型研发机构看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1. 知识转型 |
2. 新型研发机构 |
3. 高校科研组织 |
(四) 文献综述 |
1. 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 |
2. 关于高校科研组织变革的研究 |
3. 关于知识转型理论的研究 |
4. 关于知识转型与新型研发机构研究 |
5. 研究现状述评 |
(五) 研究方法 |
(六) 研究内容 |
二、知识转型与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 |
(一) 知识转型主要理论与特征 |
1. 知识转型的相关理论 |
2. 知识转型的主要特征 |
(二) 知识转型与高校科研组织形态变革的关系 |
1. 高校传统的科研组织形态 |
2. 知识转型对高校科研组织形态提出严峻挑战 |
(三) 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与特征 |
三、国内外蓬勃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 |
(一) 国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 |
1. 美国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措施 |
2. 德国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措施 |
3. 澳大利亚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措施 |
4. 国外新型研发机构的案例研究 |
(二)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 |
1.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 |
2.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模与结构 |
3. 我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总体概况 |
4. 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案例研究 |
(三) 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同特征 |
1. 完备的政策支持与指导 |
2. 研究与创新的市场化导向 |
3.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4. 运行机制的灵活性 |
四、新型研发机构对高校科研组织变革的启示 |
(一) 革新学术理念,开展跨学科研究 |
(二) 建设新型平台,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
(三) 重视社会影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
(四)注重社会贡献,制定科学评价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产学研合作推动社会进步 |
1.1.2 产学研合作全面蓬勃发展 |
1.1.3 广东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综述 |
2.1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界定 |
2.2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 |
2.3 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关系 |
2.3.1 合作的本质 |
2.3.2 合作的原则 |
2.3.3 合作的特征 |
2.4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
2.5 产学研合作相关领域理论支撑 |
2.5.1 教育学理论 |
2.5.2 经济学理论 |
2.5.3 管理学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现状 |
3.1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 |
3.1.1 社会经济 |
3.1.2 高等教育现状 |
3.1.3 工业和企业发展 |
3.1.4 政策 |
3.1.5 社会文化 |
3.1.6 科研技术 |
3.2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的问卷调查 |
3.2.1 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
3.2.2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3.2.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3.3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
3.3.1 合作开发模式 |
3.3.2 联合共建实体模式 |
3.3.3 创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
3.3.4 专利和技术转让模式 |
3.3.5 政企多项对接模式 |
3.3.6 省部合作创新模式 |
3.3.7 人才合作培养与交流模式 |
3.4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 |
3.4.2 利益保护政策和激励政策不健全 |
3.4.3 监管法规需改进和完善 |
3.4.4 政府未能合理行使职能 |
3.4.5 各方的聚焦和侧重不统一 |
3.4.6 缺乏合作效果评估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对广东的启示 |
4.1 国内部分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
4.1.1 香港——商业平台合作模式 |
4.1.2 上海——订单式合作模式 |
4.1.3 北京——“企业+实验室”的新合作模式 |
4.2 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
4.2.1 美国——组建科技工业园区 |
4.2.2 日本——建立国立大学培养制度 |
4.3 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经验给广东省的启示 |
4.3.1 明确高校办学定位,制定合作战略,构建高校的合作体系 |
4.3.2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和保障机制 |
4.3.3 搭建信息平台和网络,强化中介建设 |
4.3.4 因地制宜的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 |
4.3.5 加大科研投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4.3.6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学研合作形式,不可生搬硬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
5.1 思想理念转变 |
5.1.1 树立正确的产学研合作目标 |
5.1.2 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理念 |
5.1.3 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5.2 内部机制完善 |
5.2.1 完善产学研合作法律法规保障制度 |
5.2.2 建立鼓励政策,积极引导合作 |
5.2.3 改革产学研合作效果评估标准 |
5.3 外部环境建设 |
5.3.1 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体系 |
5.3.2 从多渠道加快资金引流 |
5.3.3 发掘和保护广东独特的文化 |
5.3.4 建设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基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1.全文总结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3 集群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集群环境”的概念 |
2.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类别 |
2.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过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协同学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创新扩散理论 |
2.2.5 复杂网络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机理分析 |
3.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研究基础 |
3.1.1 特征和功能 |
3.1.2 构成要素 |
3.1.3 协同类型 |
3.2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结构和内涵解释 |
3.2.1 系统结构 |
3.2.2 内涵解释 |
3.3 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相互作用机理 |
3.4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及其对创新协同影响 |
3.4.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分析 |
3.4.2 风险对产学研之间创新协同的影响分析 |
3.5 研究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伙伴选择 |
4.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必要性分析 |
4.2 伙伴选择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 |
4.3.1 指标体系构建 |
4.3.2 测度方法选择 |
4.4 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伙伴选择测度模型构建 |
4.4.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 |
4.4.2 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4.5 实证分析 |
4.5.1 评价指标测度表设计 |
4.5.2 原始数据获取与处理 |
4.5.3 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分析 |
5.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概念解析 |
5.2 两阶段博弈特点分析 |
5.3 竞合博弈阶段建模及分析 |
5.3.1 博弈模型构建 |
5.3.2 契约达成条件分析 |
5.4 分配博弈阶段建模及分析 |
5.4.1 基本Shapley值分配模型 |
5.4.2 改进的Shapley值分配模型设计 |
5.4.3 案例计算及分析 |
5.4.4 集群共同基金补偿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仿真研究 |
6.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的含义 |
6.2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思想 |
6.3 病毒传播模型和复杂网络建模的适用性分析 |
6.3.1 病毒传播模型适用性分析 |
6.3.2 复杂网络建模适用性分析 |
6.4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 |
6.4.1 集群企业演化网络建模 |
6.4.2 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 |
6.5 仿真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管理启示 |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集群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指标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地方师范院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面临的问题 |
1.1 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忽视产学研合作教育 |
1.2 重视学位人才的培养,忽视产业人才再教育 |
1.3 重视理论基础的灌输,忽视理论与实际结合 |
2 地方师范高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特点分析 |
2.1 专业来源于化学及相关学科 |
2.2 科研平台偏向于基础研究类 |
2.3 师资队伍在不断优化调整中 |
3 地方师范院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途径 |
3.1 发挥师范院校继续教育优势,学历教育与再教育协同发展 |
3.2 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区域产业人才综合素质 |
3.3 改变现有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灵活多样培训需求 |
4 结语 |
(5)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学科交叉研究综述 |
2.1.1 学科交叉相关概念 |
2.1.2 学科交叉分析方法 |
2.1.3 学科交叉评价指标 |
2.1.4 小结 |
2.2 基于知识共享的的产学研合作 |
2.2.1 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 |
2.2.2 产学研合作倾向影响因素 |
2.2.3 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
2.2.4 产学研合作中的学科交叉研究 |
2.2.5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与问题提出 |
3.1 三大技术案例背景 |
3.2 三大技术案例分析 |
3.2.1 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分析 |
3.2.2 电网技术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分析 |
3.2.3 癌症治疗技术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分析 |
3.3 启示与假设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的影响研究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4.1.1 学科分类依据 |
4.1.2 国家科技进步奖数据处理方法 |
4.2 学科交叉情况 |
4.2.1 学科分布情况 |
4.2.2 学科交叉社会网络分析 |
4.3 产学研合作倾向分析 |
4.3.1 产学研合作阶段性特征 |
4.3.2 产学研合作时序分析 |
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
5.1 学科交叉的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 |
5.2 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评价 |
5.3 基于学科中心性分析的创新绩效评价 |
5.3.1 学科中心性分析 |
5.3.2 学科中心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
5.4 基于知识分工协同的创新绩效提升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加拿大合作教育及对省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借鉴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合作教育发展概况与内涵 |
1.1 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合作教育发展概况 |
1.2 合作教育的内涵 |
2 加拿大高校合作教育的四个主要特点 |
2.1 合作教育发展迅速,覆盖面较广,部分高校参与规模大 |
2.2 合作教育多种管理模式并存共生 |
2.3 工学交替进行是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 |
2.4 学生、高校与雇主多方受益,各方互利共赢 |
3 加拿大合作教育对省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
3.1 顶层设计保障———积极打造省级区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
3.2 理念先导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对“合作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 |
3.3 合作模式保障———从单纯的“产学研”合作纵深推进到“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 |
(7)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县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 |
2.1 高等教育办学权力视角 |
2.1.1 政府举办高等教育责任的深化 |
2.1.2 高等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展示 |
2.1.3 第三部门高等教育功能的延伸 |
2.1.4 市场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体现 |
2.2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视角 |
2.2.1 高校区位影响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挥 |
2.2.2 高校布局影响区域合作、人地互动和产学结合 |
2.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视角 |
2.3.1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经济利益红利 |
2.3.2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发展红利 |
2.3.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优化红利 |
第三章 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历程 |
3.1 国家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
3.1.1 中心城市布局: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 |
3.1.2 大城市布局:1978至世纪之交 |
3.1.3 地方化聚合:世纪之交至今 |
3.2 浙江省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
3.2.1 校园空间转换、置换,创建高教园区 |
3.2.2 办学地点转至区县,创办独立学院 |
第四章 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的动力 |
4.1 外部环境因素 |
4.1.1 县域产业发展要求高校求变 |
4.1.2 地方优惠政策推动高校布局 |
4.1.3 高等教育普及需要发展空间 |
4.2 地方政府因素 |
4.2.1 借助高校增强人力资本储备 |
4.2.2 通过高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
4.2.3 借力高校提升地方治理水平 |
4.3 高校主体因素 |
4.3.1 提高现有办学资源利用效率 |
4.3.2 在服务地方中实现自身发展 |
第五章 浙江省县域高校办学现状分析 |
5.1 县域高校的分布状况 |
5.1.1 县域高校类型分布丰富多样 |
5.1.2 县域高校布点北多南少 |
5.2 县域高校的办学特征 |
5.2.1 办学层次丰富多样,各校布点不一 |
5.2.2 办学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域 |
5.2.3 依托母体高校师资,师资依附明显 |
5.2.4 专业力争错位设置,对接地方不足 |
第六章 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优化策略 |
6.1 校地关系层面 |
6.1.1 明确高校与当地政府的权责利 |
6.1.2 加强县域高校与地方深度互动 |
6.2 政府层面 |
6.2.1 统筹规划,立足全省进行合理布局 |
6.2.2 适度前瞻,促成育人用人良性互动 |
6.3 高等院校层面 |
6.3.1 建立社会化的联席理事会制度 |
6.3.2 构建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
6.3.3 打造心态稳、福利高的服务地方型教师队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办学权力结构日渐明朗,亟需高端架构专门化机制 |
7.1.2 特色办学意识已经萌发,亟需因地制宜打造优势学科 |
7.1.3 空间布局总体适应需求,仍需强化省域均衡统筹 |
7.1.4 校地、产教互动已见端倪,亟需夯实合作路径与载体 |
7.2 未来展望 |
7.2.1 研究方向展望 |
7.2.2 研究方法展望 |
7.2.3 研究理论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 |
2.1.1 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 |
2.1.2 熊彼特与波特的创新理论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 |
2.2 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2.1 创新政策产生的理论根源 |
2.2.2 创新政策实践的理论依据 |
2.2.3 中国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3 创新政策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创新政策概念研究 |
2.3.2 创新政策分类与体系研究 |
2.3.3 创新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
2.3.4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
第3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与发展 |
3.1 创新政策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
3.1.1 创新政策的内涵 |
3.1.2 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 |
3.2 中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1 中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 |
3.2.2 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 |
3.2.3 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 |
3.2.4 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 |
3.3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特点及存在问题 |
3.3.1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3.3.2 中国创新政策的特点 |
3.3.3 中国特色创新政策及其工具 |
3.3.4 中国创新政策的实施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4.1 中国创新政策对创新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3 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2 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1 研究设计 |
4.2.2 实证分析 |
4.2.3 结论与启示 |
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研究设计 |
4.3.2 实证分析 |
4.3.3 结论与启示 |
4.4 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4.4.1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2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4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5 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典型创新型国家创新政策的实践及其借鉴 |
5.1 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5.1.1 美国创新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2 德国高技术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3 中国对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借鉴 |
5.2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 |
5.2.1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5.2.2 以色列科技金融政策 |
5.2.3 中国对以色列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政策的借鉴 |
5.3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5.3.1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 |
5.3.2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方法 |
5.3.3 中国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借鉴 |
第6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 |
6.1 健全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
6.1.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支持 |
6.1.2 促进科技人才的引进与交流 |
6.1.3 完善创业人才培养与智库机制 |
6.2 完善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
6.2.1 健全科技管理体制 |
6.2.2 促进基础设施条件的开放共享 |
6.3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6.3.1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6.3.2 强化孵化器市场导向运作 |
6.3.3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
6.3.4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6.4 加快构建包容创新的机制环境 |
6.4.1 优化科技金融与税收环境 |
6.4.2 加强科普与科技奖励 |
6.4.3 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相关概念 |
(一)新工科 |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二、相关理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理论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关系辨析 |
(一)新工科建设呼唤产学研协同育人 |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促进新工科发展 |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互依共存共同发展 |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一、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进程 |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 |
二、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 |
(二)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明晰的育人路径 |
(三)产学研协同育人信息化应用亟待加强 |
三、新工科建设对产学研协同育人提出新要求 |
(一)教育教学新理念 |
(二)学科专业新需求 |
(三)知识能力新结构 |
(四)人才质量新标准 |
(五)人才培养新模式 |
第三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
一、产学研“多元融合”育人模式的指导思想 |
二、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
(一)基于一个中心,确定产学研协同目标 |
(二)坚持两个原则,确立组织领导架构 |
(三)依托“KAQ”三位一体,建立融合共享机制 |
(四)立足四个方面,优化育人体系 |
(五)发挥五大优势,完善育人机制 |
三、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云平台 |
(一)云平台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二)云平台设计的构想与思路 |
(三)云平台的功能与运行 |
(四)云平台的实施策略与保障 |
第四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保障建设 |
一、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
(一)高校的自我完善 |
(二)企业的自我完善 |
(三)政府的自我完善 |
二、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环境建设 |
(一)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越的政策法律环境 |
(二)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
(三)为产学研合作制定长期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基于凯利方格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学研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产学研概念界定 |
2.1.2 产学研合作创新 |
2.1.3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 |
2.2 凯利方格技术相关研究 |
2.2.1 凯利方格技术概念界定 |
2.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2.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分析 |
3.1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
3.1.1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 |
3.1.2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问题 |
3.2 产学研合作创新问题的机理分析 |
3.2.1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推导分析 |
3.2.2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最优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凯利方格技术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运用 |
4.1 凯利方格研究技术的选用依据 |
4.2 凯利方格技术的基本思路 |
4.3 凯利方格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
4.3.1 基本概况 |
4.3.2 方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果分析 |
5.1 数据处理 |
5.2 影响因素归类及其作用分析 |
5.2.1 影响因素归类分析 |
5.2.2 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作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北京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新型研发机构看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变革[D]. 杨雅欣.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D]. 危亚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D]. 李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地方师范院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新途径[J]. 夏新曙,许丽洪,罗永晋,薛珲,钱庆荣.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0(10)
- [5]学科交叉对产学研合作倾向与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曾伟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加拿大合作教育及对省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借鉴与启示[J]. 王全林,尹宏林.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0(03)
- [7]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吴瑞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8]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D]. 刘明. 吉林大学, 2020(01)
- [9]“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D]. 孙雨婕.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10]基于凯利方格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 郭怀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