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痰瘀相关与临床辨证施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杰,余晓琪[1](2021)在《从痰瘀论治复杂性肠梗阻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复杂性肠梗阻临床实际情况,从中医学痰浊、瘀血、痰瘀互结的理论渊源,探析总结复杂性肠梗阻中医病因病机,认为痰、瘀是复杂性肠梗阻发生发展的共同病因及必然病理结局,运用该理论指导临床复杂性肠梗阻治疗,从痰瘀入手,治以化瘀涤痰之剂,能获得良好疗效。
黄柏学[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陈四清诊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以陈四清老师临床诊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医案为研究对象,对陈四清老师临床诊治该病的临证经验及谴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陈四清老师辨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经验,丰富中医的“臌胀”诊治内容。方法:收集陈四清老师2014年05月—2020年12月期间临床诊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案,共计543诊次(47例),采用Xminer Operation Tool V1.4和SPSS26.0数据挖掘系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进行录入,建立医案数据库,应用关联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同时结合陈四清老师的临床诊疗经验,对医案中的症状、舌脉、病理因素及核心方药等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1)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为:本课题收集的543诊次医案中,男性患者27例(共314诊次);女性患者20例(共229诊次);临床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有右胁隐痛(65.43%)、面黄(19.75%)、疲劳乏力(16.87%);舌质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舌质暗红(52.26%)、舌质淡红(24.69%)、舌质红(20.16%);舌苔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苔薄黄腻(26.75%);苔薄(20.16%);脉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细脉(89.30%)、弦脉(72.02%)。医案中所涉及的中药达218味,前10种高频使用的药物分别是:金钱草(98.77%)、郁金(98.77%)、垂盆草(76.54%)、黄连(74.49%)、炒海螵蛸(62.55%)、黛蛤散(53.50%)、蜣螂虫(53.50%)、鸡血藤(50.62%)、醋柴胡(47.33%)、黄芪(46.91%)。按药物治疗功效的不同分类前5种高频药物是:利湿退黄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2)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为:症状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中以右胁隐痛症状为主导,其与便溏、面黄、寐差、疲劳乏力、腹胀如鼓关联度较高;舌苔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舌象中以舌质暗红最为常见,其与苔薄、苔薄黄、苔薄黄腻、有裂纹置信度较高;脉象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期脉象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脉象有细脉、弦脉,其中以细脉与弦脉的置信度、支持度较大;药物方面:金钱草、郁金、垂盆草、黄连这4味药的关联性最强;(3)运用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为:陈四清老师诊治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处方以陈四清老师自拟的凉血散瘀方、肝硬化肝郁脾虚方、肝硬化利水方为主。结论:(1)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肺、胃,后期可累及肾等;病理因素以湿热、痰热、瘀热、疫毒等为主;(2)基本病机为湿热内伏,肝失疏泄,横乘脾土,痰湿内生,气滞血瘀;(3)基本治法以清热利湿法、凉血解毒法、利胆退黄法、活血消症法、化痰散结法、补益肝肾法为主;(4)核心处方以陈四清老师自拟的凉血散瘀方、肝硬化肝郁脾虚方、肝硬化利水方为主。
朱江[3](2021)在《五方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五方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RA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且符合寒湿痹阻型RA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10mg qw)+美洛昔康片(7.5mg bi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五方散局部外敷患处治疗,每周3次,每次4h,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关节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CRP、ESR、RF、C3、C4)以及疾病活动度(DAS28、CDAI)改变情况,来评估五方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RA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受累关节症状、体征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对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关节屈伸不利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对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作冷、肢冷不温症状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作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肢冷不温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C3、C4水平较治疗前均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CRP、ESR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RF、C3、C4数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DAS28、CDA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DAS28、CDA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用药安全性评估:两组均未见明显血常规、肝肾功能损害,治疗组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少见。结论:五方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临床疗效可,能有效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体征,改善寒湿痹阻证的中医证候,并降低炎症反应以及疾病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自力,王钢,张新生[4](2021)在《张新生主任中医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咳嗽的临床经验》文中研究说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类原因不明的进行性加重的纤维化肺疾病,老年人多见。临床表现多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且大多数患者为咳嗽急性加重。张新生主任采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总结出了一套中医辨证治疗IPF咳嗽的有效方案。现将其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关婷婷[5](2021)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中医证候及糖脂代谢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医院南区戒毒门诊88例门诊人员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情况与糖脂代谢情况调查和统计学分析,以及对41例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进行中医证候情况调查,观察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同时对美沙酮维持治疗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为本病的中医标准化建设提供思路,同时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之后情况的调查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调查以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本课题制定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中医证候观察评定表,收集来源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医院南区戒毒门诊的88例门诊人员的流调学资料、既往吸毒史资料、美沙酮维持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41例人员的中医证候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与糖脂代谢有无相关性。[结果]1.流调学情况:8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人员中,男女比例为7.8:1,人员年龄主要分布在51-55岁年龄段,人口统计学以初婚(51.1%)、汉族(93.2%)、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85.2%)、籍贯为北京(98.9%)、常住地为北京(100%)、待业(71.6%)、超重(42.0%)为特征。2.既往吸毒史情况:首次吸毒时间最多集中于1991-1995年(43.2%)、吸毒年限主要集中于16-20年(33.0%)、既往吸毒剂量主要集中于0.6-1.0g(52.3%)、既往吸毒频率主要为2-3次(62.5%)、既往吸毒花费主要为每日 201-400元(42.0%)、既往使用毒品方式主要为单纯静脉注射(64.8%),且不存在复吸及吸食海洛因以外的其他毒品行为。3.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治疗时间主要为6-10年(48.9%)、初始剂量为21-40ml(50.0%)、最高剂量为91-120ml(45.5%)、最低剂量为21-30ml(34.1%),维持剂量为41-60ml(36.4%)、服药频率多不规律(61.4%),且中途停药的行为较少,目前均处于持续治疗中。4.美沙酮维持治疗使用情况及既往吸毒年限与糖脂代谢异常相关性情况:美沙酮维持治疗不同剂量、服药频率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不同剂量与服药频率的交互作用对LDL-C存在显着影响,进一步组间成对比较显示,服药频率为两日一次组与其他两组存在显着差异以及服药剂量为61-80ml与其他剂量组存在显着差异。其余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毒年限各组与糖脂代谢异常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糖脂代谢情况:本研究中有23.9%的人员FBG高出上限,6.8%的人员TC高出上限;26.1%的人员TG高出上限;2.3%的人员HDL-C低于下限;20.35%的人员LDL-C高出上限。因此血脂异常主要以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主,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比重相对较小。6.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中医证候中最常见的5种中医证候分别为气虚证(15.3%)、血瘀证(14.5%)、气郁证(13.6%)、阴虚证(12.8%)、燥热证(12.3%);同时表现有2-3种证候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人员有8例(19.5%),与同时表现为3-5种证候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人员例数相一致,而同时表现出6种证候以上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人员人数远远多于以上两种,共有25例(61.0%)。[结论]1.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人员中医证候中最常见的5种中医证候分别为气虚证、血瘀证、气郁证、阴虚证、燥热证,另外其证候特点表现为兼夹证候较多,无单一证候表现者,辨证分型相对复杂,故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可以以频次较高证候为参考,因人制宜,全面辨证施治。2.美沙酮维持治疗不同剂量、服药频率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LDL-C存在显着影响。
曾剑锋[6](2021)在《“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COPD的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研究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冬夏并治”穴位敷贴疗法对COPD患者的年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中医疗效测定的影响及皮肤反应程度情况,研究“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COPD患者不同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本课题收集了135例COPD患者进行了“冬夏并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完整病历资料,按治疗后出现的皮肤反应情况进行不同分组,参照《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中皮肤过敏反应程度标准分级,共分为四组。根据治疗前后年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中医疗效测定为相关指标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性,采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探究四组组间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最终得出临床疗效与皮肤反应是否存在相关性的结论。结果:根据研究的各组结果及其统计数据,依据临床课题研究方案共收集到完整及有效数据共135例,其中皮肤无反应组A组患者35例,发生率约26%,轻度皮肤反应组B组患者57例,发生率约42%,中度皮肤反应组C组患者30例,发生率约22%,重度皮肤反应组D组患者13例,发生率约10%。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年急性加重次数、CAT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相比较,四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P<0.05),四组治疗后的年急性加重次数、CAT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在改善肺功能方面,四组治疗前后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四组组间疗效判定差值变化比较分析,采用Kruskall-wallis H检验分析并对组间进行Bonferroni校正(P=0.05/6=0.0083)。在降低年急性加重次数、CAT问卷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值方面,A组与其余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83),其余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083);四组中医证候疗效测定,A、B、C、D四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51.42%、84.21%、83.33%、100%。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四组组间两两比较分析,B、C、D三组均优于A组(P<0.0083),而B、C、D三组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083)。四组在治疗前后肺功能方面,疗效不明显(P>0.05)。四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四组均有降低年急性加重次数、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的疗效(P>0.05)。在降低年急性加重次数、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组间差值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时,B、C、D三组疗效优于A组(P<0.0083),而B、C、D三组无明显差异(P>0.0083)。结论:1.“冬夏并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COPD在降低年急性加重次数,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中医疗效测定方面具有明显疗效,但对改善肺功能疗效不明显。2.“冬夏并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COPD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出现皮肤反应者较无皮肤反应者疗效更佳。3.“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COPD出现皮肤反应的激烈程度与临床疗效未见相关性。
徐思雨[7](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姚魁武教授气血同调法治疗冠心病的方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气血同调”为核心研究方向,通过对姚魁武教授辨治冠心病的临床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及统计研究,初步总结姚魁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以期为目前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一定的临证经验与遣方用药思路。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古籍、检索文献等方法溯源气血同调之历史沿革。第二部分临床研究则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收集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姚魁武主任医师门诊的冠心病患者病案,建立中医病案数据库,将个人基本信息、四诊信息、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系统,根据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来进行数据统计与挖掘,以“气血同调”为核心研究方向,探索总结姚魁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诊疗思路、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第三部分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着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导师姚魁武教授三者间学术思想传承。结论:(1)气血同调历史溯源:气血同调首立于《黄帝内经》。及至隋唐时期,气病与血病开始作为独立的病逐渐分化出来,脏腑气血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多从补益角度论之。明代医家集大成发展,受金元医家理论影响,立法用药气血同调之时多倡滋阴与温补。清代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首创三焦辨证,并明确提出“气血两燔,不可专治一边”;王清任系统地阐述了血瘀证的诊断标准,以调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创立了活血八法;唐宗海着《血证论》,标志着血证治则的成熟。及至近代张锡纯倡用益气活血法,蒲辅周提出“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历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汲取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认识与临床实践,逐渐完善和推动了气血理论的发展。气和血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两者又互根互用,不可相离须臾,故治疗上常同调并治,气血同调法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临床研究:1.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要素为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无论虚实,冠心病的病机总离不开气血二字,气血失调为其基本病机。2.姚魁武教授治疗冠心病,寓通于补,气血同调,攻补兼施,不会一味地堆砌活血化瘀药,亦不单纯补益,重视气血的和畅流通,认为“气血流通为贵”,核心配伍模式为活血行气、温阳益气。在治疗冠心病时,导师重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不仅着眼于心之一所,亦注重肺肝肾脾的阴阳气血和谐。3.姚魁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味为丹参、桂枝、砂仁、川芎,药物配伍注重寒温并用,气血同调。4.使用软件聚类分析功能,对方剂进行无监督的聚类,提取姚魁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4种药物聚类核心组合,分别为组合①丹参,炙甘草,桂枝,白芍,砂仁,柴胡;组合②丹参,桂枝,茯苓,川芎,当归,炒白术;组合③丹参,葛根,川芎,白芍,肉苁蓉,砂仁;组合④丹参,川芎,砂仁,续断,桂枝,白芍。四组组合皆有活血、行气、益气的基本功效,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核心组合①寓活血行气,温阳益气于一体,气血同调,攻补兼施;核心组合②功在活血养血,健脾益气,温阳化饮;核心组合③虽用补益,更注重活血行气,寓通于补;核心组合④与组合③功效类似,都注重肝肾之阴阳气血亏虚,③更有润肠通便之功,④所用续断补力稍弱,却更兼有活血祛瘀之效。5.姚魁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核心处方为丹参饮,经方、时方合用,常合用经方如四逆散、越鞠丸、酸枣仁汤、瓜萎薤白白酒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常合用时方为黄芪赤风汤、交泰丸;四逆散与交泰丸又经常合用。6.使用软件聚类分析功能,对方剂进行无监督的聚类,提取姚魁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3种方剂聚类核心组合,分别为组合①丹参饮,四逆散,瓜萎薤白白酒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组合②丹参饮,越鞠丸,交泰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组合③丹参饮,九转黄精丹,六味地黄丸,黄芪赤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组合①侧重于“急则治其标”,注重畅调肝脾气机,集活血祛瘀行气化痰于一身,再温通心阳,使气和血畅,阴平阳秘。当患者多有情志不遂,肝脾不和,痰浊内生,心阳不振时可选用类似组合①的组方。组合②更侧重于心之阴阳和谐,在活血行气的同时,交通心肾,水火既济,更可针对有烦躁、心悸、失眠、盗汗等症状的患者。组合③更侧重补益,然又有丹参赤芍等活血,防风桂枝等通络,使补而不滞,寓通于补,若虚象过盛,多选用类似组合③组方。(3)蒲、薛、姚学术思想传承分析:分析名中医蒲辅周先生、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及导师姚魁武教授三者间学术理论经验之传承,无论是蒲老的“损其心者,调和营卫”,还是薛老的“合其不和,以致和合”,再至导师姚魁武教授的“立法于和合,气血同调”,“和”之一字贯穿中医传承的始终。蒲老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病因为劳心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其基本病机为“心气不足,营卫失调”,对其治疗十分推崇“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之旨,在治疗时注重健强心脏,调其不平,补虚泻实,益气和血,顺气活血,抑强扶弱,避免破气破血而伤元气。所拟治法以补为主,以通为用,自创双和散。薛老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经络相连,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缺乏运动、体型肥胖,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本虚标实,气血失调,阴阳失和”,传承蒲老的“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思想,提出“见瘀休治瘀,重审因论治”的观点,不滥用补益之药,往往攻补兼施,气血同调,常用四逆散、柴胡剂及其他和解方剂,来调畅脏腑气血。之于冠心病,导师姚魁武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与气血密切相关,气虚血瘀为冠心病最重要的病机。导师重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治疗冠心病时不仅着眼于心之一所,亦注重肺肝脾肾等脏腑气血阴阳之和谐,纠正其偏盛偏衰,以“气血同调”为本病治疗大法,气血同调法正是和合思想的具体体现,配伍模式核心为活血行气、温阳益气,方药寒温同用,经时结合。
黄成[8](2021)在《补元蠲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观察补元蠲哮汤标本兼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门诊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并经排除筛选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元蠲哮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补元蠲哮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临床慢阻肺问卷(CCQ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会呼吸困难评分(mMRC)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问卷(CAT评分)、运动耐力评估(6MWD)等指标的影响,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结果分析,来评价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CCQ评分、mMRC评分、CAT评分、6MWD方面都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1)组内对比:治疗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在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尤甚、口唇紫绀方面有所降低(P<0.05),而在咯痰、食欲减退、神疲乏力方面变化不明显(P>0.05)。(2)组间对比:治疗组在咳嗽、咯痰、食纳减退、神疲乏力、口唇紫绀方面积分降低幅度都大于对照组(P<0.05)。3.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6.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在本次临床研究观察期间,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去大黄后恢复正常,无临床意义;两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异常。结论:1.补元蠲哮汤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尤其在咳嗽、咯痰、食纳减退、神疲乏力、口唇紫绀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补元蠲哮汤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FEV1/FVC)。3.补元蠲哮汤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患者的运动耐力。4.补元蠲哮汤有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CCQ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指标。5.补元蠲哮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的治疗安全有效。
蔡昀潞[9](2021)在《NF-κB/NLRP3信号通路在针刺高血压合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炎症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三阴交”对高血压合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炎症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NF-κB/NLRP3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改善高血压合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正常组选用10只6周龄的Wistar-Kyoto大鼠(WKY大鼠),雄性,体质量200g±10g;选用40只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鼠),雄性,体质量在200g±1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HR大鼠分为模型组,肥胖模型组,针刺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10只。先将50只实验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喂养普通饲料;肥胖模型组,针刺组和针刺对照组喂养高脂饲料。智能无创血压计监测各组大鼠血压每周两次。智能电子秤监测各组大鼠体重每周两次,当肥胖模型组,针刺组和针刺对照组大鼠体重超过正常组体重20%时即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深度约5mm的毫针治疗;针刺对照组选取大鼠尾部上1/3处(非经非穴)进行对照;模型组与肥胖模型组每日固定不给予针刺。针刺组、针刺对照组:针柄连接电针仪。强度:1m A,以大鼠肢体微微颤动为度。频率:疏密波,疏波:1Hz,密波:5Hz,疏波时间:10s,密波时间:15s。每次20min,每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h,腹腔注射10%的水合氯醛溶液,剂量为0.4ml/100g进行麻醉后,固定在实验台,取大鼠部分心脏组织置于无菌EP管中,放置于-80℃冰箱备用,取大鼠部分心脏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大鼠NF-κB的m RNA表达;采用WB技术测量大鼠心脏NF-κB、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炎症情况。得出的实验数据结果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均值±标准差(SX(10))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进行分析,组间假定等方差采用LSD法检验,不假定等方差采用塔姆黑尼T2(M)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情况显示:随着针刺治疗的开始,针刺组的体重开始逐渐降低,逐渐向正常组靠拢;针刺对照组的体重呈正常增长幅度。针刺治疗四周后,与正常组比较,肥胖模型组大鼠体重显着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肥胖模型组大鼠体重显着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体重肥胖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照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的血压变化情况显示:随着针刺治疗的开始,针刺组的血压开始逐渐降低,逐渐向正常组靠拢;针刺对照组的血压没有明显变化。针刺治疗四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肥胖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大鼠体重显着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肥胖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大鼠体重显着高于模型组,针刺组体重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体重与肥胖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照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结果显示: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清晰,胞间间隙较小,心肌纤维结构完整,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肥胖模型组大鼠心肌形态结构不清晰,排列紊乱,心肌间隙增大,伴有广泛炎性细胞浸润,且肥胖模型组的炎症程度明显比模型组的重;针刺组治疗后,心肌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细胞形态清晰,排列相对规则,炎细胞浸润减轻;针刺对照组炎症未见减轻。4.各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F-κB、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含量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肥胖模型组NF-κB、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含量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肥胖模型组比较,针刺组NF-κB、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含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照组NF-κB、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含量显着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的m 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F-κB的m RNA表达显着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肥胖模型组大鼠NF-κB的m RNA表达显着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NF-κB的m RNA表达与肥胖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三阴交”可以通过调节NF-κB/NLRP3信号通路,减少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心肌细胞炎症发生的作用,保护心肌细胞,验证了电针保护高血压合并肥胖心脏功能正常运转的机制之一。
陈晶晶[10](2021)在《参七化痰方治疗AECOPD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背景COPD是全球引起慢性疾病和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COPD的研究一直是呼吸界的研究热点。据202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PD乃世界第3位死亡原因,可预测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在未来几十年上升。目前,COP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病因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其中暴露于吸入污染物或香烟烟雾激活肺泡上皮和炎症细胞引起气道炎症是COPD发病主要机制。本研究分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体外研究三部分。运用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分子医学技术,针对慢阻肺这一重大疾病开展相关性研究。从理论研究出发,通过分类提炼关于慢阻肺的中医病因病机相关文献,梳理出慢阻肺中医学发生发展病机及治则治法,通过临床观察及体外研究,阐明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COPD的内在机制,为益气活血化痰法进一步运用于COPD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2目的在传统医学“整体观念辨证统一”思想指导下,探讨慢阻肺的中医学发生发展内在病机,通过理论研究,揭示慢阻肺“本虚标实”的病理本质及益气活血化痰法的治疗意义。临床研究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气虚血瘀痰阻证的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并分析TGF-β1与ROCK1等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体外研究以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观察在TGF-β1刺激下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及F-肌动蛋白的形成和细胞骨架重组的影响,检测药物干预后上述通路相关分子水平的表达变化,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参七化痰方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探讨其治疗慢阻肺气道重塑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辅助治疗慢阻肺提供科学依据。3方法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搜集筛选关于慢阻肺的中医病因病机相关文献,提炼出慢阻肺中医学发生发展病机,揭示慢阻肺发病的本质及治法,并通过文献研究阐述Rho A/ROCK等信号通路与TGF-β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慢阻肺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参七化痰方治疗慢阻肺临床研究及体外实验提供理论基础。临床研究部分:按照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控制性氧疗、抗生素、解痉平喘药及祛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参七化痰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对两组症状与体征评分进行记录来评估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监测患者呼吸困难指数(m MRC)、肺功能(FEV1%pred、FEV1/FVC)、血气分析(Pa CO2、Pa O2)、感染指标(WBC、NEUT%、hs-CRP)、凝血指标(FBG、DD水平);此外,还对治疗前后患者的TGF-β1与ROCK1进行了检测,并且对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TGF-β1指标与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后续细胞实验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体外研究部分:本课题来源系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73675)支持。采用参七化痰方的大鼠含药血清,进行气道平滑肌细胞体外实验。实验研究一从新生SD大鼠的肺中成功分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从不同层面来筛选TG F-β1刺激下参七化痰方(SQHT)对气道平滑肌细胞最适作用浓度,为后续信号通路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研究二根据实验一筛选出的SQHT最适含药血清浓度进行接下来的实验,利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检测迁移能力;采用流式方法检测凋亡能力,并利用Western blot与RT-q PCR方法对Bax、Bcl-2水平进行验证;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追踪细胞F-肌动蛋白的变化。实验研究三采用Western blot与RT-q PCR方法对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进行了检测,包括Rho A、ROCK1、ROCK2、p-ERK、ERK等指标的变化;实验研究四为了进一步证明SQHT在气道平滑肌细胞重塑及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Western blot与RT-q 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Snail、Slug的变化,同时采用ELISA方法验证细胞上清中MMP9、TIMP-1蛋白的变化,为临床运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阻肺提供科学依据。4结果4.1理论研究慢阻肺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正虚,肺脾肾气亏虚为主。标实乃痰瘀,以痰瘀互结为特点。总属正虚夹杂痰瘀而成,气虚血瘀痰阻乃肺胀病机之关键,益气活血化痰法是肺胀的根本治法。Rho A/ROCK为慢阻肺中最常见失调信号通路之一,MAPK/ERK信号通路位于其下游发挥作用,TGF-β1刺激与慢阻肺气道重塑及气道平滑肌密切相关。参七化痰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痰功效,故可能介导上述两条信号通路干预TGF-β1的刺激来治疗慢阻肺。4.2临床研究4.2.1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症状体征评分、m MRC、FEV1%pred、FEV1/FVC、Pa CO2、Pa O2、WBC、NEUT%、hs-CRP、FBG、DD、TGF-β1以及ROCK1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4.2.2治疗后疗效比较4.2.2.1益气活血化痰法对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咳嗽、喘息、咯痰量、痰液状态、饮食情况、口唇紫绀、胸闷、乏力、肺部啰音等单项积分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咳嗽、咯痰量、痰液状态、饮食情况、口唇紫绀、乏力、肺部啰音单项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闷及喘息单项积分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3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经过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但2组显效率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4.2.2.2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m MRC评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m MRC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4.2.2.3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FEV1%pred,FEV1/FVC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FEV1%pred,FEV1/FVC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2.4益气活血化痰法对WBC、Neut%、hs-CRP、TGF-β1、ROCK1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WBC、Neut%、hs-CRP、TGF-β1、ROCK1指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WBC、Neut%、hs-CRP、TGF-β1、ROCK1指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2.5益气活血化痰法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a O2、Pa CO2较治疗前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Pa O2、Pa CO2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2.6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FBG、DD较治疗前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FBG、DD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3益气活血化痰法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4.2.4 TGF-β1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治疗组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1含量与WBC(r=0.466,P=0.009)、Neut%(r=0.450,P=0.012)、hs-CRP(r=0.388,P=0.034)、Pa CO2(r=0.432,P=0.017)和DD(r=0.394,P=0.031)呈正相关,与Pa O2(r=-0.467,P=0.009)、F EV1%pred(r=-0.379,P=0.039)及FEV1/FVC(r=-0.344,P=0.045)呈负相关,而与FBG无显着相关性(r=0.156,P=0.409)。结合前述结果,提示TGF-β1可能参与AECOPD炎症、凝血及呼吸功改变等过程。进一步研究还显示,AECOPD患者血清TGF-β1含量与COPD发病重要信号通路Rho A/ROCK中ROCK1(r=0.309,P=0.043)也呈正相关。4.3体外研究4.3.1实验研究一实验细胞爬片经DAPI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后,根据荧光二抗的荧光颜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核为蓝色,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位置为绿光,主要表达区域为细胞胞浆,细胞特异性及活性良好,鉴定为ASMCs,可作为后续实验用细胞。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SQHT含药血清进行干预TGF-β1刺激的ASMCs,结果显示在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等方面,与空白组相比,TGF-β1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除5%SQHT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外(P>0.05),5%、10%和20%SQHT各治疗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量效关系在所设浓度梯度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5%和10%SQHT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0%和20%SQHT含药血清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Rho A、ROCK1、ROCK2、Bax、Bcl-2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Rho A、ROCK1、ROCK2、Bax、Bcl-2均有显着差异(P<0.01)。不同浓度治疗组组间比较,10%与20%治疗组对Rho A、ROCK1、ROCK2、Bax、Bcl-2等指标的影响均较5%治疗组显着(P<0.01),且10%与20%治疗组对Rho A、ROCK1、ROCK2、Bax、Bcl-2等指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P>0.05)。综上所述,鉴于考虑到细胞毒性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10%SQHT含药血清作为后续实验的最适浓度。4.3.2实验研究二药物在抑制气道平滑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方面均具有调控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在增殖、迁移及骨架重组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增殖、迁移及骨架重组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在抑制增殖、迁移和抗凋亡方面,10%SQHT组与Fasudi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架重组方面10%SQHT组优于Fasudil组(P<0.01),且二者在抑制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及抗凋亡表达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且10%SQHT+Fasudil组最佳(P<0.05,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除Fasudil组对Bax m RNA无显着影响外,三个治疗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10%SQHT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优于Fasudil组(P<0.01);联合治疗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优于10%SQHT与Fasudil组。4.3.3实验研究三药物对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异常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Rho A、ROCK1、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ROCK2m RNA、p-ERK、ERK、p-ERK/ERK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Rho A、ROCK1、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ROCK2 m RNA、p-ERK、ERK、p-ERK/ERK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10%SQHT治疗组在抑制Rho A、ROCK1、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ROCK2 m RNA、p-ERK、ERK、p-ERK/ERK方面均优于Fasudil(P<0.05,P<0.01);联合治疗组在抑制Rho A、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p-ERK、ERK方面均优于另外2个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在抑制ROCK1、ROCK2 m RNA、p-ERK/ERK方面与SQHT组无差异(P>0.05),且优于Fasudil组(P<0.01)。4.3.4实验研究四药物对Snail?Slug?MMP-9?TIMP-1的关键因子异常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nail、Snail m RNA、Slug、Slug m RNA、MMP-9、TIMP-1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Snail、Snail m RNA、Slug、Slug m RNA、MMP-9、TIMP-1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10%SQHT治疗组在抑制Snail、Slug m RNA、MMP-9、TIMP-1方面均优于Fasudil(P<0.01),在抑制Slug、Snail m RNA方面与Fasudil无显着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在抑制Slug、Slug m RNA、MMP-9、TIMP-1方面均优于另外2个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在抑制Snail、Snail m RNA方面与SQHT组无差异(P>0.05),且优于Fasudil组(P<0.01)。5结论基于益气活血化痰法创制的参七化痰方可以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疗效、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感染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凝血指标等,且安全性良好,未见毒副作用。其内在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1及Rho A/ROCK等信号通路途径相关,通过下调TGF-β1及Rho A/ROCK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进而负向调节MAPK/ERK信号通路的发展。
二、论痰瘀相关与临床辨证施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痰瘀相关与临床辨证施治(论文提纲范文)
(1)从痰瘀论治复杂性肠梗阻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痰浊 |
2 瘀血 |
3 痰瘀互结,共为病根 |
4 医案举例 |
(2)基于数据挖掘的陈四清诊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现代医学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研究进展 |
2.1 肝硬化流行病学研究 |
2.2 肝硬化的形成 |
2.3 肝硬化的病情评估及预后 |
2.4 肝硬化的治疗 |
2.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的预处理 |
2.2 建立医案数据库 |
2.3 医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结果 |
4.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4.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3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情况 |
2 病理因素 |
3 病变部位 |
4 病理性质 |
5 治法方药 |
5.1 基础治法 |
5.2 核心药对 |
5.3. 核心方药分析 |
6 验案举隅 |
第四部分 总结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五方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实验标准 |
1.6 伦理学要求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价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受累关节症状、体征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
3.6 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指标 |
3.7 两组患者疾病疗效比较 |
3.8 两组用药安全性评估 |
4 讨论 |
4.1 西医对RA的研究 |
4.2 中医对RA的研究 |
4.3 吾师对RA的诊疗经验 |
4.4 五方散的组成及药理 |
4.5 治疗结果分析 |
5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观察表 |
附录2 VAS评分 |
附录3 中医症状积分量化表 |
附录4 DAS28评分 |
附录5 CDAI评分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张新生主任中医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咳嗽的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对IPF相关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分析 |
2 对IPF相关性咳嗽的辨证论治 |
2.1 痰热壅肺证 |
2.2 痰瘀互结证 |
2.3 风痰痹阻证 |
2.4肺阴亏虚证 |
2.5 肺肾气虚证 |
3 验案举例 |
4 结语 |
(5)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中医证候及糖脂代谢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MMT与糖脂代谢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MMT概要 |
2.2 盐酸美沙酮与糖脂代谢异常相关研究进展 |
2.3 MMT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4 MMT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
3 MMT中医研究现状 |
3.1 中医对阿片类毒品的认识 |
3.2 中医对MMT的认识 |
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4.3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MT人员中医证候及糖脂代谢调查分析 |
前言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MMT戒毒人员中医证候评定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的确定 |
2.2 调查方法 |
2.3 制定MMT戒毒人员中医证候观察评定表 |
2.4 调查表观察指标 |
2.5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纳入情况 |
3.2 人口统计学结果 |
3.3 人员既往吸毒情况 |
3.4 人员MMT服药情况 |
3.5 糖脂代谢异常指标统计结果 |
3.6 糖脂代谢指标与MMT不同剂量、服药频率相关性分析结果 |
3.7 糖脂代谢指标与吸毒年限相关性分析结果 |
3.8 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4 讨论 |
4.1 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 |
4.2 人员既往吸毒情况分析 |
4.3 人员MMT情况分析 |
4.4 糖脂代谢异常指标统计分析 |
4.5 MMT使用情况与糖脂代谢情况相关性分析 |
4.6 糖脂代谢指标与吸毒年限相关性分析 |
4.7 MMT人员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 |
5 结论 |
6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知情同意书 |
一般情况调查表 |
理化检査等信息表 |
中医证候观察评定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COPD的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研究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与剔除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步骤 |
2.2 穴位敷贴治疗方法 |
2.3 敷贴治疗后的反应与处理 |
3 疗效评定 |
4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四组皮肤反应分析 |
1.2 治疗前四组患者资料的差异性分析 |
2 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可行性分析 |
2.1 四组患者治疗前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 |
2.2 四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测定比较 |
2.3 四组患者治疗前CAT问卷评分比较 |
2.4 四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 治疗后结果与分析 |
3.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 |
3.2 年急性加重次数组内差值的组间比较 |
3.3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3.4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CAT问卷评分比较 |
3.5 CAT问卷评分差值的组间比较 |
3.6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7 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值的组间比较 |
3.8 四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COPD |
1.1 “冬夏并治”穴位敷贴的历史渊源 |
1.2 “治肺不远温”指导下的“冬夏并治”穴位敷贴 |
2 “冬夏并治”穴位敷贴出现皮肤反应的机制研究 |
3 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的机理探讨 |
4 治疗刺激量与皮肤反应及临床疗效相关性探讨 |
5 关于穴位敷贴引起皮肤反应的进一步思考 |
6 结果小结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7)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姚魁武教授气血同调法治疗冠心病的方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中医从病邪论治冠心病研究进展 |
一、从血瘀论治 |
二、从痰湿论治 |
三、从痰瘀论治 |
四、从瘀毒论治 |
五、从郁论治 |
六、从火邪论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气血同调历史溯源 |
一、《黄帝内经》时期 |
二、两汉时期 |
三、隋唐宋时期 |
四、金元时期 |
五、明时期 |
六、清时期 |
七、近现代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 数据采集 |
2. 数据汇总 |
3. 数据预处理 |
4. 数据库建立 |
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三、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证候统计 |
3. 药物信息统计 |
4. 处方信息统计 |
四、讨论 |
1. 证候分析 |
2. 药物分析 |
3. 方剂分析 |
4. 典型医案 |
第三章 蒲、薛、姚学术思想传承分析 |
一、蒲辅周“损其心者,调和营卫” |
二、薛伯寿“合其不和,以致和合” |
三、姚魁武“立法于和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标准 |
个人简历 |
(8)补元蠲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2 临床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安全性指标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及分析 |
4.1 可比性评估 |
4.2 两组治疗后结果比较 |
4.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
4.4 脱落情况 |
5 讨论 |
5.1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5.2 慢阻肺宗气虚衰、痰瘀伏肺证分析 |
5.3 补元蠲哮汤组方分析 |
6 试验结果分析 |
7 本研究的不足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9)NF-κB/NLRP3信号通路在针刺高血压合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炎症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高血压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参七化痰方治疗AECOPD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虚、痰、瘀”病机及治则治法研究 |
1 正气亏虚为根本 |
1.1 病变初期,肺脏气虚 |
1.2 肺虚日久,子盗母气 |
1.3 肺脾及肾,肾失摄纳 |
2 痰瘀互结致标实 |
2.1 痰饮内伏为慢阻肺病情缠绵的关键 |
2.2 瘀血阻络为慢阻肺久治不愈的核心 |
3 外感六淫为诱因 |
4 小结 |
理论研究二 RhoA/ROCK信号通路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
1 Rho A/ROCK信号通路及其结构功能 |
1.1 Rho A/ROCK信号转导通路组成 |
1.2 Rho A/ROCK信号通路功能 |
2 Rho A/ROCK信号通路与COPD气道重塑 |
2.1 Rho A/ROCK信号通路与气道炎症 |
2.2 Rho A/ROCK信号通路与气道平滑肌细胞 |
3 Rho A/ROCK与 MAPK/ERK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 |
4 小结 |
理论研究三 TGF-β1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
1 TGF-β及其结构功能 |
2 TGF-β1 及其与COPD相关性研究 |
2.1 TGF-β1 |
2.2 TGF-β1与COPD气道炎症 |
2.3 TGF-β1 与气道平滑肌细胞 |
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对照组治疗 |
2.3 治疗组治疗 |
2.4 观测指标及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两组中医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
3.4 两组m MRC问卷比较 |
3.5 两组肺功能比较 |
3.6 两组血清WBC、Neut%、hs-CRP、TGF-β1、ROCK1 比较 |
3.7 两组血气分析比较 |
3.8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
3.9 安全性评价 |
3.10 TGF-β1 与各指标之间相关性比较 |
4 讨论 |
4.1 益气活血化痰法的应用及内涵 |
4.2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依据 |
4.3 益气活血化痰法影响相关指标的主要意义 |
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CCK-8 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
2.6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
2.7 细胞免疫荧光 |
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 |
2.9 Westernblot检测Rho A、ROCK1、ROCK2、Bax、Bcl-2蛋白的变化 |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1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ASMCs细胞的鉴定结果 |
3.2 不同浓度SQHT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下ASMCs增殖影响 |
3.3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迁移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骨架重组的影响 |
3.5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凋亡的影响 |
3.6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Bax、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
3.7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Rho A、ROCK1、ROCK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实验研究二 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及凋亡影响的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CCK-8 |
2.6 Transwell |
2.7 细胞免疫荧光 |
2.8 流式细胞术 |
2.9 Western blot |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迁移的影响 |
3.3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骨架重组的影响 |
3.4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5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Bax、Bcl-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3.6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Bax m RNA、Bcl-2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实验研究三 基于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研究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Western blot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Rho A、ROCK1、ROCK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Rho A m RNA, ROCK1 m RNA, ROCK2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ERK1/2、p-ERK1/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实验研究四 参七化痰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气道平滑肌细胞Snail、Slug、MMP-9、TIMP-1 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Western blot检测Snail、Slug水平的变化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ail、Slug水平的变化 |
2.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MMP-9、TIMP-1 水平的变化 |
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Snail、Slug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Snail m RNA、Slug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培养上清液MMP-9、TIMP-1 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参七化痰方的配伍及其内涵 |
4.2 参七化痰方的拆方分析及现代药理 |
4.3 参七化痰方影响相关指标的主要意义 |
第四章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 AECOPD 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切入点述评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专着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四、论痰瘀相关与临床辨证施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痰瘀论治复杂性肠梗阻浅析[J]. 赵杰,余晓琪. 新中医, 2021(22)
- [2]基于数据挖掘的陈四清诊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经验研究[D]. 黄柏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五方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观察[D]. 朱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张新生主任中医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咳嗽的临床经验[J]. 李自力,王钢,张新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21(05)
- [5]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中医证候及糖脂代谢调查分析[D]. 关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COPD的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研究观察[D]. 曾剑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姚魁武教授气血同调法治疗冠心病的方药规律[D]. 徐思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补元蠲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D]. 黄成.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NF-κB/NLRP3信号通路在针刺高血压合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炎症中的作用[D]. 蔡昀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参七化痰方治疗AECOPD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D]. 陈晶晶.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