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举办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周统建,何菁,蒋建清[1](2021)在《从知识分化走向融合创新:新时代行业大学的学科发展逻辑——以林业学科体系范式变革为例》文中提出我国行业大学的学科发展在遵从"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的转型变化前提下,其学科建设偏重于行业的主干学科建设和发展,这使得行业大学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面临学科发展的创新"嗅觉"滞后、功利化学科评价背离知识生产逻辑、仅停留在简单或形式上的学科知识"汇聚"或"融合"的三重困境。为在历史新时期中实现行业学科创新3.0转型,构建以传统行业生产领域为重要研究对象的生态文明学科体系,正是对行业学科发展的新责任、新特征与新使命的积极回应。以传统林业生产领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林基生态文明学科体系为例,"以林为基,由林生长,从林深展,耦合创新"的林基生态文明学科体系结构,是一个以林业工程和林学学科为基础,以人文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现代学科为四个顶点的三棱锥四面体结构模型,其逻辑结构体现为基于"知识生产导向"和"行业问题导向"构建的"林基"与四个"顶点"相互间的交叉、融合路径。
索筠博[2](2020)在《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以鹭鸣湾森林康养基地为例》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论述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硬道理。大健康产业作为现代社会绿色、高效的产业形式,近年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而森林康养作为其中重要的一支,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促进生态治理发展以及国有林场的更新转型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对于森林康养基地营建的相关理论趋于分散,仅停留在简单的援引层面,缺少系统的梳理与整合。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对于资源评价缺少重视,尤其是缺少精细化的资源评估方法以及对资源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资源评价对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指导性不强,以致于大部分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不能很好与当地的森林资源有效结合。本文旨在探索基于资源的森林康养基地营建方法,整合出一套完整的基于资源的森林康养基地营建体系。首先,从森林康养资源的综合性评价入手,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综合评价与模糊数学的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建立有关森林康养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体系包含康养建设适宜性以及森林康养潜力两个评价方向,能够以林业小班为单元对区域森林康养资源进行两个方向的评价。其次,探究规划区域森林康养静态地理信息库的建立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区域的森林康养静态地理信息库。最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叠置分析等手法,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发掘,总结规划区域森林资源的特征。结合资源评价结果,深化场地认知,匹配场地特征,指导场地建设,以资源为导向进行鹭鸣湾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设计。并以鹭鸣湾森林康养基地的实践经验,对森林康养基地营建及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与总结。
容怀钰[3](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郑瑶[4](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指出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远征[5](2018)在《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做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森林生态的特征决定了林业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生态安全的建设与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分不开。林业生态安全的理论体系及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建立林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复合系统的基础。林业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安全),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林业生态安全,是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站在林业产业—生态复合系统的角度,从林业产业—生态共生关系的安全性出发,依据协同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来定量测量复合系统内部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生态安全的提升效率。对比分析经典数据包络各模型,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复合系统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存在的松弛改进问题后选取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模型(SBM)对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进行静态的测度分析。根据DEA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最终确定林业产业经济效益、林业产业高级化指数、营林投资占比和林产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等4项投入指标和森林空气质量提升贡献、林产工业单位GDP废水排放量等2项产出指标进行静态的截面数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2005年—2014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根据对SBM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值进行整体性分析、区域比较分析和综合效率值聚类分析,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被划归为效率安全区、技术效率主导的效率双高区、规模效率主导的低水平发展区和分解效率双低区。同时,基于Malmquist指数及分解计算公式从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分析了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Malmquist指数波动较大、地区差异明显;(2)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升;(3)技术进步指数偏低,技术进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静态SBM模型和动态的Malmquist指数仅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了效率测量,未考虑系统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借助PSR模型,从复合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所产生的经济发展的压力(P)、资源环境的质量与状态(S)和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R)等的角度出发选取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根据其值域限定在[0,1]之间的截尾数据特点选取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得后续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林业生态安全提升对策时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考虑外部系统的影响与改进对策。最后,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提升两者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借助多维动态创新模型构建了涵盖目标驱动、影响要素和参与主体的多层对策体系。该体系从政府宏观调控、产业中观规范、企业微观参与提升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待实现林业产业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1)促进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林业产业技术效率提升实现林业生态资源消耗的持续减量化;(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效益;(3)推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4)加大森林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和财税扶持政策以调节林业产业发展保护林业生态安全;(5)强化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建设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郑宇[6](2017)在《近代东北森林资源产业化研究(1878-1931)》文中指出早在远古时代,东北地区已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人类出现以后,其生产、生活活动多与森林相关,但森林开发的范围、频度,以及木材的商品化程度均很有限,开发的重点是林副产品,而非作为主产的木材。在清代封禁政策下,森林利用受到限制,林木得以充分繁育。1878年,森林封禁政策被打破,民间私砍盗伐合法化,森林开发迈出关键一步。甲午战后,受到西方林业知识和实业思想的熏陶,朝野有识之士吁请政府制定政策、统一筹划,加大森林开发力度。受其鼓动,清政府设置吉林全省林业总局等管理机关,对民间森林采伐活动予以指导。民国以后,中央政府参考西方林政管理制度,颁布《森林法》《修正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等法律章程,相继成立林务局、森林局、东三省国有森林整理委员会等专门管理机构,近代意义上的林业管理体系初具雏形;地方政府也制定林业计划,颁布相关法规,设立兼管机关,响应中央林业开发号召。这一时期,林业机构通过规范国有林发放程序,一度扭转了清末森林发放的无序状态,同时注意取缔私伐国有林,维护承领人利益;防范垦殖、匪患、火灾,维持林场采伐秩序;兴办林业学校,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加强林区管理、保护工作,还适时改进税制、添设新税,木业税费成为政府大宗收入。其缺陷在于,森林发放权限不一,以致“重复包套”频频发生,林场纠葛绵延不绝;各机关一味求利,忽视本职工作,管理疏漏百出;征税种类繁杂、税率偏高,林商叫苦不迭,林业发展受到阻碍。与此同时,日、俄两国也没有放松对东北林权的掠夺,自19世纪后半叶起即着手勘探东北森林,其中日人踏查范围最广、次数最多、历时最长,结果也最为详尽、可靠,代表当时东北森林调查的最高水平,抢得了开发的先机,进而不断蚕食东北林权。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吉林木植合同》《黑龙江铁路公司伐木合同》等不平等条约,获得中东铁路沿线一带森林的采伐、经营特权;日本先以《中日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章程》为依据,成立名为中日“合办”、实为日方独揽的鸭绿江采木公司,随后四处开办类似“合办”公司,兼并俄人在铁路沿线的部分林场。在中外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近代东北形成一根以伐木业为龙头的,覆盖木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条。木材采伐是以发放的林场为基础的,采伐地域主要分布于鸭绿江右岸,中东铁路、吉敦铁路沿线等地。林业资本家进驻林场后,驱使多个伐木团体为其服务,各团体在把头的带领下,选择适当时节集体入山,团体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优先选择交通便利之处,共同完成大规模采伐任务。与传统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森林利用的重点是木材,采伐活动具有规模化、高度商品化的特征。木材的运输、销售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除传统的林道、滑路运输以外,森林轨道和铁路干线的建成,使得陆路运输更为快捷、高效,更适应长距离的转运工作;东北河流大多适宜木材管流、筏流的进行,鸭绿江一带放篺方法经过改良后,水运能力大有长进。交通运输体系的变革,也带动了销售市场的近代转变,木材市场不再局限于沿江傍海的若干市镇,而是遍及整个东北,市场发育愈发成熟,功能区分趋于细化,木材销量也显着增多。部分木材没有直接销售,而是经深加工制成火柴、纸张、锯木材等产品。得益于伐木业的兴盛,木材加工业原料充足,总体发展较快,其中火柴业发展最为成熟,同业组织也较发达。一些厂商斥资购入机械设备,引进先进加工工艺,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优化了产品性能,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当然,采用传统生产方法的手工作坊仍大量存在。在这个产业体系中,广大中国木把处于最底层,他们历尽艰难、备尝辛苦,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铺平了森林产业化之路;日、俄林业资本家们倚仗雄厚资本和侵略特权,享受运价降低、税收减免等优惠条件,是整个产业链的支配者。为了扩大侵略利益,他们不择手段、不顾后果,进行掠夺式、偏向性砍伐,致使森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为阻止环境继续恶化,历届政府较为注重植树造林,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颁布造林法规、命令、计划;修建苗圃、农林试验场;专设植树节日,动员民众栽植;发起造林宣传,普及造林知识等,这些努力虽然取得一些成绩,却难以弥补大规模采伐造成的损失,长远地看,森林产业链的生态可持续性十分堪忧。总的来说,中国政府对于森林产业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未能确保产业运转的有序、稳定。产业化的真正主导者是外国资本势力,他们一味扩大开发、毫无保护意识;近代东北森林产业飞速发展的“可喜”景象背后,是产业殖民化、掠夺扩大化这一既残酷又可悲的事实。
王璐莹,韩春蕊,雷建都[7](2016)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结合我国林产化工专业的教育现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林产化工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专业认知度不高、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提出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措施,包括坚守专业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建全面发展的培养平台和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和本科生科研训练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赵静[8](2014)在《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随着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特别是生态服务功能认识的逐步加深,面临森林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及管理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目标。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人们对各类自然资源认识的逐步深入,在森林资源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中药材、山野菜、油茶、竹类、食用菌类和野生动物蛋白等。非木质林产品在维持农户生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出口贸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开发利用不但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多种渠道的经济来源、就业机会以及食物和药材保障,同时,随着近几年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产值的增加,其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业产值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非木质开发开发利用对区域林业经济及林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期构建非木质林产品产值增加及林农增收的利益驱动机制,并对当前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潜力展开综合评价,最后对目前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政策制度体系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江西省可利用的非木材林产品几乎涵盖所有的产品类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存在着诸如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不健全等问题;第二,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砍伐等初级利用明显下降,逐渐向非木质林产品的采集、种植、养殖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森林资源高级利用方式转变,在带动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影响了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降低,逐渐调整了林业三大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通过改变原来相对单一的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林业产值的增长及经济的发展。从整体来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增加了林业产值,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将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第三,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区域间及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第四,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采取ST战略,辅助SO战略。本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对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重视,而且将对发展林区经济、稳定农民收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琳琳[9](2013)在《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效率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松香是天然、绿色、环保资源,对于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内行业结构调整现状和国际松香替代产品的迅速发展为中国松香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是脂松香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尚薄弱,行业发展现状不能满足行业内部及上下游产业的需求,构建松香业规模化经营路径可以合理配置国内资源,有效使用国际资源,促进中国松香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影响规模效率的因素基础上研究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问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规模经济理论。从区域集中度、产业组织集中度、企业组织集中度等方面提出引导松香行业经营的系统性政策,从而指出松香业通过效率提升和资源整合是可持续竞争力实现的重要途径。实践中有助于推动松香企业结构升级、产业链升级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政策方面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循环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要求。全文共分为8章。在第一章引言评述宏观、中观、微观国内外规模经营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第二章定义松香业和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概念,在不完全竞争假设前提下,提出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理论,综述规模化研究的竞争优势理论和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所用的DEA模型和相关方法。进而研究在第三章在分析国内外松香业规模化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规模化经营不足所引发的供应链缺乏竞争力、替代危机、行业集中度不高、深加工产品少、行业规则不完善等问题。结合企业规模化经营调研结果在第四章描述性分析企业规模化经营情况,在要素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在松香业规模化影响要素分析中,首次引入DEA非参数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要素对规模效率的影响,规避了由于假设条件不足或者参数估计不足的回归分析方法的弊端,这使得分析更符合科学性要求。运用DEA效率分析模型对科技数据调整前后的松香企业规模效率、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得出结论:松香生产企业总体规模效率有待提高,但中国现有松香业的技术效率水平与现状较为适应,整体规模效率水平的不高来自于松香业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水平不高。在调研和实证的基础上,第五章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松香业的产业链内外部要苏进行分析,指出价格要素是规模化经营的外部杠杆,科技和劳动分别是规模化经营的核心和基本生产要素,松林、松脂是规模化经营的资源支持条件,贸易结构和方式是规模化经营动力要素。在第五章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六章首先从提高松香业规模效率角度设计了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实现路径,“林-脂-产-销”一体化价值链增值路径:1)通过国内和国际采脂基地建设、新松树种引进、国内区域集中化来规模经营松林资源;2)通过松脂生产区域集中化、物流规范化和采脂技术标准化形成松乔规模化经营的基础;3)通过松香业科技进步、产品价值增值、生产集中化实现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的关键;4)在培育松香业信息对称机制上提出商品交易路径转换、对外贸易路径转换、国内外下游产业供需一体化的路径;其次,从劳动、技术和产品结构方面设计培育中国古松香业创出性要素转换路径;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角度提出企业在技术效率水平、人力资源水平、纵横向调整策略等方面的规模化经营的相关建议。在企业策略设计的基础上,第七章从产业和国家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产业角度,行业协会要从信息公开、行业引导、组织体系方面为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国家角度,从价格政策、区域集中化政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和投资政策进行引导。第八章总结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不足。通过论文研究,可为中国松香业建立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经营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可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调整松香产品、融资、贸易、技术等方面相关政策提供相关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东亮[10](2013)在《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广东是我国木材加工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企业数量、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等方面居全国前列。木材加工业己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受上游产业原料供应与下游产品市场需求之间缺口不断扩大的影响,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呈现出发展动力下降、竞争能力变弱的趋向。同时,木材加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竞争、整体素质低下及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广东省木材加上业发展的现状,结合产业分布、规模、体制等选择区域和样本企业,利用样本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国家政策、产业经济和企业竞争三个层面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整理,找出影响木材加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调查样本企业实际现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为广东省木材加工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提供参考意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对大量统计数据及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广东省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内在特征,进而提炼出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分析显示,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在区域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细分行业方面以造纸及纸制品业所占比重最大,并以“三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强。同时,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整体上呈现出生产绿色化、资源节约化、布局区块化和产业集群化等特征以及资源支撑能力薄弱、行业管理缺位和企业竞争力低下等诸多问题。第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国家政策、产业经济和企业竞争三个层面选取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探讨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国家政策的层面上广东省内原材料产量和原材料进口量的供给量与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产业经济层面上,产业区位因素与业内企业单位数量、产品产量和产值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在企业竞争层面上,产品销售率指标体现出与产业发展的较高相关性。第三,以样本企业的调查和分析为基础,本文分别讨论了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在实践中的表现情况,以此提炼出制约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并对困境的成因和解决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1)运用SCP模型分析提出建立原材料多元化供给机制的思路:(2)运用产业链纵向创新博弈和横向创新博弈提出集群内企业联合创新的策略,通过集群内部监控企业重复博弈模型分析得出集群内企业实现良性合作的可能途径,进而提出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机制;(3)采用豪泰林市场需求模型进行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析,提出以品牌基础能力建设为重心的企业竞争力发展策略。最后,综合上述研究,从不同层面提炼得出广东省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策略:(1)政策引导策略,包括提高森林资源丰度、推进木材节约、鼓励跨国合作和发展木材回收利用循环产业;(2)产业集群升级策略,完善产业监管、强化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和优化产业集群;(3)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主要有提升品牌运作能力、品牌关系能力和品牌市场能力等。
二、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举办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举办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从知识分化走向融合创新:新时代行业大学的学科发展逻辑——以林业学科体系范式变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业大学学科发展路径:遵循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困境与转向 |
三、林基生态文明学科体系:结构、逻辑与内涵 |
(2)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以鹭鸣湾森林康养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需求转变 |
1.1.2 林场转型 |
1.1.3 绿色产业 |
1.1.4 政策导向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森林资源 |
1.3.2 森林康养 |
1.3.3 森林康养资源 |
1.3.4 森林康养基地 |
1.4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1 国内 |
1.4.2 国外 |
1.5 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 |
2.1 资源评价分析理论 |
2.2 康养理论 |
2.2.1 自然医学 |
2.2.2 现代森林康养 |
2.3 案例分析 |
2.3.1 德国巴登巴登小镇 |
2.3.2 日本FUFU山林农园 |
2.3.3 韩国山阴疗养林 |
2.3.4 中国四川峨眉山七里坪康养度假区 |
3、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3.1 森林康养资源的标准与功能 |
3.2 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
3.2.1 科学性 |
3.2.2 全面性 |
3.2.3 实用性 |
3.2.4 直接性 |
3.2.5 接口性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构建流程 |
3.3.2 森林康养资源建设适宜性评价 |
3.3.3 森林康养资源潜力评价 |
3.3.4 指标选取依据 |
4、森林康养资源评价 |
4.1 场地资源评估数据库建立与评价 |
4.1.1 空间数据库 |
4.1.2 属性数据库 |
4.1.3 权重数据库 |
4.1.4 评价数据库 |
4.2 场地资源数据叠加分析 |
4.3 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的意义 |
4.3.1 深化认知 |
4.3.2 特征匹配 |
4.3.3 指导建设 |
5、三明市鹭鸣湾森林康养地规划设计 |
5.1 场地概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上位条件 |
5.2 鹭鸣湾森林康养资源条件与评价 |
5.2.1 研究红线的划定 |
5.2.2 鹭鸣湾地区森林康养资源调查 |
5.2.3 森林康养资源建设适宜性评价 |
5.2.4 森林资源康养潜力评价 |
5.2.5 森林康养资源总体评价 |
5.3 规划范围与层次 |
5.3.1 规划范围 |
5.3.2 规划层次 |
5.4 规划目标 |
5.5 规划策略 |
5.5.1 充分利用现状资源 |
5.5.2 全景式康养布局 |
5.5.3 全龄化体验引导 |
5.6 规划结构与区域规划 |
5.6.1 两核 |
5.6.2 两带 |
5.6.3 多点 |
5.6.4 多线 |
5.7 康居文养核:乾滩梅花谷详细规划 |
5.7.1 场地现状 |
5.7.2 规划原则及目标 |
5.7.3 功能结构 |
5.7.4 康养设施布局 |
5.7.5 交通体系规划 |
5.7.6 经济技术指标 |
5.8 乐活休闲核:朱布鹭鸣湾详细规划 |
5.8.1 场地现状 |
5.8.2 规划原则及目标 |
5.8.3 功能结构 |
5.8.4 康养设施布局 |
5.8.5 交通体系规划 |
5.8.6 经济技术指标 |
6、结论与反思 |
6.1 资源导向型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流程 |
6.2 现有森林资源的评估与利用 |
6.3 保护与开发并行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1 指标权重评价过程 |
附录2 规划设计方案 |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一)路数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
(一)晚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
(一)充实图书资料 |
(二)添置仪器设备 |
(三)扩充实验场所 |
(四)壮大发展院系 |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
(一)科研准备 |
(二)科研活动 |
(三)科研成果 |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生态安全研究 |
1.2.2 林业生态安全研究 |
1.2.3 产业经济研究 |
1.2.4 林业产业经济研究 |
1.2.5 林业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关联研究 |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协同发展理论 |
1.4.2 产业结构理论 |
1.4.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
1.4.4 生态创新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我国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的变动与贡献分析 |
2.2 我国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的现状分析 |
2.2.1 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分析 |
2.2.3 林业生态政策的现状分析 |
2.3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问题分析 |
2.3.1 林业资源总量不足制约产业及生态发展 |
2.3.2 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且技术水平落后 |
2.3.3 林业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导致发展增长缓慢 |
2.3.4 粗放型规模扩张与产业集群度低并存 |
3 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 |
3.1 相关系统的内涵界定 |
3.1.1 生态安全的内涵 |
3.1.2 林业生态安全的内涵 |
3.1.3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的内涵 |
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关联总体框架 |
3.2.1 总体理论框架的构建 |
3.2.2 理论框架的运行机理分析 |
3.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直接关联框架分析 |
3.3.1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关联框架 |
3.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复合系统的内部协同分析 |
3.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间接关联框架分析 |
3.4.1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3.4.2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压力(P)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3.4.3 基于生态健康理论的状态(S)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3.4.4 基于生态创新理论的响应(R)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4 基于DEA-SBM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静态实证研究 |
4.1 SBM模型的构建与效率值分解 |
4.1.1 SBM模型的构建 |
4.1.2 SBM模型的效率值分解 |
4.2 指标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指标的选取 |
4.2.2 指标的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SBM模型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效率值整体分析 |
4.3.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区域空间特性分析 |
4.3.3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及冗余率结果分析 |
4.3.4 静态聚类分析 |
5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动态实证研究 |
5.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与测度结果 |
5.1.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 |
5.1.2 Malmquist模型的测度结果 |
5.2 Malmquist模型测算结果的多角度分析 |
5.2.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 |
5.2.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省域比较 |
5.2.3 三大地区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比较 |
6 基于Tobi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描述性统计 |
6.1.1 影响因素选取的原则 |
6.1.2 影响因素的确定 |
6.1.3 影响因素的概要分析 |
6.1.4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2 计量模型 |
6.2.1 Tobit方法的研究综述 |
6.2.2 Tobit回归方程的构建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影响因素对效率值影响的Tobit回归归测度结果 |
6.3.2 压力子系统(P)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6.3.3 状态子系统(S)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6.3.4 响应子系统(R)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7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多层对策体系构建 |
7.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机理分析 |
7.1.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 |
7.1.2 多层对策体系的运行分析 |
7.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宏观层面对策 |
7.2.1 推动林业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
7.2.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 |
7.2.3 完善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财政保障 |
7.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产业层面对策 |
7.3.1 合理规划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
7.3.2 林业生态产业管理科学化 |
7.3.3 采取保护性的林业建设与经营 |
7.3.4 丰富林业生态文化提升公众参与 |
7.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微观层面对策 |
7.4.1 提升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
7.4.2 强化林业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
7.4.3 加快林业生态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生态安全效率的静态分析结论 |
8.1.2 生态安全效率的动态分析结论 |
8.1.3 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6)近代东北森林资源产业化研究(1878-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和时间断限 |
四、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世以前东北森林资源利用回溯 |
第一节 明以前东北森林的初步利用 |
一、先秦至隋唐、渤海时期的森林利用 |
二、辽、金、元、明时期的森林利用 |
第二节 清代东北森林封禁政策 |
一、封禁政策下东北森林概貌 |
二、封禁政策下的森林利用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东北森林产业化开发的准备工作 |
第一节 森林开发意识的演变 |
一、士人阶层的林业主张 |
二、各级政府的林业筹划 |
第二节 中外各国的调查活动 |
一、中、俄两国的调查 |
二、日本的调查 |
第三节 森林法规的制定 |
一、全国性立法 |
二、地方性法规 |
第四节 林业管理机构的成立 |
一、清末林业管理机构之草创 |
二、民国林业专管机构之设立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东北林政管理的具体举措 |
第一节 东北国有林的发放 |
一、国有林发放之程序 |
二、国有林发放之数量 |
三、“重复包套”之弊病 |
第二节 东北森林的管理与保护 |
一、取缔私伐,维护国有林利 |
二、消除隐患,维持采伐秩序 |
三、兴办教育,培养管理人才 |
四、管理疏漏,保护不周 |
第三节 林业税费的征收 |
一、林业税费之沿革 |
二、税政之积弊 |
小结 |
第四章 日、俄两国对东北林权的掠夺 |
第一节 日本对鸭绿江流域森林的攫取 |
一、日、俄两国鸭绿江森林纠葛 |
二、鸭绿江采木公司的成立与运转 |
第二节 俄国对中东铁路沿线森林的侵占 |
一、铁路沿线森林采伐合同的签订 |
二、俄商霸占铁路沿线大片森林 |
第三节 日本对东北森林资源的进一步掠取 |
一、中日“合办”森林公司的开设 |
二、接手中东铁路沿线林区,盗伐国有林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东北森林的采伐、运输和销售 |
第一节 伐木团体的组织及其运作 |
一、伐木团体的组织 |
二、伐木团体的运作 |
第二节 对森林采伐量的统计分析 |
一、森林采伐的数量统计 |
二、森林采伐的两个特征 |
三、森林采伐的生态后果 |
第三节 东北木材的水、陆输送 |
一、木材的陆路运输 |
二、木材的水路运输 |
第四节 东北木材的销路与市场 |
一、南部木材市场 |
二、北部木材市场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东北林木的培植 |
第一节 清末植树造林的起步 |
一、政府高层对植树的倡导 |
二、东北地方的造林尝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造林活动 |
一、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造林努力 |
二、“东北易帜”后的造林运动 |
第三节 日本方面的造林实践 |
一、“关东州”的造林活动 |
二、满铁的造林活动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东北木材加工业 |
第一节 锯木业 |
一、锯木业的地域分布 |
二、机械锯木的起步 |
第二节 造纸业 |
一、造纸业发展的先天条件 |
二、造纸业的演进历程 |
第三节 火柴业 |
一、中、日火柴业的早期发展 |
二、同业联结和专卖制度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东北森林开发中的政府作为 |
二、森林资源产业化与产业链的形成 |
三、产业化的殖民特征及其生态后果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校林产化工专业发展的背景 |
(一)发展林产化工产业是国家的战略需要 |
(二)国家大力支持林产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 |
二、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
(一)专业认知度不高 |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
三、“卓越计划”下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
(一)坚守专业特色 |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
(三)优化教学内容 |
(四)改革教学方法 |
(五)创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平台 |
(六)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 |
四、“卓越计划”下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 |
(一)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得到完善 |
(二)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
(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趋于完善 |
(四)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得到提升 |
(8)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林产品 |
1.3.2 非木质林产品 |
1.3.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 |
1.3.4 森林资源 |
1.3.5 森林可持续经营 |
1.3.6 林业产业 |
1.3.7 收入 |
1.4 研究内容的构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1.6.1 数据来源 |
1.6.2 样本获取 |
1.6.3 样本县市基本情况 |
1.7 可能有的创新及不足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非木质林产品研究进展 |
2.1.1 非木材林产品分类研究 |
2.1.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研究 |
2.1.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
2.1.4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效益研究 |
2.1.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2.1.6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3.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资源基础 |
3.2.1 森林资源禀赋 |
3.2.2 植物资源禀赋 |
3.2.3 动物资源禀赋 |
3.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社会及生态环境分析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人口状况 |
3.3.3 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状况 |
3.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情况分析 |
3.4.1 非木质资源利用种类及产量分析 |
3.4.2 非木质林产品重点发展项目分析 |
3.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产业发展水平低 |
3.5.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5.3 制度缺位导致资源的无序利用 |
3.5.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利用发展不充分 |
3.6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优势产业分析 |
4.1.1 方法选择 |
4.1.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2.1 各区域的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分析 |
4.2.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4.3.2 指标选择 |
4.3.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对林地及区域林业的贡献度分析 |
5.1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林地生产力增长的分析 |
5.1.1 林地生产力定义 |
5.1.2 林地生产力计算过程 |
5.1.3 结果分析 |
5.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对区域林业产值的贡献值分析 |
5.2.1 林业总产值分析 |
5.2.2 林业第一产业 |
5.2.3 林业第二产业 |
5.2.4 林业第三产业 |
5.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
5.3.1 灰色系统理论 |
5.3.2 林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
5.3.3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4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5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6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7 林业产业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关联度分析 |
5.4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
5.4.1 影响因素选取及确定 |
5.4.2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5.4.3 模型结果分析 |
5.4.4 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综合发展潜力分析 |
6.1 宏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1.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 |
6.1.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制约因素 |
6.2 微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2.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分析 |
6.2.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
6.3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1 优势 |
6.3.2 劣势 |
6.3.3 机遇 |
6.3.4 威胁 |
6.3.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6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的战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7.1 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差异分析 |
7.1.1 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分析 |
7.1.2 农村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 |
7.1.3 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
7.2 江西省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1 农民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
7.2.2 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
7.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7.3.2 指标的选取 |
7.3.3 结果分析 |
7.4 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被调查农户收入水平的关系分析 |
7.4.1 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对比 |
7.4.2 弋阳县拥有非木质林产品利用收入的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 |
7.4.3 弋阳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分析 |
7.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7.5.2 模型结果分析 |
7.5.3 收入差距变化分析 |
7.6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 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1 资源培育及利用的相关政策 |
8.1.2 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 |
8.1.3 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8.1.4 科技扶持的相关政策 |
8.1.5 市场信息的相关政策 |
8.1.6 财税优惠的相关政策 |
8.2 现有政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8.2.1 政策实施部门方面 |
8.2.2 产业发展和市场贸易政策方面 |
8.2.3 资金扶持方面 |
8.2.4 品牌化产品管理方面 |
8.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 |
8.3.1 调查设计与研究方法 |
8.3.2 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指标构建 |
8.3.3 农民对增收政策满意度及重要度分析 |
8.3.4 满意度及重要度的IPA象限图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产业保障体系 |
9.2.2 制度保障体系 |
9.2.3 风险保障体系 |
9.2.4 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效率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规模化经营宏观研究 |
1.3.2. 规模化经营中观研究 |
1.3.3. 规模化经营微观研究 |
1.3.4. 研究评价 |
1.3.5. 小结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与数据资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5.3. 调研情况及数据来源说明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松香业 |
2.1.2. 规模化经营 |
2.2.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规模化经营理论基础 |
2.2.2. 效率理论 |
2.3. 技术方法评述与选择 |
3. 国内外松香业规模发展现状 |
3.1. 国际松香业规模发展现状 |
3.1.1. 国际松香生产规模概况 |
3.1.2. 世界松香区域生产概况 |
3.1.3. 国际松香消费市场概况 |
3.2. 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概况 |
3.2.1. 国内松香生产规模经营状况 |
3.2.2. 松香劳动力规模经营状况 |
3.2.3. 贸易规模效益状况 |
3.2.4. 科技发展状况 |
3.2.5. 行业管理政策 |
3.3. 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中存在问题 |
3.3.1. 规模经营不足致使供应链缺乏竞争力 |
3.3.2. 国际松香区域规模化诱发替代危机 |
3.3.3 行业集中度不高 |
3.3.4. 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低 |
3.3.5. 行业规模经营政策和规则欠缺 |
3.4. 小结 |
4. 松香企业规模效率调查统计与实证分析 |
4.1. 松香企业规模化经营典型调查及其描述性分析 |
4.1.1. 松香企业规模化经营典型调查与设计问卷 |
4.1.2. 调查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3. 小结 |
4.2. 松香企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
4.2.1. 生产企业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测算 |
4.2.2. 配置效率 |
4.2.3. 小结 |
5. 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1. 价格要素分析 |
5.1.1. 对我国松香价格走势分析 |
5.1.2. 对我国松香价格的短期预测及效果检验 |
5.1.3. 价格变动与规模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5.1.4. 小结 |
5.2. 内部要素是规模化经营的核心动力 |
5.2.1. 创出性生产要素是松香业规模化经营的内力 |
5.2.2. 相关支持性产业促成松香业自身规模化扩张 |
5.2.3. 松香下游需求是规模化经营的拉动力 |
5.2.4. 松香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规模化经营的管理手段 |
5.3. 外部要素是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
5.3.1. 政府政策合理性是规模化的外在可控要素 |
5.3.2. 机会是规模化经营的随机要素 |
5.4. 小结 |
6. 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路径的设计 |
6.1. 中国松香业价值一体化规模路径设计 |
6.1.1. 提升林地规模效率,规模经营松林资源 |
6.1.2. 松脂生产价值的提升是松香业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
6.1.3. 松香生产环节规模效率的提高是关键 |
6.1.4. “销”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路径 |
6.2. 培育中国松香业创出性要素转换路径 |
6.2.1. 由劳动数量密集型向劳动质量密集型转换 |
6.2.2. 由忽视技术型向科学技术驱动型转换 |
6.2.3. 由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层次深加工产品体系转换 |
6.2.4. 小结 |
6.3. 企业规模化经营策略 |
6.3.1. 技术效率提升 |
6.3.2. 产品定位 |
6.3.3. 企业规模化经营横纵调整策略 |
6.3.4. 松香价格引导企业优化配置 |
7. 行业规模化经营的管理政策体系设计 |
7.1. 政府政策体系设计 |
7.1.1. 加强松香业价格政策引导 |
7.1.2. 区域资源规模化 |
7.1.3. 鼓励性出口贸易政策 |
7.1.4. 科技政策引导 |
7.1.5. 松香投资环境政策 |
7.2. 协会管理体系设计 |
7.2.1. 建立松香协会组织管理体系 |
7.2.2. 市场信息对称化 |
7.2.3. 改进行业协会管理模式 |
7.3. 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论文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木材加工业发展研究 |
1.2.2 国内木材加工业发展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产业集群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的界定 |
2.1.2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
2.1.3 基于产业集群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升级分析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
2.2.3 木材加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析 |
2.3 博弈论 |
2.3.1 博弈论的提出及发展 |
2.3.2 博弈的基本要素 |
2.3.3 博弈的类型 |
2.3.4 木材加工业企业创新博弈分析 |
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现状 |
3.1 国内木材加工业发展现状 |
3.2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现状 |
3.2.1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
3.2.2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企业性质的分布情况 |
3.2.3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细分产业情况 |
3.3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的主要特征 |
3.3.1 生产绿色化 |
3.3.2 资源节约化 |
3.3.3 分布区块化 |
3.3.4 产业集群化 |
3.4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4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灰色相关性分析 |
4.1 国家政策因素 |
4.1.1 林业政策因素 |
4.1.2 财政政策因素 |
4.2 产业经济因素 |
4.2.1 产业区位因素 |
4.2.2 金融和科技因素 |
4.3 企业竞争因素 |
4.3.1 企业运营因素 |
4.3.2 企业人力资源因素 |
4.4 木材加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度分析 |
4.4.1 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 |
4.4.2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因素灰色关联度计算 |
4.4.3 灰色关联度排序 |
5 国家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5.1 调查样本企业原材料供给基本情况 |
5.1.1 原材料供给种类增多 |
5.1.2 原材料供给途径多样化 |
5.2 原材料供给变化的原因 |
5.2.1 保护性林业政策 |
5.2.2 进口贸易不确定性 |
5.2.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5.3 基于SCP模型的企业应对原材料供给变化分析 |
5.3.1 SCP模型引入 |
5.3.2 基于SCP模型的企业行为分析 |
5.3.3 企业行为控制力与成本分析 |
5.4 应对原材料供给变化的解决路径 |
5.4.1 鼓励企业采用合理原料供应模式 |
5.4.2 增加原材料进口 |
5.4.3 鼓励木材资源回收利用 |
6 产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6.1 调查样本企业区位因素情况 |
6.1.1 区域协作性情况 |
6.1.2 参加行业协会情况 |
6.1.3 科技投入意愿情况 |
6.1.4 投融资情况 |
6.2 企业区位优势不佳的原因 |
6.2.1 企业整体素质不高 |
6.2.2 企业间无序竞争加剧 |
6.2.3 行业管理缺位 |
6.2.4 投融资吸引力低 |
6.3 木材加工业集群升级博弈分析 |
6.3.1 集群内企业竞合原理 |
6.3.2 集群内企业创新博弈模型分析 |
6.3.3 集群内部监控企业重复博弈模型分析 |
6.4 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升级的实现路径 |
6.4.1 构建信息集散平台 |
6.4.2 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
6.4.3 完善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体系 |
6.4.4 发挥行业协会调节作用 |
7 企业竞争影响因素分析 |
7.1 调查样本企业竞争力情况 |
7.1.1 自主品牌比例情况 |
7.1.2 产品第三方认证比例情况 |
7.1.3 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
7.2 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的原因 |
7.2.1 缺乏长期品牌战略 |
7.2.2 质量管理意识差 |
7.2.3 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
7.3 以品牌为核心的木材加工企业竞争力分析 |
7.3.1 建立品牌竞争力的必要性 |
7.3.2 品牌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
7.3.3 广东木材加工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
7.4 加强品牌竞争的基础能力 |
7.4.1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能力 |
7.4.2 强化创新战略支持能力 |
7.4.3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7.4.4 构建企业信息化机制 |
7.4.5 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 |
8 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策略 |
8.1 政策引导策略 |
8.1.1 提高森林资源丰度 |
8.1.2 推进木材节约化 |
8.1.3 鼓励企业跨国合作 |
8.1.4 发展木材回收利用循环产业 |
8.2 产业调控策略 |
8.2.1 完善产业监管 |
8.2.2 强化行业协会自律机制 |
8.2.3 优化产业集群 |
8.3 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
8.3.1 提升品牌运作能力 |
8.3.2 提升品牌关系能力 |
8.3.3 提升品牌市场能力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举办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知识分化走向融合创新:新时代行业大学的学科发展逻辑——以林业学科体系范式变革为例[J]. 周统建,何菁,蒋建清. 中国高校科技, 2021(11)
- [2]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以鹭鸣湾森林康养基地为例[D]. 索筠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D]. 吴远征.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 [6]近代东北森林资源产业化研究(1878-1931)[D]. 郑宇. 吉林大学, 2017(09)
- [7]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王璐莹,韩春蕊,雷建都. 中国林业教育, 2016(05)
- [8]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D]. 赵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9]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效率与对策研究[D]. 刘琳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10]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王东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