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电器直流电源的性能改善与功能扩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江亿,郝斌,李雨桐,马钊,童亦斌,康靖,李叶茂,潘文宇,陆元元,赵宇明,沈育祥,张宁,赵晋斌,赵志刚,陈文波[1](2021)在《直流建筑发展路线图 2020-2030(Ⅲ)》文中研究说明5直流建筑技术规划设计配电系统用电电器从直流建筑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按照规划设计、配电系统与用电电器三个分类来介绍直流建筑技术特点、产品现状及技术成熟度,并给出对应产业化发展的观点。图5-1展示了三个分类中主要技术类别以及相应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技术都能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绝大部分可以产品定制并应用。同时,通过工程进一步验证其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实现直流建筑支撑产业的发展。
蒋晶晶[2](2021)在《基于重复内模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无差拍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功率型电子器件及各种非线性负载在民用和工业中的大量应用,造成对电能质量的严重影响,同时也对电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提高电能质量,愈来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实现了电网谐波的高精度动态补偿,同时又兼顾了无功补偿等优点,成为当前电网谐波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电网谐波电流检测环节、补偿电流无差拍预测控制环节、逆变器调制环节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简述了谐波的产生、危害、谐波标准及目前主要的谐波治理措施,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原理及结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次,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步是谐波检测环节,电网谐波检测环节采用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谐波检测算法,本文主要针对影响谐波检测精度的低通滤波器和锁相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低通滤波器主要从滤波器的阶数和截止频率对滤波器进行分析设计,锁相环设计主要考虑在电网畸变情况下的锁相,设计出一种基于平滑滤波器的锁相环。第二步是谐波电流跟踪控制环节,在谐波电流跟踪控制环节采用超前两拍预测的无差拍控制方法,指出传统超前一拍存在的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插值及重复内模相结合的超前两拍预测方法,拉格朗日插值用于预测下两拍的电流值,重复内模用于累计误差,并进行误差修正,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很好的解决负载突变时重复内模跟踪效果差的缺点。第三步是逆变调制输出补偿电流过程,在输出逆变器上选用结构简单、调制效果好的单重H桥逆变器,调制方法采用SVPWM调制技术,并在传统七段式调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化五段式调制方法,每个补偿周期减少了开关两次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开关功率器件的寿命。最后,分别在MATLAB/Simulink和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首先在Simulink对谐波电流检测、重复预测控制、逆变器输出等单元电路的建模,分别在稳态负载和负载突变的条件下对传统的重复预测控制法与本文提出的改进型重复内模预测控制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然后在APF实验样机上也同样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论文有图69幅,表5个,参考文献62篇。
杨舰[3](2021)在《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将是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作为保护类元件的熔断器也不例外。对于高压固态熔断器它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其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其中包括通信设备、电源变化器以及数码电子等军民领域。目前国内的高压固态熔断器大部分是在国外生产的,而传统的有引线熔断器很少能替代此类产品。对于开展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研究,将打破该熔断器技术在国外的垄断,实现该类熔断器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本论文以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熔断器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熔断器结构设计、关键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等,完成对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制备,达到该类熔断器额定电压为125V,额定电流范围从0.35A~3.5A,熔断特性满足在357%额定电流下熔断器时间为2ms~5000ms;在571%额定电流下熔断器时间为0.5ms~10ms;在857%额定电流下熔断器时间为0.05ms~5ms的设计要求。论文开展对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结构设计,提出一种适合表贴式,陶瓷管壳封装,能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的熔断器。研究该熔断器熔体材料选择,从而实现在陶瓷基体的良好匹配;研究熔断体图形结构设计,即确保熔断器熔断特性功能。2.研究熔断器熔断体成形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厚膜工艺平台,采用镶套式印刷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多次反复调节印刷参数,实现熔断体在陶瓷基本成形,保证熔断器熔断体的熔断特性。3.研究熔断器真空共晶焊接技术,提出了在共晶焊接基础上,开展真空共晶焊接技术工艺参数的摸底。研究真空共晶焊接温度、时间、气体成分等对熔断器阻值、熔断特性,端面结合力的影响。4.研究熔断器抗飞弧技术,提出了一种无机玻璃通过烧结后作为灭弧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无机玻璃在烧结后形成多孔结构的特点,可以有效利用多孔结构在熔断体产生飞弧瞬间进行吸收金属颗粒,达到熔断器安全熔断,从而提高熔断器的额定分段能力。
韩广俊[4](2020)在《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船用辅锅炉主要用于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船舶,是船舶动力装置中最早实现自动控制的设备之一,锅炉的自动控制是锅炉发展的趋势,如何设计出一个合理、高效的自动控制系统一直是船用轮机设备及自动化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船舶将向船舶大型化、自动化、无人机舱方向的发展,对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系统简单、工作安全,动作要求快速准确,可靠性高。基于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旧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当今船舶日益增长的高复杂控制要求,所以当今船用辅助锅炉大多数都采用PLC控制方案,来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运行。本文就是采用PLC技术对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分析了辅助锅炉的控制特性,现状,性能和原理,为船用辅助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按照船舶辅锅炉的控制要求和控制任务,给出PLC在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控制方案,并选定了PLC控制器,设计了主电路和控制系统,在输入/输出基础上给出了PLC接线图,结尾部分介绍了常规控制电器和现场仪表的选型。最后,根据锅炉的设计方案和硬件设计进行锅炉控制系统的PLC软件设计并对锅炉的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中的故障进行了叙述。
高平航[5](2020)在《基于智能电表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关键技术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其具有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特点。智能电表是建设智能电网里的关键一环,被广泛的应用于智能电网中。而负荷监测作为智能电表的高级测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传统负荷监测方法为侵入式监测法,其主要是通过在居民用户的每个用电设备的插座上都安装相关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各个电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该方法的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但是实施的设备和人工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而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只需实时监测居民家庭入口处的总电压、电流和总功耗等特征量,就能估计用户家庭内部特定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并可以向居民住户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让用户了解自己的用电习惯,包括使用的电器的种类、使用时间和能耗等,让用户自发的控制某些耗电量大电器的使用频率,实现有效和高效的节能。目前,国内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处于理论发展阶段,市场上缺少相关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成熟产品。本项目是与某智能电表公司合作,搭建了非侵入式负荷识别与验证实验室,并在深入研究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智能电表的多特征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该模块能够应用于国网新一代智能电表,并进行了实验室验证,结果表明识别效果较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电器运行的特性将负荷特征分为稳态特征和暂态特征,并深入研究实验室典型家用电器的负荷特征和提取方法,设计了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的通信协议,并结合特征分析结果建立了非侵入式负荷识别的特征库。其次,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整体架构和各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暂态电流的事件探测算法,对负荷的投切过程进行检测。并在分析和介绍模板匹配、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特征的多层负荷识别算法模型。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将本文所提出的算法模型对实验室电器设备单负载识别和混合负载识别进行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特征的多层负荷识别算法具有较高的负荷识别准确率,负荷识别效果较好。最后,基于上述算法研究成果,选取了合适的ARM芯片进行了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制作了非侵入式负荷模块的样板,并对负荷识别模块进行了数据采集、数据通信等的初步测试,为后续进行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的算法移值和挂网测试奠定了基础。
胡永[6](2019)在《吸油烟机中静电油烟净化模块的设计开发》文中认为目前国内的家庭厨房的油烟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对空气的直接污染和雾霾加剧,危害人类的健康。常规的家用吸油烟机油脂分离方式按照分离方式主要以机械物理分离为主,按照工作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在风机前端利用金属滤网与油烟的碰撞、冷却,起到过滤分离的作用;另一种为风机带动通过其流道的混合气体高速旋转,利用离心作用达到油烟分离的目的。这两种分离方式去除油烟效果差,仍会有大部分油烟直接外排到大气中,同时因为油烟直接进入到排风系统中,加重了对吸油烟机本身的污染,导致排烟效果下降,影响人类健康。本文将高压静电分离技术应用于家用吸油烟机内部,在机器前端完成油烟的分离、收集,减少了对吸油烟机的污染和对外的油烟排放。本文根据家用烟机安装空间尺寸设计了适合的高压静电分离模块。首先,建立了简单的物理模型模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状态,经过理论分析,得出通过适当调整极板间距,增大极板两级电压以及适当增加极板长度等可以有效提高油烟分离效率;第二:模块整体结构需要考虑安全安规要求、整机结构安装尺寸以及模块制造的难易程度等,在电极结构上尝试设计了多种收集极和放电极的放电形式,通过对不同电极形式的实际吸附效果测试,确定优化方案;第三:自主设计研发基于脉冲频率调节的直流高压电源电路,其效率高于市场产品,平均效率提高了约30%。第四:通过建立测试平台,对静电油烟净化模块对油烟的吸附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比吸油烟机油烟收集的程度,对比油烟及PM2.5排放到大气中的减少量。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模块具有良好的油烟分离效果,且模块可靠性高,油烟去除率达到80%,高压静电模块前端和后端PM2.5减少80%,相比未带有静电模块样机排放到大气中PM2.5减少60%,减少了油烟外排。采用静电油烟净化模块的吸油烟机对比普通吸油烟机在减少排放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小油脂在风机系统的长期积累,降低吸油烟机空气性能损失以及促进吸油烟机噪声的下降,提高了吸油烟机的使用寿命。
游紫露[7](2019)在《基于转矩分配函数优化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因其结构简单、坚固,且具有支持缺相运行、启动转矩大等优点。目前已在石油、矿产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由于SRM的双凸极结构,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转矩脉动过大,影响了其在更多领域的发展。目前抑制SRM转矩脉动最为常见的手段是运用转矩分配函数(Torque Sharing Function,TSF)。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转矩分配函数,并进行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TSF参数的优化方法,减小了SRM运行时的转矩脉动提高了电机运行性能。本文结合SRM结构和原理以及电机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抑制SRM转矩脉动的主要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并且介绍了常用的直线型TSF曲线,讨论了基于TSF控制策略的SRM控制系统的构成。对传统直线型TSF进行了分析,针对采用传统直线型TSF在重叠区电流跟踪效果较差、电流峰值较高导致转矩脉动和铜耗高的问题,在直线型TSF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型补偿曲线,降低了电流跟踪的难度。并且对补偿曲线参数进行了整定,将整定后的结果与传统直线型TSF进行性能对比,验证了基于补偿曲线的改进型TSF能有效抑制转矩脉动,减小铜耗。在提出的改进型TSF的基础上分析其开通角、重叠角对SRM转矩脉动、铜耗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TSF优化方法,选择铜耗、转矩脉动率作为优化目标,对开通角、重叠角以及二次型补偿曲线参数进行离线寻优,并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将遗传算法与在线仿真相结合得到了不同转速下转矩脉动率和铜耗最优的改进型TSF曲线。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TSF策略的SRM控制系统,将不同转速下得到的最优的改进型TSF运用到该系统并与参数整定后的改进型TSF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能够提高电流跟踪效果,有效抑制转矩脉动的同时降低了换相区间内产生的铜耗。最后,介绍了以DSP作为核心的SRM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搭建SRM驱动系统测试平台。在该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进一步验证了TSF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闫睿智[8](2017)在《基于模糊控制的变压器冷却器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在电网中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而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则是保证变压器可靠运行的重要部分。目前国内外的大容量变压器一般采用强油冷却器冷却方式,冷却器控制系统仍采用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水平,由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实现。这种控制方式只能满足基本的控制功能,其控制回路搭建复杂、故障率高、控制无法精确等诸多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针对传统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存在的各类问题,本文提出并搭建出一种新型的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新型控制系统以模糊控制器为核心实现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功能。此外该系统还具有故障分析、处理及远程监视控制等功能。文本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论文及书籍,了解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传统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的优劣。其次通过变压器的发热冷却方式及电力行业要求的标准对变压器冷却器控制进行研究,经过探讨分析最终确定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策略,并提出以模糊控制理论为核心的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选用变压器顶层油面温度和变压器负荷电流作为输入量,变压器冷却器风机频率作为输出量,对其进行物理域的选取及模糊化后确立了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模糊规则,采用Matlab软件Mamdani模糊控制器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并编制模糊数据表。最后针对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研究和设计。其中硬件部分包含双电源切换回路硬件设计、主回路硬件设计、控制回路硬件设计、PLC逻辑控制回路硬件设计、变压器保护控制硬件设计、变压器远程监控硬件设计、控制系统温湿度控制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PLC主程序和子程序编程、通讯选择、触摸屏编制、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编写。本篇论文详细的介绍了变压器冷却器模糊控制策略的研究及设计方法,并实现了变压器冷却器模糊控制系统样机的搭建。也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任纪伟[9](2016)在《车载电台24V/20A磷酸铁锂电池电源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蓄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具有高容量、高输出电压、良好的充放电特性,传统的铅酸、镍氢等蓄电池是无法与其相比的,但磷酸铁锂电池也存在着电池一致性、电池过充等问题,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配合电池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以发挥其最佳性能。本论文针对车载电台通信用电池电源管理系统进行研发设计,研发一款具有24V/20A输出功能的车载电台用磷酸铁锂电池电源系统。本系统采用MKE02Z64VQH2微控制器和MAX17830架构的设计方案,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采用基于ARM-M0+内核的工业级微处理器MKE02作为主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使用MAX17830进行电池组信息的采集,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RT进行任务管理。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研究。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研究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以及温度等特性,为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控制参数参考。(2)研究车载电台电源系统组成,分析影响电池组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成组连接方式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车载电台负载功率要求和电池组成组连接方式,进行车载电台磷酸铁锂电池成组方案设计。(3)完成MAX17830+ARM-M0+架构的24V/20A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围绕着MAX17830+ARM-M0+架构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电路设计,解决低压大电流下的短路保护问题、多级并联组网问题、充放电控制及多路温度采集等技术问题。(4)完成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采用RT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作为任务管理的内核,按照功能的不同,其软件划分成多个任务模块,按照模块化的编程思想进行程序编写,并进行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完成磷酸铁锂电池电源系统的设计和测试。
苟秀娟[10](2015)在《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加热类电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行业内,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以其独特的优势、稳定的使用条件与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世界各大科研单位和公司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凭借其优势,广泛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高级量测体系中,已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中最为核心的研究技术。由于低压电力线是为了传输电能设计的,并没有考虑通信需求,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信道特性非常恶劣。低压配电网上接入了大量的家用电器,使得该信道的信号传输特性和电磁环境变得极为复杂。所以,针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加热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具体工作如下:(1)介绍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建模、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智能电网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目前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2)运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了新型分层次的低压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载波信号的多径传输路径,建立了多端口时变拓扑结构模型。接着,建立了低压线载波通信系统负荷节点的载波传输模型,理论分析了载波信号在家用电器中的传输方式。最后,研究建立了负荷节点的阻抗模型。(3)通过理论分析与电路仿真分析,得出了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加热类家用电器相互影响的结论,包括: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家用电器的影响和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的影响。明确了易受载波影响的电路单元,并针对该单元建立了载波通信对家用电器影响的等效电路。(4)针对国内外电磁兼容相关标准不能解决低压电力载波与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性测试的问题,设计了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试验系统,基于此系统,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并对相关EMC标准提出修改建议。(5)针对本文提出的试验方法,在设计和搭建的试验系统上,进行了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收集了大量测试数据,并分析得出试验结论。研究分析了载波信道中的载波阻抗分布特性,提出采用双向抑制的方法解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二、小电器直流电源的性能改善与功能扩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电器直流电源的性能改善与功能扩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直流建筑发展路线图 2020-2030(Ⅲ)(论文提纲范文)
5 直流建筑技术 |
5.1 规划设计 |
5.1.1 系统架构设计 |
5.1.2 电压等级分级 |
5.1.3 用户侧光伏与储能 |
5.1.4 系统能量管理 |
5.2 配电系统 |
5.2.1 直流变换器与能量路由器 |
5.2.2 直流开关、断路器及继电器 |
5.2.3 直流配电接地与保护 |
5.3 用电电器 |
5.3.1 电器直流化 |
5.3.2 电器智能化 |
5.3.3 接口标准化 |
6 直流建筑发展FERST路线图 |
灵活性(Flexibility, F) |
电气化(Electrification, E) |
可靠性(Reliability, R) |
协同(Synergy, S) |
万亿市场(Trillion market, T) |
(2)基于重复内模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无差拍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谐波 |
1.3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及现状 |
1.4 有源电力滤波器分类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有源电力滤波器逆变调制策略 |
2.1 逆变器基本原理 |
2.2 单重H桥逆变器数学模型 |
2.3 SVPWM调制方法研究 |
2.4 逆变器输出滤波器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谐波电流检测及其关键技术 |
3.1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_p-i_q检测法 |
3.2 低通滤波器设计 |
3.3 锁相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重复内模的APF补偿电流无差拍预测控制 |
4.1 APF数学模型 |
4.2 基于重复内模的电流预测控制 |
4.3 基于重复内模的改进型超前两拍电流预测法 |
4.4 本章小结 |
5 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研究 |
5.1 有源电力滤波器参数设定 |
5.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 |
5.3 仿真结果 |
5.4 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型熔断器的发展概况 |
1.2 国内外小型熔断器现状 |
1.3 高压固态熔断器市场前景 |
1.4 小型熔断器的分类及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丝网印刷介绍 |
2.1.2 厚膜的成型方式 |
2.2 熔断器理的工作原理 |
2.3 熔断器的熔断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设计 |
3.1 结构设计 |
3.2 性能参数设计 |
3.3 熔断体结构设计的研究 |
3.3.1 熔断体表面温升的研究 |
3.3.2 熔断器熔断特性的研究 |
3.3.3 熔断体结构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工艺研究 |
4.1 印刷熔断体工艺技术 |
4.1.1 丝网目数对熔断体膜层的影响 |
4.1.2 烘干温度对熔断体的影响 |
4.2 熔断器真空共晶焊接工艺技术 |
4.3 熔断器端面处理工艺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熔断器抗飞弧技术研究 |
5.1 熔断器抗飞弧机理 |
5.2 以二氧化硅为主体的抑弧设计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样品的试制及测试分析 |
6.1 样品试制 |
6.2 样品测试分析 |
6.2.1 25℃下样品电流及电压降测试 |
6.2.2 25℃下样品熔断特性 |
6.2.3 短路电流测试 |
6.2.4 温度冲击 |
6.2.5 可焊性 |
6.2.6 高频振动 |
6.2.7 寿命 |
6.3 产品特性曲线 |
6.3.1 熔断时间与熔断电流关系曲线 |
6.3.2 电流分断I~2t与时间t关系曲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锅炉控制的几种方式 |
1.3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船用辅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船用辅锅炉简介 |
2.1.1 锅炉功能简介 |
2.2 船用辅锅炉的组成 |
2.2.1 燃油锅炉系统工艺 |
2.2.2 硬件组成 |
2.2.3 辅助锅炉本体的电气控制附件 |
2.2.4 控制系统 |
2.2.5 报警系统 |
2.3 锅炉的工作过程 |
2.3.1 燃油在炉膛中的燃烧过程 |
2.3.2 烟气向水的传热过程 |
2.3.3 补水泵补水的过程 |
2.4 辅锅炉控制原理和系统分析 |
2.4.1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概述 |
2.4.2 船舶辅锅炉的主要控制任务 |
2.4.3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原理分析 |
2.5 安全保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设计要求 |
3.2 设计方案 |
3.3 系统组成 |
3.4 硬件原理设计 |
3.4.1 PLC控制器选型及配置 |
3.4.2 PLC系统配置 |
3.4.3 供电电源设计 |
3.4.4 马达主电路 |
3.4.5 控制电路设计 |
3.4.6 常规控制电器选型 |
3.4.7 控制箱设计 |
3.5 现场仪表的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 燃油辅锅炉系统的软件结构 |
4.3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简介 |
4.3.1 概述 |
4.3.2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 |
4.4 模拟量采集 |
4.4.1 模拟量比例换算 |
4.4.2 组态模拟量输入 |
4.4.3 PID算法 |
4.4.4 PID调节控制面板 |
4.5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5.1 供风机、燃油供给泵控制 |
4.5.2 点火时序控制 |
4.5.3 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
4.5.4 锅炉蒸汽压力自动控制设计 |
4.5.5 燃油温度控制 |
4.5.6 锅炉启停控制 |
4.5.7 报警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系统的调试与故障分析 |
5.1 锅炉系统的调试 |
5.1.1 调试前的准备任务 |
5.1.2 检查锅炉系统的安装状态 |
5.1.3 检查安装方式及系统完整性 |
5.1.4 通电前检查工作 |
5.1.5 通电调试过程 |
5.1.6 调试安全保护系统 |
5.1.7 SMART_200 锅炉控制系统在线调试运行 |
5.2 锅炉调试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智能电表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关键技术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居民家庭电器负荷特征研究与特征库设计 |
2.1 非侵入式负荷实验室建设 |
2.2 居民家庭负荷特征分类 |
2.2.1 稳态特征 |
2.2.2 暂态特征 |
2.3 居民家庭电器负荷特征采集与特征库的设计 |
2.3.1 负荷特征采集与归一化 |
2.3.2 负荷特征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关键算法研究与设计 |
3.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 |
3.2 事件探测算法 |
3.3 传统非侵入式负荷识别算法 |
3.3.1 模板匹配 |
3.3.2 决策树 |
3.3.3 支持向量机 |
3.4 基于多特征的多层分类负荷识别模型 |
3.4.1 基于多特征的多层负荷识别算法结构 |
3.4.2 基于多特征的多层负荷识别算法流程 |
3.5 算例仿真结果分析 |
3.5.1 事件探测算法检测结果分析 |
3.5.2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算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原型系统设计 |
4.1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原理图设计 |
4.1.1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核心电路设计 |
4.1.2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电源电路设计 |
4.1.3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外部接口电路设计 |
4.2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PCB设计 |
4.3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软件模块设计 |
4.4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测试 |
4.4.1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测试环境 |
4.4.2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样板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吸油烟机中静电油烟净化模块的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烟的形成机理及成份分析 |
1.1.1 油烟形成 |
1.1.2 油烟成分 |
1.2 油烟危害 |
1.3 常见油烟净化技术 |
1.4 国内外油烟净化技术最新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静电场中油滴运动分析 |
2.1 相关理论 |
2.1.1 高压放电原理 |
2.1.2 静电吸附原理 |
2.2 油滴运动模型 |
2.3 油滴运动算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电油烟净化模块方案设计 |
3.1 油烟机及其工作原理 |
3.2 静电模块安装 |
3.3 结构方案设计 |
3.3.1 几种静电电极排布 |
3.3.2 模块方案简述 |
3.3.3 放电电极结构 |
3.3.4 放电电极仿真 |
3.3.5 收集电极结构 |
3.3.6 收集电极仿真 |
3.4 电源设计 |
3.4.1 电路原理分析 |
3.4.2 开关电源仿真 |
3.4.3 电路开发 |
3.4.4 电路调试 |
3.4.5 不同电源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样机测试及结果分析 |
4.1 测试内容 |
4.1.1 测试内容 |
4.1.2 测试注意事项 |
4.2 放电电极测试 |
4.3 电极组合测试 |
4.4 整机测试 |
4.4.1 烟机组装 |
4.4.2 测试平台 |
4.4.3 测试现象分析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静电模块吸附油烟效果 |
4.5.2 静电模块对PM2.5 排放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方案优化设计 |
5.1 主要问题分析 |
5.2 双层针尖方案 |
5.3 蜂窝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基于转矩分配函数优化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RM主要研究方向 |
1.2.2 转矩分配函数优化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SRM数学模型以及TSF控制策略 |
2.1 SRM结构和原理 |
2.2 SRM数学模型 |
2.2.1 SRM数学方程 |
2.2.2 SRM电感简化模型 |
2.3 SRM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2.3.1 SRM控制系统 |
2.3.2 SRM控制方法 |
2.4 基于TSF的SRM间接转矩控制系统 |
2.4.1 基于TSF的SRM间接转矩控制系统基本构成 |
2.4.2 转矩分配函数 |
2.4.3 i-θ-T表的获得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补偿曲线的SRM改进型TSF |
3.1 TSF评估体系 |
3.2 基于补偿曲线的SRM直线型TSF |
3.2.1 直线型TSF策略性能分析 |
3.2.2 基于补偿曲线的线性TSF |
3.3 基于补偿曲线的SRM改进型TSF参数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SRM改进型TSF优化 |
4.1 开通角与重叠角对SRM转矩脉动和铜耗的影响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TSF转矩脉动和铜耗综合优化 |
4.2.1 遗传算法概述 |
4.2.2 基于铜耗和转矩脉动的目标函数设计 |
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SRM改进型TSF优化 |
4.2.4 优化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优化后的改进型TSF策略SRM系统仿真 |
4.3.1 基于优化后的TSF的SRM系统仿真建模 |
4.3.2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RM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硬件部分 |
5.3 系统软件部分 |
5.3.1 主程序设计 |
5.3.2 基于优化后的改进型TSF软件实现 |
5.4 实验结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模糊控制的变压器冷却器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做的工作 |
第2章 变压器的发热及冷却原理 |
2.1 变压器的发热过程 |
2.2 变压器的散热形式 |
2.2.1 变压器的散热形式 |
2.2.2 变压器的散热计算 |
2.3 变压器的冷却方式 |
2.3.1 变压器的冷却方式 |
2.3.2 变压器冷却方式的选择 |
2.3.3 强油循环风冷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3.4 强油循环风冷却器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
3.1 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基本功能 |
3.2 传统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3.3 基于PLC的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3.4 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策略 |
3.4.1 手动控制策略 |
3.4.2 自动控制策略 |
3.4.3 远程控制策略 |
3.5 变压器冷却器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
3.5.1 模糊控制的特点 |
3.5.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3.5.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3.6 变压器冷却器模糊控制器Matlab仿真 |
3.6.1 输入量和输出量的选取 |
3.6.2 模糊化的选取 |
3.6.3 模糊规则的编写 |
3.6.4 模糊推理的选取 |
3.6.5 输出变化曲线 |
3.6.6 模糊输出量数据表的编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却器控制系统平台搭建 |
4.1 冷却器控制系统的硬件研究和设计 |
4.1.1 电源回路的硬件设计 |
4.1.2 主回路硬件设计 |
4.1.3 控制回路硬件设计 |
4.1.4 PLC回路硬件设计 |
4.1.5 变压器保护控制回路及远程监控回路硬件设计 |
4.1.6 控制系统加热除湿照明回路硬件设计 |
4.2 冷却器控制系统的软件研究与设计 |
4.2.1 控制系统流程图 |
4.2.2 控制系统程序 |
4.2.3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 |
4.3 触摸显示屏连接及编辑 |
4.4 实验样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车载电台24V/20A磷酸铁锂电池电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通信车电源装备技术分析 |
1.2.2 国内外电池管理系统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电池及管理系统分析 |
2.1 电池发展简史 |
2.2 磷酸铁锂电池分析 |
2.3 电池管理系统分析 |
2.3.1 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难点 |
2.3.2 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
2.3.3 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车载电台电池组成组分析 |
3.1 车载电台电源系统分析 |
3.1.1 系统组成分析 |
3.1.2 系统功能分析 |
3.1.3 系统参数 |
3.1.4 系统接口 |
3.2 车载电源电池成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电池的不一致性 |
3.2.2 串并联方式的影响 |
3.2.3 连接技术 |
3.3 电池组连接方式的可靠性分析 |
3.3.1 串并联方式的数学模型分析 |
3.3.2 串并联方式的失效形式分析 |
3.4 车载电台电池组成组连接方案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车载电台磷酸铁锂电池BMS硬件设计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4.2 硬件设计 |
4.2.1 硬件系统架构 |
4.2.2 电压检测与均衡电路设计 |
4.2.3 电流检测电路 |
4.2.4 短路检测电路 |
4.2.5 充放电控制电路 |
4.2.6 温度检测电路 |
4.2.7 CAN通信接口设计 |
4.3 硬件抗干扰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车载电台磷酸铁锂电池BMS软件设计 |
5.1 软件总体设计 |
5.1.1 软件需求概述 |
5.1.2 软件基本功能 |
5.1.3 软件基本架构 |
5.1.4 模块功能逻辑关系 |
5.2 软件接口设计 |
5.2.1 人机接口 |
5.2.2 内部接口 |
5.3 软件功能描述 |
5.3.1 开机自检与初始化功能流程图和详细流程描述 |
5.3.2 温度检测功能流程图和详细流程描述 |
5.3.3 电压、电流信息采集功能流程图和详细流程描述 |
5.3.4 液晶显示与人机交互功能流程图和详细流程描述 |
5.3.5 通信功能流程图和详细流程描述 |
5.3.6 充放电管理功能流程图和详细流程描述 |
5.4 系统测试平台 |
5.4.1 系统的软硬件调试 |
5.4.2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
5.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加热类电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概述 |
1.2.1 智能电网概述 |
1.2.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概述 |
1.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3.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建模 |
2.1 引言 |
2.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构成 |
2.2.1 系统的构成 |
2.2.2 系统的功能分析 |
2.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建模 |
2.3.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解释结构模型 |
2.3.2 载波信号多径传输模型 |
2.3.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多端口时变拓扑结构模型 |
2.4 负荷节点的载波传输模型 |
2.4.1 电力线的传输线理论分析 |
2.4.2 负荷节点载波传输模型的建立 |
2.4.3 负荷节点的载波阻抗特性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压线载波通信与加热类家用电器的理论分析与仿真 |
3.1 引言 |
3.2 加热类家用电器市场研究 |
3.3 典型加热类家用电器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 |
3.3.1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 |
3.3.2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 |
3.3.3 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 |
3.3.4 电水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 |
3.3.5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加热类家用电器影响定性分析 |
3.4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加热类家用电器影响理论分析及仿真分析 |
3.4.1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加热类家用电器的影响分析 |
3.4.2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加热类家用电器的影响仿真分析 |
3.4.3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加热类家用电器影响的分析小结 |
3.5 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影响分析 |
3.5.1 家用电器载波阻抗影响分析 |
3.5.2 家用电器噪声影响分析 |
3.5.3 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影响的分析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加热类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试验系统的设计与试验方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国内外相关EMC标准的研究与分析 |
4.2.1 国内外相关EMC标准研究 |
4.2.2 EMC标准分析 |
4.3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试验系统的设计 |
4.3.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对家用电器影响的试验系统设计 |
4.3.2 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影响的试验系统设计 |
4.3.3 试验设备 |
4.4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 |
4.4.1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家用电器影响的试验方法 |
4.4.2 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影响的试验方法 |
4.5 相关EMC标准的修改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
5.1 引言 |
5.2 测试说明 |
5.2.1 受试设备 |
5.2.2 共模注入测试和差模注入测试研究 |
5.2.3 性能判据 |
5.3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家用电器的影响测试与分析 |
5.3.1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加热类家用电器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
5.3.2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开关电源类家用电器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
5.3.3 测试结论 |
5.4 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的影响测试与分析 |
5.4.1 家用电器载波阻抗测试的建模与分析 |
5.4.2 家用电器噪声测试与结果分析 |
5.4.3 测试结论 |
5.5 双向抑制方法研究 |
5.5.1 低压线载波通信阻抗匹配终端 |
5.5.2 低压线载波通信阻抗匹配终端电路的改进 |
5.5.3 双向抑制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小电器直流电源的性能改善与功能扩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流建筑发展路线图 2020-2030(Ⅲ)[J]. 江亿,郝斌,李雨桐,马钊,童亦斌,康靖,李叶茂,潘文宇,陆元元,赵宇明,沈育祥,张宁,赵晋斌,赵志刚,陈文波.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10)
- [2]基于重复内模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无差拍补偿研究[D]. 蒋晶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3]高压固态厚膜熔断器的设计与实现[D]. 杨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韩广俊.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智能电表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模块关键技术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D]. 高平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吸油烟机中静电油烟净化模块的设计开发[D]. 胡永.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基于转矩分配函数优化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 游紫露. 湖南大学, 2019(06)
- [8]基于模糊控制的变压器冷却器系统研究与设计[D]. 闫睿智. 东北大学, 2017(06)
- [9]车载电台24V/20A磷酸铁锂电池电源系统设计[D]. 任纪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10]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加热类电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D]. 苟秀娟.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