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探讨

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探讨

一、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冯朝红[1](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郭庆波[2](2021)在《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水质现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水质状况及水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对于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的水资源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青海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但是当地绿洲农业区的水质状况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巴音河、格尔木河和察汗乌苏河3条河流中10个监测断面2016至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水中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变化情况,使用T-S模糊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法分析3条河流的综合水质特征;在2019和2020年分别在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3个县(市)9个典型乡镇耕地附近共采集包括河流、水库、灌溉水渠进出口等地的120个地表水样和28个地下水样,重点测定总氮、总磷、重金属和农药等指标,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分析了绿洲农业区不同乡镇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水质特征,并通过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不同乡镇水体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柴达木盆地农业面源污染关键区识别及防控提供参考。为了解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水质污染现状及农业种植对区域水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16至2018年间,巴音河总氮平均浓度为1.36 mg L-1,是Ⅲ类水标准的1.36倍,属于Ⅳ类水,其余指标平均浓度均未超Ⅲ类水标准,但总氮、总磷、氨氮、COD和BOD的最大浓度分别为Ⅲ类水标准的2.37倍、10倍、1.22倍、2.7倍和1.6倍,部分监测断面存在污染;格尔木河各指标平均浓度均未超过Ⅲ类水标准,总氮最大浓度为2.91 mg L-1,是Ⅲ类水标准的2.91倍,存在一定污染;察汗乌苏河总氮平均浓度为1.62 mg L-1,是Ⅲ类水标准的1.62倍,属于Ⅴ类水,总氮、氨氮、COD和BOD最大浓度分别为Ⅲ类水标准的2.63倍、1.04倍、1.05倍和1.55倍,存在一定污染;总氮为三条河流主要的污染物,巴音河和察汗乌苏河主要受氮素和有机物污染。(2)巴音河、格尔木河和察汗乌苏河在2016至2018年间的综合水质T-S模糊神经网络水质评价结果分别为2.04、2.01和2.10,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平,格尔木河水质优于巴音河和察汗乌苏河,巴音河和格尔木河下游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T-S模糊神经网络评价结果分别为上游监测断面的1.16倍和1.51倍,下游水质明显劣于上游;巴音河90%的监测断面枯水期水质优于平水期,80%的监测断面平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格尔木河所有监测断面的枯水期水质均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察汗乌苏河污染程度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巴音河和格尔木河在枯水期水质较好,察汗乌苏河在平水期水质较好。(3)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地表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3.210,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平,其中郭勒木德镇和香日德镇地表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分布为2.910和3.010,综合水质为Ⅱ类;除香日德镇外其余乡镇总氮均达到了Ⅴ类及劣Ⅴ类,格尔木东城区和香日德镇的总磷,柯鲁柯镇和怀头他拉镇的COD也都存在一定污染;地下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3.910,属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平,地下水TDS平均浓度为5.38 g L-1,在所有乡镇均达到劣Ⅴ类;怀头他拉镇、大格勒乡和察汗乌苏镇的氯化物分别为Ⅲ类水标准250 mg L-1的2.49倍、1.07倍和1.07倍,柯鲁柯镇、怀头他拉镇和格尔木东城区的硫酸盐分别为Ⅲ类水标准250mg L-1的1.08倍、2.02倍和1.54倍,存在超标情况;所有乡镇地下水中TDS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00 mg L-1,无法直接饮用。(4)农业耕作活动会造成农药残留,地表水中检测到啶虫脒、哒满灵、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存在,其中啶虫脒使用最为广泛,除柯鲁柯镇、怀头他拉镇和察汗乌苏镇外在其余乡镇均有分布,但浓度均远低于标准限值(0.1 g L-1)。施肥和灌溉会使水体中氮、磷及含盐量增加,总氮、总磷、硝酸盐氮、硫酸盐和氯化物在经过耕地灌溉后浓度均升高,分别升高了83%、66.67%、21.15%、60.91%和53.09%和,高锰酸盐指数升高了54.12%,电导率升高了40.4%;格尔木东城区温室大棚地下水硝酸盐氮平均浓度为其余乡镇的3.27倍,为地表水硝酸盐氮平均浓度的8.12倍,温室大棚的建设使用会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氮浓度明显增加。(5)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重金属镉、铅、铜、锌和砷浓度未超过Ⅰ类水限值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浓度极低。主成分分析显示地表水中重金属镉和铬污染来源一致,铅、铜和锌污染来源一致,砷来源与其他重金属均不同;地下水中重金属镉、铬、铅和铜污染来源一致,锌和砷污染来源一致。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致癌重金属镉、砷和铬的健康风险远大于非致癌金属铅、铜和锌,且重金属铬对人体健康风险最大,仅柯鲁柯镇的地表水和察汗乌苏镇的地下水健康风险值低于US EPA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余乡镇的健康风险均超过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66.67%的乡镇地下水中致癌健康风险大于地表水。

郭庆波,黄懿梅,贾鹏辉,李好好[3](2021)在《柴达木盆地主要绿洲农业区水质现状评价》文中指出为了解青藏高原农业种植对区域水质的影响,以柴达木盆地主要绿洲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布点采样,在9个典型乡镇设置70个采样点,测定水样的总磷、硝酸盐氮、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和农药等指标,分析耕作活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研究区地表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2.100,综合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尕海镇、郭勒木德镇、格尔木市东、大格勒乡地表水综合水质达到Ⅰ类;香日德镇和察汗乌苏镇地表水中的总磷与德令哈市地表水中的COD浓度处于劣Ⅴ类水平,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氮超标位点分别占总采样点的20%、6.67%和1.67%。地下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2.300,综合水质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Ⅱ类,怀头他拉镇、大格勒乡和察汗乌苏镇地下水中的氯化物和怀头他拉镇地下水中的硫酸盐分别为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的2.83、1.13、1.07倍和1.92倍,无法饮用。研究区重金属和农药浓度极低,其中铅、铜和砷浓度低于地表水和地下水Ⅰ类水标准限值,农药中啶虫脒、毒死蜱和阿维菌素浓度分别为限值的0.01%~0.21%、0.12%和0.93%;灌溉排水中总磷和硝酸盐氮浓度分别增加了37.8%和24.43%。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水质总体较好,但农业耕作活动仍会对区域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谭红兵,陆是成,拓万全,饶文波,郭宏业[4](2020)在《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矿源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那棱格勒河流域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及携带的矿产资源地质意义或潜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那棱格勒河水循环特征表现为时空异质性大,径流主要集中于山区,四季变化很大。地下水动态年际或季节性波动明显异于一般干旱盆地,丰水期表现为水位显着上涨趋势,表明水循环条件优越,补给更新周期快。流域中下游地表水、地下水含有高背景浓度的硼、锂、钾等元素,且具有来自深源流体源源不断的补充,径流年输入总量至少数千上万吨,仅洪积扇带150 m以上地下水储存总量也在10万t级以上。流域水资源丰富,上游支流适当调水,既可增加其中溶解的硼、锂、钾等矿产元素总量,又保证了青藏线的安全,同时补充出山口调走的水量,保持动态平衡。

梁晓燕[5](2020)在《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发展兴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资源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各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怀头他拉灌区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地处内陆河干旱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大,但存在水资源量不足且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当前有限的水资源基础上开源节流并进行有效、公平、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是该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基于水平衡原理探究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转化规律,并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当地的水资源配置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灌区现状供用水结构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5-9月,灌区蒸发量大,主要集中于春季和夏季;灌区供、用水结构单一,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438.6万m3,现状年总供水量1448.49万m3,存在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等主要水问题。(2)构建了怀头他拉灌区散耗水文模型,基于灌区现状农业种植结构,研究了灌区降水/灌溉水-土壤水-作物蒸腾耗水的水分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灌区的水面蒸发约占耗水总量的34%,灌溉地入渗补给地下水量占灌溉地总水量62%,灌区社会经济系统用水占比43%,挤占自然生态系统耗水。(3)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源区-灌区降水径流挖潜能力及实现,分析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相应的供需水状况,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源区降雨挖潜、灌区农艺节水措施条件下,规划水平年2025年枯水年,该灌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缺水率为21.3%;203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水资源缺水率分别为18.9%、39.4%。(4)构建灌区多用户多目标水资源协调高效利用配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基于适用于该灌区的散耗水文模型对水资源配置方案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规划年2025年,农业用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供水量增加,能满足用户需求、保证下游湖泊得到补给维持生态稳定健康发展,还能适当的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2035年在枯水年的条件下用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通过丰水年进行以丰补欠后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实现了该区域系统的最优化配置,且在丰水年、平水年条件下,已无多余水资源可用,因此认为该区农业种植规模已达到最大规模。

刘文新[6](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王鹏涛[7](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常博[8](2018)在《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人类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很注重,但对水与生态系统的恢复比较忽视,研究生态用水是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关系再认识的必然。本文在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水资源态势和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分区的特征,利用试验研究的植物蒸散模型,计算出祁连山地区不同生态分区的植物耗水与需水系数,再利用桑斯维特公式计算了各生态分区的潜在蒸散发,随后结合不同分区中植被面积,从而计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出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根据水量平衡的原理计算出湖泊生态用水量;采用对比分析法,计算出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通过经验公式对河道内的非消耗性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量,并对现状生态用水进行分析。随后,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2020年和2030年生态需水进行预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县市的协调利用程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量地区差异大,年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集中分配在6-9月,所占比例达到68.5%-82.5%。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1.5mm,折合水量330.3558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144.8404亿m3;西北诸河185.5155亿m3,其中河西内陆河68.1712亿m3,青海湖水系117.3443亿m3。青海省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7℃,受地形影响,分布趋势表现为东西高,中间低。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潜在蒸散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总体趋势为东西高,中间低。(2)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总水资源量为48.59亿m3,西北诸河总水资源量为53.23亿m3;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47.30亿m3,西北诸河地表水资源量为50.29亿m3;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3.54亿m3,西北诸河地下水资源量为24.12亿m3。各类工程总供水量为144790.60万m3,调入水量为14015.15万m3,调出水量为20136.10万m3,因此供本地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耗水量为82274.97万m3。(3)从空间分布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NDVI的多年平均值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地区递减的趋势,表明东部植被覆盖明显高于西部。从时间变化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1982-2016年年均NDVI值波动上升,平均值为0.218,增长率为0.005/10a,这表明35年来,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处于改善状态。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返青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5月上旬至6月中旬。植被枯黄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生长季长度为4-6.5个月。(4)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212.28亿m3。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为56.5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26.65%;草地生态用水量为123.55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58.20%;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为0.318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5%;湖泊生态用水量为9.9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4.70%;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为0.2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3%;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为6.4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3.05%;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为15.13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7.13%。(5)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30.36亿m3,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76.30亿m3,出境水量为133.27亿m3。水资源总量占总收入(降水资源量和入境水量之和)的25.04%,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为180.13亿m3,占总收入的44.29%。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平衡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水资源有20.09亿m3盈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并考虑平水年、丰水年和枯水年的可能性,预测2020年和2030年为丰水年或平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预测2020年为枯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不能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国民经济发展有可能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6)生态用水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大通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县、天峻县处于可协调利用或准可协调利用状态,湟源县、湟中县、西宁市区、海东市(互助县、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海晏县、共和县、德令哈市协调利用程度较低,用于生态建设的降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包括生态建设用水在内的各行业用水不足,协调利用水平较低。

梅朵,刘丽,党汉峰,白金莲,高原,许圆圆[9](2017)在《柴达木盆地旱涝事件与太阳活动关系的分析》文中提出利用1961-2015年柴达木地区9个气象台站的降水监测资料,采用Z指数确定旱涝等级及分布年份、Mann-kendall时间序列突变点、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旱涝事件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61-2015年柴达木地区旱涝频发,且洪涝多于干旱。(2)1961年-199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Z指数呈正相关,1998年之后呈明显反相关关系;目前正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第24周的柴达木盆地很可能是洪涝事件多于干旱事件。(3)在太阳黑子峰值年前后,应加强旱灾的防治工作;在谷值年附近更应注意对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且在太阳m年需防范春旱秋涝,在太阳M年需防范春涝夏旱。

王辉[10](2017)在《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柴达木盆地社会总用水量急剧增长,从而加剧了盆地内水资源利用危机。基于此,本研究在收集整理了盆地内气象、水文和森林等诸多背景资料后,通过本人在柴达木盆地野外实验研究所得的植物蒸腾模型和植物系数,采用定额法和经验公式估算出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总量,随后采用生态用水系数Cu和生态用水模数Mu对盆地内生态用水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未来的生态需水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水资源供水态势表明:以1994年为序列年的第一年,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S)与序列年限(x)满足:S=0.0123x2-0.067x+5.4516(R2=0.73);地下水资源供水量(G)与序列年限(x)满足:G=0.4872x+0.5208(R2=0.82)。据此可以推断,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12.36×108m3,2030年为19.48×108m3;盆地地下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2.71×108m3,2030年为3.19×108m3。盆地供水量与用水量预测表明:柴达木盆地现状供水与用水基本持平,但到2020年以后开始亏缺,2020年亏缺0.87×108m3,2030 年亏缺 3.05×108m3。(2)采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柴达木盆地林木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并计算得到冠层蒸腾速率(Ec),结果表明:在众多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影响冠层蒸腾变化的主导要素,Ec对Rs和VPD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并且Ec与VPD)存在明显的类似“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的图形。去耦系数(Ω)的结果表明盆地内林木冠层蒸腾极大地受控于冠层导度(gc)。冠层导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很显着,但主要受VPD和Rs和温度T的影响,相关系数大小为VPD>Rs>T。(3)通过树干液流结合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和Jarvis-type模型,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内林木冠层的蒸腾日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Jarvis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无论青杨还是沙棘,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8以上,模型相对误差分别在25%以内(青杨)、12%以内(沙棘),模拟值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考虑时滞后所有的误差系数变小,Jarvis模型的决定系数变高,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 6%。其模拟精度明显高于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所模拟得蒸腾日变化过程。(4)根据上述理论及方法,得出柴达木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111.14×108m3,其中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是盆地生态用水总量的主体(63.21%)。从水资源消耗情况来看,盆地内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107.97×108m3,其中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70.25×108m3,径流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7.72×108m3,而非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17×108m3。(5)从生态用水状况的空间分布来看,一个地区的生态用水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的森林植被与河川分布。柴达木盆地东部的生态用水量(67.95×108m3)明显高于盆地西部(43.19×108m3),且盆地西部生态用水模数明显低于东部,说明盆地东部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盆地西部地广人稀、植被覆盖率低,还有很大的生态建设空间。从行政分区来看,整个盆地格尔木生态用水模数较小,生态用水系数最大,说明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但用于植物生长的水分较少;都兰县和乌兰县的生态用水模数和系数均较大,说明这些地区植被分布面积较大,生态的建设走在了前列;而位于盆地西北部的海西地区,其生态用水系数和模数均为盆地最低,说明该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生态建设发展还有很大空间。(6)以2020年为例,从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三个不同角度对预测年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水资源平衡关系,从而对柴达木盆地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进行标准量化,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这三个不同年份盆地内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量分别为41.56×108m3、17.50×108m3和11.11×108m3,即最低也要保证盆地内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为11.11×108m3。

二、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植被
    2.3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3 NDVI变化分析
        3.1.4 NPP变化分析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3.2.1 人口分布特征
        3.2.2 GDP分布特征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6.1.1 能值理论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水质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1.2.1 水质评价
        1.2.2 常用水质评价方法
    1.3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1.3.1 农业面源污染
        1.3.2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
    1.4 水体重金属研究进展
        1.4.1 水体重金属污染及来源
        1.4.2 水体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主要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2.1.2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耕作活动对区域水质的影响
        2.1.3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水体重金属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数据来源
        2.2.3 样品采集
        2.2.4 样品处理与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1 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2.3.2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2.3.3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及来源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主要河流水质特征
    3.1 河流水质特征
        3.1.1 巴音河水质特征
        3.1.2 格尔木河水质特征
        3.1.3 察汗乌苏河水质特征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特征
    4.1 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特征
        4.1.1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地表水水质特征
        4.1.2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地下水水质特征
        4.1.3 农田灌溉进排水水质变化及农药残留情况
        4.1.4 绿洲农业区地表水农药污染特征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5.1 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主成分分析
    5.2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专家评阅意见书(2份)

(3)柴达木盆地主要绿洲农业区水质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
    1.2 样点布设及水样采集
    1.3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1.4 数据处理及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表水水质特征
    2.2 地下水水质特征
    2.3 柴达木盆地农药残留情况
    2.4 农田灌溉进排水水质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农业耕作对地表水的影响
    3.2 农业耕作对地下水的影响
4 结论

(4)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矿源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区域水文地质及盐湖资源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循环与水化学典型特征
    2.1 流域水循环基本特征
    2.2 流域水化学典型特征
3 水资源意义
4 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系统蕴藏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与地质意义
5 结论与建议

(5)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状况
        2.1.2 河流水系
        2.1.3 气候条件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区水循环要素特征分析
        2.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2.2.2 蒸发量变化特征
    2.3 研究区水资源状况
        2.3.1 降水资源
        2.3.2 地表水资源
        2.3.3 地下水资源量
        2.3.4 水资源总量
    2.4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1 水利工程设施概况
        2.4.2 现状供水量情况
        2.4.3 现状用水结构
    2.5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5.1 用水浪费严重
        2.5.2 管理方式粗犷
    2.6 本章小结
3 灌区水分转化机制
    3.1 散耗模型的结构
        3.1.1 水库水量平衡
        3.1.2 渠系水量平衡
        3.1.3 灌溉地模块
        3.1.4 非灌溉地模块
        3.1.5 地下水模块
    3.2 模型应用
        3.2.1 数据输入
        3.2.2 模型验证
        3.2.3 研究区水循环转化规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供需水量预测
    4.1 研究区可供水量分析
    4.2 需水量预测方法
        4.2.1 回归分析法
        4.2.2 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
        4.2.3 人工神经网络
        4.2.4 组合预测模型
        4.2.5 定额法
    4.3 研究区需水量预测
        4.3.1 生活需水量
        4.3.2 生态需水量
        4.3.3 农业需水量
        4.3.4 总需水量
    4.4 供需平衡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5.1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
        5.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5.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5.2 水资源配置属性
    5.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方法
        5.3.1 传统优化算法
        5.3.2 智能优化算法
    5.4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5.4.1 目标函数
        5.4.2 约束条件
        5.4.3 模型参数确定
        5.4.4 模型求解
    5.5 结果分析
    5.6 耗散模型模拟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C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水资源量评价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2.3 理论基础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2.3.4 城乡发展理论
    2.4 总体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3.2 研究区域概况
        3.2.1 自然状况
        3.2.2 社会经济状况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4.1 问题的提出
    4.2 模型构建
        4.2.1 WPI模型
        4.2.2 LSE模型
        4.2.3 变权重模型
        4.2.4 核密度模型
    4.3 变量选取
        4.3.1 资源维度
        4.3.2 设施维度
        4.3.3 能力维度
        4.3.4 使用维度
        4.3.5 环境维度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4.4.1 相关分析
        4.4.2 冗余性分析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5.4.1 协同型区域
        5.4.2 竞合型区域
        5.4.3 冲突型区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6.1 问题的提出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6.4.1 计量模型选择
        6.4.2 模型的检验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7.1 问题的提出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7.2.1 全局自相关
        7.2.2 局部自相关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8.1 问题的提出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3.4.1 时间变化趋势
    3.4.2 空间变化趋势
    3.4.3 频率变化特征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4.1.3 可公度结构系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6.4.3 承灾体暴露性
    6.4.4 防灾减灾能力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6.5.2 气象灾害管理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2.1 国内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2.2 国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与土地利用特征
        2.1.6 水文特征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源
        2.4.2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4.3 水资源态势分析
        2.4.4 植被NDVI的分析
        2.4.5 生态用水的界定及分区
        2.4.6 生态用水计算
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降水特征分析
        3.1.1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1.2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3.1.3 分区降水量
    3.2 气温特征分析
        3.2.1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2.2 气温时间序列分析
    3.3 潜在蒸散发特征分析
        3.3.1 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3.3.2 潜在蒸散发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3.3 潜在蒸散发时间序列分析
    3.4 小结
4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态势分析
    4.1 径流特征分析
        4.1.1 径流年际变化
        4.1.2 径流年内变化
        4.1.3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4.2.1 水资源分区划分
        4.2.2 地表水资源量
        4.2.3 地下水资源
        4.2.4 水资源总量
        4.2.5 出入境水量
    4.3 水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
        4.3.1 供水状况统计分析
        4.3.2 用水状况分析
        4.3.3 耗水状况分析
    4.4 小结
5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和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分析
    5.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5.1.1 研究区NDⅥ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NDⅥ时间变化特征
        5.1.3 不同植被类型NDⅥ年际变化特征
    5.2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
        5.2.1 植被物候参数提取
        5.2.2 反青期
        5.2.3 枯黄期
        5.2.4 生长季长度
        5.2.5 不同植被类型物候年际变化趋势比较
    5.3 小结
6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计算与态势分析
    6.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分区
        6.1.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6.1.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6.2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6.2.1 林木蒸腾的测定和计算
        6.2.2 林木蒸腾实测与模拟
        6.2.3 林地蒸散量的计算
        6.2.4 林草植被需水系数Kc和耗水系数K的确定
    6.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6.3.1 各生态分区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6.3.2 各生态分区Kc与K的确定
        6.3.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6.4 湖泊生态用水量计算
        6.4.1 青海湖湖面降水
        6.4.2 青海湖湖面蒸发
        6.4.3 青海湖湖泊面积
        6.4.4 青海湖生态用水量
    6.5 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计算
    6.6 河道内生态系统用水量计算
        6.6.1 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
        6.6.2 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
    6.7 现状生态用水及分析
        6.7.1 现状生态用水
        6.7.2 现状生态用水分析
    6.8 小结
7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需水预测
    7.1 生态需水量预测
        7.1.1 平原绿化生态需水量
        7.1.2 水土保持生态需水量
    7.2 国民经济需水量预测
    7.3 生态需水的降水平衡分析
    7.4 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7.5 小结
8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
    8.1 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8.1.1 评价内容
        8.1.2 评价指标体系
    8.2 评价模型
        8.2.1 水量支持度
        8.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控度
        8.2.3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8.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协调利用评价
        8.3.1 生态用水协调利用度
        8.3.2 生态用水可持续利用评价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用水的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水研究历程
        1.2.2. 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划分
        1.2.3. 生态用水理论基础研究
        1.2.4. 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1.2.5.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系
        2.2.4. 气候概况
        2.2.5. 土壤
        2.2.6. 植被类型及分布
        2.2.7. 水文地质
        2.2.8. 水土流失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3.2. 水资源态势研究
        3.2.1. 降水量的计算
        3.2.2. 水资源态势分析
    3.3. 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3.3.1. 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3.3.2. 分区依据
    3.4. 数据取样点布设
    3.5. 生态用水计算
        3.5.1. 林木蒸腾估算
        3.5.2. 生态用水计算
    3.6. 研究技术路线
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
    4.1. 降水分析
        4.1.1. 水汽来源
        4.1.2. 降水量统计
        4.1.3.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4.1.4.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4.2.1. 柴达木盆地水系河流基本情况
        4.2.2. 地表水资源量
        4.2.3. 地下水资源量
        4.2.4. 水资源总量
        4.2.5. 供水与用水状况统计与现状分析
    4.3. 存在问题及生态用水的关系
        4.3.1. 存在的问题
        4.3.2. 水资源与生态用水的关系
    4.4. 小结
5.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5.1.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5.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5.2.1. 生态分区及特征
6. 柴达木盆地林木蒸腾耗水和冠层蒸腾模拟
    6.1.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
        6.1.1. 液流动态(F_s)
        6.1.2. 冠层蒸腾(E_c)
        6.1.3. 冠层导度(g_c)
    6.2. 冠层蒸腾模拟及验证
        6.2.1. 应用理论和模型——Penman-Monteith&Jarvis法
        6.2.2. 交互验证和误差分析
        6.2.3. 时滞效应和参数率定
    6.3. 小结
7.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计算
    7.1.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7.1.1. 实际蒸散量
        7.1.2. 潜在蒸散量和植物系数
    7.2. 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计算
        7.2.1. 各生态区潜在蒸发散计算
        7.2.2. 林草植物需水系数K_c与耗水系数K的确定
        7.2.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7.3. 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
    7.4. 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7.5. 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汇总及统计分析
    7.6. 小结
8.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现状及预测分析
    8.1. 生态用水现状分析
        8.1.1. 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8.1.2. 降水平衡分析
        8.1.3. 水资源平衡分析
    8.2. 生态需水量的预测及分析
        8.2.1.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量预测
        8.2.2.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关系
    8.3. 小结
9. 结语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水质现状评价[D]. 郭庆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柴达木盆地主要绿洲农业区水质现状评价[J]. 郭庆波,黄懿梅,贾鹏辉,李好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03)
  • [4]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矿源意义[J]. 谭红兵,陆是成,拓万全,饶文波,郭宏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5]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D]. 梁晓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0)
  • [6]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D]. 常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柴达木盆地旱涝事件与太阳活动关系的分析[A]. 梅朵,刘丽,党汉峰,白金莲,高原,许圆圆.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4 重大气象干旱成因、物理机制、监测预测与影响论文集, 2017
  • [10]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D]. 王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