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凸现实用性 立足高起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在[1](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华清君[2](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付琳琳[3](2020)在《全球灾害中的军事因素与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对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异常自然现象和人为现象。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人类社会的过度开发,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灾害种类及数量逐年增加,多重灾害交织成为常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难以估算。当灾害发生在具有重要的国际经济或战略地位的国家时,灾害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就不再局限于受灾地区,而是外溢到国际社会,具有了政治和经济属性,增加全球安全风险。与环境压力相比,灾害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压力更为直接致命。在这种形势下,灾害救助与风险管理成为全球的共同关切。在国际救灾体系中,主权国家和各类组织一直都是救灾主力。然而,近些年来日益严峻的全球灾害形势向各救灾主体的协调、效率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事因素在国际救灾中的作用由此突显。一方面,军队具有快速的动员能力、出入境救灾的程序性便利、专业的救援能力和稳定社会秩序等优势;另一方面,各国组建一定规模的军队开展国际救灾行动有具有提升国家形象、改善国家间关系、增强军队能力等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全球灾害形势为背景,以中国军队为研究对象,分析军事因素与全球灾害的互动关系,勾勒出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实践的基本框架,并对其进行内外环境评估和发展策略建议,从而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为中国军队日后在该领域的行动开展提供积累。作为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中国主动适应国际救灾体系,积极探索中国军队的实践路径,多次派遣军队承担国际救灾任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非灾害时期通过平台搭建、联合演习开展的救灾合作;二是灾害时期通过运送物资、派遣人员、技术支持等方式开展的救灾支援。21世纪初至今,中国军队的救灾足迹遍布全球,投入的救灾资源难以统计,其实践具有广泛性、主动性、可靠性等特征,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称赞。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更需要系统性的条件支撑。其中,支持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政策方针是前提和基础,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装备投入等力量建设是关键环节,综合性及专门性法规的颁布是重要保障,服务中国外交是动力源泉。这四种条件相互支撑,共同为中国军队提供助力与保障。为提升中国军队在国际救灾领域的能力与地位,本研究引入SWOT分析法对其内外环境和实践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具有国家战略重视和军队管理严明的内部优势,具有国内法律阻碍和国际话语不足的内部劣势;面临全球现实需求和国际机制保障的外部机会,面临政治动因疑虑和国际竞争协调的外部威胁。通过因素匹配最终形成增长型(SO)、扭转型(WO)、多元型(ST)和防御型(WT)四种战略选项,为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提供方向指引。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灾害形势,如何增强军队自身本领始终是核心要义。中国军队未来需要从法律、机制、队伍、话语四个层面进行重点建设与突破,从而为应对全球灾害风险贡献力量。
修新路[4](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以多种具体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范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着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它直接引导和支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逐步展开关于大学生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大学生文化,科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艰巨的战略任务。引导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本研究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厘清了大学生文化的内涵,明晰了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对大学生文化的分类、时代特征及其主要育人功能进行系统研究,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下依托大学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支点和理论契合,揭示大学生文化的育人本质。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文化孕育、形成和演进历史过程的探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分析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总结揭示出大学生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特点的历史渊源。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全面客观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现状的审视,对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充分发挥我国先进文化优势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根基;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大学生自身需求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和积极利用社会外部和高校内部资源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和根本保障等。进而得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等结论。
韩克,李佳林,韩建军,张文明,翟慧杰,陈启菲,唐华,彭浪浪[5](2018)在《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调研》文中研究表明创建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是中国生产力学会与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0年合作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所形成的重要成果。该研究成果2011年4月23日,通过专家评审组评审。同年5月28日,获得温家宝总理(时任)、王岐山副总理(时任)批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促进该研究成果转化,学会该项研究课题组,于当年就积极与海南省政府、省旅游委、省财政厅、省金融
孟楠[6](2017)在《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和实现这样宏伟而神圣的使命,事关国家文明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强大崛起,教育振兴,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大事。搞好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对大学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方向的校准、目标的确立、模式的创新、制度的设计决定大学前途与命运,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文化实力,更标明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研究大学立德树人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建构,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首先是基于依据更科学更权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学理上确保研究的价值方向;其次是基于大学过往教育中的“人学空场”现实,特别是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大学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传统教育中就一直被取“仕”思想惯性束缚;建国后形势的胁迫、政治及政治运动对大学教育的异化;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地方和学校,育人被冷落,树人被遮蔽,人被“工具”异化,道德不仅丧失了崇高,而且也失去了根基。最后,基于国家崛起对有德性有理想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没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业难以为继。立足人学视域、研究问题,力求大学教育回到它的原点——人,回归它的本真——育人,完成根本任务——树人,这是本研究的核心价值追求。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从文化切入,依据和思路是,首先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它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类精神的丰富与超越,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把握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抵制技术理性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冷漠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积极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依据文化的逻辑,会超越各种认知的局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对于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价值、当代的重大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对策的提出,都具有方法论的作用。为此,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成果、发展脉络梳理开始,紧密结合立德树人中现实问题的分析,形成研究思路和框架。前后两大部分。前四章紧紧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马克思人学中的主要观点,将视角放在了指向人性、生命、主体、生活、公民等领域,从立德的范畴论域和树人的内在本质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确立了大学立德树人生命文化、德育文化和智育文化等主体要素,涵盖了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体美诸方面。人学的指向和文化的视角,保证了文化建构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何为立德、何为树人以及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后半部分,围绕大学“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论述。文化的视角,使“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研究,超越了过去技术性、程式化的方式、方法的层面,透过具体对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策略等更深层次更本质的方面去挖掘。为此,确定了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共三章的内容。精神文化中包括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宗旨,并从人学和文化的维度,给出了学理上的依据,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举措和技术方案的层面。制度文化在分析大学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基础上,超越了一般制度制定、制度范围、结构和实施等范畴,重点论述了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从制度的价值追求、作用功效、管理方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及大学章程等层面,回答了大学制度及制度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方向把握、体系和能力提高与完善等问题。大学物质文化一章,依据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在界定范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物质文化中怎样立德树人的主要文化要素进行论述,明确了课程、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和环境技术文化的内涵、统领的理念、价值追求、建设方向、建构策略、基本路径,突出强调了服务于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侧重阐述了实施中资源的统筹、协同、整合,尤其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及对大学物质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民族复兴依靠大学造就培养有道德能创新的一代新人;新人造就要“以文化人”,德在文化濡养中而立,人在化人环境中而树!
刘花弟[7](2016)在《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手工教育与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孕育,从实用美术、商业美术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从装潢美术、平面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教育形态演绎,不断探索、发展与完善,现成为我国设计教育领域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成果最大的教育类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新时期我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挑战。本文旨在对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重点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梳理和分析,分别从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来论述平面设计的不同形态演绎,对装潢美术专业、平面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个形态的相关情景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论述了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的情景和状态;再者通过对平面设计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课题设计的探讨,进一步论述了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探讨了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以及国外教学的引进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与论证。并基于“问题意识”对平面设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归纳,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对现代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相关范畴的研究,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思路获得一种对现代平面设计教育较为宏观的把握,对丰富和完善现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及其相关设计专业皆具有指导意义,丰富了专业教育内容并能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提供启示。
兰海波[8](2016)在《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入,高等教育单位长久以来为祖国输送骨干人才,在祖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每个时期都彰显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与之接触最为紧密的群体——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是发挥教育单位效用的基石和坚固的屏障。然而,现阶段对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把控和管理模式存在较大漏洞,尚未形成一套统一化、规范化、高效化的体系,运行的流畅性、适用性、实用性都有待考量。除此之外,众多学者对于高校人才资源挖掘和管理人才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尚未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透彻探析。基于此背景,本文立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运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干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明晰其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创新性地阐述了新型运作模式。该模式蕴涵了一个总指令,用于连接四个子系统的交流。这四个子系统有着各自的职能领域。其中决策系统发布革新指令,并将所要采取的举措告知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令其知晓现阶段单位内部所要落实的举措,由其对执行的过程进行严加把控和管制。最后在执行系统完成执行计划后,由反馈系统将这些举措所带来的影响和效益进行整合,通过综合比较后,提出改进措施,并将其汇报给决策系统,由其进行综合考量,进而颁布新指令。通过这四个系统的高效合作,加之以七个机制的强有力的支撑,便能从根本上提高该模式运行的效率。同时给出了以观念变革为先导,以模式探索为重点,努力使人才人事管理朝着柔性化、扁平化方向发展,将传统的人事管理从重“管”转移到重人力资源开发上来的合理化建议。
陈文海[9](2015)在《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高职院校正从传统的规模扩张转向体系建设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关键。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不只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该如何“立德树人”,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本研究正是建立在求解“高职院校如何‘立德树人’”这一问题的基点上,从现实中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存在的“他组织困境”为起点,尝试运用自组织理论解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并以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德育体系建构的个案为蓝本,探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建构原则和实践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德育改革创新和体系建构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第二章)开篇是“提出问题”。以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的现实图景为立论前提,通过调查、访谈和观察,梳理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现状和“他组织困境”,分析了“他组织困境”的表现和成因,指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是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是德育体系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自觉回应。本研究第二部分(第三、第四章)中篇为“分析问题”。以自组织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理论探析和个案剖析两部分,对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在理论探析部分,先进行整体的趋势分析,再进行静态的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动态的机制分析,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可能思路、内外部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在个案剖析部分,以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德育体系”建构的历程为个案,分析其德育体系从他组织阶段到混沌过渡阶段再到自组织阶段的建构历程、做法和经验,从实践中生成理论,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本研究第三部分(第五章)尾篇求“解决问题”。以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的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是正效、高效和长效“德育场”,并探讨了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六个基本原则和四个实践策略,以为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最后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归纳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逐步引起重视,但依然普遍存在着“他组织困境”。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院校外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体制制约、院校自身主体性缺失是主要原因。第二,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受到外部和内部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发挥序参量支配作用的因素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第三,开放与差异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条件,变量间竞争与协同的非线性作用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动力,混沌与生成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渐变与突变是德育体系演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而整体与具体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方法。第四,自组织的建构方法是一种以自组织为主,他组织为辅的整合的建构方法。要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建构自组织德育体系。实践中要结合高职特点,推进四重转变: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从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从实践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从管理体系向治理体系转变,建构“五位一体”德育场。
刘小华[10](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二、凸现实用性 立足高起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凸现实用性 立足高起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整体思路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共识 |
2.4.2 不足 |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
3.1.1 定向运动 |
3.1.2 定向大赛 |
3.1.3 赛事品牌 |
3.1.4 品牌建设 |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
3.2.1 品牌构建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理论 |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3)全球灾害中的军事因素与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 国际救灾 |
(二) 国际救灾中的军队力量 |
(三)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角色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全球灾害的发展特征及其安全风险 |
第一节 全球灾害的发展概况与特征 |
一、全球灾害的数量及种类递增 |
二、灾害中的人为因素日益突出 |
三、多重灾害交织叠加成为常态 |
四、灾害损失严重且难准确评估 |
第二节 全球灾害问题中的安全风险 |
一、灾害引发全球经济风险 |
二、灾害引发国际政治变革 |
三、灾害引发政治族群冲突 |
第二章 国际救灾行动中的军事力量 |
第一节 国际救灾主体及其资源特征 |
一、主权国家 |
二、各类组织 |
第二节 军队介入国际救灾行动的演进与考量 |
一、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发展脉络 |
二、各国投入军队参与救灾的政治考量 |
第三节 军队的国际救灾优势 |
一、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动员能力 |
二、出入境救灾时的程序性便利 |
三、灾害救助中的专业救援能力 |
四、社会失序下稳定秩序的先天条件 |
第三章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实践演进 |
第二节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形式 |
一、救灾合作 |
二、救灾支援 |
第三节 中国军队在尼泊尔地震中的救灾案例 |
一、灾难概况及国际反应 |
二、中国军队的救灾力量投入及成效 |
第四章 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实践的支撑条件 |
第一节 政策方针支撑 |
一、中国国际救灾政策的演变 |
二、中国海外用兵理念的转变 |
三、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的政策发展 |
第二节 专业力量建设 |
一、队伍编成 |
二、装备投入 |
第三节 法律制度建设 |
一、综合性法规 |
二、专门性法规 |
第四节 中国外交需要 |
一、宣传国家安全观念 |
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
三、推动对外合作交流 |
第五章 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评估与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军队国际救灾实践的SWOT评估 |
一、S: 内部优势分析 |
二、W: 内部劣势分析 |
三、O: 外部机会分析 |
四、T: 外部威胁分析 |
五、SWOT框架下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军队参与国际救灾实践的对策建议 |
一、法制建设:制定专向法规,签订合作协定 |
二、机制建设:优化国内协调,搭建国际平台 |
三、队伍建设:强化救灾能力,提升装备水平 |
四、话语建设:推动军媒融合,讲好军队故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问卷调研法 |
1.4.4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
2.1.1 大学生文化概念的厘定 |
2.1.2 大学生文化的分类和内容 |
2.1.3 大学生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2.2.1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2 大学生文化的主要功能 |
2.3 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2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 |
2.4.1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作用 |
2.4.2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消极作用 |
3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萌生 |
3.1.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孕育 |
3.1.2 古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2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转型 |
3.2.1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2 民主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3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 |
3.3.1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 |
4.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2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色 |
4.2.1 新时代“追梦”文化特色鲜明 |
4.2.2 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4.2.3 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 |
4.2.4 大数据时代下主动开展文化实践与文化创新 |
4.3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具体表象 |
4.3.1 政治文化: 参与积极并日趋理性 |
4.3.2 学习文化: 尚学与致用共存互促 |
4.3.3 恋爱文化: 传统观念下逐渐开放 |
4.3.4 网络文化: 诉求多元并日益丰富 |
4.3.5 生态文化: 知行脱节但走势向好 |
4.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实困境 |
4.4.1 传统文化受到巨大挑战 |
4.4.2 远大理想模糊,功利心态增强 |
4.4.3 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凸显 |
4.4.4 大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 |
4.4.5 大学生文化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
5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归因 |
5.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1.1 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
5.1.2 不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5.2 社会外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影响 |
5.2.1 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
5.2.2 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
5.2.3 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 |
5.2.4 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
5.3 高校内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3.1 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
5.3.2 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
5.3.3 学生朋辈交往的影响 |
5.3.4 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
5.4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4.1 大学生生理特征的影响 |
5.4.2 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 |
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路径 |
6.1 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1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2 继承光荣的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 以大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1 确立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6.2.2 明确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
6.2.3 推动大学生主动自觉的开展自身文化建设 |
6.3 积极调动社会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3.1 加强国际交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6.3.2 形成社会合力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
6.3.3 营造丰富多元的环境和健康的网络氛围 |
6.4 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4.1 用卓越的大学文化引领大学生文化的主流 |
6.4.2 用高尚的教师文化带动大学生文化的提升 |
6.4.3 用出色的课程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的素养 |
6.4.4 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的内涵 |
6.4.5 用丰富的实践文化拓展大学生文化的领域 |
6.4.6 用优秀的网络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的成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确立与筹建 |
(一)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确立。 |
(二)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组建意见。 |
(三)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筹建情况。 |
二、新常态下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与需求 |
(一)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
(二)新常态下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
(三)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障碍。 |
1. 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
2. 我国旅游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 |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
三、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旅游产权交易的缺失 |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二)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
1.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
2.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特征和主体构成 |
3.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客体发展情况 |
4.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
(三)我国亟待建立专业性的旅游产权交易机构。 |
1.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专门的国家级旅游产权交易机构 |
2. 旅游产权交易中心有助于加快我国旅游产业发展 |
3. 旅游产权交易中心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创新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
四、加快建设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现实意义 |
(一)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金融改革的现实举措。 |
(二)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 |
(三)是推进我国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
(四)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
五、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内容与发展目标 |
(一)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基本架构。 |
1. 战略定位 |
(1)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性交易平台、中国旅游产权交易市场的中心平台、中国旅游金融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 |
(2)资本市场中介组织 |
(3)基本职能 |
(4)交易模式 |
(5)监管体制 |
2. 中国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基本架构 |
(二)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配套建设。 |
1. 中国旅游投融资中心 |
2. 中国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
3. 中国跨境旅游产权融资电子平台 |
4. 中国旅游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
(三)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目标任务。 |
1. 历史使命 |
2. 基本原则 |
3. 战略目标 |
4. 战略任务 |
5. 发展战略 |
6. 发展目标 |
7. 近期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
8. 中期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
9. 长期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 |
(四)设立海口国际旅游金融自由港。 |
(五)建立中国旅游金融研究院深入研究探索。 |
六、关于加快建立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议 |
(6)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根基研究现状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及中国探索的过程 |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
(三)国内外学校文化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一、人与生命 |
(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的存在物 |
(二)人的生命是社会存在物 |
(三)人的生命是精神存在物 |
二、生命与文化 |
(一)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
(二)人的生命是文化的存在 |
(三)人的生命是超越性的存在 |
三、立足本原性,建构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一)生命认知中的迷失 |
(二)生命文化中的实践问题 |
(三)走向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德育文化 |
一、德育文化中的人学的概念 |
(一)对“树人”之人的理解 |
(二)对“树人”之人性的把握 |
(三)对“人的发展”的阐释 |
二、德育文化的困境与挑战 |
(一)是高科技挑战道德责任 |
(二)是市场经济挑战人的价值取向 |
(三)是数字化生活挑战人的价值判断 |
(四)教育理念的偏差挑战德育的实践 |
三、德育文化内容中的基本问题 |
(一)德育文化内涵基本要素的视角 |
四、德育文化现实重大问题的视角 |
五、创新大学德育文化 |
(一)道德文化的人学主线 |
(二)要“立”真、善、美、爱“之德”以“树人” |
(三)拓展德育视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 |
(四)大学“立德树人”德育文化再造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智育文化 |
一、马克思人学中有关能力发展的思想 |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 |
(一)知识的价值 |
(二)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特征 |
(三)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
三、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 |
(二)深化科学与技术研究,创新学术文化 |
(三)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注释 |
第五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 |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 |
二、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
(一)倡导新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大学理念 |
(二)树立“立德树人”的新理念 |
(三)树立引领社会前进的大学理念 |
三、坚持文化自觉、创新大学精神文化 |
(一)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成为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先锋 |
(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
(三)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四)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造出中华文明新辉煌 |
注释 |
第六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制度文化 |
一、人学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文化 |
(一)人学与制度 |
(二)制度与文化 |
(三)大学制度与大学制度文化 |
二、大学制度文化中的迷思与反省 |
(一)大学制度文化变迁中问题的理性透视 |
(二)大学制度文化问题成因浅析 |
三、促进大学制度文化创新 |
(一)加速理念升华与观念更新 |
(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
(三)大学治理现代化中的章程建设 |
注释 |
第七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物质文化 |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蕴意和构架 |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要义 |
(二)大学物质文化的价值追求 |
二、现代大学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 |
(一)课程设置及其价值观 |
(二)课程体系结构 |
三、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 |
(一)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 |
(二)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文化能力的缺失 |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文化 |
四、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
(一)大学环境技术文化的要义与特征 |
(二)努力建构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
(三)精心打造环境技术文化的新样态 |
注释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一章 从装潢美术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 |
第一节 装潢美术专业 |
一、沿革:从图案教育、实用美术而来 |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三、设计情景与专业业态 |
四、装潢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平面设计专业 |
一、对“GRAPHIC DESIGN”的概念解读 |
二、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 |
三、国外平面设计教学的引进 |
四、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 |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 |
一、关于“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解释 |
二、参照与比较:从造型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三、关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名称的思考 |
四、图像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要求 |
五、信息社会的挑战与数字化技术普及 |
六、平面设计教学的放大与课程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 |
第一节 发展与变化:教育部学科目录的编制调整 |
第二节 渐变与转换: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的分析 |
第三节 反思与争辩:几次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对教学改革的推动 |
一、1982年“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 |
二、1995年广州全国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 |
三、2002-2012年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
第四节 嬗变与超越:多样的专业形态与课程教学 |
一、书籍设计专业的独立与回归 |
二、包装装潢与书籍装帧:两大系统的并存 |
三、专业课程称谓含义的发展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面设计课程的结构、设置与课题设计——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多样化 |
一、学年制: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史论课程 |
二、学分制: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 |
三、工作室制:基础课程+导师工作室课程 |
四、3+1 制:中外合作办学/国内课程+国外课程 |
五、主题性教学:以若干主题整合课程教学 |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不同路径 |
一、以设计类型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标志、包装、书籍、招贴 |
二、以设计要素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字体、编排、图形、色彩 |
三、以形式结构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形态、类型、风格、系统、信息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多种方式 |
一、课题的资源、主题与内容的广泛性 |
二、课题设计借鉴与启示的多样化 |
三、课题设计及解题方式切入点的独特性 |
四、作业编排的技巧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 |
第一节 国外平面设计教学及课程的引入 |
一、平面构成教学的引入 |
二、字体设计课程 |
三、版式设计课程 |
四、书籍设计课程 |
第二节 图形设计课程的建构与教学 |
一、广义的图形与狭义的图形 |
二、“创意”概念的提出 |
三、冈特·兰堡、福田繁雄、靳埭强的影响 |
四、“同构”图形的教学 |
五、多元化的图形设计教育 |
第三节 课程裂变与多样化发展 |
一、CI及视觉形象课程 |
二、信息设计与图表设计课程 |
三、插画设计课程 |
第四节 课程的整体转型与质的升级 |
一、从装饰手法转向创意思维训练 |
二、从技能训练转向设计手法学习 |
三、从表面模仿转向形式语言研究 |
四、从职业能力转向综合素质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职业技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二、师范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三、综合性大学的平面设计教学 |
四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第二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发展历程与专业演化 |
二、体系构建与教学风格 |
三、书籍设计教学:从张光宇到吕敬人 |
四、新的起点:并入清华大学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 |
一、纯艺术背景与当代艺术介入的取向 |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前卫色彩 |
三、海归教师及同国外教学理念的接轨 |
四、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独特性 |
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个性化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教学理念方法的引进与影响——对国外教学方法的开放式学习及实践 |
第一节 国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
一、日本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二、德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三、美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外籍教师工作坊课程教学 |
一、开放的思维路径与试验态度 |
二、原创性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 |
三、表现的综合性与媒介的不限定性 |
四、平行课题与联合教学 |
第三节 国外概念设计教学的引进 |
一、课题资源与切入点 |
二、文化分析与批判意识 |
三、方法与过程的深入步骤 |
四、纯粹形式语言的游戏性训练 |
第四节 国外影响的多样化因素与方式 |
一、海归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影响 |
二、国外教材的结构特点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图景与语境——改革开放以来平面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第一节“问题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反思 |
问题一:“西化”下的教学困惑与中国特色教学相对缺失 |
问题二:“同质化”教学现象严重与原创性教学丢失 |
问题三:“数量化”膨胀背后教学质量的薄弱 |
问题四:“学院化”探索下的市场分歧与离合 |
第二节 语境: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话语展现 |
一、课程——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发展核心内需 |
二、传承——“中国文化”与平面设计教育的链接与融合 |
三、实验——“平面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另一种维度尝试 |
四、整合——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确定后的发展图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研究概况 |
(二)国内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概况 |
(三)国外高校学生辅导人员队伍人力资源开发相关动态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 |
一、高校学工干部人力资源特点、工作特征及对其开发的注重方面 |
(一)高校学生工作干部的特点 |
(二)工作的繁杂性与对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性要求 |
(三)工作难度大对岗位经验积累的益处及对外出进修的不利影响 |
(四)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的注重方面 |
二、高校学生工作目标设定与学工干部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
(一)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目标对学工干部队伍开发和素质提升的要求11(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分析对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讨论 |
(三)学工干部绩效考核对其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粗浅思考 |
三、学生管理跨部门整合对管理人员协调能力提升的途径探索 |
四、高校学工干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总体框架 |
(一)高校学工干部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的目标、内容、实施程序 |
(二)高校学工干部职位分析、设计与评估 |
(三)高校学工干部人力资源的获取与淘汰流程管理 |
(四)绩效考评管理 |
第三章 高校学工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现状调查过程 |
二、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现状调查结果 |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取得的成绩 |
(二)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三、高校学工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
(一)育人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二)留人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三)流动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运作模式构建及分析 |
一、运作模式的构建 |
二、运作模式的分析 |
(一)运作模式中决策系统的分析 |
(二)运作模式中的执行系统分析 |
(三)运作模式中的监督系统分析 |
(四)运作模式中的反馈系统分析 |
三、学工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关于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9)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扫描:“立德树人”成为高职转型升级、质量提升的核心主题 |
二、聚焦:高职院校德育的体系困境 |
三、价值: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四、综述: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几个重要概念界定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现实图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的“他组织困境”与转型诉求 |
第一节 德育体系“他组织困境”的表现 |
一、体系建构的预定化,造成过程机械僵化 |
二、推动力量的外在化,引起内生动力不足 |
三、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导致体系不够稳定 |
四、德育过程的专门化,造成体系缺乏合力 |
五、实施结果的共性化,导致体系缺乏特色 |
第二节 德育体系“他组织困境”的归因 |
一、院校外部原因分析:管理体制的约束 |
二、院校内部原因分析:主体性的失落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理性诉求 |
一、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 |
二、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 |
三、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自觉回应 |
第三章 理论探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范式转换: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自组织转型 |
一、组织形态转型:从他组织德育体系到自组织德育体系的转型 |
二、组织方式转变:从他组织“建设”到自组织“建构” |
三、理论假设:以自组织方式建构自组织德育体系 |
第二节 变量解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影响因素 |
一、外源变量:影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外部因素 |
二、内源变量:影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部要素 |
三、支配变量: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基核 |
第三节 机制探究: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机理 |
一、机制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变革的突破口 |
二、开放与差异: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条件 |
三、竞争与协同: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动力 |
四、混沌与生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 |
五、渐变与突变: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途径 |
六、整体与具体: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方法 |
第四章 个案剖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研究场域:走进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一、历时视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外部环境与历史 |
二、现况概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历程 |
一、无序与模仿:组建初期的他组织阶段 |
二、内嵌与自发:过渡时期的混沌阶段 |
三、自主与自觉:新时期以自组织为主要特征阶段 |
第三节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成效与经验总结 |
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成效 |
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经验总结 |
三、自组织建构方法的反思与总结 |
第五章 实践路向: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 |
一、德育场:一种自组织德育体系目的态 |
二、高职院校“德育场”的要素和结构 |
三、高职院校“德育场”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原则 |
一、价值性原则,正确导向 |
二、整体性原则,形成合力 |
三、开放性原则,增强活力 |
四、实践性原则,回归生活 |
五、教育性原则,以人为本 |
六、主体性原则,内生发展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策略 |
一、教书育人,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 |
二、实践育人,从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 |
三、文化育人,从实践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 |
四、管理育人,从管理体系向治理体系转变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与新意 |
二、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
一、公平的涵义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
一、国家政策层面 |
二、民众自身层面 |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凸现实用性 立足高起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3]全球灾害中的军事因素与中国军队的国际救灾实践分析[D]. 付琳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D]. 修新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5]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调研[A]. 韩克,李佳林,韩建军,张文明,翟慧杰,陈启菲,唐华,彭浪浪. 2015--2017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18
- [6]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D]. 孟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7]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 刘花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8]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及模式研究[D]. 兰海波.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2)
- [9]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 陈文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10]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