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钢转炉炼出不锈钢(论文文献综述)
徐凤[1](2019)在《共和国硬汉:钢的城市铁身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鞍山市中心人民剧院门前,象征"基础"的4个巨大红色方柱,搭配着象征"建设"的灰色钢架,气势磅礴。进入会场,正中墙上,高炉、无缝钢管和重轨图案组成的"三大工程"开工纪念章模型,折射出金色光辉。主席台两侧,挂着"三大工程"开工纪念锦旗和周恩来的题词——"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重大胜利"。
JISCO;[2](2018)在《戈壁钢城再创辉煌》文中提出一、引子酒钢集团位于明长城西端的甘肃省嘉峪关市,南倚祁连,北望大漠,地处河西走廊"咽喉要地",素有"丝路明珠"、"戈壁钢城"之美誉。酒钢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继鞍钢、武钢、包钢之后规划建设的第四个钢铁工业基地。经过6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酒钢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
吴樱[3](2018)在《世界钢铁产销格局演变及对我国的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铁作为最常见的工业原材料之一,占国民经济的很大一部分。钢铁工业为矿山、煤炭、供电等上游企业和机械制造、房地产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下游企业提供原料和产品,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当今世界,无论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程度。本文选取1975年到2017年的《世界钢铁工业统计年鉴》、1992年到2016年主要钢铁进出口国的进出口量以及我国各省份2015年、2016年的钢铁产量等数据,立足于经济地理和世界钢铁工业地理的相关理论,采用分析归纳、文献阅读、空间分析和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以世界钢铁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格局变迁为切入点,对世界钢铁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格局变迁及动因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和贸易竞争力现状,探讨对我国政府、钢铁企业和钢铁工人的建议。一、本研究总结出钢铁工业生产格局地域转移有以下特点:(1)从主要钢铁生产国来看,钢铁工业的生产呈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世界钢铁主要生产国经历了英国——美国——苏联——日本——中国的变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从钢铁生产大洲来看,呈现由西欧、北美向东亚转移的趋势,非洲、中东、南美洲等大洲所占比重一直较小。(2)世界钢铁工业由动力、原料指向型向市场指向型转变,由靠近内陆的煤炭、铁矿产地向沿海、河、湖布局,交通和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炼钢工艺由粗放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更加注重发展绿色钢铁工业。目前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氧气转炉,电炉使用率较低,平炉基本被淘汰。氧气转炉是我国主要的炼钢方式,占94.8%,电炉仅占5.2%。二、1970年到2016年钢铁工业消费格局地域转移的特点,从世界主要钢铁消费国序位来看,呈现出俄罗斯——中国——美国——中国转移的趋势,从大洲来看由西欧、北美、向亚洲逐渐转移。三、钢铁工业贸易格局的变迁有以下特点:(1)世界钢铁国际贸易量增长速度快。世界钢铁贸易量从1950年的12.75多百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473.9百万吨,增长速度快。(2)钢铁贸易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之间,且以区域内贸易为主。钢铁贸易格局中心经历了从西欧、北美向东北亚、东亚的转移。19世纪60年代之前,西欧、北美是主要钢铁出口国。90年代之后,成为主要进口国。日本在70年代为主要出口国,目前我国成为世界钢铁的最大出口国。(3)世界钢材品种多,贸易量大,多以钢锭和半成品材料、角钢、型钢、钢筋、热轧棒材和条材、热轧薄板和卷材的贸易为主。
魏寿昆,姜曦[4](2014)在《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嬗变——19491965年冶金工业与社会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选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冶金学家魏寿昆院士(1907-2014)系列访谈中,有关1949-1965年当代中国钢铁工业主要技术问题方面的内容。1949-1965年的中国钢铁工业,在波峰浪谷的大时代起伏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全面学习苏联,在此模式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建立比较完整的钢铁工业技术发展模式,到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来探索中国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以及大跃进狂澜中冶金行业发展遭受的巨大破坏和冲击,无不交织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与钢铁工业技术发展观念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其视角以选取平炉作为全面学习苏联的技术代表;选取侧吹空气转炉作为强调寻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技术代表;选取"大炼钢铁"作为技术发展过程中曲折和突变的代表。其口述史中融汇着魏寿昆院士的思考。当代中国钢铁工业技术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或者消失的技术现象,有的属于正常的技术发展更替,有的是过于强调某些思想的固守和坚持,还有的是过分狂热后自然地被历史和现实淘汰。口述中力求通过魏寿昆院士在所探讨的平炉、侧吹空气转炉和大炼钢铁三个典型的技术问题,来观察当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观念模式和技术特点,希冀有助于后来的人们能更多了解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变迁和社会影响的相互关系。
宋生强[5](2014)在《氧化钼、氧化钒自还原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钼含钒钢研究》文中提出氧化物矿直接合金化是由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技术发展而来的又一炼钢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将氧化物矿作为合金添加剂加入到炉内或钢包中,通过外配还原剂或利用钢液中脱氧元素将合金元素还原出来,进入钢液,从而达到直接合金化的目的。与传统炼钢合金化方法相比,氧化物矿直接合金化省去了铁合金冶炼过程,即在一个反应器中实现氧化物的还原和钢的合金化,因而具有简化流程、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改善环境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一系列优势。本文对MoO3和V2O5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钼钢和含钒钢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MoO3和V2O5直接合金化的热力学原理;抑制MoO3和V2O5高温挥发的方法;MoO3和V2O5自还原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在中频感应炉中采用MoO3和V2O5自还原压块对钢液进行了直接合金化实验,研究了适宜的自还原压块组成。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用MoO3和V2O5自还原压块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钼钢和含钒钢的工业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利用基础热力学数据推导出了以C、Si、Al和SiC等作为还原剂还原Mo和V各价氧化物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并绘制了相应的热力学状态图。热力学状态图分析表明,C、Si、Al和SiC等在低温下能与MoO3和V2O5发生固相还原反应;根据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了CaO-MgO-FeO-SiO2-Al2O3-MoO2、CaO-MgO-FeO-SiO2-Al2O3-V2O3六元渣系活度模型,计算了在实际LF精炼条件下渣中低价氧化钼(MoO2)和低价氧化钒(V2O3)的活度,并以此计算了利用钢液中[C]和[Si]还原渣中微量的低价态氧化钼和氧化钒的可能性。(2)MoO3熔点为795℃,熔化后会迅速挥发;V2O5熔点也较低,为670℃,高温下也较易挥发。通过TG-DTA实验研究了添加还原剂FeSi和添加碱性氧化物CaO(或MgO)对MoO3和V2O5挥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利用FeSi将MoO3(或V2O5)预还原成不易挥发的低价氧化物能抑制其高温挥发;另外,添加碱性氧化物CaO(或MgO)与MoO3低温下发生固相反应生成钼酸盐也能抑制其挥发。在升温到1400℃时,纯MoO3挥发率达94.27%,在硅热还原中MoO3挥发率降为25.7%,而在添加CaO(或MgO)后MoO3挥发率仅为4.5%左右;在升温到1500℃时,纯V2O5挥发率达3.39%,而在硅热还原中V2O5挥发率仅为0.41%。(3)在碳管炉中进行了工业MoO3和V2O5自还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到900℃时FeSi能将MoO3还原成MoO2;1300℃下产物中出现MoSi2和FeMo;在添加CaO(或MgO)条件下,硅热还原产物SiO2能与其结合生成CaSiO3、MgSiO3和Mg2SiO4等硅酸盐,从而促进还原反应向右进行,同时能有效抑制MoO3挥发,此时工业MoO3挥发率可降低至2%以下;压块中添加CaF2有利于渣快速熔化,从而促进被还原出来的金属与熔渣分离。在升温到600℃时,FeSi就能将V2O5还原成VO2;随着温度的提高,V2O5逐渐被还原生成低价钒氧化物;在升温到1500℃时,产物检测到少量FeV;而在添加了MgO和CaF2时,1500℃时产物渣相呈熔融状态,产物检测出大量的FeSiV2和FeV存在,表明添加MgO能促进硅热还原反应,添加CaF2能促进渣熔化,实现金属相与熔渣分离,这将有利于直接合金化时金属快速溶入钢液。(4)将MoO3和V2O5配加还原剂FeSi以及添加剂MgO、CaF2,压成自还原压块后在实验室中频感应炉内进行MoO3和V2O5直接合金化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钼和氧化钒自还原压块加入到钢液后,在36min之内压块就能熔化,氧化钼和氧化钒被还原成金属并溶入到钢液中。在自还原压块中保持合理的还原剂配比和添加剂配比,Mo的收得率可达到95%以上,V收得率可达94%以上。(5)在60t转炉-LF精炼流程下进行了MoO3和V2O5自还原压块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钼钢和含钒钢的工业试验。MoO3和V2O5自还原压块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到钢包中,由于硅热还原是放热反应,且压块中添加了萤石,自还原压块能迅速熔化,且渣熔化良好。当钢包运输到LF进站工位后取样分析钢液中Mo和V的含量,然后以此计算MoO3和V2O5自还原压块直接合金化时的收得率,Mo的平均收得率达97.69%,V的平均收得率达95.77%。最后对直接合金化冶炼的钢产品进行夹杂物和探伤检测,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均合格。(6)通过分别计算利用MoO3(或V2O5)自还原压块和利用钼(或钒)铁进行合金化的成本,建立直接合金化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经济效益计算可视化系统,根据当前市场原料价格,可以预测出使钢液每增加钼(或钒)0.1%时,采用直接合金化工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王龙[6](2013)在《论近现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文中认为英国是历史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钢铁工业在英国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末是英国钢铁工业发展兴盛的历史时期,也是英国钢铁生产技术实现飞跃的时期。正是在生产技术的推动下,钢铁工业成为英国工业的支柱产业,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入手,论述近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凸显技术进步对英国钢铁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技术变革是论述的重点。通过对这段时期英国钢铁生产技术发展脉络的梳理,使我们对近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有更为明晰的认识,进而从侧面反映出近代英国崛起与钢铁工业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近代英国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十八世纪以前,英国制铁技术逐步发展为间接法。随着能源危机的产生,英国钢铁工业逐步由木炭向煤过渡,十八世纪英国制铁技术的变革加速完成了这一过程。十九、二十世纪英国制铁技术的稳步发展使英国生铁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原料和燃料的消耗大幅下降。第二章通过对近代不同时期英国炼钢技术的发展历程的论述,全面展示了英国炼钢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钢作为比铁更为优质的物质原料,其生产难度远高于铁。限于炼钢技术的缓慢发展,钢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英国炼钢技术的突破,钢得以大规模生产。到二十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炼钢技术也出现一些新趋势。第三章通过对工业革命、战争、产区分布和企业的组织管理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与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辩证关系,从而直接说明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对英国的发展和崛起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总结近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最后在结语中总结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论述英国钢铁生产技术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符营营[7](2013)在《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炉渣碱度优化及预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采用氩氧精炼(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法冶炼中低碳铬铁的过程中,炉渣碱度是影响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炉渣碱度可以快速有效的去除钢液中硫、磷等杂质,同时也可以减少炉衬侵蚀程度,降低耐火材料的消耗。然而,由于冶炼铁合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多相高温状态下进行的非线性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获得炉渣碱度准确连续的检测信息,即使有一些间接的检测方法,其精度也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给炉渣碱度的测量和控制带来很大困难。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以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过程中炉渣碱度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分析冶炼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炉渣碱度在线预报模型的建立及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为氩氧精炼铁合金节能工艺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保障,最终实现铁合金企业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的全局优化。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生产原理和工艺制度的分析,依据中钢吉铁公司生产数据,研究炉渣碱度与脱磷效率、脱硫效率和炉衬耐火材料消耗之间的关系,分析适宜的炉渣碱度范围;2.研究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生产工艺,选取影响炉渣碱度的主要因素为炉渣碱度预报的输入,运用核主元分析(KPCA)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建立炉渣碱度预报数学模型;在炉渣碱度预报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炉渣碱度优化模型。3.基于炉渣碱度预报及优化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利用力控组态软件建立炉渣碱度预报及优化系统,实现对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过程中炉渣碱度的预报及优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王明广[8](2012)在《不锈钢冶炼用镁钙质耐火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汽车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不锈钢的需求量和其品质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因此,作为冶炼不锈钢的炉外精炼钢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冶炼工艺变得越来越苛刻,相应地,对其内衬用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生产要求,本文对传统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特别是改善抗侵蚀性能和热震稳定性能进行研究。AOD炉用镁钙砖的蚀损主要是硅酸盐液相的溶解和渗透作用,而VOD钢包用镁钙砖在使用过程中同时承受诸多化学介质和机械作用力的侵蚀作用,导致砖体开裂、变形,直至砖体脱落。镁钙系耐火材料是一种炼钢用高级耐火材料,它具有耐高温、抗侵蚀、热力学稳定性好的优良性能及净化钢水的功能,而由于镁钙系耐火材料易水化的特性,成为镁钙系耐火材料推广的一个重要问题。结果表明CaO含量在15.0—25.0%范围内时试样的抗水化性能较好。本文对比了传统镁钙砂和优质镁钙砂的的成产工艺,以重油为燃料探讨了烧结温度、消化工艺对优质镁钙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烧结温度大于1830℃时,才能制备致密度高、MgO与CaO分散均匀、晶粒发育完善、抗水化性能优越的镁钙砂。通过原料细磨、干压成型、以重油为燃料、在1910℃,8小时的烧结条件下,合成了优质镁钙砂(20wt%CaO);并研究了镁钙砂的含量及其加入方式对包壁用MgO-CaO-C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优质镁钙砂含量的增加,包壁用MgO-CaO-C砖的热震稳定性能增强,抗渣侵蚀性能先降低再增强,但变化的幅度小,考虑到包壁对热震性能要求更高,优质镁钙砂以加入70wt%最佳。将新研制的MgO-CaO-C砖与传统MgO-CaO-C砖在钢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MgO-CaO-C砖的热震稳定性能、抗渣性能远远优于传统MgO-CaO-C砖,前者的使用寿命较后者提高了27.4%。
邢曼华[9](2011)在《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钢铁界在转炉终点控制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且有效的工作,国外的终点控制也由静态控制发展到动态控制。受条件限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中小型转炉仍旧采取人工经验控制冶炼出钢。因为中小型转炉在安装副枪时无论是从资金上还是从设备上都具有很大难度,而且转炉静态控制模型是动态控制模型的基础,其控制精度影响动态控制的终点命中率。所以对提高转炉静态控制模型的终点命中率的研究,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炼钢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物料平衡、热平衡及经验总结参数建立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的理论模型。同时通过采集转炉炼钢过程产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的应用软件,后台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该软件可实现以下任务:(1)理论模型:输入转炉冶炼所需的相关数据,软件可快速计算相关公式得出冶炼所需的供氧量、石灰量、废钢量、冷却剂量等参数。该软件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将其作为课件引入到相关课程的课题设计中。(2)专家系统:对冶炼专家的问题求解能力进行建模编制的转炉冶炼专家系统,可通过输入铁水温度、铁水成分、铁水量以及相关入炉原料的成分,得出冶炼所需的供氧压力、氧气流量、供氧时间、枪位控制、石灰不同批次的加入量及加入时间、矿石用量、废钢量等参数,该系统依据的是“再现性”原理。(3)数据查询及更新系统:通过采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建立的数据库,用户可分别依据钢种或日期进行提取,当数据库的内容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时,还可通过该软件手动添加或者更新记录,实现了有效的数据管理,方便实用。通过对转炉冶炼专家系统的可行性验证,发现该系统在预测石灰用量、冷却剂用量、供氧时间及枪位控制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系统解决了由于转炉副枪系统一次性投入大,维修费高,体积庞大而导致大部分中小型钢厂转炉没有或不能安装副枪的难题,在提高吹炼终点碳、温命中率,降低消耗,提高钢的质量,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转炉静态控制模型是动态控制模型的基础,因此该模型的研究可以为动态控制模型服务。
蒋佐斌[10](2009)在《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铁矿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铁矿资源约束问题和生产、消费铁矿制成品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2003年以来铁矿资源价格高位振荡和“环境事件”时有爆发,国内对如何实现铁矿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关注日益强烈。铁矿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矿产资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战略的意义。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正处于从理念创导、局部试验、典型示范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转折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有相当部分的地方政府和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实现机制的原理缺乏系统认识,政府在制定有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时,没有遵循经济规律;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只是为了完成“行政指令”,导致“循环不经济”。要改变上述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不足,从经济系统和铁矿资源利用系统来看,应该立足于我国铁矿资源的条件及其利用的经济环境,研究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来源、实现机制以及实现的原理,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的实现。本论文的焦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主要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市场机制、规制机制、技术机制等方面研究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通过对我国铁矿资源禀赋特征、供求状况和利用模式的分析,认为我国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规制机制是必要的。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对博弈双方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对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论文有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归纳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二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阐述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绿色制造理论、循环经济的理论、协同论、博弈论。总结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国铁矿资源禀赋条件较差,铁矿资源供不应求,铁矿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客观上要求中国铁矿资源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技术层面上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完备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第三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系统及市场机制研究首先,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动力系统的概念。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由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其次,简述了市场机制的内涵、特征、作用,分析了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实现过程。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方法,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均衡产量和利润的影响,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第四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与规制机制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失灵的特点,认为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依赖政府的规制。政府对循环经济的规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据内容构成不同的向量,形成政策矩阵,包括:税收政策向量、金融政策向量、财政政策向量和产业政策向量。对于某一个企业,其享受到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组合是确定的,可以根据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优的政策向量。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的设计属于机制设计的范畴,涉及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及激励相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的设计中,应遵循两个原则:信息最有效利用、激励相容。政策矩阵是政府及权力部门设计的,政策分为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在强制性政策下,铁矿资源企业的市场均衡产量会减少。在实行价格补贴的激励政策下,当单位铁矿资源循环经济补贴额不足以补偿因执行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标准而造成单位投资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市场均衡产量小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当补贴额足以补偿因实施循环经济造成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时的市场均衡产量大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第五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与技术机制概述了铁矿资源循环利用流程,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涉及的地质勘查关键技术链、采矿工程关键技术链、选矿工艺关键技术链、冶金工艺关键技术链、回收利用关键技术链,透过铁矿资源产业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链的存在。在铁矿资源技术系统中,非稳定模支配稳定模,非稳定模称为技术系统的序参量,决定技术系统的运作过程和演化状态。技术协同的关键是要找到系统本质特征的序参量,也就是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应用AHP方法,以冶金工艺中的炼铁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链中的序参量决定过程。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而企业技术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创新的需求,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需要对企业技术链上的创新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章应用DEA技术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链中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分析,确定最有效的创新项目组。本章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法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认为:1.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降低边际成本曲线,进而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成本,是推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实施策略。2.激励性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选择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及其较高发展水平。3.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相比,激励性政策更能够激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投资成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第六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博弈分析本章建立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之上,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对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第七章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首先介绍了武汉钢铁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背景、公司拟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分析了武汉钢铁公司自有矿山、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再次,总结了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最后,对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展开评述,认为: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社会公众的需要和政府的各种规制。市场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制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约束作用,技术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推动作用,武钢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有力的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武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实现机制的各个部分协调运行,在循环经济的实现中,通过节能减排,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激励相容。第八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概念,认为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在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推进阶段,这种市场需求是社会大众依靠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因此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2.提出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中的激励相容原理。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有规制机制。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3.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以博弈论的均衡分析为工具,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为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可能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铁矿资源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规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太钢转炉炼出不锈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钢转炉炼出不锈钢(论文提纲范文)
(2)戈壁钢城再创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子 |
二、在改革开放中扬帆起航 |
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砥砺前行 |
四、在结构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五、坚持抓好党建,以党建促生产经营水平提升 |
一是坚持大力传承和弘扬“铁山精神”。 |
二是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四同步、四统一”。 |
三是坚持每年一个主题教育活动。 |
四是坚持典型引路先锋引领不放松。 |
(3)世界钢铁产销格局演变及对我国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钢铁产业布局研究 |
1.2.2 钢铁贸易竞争力对比研究 |
1.2.3 钢铁贸易情况和相关政策的研究 |
1.2.4 钢铁产业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研究 |
1.3 数据来源、方法选取、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3.1 数据来源 |
1.3.2 方法选取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区位理论 |
2.2 生命周期理论 |
2.3 要素禀赋理论 |
2.4 新要素禀赋论 |
3 世界钢铁生产格局的地域变迁 |
3.1 20世纪以来世界钢铁总量的变化 |
3.2 世界钢铁生产格局的地域变迁 |
3.2.1 1913年世界钢铁生产格局 |
3.2.2 1950年世界钢铁生产格局 |
3.2.3 20世纪90年代钢铁生产格局 |
3.2.4 2017年钢铁生产格局 |
3.2.5 钢铁工业生产格局演变的基本特点 |
3.3 世界钢铁生产格局变迁的动因分析 |
4 世界钢铁消费格局的地域变迁 |
4.1 世界钢铁消费总量的变化 |
4.2 世界钢铁消费格局的地域变迁 |
4.2.1 1965年世界钢铁消费格局 |
4.2.2 1990年世界钢铁消费格局 |
4.2.3 2016年世界钢铁消费格局 |
4.2.4 钢铁工业消费格局演变的基本特点 |
5 世界钢铁贸易格局的地域变迁 |
5.1 世界钢铁进口贸易格局的地域变迁及未来走势 |
5.1.1 世界钢铁进口总量的时间变化 |
5.1.2 主要钢铁进口国的地域变迁 |
5.2 世界钢铁出口贸易格局的地域变迁及未来走势 |
5.2.1 世界钢铁出口贸易的时间变化 |
5.2.2 主要钢铁出口国的地域变迁 |
5.2.3 钢铁出口品种变化 |
5.3 世界钢铁工业贸易变化的发展特点 |
5.4 未来可能发展趋势 |
6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态势 |
6.1 我国钢铁工业格局现状 |
6.1.1 我国钢铁生产、贸易格局的地域变迁 |
6.1.2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主要钢铁工业基地 |
6.2 我国钢铁工业贸易竞争力现状 |
6.2.1 钢铁出口市场集中度分析 |
6.2.2 产品单价 |
6.2.3 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4 企业集中度 |
6.2.5 国际市场占有率 |
6.3 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
6.4 对我国的建议 |
6.4.1 政府层面 |
6.4.2 企业层面 |
6.4.3 钢铁工人层面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嬗变——19491965年冶金工业与社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5)氧化钼、氧化钒自还原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钼含钒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炼钢传统合金化工艺 |
1.2 氧化物矿直接合金化新工艺及其发展 |
1.2.1 锰的直接合金化 |
1.2.2 铬的直接合金化 |
1.2.3 铌的直接合金化 |
1.2.4 钨的直接合金化 |
1.3 氧化钼和氧化钒直接合金化的研究现状 |
1.3.1 氧化钼直接合金化 |
1.3.2 氧化钒直接合金化 |
1.3.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氧化钼和氧化钒直接合金化热力学 |
2.1 氧化钼还原热力学分析 |
2.1.1 钼氧化物还原热力学数据 |
2.1.2 钼氧化物还原热力学状态图 |
2.2 氧化钒还原热力学分析 |
2.2.1 钒氧化物还原热力学数据 |
2.2.2 钒氧化物还原热力学状态图 |
2.3 直接合金化还原剂的选择 |
2.4 精炼条件下渣中钼、钒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分析 |
2.4.1 精炼条件下渣中钼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分析 |
2.4.2 精炼条件下渣中钒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抑制 MoO_3和 V_2O_5高温挥发性研究 |
3.1 抑制 MoO_3高温挥发性研究 |
3.1.1 抑制 MoO_3高温挥发性理论分析 |
3.1.2 抑制 MoO_3高温挥发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抑制 V_2O_5高温挥发性研究 |
3.2.1 抑制 V_2O_5高温挥发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钼和氧化钒自还原基础实验研究 |
4.1 氧化钼自还原实验研究 |
4.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氧化钒自还原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感应炉内氧化钼和氧化钒直接合金化试验 |
5.1 实验主要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氧化钼自还原压块直接合金化 |
5.3.2 氧化钒自还原压块直接合金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直接合金化工艺渣量和热平衡计算 |
6.1 氧化钼直接合金化工艺渣量和热平衡计算 |
6.1.1 渣量计算 |
6.1.2 热平衡计算 |
6.2 氧化钒直接合金化工艺渣量和热平衡计算 |
6.2.1 渣量计算 |
6.2.2 热平衡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氧化钼自还原压块直接合金化工业试验 |
7.1 氧化钼自还原压块制备 |
7.2 工业试验方案 |
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3.1 钢液成分和渣样成分分析 |
7.3.2 合金元素 Mo 的收得率 |
7.3.3 合金化过程对钢水温度影响 |
7.3.4 成品夹杂物检测及探伤 |
7.3.5 改进试验及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氧化钒自还原压块直接合金化工业试验 |
8.1 氧化钒自还原压块制备 |
8.2 工业试验方案 |
8.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8.3.1 钢液增硅量分析 |
8.3.2 过程渣样成分分析 |
8.3.3 合金元素 V 的收得率 |
8.3.4 成品夹杂物检测及探伤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直接合金化工艺经济效益计算 |
9.1 计算原理 |
9.1.1 钼合金化成本计算原理 |
9.1.2 钒合金化成本计算原理 |
9.2 实例应用 |
9.2.1 程序界面 |
9.2.2 经济效益计算 |
9.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6)论近现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英国制铁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英国早期制铁技术的发展 |
一、 16世纪前英国制铁技术的发展 |
二、 16至17世纪英国制铁技术的进步 |
第二节 18世纪英国制铁技术的变革 |
一、 煤和焦炭冶炼的应用 |
二、 蒸汽机的推动作用 |
三、 精炼工艺的进步 |
第三节 19至20世纪制铁技术的进步 |
一、 高炉的演变 |
二、 鼓风技术的变革 |
三、 直接还原法的探究 |
四、 搅炼法的改进 |
五、 20世纪英国制铁技术的发展 |
第二章 近代英国炼钢技术的变革 |
第一节 17至19世纪初英国炼钢技术的发展 |
一、 渗碳炼钢法的发展 |
二、 坩埚炼钢法的出现与改进 |
第二节 19世纪中后期炼钢技术的突破 |
一、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的发展 |
二、 西门子-马丁平炉炼钢法的沿革 |
三、 碱性炼钢法的发展与完善 |
四、 合金钢的出现 |
第三节 20世纪英国炼钢技术的进步 |
一、 碱性平炉法的发展 |
二、 电炉炼钢法和氧气炼钢法的应用 |
第三章 近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影响与特点 |
第一节 近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影响 |
一、 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 |
二、 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战争 |
三、 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布局 |
四、 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组织管理 |
第二节 近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炉渣碱度优化及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AOD炉生产过程炉渣碱度分析研究 |
2.1 AOD法概述 |
2.2 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生产机理 |
2.3 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生产工艺流程 |
2.4 炉渣的形成与作用 |
2.4.1 炉渣的形成 |
2.4.2 炉渣的作用 |
2.5 适宜炉渣碱度范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炉渣碱度预报模型研究 |
3.1 影响炉渣碱度的因素 |
3.2 核主元分析 |
3.2.1 核主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3.2.2 核主元分析的实现 |
3.2.3 核主元回归分析 |
3.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3.3.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
3.3.2 LSSVM建立炉渣碱度预报模型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炉渣碱度优化模型的建立 |
4.1 炉渣碱度优化原理 |
4.2 遗传算法概述 |
4.2.1 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 |
4.2.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4.2.3 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 |
4.3 炉渣碱度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1 炉渣碱度优化模型的优化变量 |
4.3.2 炉渣碱度遗传算法的个体表示 |
4.3.3 炉渣碱度遗传算法的种群生成 |
4.3.4 炉渣碱度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 |
4.4 炉渣碱度优化模型计算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炉渣碱度预报及优化模型仿真分析 |
5.1 MATLAB概述 |
5.2 LS-SVMlab工具箱 |
5.3 遗传算法工具箱 |
5.4 KPCA-LSSVM炉渣碱度预报模型的仿真 |
5.5 炉渣碱度优化模型的仿真及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5.6.1 炉渣碱度预报模型仿真结果 |
5.6.2 炉渣碱度优化模型仿真结果 |
第六章 炉渣碱度预报与优化系统设计 |
6.1 炉渣碱度预报与优化系统 |
6.2 炉渣碱度系统软件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不锈钢冶炼用镁钙质耐火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不锈钢冶炼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 不锈钢冶炼的工艺简介 |
1.3 VOD 炉冶炼不锈钢工艺 |
1.3.1 VOD 法的设备 |
1.3.2 VOD 法主要特点 |
1.3.3 VOD 冶炼不锈钢的工艺路线 |
1.3.4 VOD 工艺效果及存在问题 |
1.4 AOD 法冶炼不锈钢工艺 |
1.4.1 AOD 炉的设备 |
1.4.2 AOD 法的特点 |
1.4.3 AOD 冶炼不锈钢工艺 |
1.5 分析和对比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2. 不锈钢生产的耐火材料选择与应用 |
2.1 耐火材料的简介 |
2.2 AOD 炉用耐火材料 |
2.2.1 AOD 炉工作条件与冶炼特点 |
2.2.2 AOD 炉耐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
2.2.3 AOD 炉衬用镁钙系耐火材料 |
2.2.4 AOD 炉衬MgO—CaO 砖的侵蚀机理 |
2.2.5 提高AOD 炉寿命的措施 |
2.3 VOD 钢包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
2.3.1 VOD 炉衬工作条件 |
2.3.2 VOD 炉衬用耐火材料 |
2.3.3 VOD 钢包内衬耐火材料的选择 |
2.3.4 使用MgO-CaO 系耐火材料的VOD 炉 |
2.3.5 VOD 炉镁钙砖的侵蚀机理 |
2.4 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研究 |
2.4.1 MgO-CaO 系相关的耐火材料 |
2.4.2 MgO-CaO 系耐火材料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
2.4.3 镁钙系耐火材料的水化问题及其机理 |
2.4.4 CaO 含量对镁钙系耐火材料抗水化性能的影响 |
2.5 生产制备方式对MgO-CaO 质耐火原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
3. 镁钙砂的生产工艺与改进 |
3.1 镁钙砂的合成工艺 |
3.1.1 烧结镁钙砂的合成 |
3.1.2 电熔镁钙砂的合成 |
3.2 镁钙砂抗水化措施技术的改进 |
3.3 优质镁钙砂生产工艺 |
3.3.1 优质镁钙砂的制备 |
3.3.2 优质镁钙砂的性能分析 |
3.4 优质镁钙砂与传统镁钙砂的对比 |
3.4.1 理化性能对比 |
3.4.2 生产工艺对比 |
3.5 优质镁钙砂的生产工艺 |
3.6 优质镁钙砂对MgO-CaO-C 砖性能的影响 |
3.6.1 对常规性能的影响 |
3.6.2 对热震稳定性能的影响 |
3.6.3 对抗渣性能的影响 |
3.7 小结 |
4 新型MgO-CaO-C 砖在炉外精炼钢包上的使用效果 |
4.1 引言 |
4.2 MgO-CaO-C 砖的性能对比 |
4.3 MgO-CaO-C 砖在炉外精炼钢包上的使用 |
4.3.1 使用条件 |
4.3.2 配砖方案 |
4.3.3 使用状况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转炉炼钢工艺概述 |
1.1.1 转炉炼钢概述 |
1.1.2 转炉炼钢中物理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
1.2 转炉炼钢控制技术 |
1.2.1 人工经验控制 |
1.2.2 静态控制 |
1.2.3 动态控制 |
1.3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意义 |
1.3.1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转炉终点控制理论模型 |
2.1 转炉终点控制理论模型概述 |
2.1.1 转炉冶炼物料平衡热平衡概述 |
2.1.2 转炉冶炼过程中金属的脱碳和加热的优化 |
2.2 原始数据的确定 |
2.3 造渣制度的确定 |
2.3.1 总渣量的估算 |
2.3.2 脱硫量的确定 |
2.3.3 脱磷量的确定 |
2.3.4 冷却剂用量的确定 |
2.3.5 石灰用量的确定 |
2.3.6 准确渣量的确定 |
2.4 炉气量和炉气成分的确定 |
2.5 钢液量的近似确定 |
2.6 钢液中残余杂质含量及冶炼去除量 |
2.7 供氧制度的确定 |
2.8 热平衡的确定 |
3 转炉冶炼专家系统 |
3.1 专家系统简介 |
3.2 转炉冶炼专家系统简介 |
3.3 数据库的建立 |
4 模型的实现 |
4.1 系统开发工具 |
4.2 系统控制界面组成结构图 |
4.3 程序功能及流程图 |
4.3.1 理论模型 |
4.3.2 转炉冶炼专家系统 |
4.3.3 记录查询及更新系统 |
4.4 主要功能界面的设计 |
4.4.1 软件登录界面 |
4.4.2 系统控制主界面 |
4.4.3 专家系统界面 |
4.4.4 理论模型界面 |
4.4.5 数据查询及更新界面 |
5 模型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
5.1 造渣制度 |
5.1.1 石灰用量的分析 |
5.1.2 高镁灰用量的分析 |
5.2 温度制度 |
5.3 供氧制度 |
5.3.1 枪位操作分析 |
5.3.2 供氧时间分析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
2.1 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清洁生产理论 |
2.1.4 绿色制造理论 |
2.1.5 生态工业理论 |
2.1.6 协同论 |
2.1.7 博弈论 |
2.2 循环经济在国外的实践 |
2.2.1 循环经济在德国的实践 |
2.2.2 循环经济在丹麦的实践 |
2.2.3 循环经济在美国的实践 |
2.2.4 循环经济在日本的实践 |
2.3 中国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现状 |
2.3.1 中国铁矿资源享赋条件 |
2.3.2 中国铁矿资源供求状况 |
2.3.3 中国铁矿资源利用模式 |
2.3.4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演进历程 |
2.3.5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利用制度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系统及市场机制研究 |
3.1 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 |
3.2 市场机制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 |
3.2.1 市场机制内涵与特征 |
3.2.2 市场机制在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
3.2.3 市场机制在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的实现 |
3.3 市场机制下铁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水平分析 |
3.3.1 基于边际分析的铁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水平选择 |
3.3.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发展规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与规制机制 |
4.1 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 |
4.1.1 政府规制的的必然性 |
4.1.2 政策矩阵 |
4.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的设计与优化 |
4.2.1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 |
4.2.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的设计 |
4.3 政府调控下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 |
4.3.1 强制政策下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4.3.2 激励政策下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与技术机制 |
5.1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流程 |
5.1.1 铁矿资源产业链 |
5.1.2 循环经济在铁矿资源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实现 |
5.2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关键技术链 |
5.2.1 铁矿资源循环中地质勘查的关键技术 |
5.2.2 铁矿资源循环中采矿工程关键技术链 |
5.2.3 铁矿资源循环中选矿工程关键技术链 |
5.2.4 铁矿资源循环中冶金工艺关键技术链 |
5.2.5 铁矿资源循环中的回收利用技术链 |
5.3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技术协同机制 |
5.3.1 铁矿资源循环中技术协同 |
5.3.2 基于AHP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序参量的确定 |
5.4 基于铁矿资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机制 |
5.4.1 铁矿资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
5.4.2 基于DEA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 |
5.5 基于技术进步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5.5.1 技术进步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 |
5.5.2 激励性政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博弈分析 |
6.1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中博弈策略的选择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6.1.3 内外部博弈均衡分析 |
6.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策略博弈模型仿真案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 |
7.1 武汉钢铁公司概况 |
7.2 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背景、意义和目标 |
7.3 武钢自有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 |
7.3.1 武钢自有矿山概况 |
7.3.2 武钢自有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分析 |
7.4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 |
7.4.1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 |
7.4.2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机制 |
7.4.3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机制 |
7.5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实现机制评述 |
7.5.1 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 |
7.5.2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效果 |
7.5.3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评述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太钢转炉炼出不锈钢(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和国硬汉:钢的城市铁身躯[J]. 徐凤. 当代工人(C版), 2019(05)
- [2]戈壁钢城再创辉煌[J]. JISCO;. 中国钢铁业, 2018(11)
- [3]世界钢铁产销格局演变及对我国的建议[D]. 吴樱.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4]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嬗变——19491965年冶金工业与社会的思考[J]. 魏寿昆,姜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5]氧化钼、氧化钒自还原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钼含钒钢研究[D]. 宋生强. 武汉科技大学, 2014(04)
- [6]论近现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D]. 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6)
- [7]AOD炉冶炼中低碳铬铁炉渣碱度优化及预报技术研究[D]. 符营营. 长春工业大学, 2013(S2)
- [8]不锈钢冶炼用镁钙质耐火材料研究[D]. 王明广. 辽宁科技大学, 2012(06)
- [9]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系统的研究[D]. 邢曼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8)
- [10]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D]. 蒋佐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