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的开发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陈瑛,李亮,吉文岳,吴纯启,董延生[1](2022)在《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依赖性评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开发前景,近年来针对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三重靶点再摄取抑制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研发得到快速发展,但其可能伴随的副作用─滥用与成瘾,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药物依赖性评价指导原则均要求对此类药物进行非临床依赖性评价,旨在对药物的依赖性潜力进行有效评估,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讨论了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及其依赖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前景展望。建议借鉴FDA及EMA经验,加强我国对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非临床依赖性评价平台的投入及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
杨邦坤[2](2017)在《卒中后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及R-氯胺酮保护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PSD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形式BDNF的作用目的:探讨不同形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s,BDNF),包括 BDNF 前体(precursor of BDNF,proBDNF)、成熟型 BDNF(mature BDNF)和前体肽型BDNF(BDNF pro-peptide),在大鼠复合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ulusion,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结合慢性抑郁模型即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性应激法(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大鼠复合 PSD 模型。分 4 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卒中组、抑郁组、模型组。建模后一周,选取与抑郁密切相关的脑组织部位,包括前额叶皮(prefrontal cortex,PFC)、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和海马CA3,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olt)技术,检测三种不同形式BDN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 PFC,海马 DG 和 CA3 区,PSD 组的 proBDNF 和 BDNF pro-peptide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PSD组的matureBDN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在NAc区,PSD组的proBDNF和BDNF pro-peptide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PSD组的matureBDN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结论:在大鼠PS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脑PFC、NAc、海马DG和CA3区与PSD密切相关。proBDNF、BDNF pro-peptide和mature BDNF在上述脑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proBDNF和BDNF pro-peptide在上述脑区与mature BDNF具有相反的作用。第二部分 在大鼠PSD模型中R-氯胺酮的保护作用研究目的:探讨药物R-氯胺酮在大鼠PSD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并比较氟西汀、R-氯胺酮和S-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方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分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S-氯胺酮组、R-氯胺酮组。氟西汀组腹腔注射氟西汀10 mg/kg、S-氯胺酮组注射S-氯胺酮10mg/kg、R-氯胺酮组腹腔注射R-氯胺酮10mg/kg。药物注射后2h进行运动实验(locomotion test,LMT),48h进行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FST),第 2 天和第 4 天进行 1%糖水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第6天取实验大鼠的脑组织,部位分别为PFC、NAc、海马DG和CA3。对收集样品进行Western blot,检测BDNF、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er1,GluA1)、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 B(phosphorylated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p-TrkB)和突触后致密蛋白 95(postsynaptic dense protein 95,PSD95)的表达变化情况。再次建立大鼠PSD模型,分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S-氯胺酮组、R-氯胺酮组。S-氯胺酮组注射S-氯胺酮10 mg/kg、R-氯胺酮组腹腔注射R-氯胺酮10 mg/kg。选取前述与抑郁密切相关的脑组织部位,利用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各组大鼠脑微清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细胞数量变化。结果:LMT中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T中R-氯胺酮组、氟西汀组和S-氯胺酮组的大鼠不动时间较PSD组显着缩短(P<0.05),两次SPT中R-氯胺酮组糖水消耗较S-氯胺酮组显着增多(P<0.05),氟西汀组和S-氯胺酮组糖水消耗较PS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FC,海马DG和CA3,R-氯胺酮组的抑郁相关蛋白(BDNF、GluA1、p-TrkB和PSD95)较S-氯胺酮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氟西汀组和S-氯胺酮组的抑郁相关蛋白(BDNF、GluA1、p-TrkB和PSD95)较PSD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Ac,R-氯胺酮组、氟西汀组和S-氯胺酮组的抑郁相关蛋白(BDNF、GluA1、p-TrkB和PSD95)较PSD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FC和海马DG,S-氯胺酮组PV阳性细胞数量较R-氯胺酮组显着减少(P<0.05);在NAc和海马CA3,R-氯胺酮组、S-氯胺酮组和对照组PV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复合PSD模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中,氟西汀、S-氯胺酮和R-氯胺酮都具有抗抑郁治疗作用。和氟西汀和S-氯胺酮比较,R-氯胺酮具有疗效好、起效快、持续时间久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其持久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在PFC、海马DG和CA3区域上调BDNF-TrkB信号通路、促进谷氨酸类神经递质释放。对于PSD患者,R-氯胺酮可以作为有效的治疗药物。第三部分 R-氯胺酮对PS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药物R-氯胺酮在大鼠PSD模型中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并比较R-氯胺酮和S-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方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分4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S-氯胺酮组、R-氯胺酮组。S-氯胺酮组注射S-氯胺酮10 mg/kg、R-氯胺酮组腹腔注射R-氯胺酮10 mg/kg。建模后一周,选取与抑郁密切相关的脑组织部位,包括PFC、NAc、海马齿DG和CA3,利用高尔基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形态和树突棘密度的改变。再次建立大鼠PSD模型,分2组,每组10只,分别为S-氯胺酮组、R-氯胺酮组。S-氯胺酮组注射S-氯胺酮10mg/kg、R-氯胺酮组腹腔注射R-氯胺酮10 mg/kg。利用立体定向和脑微透析技术,选取与抑郁密切相关的脑组织部位PFC和海马,检测各组大鼠不同脑区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变化。结果:在PFC和海马DG区,与模型组比较,S-氯胺酮组和R-氯胺酮组树突棘密度显着增加(P<0.05);和S-氯胺酮组比较,R-氯胺酮组树突棘密度显着增加(P<0.05)。在NAc和海马CA3区,R-氯胺酮组和S-氯胺酮组比较树突棘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FC和海马区,腹腔注射S-氯胺酮和R-氯胺酮之前2h,之后15min、135min、165min和195min,和S-氯胺酮组比较,R-氯胺酮组谷氨酸释放量无显着差异(P>0.05)。药物注射后45min、75min和105min,和S-氯胺酮组比较,R-氯胺酮组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量显着增加(P<0.05)。结论:在大鼠复合PSD模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中,S-氯胺酮和R-氯胺酮都具有持续抗抑郁作用;较S-氯胺酮,R-氯胺酮具有疗效更强,持续时间更久的特点,其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在PFC,DG和海马CA3区域促进谷氨酸类神经递质释放和增强突触形成。
朱丹丹[3](2016)在《越鞠丸快速改善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现有的主流抗抑郁西药有起效缓慢的缺陷。如何快速有效地缓解抑郁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前期大量的动物试验中发现越鞠丸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临床也报道越鞠丸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但是在文献报道中未见越鞠丸是否具有快速抗抑郁的作用。本次试验目的是检验越鞠丸能否快速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并探索越鞠丸抗抑郁与血清BDNF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次试验将初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分别为越鞠丸试验组(越鞠一)、越鞠丸普通剂量组(越鞠二),对照组为中药安慰剂组,三组分别合用氟西汀,观察期为10天。患者连续服用7天后,停服中药及安慰剂,氟西汀继续服用。患者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1,3,5,7,10天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七个因子及各项症状进行逐项分析,同时在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1,7天检测血清BDNF的水平。符合试验纳入标准并完整完成32例,其中治疗组越鞠一13例,越鞠二10例,对照组9例。SDS评分结果显示,越鞠一评分下降,与越鞠二相比,在第5天有差异。越鞠一与服药前相比,在第三天也出现有显着下降,一直持续到第7天,在停药后的第三天,亦有差异。HAMD-24评分中,越鞠一在第5,7天与对照组比显着降低,且停服中药3天后差异仍然显着,而越鞠一与患者服药前比,服药第3到第10天都有差异(P<0.05),且服药后的第3天开始,HAMD中迟滞因子有显着改善(P<0.05)。在HAMD-24项症状中,越鞠一与对照组在精神性焦虑症状有差异(P<0.05),抑郁情绪越鞠一有下降趋势(P=0.08)。越鞠二与对照组比较,及其分别与服药前比均无显着差异,SDS评分结果与HAMD-24类似。三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BDNF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果发现越鞠丸具有快速治疗抑郁症作用,主要通过快速改善迟滞因子,特别是精神性焦虑症状以及情绪抑郁症状来实现的。
李艳忙[4](2015)在《甘松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抗抑郁活性初筛》文中研究指明甘松来源于败酱科(Valerianaceae)甘松属(Nardostachys DC.)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甘松用药历史悠久,常在中医及藏药中使用。甘松属包括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和大花甘松(Nardostachys grandiflora DC.),大花甘松主要分布在印度,在国内分布很少。因此国内市场主要流通的只有甘松和匙叶甘松两个品种,且甘松较为常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甘松和匙叶甘松合并入药,然而甘松和匙叶甘松化学成分的差别尚不清楚,药理作用也有差异,合并入药有可能影响两种甘松用药的准确性及导致匙叶甘松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甘松具有抗抑郁的活性,但并未明确其物质基础。因此本课题就甘松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薄层色谱法研究比较甘松和匙叶甘松的成分差异,用液相方法比较不同产地的甘松药材中甘松新酮的含量。通过系统分离甘松中的化学成分,鉴别其结构,并利用高浓度皮质酮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对分离得到的萜类成分检测其抗抑郁的活性,为明确甘松抗抑郁的活性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采用TLC对甘松及其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识,观察到甘松和匙叶甘松的化学成分略有不同,但均含有活性成分甘松新酮。甘松石油醚部位的斑点较丰富,成分相对较多。甘松的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2)采用HPLC对不同产地的甘松中指标性成分甘松新酮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对27个不同产地的甘松中甘松新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甘松新酮的含量在0.114%-1.844%,甘肃地区含量较高。甘松中的甘松新酮含量比匙叶甘松中含量高。(3)利用硅胶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LH-20分离纯化,从甘松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采用质谱和核磁技术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6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甘松新酮、甘松香酮A、甘松根酮、甘松二酮醇、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2个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熊果酸,2个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2个黄酮类化合物:蒙花苷、柚皮素,1个甾类化合物:p-谷甾醇。(4)利用高浓度皮质酮造成PC12细胞损伤的抑郁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四个萜类成分进行抗抑郁活性初筛。实验结果表明:甘松新酮、甘松根酮、甘松二酮醇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显示一定的抗抑郁活性,齐墩果酸效果不明显。本文比较分析了甘松和匙叶甘松化学成分的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甘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从甘松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并发现甘松新酮、甘松根酮和甘松二酮醇对高浓度皮质酮诱导的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为甘松的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为从天然药物中寻找、研发低毒、高效、新型的抗抑郁药提供新的思路。
刘丹[5](2014)在《涉及抑郁症的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和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应激致大鼠抑郁症与组蛋白乙酰化及单胺递质系统和神经营养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并探究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8周龄,180-200g)80只,经筛选后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CUS group)、文拉法辛给药对照组(VLX group),文拉法辛给药模型组(VLX+CUSgroup)。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建模同时,文拉法辛(23.4mg/kg/d)及等体积溶剂被分别灌胃给实验大鼠。采用开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爱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大鼠血清CORT含量;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清、皮层和海马中的MDA含量及SOD、CAT活力;以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学形态变化;以Real-time PCR测定大鼠下丘脑CRF,皮层及海马TH、TPH,海马BDNF、MAO-A、IDO、GSK-3β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CRF,皮层及海马TH、TPH,海马aH3(K9)、aH3(K14)、aH4(K12)、HDAC5的蛋白表达。【结果】1.第4周时,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水平及垂直得分显着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文拉法辛能明显增加CUS大鼠的开场实验得分,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且对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2、CA3区细胞体积缩小;齿状回细胞出现明显的核固缩、核碎裂现象;文拉法辛给药能减轻CUS导致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2.同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aH3(K9)、aH4(K12)表达明显降低,HDAC5表达明显升高;文拉法辛显着抑制CUS大鼠HDAC5过表达,显着增加aH3(K9)、aH4(K12)表达。文拉法辛对正常组大鼠无显着影响。3.同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的TH、TPH蛋白及mRNA表达普遍降低,海马BDNF mRNA表达显着下调,而海马IDO、MAO-A、GSK-3βmRNA表达显着升高;文拉法辛能明显增加CUS大鼠的TH、TPH及BDNF表达,降低MAO-A的表达。文拉法辛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结论】1.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应激使大鼠产生明显的焦虑、绝望等抑郁行为,并导致其海马神经细胞病理学形态改变。2.其机制可能与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导致HPA轴功能紊乱,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继而影响单胺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3.文拉法辛抗抑郁作用至少可能与其改善HPA轴功能,纠正氧化-抗氧化应激失衡,提升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继而促进单胺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薛天[6](2013)在《预知子提取物对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考察预知子提取物(FAE)对大鼠前额皮层、海马、纹状体中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索FAE可能的抗抑郁机制。建立检测马兜铃酸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检测FAE与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中,是否含有肾毒性残留成分马兜铃酸A,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FAE和常春藤皂苷元的用药安全性。方法1、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HPLC-ECD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NA、DA、5-HT的递质含量,以3,4-二羟基苄胺(DHBA)为内标。采用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kma Diamonsil-C18(5μm,4.6×250mm);流动相:A-B(90:10),A为磷酸二氢钠水溶液(含25.0mmol/L NaH2PO4,1.7mmol/L辛烷磺酸钠,0.7mmol/L三乙胺,0.025mmol/LEDTA-2Na,pH=3.0),B为乙腈;流速:1.0mL/min;柱温:32℃;检测电势:E1=-150V,E2=220V,进样量20μL。2、FAE对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1)急性给药实验:将体重范围在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0.5%羧甲基纤维素钠)组、草酸-S-西酞普兰(ESC)10mg/kg阳性对照组、FAE50mg/kg给药组和FAE25mg/kg给药组。各组动物均灌胃-次,灌胃体积为10mL/kg;大鼠单次给药后分别于1h、2h、3h、5h四个时间点取出脑组织,冰上操作分离不同脑区,收集样品待测。(2)亚急性给药实验:将体重范围在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同急性给药实验),除溶剂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各组动物每日灌胃1次,每次灌胃体积为10mL/kg,连续给药21d,并于末次给药2h后收集样品。(3)样品处理: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全脑,于冰上快速分离出前额皮层、海马、纹状体部位,置冻存管存于液氮。取冻存的脑组织,称重后置于玻璃匀浆器,按10mL/kg的比例加入预冷含内标DHBA的高氯酸工作液,于冰浴下快速匀浆2min。将研磨好的匀浆液移入棕色离心管,于4℃条件下14000×g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上清液再用0.22μm滤器过滤后上机检测。(4)数据处理:各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换算成湿组织浓度(ng/g),并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ONE-WAY ANOVA),结果用GraphPad Prism5作图。3、马兜铃酸A检测方法的建立:采用HPLC-DAD法,样品用Dikma Diamonsil-C18柱(5μm,4.6×250mm)进行分离;以乙腈-水-冰醋酸(80:20:0.04)作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为32℃,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10nm与250nm。结果1、测定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HPLC-ECD法:样品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检测,各色谱峰均有效分离。NA、DA、5-HT的定量下限依次为12.0ng/mL、9.8ng/mL、20.8ng/mL,分别在0.0240-0.2400,0.0196-0.1960,0.0226-0.22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NA:84.41%-102.77%,DA:87.52%~104.61%,5-HT:83.74%-101.66%,RSD均小于15%;日内精密度均在3.05%-5.81%范围内,日间精密度在4.98%~7.59%之间。2、急性给药处理后,大鼠脑组织各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结果:(1)在前额皮层与海马部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NA在急性给予25mg/klg和50mg/kg FAE3h后显着升高;5-HT在急性给予10mg/kg ESC2h后和给予50mg/kg FAE3h后有所升高;DA在给予各种处理后均末观察到明显的变化。(NA-溶剂对照组vs25mg/kg和50mg/kg FAE组,前额皮层:360.645±13.619ng/g vs436.582±5.785ng/g,450.396±12.506ng/g;海马:351.405±14.206ng/g vs394.362±±8.041ng/g,410.530±10.477ng/g。)(5-HT-溶剂对照组vs10mg/kg ESC组,前额皮层:934.494±25.054ng/g vs1034.001±29.773ng/g;海马:592.150±11.557ng/g vs645.036±12.545ng/g。溶剂对照组vs50mg/kg FAE组,前额皮层:939.202±27.075ng/g vs1024.500±39.169ng/g;海马:593.729±22.887ng/g vs645.012±±3.969ng/g。)(2)在纹状体部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DA在给予25mg/kg和50mg/kg FAE3h后升高,而NA和5-HT则在给予各种处理后均末观察到明显变化。(DA-溶剂对照组vs25mg/kg和50mg/kg FAE组,7316.341±463.518ng/gvs9057.434±604.403ng/g,9205.288±832.326ng/g。)3、亚急性给药处理后,大鼠脑组织各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结果:(1)在前额皮层与海马部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NA在连续给予25mg/kg和50mg/kg FAE21d后显着升高;5-HT在连续给予10mg/kg ESC、25mg/kg和50mg/kg FAE21d后显着升高;但DA在连续给予各种处理21d后末观察到明显变化。(NA-溶剂对照组vs25mg/kg和50mg/kg FAE组,前额皮层:302.295±±7.036ng/g vs351.930±3.271ng/g,382.463±7.208ng/g;海马:279.287±±4.142ng/g vs302.511±6.426ng/g,394.189±4.307ng/g。)(5-HT-溶剂对照组vs10mg/kg ESC组,25mg/kg和50mg/kg FAE组,前额皮层:826.005±±9.528ng/g vs1128.418±±17.316ng/g,1022.831±19.777ng/g,1012.098±±15.274ng/g;海马:549.010±2.723ng/g vs780.082±±4.558ng/g,703.941±3.976ng/g,758.575±±2.915ng/g。)(2)在纹状体部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DA在连续给予25mg/kg和50mg/kg FAE21d后显着升高。(DA-溶剂对照组vs25mg/kg和50mg/kg FAE组,7029.182±492.037ng/g vs9500.078±424.739ng/g,9706.304±366.826ng/g。)4、测定马兜铃酸A的HPLC-DAD法:马兜铃酸A和药用主成分常春藤皂苷元能有效分离;且在0.24~2.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检出限为40ng/mL;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马兜铃酸A的日内精密度为1.24%~5.28%,日间精密度在4.11%~7.28%之间,平均回收率85.96%~96.23%,RSD≤2.96%。采用该检测方法,对本实验中的常春藤皂苷元样品和FAE进行检测,结果均末检出马兜铃酸A。结论建立的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HPLC-ECD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等特点,经方法学考察,适用于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定量检测。FAE能显着提高前额皮层、海马、纹状体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NA、DA、5-HT的含量,提示FAE的抗抑郁作用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建立马兜铃酸A的HPLC-DAD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的特点,可用于马兜铃酸A的检测;所检测的样品中均末检测出马兜铃酸A,表明该实验所采用的FAE与常春藤皂苷元安全可靠。
刘晓军[7](2012)在《Bacopaside Ⅰ抗抑郁及抗老年痴呆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从植物假马齿苋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bacopaside I的抗抑郁、抗老年痴呆的药效,并分别探讨其改善抑郁及老年痴呆症的作用机制。方法:1.抑郁症模型模型组与药物处理组分别预防给予溶剂及bacopaside I6天,然后采用小鼠强迫游泳(FTS)、小鼠悬尾(TST)及小鼠自发活动三个经典抑郁动物筛选模型评价bacopaside I的抗抑郁药效,同时测定小鼠脑内单胺氧化酶(MAOs)及氧化应激(ROS)酶;利用药物诱发的抑郁动物模型—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模型及小鼠增强5-羟色胺酸(5-HTP)的作用模型,探讨bacopaside I治疗抑郁的作用机制。2.老年痴呆症的方法首先采用经典的学习记忆筛选平台-Morris水迷宫评价化合物bacopaside I是否具有改善由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作用。老年痴呆症主要分为两种(1)血管性痴呆(VD);采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拟临床血管性痴呆疾病(VD),化合物bacopaside I预防给药3天(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灌于同剂量的相同溶剂),手术造模后治疗3天,然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缺血体积比较,病理切片观察等,并测定脑内抗氧化应激(ROS)酶,能量代谢酶以及离子通道能量代谢酶,研究bacopaside I防治血管性痴呆(VD)的药效及作用机制。(2)阿尔茨海默症;采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6-8月龄),在小鼠6月龄时开始给药(空白组及模型组每天灌于同剂量的相同溶剂),连续不间断给药60天,运用Morris水迷宫评价bacopaside I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运用尼氏染色观察脑内神经元尼氏小体形态、运用硫磺素染色观察脑内Aβ老年斑沉积情况;同时测定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酶,β分泌酶的活性,脑内抗氧化应激酶活力,采用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技术手段探讨bacopaside I防治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机制,寻找作用通路或靶点。结果:1.治疗抑郁症的结果相比模型组,我们发现bacopaside I(50、15、5mgkg-1)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及小鼠悬尾抑郁不动时间,其中15mgkg-1剂量组减少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最为明显(P<0.01);且各剂量组均不影响小鼠的自主活动(P>0.05);在机制研究方面,我们发现bacopaside I (50、15、5mgkg-1)均能改善脑内抗氧化应激(ROS)酶如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H-Px的活性,且bacopaside I5mgkg-1改善SOD作用最强(P<0.01)、bacopaside I5mgkg-1改善CAT作用最强(P<0.01)、bacopaside I5mgkg-1改善GSH-Px作用最强(P<0.05)、在清除脂质反应产物丙二醛(MDA)方面bacopaside I15mgkg-1作用强度最为明显(P<0.01);在利血平诱导的体温降低抑郁模型,与模型组比较,bacopaside I(5、15mgkg-1)在注射利血平3h后能显着抑制体温降低及降低眼睑下垂评分的抑郁症状(P<0.01),bacopaside I(50mgkg-1)也能抑制体温降低及降低眼睑下垂评分的抑郁症状(P<0.05);在小鼠增强5-HTP模型中,阳性药氟西汀(Fluxetine)能明显增强小鼠的甩头行为(P<0.01),bacopaside I(50、15、5mgkg-1)各剂量组在增强小鼠甩头行为方面没有明显作用(P>0.05),采用生物方法或神经生物检测方法也未观察到bacopaside I明显抑制小鼠脑内单胺氧化酶(MAO)的作用。2.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结果通过Morris水迷宫筛选平台我们发现,化合物bacopaside I各剂量组(150、50、15、5mgkg-1)都具有改善由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作用,且bacopaside I(15mgkg-1)缩短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最为明显(P<0.01),改善作用最强。(1)bacopaside I在防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bacopaside I防治6天后,与模型组相比,bacopaside I (30,10mgkg-1)能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降低缺血体积和改善脑水肿程度,改善脑内海马及大脑皮层的病理状况,其中bacopaside I(10mgkg-1)作用强度最为明显。此外在作用机制方面,bacopaside I能提高脑内抗氧化应激酶活性;相比模型组,bacopaside I(10mgkg-1)显着地提高抗氧化应激酶活性如SOD (P<0.01), GSH-Px(P<0.01)与CAT (P<0.01)的活性,也观察到bacopaside I (30mgkg-1, i.g.)提高了GSH-Px (P<0.05)、CAT (P<0.05)及SOD的活性,但改善SOD活性方面没有显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bacopaside I(3,10,30mgkg1, i.g.)还剂量依赖性地减少了脑内脂质反应产物丙二醛(MDA)并在治疗3天后促进了脑内扩张血管因子NO的生成;在改善能量代谢方面;模型组大鼠中的ATP、ADP、TAN和EC的含量分别为假手术组中的39%、56%、69%和59%;采用bacopaside I(3,10,30mgkg1, i.g.)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TAN升高了8、21、2%,EC升高了60、66、36%,ATP水平也提高到假手术组的71、84、55%;我们还发现,bacopaside I(3,10,30mgkg1,i.g.)显着性的改善了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的Na+K+ATPase活性(30,68,100%)与Ca2+Mg2+ATPase的活性(36,47,4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 <0.01)。(2)bacopaside I在治疗APP/PS1双转基因模型阿尔茨海默小鼠中的作用阿尔茨海默小鼠连续治疗给药60天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平台我们发现,野生型正常小鼠(wild-type mouse)在6天训练期间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越来越短,APP/PS1模型组小鼠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也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不明显,bacopaside I(15,50mgkg1, i.g.)组的小鼠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明显减少,且bacopaside I(15mg kg1, i.g.)(P <0.01)剂量组减少程度最为明显,bacopaside I(50mgkg1, i.g.)(P <0.05)改善作用次之。第7天撤去平台,进行学习记忆获得障碍试验时,我们发现与模型组相比,bacopaside I(15,50mgkg1, i.g.)组小鼠穿越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与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都明显增加;随后我们对小鼠脑内神经元尼氏体及神经元老年斑块进行染色,发现模型组小鼠脑内尼氏体萎缩、损伤,而受试药物bacopaside I(15,50mgkg1,i.g.)组相比模型组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通过硫磺素染色发现受试药物bacopaside I(15,50mgkg1, i.g.)组脑内老年斑块沉积有所改善,但与模型组比较这种改善程度的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为阐明bacopaside I的作用机制,我们还发现bacopaside I(15,50mgkg1, i.g.)均能有效的改善小鼠脑内SOD(P <0.05, P<0.05)、CAT(P <0.01, P <0.01)、GSH-Px(P <0.01, P <0.05)等抗氧化应激酶活性,相比模型组亦能降低脑内脂质反应产物MDA(P <0.05, P <0.05);另外,通过测试发现排除了bacopaside I对乙酰胆碱酯酶及β分泌酶的作用(P﹥0.05);为进一步寻求bacopaside I的作用机制,我们采用了基于二维凝胶电泳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和基因芯片组学技术寻找bacopaside I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通路或靶点。结论:1.治疗抑郁症结论bacopaside I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样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涉及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提高脑内NE、DA的水平。2)改善脑内抗氧化应激酶活性。3)可能不涉及5-羟色胺能系统而发挥作用。4)可能不通过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发挥作用。2.治疗老年痴呆症结论(1) bacopaside 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提高脑内抗氧化应激酶活性。2)清除脑内脂质反应产物MDA及增加脑血管扩张因子NO的含量。3)改善损伤大鼠脑内的能量代谢及脑内能量代谢相关酶。(2). bacopaside I具有改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阿尔茨海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结论如下:1)改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小鼠脑内抗氧化应激酶活性。2)其作用机制没有通过抑制脑内乙酰胆碱酯酶及β分泌酶活性。3)其具体的作用通路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应丽亚[8](2012)在《玫瑰精油化学成分及其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玫瑰精油具有抑菌、抗氧化、抗敏感、保湿、促进细胞再生等功效;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方面都有较好的功效;在情绪方面具有镇压、减压、安眠、抗冲突、缓解紧张和抗抑郁等作用,在化妆品、食品工业、医药等行业拥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潜力。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湖州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工艺条件;对水蒸气蒸馏(共水蒸馏和水上蒸馏)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的玫瑰精油进行了GC-MS化学成分分析,并对比了上述三种方法得到的玫瑰精油成分的差异;分析了玫瑰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鼠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初步探索了玫瑰精油对药物利血平诱发的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旨在对玫瑰原料及玫瑰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蒸馏时间、料液比、蒸馏液中氯化钠浓度对湖州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优化实验,分析优化了玫瑰精油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以精油提取率为指标,得到的优化后工艺条件为整花与含有15%氯化钠的蒸馏液按1:5的比例投料,蒸馏5h,在此条件下玫瑰精油的提取率达0.0799%。2、通过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和两种水蒸气蒸馏(共水蒸馏和水上蒸馏)法提取的玫瑰精油的成分,分别分离鉴定出45、55和48种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占到总提取精油含量的96.34%、96.17%和96.22%,三种方法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含量最高的均为D-香茅醇。3、从顶空固相微萃取和两种水蒸气蒸馏(共水蒸馏和水上蒸馏)法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共鉴定出87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19种相同的化学成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顶空固相微萃取和两种水蒸气蒸馏(共水蒸馏和水上蒸馏)法提取的玫瑰精油的成分在种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均有较大的差异。顶空固相微萃取获得的玫瑰精油化学成分中以萜烯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分别达到精油总含量的29.20%、49.10%和7.64%;水蒸气蒸馏之共水蒸馏获得的玫瑰精油化学成分中以醇类、烷烃类和酯类为主,分别占到总精油含量的46.39%、25.81%和16.77%;水蒸气蒸馏之水上蒸馏获得的玫瑰精油化学成分中以醇类、烷烃类、酯类和萜烯类为主,分别达到精油总含量的47.93%、19.98%、13.74%和9.05%。4、抑菌试验中,通过滤纸片法测得玫瑰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17.21、16.14、17.43mm,为中度敏感,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通过试管梯度稀释法测得玫瑰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1.25μl/ml,验证了滤纸片法的结果;进一步实验测得玫瑰精油对上述3种供试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μl/ml,2.5μl/ml,1.25μl/ml。抑菌试验证明了玫瑰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不仅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还可以完全杀死细菌。可见玫瑰精油在预防和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方面有一定潜能。5、抗抑郁试验发现玫瑰精油通过滴鼻给药和香薰给药在拮抗利血平诱发的小鼠体温下降和小鼠眼睑下垂方面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拮抗小鼠体温下降无显着性差异;而拮抗造模4h后小鼠眼睑下垂有显着性作用,可能玫瑰精油发挥抗抑郁作用在长期疗效上有更好效果;自主活动实验发现玫瑰精油通过香薰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可能玫瑰精油香薰对中枢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此外,玫瑰精油滴鼻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对拮抗利血平诱发的小鼠眼睑下垂无显着性效果,但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对拮抗小鼠体温下降有显着性效果。通过上述利血平抑郁模型初步研究发现了玫瑰精油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但是仍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马洋洋[9](2011)在《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生活规律和疾病谱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由于其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极大伤害。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疾病负担,届时重度抑郁会成为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因此,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防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现代西医学的角度去归纳抑郁症的病因、病理机制、诊断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认为目前关于抑郁症的研究已经进入“生物-心理-社会”的网络式研究模式中,治疗上应注重社会及心理支持疗法。同时,这些观点与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有着完美的契合之处,本文又系统得整理历代古籍中有关该病的记载,总结各家之所长,并且收集现代名中医的经验及其研究进展,试图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建立中医抑郁症诊疗规范,完善证候的分类,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优势。
谷士军[10](2011)在《2,3-吲哚醌对小鼠抗抑郁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2,3-吲哚醌(IS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人体内的重要的天然产物,是近年在人体内发现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在抗帕金森病(PD)、抗衰老、降血脂、抗癫痫及神经保护等方面的活性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建立点燃模型观察2,3-吲哚醌的抗点燃作用,并运用经典抗抑郁药对照,研究其抗抑郁作用。方法:通过大鼠杏仁核点燃实验、小鼠戊四唑点燃实验观察ISA的抗点燃作用,并运用经典的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作为阳性对照药,研究其抗抑郁作用。结果:成功建立杏仁核点燃模型,观察发现ISA对大鼠杏仁核点燃有明显抑制作用。ISA ip (50~200) mg·kg-1,可显着升高后放电阈值,降低发作程度;同时第Ⅴ期反应率显着降低,100 mg-kg-1剂量组可降低89%。但200 mg.kg-1ISA作用反而低于100 mg.kg-1组,机制尚不清楚。此外,ISA对放电潜伏期和后放电时程无明显影响,甚至有延长后放电时程的趋势,说明ISA不能阻止异常脑电扩布,对杏仁核点燃的抑制效应系升高癫痫灶的后放电阈值所致。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给予西黄蓍胶的小鼠与ISA、阿米替林的小鼠比较,其游泳的平均时间最短,可见西黄蓍胶没有抗抑郁作用,而且西黄蓍胶不与实验中的其它药品发生反应,可认为试验中小鼠游泳时间出现差异是ISA、阿米替林的作用。给予ISA的小鼠游泳的平均时间比给予阿米替林的小鼠游泳的平均时间长,说明ISA对小鼠的精神状态产生的作用比阿米替林强,阿米替林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从ISA与阿米替林比较的量效关系看,结果表明ISA对于小鼠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结论:ISA具有抗点然作用,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抑郁的作用,对开发天然抗抑郁性新药有潜在应用价值。
二、非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的开发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的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依赖性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研究现状 |
2 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依赖性评价研究现状 |
3 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依赖性评价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
3.1 依赖性评价平台相对紧缺 |
3.2 可承接FDA依赖性评价项目平台稀缺 |
3.3 非阿片类阳性药物建立模型稀缺 |
3.4 阳性对照毒麻品购买难度大 |
(2)卒中后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及R-氯胺酮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PSD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形式BDNF的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在大鼠PSD模型中R-氯胺酮的保护作用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R-氯胺酮对PS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脑微透析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越鞠丸快速改善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3. 抑郁症迫切需要快速治疗 |
4. 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及临床应用 |
5. 越鞠丸动物试验研究基础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
1. 试验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终止试验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筛选图 |
2. 一般资料 |
3. 越鞠丸制备 |
4. 试验方法 |
4.1 组别 |
4.2 盲法 |
4.3 观察指标 |
4.4 不良事件处理 |
4.5 血液BDNF样本采集方法 |
4.6 ELISA检测检测血清BDNF含量 |
4.7 统计学方法 |
4.8 研究路线图 |
5. 结果 |
5.1 不同时间SDS评分 |
5.2 不同时间HAMD-24评分 |
5.3 不同时间HAMD-24七个因子评分 |
5.4 HAMD-24项量表中症状分析 |
5.5 血清BDNF的水平 |
5.6 结果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1. 本课题临床研究的小结 |
2. 创新点 |
3.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英语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甘松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抗抑郁活性初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甘松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甘松的化学成分研究 |
2 甘松的药理研究 |
3 甘松质量控制研究 |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
1 单味中药对抑郁症的治疗 |
2 中药复方对抑郁症的治疗 |
综述三 抑郁症模型的建立方法评价 |
1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 |
2 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研究 |
前言 |
下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甘松的薄层色谱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不同产地甘松药材中甘松新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甘松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甘松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甘松中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初筛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涉及抑郁症的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和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大鼠抑郁模型建立及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抑郁症大鼠 HPA 轴功能变化及文拉法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实验三 抑郁症大鼠氧化应激系统改变及文拉法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实验四 抑郁症大鼠海马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改变及文拉法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实验五 抑郁症大鼠单胺递质及神经营养相关基因表达及文拉法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预知子提取物对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FAE对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给药方法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专属性实验 |
3.2 定量下限测定 |
3.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4 精密度试验 |
3.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6 稳定性试验 |
3.7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4.1 内标的选择 |
4.2 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4.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4 FAE对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二章 FAE与常春藤皂苷元中马兜铃酸A的检测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马兜铃酸A测定条件 |
2.2 溶液配制 |
3 结果 |
3.1 专属性实验 |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 精密度试验 |
3.4 稳定性试验 |
3.5 重复性与回收率试验 |
3.6 检测灵敏度 |
3.7 样品检测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 |
致谢 |
(7)Bacopaside Ⅰ抗抑郁及抗老年痴呆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 老年痴呆症 |
(一)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 |
(二)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
二 抑郁症(Depression) |
三 选题依据 |
第一部分 Bacopaside I 抗抑郁药效研究及机制研究 |
第一章 BacopasideI 抗抑郁药效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第二章 BacopasideI 抗抑郁药效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分析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BacopasideI 抗老年痴呆药效及机制研究 |
第一章 Bacopaside I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BacopasideI 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Bacopaside I 对 APP/PS1 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BacopasideI 对 APP/PS1 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8)玫瑰精油化学成分及其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玫瑰资源及其利用 |
1.1.1 玫瑰的植物形态 |
1.1.2 玫瑰的资源分布及香气特征 |
1.1.3 玫瑰药理作用研究 |
1.2 玫瑰精油研究现状 |
1.2.1 玫瑰精油提取和分离方法 |
1.2.2 玫瑰精油成分 |
1.2.3 玫瑰精油活性功能研究 |
1.3 植物精油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及抑菌作用机理研究 |
1.3.2 植物精油抗抑郁作用研究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玫瑰精油水蒸气蒸馏提取及成分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原来预处理 |
2.3 玫瑰精油的水蒸气蒸馏 |
2.4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单因素试验 |
2.4.1 原料处理对玫瑰精油得率的影响 |
2.4.2 不同料液比对玫瑰精油得率的影响 |
2.4.3 不同蒸馏时间对玫瑰精油得率的影响 |
2.4.4 不同氯化钠浓度对玫瑰精油得率的影响 |
2.5 玫瑰精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2.7 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
2.8 结果与讨论 |
2.8.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8.1.1 原料处理对玫瑰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
2.8.1.2 料液比对玫瑰精油得油率的影响 |
2.8.1.3 蒸馏时间对玫瑰精油得油率的影响 |
2.8.1.4 氯化钠浓度对玫瑰精油得油率的影响 |
2.8.2 玫瑰精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 |
2.8.3 玫瑰精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玫瑰精油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及化学成分研究 |
3.1 试验材料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
3.2.2 水蒸气蒸馏之共水蒸馏法 |
3.2.3 水蒸气蒸馏之水上蒸馏法 |
3.2.4 GC-MS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顶空固相微萃取得到玫瑰精油GC-MS分析结果 |
3.3.2 水蒸气蒸馏之共水蒸馏得到玫瑰精油GC-MS分析结果 |
3.3.3 水蒸气蒸馏之水上蒸馏得到玫瑰精油GC-MS分析结果 |
3.3.4 顶空固相微萃取、共水蒸馏和水上蒸馏得到的玫瑰精油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玫瑰精油的抑菌功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验菌种 |
4.1.3 培养基 |
4.1.4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悬液的制备 |
4.2.2 玫瑰精油抑菌活性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玫瑰精油对各种测试菌的抑菌效力 |
4.3.2 玫瑰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玫瑰精油对抗抑郁功能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试剂、材料和设备 |
5.1.2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玫瑰精油不同经鼻给药方式对抑郁小鼠的影响试验 |
5.2.2 自主活动实验 |
5.2.3 玫瑰精油滴鼻不同剂量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
5.3 统计学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玫瑰精油不同经鼻给药方式对抑郁小鼠的影响结果 |
5.4.2 玫瑰精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5.4.3 玫瑰精油滴鼻不同剂量对利血平诱发的小鼠抑郁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现代医学对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 |
3. 抑郁症的特点 |
4. 临床表现 |
5. 诊断标准及量表分析 |
6. 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价进展 |
7. 抑郁症的治疗 |
8. 小结 |
第二部分: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1. 祖国医学中有关抑郁症的历史溯源 |
2. 中医古籍中有关"抑郁症"的认识 |
3. 现代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辨证思路 |
4. 单味中药的研究 |
5. 常用药对 |
6. 经方的抗抑郁研究 |
7. 抗抑郁自拟方 |
8. 现代名医经验谈 |
9. 中成药及注射剂 |
10. 其他治疗方法 |
11. 讨论与展望 |
附录 |
附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附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三: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 |
附四:Montgomery-A sberg抑郁量表 |
附五:常用治疗抑郁症的单味中药图谱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参考文献 |
(10)2,3-吲哚醌对小鼠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主要研究内容 |
一、 ISA抗点燃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二、 ISA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非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的开发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胺系统抗抑郁药物依赖性评价研究进展[J]. 陈瑛,李亮,吉文岳,吴纯启,董延生. 中国药物警戒, 2022(01)
- [2]卒中后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及R-氯胺酮保护机制研究[D]. 杨邦坤. 武汉大学, 2017(06)
- [3]越鞠丸快速改善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D]. 朱丹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4]甘松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抗抑郁活性初筛[D]. 李艳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5]涉及抑郁症的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和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研究[D]. 刘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14(02)
- [6]预知子提取物对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D]. 薛天.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7]Bacopaside Ⅰ抗抑郁及抗老年痴呆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刘晓军.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
- [8]玫瑰精油化学成分及其功能性研究[D]. 应丽亚. 浙江大学, 2012(07)
- [9]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 马洋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2,3-吲哚醌对小鼠抗抑郁作用的研究[D]. 谷士军. 青岛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