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李雁鸣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1](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谷佳林[2](2013)在《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草坪生态体系中氮素损失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取京郊常见的高羊茅草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和渗滤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草坪系统中的转化和去向,以及对草坪生长和氮素吸收影响。氮肥的三种主要损失途径即氨挥发、硝化反硝化和N2O排放、土壤残留及淋洗损失分别采用通气密闭室法,乙炔抑制-土柱培养法以及土钻动态采样与渗滤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氮肥可显着增加草坪草的生物量,尤其是PCU60处理可显着促进草坪草生长,提高草屑累积量和氮素吸收。连续两年的试验数据表明,2011年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在11.03%-23.07%之间,经过施肥时期的调控,2012年各施氮处理的氮素利用率提高到24.29%-45.28%,尤其是PCU60处理的氮素利用率达到了45.28%。在本试验中,养分释放期为60d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分春秋两季全量一次使用比等量普通尿素分4次施用的草坪草屑累积量显着提高。2.影响草坪氨挥发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和pH值。氮肥的施入会在短时期内小幅度改变土壤pH值,各处理0-30cm土壤试验期间pH值均在7.10以上,这有利于氨挥发。施肥后灌溉或降水,可降低表层土壤氮的浓度而减少氨挥发,降水距施肥期越近,水量越大,氨挥发量越小。2011年PCU30、PCU60、SCU、UI和U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量分别达到了17.67kg/hm2、13.59kg/hm2、18.54kg/hm2、44.42kg/hm2、39.53kg/hm2;2012年分别为24.63kg/hm2、19.51kg/hm2、28.26kg/hm2、55.74kg/hm2、53.96kg/hm2。挥发量数据表明,包膜缓控释氮肥能显着减少氨挥发,而添加硝化抑制剂DCD的UI处理氨挥发增加明显。3.2011年施氮处理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氮量占施氮量的1.79%-4.53%和0.89%-2.89%,2012年为1.94%-4.66%和0.80%-2.69%。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缓控释氮肥能显着降低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其中PCU60和UI处理效果明显。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越大。4.施用氮肥使0-30cm土层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显着增加。2011年PCU30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达到了29.10kg/hm2,是施氮处理中最高的。2012年U处理土壤硝态氮残留最高,达到了36.31kg/hm2。渗滤桶试验数据表明,2011年和2012年各施氮处理通过淋洗损失的氮素数量较少。除土壤氮素残留、降水和灌溉外,土壤质地也是决定氮素淋洗的又一因素。试验期间的灌溉,加之频繁降雨,尤其是2012年7月21日的特大暴雨,但PCU30、PCU60、SCU、UI和U处理全年通过淋溶损失的可溶性氮量仅分别为1.54kg/hm2、0.94kg/hm2、2.07kg/hm2、2.10kg/hm2、1.73kg/hm2,这与试验地土壤质地偏粘有关。从数据来看,北京西南地区气候及土壤质地条件种植草坪,在现行的水肥管理模式下,肥料氮的淋洗损失量较低,但存在对土壤和地下水等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的风险。5.2011和2012年各施氮处理的氮素总损失量分别在40.74kg/hm2-82.03kg/hm2和45.75kg/hm2-94.45kg/hm2之间。其中氨挥发和硝化反硝化是最主要的损失途径,淋洗最低。2011年PCU30、PCU60、SCU、UI和U处理通过氨挥发损失的氮占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6.80%、5.23%、7.13%、17.08%、15.20%,通过硝化反硝化损失的氮占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2.75%、2.09%、3.25%、1.79%、4.53%。2012年通过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损失的氮量有明显的增加,但所占施氮量的比例变化不大。PCU30、PCU60、SCU、UI和U处理通过氨挥发损失的氮占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8.21%、6.50%、9.42%、18.58%、17.99%,通过硝化反硝化损失的氮占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2.49%、1.94%、3.71%、2.37%、4.66%。各施氮处理的氮素损失途径均表现出氨挥发>反硝化>淋洗的规律。
刘丽平[3](2008)在《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明确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2006—2007年在河北省藁城市宜安村高产大田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以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为材料,应用裂区设计研究了15cm等行距(S1)、16.7+16.7+26.7cm(即当地的“三密一稀”种植模式)(S2)和20cm等行距(S3)共3种行距配置和基本苗180万/hm2(D1)、300万/hm2(D2)、420万/hm2(D3)和540万/hm2(D4)共4种密度的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相同密度下,S1的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基本上都最高,S3次之,S2最低。4种种植密度下群体总茎数以D4最大,并随密度降低群体总茎数减少。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以D2、D3的较高,D4或D1较低。即密度为D2或D3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密度为D1或D4的。籽粒产量为D2>D3>D1>D4。2、相同密度下,生育中后期的群体透光率以S3>S2>S1。不论叶位高低,冠层叶片叶绿素SPAD值基本上以S3>S1>S2。冠层顶三叶的光合速率均以S1>S3>S2。4种密度下D1和D4生育中后期的群体透光率较高,开花后叶绿素SPAD值降低较为缓慢。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密度间变化各不相同,但差别不大。总起来说,相同密度下,S1的群体光能利用率最高,S3次之,S2最低。同一行距配置条件下,群体光能利用率以D2和D3较高,D4或D1较低。即D2或D3的光能利用率高于D1或D4的。3、随着密度增加,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显着变慢或缩短。D1的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最快最长,D4的最慢最短。S1和S3的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基本上都快于或长于S2的,并且灌浆速率以S3最快,灌浆持续期则以S1最长。4、不同行距配置的粒叶比大小以S2>S3>S1。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粒叶比逐渐降低。密度增加至D3以后,粒叶比反而有所上升。5、单株茎鞘干重、每厘米茎秆长度干重和茎秆第二节间粗度基本上以S1>S2>S3,茎秆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则以S3>S2>S1。随着密度增大,单株茎鞘干重、每厘米茎秆长度干重、茎秆第二节间粗度和茎秆机械强度逐渐降低。6、单株茎数以S1>S3>S2,次生根数则以S1>S2>S3。单株茎数和次生根数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综上所述,S1D2的群体质量和产量最高,其次为S3D2。所以河农822最佳的行距配置和密度为15cm等行距×300万/hm2基本苗或20cm等行距×300万/hm2基本苗。
常春丽[4](2008)在《冀西北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砂质栗钙土土壤特性及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冀西北坝上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和莜麦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于2007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砂质栗钙土连续六年定点定位试验田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以当地主栽晚熟莜麦品种品五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铁茬免耕、松耕和翻耕三种耕作方式对莜麦生长发育状况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容重,播种前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以铁茬免耕高于松耕和翻耕,0-10cm土层松耕显着高于翻耕,10-20cm土层差异不明显;收获后0-10cm土层铁茬免耕容重相对播前下降,松耕和翻耕相对播前升高,10-20cm土层三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均下降,但彼此间差异并不显着。2.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硬度播前5cm、10cm、15cm、20cm和0-20cm均为铁茬免耕最高,松耕居中,翻耕最低;收获后5cm和20cm层为铁茬免耕最高,翻耕居中,松耕最低,10cm、15cm和0-20cm为铁茬免耕最高,松耕居中,翻耕最低。各土层间土壤硬度相比较,铁茬免耕和松耕无论播前收后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增加,翻耕则在0-15cm逐渐下降,15-20cm急剧升高。3.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含水量在分蘖期松耕和翻耕显着高于铁茬免耕,其它时期三种处理均无明显差异。4.不同耕作方式不同层次的土壤呼吸均以铁茬免耕最低,0-10cm土层和0-20cm土层以松耕最高,10-20cm土层以翻耕最高。5.不同耕作方式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碳以松耕最高,翻耕和铁茬免耕在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各不相同,0-10cm土层和0-20cm土层铁茬免耕高于翻耕,10-20cm土层则以翻耕较高。6.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活跃微生物0-10cm土层以铁茬免耕最高,松耕居中,翻耕最低,10-20cm土层以松耕最高,翻耕居中,铁茬免耕最低,0-20cm土层的平均土壤活跃微生物以松耕最高,铁茬免耕次之,翻耕最低。7.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呼吸商0-10cm和0-20cm以翻耕最高,松耕居中,铁茬免耕最低,10-20cm的土壤呼吸商以翻耕最高,铁茬免耕居中,松耕最低。8.本试验测定不同耕作方式的根干重和根分布得出,0-30cm土层的根干重均以铁茬免耕最低,松耕居中,翻耕最高,0-10cm土层的根分布除分蘖期以外,其它时期均以铁茬免耕高于松耕和翻耕,10-30cm土层的根分布均低于松耕和翻耕。收获前取0-70cm根测定根系特性得出,三种处理根长、根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铁茬免耕的比根长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增加,松耕和翻耕0-40cm土层的比根长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40-50cm土层的比根长下降,之后又呈现上升趋势。9.莜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总茎数等群体动态指标均以翻耕最高,松耕居中,铁茬免耕最低,其中松耕和翻耕差异不大,铁茬免耕与二者差异显着。从产量来看,以松耕最高,翻耕次之,铁茬免耕最低,且铁茬免耕显着低于松耕和翻耕。松耕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翻耕次之,铁茬免耕最低,但三者差异不显着。10.铁茬免耕省去了动土作业,节省了人力物力,但造成了土壤容重和硬度升高,进而影响到莜麦播种出苗质量及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显着下降;松耕比翻耕减少了动土作业的耕作量,生态效益好,产量比较稳定,因此,本试验认为松耕在冀西北坝上高原砂质栗钙土上应用更具有可行性。
白志英[5](2007)在《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染色体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小麦代换系是遗传研究和育种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小麦代换系对小麦抗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小麦中国春-Synthetic 6x 21个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水分处理,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形态、生化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初步确定调控穗花发育及其相关性状的主效应染色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小麦代换系和亲本的穗花分化过程,初步确定了延缓穗花分化进程的主效应基因可能位于Synthetic 6x的2B和7D染色体上;耐旱相关基因可能位于2D染色体上。2.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相对含水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以及PSⅡ潜在活性(Fv/Fo)降低,却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大、SOD和POD活性增强、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ynthetic 6x的1D、2B、2D、3A、3D、4A、4B、6A、6B、7D和7A染色体上具有调控细胞膜稳定性的基因;1A、2D和3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相对含水量的基因,3A、3B、4B、5B、6B、1D、2D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离体失水速率的基因;5D和1D染色体上可能有促进脯氨酸积累的基因存在,4A、4B、2D和6D染色体上可能有抑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基因存在;2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SOD活性增强的有利基因,1A、2A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POD活性增强的有利基因;7A和1D、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MDA含量增高的基因:3A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增高的有利基因,2A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7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蒸腾速率增强的有利基因;3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调控Fo的基因,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m的基因,3A和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v/Fm及Fv/Fo的有利基因。3.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农艺性状,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株高、穗长、穗下节间、单穗粒重、千粒重和单穗粒数增长。在干旱胁迫下,Synthetic 6x的1A、5A、6A、1D、2D、3D、4D、6D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株高的基因;1A、4A、6A、7A、1B、2B、4B、6B、7B、2D、3D、5D、6D和7D这15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穗长的基因;1A、3A、6A、7A、2B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穗下节间长度的基因;1A、5A、2B、2D和5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单穗粒重的基因;1A、5A、2B、2D、3B、3D和6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千粒重的基因;5A、7A、7B、2D、3D、5D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单穗粒数的基因。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抗旱系数(DRC)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将21个单项生理指标综合成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划分为3类:2D代换系及其父本Synthetic6x属高度抗旱类型;1A、3A、4A、6A、7A、2B、4B、6B、1D、3D、4D、7D代换系属中度抗旱类型;其余8个代换系(2A、5A、1B、3B、5B、7B、5D、6D)以及中国春属不抗旱类型。5.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代换系旗叶的超微结构,父本Synthetic 6x与2D代换系对水分变化不够敏感,与对照相比结构变化较小,表明二者抗旱性较强。而母本中国春与5D代换系对干早胁迫敏感,与对照相比结构变化较大,表明二者抗旱性较差。
刘连涛[6](2007)在《氮素对棉花衰老过程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转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氮素(纯N)水平(低氮0kg·hm-2;中氮189.50kg·hm-2;高氮395.0kg·hm-2)棉花衰老过程中的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通过这些差异分析氮素对棉株衰老的效应。结果表明:1.低氮处理造成了棉株的早衰,表现为:(1)低氮处理群体叶面积小,单位叶面积载荷量显着高于中氮和高氮处理;(2)与中氮、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速率小,MDA含量高。从旺盛生长期甚至更早各生理生化指标开始表现差异。2.不同的氮素水平条件对主茎功能叶SOD、POD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比较为:高氮>低氮,中氮>低氮。3.从上、中、下三个部位果枝叶生理特性看,高氮加速下部叶片衰老,低氮诱发整株衰老,适量的施氮量能够延缓叶片乃至整株衰老。4.从不同叶位主茎叶的生理特征来看,从主茎上部第一叶到下部的第十叶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呈下降趋势,MDA含量、POD活性呈上升趋势。5.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影响了棉株的个体和群体状况,低氮处理的果枝远近端比显着低于中氮和高氮处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的比较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透光率则相反。6.不同氮素水平影响棉株各器官的组织含水量。组织含水量的下降起始期要晚于生理指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变化趋势一致,从吐絮期开始表现差异,各处理间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7.整个生育过程棉株地上部总干物质的积累可以用Lgoistic方程拟合。不同处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的比较为:高氮>中氮>低氮;生殖器官各器官表现为低氮小于中氮和高氮。8.从棉株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看,在本试验条件下,低氮处理降低了棉株体内的锌、锰含量,增加了铜含量。高氮有利于提高锌、锰含量。适当的施氮量能够控制对铜的过度吸收。棉花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针对棉株早衰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限制了对棉花早衰的合理调控。本试验主要围绕着棉花的生长和与衰老相关的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征的变化,为棉花早衰的调控和高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何建华[7](2007)在《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北省中南部藁城、正定、辛集、深州、宁晋、曲周6个示范县(市)的12个示范村340个农户(示范户71户,非示范户269户)的调查,广泛收集了当地农户小麦、玉米种植的详细资料。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等综合效益方面,科学评价了该技术体系的实施对河北省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该技术体系对河北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54.9%。通过示范户与非示范户净收益的比较研究得知,示范户小麦、玉米、小麦—玉米两熟生产净收益分别比非示范户高1815.58元、1799.74元和3039.53元/km2,分别增收54.1%、26.09%和41.2%。该技术体系的实施为实现河北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产生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通过示范户与非示范户水肥栽培管理技术的比较研究得出,该技术体系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意识、而且实现了农业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山前平原区小麦耗水量在385.0mm~527.1mm,产量在6196.5~7398kg/hm2时,为小麦生产中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理想阶段。无示范户过量灌溉,而81.6%的非示范户过量灌溉;2)黑龙港地区小麦耗水量在300~327mm,产量为7284~7369.5kg/hm2时,是小麦生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理想阶段,黑龙港地区农户水平上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3)小麦、玉米化肥投入量上,示范户氮、磷肥的施用量均比较合理,但是钾肥用量偏低,非示范户氮肥用量过高,钾肥用量过低;4)肥料在小麦、玉米的分配上,60%以上的氮肥投在小麦上,不到40%的氮肥投在玉米上,分配不合理;两类农户小麦玉米磷肥的分配均比例比较合理;60%左右的钾肥分配在小麦上,40%左右的分配在玉米上,也是不科学的;5)在施肥量水平分布上,非示范户中,40%的农户小麦施氮量不合理;65%的玉米施氮量不合理;26%的施磷量不足或过量;6)两类农户化肥施用方式比较合理,但是,随水撒施氮肥影响肥效;7)农民生产行为更加科学,科学种田意识增强,种粮科技水平提高。(3)虽然“重夏轻秋”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个别地区夏玉米单产水平仍低于小麦。因此,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夏玉米产量,发挥玉米的高产潜力,保证小麦、玉米均衡增产,是提高河北省粮食总产的关键。综上,本文特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构建起具有河北特色的栽培新模式。(2)完善新技术体系,由确保其适应性和实用性逐步向产后的优质化和产业化迈进。(3)完善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体系及其推广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强新技术体系的宣传力度,提高技术的普及到位率。
刘梦星[8](2006)在《旱薄区夏玉米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效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05年6月—10月在深州市大冯营乡付家庄进行,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P、K和微量元素Zn、Mn、B对夏玉米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籽粒灌浆、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分配和转移情况及产量等的影响。旨在于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夏玉米对不同矿质养分配合施用的反应规律,从而为旱薄区夏玉米生产上合理施肥、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 1.本试验中,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光合速率、光合势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反应曲线均为单峰曲线。其中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速率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而光合势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NKZn、NKMn、NKB和NPK配施处理能明显增加光合面积和最大光合面积的持续时间,延缓叶片的衰老。从作物物质生产的角度讲,NKZn、NKMn、NKB和NPK配施使玉米生产的同化物更多,运输能力更强,增加贮存产品器官的数量,有利于“源”“库”“流”和谐统一和产量的提高。 2.研究表明,不同矿质元素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同矿质元素配合施用下干物质的积累趋势相同。叶片、茎鞘等地上部器官干物质积累曲线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可用一元三次方程Y=B0+B1X+B2X2+B3X3进行描述。地上部总生物产量和籽粒重的增长过程符合Y=K/(1+aebx)的Logistic曲线。不同矿质元素处理通过影响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量,以及在不同器官之间的分配量和转移率,导致干物质的绝对积累量的差异,从而形成产量的不同。 3.本试验中NKZn、NKMn、NKB和NPK配施处理的植株各器官,在达到最大干物质增长速率后缓慢下降,而不施肥的CK1处理,在吐丝后就开始快速衰减。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吐丝以后以NKZn配合施用为最高,NKMn、NKB和NPK次之,以CK1、CK2和单独施N处理吐丝以后干物质的增长最为缓慢,积累量最少。NKZn、NKMn、NKB和NPK配施在籽粒灌浆后期仍维持较高的灌浆速率,而CK1、CK2和单独施N处理,在籽粒灌浆后期灌浆速率下降较快。 4.NKZn、NKMn、NKB和NPK配施处理,能有效地促进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和茎秆的物质转移能力;在生育后期具有较高的粒重增长速率,粒重、产量、出籽率和经济系数均有所提高。 5.不同矿质元素对玉米各器官干物质转移率影响的共同规律是叶片>茎鞘。叶片干物质的转移率以NKZn、NKMn和NKB配施处理最低:茎鞘干物质转移率变化规律与叶片相似,以CK1、CK2和单独施N处理最高,以NKZn、NKMn和NKB配施处理最低。 6.本试验表明,不同矿质元素处理对玉米穗部性状均有明显影响,与CK1相比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其中以NKZn和NKB配施处理的穗长和穗粗最大,与单独施N和CK2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以NKZn和NKMn配施处理的秃尖长度最小,与单独施N和CK1、CK2之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NKZn、NKMn和NKB配施处理的秃尖比例最小,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NKZn配施处理籽
马峙英,李存东,李雁鸣,陶佩君,陈景堂[9](2004)在《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农学类专业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教育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科建设发展空间狭窄等现状,以农学专业为典型代表,探讨农学类专业面向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了农学类专业科研、教学、推广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多层次、门类齐全的农学类优势学科群;采用点面结合法实践应用本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产生了显着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效应;形成了由"专科专业—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组成的5级对应办学链条,大大增强了办学活力。
二、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李雁鸣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李雁鸣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
2.3.1 充种沟的设计 |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
2.3.4 投种片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
3.2.6 仿真试验 |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1 整机结构 |
4.1.2 工作原理 |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
5.1 机具性能试验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2)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草坪生态体系中氮素损失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土壤氮素损失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氮肥利用率和氮素损失 |
1.1.2 氨挥发 |
1.1.3 反硝化和 N_2O 排放 |
1.1.4 氮素淋洗 |
1.1.5 植株对氮素的吸收 |
1.1.6 氮素去向和损失的研究方法 |
1.2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减少氮素损失的研究 |
1.3 草坪施肥主要特点和问题 |
1.3.1 草坪需肥特点 |
1.3.2 不合理施肥对草坪土壤环境的影响 |
1.3.3 控释肥在草坪种植上的应用研究 |
1.4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问题的提出及立题意义 |
1.4.2 研究思路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与测定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草坪系统中氨挥发损失定量分析 |
3.1.1 不同处理 2011 年氨挥发动态变化及损失量分析 |
3.1.2 不同处理 2012 年氨挥发动态变化及损失量分析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草坪系统中反硝化和 N_2O 排放损失定量分析 |
3.2.1 2011 年反硝化和 N_2O 排放损失定量分析 |
3.2.2 2012 年反硝化和 N_2O 排放损失定量分析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3.3 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草坪系统中土壤氮素残留和淋洗定量分析 |
3.3.1 土壤剖面硝态氮积累与分布 |
3.3.2 土壤剖面铵态氮积累与分布 |
3.3.3 土壤淋洗氮素损失 |
3.3.4 土壤氮素残留及淋洗损失分析 |
3.3.5 讨论 |
3.3.6 小结 |
3.4 不同缓控释氮肥养分释放及其对草坪生物量、吸氮量的影响及损失途径分析 |
3.4.1 不同缓控释氮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其草屑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3.4.2 氮素损失分析 |
3.4.3 讨论 |
3.4.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不同行距和密度对群体茎蘖生长动态的影响 |
1.2 不同行距和密度对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 不同行距和密度对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1.4 不同行距和密度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
1.5 不同行距和密度对茎秆质量的影响 |
1.6 不同行距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总茎(穗)数 |
2.2.2 植株性状和干物质积累量 |
2.2.3 叶面积指数(LAI) |
2.2.4 茎秆性状 |
2.2.5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 |
2.2.6 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 |
2.2.7 群体透光率测定 |
2.2.8 灌浆特性 |
2.2.9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2.2.10 粒叶比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叶面积的影响 |
3.3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光合特性的的影响 |
3.4.1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冠层光分布的影响 |
3.4.2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影响 |
3.4.3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冠层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3.5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
3.6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粒叶比的影响 |
3.7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茎秆质量的影响 |
3.7.1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植株高度的影响 |
3.7.2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株叶鞘重的影响 |
3.7.3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位长度茎秆干重的影响 |
3.7.4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粗度的影响 |
3.7.5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茎秆基部第二节间机械强度的影响 |
3.8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的影响 |
3.9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个体性状的影响 |
3.9.1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株次生根数的影响 |
3.9.2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株茎数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关于行距配置和密度对群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4.2 关于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关于行距配置和密度对灌浆特性的影响 |
4.4 关于行距配置和密度对源库关系—粒叶比的影响 |
4.5 关于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茎秆质量的影响 |
4.6 实现超高产的行距配置和密度组合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冀西北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砂质栗钙土土壤特性及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
1.3.1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
1.3.2 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 |
1.3.3 国内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
1.3.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特性影响研究的进展 |
1.3.5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案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土壤容重的测定 |
2.2.2 土壤硬度的测定 |
2.2.3 土壤水分测定 |
2.2.4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2.5 土壤微生物特性的测定 |
2.2.6 筱麦生长动态测定 |
2.2.7 筱麦根系生长情况 |
2.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3.4.1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cm土层土壤呼吸的影响 |
3.4.2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呼吸的影响 |
3.4.3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呼吸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3.5.1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3.5.2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3.5.3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3.6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 |
3.6.1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cm土层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 |
3.6.2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 |
3.6.3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活跃微生物量的影响 |
3.7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商的影响 |
3.7.1 不同耕作方式对0-10cm土层土壤呼吸商的影响 |
3.7.2 不同耕作方式对10-20cm土层土壤呼吸商的影响 |
3.7.3 不同耕作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呼吸商的影响 |
3.8 不同耕作方式的筱麦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
3.8.1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3.8.2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
3.8.3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和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4.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活跃微生物的影响 |
4.6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商的影响 |
4.7 不同耕作方式对根系的影响 |
4.8 不同耕作方式对筱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9 不同耕作方式的综合比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染色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小麦抗旱性的生理基础 |
1.1 小麦水分状况研究 |
1.2 小麦抗旱性的渗透调节研究 |
1.3 小麦抗旱性与细胞膜的稳定性研究 |
1.4 小麦抗旱性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研究 |
2 小麦抗旱性的生化基础 |
2.1 小麦抗旱性与干旱诱导蛋白的调控研究 |
2.2 小麦抗旱性与植物激素的调控研究 |
2.3 小麦抗旱性与相关酶的研究 |
3 小麦抗旱性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4 小麦代换系的研究进展 |
4.1 小麦代换系生理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 |
4.2 小麦代换系生化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 |
4.3 小麦代换系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干早胁迫对小麦穗花分化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常灌水条件下中国春—Synhetic 6x代换系穗花发育进程差异 |
2.2 干旱胁迫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花发育进程差异 |
3 讨论 |
3.1 小麦代换系穗花分化进程 |
3.2 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穗花分化进程的影响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K~+相对渗出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脯氨酸含量变化 |
2.3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2.4 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
3 讨论 |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旗叶相对含水量、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八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Chla荧光参数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初始荧光(Fo)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最大荧光(Fm)的影响 |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 |
2.5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九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株高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长的影响 |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下节间长度的影响 |
2.5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单穗粒重的影响 |
2.6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千粒重的影响 |
2.7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粒数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十章 小麦代换系抗旱性的综合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及其简单相关分析 |
2.2 主成分分析 |
2.3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第十一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电镜样品的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常灌水条件下代换系及亲本旗叶的超微结构 |
2.2 干旱胁迫条件下亲本及代换系旗叶的超微结构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个人简历 |
获奖项目 |
参研课题 |
致谢 |
附件 |
(6)氮素对棉花衰老过程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衰老研究 |
1.1.1 引言 |
1.1.2 植物衰老理论 |
1.1.3 棉花的衰老与物质代谢 |
1.2 氮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3 氮对作物早衰的效应研究 |
1.3.1 光合速率、叶绿素、蛋白质 |
1.3.2 氮素与活性氧和酶 |
1.3.3 胁迫条件下氮对植物衰老的影响 |
1.3.4 氮与硝酸还原酶 |
1.3.5 氮与激素 |
1.4 棉花叶片衰老的调节 |
1.4.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 |
1.4.2 肥料的调节 |
1.4.3 环境因子调节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形态指标测定 |
2.2.2 干物质积累、组织含水量测定 |
2.2.3 生理生化性状测定 |
2.2.4 Cu、Mn、Zn含量测定 |
2.2.5 纤维品质测定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素对棉花生育及形态性状的影响 |
3.1.1 对株高、茎粗的影响 |
3.1.2 对蕾数、叶面积载荷量的影响 |
3.1.3 对吐絮期几个主要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4 对群体光分布特征的影响 |
3.2 氮素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1 对植株地上部分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对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3 对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4 对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率的影响 |
3.2.5 对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率的影响 |
3.3 氮素对棉花衰老进程中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
3.3.1 对整株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
3.3.2 对营养器官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
3.3.3 对生殖器官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
3.4 氮素对棉花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3.4.1 对主茎功能叶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3.4.1.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1.2 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1.3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1.4 对MDA含量的影响 |
3.4.1.5 对NR的影响 |
3.4.1.6 对保护酶系统(SOD、POD)的影响 |
3.4.2 对果枝叶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3.4.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2.2 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2.3 对MDA含量的影响 |
3.5 不同叶位主茎叶衰老特征的研究 |
3.5.1 不同时期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3.5.2 盛铃末期不同叶位主茎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动态 |
3.5.3 盛铃末期不同叶位主茎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 |
3.5.4 盛铃末期不同叶位主茎叶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动态 |
3.5.5 盛铃末期不同叶位主茎叶SOD活性变化动态 |
3.5.6 盛铃末期不同叶位主茎叶POD活性变化动态 |
3.5.7 相关性分析 |
3.6 氮素对棉花体内各器官金属离子的影响 |
3.6.1 对地上部各器官锌离子的影响 |
3.6.1.1 对地上部全株锌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1.2 对茎枝锌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1.3 对叶片锌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1.4 对叶柄锌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1.5 对生殖器官(除籽棉)锌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2 对地上部各器官锰离子的影响 |
3.6.2.1 对地上部植株锰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2.2 对茎枝锰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2.3 对叶片锰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2.4 对叶柄锰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2.5 对生殖器官(除籽棉)锰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3 对地上部各器官铜离子的影响 |
3.6.3.1 对地上部植株铜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3.2 对茎枝铜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3.3 对叶片铜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3.4 对叶柄铜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6.3.5 对生殖器官(除籽棉)铜离子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
3.7 氮素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
3.7.1 对产量的影响 |
3.7.2 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氮素对棉花生长与衰老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 氮素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3 氮素对棉花衰老过程中器官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
4.4 氮素对棉花衰老进程中特定生理指标的影响 |
4.5 氮素对棉花衰老进程中细胞保护酶系统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4.6 不同叶位主茎叶的衰老特征 |
4.7 氮素对棉花衰老进程中器官内金属离子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
4.7.1 锌(Zn) |
4.7.2 锰(Mn) |
4.7.3 铜(Cu) |
4.8 早衰诊断指标的归纳 |
4.9 本试验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7)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体系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综合效益评价理论的研究 |
1.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该技术体系的实施对河北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贡献率的测算 |
3.1.1 该技术体系的实施对河北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用的测算 |
3.1.2 技术体系各因子对于河北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贡献的分析 |
3.2 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
3.2.1 财务评价 |
3.2.2 技术评价 |
3.3 社会效益评价 |
3.3.1 河北省小麦玉米单产逐步提高 |
3.3.2 促进河北省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 |
3.3.3 农户生产行为更加科学化 |
3.3.4 培养大批科技人才 |
3.3.5 取得显着学术价值 |
3.4 生态效益评价 |
3.4.1 节水的生态效益评价 |
3.4.2 高效施肥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5 对策和建议 |
5.1 加强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
5.2 完善新技术体系,使其逐步向产后的优质化和产业化迈进 |
5.3 完善新技术体系的推广长效机制 |
6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旱薄区夏玉米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玉米的氮素效应 |
1.2 玉米的钾素效应 |
1.3 玉米的磷素效应 |
1.4 玉米的微肥效应 |
1.5 玉米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交互作用的反应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试项目 |
2.2.1 测定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2.2 测定干物质积累 |
2.2.3 计算灌浆速率 |
2.2.4 测定叶片光合速率 |
2.2.5 成熟期进行田间测产 |
2.2.6 室内测定植株氮、磷、钾的含量: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对夏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 |
3.2 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2 光合速率分析 |
3.2.3 光合势分析 |
3.3 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的影响 |
3.3.1 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 |
3.3.2 叶片、茎鞘、籽粒重占植株总重的比较 |
3.3.3 各器官干物质转移率的分析 |
3.4 籽粒灌浆分析 |
3.4.1 籽粒灌浆速率分析 |
3.4.2 籽粒干物质积累分析 |
3.5 器官矿质元素积累与分配 |
3.5.1 不同矿质元素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动态的影响 |
3.5.2 不同矿质元素对夏玉米养分累进吸收量的影响 |
3.5.3 不同矿质元素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强度的影响 |
3.5.4 不同矿质元素对夏玉米养分阶段吸收量的影响 |
3.5.5 不同矿质元素对夏玉米养分积累、分配和转移的影响 |
3.6 对夏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3.6.1 对夏玉米穗部基本状况的影响 |
3.6.2 对夏玉米容重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
3.7 施肥条件下夏玉米经济效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矿质元素与夏玉米光合作用的关系 |
4.2 不同矿质元素与夏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4.3 不同矿质元素与夏玉米植株干物质分配和转移的关系 |
4.4 不同矿质元素与夏玉米养分吸收和转移的关系 |
4.5 不同矿质元素与夏玉米籽粒产量的关系 |
4.6 高产夏玉米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
4.7 本试验的局限性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李雁鸣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2]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草坪生态体系中氮素损失评价研究[D]. 谷佳林.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4)
- [3]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D]. 刘丽平.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4]冀西北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砂质栗钙土土壤特性及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常春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5]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染色体效应研究[D]. 白志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5)
- [6]氮素对棉花衰老过程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刘连涛.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7]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体系综合效益评价[D]. 何建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8]旱薄区夏玉米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效研究[D]. 刘梦星.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8)
- [9]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马峙英,李存东,李雁鸣,陶佩君,陈景堂.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