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姜应兵,李兴娟[1](2021)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H12402井区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发育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H12402井区位于志留系覆盖区,发育典型的古岩溶缝洞型储集层,是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主要的产建阵地之一。基于三维地震数据、测井和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该区下奥陶统岩溶发育条件和储集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岩溶洞穴的控制因素和发育模式。结果表明:TH12402井区处于北西向次级鼻状构造的南翼,该区发育加里东中期Ⅲ幕古岩溶作用,岩溶地形以低幅度的溶丘和洼地为主,地表水系呈南北向汇流且分支水系相对欠发育;岩溶储集空间以大型迷宫状岩溶管道和分散的孤立状洞穴为主,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40~100 m,且以未充填为主;近东西向的走向断层、次级鼻状构造以及上奥陶统地层尖灭线联合控制了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形成了平缓岩溶地貌区走向断裂汇流型岩溶洞穴模式。上述成果为相似井区的古岩溶储集层预测和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三,金强,胡明毅,韩起超,孙建芳,程付启,张旭栋[2](2021)在《塔河地区奥陶系不同地貌岩溶带结构组合差异与油气富集》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大量地质、钻/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从水系分布及水流通道分析入手,探讨塔河油田奥陶系不同地貌单元岩溶带结构组合特征,并分析其油气富集特征。结果显示,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由分水岭、岩溶谷地及岩溶盆地组成。分水岭中发育表层岩溶带(平均厚度为57.8m)与渗流岩溶带(厚度为115.2m),其中断层、裂缝和中小型缝洞体密集发育,76.5%的油井单井累产油量超过5×104 t。岩溶谷地发育表层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径流岩溶带,平均厚度分别为14.6,26.4,132.6 m,其中径流岩溶带中地下河溶洞多被细粒物质充填(充填率达86.8%),84.9%的油井单井累产油量不到2×104 t。岩溶盆地不发育岩溶带,仅在局部断裂带上发育断溶体,其厚度可达600 m,且紧密围绕断裂周围1 km内分布。因此,不同地貌单元水流产状不同,形成不同的岩溶带结构组合,同时造成油气分布差异。分水岭为油气运移指向区,其中相互串通的中小型缝洞空间油气充满度高,高产井比例大。地下河沉积搬运能力强,溶洞充填率高,油气丰度小,低产、低效井比例大。通源断裂既是水流通道、又是油气运移通道,岩溶缝洞储集空间巨大,油气易于富集。图10表1参30
张三,金强,赵深圳,孙建芳,李永强,张旭栋,程付启[3](2020)在《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奥陶系岩溶地貌》文中指出依据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从构造形变的角度出发,采用井震结合、层面追踪及三维建模的方法,对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塔河油田古生界可分为2个形变构造层,一个是寒武系—奥陶系形变构造层,呈平缓背斜构造;另一个为石炭系—二叠系形变构造层,呈褶皱链式构造披覆于奥陶系之上。印模法不适用于塔河油田岩溶地貌的恢复,基于现今奥陶系顶面构造形态,建立构造等效圆弧曲线方程,依据不同构造阶段挤压形变压缩率,采用等弧长积分法,有效去除了岩溶期后的构造形变量,恢复了岩溶期地貌形态。海西运动早期,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北高南低,西倾东翘,其构造幅度为现今构造幅度的70%,具继承性演化特征,2个高耸带状峰丘高地与其间低缓箕状河丘谷地以及南部平坦开阔岩溶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岩溶系统。
张三,金强,程付启,孙建芳,魏荷花,张旭栋[4](2020)在《古岩溶流域内地表河与地下河成因联系与储层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岩溶缝洞储层精细描述过程中,利用钻井校正地震的方法恢复岩溶末期的岩溶地貌,发现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区内东西两侧发育由走滑断裂形成的地貌高带(分水岭),其间为一向南开口的喇叭口状洼地,南接岩溶盆地;利用钻井、测井与地震综合解释方法,发现洼地北部较陡(坡度为2.9°左右)、南部较缓(坡度为1.5°),发育由众多支流汇聚的2条岩溶水系,西侧一条在北部以地表河为主,在南部转入地下河,东面一条地表河与地下河交替发育,由3段地表河和2段地下河组成。由于强烈的侵蚀与溶蚀作用,形成了不同规模及充填物的5种地表河,但多数地表河内没有发现河流砂岩充填,只有岩溶湖泥灰岩沉积;而地下河溶洞内充填了大量的砂岩和泥岩,成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地表河原本是有砂泥沉积的,当下游发育地下河时,洪水把原有的砂泥岩冲入地下河,形成了溶洞砂泥岩沉积,除少数下游地表河残留砂泥岩外,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地表河基本不存在砂质储层。
金强,张三,孙建芳,魏荷花,程付启,张旭栋[5](2020)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相形成和演化》文中指出岩溶储层极为复杂、研究难度大,采用注重控制因素和形成过程的岩溶相分析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地质依据。通过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岩溶储层精细描述,发现该区在岩溶期的塔北隆起挤压走滑背景下,呈一系列河流—落水洞—岩溶湖形成的峰丘—高地、残丘—谷地、岩溶湖泊—洼地等岩溶相带:形成了S74(NE向)和S48(近SN向)2个带状峰丘—高地,这两个峰丘—高地将研究区与其他岩溶相带系统隔离开来,河流穿过峰丘—高地以瀑布形式进入喇叭口状残丘—谷地,部分河流通过落水洞进入渗流岩溶带和径流岩溶带形成驻水洞和地下河,部分流入下游的岩溶湖泊—洼地。通过分析峰丘—高地和残丘—谷地岩溶相带的断层—裂缝特征、缝洞溶蚀作用、缝洞充填等岩溶相标志,并引入湖南现代岩溶相带形成过程分析,提出了岩溶相带模式,阐明了地表河与地下河及其缝洞储集空间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评价和地质建模提供了岩溶地质依据。
李英菊[6](2020)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作为岩溶缝洞型油藏以其过亿吨的巨大储量和区内丰富的岩溶现象而备受瞩目,但其缝洞充填特征及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本文针对目前岩溶古河道研究中存在的洞穴充填问题,基于地球物理技术对暗河的刻画,重点对岩溶古河道洞穴充填特征和充填地质规律开展研究,逐步解决制约岩溶古河道潜力评价的瓶颈,指导有效洞穴储集空间预测,最终解决塔河地区开发潜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充填物岩心描述、测井响应、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化验及物性、产能数据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识别出搬运型岩相、垮塌型岩相、渗流充填相及化学充填相四种主要充填相,并建立相应测井相。(1)搬运型岩相为地下暗河产物,可见有小-中砾岩、钙质粉砂岩及含泥质细-粉砂岩,在测井上表现为GR中-高幅右偏、齿化或轻微齿化,CAL低幅右偏,孔隙度曲线(DEN-AC-CNL)齿化左偏;(2)垮塌型岩相角砾成分单一,其测井响应具有GR左偏、低幅齿化,孔隙度曲线右偏的特征;(3)化学充填相在岩心常见有方解石或热液成因的硅质团块,其测井响应不显着。(4)渗流充填相多充填于已发育的裂缝及角砾间的缝隙中,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渗流泥质砂、浅灰色钙质泥岩和钙质粉砂岩,不显层理,测井响应特征为GR左偏背景下指状或齿化右偏,孔隙度曲线低幅左偏。2)解剖了洞穴的充填结构。暗河洞穴多为“复层式”充填结构,常见有底部垮塌/搬运角砾+中部搬运砂岩+上部砂泥岩充填或者未充填的充填结构;非暗河洞穴多为“双层式”或“单层式”充填结构,以搬运砂岩及渗流充填为主,未充填洞穴也发育。3)建立了充填时代识别模板,灰绿色、浅灰绿色砂、泥、碳酸钙砂及其混合的充填物为掩埋期(早海西期)充填,而灰色-杂色角砾岩,角砾成份复杂,一般是建造期(加里东期)的产物。4)揭示了洞穴充填的的地质规律。(1)平面上,伴随古水动力梯度逐渐降低,搬运相在暗河下段发育频率变高、厚度增大,未充填洞穴主要在上段和中段发育;(2)剖面上,搬运相及未充填相多发育在渗流带及径流带;(3)暗河洞穴一般规模大,在径流作用下多发育搬运相,且更易垮塌,因此垮塌相、搬运相多充填于暗河洞穴,非暗河洞穴规模小,渗流相发育程度高。5)提出了洞穴的油气响应意义。洞穴充填物本身具有一定储集性,但并非奥陶系洞穴的主力储集空间;岩溶塌陷体存在,且对产能贡献较大,但垮塌作用不是产能规模的唯一因素。
曹建文[7](2019)在《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左右,由此可见碳酸盐岩储层的地位和重要性。近几年来,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千米桥等古潜山地区,发现了一大批碳酸盐岩油气田,以古生界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岩成为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这些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大多数形成于不整合面之下,与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长时间的岩溶作用过程,储层规律复杂,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和储层预测难度大。因此,深入开展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掌握古岩溶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古岩溶成因组合分析法”开展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与成因机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岩溶地貌精细刻画、古水系恢复、古岩溶发育特征、古岩溶充填及演化规律等,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古岩溶地貌类型划分指标体系,采用“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及精细刻画,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二级地貌单元及12个三级地貌单元。(2)利用古地貌恢复技术开展了古地表水系恢复;围绕岩溶缝洞系统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识别,建立了基于地貌、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剖面的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古地下河系统的识别,并系统阐述了研究区前石炭纪古水文地质条件。(3)通过统计分析岩芯、测录井资料、地震剖面、充填物物性特征等基础数据资料,对研究区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1)将研究区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划分为地下河、岩溶洞穴、溶蚀孔洞、溶蚀缝等4种类型,并细分为8个亚类,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地质模式;(2)研究区岩溶缝洞系统在垂向上被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带、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等四个带,并揭示了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的垂向差异性;(3)查明了充填物类型及来源,在系统分析缝洞系统充填物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湿环境下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充填模式。(4)通过对缝洞充填物开展稳定同位素、包裹体、孢粉和电子探针与能谱分析测试,结合古气候条件、岩溶作用条件等系统分析了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成因机理和演化特征,研究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主要形成于海西早期,古岩溶缝洞系统经历了34个期次的岩溶作用充填。(5)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古地貌和古水动力角度来开展岩溶储层发育有利区块预测,系统总结了地层岩性、岩溶地貌特征、水动力条件、岩溶垂向分带等预测依据,对研究区岩溶储层有利区块进行预测,建议对轮南11-轮古7-轮古4井区块(Ⅰ)等四个区块加强重点勘探与开发。
王小垚,曾联波,魏荷花,孙建芳,史今雄,徐翔,曹东升,陆诗磊[8](2018)在《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的分布规律是缝洞型油藏开发的基础。系统总结了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特征、主控因素、发育模式和表征方法,并讨论了缝洞储集体的发展趋势。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在纵向上的分布存在表层、渗流与径流3个岩溶带,主要受沉积环境、流体性质、构造条件与岩溶地貌等地质因素的控制,但在不同地质背景下主控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结合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缝洞储集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岩溶模式、演化阶段、缝洞储集体系统。现阶段缝洞储集体主要分为裂缝、溶洞、裂缝—溶洞、裂缝—断层、断层—溶洞和裂缝—断层—溶洞6种缝洞组合模式。考虑到缝洞储集体的不同表征技术,主要从缝洞储集体的描述、识别与预测3个层次进行表征。阐明断裂体系对缝洞储集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建立不同构造样式的缝洞储集体发育模式,是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的叠前与叠后多属性联合分析,是定量预测缝洞储集体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
王珂[9](2018)在《塔河油田奥陶系表层岩溶带形成与储集空间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经历了上亿年的岩溶作用,岩溶缝洞分布复杂,在纵横向上都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位于奥陶系上部的表层岩溶带是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储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油田对岩溶储层进行结构特征和储层地质描述的首要对象。为能够建立有效的储层地质模型进行高效原油开发,本文综合岩溶露头、岩心以及地球物理等资料,开展了表层岩溶带形成演化及其有利储集空间的研究。经过一间房、三间房、硫磺沟、西克尔沟等七条野外岩溶地质剖面的实地考察,发现塔北巴楚-柯坪地区岩溶地貌形态可分为六种类型:高陡溶峰型、低陡溶峰型、溶丘型、断控型、岩溶槽谷型和岩溶沟谷型。通过印模法对塔河油田前石炭系古地貌进行恢复,发现研究区前石炭系岩溶古地貌与塔北露头岩溶地貌及其相似,对塔河主体区表层岩溶带结构特征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其形态主要以溶峰型和溶丘型为主。通过对研究区岩心、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地震资料的详细解剖,明确了表层岩溶带的基本特征。研究区奥陶系表层岩溶带广泛发育地表河和落水洞系统,并总结出了对称式落水洞、非对称式落水洞、断控式落水洞和河流冲蚀落水洞四种典型的落水洞形态和三种地表河的演化模式。同时发现,地表河和落水洞的发育受初始的岩溶古地貌的控制,并受断层的影响。利用岩心物性资料对表层岩溶带的储集空间进行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上部沉积物段和灰岩发育段孔隙度解释模型。发现:表层岩溶带上部沉积物储集物性差,孔隙度通常小于2%,渗透率小于0.1mD。但裂缝和溶蚀孔洞发育灰岩段通常具有良好油气产量,并且越是靠近岩溶沟谷位置的单井的产液能力越高,可能与其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发育程度有关。该评价方法对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有着指导意义。
张庆玉[10](2018)在《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海相碳酸盐岩古岩溶型储层研究是世界级难题,由于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给古岩溶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带来极大困难。全世界迄今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油气藏有279个,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储量约占油气资源总量的50%,产量占60%以上。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飞速发展,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处于攻坚阶段,且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已经由石油战略的储备区转变为石油资源开发的接替区。而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资源关系十分密切,其溶蚀孔、洞、缝通常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据统计,占沉积岩总量20%的碳酸盐岩所储藏的油气资源占据了世界油气探明储量的50%以上,因此碳酸盐岩古岩溶型储层多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受到岩溶水文地质和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关于油气藏古岩溶储层研究,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油气迁移和储存研究、油气充注期次研究;此外,针对古岩溶储层研究,专家学者同样开展过一定的研究工作,主要从裂缝及溶蚀孔洞的描述、野外及井下岩溶发育的建模、地震反射与成像测井、钻井岩芯与电测井识别古岩溶,以及古岩溶缝洞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等一系列工作手段揭示古岩溶特征及古环境条件。然而,针对复杂地质体条件下,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岩溶古地貌和古水系的刻画,岩溶地下暗河的识别,以及不同地貌类型古水动力条件分析,和基于古岩溶作用机制及古岩溶充填物地球化学分析条件下的区域岩溶演化地质模式研究相对较少。塔里木盆地油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漫长的岩溶作用过程,既有地质历史时期地表、近地表环境下的古岩溶作用,又经历了埋藏过程中岩溶作用的叠加与改造,造成古岩溶缝洞发育与分布规律十分复杂,非均质性极强;且由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储层埋藏深,如:轮南古潜山埋藏深度约为45005500m,塔河油田主体区埋藏深度约为5000m6000m,哈拉哈塘油田埋藏深度约为50007000m,目前在塔河油田顺北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目的层最深钻井已经达到了8250m。给勘探开发和储层预测带来了极大困难。由于地貌单元的形成受到了水文地质特征的制约,水文地质特征又是古岩溶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古地貌和古水文地质特征制约着岩溶储集空间与储集体的类型。论文在岩溶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大量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手段,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层组进行了划分,厘定了奥陶系内幕沉积间断古岩溶作用。针对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复杂地质体条件,通过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对三期沉积间断古岩溶面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古岩溶地貌恢复,并识别了二级地貌、三级地貌和若干微地貌形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古水系刻画,包括地表水系和潜山岩溶区、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地下暗河特征。结合地震属性对古地貌、古水系进行了识别验证。深入研究了古岩溶储层空间展布规律,结合古岩溶缝洞充填方解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阐明了不同地貌类型古水动力特征及古环境条件,分区带建立了岩溶储层形成模型及不同岩溶期次区域演化地质模式,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论文首先针对哈拉哈塘地区岩溶作用地质背景开展了研究,认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幕存在着3期沉积间断古岩溶作用,既有古潜山风化壳岩溶作用,又有层间岩溶作用的叠加与改造。哈拉哈塘地区自南往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依次尖灭。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断裂以北东-南西向及北北西-南南东向走滑断层为主,少量近南北向走滑断层。以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为依据,将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层组划分为3类4型6个亚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奥陶系内幕三期岩溶作用复杂地质体结构,提出了“相对残厚与古地层构造趋势面”结合方法、和“残厚与残厚趋势面方法”分别恢复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和一间房组岩溶期古地貌,利用常规方法“印模法”恢复前志留纪岩溶期古地貌。依据现代岩溶理论,识别了二级地貌和三级地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期次岩溶古水系进行了刻画,包括地表水系和地下暗河管道系统,并与地震反射地质体古岩溶特征进行了识别验证。深入分析了不同岩溶期次古水动力条件与古岩溶作用关系。由于古水文地质特征制约了古地貌类型的发育,同时又是古岩溶发育的必备条件。但是,古地貌部位不同,古水文特征也不同。本次依据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岩溶古地貌形态及古水动力场特征、岩溶层组特征,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机制,结合明河切割深度及暗河发育特征,及古水动力条件特征,对哈拉哈塘地区进行了4个岩溶区带的划分。对不同的岩溶区带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及古岩溶发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古岩溶缝洞充填方解石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古岩溶作用期次与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方解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PDB)值跨度较大,为2.12‰-4.09‰,平均值:-0.65‰,δ18O(PDB)值普遍存在偏负特征,为-4.14‰-15.71‰,平均值为-9.95‰。反映了4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期次与古环境特征。古岩溶缝洞充填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按盐度高低可分为低盐度包裹体、中盐度包裹体和高盐度包裹体三类;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包裹体主要形成期有4个温度段,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经历了古风化壳裸露大气淡水岩溶期、晚海西埋藏岩溶期、印支-燕山埋藏岩溶期和喜马拉雅埋藏岩溶期4次较大规模的古岩溶作用及充填期次,该项研究与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对岩溶古地貌古地形条件下的岩溶地质剖面及古岩溶储层对比剖面深入研究,在岩溶作用地质背景、岩溶作用期次、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古水动力条件分析基础上,结合钻井岩芯岩溶、地震、测井、放空漏失,等古岩溶解译资料,针对不同地貌类型,分别建立了潜山岩溶区、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型,及不同岩溶期次古岩溶作用区域演化地质模式,揭示了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本次研究成果,为碳酸盐岩古岩溶型油气储层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H12402井区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地质概况 |
3 中下奥陶统古岩溶发育条件 |
3.1 古构造条件 |
3.2 古地形地貌条件 |
3.3 古水文条件 |
4 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
4.1 古岩溶洞穴刻画与平面形态 |
4.2 古岩溶洞穴规模和充填特征 |
4.3 古岩溶洞穴空间分布特征 |
5 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发育模式 |
5.1 古岩溶洞穴发育的水力梯度 |
5.2 古岩溶洞穴发育的汇水条件 |
5.3 古岩溶洞穴发育的导水条件 |
6 结论 |
(2)塔河地区奥陶系不同地貌岩溶带结构组合差异与油气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岩溶地质背景 |
2 岩溶带类型及特征 |
2.1 表层岩溶带特征 |
2.2 渗流岩溶带特征 |
2.3 径流岩溶带特征 |
2.4 潜流岩溶带特征 |
3 不同地貌单元岩溶带结构组合差异 |
3.1 分水岭岩溶带结构组合特征 |
3.2 岩溶谷地岩溶带结构组合特征 |
3.3 岩溶盆地岩溶过程分析 |
3.4 岩溶带结构组合差异模式 |
4 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岩溶带组合结构油气富集特征 |
5 结论 |
符号注释: |
(3)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奥陶系岩溶地貌(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岩溶地质演化 |
1.1 岩溶地质概况 |
1.2 岩溶地质演化历史 |
2 海西运动早期岩溶地貌恢复 |
2.1 印模法 |
2.2 等弧长积分法 |
3 岩溶地貌特征分析 |
4 结论 |
符号注释 |
(4)古岩溶流域内地表河与地下河成因联系与储层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塔河奥陶系岩溶地貌精细表征 |
2 地表河与地下河成因类型 |
2.1 地表河沉积特征与类型 |
2.2 地下河沉积特征与类型 |
3 地表河与地下河分布及成因联系 |
3.1 地表河与地下河分布 |
3.2 地下河是地表河的地下延伸 |
3.3 地表河与地下河砂泥岩“同源异境” |
4 地表河与地下河沉积物储集性能 |
5 结论 |
(5)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相形成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概况 |
2 塔河油田主体区岩溶地貌恢复及岩溶相带划分 |
2.1 恢复方法 |
2.2 岩溶相带划分 |
2.3 岩溶相标志 |
2.3.1 断裂构造对岩溶相带的影响 |
2.3.2 岩溶相带溶蚀和侵蚀作用 |
2.3.3 岩溶相带充填物类型和充填程度 |
3 岩溶相带与岩溶储层发育模式 |
3.1 峰丘—高地储集空间以裂缝/缝洞复合体为主 |
3.2 残丘—谷地储集空间以地下河溶洞为主 |
3.3 岩溶湖泊—洼地相带不发育储层 |
4 结 论 |
(6)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塔河油田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 |
2.3 古地貌特征 |
2.4 暗河分布 |
第3章 洞穴充填物充填特征 |
3.1 岩溶分带特征 |
3.2 洞穴充填岩相及特征 |
3.3 充填相测井响应 |
3.4 洞穴充填结构分析 |
3.5 充填物充填时代特征分析 |
3.6 取心井充填物及充填期次分析 |
第4章 洞穴充填物充填规律及影响因素 |
4.1 充填物剖面发育特征 |
4.2 充填规律及影响因素 |
第5章 洞穴油气储集响应特征 |
5.1 洞穴充填物本身具有一定储集性 |
5.2 岩溶塌陷体存在,且对产能贡献较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勘探开发简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格局 |
2.2.2 断裂构造特征 |
2.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分布特征 |
2.3.1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2.3.2 前石炭纪古风化壳上覆地层特征 |
2.4 奥陶系沉积相特征 |
第三章 古地貌及古水系识别与恢复 |
3.1 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恢复 |
3.1.1 古地貌形态恢复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及恢复过程 |
3.1.3 古岩溶地貌识别及划分结果 |
3.1.4 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特征 |
3.2 古地表水系恢复 |
3.2.1 古地表水系恢复方法 |
3.2.2 古地表水系恢复过程 |
3.2.3 古地表水系恢复结果 |
3.3 古地下河系统恢复 |
3.3.1 古地下河系统恢复方法 |
3.3.2 古地下河系统识别指标体系 |
3.3.3 古地下河系统识别结果 |
3.4 前石炭古水文地质条件 |
3.4.1 古岩溶流域概况 |
3.4.2 古岩溶流域岩溶层组特征 |
3.4.3 古岩溶流域水动力条件 |
第四章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 |
4.1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模式 |
4.1.1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划分指标 |
4.1.2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模式建立 |
4.2 古岩溶垂向分带 |
4.2.1 岩溶垂向分带 |
4.2.2 古岩溶垂向分带结果 |
4.3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特征 |
4.3.1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程度 |
4.3.2 古岩溶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
4.4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规律 |
4.4.1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物类型及来源 |
4.4.2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特征 |
4.4.3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模式 |
第五章 古岩溶缝洞系统成因机理 |
5.1 缝洞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5.1.1 碳、氧同位素 |
5.1.2 包裹体 |
5.1.3 孢粉 |
5.1.4 电子探针与能谱分析 |
5.2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岩溶作用机制 |
5.2.1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古气候条件 |
5.2.2 水动力对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的影响机制 |
5.3 古岩溶缝洞系统演化特征 |
5.3.1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岩溶作用环境 |
5.3.2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主要时期 |
5.3.3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演变特征 |
第六章 岩溶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 |
6.1 岩溶储层特征 |
6.2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依据 |
6.2.1 地层岩性 |
6.2.2 岩溶地貌特征 |
6.2.3 岩溶发育的水动力条件 |
6.2.4 古岩溶垂向分带 |
6.3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结果及初步验证 |
6.3.1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结果 |
6.3.2 初步验证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特征 |
3 缝洞储集体的控制因素 |
3.1 沉积环境 |
3.2 流体性质 |
3.3 构造条件 |
3.4 岩溶地貌 |
4 缝洞储集体的发育模式 |
5 缝洞储集体的表征方法 |
5.1 缝洞储集体地球物理识别方法 |
5.2 不同尺度缝洞储集体预测技术 |
6 讨论 |
6.1 断裂对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的展望 |
6.2 缝洞储集体预测方法的展望 |
7 结论 |
(9)塔河油田奥陶系表层岩溶带形成与储集空间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表层岩溶带的相关概念 |
1.2.2 表层岩溶带储层储集性能评价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塔北露头地质概况 |
2.2 塔河油田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岩溶地质背景 |
第三章 塔北露头和塔河主体区岩溶古地貌 |
3.1 塔北露头岩溶古地貌 |
3.1.1 岩溶地貌分类 |
3.1.2 塔北露头岩溶地貌特征 |
3.2 塔河油田主体区岩溶古地貌 |
3.2.1 古地貌恢复方法原理 |
3.2.2 古地貌恢复过程与结果 |
第四章 表层岩溶带形成演化和控制因素 |
4.1 表层岩溶基本特征 |
4.1.1 地表河特征 |
4.1.2 落水洞特征 |
4.1.3 裸露灰岩特征 |
4.1.4 坡积物特征 |
4.1.5 断层特征 |
4.2 表层岩溶演化特征 |
4.2.1 落水洞的演化 |
4.2.2 地表河的演化 |
4.3 表层岩溶带的控制因素 |
4.3.1 岩溶地貌和古水系 |
4.3.2 断层 |
第五章 表层岩溶带有利储集空间预测 |
5.1 表层岩溶带储集空间类型和评价 |
5.2 表层岩溶带有利储集体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哈拉哈塘地区岩溶作用地质背景 |
§2.1 前志留纪岩溶期区域岩溶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岩性 |
2.1.2 地质构造 |
2.1.3 岩石化学性质及岩溶层组 |
§2.2 哈拉哈塘加里东期古岩溶作用期次 |
§2.3 不同期次岩溶作用地质背景分析 |
第三章 哈拉哈塘地区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1 不同期次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 |
3.1.1 印模法恢复前志留纪岩溶古地貌 |
3.1.2 相对残厚与古地层构造趋势面方法恢复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古地貌 |
3.1.3 残厚与残厚趋势面方法恢复一间房组顶面古地貌 |
§3.2 不同期次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2.1 古岩溶地貌类型划分依据 |
3.2.2 潜山区前志留纪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2.3 良里塔格组顶面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2.4 一间房组顶面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3 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分析 |
3.3.1 潜山区前志留纪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 |
3.3.2 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古岩溶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 |
3.3.3 一间房组岩溶期岩溶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 |
§3.4 不同期次古水动力条件分析 |
3.4.1 前志留纪岩溶面古岩溶流域水动力条件分析 |
3.4.2 良里塔格组岩溶面古岩溶流域水动力条件分析 |
3.4.3 不同岩溶期次古水动力条件演变及古岩溶作用 |
第四章 哈拉哈塘地区岩溶储层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 |
§4.1 岩溶区带划分 |
§4.2 潜山区岩溶储层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 |
4.2.1 古岩溶垂向分带特征研究 |
4.2.2 古岩溶发育特征 |
4.2.3 岩溶缝洞体发育规律 |
4.2.4 岩溶地下暗河管道刻画与地质模式 |
§4.3 层间岩溶区岩溶储层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 |
4.3.1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上岩溶缓坡地) |
4.3.2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下岩溶缓坡地) |
4.3.3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盆地) |
4.3.4 大型缝洞储集体形成机理分析 |
§4.4 古岩溶缝洞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4.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4.2 岩溶储集空间类型 |
4.4.3 储集层物性特征 |
4.4.4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5 碳、氧同位素古环境地质意义 |
4.4.6 包裹体物理、化学特征 |
4.4.7 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第五章 岩溶储层形成地质建模研究 |
§5.1 潜山岩溶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1.1 潜山岩溶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1.2 潜山岩溶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1.3 潜山岩溶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2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2.1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2.2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2.3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3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3.1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3.2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3.3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4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4.1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4.2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4.3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5 哈拉哈塘地区古岩溶作用区域演化地质模式 |
5.5.1 一间房组岩溶期区域岩溶作用地质模式 |
5.5.2 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区域岩溶作用地质模式 |
5.5.3 前志留纪岩溶期区域岩溶作用地质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H12402井区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发育模式[J]. 姜应兵,李兴娟. 古地理学报, 2021(04)
- [2]塔河地区奥陶系不同地貌岩溶带结构组合差异与油气富集[J]. 张三,金强,胡明毅,韩起超,孙建芳,程付启,张旭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5)
- [3]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奥陶系岩溶地貌[J]. 张三,金强,赵深圳,孙建芳,李永强,张旭栋,程付启. 新疆石油地质, 2020(05)
- [4]古岩溶流域内地表河与地下河成因联系与储层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为例[J]. 张三,金强,程付启,孙建芳,魏荷花,张旭栋. 中国岩溶, 2020(06)
- [5]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相形成和演化[J]. 金强,张三,孙建芳,魏荷花,程付启,张旭栋. 石油学报, 2020(05)
- [6]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响应[D]. 李英菊. 长江大学, 2020(02)
- [7]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D]. 曹建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研究进展[J]. 王小垚,曾联波,魏荷花,孙建芳,史今雄,徐翔,曹东升,陆诗磊.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8)
- [9]塔河油田奥陶系表层岩溶带形成与储集空间预测[D]. 王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D]. 张庆玉.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