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玉米材质光盘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安曲江乐居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两年,随着各大城市人才抢夺战的展开,为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廉租房建设越来越多的以新就业青年为受众人群。在生存压力和社会力量规训下,青年的归属感严重缺失,邻里关系断裂,青年居住区景观未形成系统化设计。此类社区设计往往只关注到了普适性需求,而忽视了针对青年人群的个性需求及生活形态的适应性设计,已无法与当前青年人的新型文化背景相适应。因此研究符合人群特殊居住环境需求的邻里空间是非常关键的,既为改善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环境提供了依据,也对未来青年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青年廉租社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邻里空间的景观设计。首先,对于青年廉租社区以及邻里空间景观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进行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资料进行归纳,为之后的实践展开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青年生活形态及个体因素进行调查,明确青年空间行为需求;再次,对西安曲江乐居社区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并对西安曲江乐居社区进行优化改造。研究成果表明,在社区邻里空间中丰富青年归家道路空间、塑造青年下班解压环境、增添富有新社交方式的空间活动、营造青年互助共享空间、在邻里空间中融入新型青年文化等策略,打破传统社区模式,不仅可以改善青年人的邻里空间环境,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人获得社区归属感,重建邻里关系,提高青年居民与社会的关联,让这些青年人能够获得安全感、幸福感以及成就感。
李浩然[2](2020)在《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艺术史的两大叙事体例于唐宋时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体例的艺术通史,二是传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艺术笔记。由于宋代及以后,以个人见闻、微观叙事见长的艺术笔记,无论是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都远超体现宏大历史叙事意识的艺术通史。因此,通过着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问艺术史微观叙事勃兴的现象、缘由与价值,就是重审传统艺术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作为着述家,米芾既参与过官方艺术通史的编撰,也因其自由、多变而具创见的五本笔记闻名于史。通过对其生平及着述的考察,论文认为,米芾在宋前艺术着述的基础上,思考艺术着述的写作体例和艺术史论研究中的叙事对象问题,放弃了以朝代为类目、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宏观“叙史”品评体例,逐渐建构起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米芾之所以关注和聚焦亲见目历的艺术作品,是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艺术着史传统发展到北宋,其一,“按史发论”的写作体例是“徒欺后人”;他一,晋唐时期的艺术论题已落后于宋代文人的理论高度和审美要求。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着眼于对所见艺术作品的形制、内容、样貌、技巧、辨伪、流传与收藏等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微观叙事,进而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叙事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目的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品鉴活动的内容转向、从文学性语言到纪实性语言的语言转向;同时,米芾承接晋唐以来艺术史论的核心论题,以个人化、微观化的叙事手法重建“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三个论题。米芾对古法的追寻,实质上是对艺术传统及其历史脉络的探究;对妙物真性的赏品,是对艺术作品美学意义的判断;对清玩之物的喜好与言说,是对艺术家个体生命精神的贯彻。米芾对晋唐艺术论题的见解阐述,赋予了各论题新的内涵和理论维度,具有继承性和开创性。米芾的微观叙事模式,不仅是唐宋艺术史论传统的一个新发展,而且在当时和后世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中成为元、明、清艺术着述家使用的主要着史方式;而他对晋唐艺术论题的探讨,成为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艺术价值观的重要论点。
李聪[3](2020)在《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我国乡村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乡村在迅速建设与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风貌趋同,风土遗失,人群归属感难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村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焕然一新,而是铢积寸累,稳步经营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其自身价值认同的可持续。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维持好村落发展过程中内外关系的动态平衡,协调好本土特质与外来冲击的矛盾,并对乡村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的“新”“旧”取舍做出合理判断。怎样守住“乡愁”,让乡村更像乡村?乡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禁让我们思考。本文以农林村为例,对其“建筑风土”展开研究,探讨动态的属“风”的风俗、风习、风尚…与静态的属“土”的作为基质的物质空间实体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村落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规律,探寻隐含在村落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基因”及空间“原型”,建立一种从环境角度考察与审视建筑的方法。为今日的农林村做一个完整的记录,为昨日消失的农林村留下一个记忆,总结农林村当前遇到的问题,并指导未来村落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空间形态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分层级对村落、院落、建筑、装饰等层面深入探讨。每一层级的研究都以现状调研与记录为基础,以时间为维度,分阶段剖析。各层级的研究都是基于物质空间本体展开,但并非就本体谈风土,而是以一种动态的思维讨论本体基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是村落层面的宏观研究,从村落整体的风土环境展开论述,对其空间布局、景观、道路及公共空间的形态及演变进行分析,追溯早期村落的原生形态,对其初始状态作出推演,逐步阐明村落的发展演变历程,了解村落在特有的风土环境下的形态构成、营建与生长过程。其次是院落和建筑单体层面的中观研究,从院落构成及特点展开论述,对不同类型院落的特征及产生动因进行分析,探究院落及组团形态演变的规律,探寻院落发展演变各个阶段的“原型”及“原型”的变化,并对不同类型院落的生活时态进行记录,以示环境作用力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再将院落解构成窑洞、门房、正房、厢房等不同类型的单体,对其平面、立面、剖面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类型单体空间形态的特征,以及环境要素对单体空间形态、功能演变的作用。随后是建筑装饰及构件层面的微观研究,分别对屋檐、屋脊、门、窗、门楼、影壁、神龛等装饰构件的特点及其演变进行探析。最后对村落现状问题做出总结与评价,并以项目实践为例提出村落发展与建设的相关建议,探索“风土”之于建筑设计的方法。
刘良斌[4](2020)在《服装立体造型的创意思维表现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事物更替变化,日新月异。社会意识形态的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服装的趋向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装设计更是在此影响下向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服装中立体造型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去追求个性与独特。现代服装的趋势与需求对服装设计师充满了挑战,服装设计的根本把人当作载体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如何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立体造型设计,并能够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将立体造型加以运用设计出新颖时尚,又能让大众眼前一亮的衣服成为现代服装创意设计的趋势。而创意的设计是设计师自身创意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创意思维也是的服装立体造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服装中的立体造型为切入点,探究其在服装上材质与造型表现中所包含的创意思维,增加服装的艺术性,让立体造型赋予服装设计更多的内涵。论文是关于服装立体造型的创意思维表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加上对服装造型案例解析以及对今后设计发展的影响,从多个角度来解读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及在通过对服装立体造型的形态以及蕴含的设计思维进行研究,了解该创意思维的特点及本质,从中找出其对服装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并总结成文。意在为服装立体造型中创意思维的表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希望能为现代服装设计的更好发展有借鉴之处,从而能够将各种美观实用的立体造型,合理灵活的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开拓服装设计师的立体造型创意思维,为设计出具有一定风格和特点的创意服装提供帮助。创意思维增加服装结构多样性,使服装设计能够充分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兼顾功能性的同时,展示服装带给人的艺术感。
任颖[5](2020)在《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文中提出在新中国丝绸行业及丝绸设计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价值的丝绸设计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丝绸产业及丝绸文化发展的脉络与辉煌历史,对于当代丝绸创新设计来说也是宝贵的文化基因库。此外,其对于丝绸设计史、丝绸品种史、丝绸工艺史等的研究均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新中国丝绸样本档案整理考察的成果相对匮乏,对于该时期丝绸样本及档案的保护传承及体系化和数据化的应用,亦已成为该领域极需关注的课题。有鉴于此,此文从新中国丝绸样本的归类、整合入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新中国初期丝绸设计档案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数据库的构建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此研究主要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对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概括,其二归纳了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新品种、新花色的不断创新以及市场特征,肯定了新中国丝绸发展的价值与目前研究实践工作的优势所在。其三以新中国丝绸的设计观念、设计群体以及档案展开分析,提出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整理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丝绸档案的整理归类,重点论述了新中国丝绸档案对当代设计的价值所在,以及数据库构建的必要性与应用途径,并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性创新设计尝试。
陈小琴[6](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熙媛[7](2019)在《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性继承,更体现了我们党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1]。”如今红色文化迈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也直接影响着红色主题雕塑的发展趋势,它不仅是城市雕塑的一部分,更是作为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也被赋予更高的历史责任感,它以越发浑厚的姿态涌入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因此,针对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尤其是历史革命背景下的红色雕塑的研究,将对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与红色雕塑的关系以及从创作方法、艺术形式入手,对红色雕塑发展历程进行阐述,从设计风格、使用材质、选择颜色三方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给予定义,加以区分二者的异同之处;其次,从红色城市的历史革命文化特点入手,其中对项目所涉及的陕北地区的革命文化、地域文化,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得出结论,将历史革命背景下的红色雕塑进行举例分析,总结出与其相关的创作理论与方法;最后,结合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主题浮雕墙的实际案例,在尊重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让红色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发挥出积极的精神导向作用。力求通过该作品的设计立意,深刻发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并以现代人的眼光进一步探索红色雕塑的艺术形式。
郭子豪[8](2019)在《基于LabVIEW的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检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为尽量减少对土壤的干扰,达到降低土壤中作物所需水分的日常损失、为作物生长提供有机质肥力的目的,多使用免耕、深松等方式耕作。由于保护性耕作采用覆盖秸秆于地表、在土壤中留茬等方式保护土壤状态,容易对免耕播种机的工作过程产生干扰。并且目前还存在免耕播种机种类众多,机具的工作性能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免耕播种作业农艺要求的问题。本文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开发了集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报表生成、历史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检测系统。为检验系统性能进行了田间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筛选出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检测的重要检测指标,为各检测指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计构建检测系统的硬件系统。根据选用的相关设备的供电及工作需求,绘制并焊接制作信号调理电路PCB电路板。(2)根据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设计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检测系统关键子模块的测试界面并划分功能区域。本文提出播种质量中段检测和末段检测的测量方式,解决以往播种检测技术不能准确定位种子在土壤中的具体位置,对穴距检测的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将种箱排空检测、播种质量检测、播种作业前进速度、播种作业阻力测量、振动信号测量分析、地表覆盖率测量等程序以子模块的方式设计,设计各模块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存储程序。(3)设计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检测系统的辅助功能程序和界面。应用LabVIEW的报表生成模块RGT工具包设计实现检测报告的生成和存储;应用生产者消费者循环的设计方法实现主界面及各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联通和数据交互;利用LabVIEW的获取打印机、属性节点、文件夹搜索等子程序和函数实现检测报告历史查询和设置打印机功能。(4)根据国家标准设计实现检测系统的田间试验,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设计传感器安装方式和保护方式。分别对检测系统的播种质量、牵引阻力、振动分析、地表覆盖率等模块进行了测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播种量的检测精度为94.46%,对于漏播数和重播数的检测分别为92.83%和91.8%,并且能根据中段和末段检测结果准确判断出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故障的位置。系统可以较稳定的测量机具的牵引阻力大小,总变异系数为2.58%;并且可以较完全地采集机具工作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满足工作人员对机具可靠性优化的需求。检测系统在测量地表覆盖率的精准度可达94%以上。总体来说,检测系统能基本满足国家行业标准对播种监测系统的相关要求。
黄薇[9](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提出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陈传俊(TRAN TRUYEN TUAN)[10](2016)在《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汉语教学历史源远流长,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然而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未能满足全国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越南相关部门曾经意识到本土汉语教材问题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针对越南学习者研发了汉语教材,最有代表性的是普通教育用的《汉语》教材系列。此外,民间汉语学者也针对不同领域编写了一些本土汉语教材,但由于前期基础性研究不足和相关理论研究匮乏,使得多数编写出的本土汉语教材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教材无法发挥本土效果。因此,大多汉语教学单位都使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汉语教材作为正式教材,其中大多引用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面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严重缺乏的现状,目前越南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研发针对越南国情及文化、面向越南学习者的实用本土汉语教材。本文把越南人编写的本土汉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现有本土汉语教材从编写组织方面来看可分为统编和自编教材两类。统编教材是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胡志明市教育厅组织研发的教材,自编教材是越南学者个人根据社会需求自编的汉语教材。笔者将该两类教材建成越南本土汉语教材语料库作为研究资料,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以及计量对比研究、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语言要素、课文、语法与课后练习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找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优点和局限并提出对越南本土化汉语教材研发和建设方面的建议。希望这些数据和启示能为研发越南本土化汉语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方法以数据库研究法和全球视野比较法为主,以宏观系统分析法及文献研究法为辅。首先,使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越南本土汉语教材数据库”、“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数据库”、“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数据库”等,之后提取相关数据,再通过SPSS统计软件将教材的各种要素如词汇、音节、汉字等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考察。另外,按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对全部教材语法项目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内容分析信度的方法和人工干预对该套教材的课文内容和练习形式进行全面分析。在数据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两类教材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其次,基于吴应辉教授提出的本土化汉语教材特征的观点之上,探讨越南现有本土汉语教材特点并提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革新和建设的建议:(1)自主编写教材成熟前,越中合作是必走之路;(2)与各院校汉语培养课程接轨研发实用本土教材;(3)整顿目前教材编写放任自行现象;(4)加强语言文化对比,突出教材针对性。随后,本文通过运用全球视野比较法和宏观系统分析法探讨国际汉语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成果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国际本土汉语教材研究成果值得借鉴的有缅甸、泰国和美国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越南今后的教材研发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参考意义,具体是:(1)优先研发专门领域的汉语教材;(2)教材研发过程中注意“优势借入”,提高编写效率;(3)教材研发过程中接受“全方位帮扶”;(4)汉语教材编写本土视角论;(5)重视名校效应对教材的影响力。通过本文研究成果以及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本人提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者必备理论,包括(1)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教材编写其他相关理论。最后,本文提炼出越南汉语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的“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同时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研发模式。本人希望通过该研究成果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及汉语教学活动产生实际有效的应用价值。
二、日本玉米材质光盘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玉米材质光盘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安曲江乐居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毕业大学生租住廉租房现象 |
1.1.2 本研究的必要性探究 |
1.1.3 本研究的可行性探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年居住区空间环境的研究现状 |
1.2.2 邻里空间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
2.1 青年廉租社区景观相关概念及研究 |
2.1.1 青年廉租社区 |
2.1.2 新一代青年人群的生活形态特征 |
2.1.3 社区适宜居住理论 |
2.2 邻里空间相关概念及研究 |
2.2.1 邻里单元模式理论 |
2.2.2 邻里空间层次理论 |
2.2.3 邻里空间的分类 |
2.2.4 邻里交往层次理论 |
2.2.5 邻里交往要素分析 |
2.3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社区营造的引入 |
2.3.1 环境行为学引导邻里空间改造 |
2.3.2 环境知觉理论与社区氛围的营造 |
2.3.3 行为需求层次理论 |
2.4 优秀案例设计解析 |
2.4.1 国外案例解析 |
2.4.2 国内案例解析 |
2.4.3 对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调研现状及问题 |
3.1 调研社区的基本概况 |
3.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1.2 调研社区空间现状研究 |
3.1.3 调研社区空间活动类型与时空分布情况 |
3.2 调查青年的空间需求及个体因素 |
3.2.1 青年生活作息及现实需求调查分析 |
3.2.2 青年个体差异因素调查分析 |
3.3 曲江乐居社区邻里空间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青年夜归现象,亟需夜景照明设计 |
3.3.2 绿化缺乏维护,没有充分挖掘植物的感知价值 |
3.3.3 缺乏邻里交友空间,阻碍青年聚集交往活动的产生 |
3.3.4 缺乏共享办公功能,不能满足青年多样化工作模式 |
3.3.5 养宠物居民增多,缺乏适合宠物活动的空间及设施 |
3.3.6 健身广场不符合青年运动喜好,造成空间资源闲置 |
3.4 本章小结 |
4 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及方法 |
4.1 设计策略 |
4.1.1 增强社区夜景景观,满足青年下班族对夜归的需求 |
4.1.2 疏导青年心理压力,塑造青年下班解压环境 |
4.1.3 满足青年交友需求,增添富有新社交方式的空间环境 |
4.1.4 实现工作空间共享,营造青年互助的学习办公空间 |
4.1.5 重视养宠物人群需求,增添宠物友好型环境 |
4.1.6 为青年新型活动类型,增加适合青年运动场地 |
4.2 设计方法 |
4.2.1 候车停泊空间 |
4.2.2 归家治愈性空间 |
4.2.3 邻里交友空间 |
4.2.4 青年工作共享空间 |
4.2.5 宠物口袋乐园空间 |
4.2.6 青年运动健身空间 |
4.3 本章总结 |
5 西安市曲江乐居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 |
5.1 区位概况 |
5.1.1 区划范围 |
5.1.2 环境条件 |
5.1.3 社会历史条件 |
5.2 优化设计 |
5.2.1 设计目标 |
5.2.2 设计要点 |
5.2.3 总体规划 |
5.2.4 设计分析 |
5.3 方案展示 |
5.3.1 候车停泊空间设计 |
5.3.2 归家治愈性空间设计 |
5.3.3 邻里交友空间设计 |
5.3.4 青年工作共享空间设计 |
5.3.5 宠物口袋乐园空间设计 |
5.3.6 青年运动健身空间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图录 |
附录3 表录 |
附录4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微观叙事与论题学理辨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动机及撰写之源 |
第一节 米芾微观叙事的历史文化境遇 |
一、宋代士人游艺的社会风尚 |
二、宋代公私艺术着述的文化动因 |
三、宋代艺术实践的历史诉求 |
第二节 米芾的家世学养及艺术着述的条件 |
一、米氏家族的家风:由尚武到贵文 |
二、米芾的立身:恩荫入仕途,广交天下士 |
三、米芾的癖好:深嗜书、画、砚收藏 |
小结 |
第二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及叙事转向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 |
一、艺术作品类 |
二、艺术家行迹及创作活动类 |
三、艺术工艺类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的微观叙事转向 |
一、目的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 |
二、内容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品鉴 |
三、语言转向:从文学化表达到纪实性语言 |
小结 |
第三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论题及内容 |
第一节 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 |
一、米芾的艺术作品临摹观发微 |
二、去古人之气:米芾的艺术创作理念 |
三、米芾对“趣时贵书”现象的批判 |
第二节 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 |
一、米芾论艺术作品的“气格”表现与内涵 |
二、米芾对“少年笔”、“暮年笔”的年段叙事 |
三、书画作伪手段与米芾的辨伪手法 |
四、倡导品鉴用语的通俗化及对品鉴主体的双重要求 |
第三节 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 |
一、书画用纸:选择个体自由表达的最佳载体 |
二、赏鉴之印:艺术家对书画等级的标榜 |
三、装褫工艺:书画流芳的重要门径 |
四、悬画:对艺术作品审美属性的尊重 |
小结 |
第四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空间与视角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特征 |
一、米芾艺术着述的行文次序及其时间意识 |
二、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时间顺序 |
三、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节奏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空间意涵 |
一、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与地志物理空间的呈现 |
二、米芾艺术着述中的微观叙事对宋代社会文化空间的投射 |
第三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视角 |
一、视角之意义:功能与类型 |
二、米芾在视角运用上的变异与突破 |
小结 |
第五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个体经验与艺术史论研究的路向拓展 |
一、“唐宋变革”历史场景中的唐宋艺术转型 |
二、转型思潮下米芾对个体经验的重视 |
三、基于个体经验的艺术史微观叙事开始张扬 |
第二节 对文人艺术创作、鉴赏、杂着风气的推动 |
一、将文人艺术创作的写意精神推至新高度 |
二、米芾的艺术鉴赏标准对文人画价值观形成的先导作用 |
三、助推宋代笔记、随笔等杂着文体的涌现 |
第三节 微观叙事模式在后世的传衍 |
一、宋后艺术着述对微观叙事写作体例的继承 |
二、近当代艺术史写作方法对微观叙事的充实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附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乡村聚落发展与乡风、乡土遗失的矛盾 |
1.1.2 学科背景:缺少基于乡村“建筑风土”研究的工作方法与指导借鉴 |
1.1.3 现实背景:农林村未来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1.5.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扶风县及农林村概况 |
2.1 扶风县背景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建制沿革 |
2.2 扶风地区民居特点 |
2.2.1 合院 |
2.2.2 窑洞 |
2.3 农林村背景概况 |
2.3.1 地理区位 |
2.3.2 行政区划及村落分布状况 |
2.3.3 建制沿革 |
2.3.4 自然环境 |
2.3.5 地方人文 |
2.3.6 产业及经济 |
2.4 农林村背景分析 |
2.4.1 上层环境要素及空间序列 |
2.4.2 村域空间格局及农业景观形态 |
2.4.3 农林村与周边村落形态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农林村村落形态 |
3.1 聚落与环境 |
3.1.1 适应与共生 |
3.1.2 聚落的系统性 |
3.2 村落空间布局及形态 |
3.2.1 村落选址及格局 |
3.2.2 村落的构成 |
3.2.3 村落空间布局形态特征 |
3.2.4 村落布局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
3.3 村落景观形态 |
3.3.2 村落景观特征 |
3.3.3 村落景观形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
3.4 村落道路及公共空间形态 |
3.4.1 村落道路形态特征 |
3.4.2 村落绿化及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特征 |
3.4.3 道路与公共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
3.5 社会形态到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
3.5.1 社会形态的变化 |
3.5.2 聚落形态结构的变化 |
3.5.3 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
3.6 小结 |
第四章 农林村院落形态 |
4.1 院落构成及特点(概况) |
4.1.1 院落的构成 |
4.1.2 院落构成及其特点 |
4.2 院落类型 |
4.2.1 四合院院落 |
4.2.2 三合院院落 |
4.2.3 “[”型合院 |
4.2.4 “L”型院落 |
4.2.5 “凹”型院落 |
4.2.6 其他类型院落(单厢房、无厢房、单正房) |
4.3 院落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
4.3.1 院落建设时序及类型分布 |
4.3.2 院落形态演变的动因 |
4.3.3 院落形态演变的特征 |
4.3.4 院落组团的形态演变 |
4.4 典型院落生活时态调查 |
4.4.1 四合院类型院落 |
4.4.2 三合院类型院落 |
4.4.3 “[”型合院类型院落 |
4.4.4 “L”型合院类型院落 |
4.4.5 “凹”型合院类型院落 |
4.5 小结 |
4.5.1 院落演变中的启示 |
4.5.2 院落形态演变中的风土特征的遗失 |
第五章 农林村建筑单体形态 |
5.1 窑洞形态演变 |
5.1.1 平面形态分析 |
5.1.2 立面形态分析 |
5.2 门房演变 |
5.2.1 平面形态分析 |
5.2.2 立面形态分析 |
5.2.3 剖面形态分析 |
5.3 正房的演变 |
5.3.1 平面形态分析 |
5.3.2 立面形态分析 |
5.3.3 剖面形态分析 |
5.4 厢房的演变 |
5.4.1 平面形态分析 |
5.4.2 立面形态分析 |
5.4.3 剖面形态分析 |
5.5 其他辅助功能性空间的演变 |
5.5.1 存储空间形态演变 |
5.5.2 便厕空间形态演变 |
5.5.3 淋浴及洗衣间形态演变 |
5.6 砖窑形态 |
5.6.1 砖窑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
5.6.2 平面形态 |
5.6.3 立面及剖面形态 |
5.7 小结 |
5.7.1 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 |
5.7.2 建筑功能的演变特征 |
第六章 农林村建筑装饰形态 |
6.1 传统民居装饰类与形 |
6.2 农林村民居建筑装饰 |
6.2.1 屋檐与屋脊装饰 |
6.2.2 门窗装饰 |
6.2.3 门楼装饰 |
6.2.4 影壁 |
6.2.5 神龛 |
6.3 建筑装饰的演变及影响因素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下的设计实践 |
7.1 农林村现状问题与价值评估 |
7.1.1 农林村现状问题总结 |
7.1.2 农林村价值评估 |
7.2 项目背景 |
7.2.1 项目建设目标 |
7.2.2 项目建设内容 |
7.2.3 项目运营模式 |
7.3 村落规划设计 |
7.3.1 规划范围 |
7.3.2 总体规划理念 |
7.3.3 规划设计定位 |
7.3.4 规划设计内容 |
7.4 民宿建筑设计 |
7.4.1 设计原则 |
7.4.2 设计概念 |
7.4.3 方案生成 |
7.4.4 建筑空间设计 |
7.4.5 外部空间设计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文章总结 |
8.2 思考与启示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4)服装立体造型的创意思维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服装立体造型概述 |
2.1 服装立体造型的产生与发展 |
2.1.1 服装立体造型的历史演变 |
2.1.2 立体造型的装饰特点 |
2.2 服装立体造型的现状分析 |
2.2.1 服装立体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
2.2.2 服装立体造型在配饰中的延伸应用 |
第3章 创意思维的本质与特征 |
3.1 创意思维的基础 |
3.1.1 逆向思维 |
3.1.2 侧向思维 |
3.1.3 比较思维 |
3.2 创意思维的本质与特征分析 |
3.2.1 创意思维的本质 |
3.2.2 创意思维的工作机制 |
3.2.3 创意思维的特征 |
3.3 创意思维的类型 |
3.3.1 逻辑与形象 |
3.3.2 发散与聚合 |
3.3.3 横向与纵向 |
第4章 服装立体造型中创意思维的表达 |
4.1 服装立体造型材料中的创意思维运用 |
4.1.1 服装用材料分析 |
4.1.2 非服装用材料分析 |
4.1.3 塑型材料分析 |
4.2 服装造型中的平面与立体转化 |
4.2.1 加法处理 |
4.2.2 减法处理 |
4.2.3 编饰处理 |
4.3 服装上的立体造型表现 |
4.3.1 穿在身上的软雕塑 |
4.3.2 服装造型中的折纸艺术 |
第5章 创意思维对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影响 |
5.1 创意思维对服装要素的影响 |
5.1.1 轮廓造型的创新 |
5.1.2 服装结构变化 |
5.1.3 肌理层次的增加 |
5.2 创意思维在服装上的表达形式 |
5.2.1 压褶与褶饰 |
5.2.2 叠加与重组 |
5.2.3 缠绕与扎系 |
5.2.4 撑垫 |
5.3 创意思维对当代服装设计师作品的影响 |
5.3.1 创意思维有利于当代设计师思维的拓展 |
5.3.2 创意思维对当代的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 |
第6章 服装立体造型对未来服装设计的启示 |
6.1 服装立体造型是对传统服装的继承和突破 |
6.2 服装立体造型对未来时装设计发展的影响 |
6.3 服装立体造型的设计与服装审美社会性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网站与数据库 |
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的框架 |
第一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工商业的资产结构优化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经济背景 |
一、立足外销、多创外汇的时代选择 |
二、计划经济下丝绸业的恢复和发展 |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文化背景 |
一、丝绸设计的人文环境 |
二、丝绸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路径 |
第二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品种与市场特征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 |
一、丝绸产品使用功能的拓展 |
二、印花、提花工艺及机械设备的技术进步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品种特征 |
一、丝绸产品品种大类划分的确定与扩充 |
二、丝绸新品种、新花色的创新及统一规格 |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市场特征 |
一、对外贸易及贸易对象的演变 |
二、满足内销以及按需供应 |
第三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观念、设计群体、及设计档案现状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观念确定及发展 |
一、丝绸设计原则和思路的需求转变 |
二、丝绸产品设计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群体形成与发展 |
一、丝绸设计师的群体形成与发展 |
二、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设计档案的创设及类型 |
一、丝绸设计企业档案的形成与归类 |
二、丝绸设计师档案的建立与追踪 |
第四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设计运用研究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
一、相关博物馆中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收集和归类 |
二、本课题研究中丝绸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当代价值、数据库构建与实验性创新 |
一、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当代价值的认知与思考 |
二、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数据库建构与运用推广 |
三、在数据库基础上的实验性创新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新中国丝绸设计数据库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表 1-表 20) |
(6)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7)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红色文化的兴起 |
1.1.2 红色文化的深远影响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1.7 小结 |
2.红色雕塑的演变与分析 |
2.1 红色雕塑的发展过程 |
2.1.1 建党以后的红色雕塑 |
2.1.2 建国初期的红色雕塑 |
2.1.3 改革开放以后的红色雕塑 |
2.2 红色雕塑的发展趋势 |
2.2.1 设计风格分析 |
2.2.2 使用材质分析 |
2.2.3 选择色彩分析 |
2.3 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 |
2.3.1 红色雕塑的定义 |
2.3.2 纪念性雕塑的定义 |
2.3.3 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的区别 |
2.4 小结 |
3.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举例分析 |
3.1 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特点分析 |
3.2 延安南门广场红色雕塑 |
3.3 延安凤凰广场红色雕塑 |
3.4 延安枣园革命遗址红色雕塑 |
3.5 西柏坡革命遗址红色雕塑 |
3.6 小结 |
4.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方法研究 |
4.1 红色雕塑设计基本原理及理念 |
4.1.1 红色雕塑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
4.1.2 红色雕塑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
4.2 红色雕塑的文化特征 |
4.2.1 历史文化 |
4.2.2 人文文化 |
4.2.3 地域文化 |
4.3 红色雕塑的空间特征 |
4.3.1 点状空间 |
4.3.2 线状空间 |
4.3.3 面状型空间 |
4.4 红色雕塑的需求特征 |
4.4.1 审美需求 |
4.4.2 互动需求 |
4.4.3 社会需求 |
4.5 红色雕塑的语言特征 |
4.5.1 自然语言 |
4.5.2 重力语言 |
4.5.3 光影语言 |
4.6 小结 |
5.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雕塑设计实例 |
5.1 项目背景分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延安地域性文化红色调研 |
5.1.3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现状分析 |
5.2 雕塑创作思路 |
5.2.1 创作构思分析 |
5.2.2 创作文化分析 |
5.2.3 创作内容选取分析 |
5.2.4 创作内涵分析 |
5.3 雕塑创作要素 |
5.3.1 尺度要素 |
5.3.2 视觉要素 |
5.3.3 光感要素 |
5.4 西北局纪念广场地雕设计 |
5.4.1 创作构思分析 |
5.4.2 创作内容选取分析 |
5.5 雕塑的材质与安装 |
5.5.1 雕塑的选材分析 |
5.5.2 石材的安装分析 |
5.6 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雕塑内涵与现实意义 |
5.7 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主题雕塑整体效果图 |
5.8 小结 |
6.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基于LabVIEW的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播种机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播种机检测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播种机检测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虚拟仪器技术 |
1.3.1 虚拟仪器技术概念 |
1.3.2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系统方案架构及硬件设计 |
2.1 测试项目选择 |
2.2 系统选用的硬件设备 |
2.2.1 对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 |
2.2.2 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 |
2.2.3 拉压力传感器 |
2.2.4 USB摄像机 |
2.2.5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
2.2.6 霍尔式速度传感器 |
2.2.7 系统选用的数据采集卡 |
2.2.8 系统选用的上位PC机 |
2.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2.3.1 信号调理电路原理设计 |
2.3.2 PCB板的整体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 关键子模块程序设计 |
3.1 数据采集系统驱动模块及界面划分设计 |
3.1.1 数采驱动程序 |
3.1.2 系统测试界面设计 |
3.1.2.1 测试界面区域划分原则 |
3.1.2.2 测试界面功能区划分设计 |
3.2 种箱排空检测 |
3.3 播种质量检测 |
3.3.1 检测原理 |
3.3.2 中段播种质量检测程序 |
3.3.3 末段播种质量检测程序 |
3.4 机具前进速度测量 |
3.5 故障位置判断 |
3.5.1 排种器故障检测 |
3.5.2 开沟器故障检测 |
3.6 牵引阻力检测 |
3.7 机具振动分析 |
3.7.1 振动信号的采集及预处理程序 |
3.7.2 振动信号的时域分析 |
3.7.3 振动信号的频域分析 |
3.7.4 振动信号的时频联合分析 |
3.8 地表覆盖率测量 |
3.8.1 计算机视觉程序模块 |
3.8.2 地表覆盖图像获取及存储 |
3.8.3 图像灰度处理 |
3.8.4 图像二值化处理 |
3.8.5 地表覆盖率测量 |
3.9 本章小结 |
4 系统辅助功能设计 |
4.1 检测报告程序设计 |
4.1.1 报告生成工具 |
4.1.2 报告生成程序设计 |
4.2 开始界面设计 |
4.3 产品信息界面 |
4.4 历史查询界面 |
4.5 设置界面 |
4.6 帮助界面 |
4.7 本章小结 |
5系统测试实验 |
5.1 试验条件 |
5.1.1 试验场地及设备 |
5.1.2 种子包衣 |
5.1.3 传感器安装方式 |
5.1.4 试验步骤 |
5.2 系统测试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种箱排空检测试验 |
5.2.2 系统标定试验 |
5.2.3 播种质量试验 |
5.2.4 故障位置判断实验 |
5.2.5 牵引阻力测量 |
5.2.6 振动分析试验 |
5.2.7 地表覆盖率测量 |
5.2.8 报表生成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9)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
(一) 选题意义 |
(二) 部分概念界定 |
(三) 研究回顾 |
二、史料运用 |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
(二) 其他史料 |
楔子: 到中国去! |
(一) 想象中的异邦 |
(二) 艰难的开始 |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
(一) 西食东渐 |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
(一) 走,我们看戏去 |
(二) 运动也快乐 |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10)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越南汉语蓬勃发展,本土化教材作用日趋重要 |
二、汉语教材是目前制约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三、越南汉语教学要可持续健康发展,本土教材研发为当务之急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汉语教材研究综述 |
一、越南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理论探讨 |
三、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 |
第五节 主要研究内容 |
一、主要论点 |
二、创新点 第二章 越南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一节 越南历代语言政策 |
第二节 越南独立以来的语言政策 |
一、八月革命到全国统一时期语言政策(1945-1975) |
二、1975年全国统一至今的语言政策 |
第三节 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一、民族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二、外语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三、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三章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及教材语料库 |
第一节 越南汉语教材使用现状 |
一、汉语教材使用现状 |
二、统编和自编本土教材基本信息 |
第二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数据库 |
一、越南本土汉语教材数据库 |
二、数据库加工提取数据 |
三、本文术语界定 第四章 统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
第一节 教材的语言要素分析 |
一、教材音节分析 |
二、教材词汇分析 |
三、汉字分析 |
四、语法项目分析 |
第二节 教材的文化内容项目分析 |
一、教材所导入文化内容分析 |
二、文化内容取向 |
第三节 话题和篇章分析 |
一、统编本土汉语教材课文内容统计分析 |
二、教材课文结构分析 |
第四节 教材课后练习项分析 |
一、教材练习项总量统计分析 |
二、练习题型的考察 |
第五节 教材的形式分析 |
一、教材的版面设计 |
二、教材的辅助配套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
第一节 自编教材的语言要素分析 |
一、教材音节分析 |
二、教材词汇分析 |
三、汉字分析 |
第二节 教材的文化内容项目分析 |
一、教材所导入文化内容分析 |
二、文化内容取向 |
第三节 话题和篇章分析 |
一、自编本土汉语教材课文内容统计分析 |
二、教材课文结构分析 |
第四节 教材课后练习项分析 |
一、教材练习项统计分析 |
二、练习题型的考察 |
第五节 教材的形式分析 |
一、教材的版面设计 |
二、教材的辅助配套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类本土教材特征及编写建议 |
第一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本土特征分析 |
一、教材名称本土化 |
二、教材内容本土化 |
三、部分词汇本土化 |
四、注释语“母语化” |
五、语言难点对比化 |
第二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特点和不足 |
一、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优点 |
二、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存在问题 |
第三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建议 |
一、加强中越合作,开发合编教材 |
二、与高校汉语培养课程接轨研发实用本土教材 |
三、整顿目前教材编写放任自行现象 |
四、加强语言文化对比,突出教材针对性 |
本章小结 |
一、越南教材浅层本土有所体现,深层本土尚显不足 |
二、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优劣并存 |
三、越南本土汉语教材健康发展需要全面革新 第七章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国际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启示 |
一、汉语教学薄弱国家教材资源“五步跨越”开发模式 |
二、汉语教材编写本土视角论 |
三、名校效应与教材编写 |
第二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关键因素及理论准备 |
一、提高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价值的因素 |
二、编写越南本土汉语教材必备理论 |
第三节 本土汉语教材研发的“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 |
一、“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的定义 |
二、“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的作用 结语 |
一、全文主要内容和观点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三、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1 越南现有汉语教材表(按出版/重印年份排列) 附录2 越南现有本土汉语教材(截止2014年10月) 附录3 统编教材音节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4 统编教材词汇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5 统编教材汉字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6 自编教材音节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7 自编教材词汇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8 自编教材汉字等级和频次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日本玉米材质光盘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安曲江乐居社区为例[D]. 李晶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D]. 李浩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3]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D]. 李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服装立体造型的创意思维表现研究[D]. 刘良斌.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5)
- [5]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D]. 任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7]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D]. 刘熙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LabVIEW的免耕播种机工作性能检测系统设计[D]. 郭子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10]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D]. 陈传俊(TRAN TRUYEN TUAN).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