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导尿管移位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膀胱导尿管移位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一、彩超诊断导尿管移位膀胱内1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主[1](2014)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3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横切口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确诊的23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发病年龄、就诊孕龄、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症状时的孕龄、临床表现、剖宫产术至发病的时间间隔、既往宫腔操作史、初诊超声检查情况、血β-HCG水平、孕酮水平、临床分型、治疗过程及结局。结果:23例CSP患者剖宫产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1、一般情况: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2.2±3.8岁;就诊孕龄37~62天,平均47.7±7.6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14个月~13年,平均75.6±47.9个月,其中具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者4例,>2年且<3年者0例,3-5年者7例,6-10年者8例,>10年者4例。20例有1次剖宫产史,2例有2次剖宫产史,1例有3次剖宫产史。23例中17例既往有人工流产或者刮宫等宫腔操作史,最少1次,最多7次,其余6例既往无宫腔操作史。2、临床表现:23例患者平素月经均规律,其中21例有明确停经史;2例无确切停经史,表现为末次月经干净后20余天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的孕龄为20-57天,平均37.9±9.9天。阴道流血者12例,其中2例表现为突发阴道出血,量大于月经量,均为外院误诊病例;余均为点滴状或少量阴道流血;4例伴轻微下腹痛。1例表现为轻微下腹隐痛,无阴道流血;无阴道流血及腹痛症状者10例。3、辅助检查:入院时患者血清β-HCG值波动于326.5~128480mIU/ml,平均28172.7±37798.2mIU/ml;入院时有孕酮记录者9例,波动于5.44~33.74ng/ml之间,平均18.02±9.7ng/ml,其中7例P<25ng/ml,2例P>25ng/ml,该两例均为内生型CSP,可见胚芽及原始血管搏动。阴式彩超检查常表现为子宫前壁峡部或瘢痕处肌层变薄或连续性中断,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内或近瘢痕处可见到妊娠囊回声或液暗区;不典型者表现为前壁峡部混合回声包块;常提示妊娠囊或包块周边血流丰富。4、诊断及治疗方法:本组23例,19例初诊确诊,其中1例为外院确诊;4例初诊误诊,均为外院误诊,3例误诊为宫内早孕,1例误诊为宫颈妊娠。本组23例治疗方法可归纳为5种:①药物治疗11例;②药物治疗+负压吸宫术5例;③UAE+负压吸宫术3例;④药物治疗+宫腔镜下妊娠囊电切术3例;⑤开腹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囊切除+修补术1例。5、治疗效果:23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住院时间为7~77天,平均22.8±15.8天;住院费用为3301.69~15396.48元,平均8115.08±4278.10元。结论:1.CSP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易误诊,基层医院误诊率高。2.人工流产或刮宫等宫腔操作史,为CSP发病的危险因素;尚不支持多次剖宫产为CSP危险因素。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CSP最主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对于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患者,应尽早行细致阴式彩超检查,以排除CSP。4.建议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常规测定血清孕激素。5.CSP的治疗应个体化。药物治疗或UAE预处理后行超声监测下负压吸宫术或宫腔镜下妊娠囊电切术是相对安全、可行的CSP治疗方案。

彭琼仪[2](2020)在《郴州市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年龄、孕周、地域、文化程度、血尿生化检验、超声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探讨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手术决策的影响因素、症状性尿石症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不良妊娠结局,以期为妊娠人群的尿石症的提供个体化预防,为临床一线人员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141例住院孕妇病例资料,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病历176例,记录合并症状性尿石症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孕期、临床症状、血尿生化检验、泌尿系超声检查、治疗方式等观察指标;随访记录复发、预后及妊娠结局等结果。结果:(1)61141例孕妇确诊合并尿石症184例,发病率为0.3%,其中症状性尿石症176例,发病率为0.29%,其中>40岁年龄段发病率相对较高,约占0.97%;妊娠2836周者发病率较高,约占44.32%;郴州市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发病率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郴州城区(42.61%)、桂阳县(12.50%)、永兴县(11.36%);郴州市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对较高,占66.48%。(2)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在白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尿葡萄糖、尿红细胞等指标上显着高于无尿石症妊娠妇女(P<0.05)。在血、尿生化异常情况分析中,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尿白细胞阳性、尿红细胞阳性、尿蛋白阳性、尿葡萄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孕前患有尿石症病史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无症状性尿石症的妊娠患者。(3)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有无伴随恶心呕吐、下尿路症状、镜下脓尿以及血肌酐异常时,对其采取的治疗方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妊娠期孕妇超声检查结果中在结石位置、直径以及肾脏积水程度上,对其采取的治疗方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孕晚期、血肌酐水平升高、中及重度肾脏积水可能是采取手术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妊娠并症状性尿石症组与无尿石症妊娠妇女组的早产、剖宫产的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差异,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在早产及剖宫产的不良妊娠结局上明显高于无尿石症妊娠妇女(P<0.05)。结论:(1)郴州市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总体患病率为0.29%,其中>40岁年龄段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病率相对较高。(2)血肌酐升高、伴有中、重度肾积水、孕晚期可能是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采取手术干预的独立影响因素。(3)孕前患尿石症病史、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肌酐升高、尿中白细胞阳性、红细胞阳性、尿糖阳性、尿蛋白阳性、尿酮体阳性可能为导致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相关因素。(4)患有症状性尿石症的孕妇中患儿早产及进行剖宫产的的风险增加。

宋国鑫[3](2018)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又被称作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是一种罕见的胆道囊状或梭型的扩张性疾病,亚洲人群中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人群,主要在女婴和女童中发病,男女比例1:3-1:4。生后1年内的诊断率在25%,10岁以前的诊断率可达60%,成年后诊断率仅占20%。1723年Vater首次报道了一例胆总管扩张的临床病例,1852年Douglas首次发表文章报道了一例胆总管扩张的患儿,并提出了该病可能为先天性疾病,此后陆续有较少的病例报道。直到二十世纪末,Todani等根据其临床资料结合胆道造影,将CCC分为5个主要类型。CC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 Union,APBDU)存在于30%-70%的CCC患者中,此类患者的胆总管和胰管于十二指肠之外汇合形成共同管,胰胆管共同通道过长,常常胆总管呈直角汇合入胰管内并位于Vater壶腹环肌以外,含有胰蛋白酶的胰液向上返流进入胆总管以及肝内外胆管内,从而引起胆管壁粘膜和弹性纤维组织的炎症和破坏,引起破坏处的胆管扩张。另外还有胆道上皮增殖不平衡,病毒感染等学说。CCC的主要症状为间歇性的上腹部疼痛、右上腹囊性包块和梗阻性黄疸,这也被称为胆总管囊肿三联征。除了这三种主要临床表现以外,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寒战、发热等。CCC还可以合并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胆管炎、胰腺炎、胆道结石,并有发展癌变的风险。CCC最早期手术治疗采用囊肿外引流术,但患者在长期的胆道外引流下往往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长期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较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人提出了胆总管囊肿与十二指肠做吻合,即解决了胆道梗阻问题,又简单易操作,手术风险低,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切除囊肿的内引流术成为治疗CCC首选的手术方式。但在对这些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内引流的患者的长期随访过程中,人们发现此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并且随着患者被随访的时间越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其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为胆道炎症,人们考虑是因为十二指内的肠液以及食物返流进入胆道而引起的感染和炎症,以及由于囊肿十二指肠吻合口挛缩狭窄而导致。因此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人提出了将囊肿和空肠做Roux-en-Y式吻合,来避免十二指肠内的内容物返流进入胆道。采取囊肿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后,能降低术后胆管炎的发生,但由于扩张的胆管仍保留着,胆胰合流异常未解决,胰液的返流仍存在,长期的返流胰液的刺激,仍会导致胆管癌变的可能。因此人们再次改进手术方式,将囊肿完全切除或切除囊肿的内层囊壁,然后行胆管和空肠Roux-en-Y式吻合,但由于早期医疗水平的限制,当时行这种手术方法难度非常大,术后的死亡率较内引流方式要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良好的手术前准备及有效的手术后监护,使得将囊肿完全切除并行胆管空肠吻合的这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因为切除了扩张病变的胆道,改变了胆道流出途径,避免了胰液的返流,能够有效的避免胆管癌的发生,切除扩张的胆总管然后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也逐渐成为CCC公认的治疗标准。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进步和在医学领域的使用,腹腔镜技术经历了由简单的观察操作到复杂的治疗操作,由用于成人手术到用于儿童甚至新生儿手术的演变过程。1995年由Farello GA开展了首例CCC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之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支持,但仍有一些人对腹腔镜治疗CCC的安全性存在争议。我国于2001年首次报道了腹腔镜下治疗CCC,至今不到20年,还未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开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首先对我中心自2003年6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CC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对比和分析,第二部分对有关于中国儿童CCC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比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荟萃分析,以论证腹腔镜治疗CCC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并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CCC的经验做出总结和分析。方法:第一部分: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自200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CCC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收集和回顾性的分析。先将其分为行开腹手术治疗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进行汇总后对比分析。再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儿按照年龄进一步分为大于3岁组和小于3岁组,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0例先行微创胆道外引流手术再二期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的CCC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6例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胆道引流术,8例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引流术,6例采用腹腔镜胆囊造瘘术。对其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胆汁引流量、手术后外引流管带管时间以及再次行根治手术时的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并记录行外引流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第5-7日肝脏功能的相关检测指标,对ALT、AST、GGT、TBIL、DBIL的手术后下降率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从中、外文数据库中甄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有关于中国儿童CCC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的文献,提取包括开腹、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连续性变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等二分类变量。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计算,用Q检验以及I2指数来评估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根据异质性的结果使用固定效应模式或随机效应模式进行数据合并以及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通过均数差(MD)和95%可信性区间来检验统计量。二分类变量通过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性区间来检验统计量。最后使用漏斗图来检验有无发表偏倚。结果:第一部分,我中心病例资料经对比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CCC的较开腹手术治疗CCC的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年龄大于3岁组和小于3岁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别。对于一期外引流的患者,三组病人术前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均得以缓解,在ALT、AST、GGT、TBIL、DBIL的术后下降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三种方法的平均操作时间及再次行根治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超声引导经皮胆道引流术(25.00±4.47min;277.50±29.96min)、腹腔镜胆总管引流术(84.38±24.99min;299.38±36.00)、腹腔镜胆囊造瘘术(50.83±13.57min;225.00±33.32)。第二部分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共有8项,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4篇。通过对这8项研究进行meta荟萃分析,显示在中国对于CCC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相比较于开腹手术,手术操作时间长(MD=40.12,95%CI=34.55-45.68,P<0.00001),术中出血量少(MD=-16.14,95%CI=-17.12--15.16,P<0.00001),术后排气时间早(MD=-O.91,95%(CI=-1.05--0.78,P<0.00001),术后禁食时间短(MD=-1.10,95%CI=-1.20--1.00,P<0.0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MD=-2.50,95%CI=-2.78--2.23,P<0.0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少(OR=O.24,95%CI=0.17-0.35,P<O.00001)。结论:1、对于CCC儿童患者,包括年幼儿,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可靠的、安全的。2、腹腔镜手术治疗CCC较开腹手术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3、通过对一些危急的CCC患儿采用合理的一期微创胆汁外引流方式,可以为二期腹腔镜手术提供安全保障和微创条件。4、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手术医师操作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娴熟,采用腹腔镜治疗儿童CCC可以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张清泉[4](2016)在《肾脏平滑肌瘤临床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肾脏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renal)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例肾脏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2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肾脏实质性占位,边界清,回声不均匀,性质待定。2例均行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1例提示为右肾上极占位,MT(malignant tumor,恶性肿瘤)不能除外,另1例提示右肾门区实性占位,MT可能。2例均未进一步行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前1例考虑良性病变可能,另1例考虑肾癌不能排除。2例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分别采取手辅助腹腔镜肿瘤剜除、后腹腔镜下行NSS(Nephron‐sparing surgery,保留肾单位手术)等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肾脏平滑肌瘤,术后长期随访均未出现不适或者影像学异常改变。结论:肾脏平滑肌瘤是泌尿系统罕见良性肿瘤之一,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病理诊断是诊断肾脏平滑肌瘤的“金标准”,术前考虑有良性可能的肿瘤,可行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对决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提高肾脏平滑肌瘤彩超及CT、MRI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可避免或减少肾脏平滑肌瘤误诊为肾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单纯肾切除术。

李立[5](2012)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中期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LRV内支架介入术和左肾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NCS的中远期疗效和推广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NCS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接受LRV内支架介入治疗者归入A组,接受左精索静脉-左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者归入B组。另外通过电话联系邀请患者回院随访复查,获得复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和复查资料,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中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等,对两种术式的中期效果和推广价值做出评价。结果:取得联系并回院复查者共41例,其中A组24例,B组17例。A、B两组患者术前年龄、病史、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和术前彩超诊断数据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的LRV受压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狭窄段直径增宽,LRV内血流速度减缓,血尿、蛋白尿、精索静脉曲张等症状得到完全治愈或者明显缓解。B组患者术后LRV受压情况并未改善,但狭窄段血流速度降低,对术前症状的治疗同样令人满意。两组相比,A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但住院总费用比B组高。两种手术对NCS的中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相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RV内支架介入术和左精索静脉-左腹壁下静脉转流术均属于治疗NCS的良好方法,中期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左精索静脉-左腹壁下静脉转流术因住院花费低,手术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崔林刚[6](2010)在《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LRV)在通过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之间的夹角时,由于夹角的变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血尿、蛋白尿、生殖静脉曲张、甚至左腰腹部疼痛、头痛、头晕、食欲下降、全身疲乏、月经失调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该现象在19世纪50年代已在教科书上提及。Schepper在1972年首次报道胡桃夹综合症引起左肾出血后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随着临床上多种检查技术的发展,该疾病的发现率也逐步提高。其诊断的方法及流程也多种多样,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各有所不同。本文总结2005.8-2009.12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40例胡桃夹综合征(NC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效果,探讨彩超及CTA在胡桃夹现象中的诊断价值、术前准备和术式选择及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治疗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总结2005-2009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门诊及住院资料,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做阴性对照。对以上研究对象均按照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入本研究。对纳入本研究的病例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从门诊及住院病例中摘录内容。对彩超及CTA测量的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AO)、左肾静脉(LRV)之间关系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来探讨彩超及CTA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并对比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来探讨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的价值和意义。结果40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11-39岁,平均20岁;男24例,女16例;肉眼及镜下血尿34例;蛋白尿19例;全身疲乏伴食欲下降4例;左腰腹部不适3例;女性月经量过多4例;体格检查身体消瘦31例;左肾区叩击痛3例;男性均有不同程度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病程4月-12年,平均3年。实验室检查均行血常规、尿红细胞形态、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均行泌尿系彩超示无异常。40例患者行平卧位彩超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之间的夹角(a)平均18.5°(7°-42°),正常值(45-60°);左肾静脉(LRV)受压处的管径(d1)平均1.82mm(1.7-2.3mm);左肾静脉远端管径(近肾门处,d2)平均9.85mm(7.8-13.5mm);左肾静脉受压处血流速度(v1)平均1.33m/s(0.65m/s-1.91m/s);远端血流速度(v2)平均0.26m/s (0.13m/s-0.62m/s);左肾静脉远端管径与受压处管径之比d2/dl平均3.2(2.6-4.5),大于2即有诊断价值。24例行CTA肾血管成像示SMA与AO之间夹角(a)平均17.3°(7°-31°),正常值(45-60°),明显压迫左肾静脉,且其中1例示胰腺头部压迫左肾静脉,1例示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及其下方的纤维结构压迫左肾静脉。14例行泌尿系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IVP)示无异常;9例行双肾SCT平扫示双肾无异常;11例行膀胱镜检查示左输尿管口喷血。38例根据彩超及临床表现即确诊,2例在行CTA后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其中13例因经济原因未行手术治疗,门诊保守活血药物治疗;4例行左肾静脉下移一下腔静脉吻合术;12例行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治疗,余因各种原因未行任何治疗。13例行保守治疗者有4例血尿症状稍有改善,蛋白尿无改善,1例症状消失;4例行左肾静脉下移术者,2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仍有血尿及蛋白尿症状;行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置入术13例中,12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症状明显改善,后又行左肾静脉内支架扩张后症状消失,均顺利痊愈出院,后有6例复诊查彩超及CTA显示左肾静脉血流正常;余未有跟踪随访。结论1、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红细胞形态检查、彩超、CTA、膀胱镜、泌尿系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IVP)等对于胡桃夹现象均有较高诊断价值;2、彩超可以清楚的看到左肾静脉血流的变化,可作为疑似胡桃夹现象患者的首选无创检查;3、CTA可以清楚的看到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左肾静脉之间的空间结构,可清晰、客观的观察到具体的压迫位置,压迫程度,明确一些血管变异侧枝的压迫情况,为手术提供更为详实的依据。4、左肾静脉下移一下腔静脉效果较为肯定,但吻合术创伤大,涉及大血管吻合,术者要求水平较高,改变正常的解剖位置,远期效果有待观察;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创伤小、不改变正常的解剖位置、不涉及大血管的吻合、可操作性强,可作为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理想的治疗办法。

吴少佳[7](2002)在《彩超诊断导尿管移位膀胱内1例》文中提出患者,男,18岁。9年前因“先天性尿道下裂”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反复出现眼睑浮肿、尿频、偶有尿痛。入院查体:神清,生命体征正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使用仪器为百胜AU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常规检查腹部。B超检查表现:膀

二、彩超诊断导尿管移位膀胱内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超诊断导尿管移位膀胱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郴州市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资料
    2.3 治疗方式
    2.4 分娩方式
    2.5 妊娠结局调查
    2.6 研究方法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年龄构成情况
    3.3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与孕周的关系
    3.4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与居住地区、文化程度的关系
    3.5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组与无症状性尿石症的妊娠妇女组的尿液、血液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
    3.6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临床症状、超声检查结果与不同治疗方式的关系
    3.7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手术决策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3.8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组与无尿石症妊娠妇女组不良妊娠结局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的发病情况
    4.2 妊娠期出现症状性尿石症的相关因素
    4.3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超声检查结果
    4.4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患者手术决策的影响因素
    4.5 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4.6 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妊娠并尿石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研究进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治疗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对比研究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临床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摘要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4)肾脏平滑肌瘤临床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语缩略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手术方案及手术过程
结果
    2.1 术后病理结果
    2.2 CT特点与病理对照
    2.3 术后观察
    2.4 随访结果
讨论
    3.1 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肾脏平滑肌瘤的价值
    3.2 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肾脏平滑肌瘤意义
    3.3 肾脏平滑肌瘤影像学鉴别诊断
    3.4 肾脏平滑肌瘤病理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3.5 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中期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附文
致谢

(6)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正文 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中英文缩略词
致谢

四、彩超诊断导尿管移位膀胱内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3例临床分析[D]. 刘洪主.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
  • [2]郴州市妊娠合并症状性尿石症的临床研究[D]. 彭琼仪. 南华大学, 2020(01)
  • [3]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研究[D]. 宋国鑫. 山东大学, 2018(12)
  • [4]肾脏平滑肌瘤临床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D]. 张清泉.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5]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中期疗效研究[D]. 李立. 暨南大学, 2012(10)
  • [6]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D]. 崔林刚. 郑州大学, 2010(06)
  • [7]彩超诊断导尿管移位膀胱内1例[J]. 吴少佳.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2(01)

标签:;  ;  ;  ;  ;  

膀胱导尿管移位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